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二战前的帝国主义新危机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8年11月11日,寂静降临欧洲战场,犹如薄雾笼罩一切。早晨5点,德国人签署了停战协定,6小时后停火生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被刺杀为导火索,历时4年又3个月。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波及亚洲、太平洋领域,先后有35个国家和地区参战,约占当时世界人口2/3的15亿人被卷入战争。双方动员军队达6503万余人,战争中损失3750万余人,其中阵亡853万余人;另外平民死亡1261.8万人。双方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达1863亿多美元,各交战国经济损失总计约2700亿美元。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损失都占首位。

德国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它的工业产量在1910年即已超过英法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而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它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1870年的13.2%上升到1913年的15.7%;同期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从9.7%上升到12.6%,仅次于英国,也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向帝国主义过渡,德国从19世纪80年代起疯狂进行对外扩张。1914年,德国殖民地面积达到290万平方公里,人口1230万人,但还不及英国殖民地面积的1/11和法国殖民地面积的1/3。它不惜诉诸战争,以武力重新瓜分世界,夺取世界霸权。

1919年4月28日,巴黎和会通过了《凡尔赛和约》,其中1—26条为《国际联盟盟约》,标志着国际联盟的正式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1918年,交战双方经过3年多激战,人员伤亡和物资消耗极大。战局互有胜负,相持不下。此时,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美国远征军尚在大量组建训练之中。德军统帅部力图抓住摆脱两线作战困境和大批增援美军尚未到达欧洲的时机,在西线发动决定性的进攻,在1918年夏季之前打败英法联军,夺取战争胜利。德军在西线共集结194个师,编成4个集团军群,总兵力约400万人,拥有火炮5000余门,飞机3000架,坦克近200辆。与之相对抗的西线协约国军队,有186个师,分属于法国和比利时的4个集团军群及英国远征军,总兵力500万人,火炮1.6万余门,飞机3800多架,坦克800辆。稍后美国远征军大批抵达欧洲,有14个师55万人参加夏季作战。自3月至9月双方进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系列进攻和反攻战役。

德军从1918年3月21日至7月17日,先后发起5次大规模进攻战役。这几次战役虽然给了英法联军以沉重打击,攻占大片土地,再度迫近巴黎,但德军并未实现各次战役的预期目标,在协约国军顽强抵抗下被迫停止进攻。其新占领地区形成3个巨大突出部,使战线拉长,给协约国军队实施反攻提供了条件。经过这5次进攻,德军折兵百万,兵源枯竭。1918年夏季每月需要补充16万兵员。实际只能拼凑到6万人。它再也无力发动新的攻势了。

另一方面,增援美军大批到达,双方兵力对比发生了更加有利于协约国军的变化。从7月18日起,协约国军队转入反攻,接连发动3次战役。至9月15日,已消除3个突出部,将德军逐回其春季攻势出发地,牢牢掌握了战略主动权。1918年9月26日,协约国军队在西线向德军发起总攻。德军全线溃退,败局已定。

与此同时,在巴尔干战场,协约国军队于9月15日向保加利亚军发动进攻。保加利亚在9月29日投降。在中近东战场,英军在10月1日占领大马士革,大败土耳其军,相继占领巴勒斯坦、叙利亚全境和美索不达米亚,迫使土耳其于10月30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在意大利战场,意军于10月24日向奥军发起进攻。几天后奥军全面崩溃。奥匈政府于27日向协约国求和。10月28日,奥匈境内各被压迫民族掀起民族革命浪潮。维也纳爆发总罢工和游行示威,要求奥皇退位。11月3日,已经瓦解的奥匈帝国投降,与意大利签订停战协定。

德国的崩溃是必然结果。它缺乏人力,最后一次征兵把14岁的孩子和60多岁的老人都征去了。由于海上封锁,粮食和给养用完了。11月3日,德国开始了“十一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和自由派制造的国内动乱震憾了政府。11月9日,德皇也仓促逃往荷兰。

11月8日,天主教中间派首脑马塞厄斯·埃尔茨贝格尔率领其他的德国代表来到贡比涅的协约国司令部外的一个地点。他们会见了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元帅,他用两天时间考虑了投降要求:德国须交出重炮和飞机,5000辆卡车,5000辆火车头和1.5万节车厢;大型军舰和大多数潜水艇要停泊在各协约国港口,驻扎在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土耳其和俄国的德国军队必须立即撤出;莱茵河西部领土上的军队必须撤走。

埃尔茨贝格尔和他的同胞们同意这些条件。停战协定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道车站签署。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同盟国与协约国两个军事集团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一场全球规模的战争。战争的结局是同盟国集团的彻底失败,协约国集团付出极大代价而获胜。

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由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王国所组成,同盟国集团全面溃败。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由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协约国集团为取得大战的胜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只有美国和日本掠获不少实际利益。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无论是从同盟国方面讲,还是从协约国方面讲,都意味着帝国主义的衰落,国际关系发生新的变化。

2.签订凡尔塞条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即在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讨论与战败国签订和平条约,建立国际联盟,并策划武装干涉苏俄和匈牙利革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召开的具有世界规模的缔约会议。

在整个和会的进程中,始终贯穿着强权政治,主要由美、英、法、日、意五国控制和决定一切。实际上,主要是由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利孟梭和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三人操纵。

参加巴黎和会的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但其名额和权利都是不平等的。德奥等战败国不允许出席和会。苏维埃俄国被排斥在外。

各个战胜国对和会各有打算,都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掠夺野心,而又抑制对手。法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又曾遭受1870年普法战争战败的屈辱,它处心积虑设法削弱和肢解德国,防止其东山再起,并确立它自身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

英国仍持传统的“大陆均势”策略,既要大大削弱德国的竞争能力,以利维护自身在世界范围的霸权地位;又不愿德国被肢解或过分削弱,以利于抗衡法国,制约苏俄。

美国谋求进一步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企图以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为基石,左右和会议程和决定。它指望控制国际联盟,使之成为它的争霸工具;还要保存德国的一定实力,以抑制英法,对抗苏俄;并要削弱日本在远东的影响。

“十四点”原则是美国总统威尔逊1918年1月18日在国会演说中提出,并在以后的声明中予以阐述的“世界和平纲领”。这是威尔逊总统对解决战后问题提出的建议。

“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

(1)以公开方式缔结和平条约;

(2)公海绝对航行自由;

(3)拆除一切经济壁垒;

(4)缩减军备;

(5)公平调整一切殖民地所有权要求;

(6)从俄国领土撤军,允许俄国自愿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

(7)从比利时撤军,对其所应享有的主权不能给予任何限制;

(8)解放全部法国领土,把阿尔萨斯—洛林归还给法国;

(9)按民族的分布重新调整意大利的边界;

(10)充分给予奥匈帝国各民族发展自治的机会;

(11)撤离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及黑山,并给予塞尔维亚出海口;

(12)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部分仍享有主权,但属于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应享有发展自治的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向一切国家的船只开放;

(13)建立独立的波兰使其拥有安全自由的出海口;

(14)成立国际组织,以保证所有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

“十四点”原则是美国企图凭借在战争中增长的实力,削弱主要竞争对手英法的地位,保证美国充当世界盟主的纲领。它不仅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条件,也反映了它敌视苏维埃俄国,限制被压迫民族独立要求的立场。

日本和意大利也各有自己的如意算盘。

由此可见,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列强分配战争赃物的会议,是它们继续争夺世界霸权的会议,也是损害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权益、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会议。整个会议的进程,充分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其实,早在德国战败前夕,于1918年10月4日向美国表示愿在“十四点”基础上进行停战谈判及和平谈判。同年10月底,协约国就停战条款举行预备性会谈。英法意首脑都不愿承担“十四点”内的义务。最后,美国威胁说将抛弃它的盟友单独与同盟国缔结条约。在此之后,英法才有条件地同意和谈。

和会的会议分为最高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和全体会议三种。帝国主义五大国首脑及其外长组成“十人会议”,即最高会议,决定和会进程与重大问题。

为了便于列强首脑讨价还价,迅速作出决定,在1919年3月下旬成立由美、英、法、意首脑组成的“四巨头会议”,并在它之下设立五国外长组成的“五人会议”,以取代十人会议。至于全体会议,整个和会期间只开过7次,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

和会一开始就为议程顺序展开激烈争吵。威尔逊主张首先讨论国际联盟问题,坚持国际联盟应与和约共同构成统一的整体,盟约是和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所有国家都具有约束力。

英法主张盟约与和约分开,先讨论瓜分殖民地和领土问题。“十人会议”就此争论了4天,最后决定国联问题与其他问题同时进行讨论。

关于国联盟约及对德和约的讨论,几乎每一条款都引起激烈的争执,威尔逊、劳合·乔治和克利孟梭甚至先后威胁要退出和会。

无论是国联盟约,还是对德条件,几乎每一款都引起争执。对国联盟约的主要争执是:英国反对盟约中列入海上自由条款,以维护它的海洋优势和贸易地位;美国则力图在海上自由的名义下向世界海洋扩张。美国坚持将德国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领地交由国际联盟处理,实行委任统治制;英法等国反对委任统治原则,纷纷提出各自瓜分殖民地的方案。英国认为,各自战时所占领土应划归各自治领的版图。

由于威尔逊因国内反对派攻击他致力于建立国际联盟而背离门罗主义传统,为了不给反对派以口实,他力图在盟约中加上一段盟约与门罗主义不相抵触的说明,因此,他不得不对英法作出某些让步,国联盟约才达成妥协。

1919年4月14日,克利孟梭提出萨尔区由法国实行委任统治及英法驻军莱茵河左岸15年等建议,并表示同意将门罗主义写入盟约。与此同时,为了换取英国支持,美国向英国作出口头保证,放弃海上竞争。经过三方秘密交易而达成谅解。

1919年4月28日,《国联盟约》在巴黎和会全体会议上通过。国联的权力机构是会员国全体会议及行政院;行政院由9国代表组成,美、英、法、意、日为常任理事国,另有4个非常任理事国。盟约确立殖民地委任统治制,将原属德国和土耳其的殖民地(领地)分别交由英、法、比、日等战胜国实行委任统治;其实,这不过是殖民统治的另一种形式。

威尔逊满以为美国将能操纵由他倡议建立的国际联盟,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国际联盟的实际控制权却被英法所掌握。尽管英法之间也有矛盾,但它们在维护原有霸权地位,攫取战争赃物,抑制美国控制国际事务等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国联的表决制度,全体会议是一国一票,程序问题可以多数决定,英国连同其自治领地和印度即拥有6票。在行政院,英法也容易形成多数,足以遏止美国操纵的图谋。

殖民地的再瓜分,主要利益落入英、法手中,美国一无所得。美国虽软硬兼施,费尽心机,但到头来,通过的国联盟约,对它来说,只是赢得一纸空文。由此引起美国统治阶级内部的广泛不满。

由于国联盟约是凡尔赛和约的组成部分,美国参议院在1919年11月19日以53比38的多数拒绝批准和约。因而,国联的创议者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对德和约条款是战胜国列强在巴黎和会期间争吵最激烈的问题。

1919年3月25日,劳合·乔治就此向美法提交一份备忘录(因文件起草地而得名为《枫丹白露文件》),主张莱茵区仍归德国,实行非军事化;法国除收回阿尔萨斯—格林外,将获得萨尔煤矿开采权10年。同时,由英美向法国提供军事保证,以防止可能来自德国的侵略。波兰可获得但泽走郎。尽管法国国内对《枫丹白露文件》强烈不满,但慑于英美国的压力,在作了小的调整以后达成妥协。

凡尔赛对德和约共15部分,440条。其第一部分是国联盟约,第二部分以后是对德和约。主要内容是:

(1)重新确定德国的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所有,萨尔区行政管理由国联负责,15年后举行全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莱茵河右岸50~60公里内划为非军事区,德国无权设防。莱茵河左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划分为3个占领区,分别在满5年、10年、15年后撤军。有3小块面积为384平方英里的地区归属比利时。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经过公民投票,其拥有1538平方英里的北部地区归属丹麦。在东部,将波兹南、西普鲁士大部和西里西亚一部分交给波兰;但泽(格但斯克)作为自由市,由国联管理,波兰有权控制但泽走廊。德国还放弃梅梅尔(克来彼达,属立陶宛),并将上西里西亚南部划归捷克斯洛伐克。

(2)瓜分德国的全部殖民地。按委任统治制,德国的非洲属地由英、法、比利时和英国自治领南非统治。所属太平洋岛屿,赤道以北诸岛归日本统治,赤道以南由英国自治领澳大利亚、新西兰统治。和约还规定,取消德国在中国、埃及、摩洛哥、利比里亚等国的特权。

(3)最大限度解除德国武装,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限定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兵员不得超过1.5万人,撤消总参谋部。规定德国拥有军舰的最多限额,禁止拥有潜艇及军用飞机。禁止生产和输入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武器。

(4)规定赔偿原则和附加的经济条款。德国及其同盟国需赔偿协约国因战争所受的一切损失。由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在1921年5月1日以前决定德国应在30年内付清的赔款总额,此前德国应交付协约国200亿金马克赔款。和约还规定德国必须交出并归入赔款帐内的实物清单。还规定10年以内,每年交付协约国4000万吨煤等等。和约附加的经济条款,包括将德国最重要的河流交由国际专门委员会控制,法国免税向德国出口一定数量货物,而德国出口货物必须付税等非互惠措施。

1919年5月7日,和会主席克利孟梭将和约文本交给德方,通知德国代表不得进行任何口头辩论,可在15天内用书面陈述意见。德方力图利用协约国列强之间的矛盾,接连发出备录,要求放宽某些条件,声称“这个条约的条款之苛刻,是德国人民所无法忍受的。”5月29日,德方向和会主席提交答复,其中包括一整套的反建议。

很多德国水兵宁愿把自己的军舰弄沉,也不愿把它们拱手送给协约国。德国的海军官兵们1919年6月12日中午相约登上被扣押在斯卡帕夫罗海湾的德国军舰上,以升上一面红旗为讯号,准备把这些船只弄沉。他们打开船上的防水活门,使除了巴登号以外所有的大型船只、主力舰和战斗巡洋舰迅速沉没。英国警戒舰立刻向他们开火,德国兵或者利用救生筏,或者靠着游泳返回岸上。他们随即被岸上的英国海军拘捕,有部分拒绝从命的德国水兵丧生在英军的枪下。

慕尼黑3万多人抗议在凡尔赛作出的决定。6月16日,和会将和约最后文本交给德方,仅作了个别不重要的改动,如原拟将上西里西亚割让给波兰改为举行公民投票。克利孟梭在照会中宣称,对于“今天这一条约文本,要末完全接受,要末完全拒绝”,要求在5天(后改为7天)内答复;如到期还未答复,列强将宣布停战期终止,“采取它们认为有利于强制执行和约有关条款的步骤”。协约国为此集结39个师,福煦受权在“停战终止时,立即开始前进。”

德方对是否接受和约发生重大分歧,内阁辞职,组成新政府。国民议会主张在不承认德国是大战发动者,不接受追究战争罪责条款的前提下批准签署和约,但协约国拒绝接受任何保留意见。在停战期限终止前1小时30分,德方才被迫宣布无保留接受和约。

在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枪杀案5年后的1919年6月28日,和平条约在法国签订,凡尔赛条约正式结束这场战争,但在德国引起了新的忿恨和摩擦。

事实上,德国代表说如果事先知道被如此对待他们是不会到凡尔赛来的。德国代表因被迫由隔离通道进入明镜大厅而感到耻辱。他们拒绝进入大厅,直到协约国同意仪式结束时向他们致以军礼,他们才走进大厅。法国主人尽其所能将会场布置得华丽壮观。1871年德国人曾在凡尔赛使法国人处在卑躬屈膝的地位。

绝大多数与会代表驱车沿着漂亮的城堡大街行驶,穿过铺着鹅卵石的洪诺大院。他们受到修饰一新、身着制服的共和国卫队军官的迎接。大厅内侧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观众们不断地向前拥挤着,以目睹为快,他们出其不意在向某些代表们欢呼。但协约国的领袖们却显得比较拘谨,他们身穿朴素的市民服装。很少有人穿着金碧辉煌的制服,毫无昔日君主时代的气派。协约国希望每一个人都知道新的和平意味着一个新的世界纪元的开始。

法国总理克列孟梭是到达凡尔赛的第一位协约国领袖,他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简短演说,警告德国要尊重条约的规定。但克列孟梭并不是第一位在和约上签字的协约国领袖。此项殊荣给予了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签字仪式结束后,威尔逊、克列孟梭和劳合·乔治从明镜大厅走到凡尔赛宫后面的平台上,为此成千上万的观众激动不已。人群簇拥着向前移动以便能看见这些政治家。他们欢呼着,“克列孟梭万岁!威尔逊万岁!劳埃德·乔治万岁!”如此这般的激动和混乱以致协约国的其他代表一时也被挤在大厅里面。

德国代表蒙耻离开会场,并在他们所住旅馆中发表他们对所受的对待感到十分忿慨。在德国国内那些凡尔赛和约的批评家们又何止是忿恨呢!抗议者们涌入街道,德国学生放火烧毁法国军徽。中国反对和约有关中国山东的一些条款,拒绝签字。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此项和约。

出席和谈会议的英国代表,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尔·凯恩斯警告人们说:和约可能给德国经济带来严重破坏。其他批评家对凡尔赛和约能否真正带来一种永久的和平表示怀疑。

1921年7月,美国会两院通过共同决议,宣布结束对德战争,同年8月25日美德签订和约。

1919年9月10日,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宫签订对奥和约,称为《圣日耳曼条约》。11月27日,在巴黎近郊纳伊签订对保和约,称为《纳伊条约》。协约国扼杀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后,于1920年6月4日在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签订对匈和约,称为《特里亚农条约》。1920年8月10日,在巴黎附近的色佛尔签订对土和约,称为《色佛尔条约》。

以《凡尔赛和约》为主的这一系列条约,基本构成战后国际关系、主要是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通常称为凡尔赛体系。这一系列条约的条款是极为苛刻的,是对战败国人民肆无忌惮的掠夺。

凡尔赛体系建立了欧、亚、非三大洲的新秩序。

国联标榜的目的是“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声称凡对国联成员国任何一国从事战争者,即被确认为对国联所有成员国的战争行为,国联应给予经济,甚至军事制裁。国联盟约还规定维护殖民主义的委托统治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国联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在中东的藩属领地分别委托给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来统治。所谓委托统治制度实际上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制度;但从另一方面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得不承认,这是受国联“委托”,一旦这些殖民地能够自主,它们将取消这种“委托”。

总之,帝国主义企图通过国联,在世界人民中制造和平幻觉,以巩固巴黎和会所形成的凡尔赛体系的“新秩序”。到30年代,国联对日、德、意法西斯的侵略行动,不但未加制止,反而纵容包庇,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国联也就随之瓦解,至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

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正式成立,简称“国联”。开始,英、法、意、日、中等44个国家参加了国联,后来逐渐增加到60多国。

3.巴黎阴谋

在巴黎和会上,还有一项并非会议正式议程却始终在明里暗里进行策划的内容,就是对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

列强对扼杀苏俄在目标上是一致的,但策略上有不同考虑。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在和会预备会上公然要求组织200万反对苏俄的远征军,并建议主要由美国提供军队。此前,美军已有1.5万人被派往苏俄北部和远东地区,参与武装干涉。威尔逊拒绝增派军队。劳合·乔治认为:“俄国这个国家虽然很容易攻入却很难征服。这个国家是进去容易,出来难。”他们主张采取谈判策略,以掩护武装进攻的准备。

整个和会期间,列强多次讨论武装干涉苏俄问题,批准对俄经济封锁,在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组成“防疫地带”,抑制俄国革命影响的扩展。

“四人会议”还接见俄国各种反革命组织的代表,派遣协约国军事代表团,提供武器装备,并讨论利用苏俄邻国的军队进行武装干涉的计划。

1920年4月,协约国集团利用波兰地主武装和弗兰格尔匪帮为主力向苏维埃俄国发动一场武装进攻。

在协约国唆使和支持下,波兰于1920年对苏俄发动了战争,4月进入乌克兰,5月攻占基辅。与此同时,弗兰格尔军队由克里米亚自南向北发动进攻。苏维埃军队从5月下旬转入反攻,收复了大片失地,并于8月中旬进抵华沙和利沃夫。波兰政府无力继续战争,遂于10月15日同意和谈。

10月20日,俄罗斯、乌克兰同波兰签订了初步和约。11月上旬,继波兰军队失败后,红军多次重创弗兰格尔军队,并最终将其赶出克里米亚,从而彻底打败了帝国主义对苏俄的三次武装干涉,基本结束了国内战争。

巴黎和会还成立策动武装干涉匈牙利革命的指挥部。1919年3月21日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巴黎和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协约国总部下令禁止同匈牙利贸易,实行经济封锁。自4月16日起,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先后从东线、南线、北线展开全面进攻。干涉军在巴尔干协约国军总指挥、法军将领的统率下,总兵力达到20~22万人。

克利孟梭代表巴黎和会两次向匈牙利政府发出最后通牒,以罗马尼亚撤军和邀请匈参加和会为交换条件,要求匈牙利红军停止进攻,撤至1918年停战协定规定的分界线内。7月5日,和会作出进一步武装干涉匈牙利的决议,终于在8月初颠覆了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巴黎和会在对待中国山东问题上的态度,最明显地暴露了欺凌弱国的丑恶面目。和会讨论殖民地分配时,日本代表无理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全部转交日本,并搬出“二十一条”和1917年日本与欧洲列强签订的密约作为根据。

中国代表据理力争。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全国人民纷纷致电声援中国代表。但是,和会的“十人会议”对中方关于废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巡警及取消“二十一条”要求的两次提案,均以与和会无关为由予以拒绝。

1919年4月下旬,美英法意三次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山东问题,中国代表被拒之门外,连会议纪录也不准看。4月30日,美英法“三巨头”召开最后一次关于山东问题的会议,只邀日本代表参加,再次排斥中国代表。会议决定,德国侵占的中国胶州地区、铁路、矿山、工厂等等及一切附属权利,“均为日本获得并继续为其所有”,并将这一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决定列入《凡尔赛和约》。

北洋军阀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密令中国代表签字,由此激起了中国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最后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4.德国赔款问题

德国赔款问题也是巴黎和会上争执激烈的问题。法国要求德国赔偿战胜国的全部战费和全部损失,以此作为削弱德国的重要手段。它提出德国赔款总额为6000~8000亿金马克(折合150~200亿美元)。巴黎和会专门委员会建议的赔款总额为4800亿金马克(120亿美元),英美主张赔偿数额应与德国支付能力相适应。

至于赔款分配的份额,英国主张按军事开支分配赔款的原则,提议法国得50%,英国得30%,其他国家20%。法国强调它遭受战争损失最大,坚持它应得58%,英国得25%。美方试图折衷,主张法国56%,英国28%,但反对英法把偿还美国债务同赔款问题联系在一起。最后商定和约不确定赔款总额,交由一个特别赔偿委员会研究,至迟在1921年5月1日以前向德国政府提出确切的要求。

巨额的赔款导致德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因此1921年1月6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白里安在坎城召开会议,讨论德国请求延付赔款事宜。德国代表团在会上说明德国所处的经济困境。

在坎城会谈中,德国代表表示:“德国为了偿付战争赔款,就得扩大出口,如此势必会威胁到法国的工业。”英法两国原先同意让步,但这一让步却随着白里安政府于1月12日的突然垮台而终止。法国新任总理雷蒙·朋加莱坚持德国必须履行凡尔赛和约中的条款。德国代表团在坎城会议中唯一争取到的,是允许其延期付款和在热那亚召开世界经济会议。

1921年1月24日,协约国在巴黎决定了德国应付的战争赔偿。基数近560亿,分42年付清。此外,德国还将被迫交纳其12.5%出口商品税。

会谈各国代表在审议和平条约。尽管德国没有派代表出席巴黎会谈,但会议上仍然产生了争议。法国首相白里安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之间产生了尖锐的分歧。其中,劳合对法国要求更多的赔款这一点十分反感,以致拒绝离开他在格里朗旅馆的房间。白里安不仅向德国要更多赔款,而且要求德国均分其战后重建新繁荣的利益。出口商品税就是对法国首相这种要求的让步。

为了防止德国抵制支付苛刻性的赔款,协约国也制定了相应“措施”——如果德国不能支付,协约国威胁说要接管德国关税,在莱茵河两部地区驻扎军队并重新占领鲁尔。因为协约国的金融专家计算过,德国通过缩减军事预算和取消高薪可以负担一半赔款,但德国马克正在迅速贬值,要想收取赔款“不过是竹篮打水”。

果不其然,1921年3月1日,在伦敦举行的协约国会议上,德国拒绝了为数2260亿马克的战后赔款。德国只同意扣除业已缴纳的赔款之外,再付500亿马克。因为德国想通过国际贷款来筹措赔款,但协约国驳回德国的建议,并指斥该建议是不可接受的。

1921年3月7日,伦敦谈判中断,双方僵持不下,未取得任何结果。8日,协约国采取德国拒付赔款的制裁措施:比利时和法国军队占领了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鲁罗尔特,不久又占领了米尔汉姆和上豪森,并且解除当地警察、武装卫队的武装。

1922年8月2日,由于偿付战争赔款和帝国银行采取膨胀性的贷款政策,德国的通货膨胀犹如雪崩一般急剧变化。1922年8月初,1美元兑换860马克,到了月底一美元可以兑换1990马克。由于协约国坚持执行德国分期偿付赔款,使马克在国际股票市场上的汇率立即下跌。德国必须以外汇和黄金支付赔款。

由于法国对鲁尔区的占领及当地居民的罢工,给德国增加极为沉重的负担。被占领区有数以百万的居民需要资助和救济,政府必须购买煤炭供应那些缺煤的地区。为满足国家日益增长的要求,货币印刷机只好昼夜不停地运转。4月份,政府的收入仅达支出的七分之一。直到4月中旬,国家银行还能在外汇交易所,通过出售外汇、黄金而购进马克,来支撑疲软的马克,但是,鲁尔区的持续斗争,使人无法采取任何支撑措施。物价像脱疆的野马狂奔乱跑。德国人的忍受能力正面临严峻的考验,饥饿在全国蔓延着。在萨克森,愤怒的人群进行暴力活动,以抗议物价飞涨。据此,1923年6月5日,德国国家银行行长鲁道夫·哈文斯坦公开承认马克支撑无望。

1924年7月16日至8月16日,协约国伦敦国际会议批准了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计划,并得到德国议会立即通过。这个计划是由美国银行家查理斯·道威斯为主席的专家委员会拟定和提出的,所以称“道威斯计划”。

道威斯计划在1924年4月9日公布,计划所依据的原则是所谓“只谈业务,不管政治”。计划规定,在协约国的监督下改组德国国家银行;但没有确定德国赔款的总数,只规定1924~1925年的赔款数为10亿金马克,以后逐年增加,5年后增至每年20亿5000万金马克;德国将得到8亿金马克的外国贷款,其中美国承担1亿1000万美元,余额由欧洲国家承担。计划规定,德国工业企业和铁路运输收入的一部分,关税的一部分作为赔款支付,法、比军队立即撤出鲁尔。

道威斯计划的通过和实施,说明法国对德政策的失败,英、美对德政策起了主导作用。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德国所得到的贷款远远超过8亿金马克。

据统计,1924~1929年英、美两国给德国的贷款至少有200亿至250亿金马克,而美国给德国的贷款就占了德国全部外国贷款的70%。德在此间支付的赔款为110亿金马克。美、英的贷款和道威斯计划对德国经济的恢复起了不小的作用,德国借此有利条件以现代化的技术更新了本国的装备。到1927年德国生产已经恢复到战前水平,1929年德国的工业经济已经超过英、法。

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德国的财政经济日趋稳定,1927年德国的输出已经超过战前水平。与此同时,德国在外交上向英、法、美提出协约国家军队提前撤出莱茵地区和减少赔款的问题。为了研究修改道威斯计划中有关德国的赔款计划,1928年12月成立了特别专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美国大资本家欧文·杨格担任主席,所以这个委员会制定的计划称“杨格计划”。

制订计划经过了激烈的争论,德国代表要求大量削减赔款款额,由于美国从德国的收益主要是投资利润而不是赔款,所以美国支持德国的要求。法、比、意反对减少赔款,英国要求从德国得到的赔款足够偿还美国的债务。

经过长期争论的调停,杨格计划于1929年6月7日得到特别专家委员会的赞同。8月6日至31日,由英、法等12个国家参加的海牙会议通过了杨格计划。

杨格计划是道威斯计划的继续,但又与道威斯计划不同。杨格计划规定德国赔款总额减到1139亿马克,每年支付额比道威斯计划减少20%,前37年(到1966年3月31日为止)每年平均支付约20亿马克,后22年(到1988年为止)支付16~17亿马克;计划取消了协约国对德国财政经济的各种监督。

杨格计划的通过,表明协约国进一步放宽《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限制,也表明德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美国对欧洲和德国的经济、政治影响继续加强。

1931年德国又以经济困难为理由,要求延期支付赔款,得到美国总统胡佛的支持,发布了“胡佛缓债令”,从而实际上取消了赔款。从道威斯计划到杨格计划,德国在经济上得到美、英的种种支持;美、英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本国的资本和商品输入欧洲,为增强他们在欧洲的势力,为了培植德国力量,以牵制法国,反对苏联,并收“养鸡取卵”之效。

1929年国联大会是在海牙举行会议。在海牙会议上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在德国同意下,达成关于赔偿的最后决定,并且同时约定到1930年夏季——比凡尔赛和约规定时间早五年——撤出莱茵兰占领区。

海牙协议只是经过英国政府和它以前的盟国间的极艰巨的讨论还价才达成的。有很多次会议似乎必然要完全失败了。但是,当最后获得成功的时候,人们普遍表示了异乎寻常的宽慰和满意。贝奈斯在通常大会开始时举行的一般辩论中说:“现在,有关结束战争的重大而危险的问题可以认为已经在原则上得到了解决。”

国联的建立和平、逐步裁军、发展经济的计划已经明白地草拟出来。过去这个计划的受到阻挠并不是由于它本身的原因。现在,看来它面前终于展开了宽阔的道路。一般辩论和整个会议的确充满了目标一致和希望一致的精神,这是历来大会没有能达到或以后注定不能恢复的。

出席大会的会员国数目比以前为多,代表团的质量也比以前提高了。包括30位总理或外交部长的53个国家的代表团,坐满了改革大厅的座位。这是第十届大会,在几个月之后,就到国联正式诞生的十周年了。因此各国发言人在讨论本国特别感兴趣的问题的前后,都要考虑一下国联总的情况,把它最初成立时的期望,和它头十年生命中的成绩以及它未来的展望作一番比较。

来自欧洲、南美洲和远东各国的代表一个接一个地出来声明:尽管存在一切不如人意的事,国联仍然证明它的创立者的信念是正确的;它已经作了巨大的贡献,并且注定还要作出更大的贡献;它的实际工作经验,证明它的继续存在的必要;他们以及他们代表的各国人民依赖它并且决心维护它。

从后来发生的事件看来,这些声明现在读起来几乎不能像当时听众那样感动。但是,当时发表声明的人都是具有实际知识和权威的负责政治家。他们说的都是正经话(因为在大会上的正式讲话既是对本国公众也是对其他代表们发表的),或者是舆论要求他们说的话。在估计国联当时在世界中的地位时,无论采取哪种解释都没有什么差别。在许多情况下,两种解释都是正确的。

第二次海牙会议经过卓有成效的讨论,于1930年1月20日闭幕。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为世界大战所承担的经济后果终于获得调整。在海牙谈判的文件中规定,欧洲国家将两次海牙会议的全部成果和杨格计划合并处理,对德国因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一切财政问题作了重新的安排。德国表示将负起新条约规定缴纳赔偿款项的义务,为执行这项会议决定,将建立一个国际银行,德国通过这个国际银行缴付债务。

为确保德国付款,该条约的签字国规定德国在货币经济受到威胁时,可以使用延期偿付权。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歧见,不可不顾德国的意见另作决定,而是应该通过一个有计划的规章,并在有德国参加的仲裁法庭中进行谈判。所有的与会国家均希望随着条约的批准,能有条理地处理大战之后赔款问题。

1930年2月5日,德国参议院批准杨格计划,同时,国会也开始杨格计划的提案。此后在3天的辩论中,赞成一方(政府派)和反对方(德意志民族主义派)各持己见,互相激烈地争论不休。

最后,国会将所有的提案提交主管委员会,该委员会马上着手工作,经过14天的激烈争议后,终于在月底通过了杨格计划的全部条文,提交国会。德国总统兴登堡在其中折衷协调,为困难重重的国会立法工作铺路。

在磋商的过程中,兴登堡还会见了德国国家人民党的主席阿弗列德·赫根伯格和该党的国会领袖恩斯特·奥伯福伦,与他们交换了彼此的意见。由于这两个人都是反对德国以赔款的办法来解决战后问题的强硬派领袖,因此兴登堡煞费苦心。

1931年6月5日至9日,德国总理布鲁宁和外交部长科蒂斯到英国访问,试图向对方解释目前极度困难的处境,但未获得具体的结果,无功而返。柏林当局转而求助美国,德国总统兴登堡致电美国总统胡佛,提请他注意德国的困境,胡佛因此建议有关国家制定一个延期偿付期,准允各债务国暂停付款一年。在欧洲停留的美国财政部长安德烈·梅隆立即与相关国家进行谈判。与此同时,一个国际银行财团贷款1亿美元给德国帝国银行,以缓和外国纷纷提走存款的危机。

1931年6月20日,针对调整赔款及战争债务的杨格计划,面临着解体的危险,德国的经济状况显然已付不出6月份到期的赔款额,结果连带使德国的债权国无法付清对美国的战债。杨格计划规定至1988年为止,德国每年向一系列国家付款,其中大部分的款额又将转付给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的主要债权国美国。条款中规定德国每年须缴的款额达10亿马克,以目前的世界经济状况而言,任何一国均得不到这些款额,仅仅是从国际预算银行贷款,德国每年就得支付利息1亿1000万马克。

5.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巴黎和会以后,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还没来得及根据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的变化建立一个战后的新秩序,于是,美、日、英三国为此展开了激烈的造舰竞赛。鉴于此,经美国发起,于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举行了九国华盛顿会议。

帝国主义列强对霸权的争夺,在打败德国以后,就世界范围而言,主要是英美之争;在远东及太平洋区域,则日美矛盾日益发展并趋于尖锐。1921年,自1902年签订的《英日同盟条约》,经1911年续约10年后,将再次届满。日本于5月派皇太子访英,希望延长盟约。美国认为,英日同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主要是对付俄国和德国,在战后将主要针对美国,有利于日本的扩张,因而极力阻挠英日续订盟约。美国参议员洛奇说:“英日同盟是在我们对远东的关系中和在太平洋上的一个最危险的因素……它正在鼓励日本穷兵黩武和准备在海上、陆上挑起新的冲突。”

美亟欲改变它在巴黎和会以后的不利处境,首先是要夺取远东和太平洋区域的霸权,特别是对中国进行扩张,其主要障碍来自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在华投资已接近英国,并几乎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半,超过英美而居第一位。《凡尔赛和约》确认日本获得德国侵略中国的全部权益及赤道以北太平洋殖民地,加强了日本在远东的地位。美日两国争相扩建海军。美国海军经费从1914年的1.36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4.33亿美元;海军吨位同期由91.7万吨增加到300万吨。1919年和1921年两次批准造船计划,建造主力舰13艘、巡洋舰6艘,要使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日本海军经费由1917年的0.85亿美元增至1921年的2.45亿美元,占全部国防预算的1/3。它从1920年起,实施建造主力舰与巡洋舰各8艘为核心的“八八计划”。英法意等国也被卷入海军军备竞赛之中。

因而,1921年7月10日,美国向英、日、中、法、意等国建议,在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限制军备及太平洋和远东问题。荷兰、比利时、葡萄牙在远东或太平洋拥有属地,要求参加会议。华盛顿会议共有上述9国代表及英国4个自治领和印度代表与会。

1921年12月13日签订的《美英法日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通称《四国条约》,有效期10年。条约规定,“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缔约国之间发生有关太平洋某一问题的争端”,应召开缔约国会议解决。缔约国在太平洋区域的权利遭受任何国家威胁时,应协商采取有效措施。1911年英国和日本在伦敦续订的同盟条约应予终止。

《四国条约》是以美国为主角的新集团取代英日同盟。尽管签约同日,四国发表共同声明指出不能认为缔约表示美国同意委任统治条款,但毕竟是无异于承认了战后瓜分太平洋区域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既成事实,承认日本所攫取的权益,使美英日之间的冲突得到短暂的延缓。

1922年2月6日签订的《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通称《五国海军条约》。条约规定美、英、日、法、意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依次为5∶5∶3∶1.75∶1.75,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3.5万吨的主力舰;五国航空母舰总吨位的比例依次为13.5∶13.5∶8.1∶6.6∶6.6万吨。

这一条约使英国被迫承认英美两国海军实力相等的原则,意味着英国海军优势开始丧失。条约对日本作了一定限制,但美国放弃在菲律宾、关岛和阿留申群岛建筑海军基地的权利,英国放弃在香港以及在东太平洋岛屿建筑海军基地的权利,作为对日本的补偿,仍于日本有利。条约对主力舰和航空母舰以外的其他舰种和陆空军军备均无限制,因而并不能真正缓和列强的海上竞争与军备竞赛。

1922年2月6日签订的《九国公约》,全称《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是华盛顿会议讨论远东及太平洋问题的主要文件。公约全文共9条,其中第一条系美方代表起草的四点决议草案,也是条约的核心。它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以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但并没有任何保证。美国代表解释时说,这只是适用于中国的18个省,而不包括南满、内蒙与西藏,仍然维护日本、英国对中国侵略扩张的特权。

九国公约的实质在于肯定美国提出的所谓“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为美国排挤各国在华势力,进行扩张和夺取霸权创造有利条件。

《九国公约》完全漠视中国的愿望。中国代表向会议提出的有关中国问题的“十项原则”中,尽管有些不恰当的提法和缺乏明确的具体要求,还是列举了废除过去中国给予各国在华的一切特权;撤消各国对华各种政治上、司法上、行政上的限制;现有的对华条约应有期限规定;凡涉及让予权的解释应有利于让与国,等等主张。在随后的讨论中,又明确提出将以前德国在中国的一切权利归还中国;日本放弃二十一条,取消外国在中国境内的一切特权,废止外国在华租借地和“势力范围”,撤销外国人的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在华军警,关税自主等等要求。

对于中国代表的建议,帝国主义列强均以种种借口予以拒绝,仅就山东问题,由英美出面进行斡旋,促成中国与日本直接谈判,英美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参加。1922年2月4日,中日代表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其附约》。条约规定,日本将德国旧租借地胶州湾交还中国,撤退日军,中国将胶州湾德国旧租借地全部开为商埠;胶济铁路路权归属中国,中国偿付日本3200万银元铁路产值,未偿清前车务长与会计长职务仍由日本人担任。日本在山东仍然保存相当大的经济、政治势力。这一条约修改了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决议,为签订《九国公约》铺平了道路。

至此,帝国主义列强完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终分赃。

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其直接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帝国主义列强海军的力量对比,调整它们之间在远东及太平洋区域特别是在中国的利害冲突,完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

可以说,在巴黎和会其间,英法攫取了战胜国的最大利益,并控制了国际联盟。那么,在华盛顿会议期间,美国占了上风。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间的力量对比,构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总体格局。

总体来说,华盛顿会议暂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同时孕育着新的冲突。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