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贰 现代欧洲文学(3)

现代匈牙利文学

19世纪末,匈牙利文学界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阵营。一方是美化现实的保守派作家,另一方是与官方对立的文学团体。

现实主义作家米克沙特·卡尔曼(1847~1910)在小说中运用讽刺与幽默的手法,暴露现实的丑恶。他的小说《年轻的诺斯季和托特·玛丽的故事》(1908),反映了外国资本的渗透和国内阶级分化的过程;长篇小说《奇婚记》(1900)揭露上流社会的无耻和堕落。

1908年,出现了“西方社”的文学团体,并形成西方文学流派,它标志着匈牙利文学的复兴阶段的开始。这一流派的著名小说家莫里兹·日格蒙德(1879~1942)的作品反映了农村的贫困与落后,表达作者急于改变这种状况的急切心情。他在《七个铜板》(1908)、《饱吃一顿》(1910)等作品中,提出了只有民主和进步才能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主张。他的长篇小说《火炬》(1917)、《亲戚》(1930)等,在匈牙利现实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方派著名诗人奥第·安德莱(1877~1919)认为,只要匈牙利能获得独立与民主,就能繁荣和富强。他的诗歌《向革命迈进》(1913)、《无产者儿子之歌》(1909)等,开始歌颂工人阶级,为匈牙利无产阶级文学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期的另一个诗人巴比契·米哈伊(1883~1941)是具有保守观点的资产阶级唯美派诗人。科斯托拉尼·德热(1885~1935)是这一时期的印象派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颓废色彩。尤哈斯·久拉(1883~1937)的诗带有感伤情调。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文学在匈牙利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是无产阶级文学的成长过程。苏维埃共和国失败后,许多作家流亡到柏林、维也纳,后来在苏联形成了匈牙利文学活动中心。伊列什·贝拉的《蒂萨河在燃烧》(1929)、《喀尔巴阡山狂想曲》(1939)、《祖国的光复》(1954),以及加博尔·安道尔(1884~1950)的报告文学,均为两次大战期间匈牙利流亡作家的代表性作品。

无产阶级文学的主要代表主要是作家尤若夫·阿蒂拉(1905~1937)的主要作品《工人们》(1931)、《在城市的边缘》(1933)、《我的祖国》(1937)等诗篇,是匈牙利工人阶级同黑暗势力进行斗争的颂歌,表现了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抗议。劳德诺蒂·米克洛什(1909~1944)惨死在纳粹的屠刀下,卢卡契·拉斯洛、埃泰·日格蒙德、维托·米克洛什等死在德国集中营里,他们都是匈牙利无产阶级文学的先驱。

1945年匈牙利解放后,许多流亡作家例如伊列什·贝拉、盖尔盖伊·山陀尔、加博尔·安道尔等返回祖国与共产党员作家和民粹派作家之间增强了团结。

解放初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例如萨博·帕尔(1893~1970)描写土地改革的《新地》和描写农业合作化的长篇小说《一寸土》。里德格·山陀尔(1902~)的小说《参孙》,塑造了一个同地主进行斗争的英雄人物形象;维雷什·彼得的短篇小说集《考验》,描写农民的新生活。还有希蒙·伊斯特万(1926~)、尤哈斯·费伦茨(1928~)的诗歌作品,歌颂了农业合作化和工厂国有化以后生产发展、工人阶级以主人公身份管理工厂的事迹。

20世纪60年代,一些曾经因为“匈牙利事件”被捕的作家得以释放,例如戴里·蒂姆尔等人又恢复了创作活动。他们同其他作家一道,为繁荣现代匈牙利文学作出了贡献。

现代罗马尼亚文学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罗马尼亚文学,现实主义流派仍占主导地位,但西方文艺思潮,如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和艾尔梅主义等都在文学中有所表现。有些现代派作家走上了民主进步的道路,如杰·博格扎(1908~)和阿·巴兰格(1913~1979)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评论工作相当活跃,加·伊布勒伊利亚努(1871~1936)主编的《罗马尼亚生活》受民粹派思想影响提倡民族民主的现实主义文学。欧·洛维内斯库(1881~1943)主编的杂志《精灵》主张革新,全盘接受西方最新的文艺形式,反对文学作品专写农村题材。其他著名文学评论家还有米·拉列亚(1896~1964)、乔·克林内斯库(1899~1965)、图·维亚努(1897~1964)等人。

这时长篇小说创作也进入繁荣时期。它的题材广泛,并且出现了一批剖析人物心理活动的作品。米·萨多维亚努(1880~1961)的小说塑造了反抗压迫的农民、渔民、工人和小市民的形象,具有浓厚的摩尔多瓦地方色彩。他的历史小说反映了罗马尼亚人民反抗异族侵略、维护民族生存的艰苦的斗争,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利·雷布雷亚努(1885~1944)是罗马尼亚现代长篇小说的创始人之一,他创作了《伊昂》等3部长篇小说。此外,著名的长篇小说还有卡·彼特雷斯库(1894~1975)描写知识分子的《爱情的最后一夜,战争的第一夜》(1930)和《普罗库斯特之床》(1933);切·彼特雷斯库(1892~1961)反映石油工人悲惨生活的小说《黑色金子》(1932);克林内斯库暴露资产阶级的伪善的小说《奥蒂莉亚的隐秘》(1938)等。女作家霍·帕帕达特·本杰斯库(1876~1955)的小说《巴哈音乐会》(1927)则以细致描写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而闻名。

罗马尼亚无产阶级文学初期的代表作家是亚·萨希亚(1908~1937),他的短篇小说《活的工厂》(1932)、《港口的暴动》(1932)等描写了工人们从自发的斗争到组织起来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过程。在诗歌方面,主要诗人有图·阿尔盖齐(1880~1967)、乔·巴科维亚、伊·巴尔布(1895~1961)、卢·布拉加(1895~1961)、亚·菲利皮德(1900~1979)、乔·托珀尔切亚努(1886~1937)等。

西方各种文艺思潮在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诗歌的形式也有所创新,自由体诗开始出现。此时,戏剧创作也取得一定成就。重要的作品有卡·彼特雷斯库的《铁石心肠》(1925),米·塞巴斯蒂安(1907~1945)的《无名星》、《最后一点钟》和乔·米·赞菲雷斯库(1898~1939)《娜斯塔西亚小姐》(1927)等。

现代阿尔巴利亚文学

从1912年阿尔巴尼亚获得民族独立到1939年意大利法西斯侵占阿尔巴尼亚这段历史时期,通常称作民族独立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也称作民族独立时期文学。它继承和发扬了民族复兴文学爱国主义的传统,发展了进步的民主倾向。

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苏联文学的影响,出现了以著名的革命诗人、作家米吉安尼(1911~1938)为首的“1935年的一代”的作家,主要有切·斯塔发、农·布尔卡、迪·舒特里奇、阿·恰奇、谢·穆萨拉伊等。他们创作了大批充满革命激情的作品,并同颓废主义等倾向进行了斗争。

在散文创作方面,出现了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例如福·波斯托利(1889~1927)的《记忆的花朵》(1922)等。米吉安尼则在他的诗集《自由诗》和散文作品中,描述了贫苦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的愤懑,在《我们是新时代的儿女》等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念。

1939~1944年民族解放战争时期,文学的中心主题是赞美英雄人物,颂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一点在许多民歌以及诗人、作家法·吉亚泰、拉·西利奇、科·亚科瓦等人的诗歌和小说中得到有力的表现。其中以穆萨拉伊的长篇讽刺诗《“国民阵线”的史诗》最为有名。

战争结束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如:斯·斯帕塞的长篇小说《他们不是孤立的》,亚科瓦的长诗《维古的英雄们》和话剧《我们的土地》,拉·西利奇的长诗《普里什提纳集中营》和《教师》,舒特里奇的长篇小说《解放者》等。这些作品反映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艰苦与伟大,歌颂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气概。它们是解放后最早一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对后来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现代保加利亚文学

19世纪90年代末和20世纪初保加利亚出现的资产阶级文学流派是个性派和象征派。个性派代表人物克·克雷斯特夫博士(1866~1919)以《思想》杂志为阵地,宣扬建立在尼采哲学基础上的个性解放思想。象征派主要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特·特拉扬诺夫(1882~1945)和尼·利利耶夫(1885~1960)。潘·斯拉维伊科夫(1866~1912)、佩·雅沃罗夫(1878~1949)、迪·德贝梁诺夫(1887~1934)等都受到过这两个流派的影响,但他们也写出了不少不满现实、表现人民疾苦的作品。如斯拉维伊科夫的《叙事诗集》(1896~1898),雅沃罗夫的《诗集》(1901)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保加利亚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著名的无产阶级诗人赫·斯米尔宁斯基的组诗《城市的孩子》、诗集《总有一天》(1922)等,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歌颂了受压迫者的反抗,描绘了无产阶级战士的形象。

1923年,无产阶级举行的九月起义遭到残酷地镇压,这使一些受资产阶级文学流派影响的作家纷纷地改变了立场。格·米列夫(1895~1925)写了著名长诗《九月》、阿·拉兹茨维特尼科夫(1897~1951)、尼·富尔纳吉耶夫(1903~)、安·卡拉利切夫(1902~1972)、安·斯特拉希米罗夫(1872~1937)等作家都写了反映九月起义的作品。这些作品后来被称为“九月文学”。

20世纪3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以刊物《铁砧》、《工人文学阵线》等为核心,扩大了自己的阵地。“劳动战斗作家联盟”的建立(1932),进一步团结了那些反法西斯的作家。赫·拉德夫斯基(1903~)的诗歌为新的革命高潮的来临而欢呼,诗集《心向党》歌颂了共产党的伟大。格·卡拉斯拉沃夫(1904~1980)反映农村革命斗争的短篇小说集《在岗位上》(1932)、中篇小说《农村信使》(1933)和长篇小说《曼陀罗》(1938)、《儿媳妇》(1942)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这时期一些持民主主义立场的作家,如约·约夫科夫(1880~1937)写了反对战争的《庄稼汉》。著名反法西斯战士尼·瓦普察洛夫(1909~1942)的诗歌创作表明无产阶级文学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诗集《马达之歌》(1940)表现了无产阶级反对法西斯的殊死斗争和他们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1945年以后,不少作品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反映当时的战争和人民的生活,如维·安得列耶夫(1918~)的诗集《游击队之歌》、迪·迪莫夫(1909~1966)的小说《烟草》(1951)、帕·维任诺夫(1914~)的《在原野上》(1950)、多·加贝(1886~)的长诗《维拉》(1946)、卡·齐达罗夫(1902~)的剧本《皇帝的恩惠》(1949)、奥·瓦西列夫(1904~1977)的剧本《警报》(1948),以及安·古利亚什基(1914~)的《农业机械站》(1950)、斯·达斯卡洛夫(1909~)的《自己的土地》(1952)等。

现代南斯拉夫文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南斯拉夫文学中出现了各种流派激烈斗争的局面。无产阶级文学开始萌芽,它以诗人米·丹科(1876~1950)和散文作家武科耶维奇(1882~1913)为代表。

作家诺瓦克、维·察·埃明(1870~1963)、约·科索尔(1879~1961),著名的诗人克兰切维奇、弗·纳佐尔(1876~1949),剧作家伊·沃伊诺维奇(1857~1929)等致力于描写社会题材,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

南斯拉夫文学由斯洛尼亚文学、塞尔维亚文学、马其顿文学、克罗地亚文学组成。

斯洛文尼亚最早的文献产生于10世纪。16世纪宗教改革时,普·特鲁巴尔(1508~1586)翻译出版了《新约全书》和其他宗教书籍。18世纪,在欧洲启蒙运动影响下,世俗文学得到发展。

19世纪初民族复兴运动中,一些进步知识分子主张“用人民的语言为人民写作”,开始研究本民族历史、语言、民间文学和风俗民情,因而产生了一批著名的文学家,如安·托·林哈尔特(1756~1795)是最早提倡民主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为民族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著名诗人瓦·沃德尼克(1758~1819)创办了第一份斯洛文尼亚文报纸《卢布尔雅那新闻》。耶·科皮塔尔(1780~1844)出版了第一部斯洛文尼亚语语法(1808),对发展文学语言作出了贡献。

从19世纪20年代起,斯洛文尼亚文学进入浪漫主义时期。其主要代表是弗·普雷舍伦(1800~1849),他的诗歌表现了时代的进步思想,贯穿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60年代,文学开始向现实主义发展,代表作家是弗·莱夫斯蒂克(1831~1887),他的作品塑造了农民的典型形象。

此外,还有小说家约·尤尔契奇(1844~1881)、约·斯特里塔尔(1836~1923)、扬·凯尔斯尼克(1852~1897)、伊·塔夫查尔(1851~1923),诗人西·延科(1835~1869)、西·格雷戈尔契奇(1844~1906)等。在这一时期,安·阿什凯尔茨(1856~1912)的诗歌描写了无产阶级的生活,塑造了勇于反抗的农民形象。

19世纪末,斯洛文尼亚文学中出现了自然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等流派。作家伊·参卡尔(1876~1918)、诗人奥·茹潘契奇(1878~1949)等组织了“斯洛文尼亚现代派”文学团体。他们早期的创作曾受西欧文学的影响,后由于革命运动的影响而迅速转向现实主义。参卡尔为无产阶级文学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有《老管家耶尔奈》等。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成立了。这对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由于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文艺界也呈现复杂的局面,作家队伍不断分化,各种流派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塞尔维亚文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实主义作家以《塞尔维亚文学通报》、《新光明》等杂志为园地,大多描写战争和战后的现实生活。努希奇的讽刺喜剧将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高峰。表现主义流派以《希普诺斯》、《见证》等杂志为中心进行活动,他们当中有许多作家转向了反动营垒。

20年代末出现了超现实主义流派,它的左翼如奥·达维乔(1909~)、约·波波维奇(1905~1952)等,参加了革命文学运动。30年代出现了第一个革命文学流派,即“社会现实主义”,它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表现了人民群众不满情绪的增长和反抗。代表作家有拉·佐戈维奇(1907~)、波波维奇、布·乔皮奇(1915~)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克罗地亚出现了各种现代文学的流派,其中以表现主义影响最大。现实主义在斗争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作家斯·科拉尔(1891~1963)、多·采萨里奇(1902~)、斯·加洛加扎(1893~1944)等都在这时显露头角。米·克尔莱扎(1893~1981)是进步文学的代表,他与奥·采萨雷茨(1893~1941)主编的《火焰》和《文学共和国》杂志,成为革命文学的中心。社会现实主义是30年代的重要流派,如作家采萨雷茨、哈·基基奇(1905~1942)、诺·西米奇(1906~)等。他们出版《文学》、《文化》、《文学现代人》等杂志,着重描写重大的社会题材,表现了工农群众在政治上的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斯洛文尼亚文学发展较快。20世纪20年代,表现主义是主要流派。与此同时,一部分作家以《青年》、《自由青年》等刊物为园地,继承现实主义传统,表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代表作家有:斯·科索韦尔(1904~1926)、托·塞利什卡尔(1900~1969)、米·克洛普契奇(1905~)等。20世纪20年代末,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出现高潮,茹潘契奇、塞利什卡尔的诗歌达到新的思想和艺术高度,弗·贝夫克(1890~1970)、尤·科扎克(1892~1964)的小说反映了农民和城市平民的生活。当时社会现实主义也是主要流派。代表作家有普雷日霍夫·沃兰茨(1893~1950)、米·克拉涅茨(1908~)等,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农民的觉醒和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革命运动的推动下,形成了马其顿新文学,著名诗人科·拉青(1908~1943)的诗集《白色的曙光》(1939)是用马其顿文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它描写劳动者的贫困,讴歌无产阶级革命。瓦·伊廖斯基(1902~)、安·帕诺夫(1906~1968)等的戏剧作品描写了农民和工人的悲惨命运及其革命意识的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各民族的作家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采萨雷茨、奥·普里查、奥·克尔绍瓦尼、特·丘法尔、费·科扎克等人牺牲于法西斯监狱;科瓦契奇、拉青、卡雷尔·戴斯托夫尼克·卡尤赫等战死疆场。作家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写作,揭露法西斯暴行,歌颂革命斗争,如乔皮奇的诗集《祖国在烈火中诞生》(1944)和短篇小说集《游击队员的故事》(1945),纳佐尔的诗集《游击队之歌》(1944),波波维奇的诗集《机枪巢里的燕子》(1944),科瓦契奇的长诗《坑》(1943)等。

1945年,南斯拉夫各民族取得了真正平等的地位,文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安德里奇于1945年发表了长篇三部曲《德里纳河上的桥》、《特拉夫尼克纪事》和《女士》,并于196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小说方面如乔皮奇的《突破》(1952),卡列布的《屈辱的街道》(1950),波特尔奇的《在农村》(1946)等,诗歌方面如乔皮奇的《战士的春天》(1947),弗兰尼切维奇的《战士归来》(1947),科奈斯基的《土地与爱情》(1948)等,都是南斯拉夫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品。

20世纪60、70年代,南斯拉夫文学生活十分活跃。作家们力图通过长篇巨著展示广阔的生活画面,突出的如克尔莱扎的《旗帜》(5部,1962~1968)等。

现代丹麦文学

在20世纪前半叶,丹麦最著名的小说家是马丁·安德逊·尼克索。他的早期作品属于现实主义的乡土文学。后期的代表作是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三部曲:《征服者贝莱》(1906~1910)、《蒂特——人的孩子》(1917~1921)和《红色的莫尔顿》(1945~1948),它们真实地反映了丹麦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过程。作家约翰内斯·威廉·廷森最著名的小说六部曲《漫长的旅行》(1908~1922)以神话的形式,描绘了人类的发展。他的巨著《神话》(1907~1943)发展了一种介于随笔与小说之间的文学体裁。他因此于194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20世纪30年代中期,法西斯给欧洲带来了危害,使丹麦的人民有所觉醒。很多作家坚决同法西斯进行不屈的斗争。汉斯·基亚克的小说《渔民》(1928)、《日工》(1936)和《新时代》(1939)是丹麦现实主义文学中的重要作品。这个时期,戏剧得到了蓬勃发展。主要剧作家有凯·蒙克,他的作品有《坎特》(1931)、《言词》(1932)、《橡之幸福》(1940)和《卡纳之前》(1943)。他参加了地下抗德运动,并一度是抵抗运动的发言人。他于1944年被德国占领军杀害。

凯尔·阿伯尔也是进步的剧作家。他反对法西斯主义,反对德国占领军。其主要剧作有《安娜·索菲亚·赫兹维》(1939)、《犹滴》(1940)、《锡尔克堡》(1946)、《蓝色的狮子狗》(1954)和《尖叫》(1961)。他是“丹麦—中国文化联系协会”理事,并访问过中国,还为此创作了长篇作品《米尼考依的三人》(1956)。德国占领丹麦期间,青年爱国诗人莫登·尼尔森在参加地下抵抗运动的同时,创作了爱国主义的诗歌,1944年于德国占领期间牺牲,年仅22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丹麦文坛展现了新的面貌。作家马丁·阿尔弗雷兹·汉森创作了大量的小说、随笔等,其主要作品有历史小说《幸福的克里斯托弗》(1945)和《蚯蚓与公牛》(1952)。这个时期出现的一批青年诗人和作家,主张以社会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围绕着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后文学的倾向。其中有诗人奥勒·萨维、埃里克·克努森、弗朗克·耶耀、欧勒·韦沃尔、托基尔·布约恩维、欧弗·阿比尔高、哈尔弗丹·拉斯穆森和剧作家芬·梅特林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丹麦文坛出现了一些新作家和新作品,主要倾向于暴露和批判社会阴暗面。这一代作家中比较著名的有克劳斯·里弗贝亚,主要作品是诗歌,也有小说、剧作、电影剧本和评论,此外还有小说家拉耶夫·潘杜鲁、彼得·西贝亚、斯汶·奥厄·麦森、汉斯·约恩·莱姆博恩,童话作家威利·瑟恩森,诗人、小说家伊万·马利诺夫斯基,诗人耶斯·奥恩斯博和比奈·安诺森等。

现代挪威文学

19世纪下半叶,挪威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挪威文学也进入了繁荣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现实主义作家。大约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挪威著名作家易卜生和比昂松也转而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使现实主义不断深化。他们二人的主要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他们同约纳斯·李(1833~1908)和谢朗(1849~1906)并称为挪威文坛“四杰”。

1905年瑞、挪联盟解体,挪威获得独立,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得到了恢复并有所发展。戏剧方面出现了格里格(1902~1943)和尼尔森(1901~1929)等无产阶级作家,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工人的生活和革命斗争。在艺术技巧上,克罗格(1889~1962)继承了易卜生和海贝格的心理分析手法,格里格则沿袭了比昂松的行动剧的传统。这时小说创作也呈现了新的面貌,产生了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和反映工人斗争的作品,其中以法尔克贝格(1879~1967)和乌普达尔(1878~1961)描写矿工和建筑工人斗争生活的小说较有名。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一些激进知识分子创办了《破晓》杂志,因而被称为“破晓派”,主要代表人物是青年作家欧弗朗、胡尔和克罗格。他们同以方恩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保守派和信奉宗教的作家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论战。他们政治观点不同,但创作都以心理描写为主。这时期小说创作有两个流派,“乡土文学”派和“心理文学”派。突出的作品是女作家温塞特的历史小说《克里斯汀·拉夫朗的女儿》(1920~1922)。

在德国法西斯占领挪威期间和战后的一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反法西斯主义的作品,如南森的《日复一日》和穆恩的《日记》等。小说方面,以埃文斯摩的叙事作品《西渡历险记》影响较大。其他作家如海贝格、班·汉森、韦索斯、哈夫雷沃尔等也写了不少这方面的作品。欧弗朗、格里格、雷斯·安德森和哈格鲁普等,为争取自由作出了贡献。韦索斯的小说《萌芽》(1940)和战后创作的其他作品,把象征主义同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使挪威小说有了新的特色。博尔根同鲁德、奈特勒奥斯、米克勒、克里斯托夫等人的短篇小说在表现手法上也有创新。战后的诗歌创作大体上沿用了传统的诗歌语言。

20世纪50年代,霍夫莫、布雷克和布耶尔克等人继续遵循和发展了现实主义。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一批有才华的青年作家,如索尔斯塔、乌布雷斯塔和延森等。20世纪60年代末则出现了“纪实主义”,表明挪威文学有了新发展。

现代瑞典文学

1905年,瑞典与挪威联盟的解体和1909年的大罢工,促使瑞典作家面向社会现实,密切注视瑞典人民的生活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思想变化,在这基础上,写出了不少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如瑟德尔贝里(1869~1941)、恩斯特勒姆(1869~1940)等人的作品,主要反映社会环境里的普通人。在富有想象力的情节设置和深入刻画人物方面,首推贝里曼(1883~1931),他的主要作品是《瓦德雪平的马库雷尔一家》。

20世纪20年代后,瑞典文学界取得成就最大的是著名的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帕尔·拉格尔克维斯特(1891~1974)。他的作品大多以善与恶的斗争为题材,力求探讨人生的真谛。他在短篇小说《刽子手》(1933)、长篇小说《侏儒》(1944)和《巴拉巴》(1950)等作品中,讽刺和抨击德国法西斯的暴力政策和野蛮行径。1940年他被选为瑞典文学院院士,195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在20世纪20年代有些工人出身的著名作家如安德松(1888~1920)和延德尔(1895~1939)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生活。

工人文学的先驱考克(1882~1940)着重描写工业主义给瑞典的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他的主要作品有《工人》(1912)、《森林谷地》和《上帝的美好世界》(1916)等。洛·约翰松(1901~)被称为“雇工派”领袖,主要作品有《土地,晚安》(1933)、《雇工》(1936~1937)和自传体长篇小说《文盲》(1951)。

1930年前后在抒情诗方面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五青年”派,他们认为文化方面的奢求是人类获得幸福的障碍。人们后来把他们称为本源派诗人。其中最有才华的是哈里·马丁松(1904~1978),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流浪者》(1931)、游记《漫无目标的旅行》(1932)、《再见,海角》(1933)、自传体小说《荨麻开花》(1935)和英雄史诗《阿尼雅拉号宇宙飞船》(1956)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瑞典的文学更为活跃,许多作品反映战后社会上的沉闷空气和人们的变态心理。一些作家接受了外国文学各种流派的影响,产生了一些模仿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另有些作品则带有超自然的倾向或神秘主义和厌世哲学的色彩。英国诗人艾略特和近代法国诗人所提倡的自由诗的诗风备受瑞典诗人的尊崇。较有成就的诗人是埃里克·林德格伦(1910~1968),他的象征主义诗篇《没有路的人》是当时影响很大的作品,他被认为是现代瑞典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

现代瑞士文学

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瑞士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社会危机。这种“时代危机感”最初反映在雅科布·博斯哈特(1862~1924)、雅科布·沙夫纳(1875~1944)和费利克斯·梅士林(1882~1969)描写农村题材的小说里。梅士林的《美国约翰》(1912)描绘传统瑞士农村生活。政论家、小说家卡尔·阿尔伯特·楼斯利(1877~1959)和雅科布·毕勒(1882~1975),对时代问题反映更为激进;后者在20世纪30年代加入瑞士社会民主党,他的小说《施蒂夫利斯风暴》(1934)批判了瑞士法西斯主义倾向。

20世纪20、30年代,瑞士出现了描写工人生活的作品,有的以自传体形式,反映工人阶级处境,如安奈丽丝·吕格(1879~1934)的《一个堂倌女儿的经历》(1914);有的以30年代经济危机为背景,反映圣加仑工人遭遇,如伊丽莎白·格尔特(1895~1955)的小说《刺绣工人》(1936)。

20世纪初期瑞士最重要的作家是罗伯特·瓦尔泽(1878~1956),他带有自传性质,用情节互不连贯的现代小说手法,通过描写小职员的生活,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异化的社会关系。他的作品寓意朦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引起批评家注目,成为西方现代小说的范例。

20世纪20年代初,苏黎世是欧洲激烈反传统艺术的“达达主义”的中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和战争过程中许多外国流亡作家栖身之地。苏黎世剧院是当时欧洲德语区最重要的反法西斯主义剧院。在瑞士现代文学中,马克斯·弗里施(1911~)、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1921~)的小说和戏剧创作,以独特的艺术成就,赢得世界声誉。弗里施善于通过个人经历描写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引起文学批评家注目。迪伦马特的剧本以怪诞手法,描绘了一幅幅具有历史悲观主义色彩的怪异的生活画面,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本质特征。弗里施的剧作和日记形式的随笔,迪伦马特以描写犯罪问题见长的小说和广播剧,在现代瑞士德语文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瑞士法语文学

从19世纪末向20世纪过渡的时期,在瑞士法语区的精神生活中出现了一股新的潮流。斐迪南·德·索绪尔(1857~1913)在语言学研究方面做了新的探索,他把语言描述成一种二元状态的体系,对不同状态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而开了结构主义认识论的先河。后来著名的心理学家让·皮亚热(1896~1980)把他的方法运用于认识论研究,并在《结构主义》(1968)一书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903~1904年在瑞士法语区文化生活中出现了“地方化”倾向。沃州民间诗人勒内·莫拉克斯(1873~1963)在洛桑腹地建立了一个“若拉剧院”,扶植节日戏剧演出的传统,同时也上演现代剧作家的作品。与此同时,《拉丁之幕》文学杂志提倡拉丁文明,反对“法国语言的泛日耳曼主义”倾向。后来弗里堡著名的诗人贡扎格·德·雷诺(1880~1970)出版《沃州纪事》,鼓吹沃州地方爱国主义。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邂逅》杂志,试图冲破这种地方主义倾向,努力与他种语言的各州之间加强交流。

瑞士法语区现代叙事文学始于沙尔·斐迪南·拉缪(1878~1947)。他的作品带有明显地方主义色彩,致力于描写沃州山区的美丽风光、传统的粗犷的风俗习惯、农民的艰难生活、乡村的爱情故事。他曾以记者、作家身份遍游世界,接触过各种现代思潮,他的作品带有明显世界主义倾向。此外,沃州作家雅克·舍塞克斯(1934~)关于加尔文式的罪与罚的描写,乔治·哈尔达斯(1917~)和加斯东·舍皮洛(1925~)关于工人、市民等下层劳动者生活的描写,说明瑞士现代文学在艰难的探索中发展着。

瑞士意大利语文学

瑞士意大利语区的文学始于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弗兰契斯科·基耶扎(1871~1973),他的主要成就是诗歌、散文和小说,他的《三月的春光》是颇受欢迎的学生读物。以他为核心的小小文学团体内的作家,都有思想保守、文风造作的特征,他们多描写田园诗式的农村和青少年生活。安杰洛·内希(1873~1932)的作品文风诙谐,文字雕琢,内容有颓废倾向,代表作品有小说《契普》。彼埃罗·比安科尼(1899~)最著名的作品《宗谱》(1969)以流离到美国去的祖先的书信形式,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往昔悲惨的社会状况。

20世纪瑞士意大利语最重要的作家是乔尔吉奥·奥雷里(1921~),他被誉为现代意大利最优秀的诗人。他创作的讽刺诗、田园诗、箴言诗和短篇小说集《一生中的一天》(1961),均以简洁明快见长。奥雷里又是有名的批评家,他在《口头的确认》(1978)一书中评论了但丁、彼特拉克和蒙塔莱等意大利古今重要作家。奥雷里作为诗人、批评家,体现了现代瑞士意大利语文学的最高水平。

瑞士意大利语小说作家大多受意大利小说影响。费利奇·菲利皮尼(1917~)的作品《二十世纪的面包》和《穷鬼的遗孀》与自然主义有一定的联系。普利尼奥·马蒂尼(1923~1979)、乔万尼·奥雷里(1928~)小说反映了人与自然、农民文化与现代工艺的矛盾,以及由农民的小天地向工业消费社会的过渡。奥雷里以他的社会批判小说,奠定了在新提契诺文学中的显赫地位。

瑞士雷托罗曼语文学

19世纪以前瑞士的雷托罗曼语文献,主要是史书和《圣经》,如亚希亚姆·毕夫伦(16世纪)翻译的《新约》、杜里希·希安佩尔(16世纪)翻译的大卫赞美诗等,对雷托罗曼语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到19世纪初叶,在恩加丁、苏塞尔瓦、苏采尔瓦三个不同的方言区发展起来大体相近、但在表现形式和题材方面又各有特色的文学创作。

瑞士恩加丁文学

20世纪以来,恩加丁文学发生了明显变化,佩德·兰赛尔(1863~1943)用他的作品批判了沿袭旧俗、故步自封的保守倾向。在他的影响下,诗人琼·圭东(1892~1966)、小说家施蒙·冯莫斯(1868~1940)、剧作家弗洛里昂·格兰特(1847~1926)等人的创作,以越来越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摆脱了“乡土文学”的风格。

瑞士苏塞尔瓦

19世纪发展起来的苏塞尔瓦文学比恩加丁文学带有更多伤感和爱国主义色彩,它的第一批文学作品是吉翁·安东尼·洪德(1824~1867)的史诗和歌谣体诗。他的诗歌多歌颂乡民的美德和风俗习惯,抨击外来影响。此外,迪森蒂斯修道院长老毛鲁斯·卡诺特(1846~1935)以其在诗歌、教育方面的成就,使这座修道院成为苏塞尔瓦文化中心。苏塞尔瓦的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比恩加丁发展得早,其重要代表人物有加琴·米歇尔·纳伊(1860~1920)、吉安·冯塔纳(1897~1935)等人。

苏塞尔瓦方言文学发展较晚,苏塞尔瓦方言形成书面语言还是近30年的事情,亚历山大·罗扎(1880~1953)是用这种方言写作的第一个诗人。

现代芬兰文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浪漫主义在芬兰文坛上曾风行一时,它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多是一些爱国青年作家,他们或缅怀远祖的功绩,企图以此振奋国民的意志,或憧憬未来的国度,以寄托自己的理想。新浪漫主义当时虽不占主导地位,却给芬兰文学输入了外国文学的积极影响。

新浪漫主义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家是基尔皮(1874~1939),他认为只有表现人物内心强烈的感情才能使人物具有真正价值。这种观点至今对芬兰文学创作仍有很大影响。另一代表是埃伊诺·雷诺(1878~1926),他早期的作品受鲁内贝格的影响,但随后发表的叙事诗《降灵节的圣歌》却成了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他的诗对死气沉沉的社会表示愤懑,对新时代、新人物寄予无限的希望。在雷诺短暂的一生里,留下诗集30部,戏剧20部,小说和短篇故事20部,被尊为芬兰的诗圣。新浪漫主义在小说方面的代表是林南科斯基(1869~1913),他的作品取材于历史传说或神话故事,但又具有现实意义。代表作《火红的小花之歌》是一部强调伦理道德的训诲小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芬兰国内阶级矛盾空前尖锐,1917年芬兰宣布独立后不久,即爆发了国内战争。这些重大政治事件在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反映。有些作家亲身参加了这些斗争,坚持现实主义方向;也有些作家彷徨苦闷,走向超自然的神秘主义。

20年代,诗人和文艺评论家帕沃莱宁(1903~1964)、女诗人瓦拉(1901~1944)等发起成立文学组织“火炬社”,主张门户开放,仿效欧洲流派。“火炬社”的成员在推动通俗诗歌的写作中起了一定作用,一些成员在30~40年代成了芬兰进步文艺组织“基拉社”的中坚分子。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作家是西伦佩(1888~1964),他的第一部巨著《赤贫》(1919)叙述1918年国内战争中一个佃农参加赤卫队被白军杀害的故事。另一部小说《少女西丽亚》的主人公是一个出身富室的少女,因家庭破产,父母双亡,沦为佣人,以致贫病交加而死。西伦佩还写了许多反映农村生活的短篇故事。1939年,他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此外,还有不少优秀作家以农村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女作家塔尔维奥(1871~1957)的小说《黑屋的毁灭》暴露了地主阶级的腐朽生活,抨击了宗教的虚伪。耶尔内费尔特(1861~1932)的小说《大地的孩子》(1905)和《海莲娜》(1902)反映农村土地占有制问题,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佃农形象。

20世纪30~40年代,芬兰经历了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些作家冲破种种阻挠,坚持与反法西斯斗争。20世纪30年代成立的进步文学组织——“基拉社”,公开宣告它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并出版了刊物《四十年代》,发表过不少反法西斯主义的文章。潘蒂·韩培(1905~1955)写了许多短篇和长篇小说,反映20世纪20~30年代的工人运动,表达了对贫苦农民和伐木工人的同情,也表现了当时的反法西斯运动。女作家埃尔维·西内尔沃的《苏南宁之诗》和《上山》都以20世纪30年代为背景,描写城市工人生活,反映人们的不满情绪。

这时,还涌现出了像托伊沃·佩卡宁(1902~1955)这样的工人作家。他的小说《在工厂的阴影下》(1932)、《人民的春天》(1935)等都较真实地反映了工人的生活和要求。米卡·瓦尔塔里(1908~1979)也是这一时期较受欢迎的作家,他写了不少小说、诗歌、短篇故事和剧本,反映战后青年的出路等社会问题。他的代表作是历史小说《埃及人西奴海》,描写古埃及青年的爱情故事。20世纪40年代比较出名的女作家是阿伊拉·梅里卢奥托(1924~)和托薇·扬松(1914~),前者是诗人,其代表作是《玻璃画》(1946);后者是童话故事和连环画作家,她的童话中的主人公“侏儒姆米”已为人所熟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了大量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比较著名的有万伊诺·林纳(1920~)的《无名战士》、幽默讽刺作家胡奥维宁(1927~)的《和平之篇》、塔尔维(1920~)的《朋友与敌人》、《我们生活在俄国阴影下》以及帕沃·林塔拉(1930~)的《孩童》。这些作品大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现实,表达了芬兰人民捍卫民族独立的坚强意志。

20世纪50~60年代,芬兰的诗歌、散文受到西方的影响,出现了现代派,在抒情诗方面尤为突出。其代表人物为帕沃·哈维科(1931~)。现代派在散文中影响不大,许多作家仍旧用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如万伊诺·林纳的三部曲《在北极星下》,以一小村庄为背景,描述芬兰历史上各个阶层对各种社会变革的态度,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现实主义作家林塔拉在60年代创作了不少反映芬兰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小说,如《我的祖母与元帅》(1960~1962)、《侦察中尉》。作家维约·梅里(1928~)的小说《一九一八年的事件》(1960)、《形势》(1962)和《一个晚上的故事》(1967)都反映了芬兰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

电工出身的萨拉玛(1936~)是60年代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以暴露社会阴暗面著称,小说《一个平凡的故事》(1961)、《仲夏节的舞会》(1964)都较受读者的欢迎。他在1972年发表的描写一个地下共产党员的小说《有所为必有所闻》获得1975年北欧理事会文学奖金。

现代比利时文学

20世纪初,比利时文坛出现一批“地方派”小说家,他们的作品以描写自己的家乡为主,如乔治·维雷斯(1869~1946)写的林堡地区的小说《悲惨的陌生人》(1906),埃德蒙·格莱瑟纳(1874~1951)反映列日省生活的小说《弗朗索瓦·雷米的心》(1904),路易·德拉特尔(1870~1938)以埃诺省为背景的小说《乡村医生的笔记本》(1910),于贝尔·克兰(1862~1934)写的列日省的小说《黑面包》(1904)均颇负盛名。稍晚的作家有亨利·达维尼翁(1878~1964)写了小说《一个比利时人》(1913),让·图瑟尔(1890~1944)写了反映贫苦人生活的著名的小说《灰色的村庄》(1927),安德烈·巴永(1875~1932)也写了同情下层小人物的作品《一位玛丽的故事》(1921)等。

现代作家中,弗朗兹·埃伦斯(1881~1972)的作品既有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也有属于“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他曾创办文艺刊物,组织布鲁塞尔作家的“星期一聚会”,参加的作家有罗贝尔·维维埃(1894~)、沙尔·普利斯尼埃(1896~1952)、玛丽·热韦尔(1883~1975)等。知名的小说家康斯坦·比尔尼奥(1892~1975)、乔治·兰泽、马赛尔·蒂里,吕西安·克里斯托夫还写了不少诗歌。小说家乔治·西默农的作品善于分析犯罪者的心理。此外,以弗朗索瓦兹·马莱·若里斯(1930~)、皮埃尔·梅唐斯(1939~)等人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作家也颇有影响。

诗人中勒内·韦尔博姆(1892~1955)善于写情诗;阿尔芒·贝尼埃(1902~1969)著有抒情诗集《透明的世界》(1956)。其他诗人还有亨利·米绍(1899~)、莫里斯·卡雷姆、埃德蒙·万德尔坎蒙(1901~1980)、阿德里安·让斯(1905~1973)、罗歇·博达尔(1910~1973)等。

剧作家中,费尔南德·克罗姆兰克(1886~1970)的戏剧主要演出于20世纪20、30年代。米歇尔·德·盖尔德罗德(1898~1962)写的剧本包括悲剧和喜剧各种体裁。此外尚有埃尔芒·克洛松、乔治·西翁、沙尔·贝尔坦等。

佛兰芒语是比利时的地方语言,1893年,佛兰芒语杂志《今日与明日》在布鲁塞尔问世,对推动佛兰芒民族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创办人之一的奥古斯特·弗尔梅伦(1872~1945)写有大量论著,涉及文学、艺术、政治、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他的《永世流浪的犹太人》(1906)是佛兰芒文学史中一部重要的象征主义小说。《今日与明日》系统的另一个代表作家西里尔·伯伊斯(1859~1932)在小说《最强者的法律》(1893)、《穷人们》(1902)和剧本《帕梅尔一家》(1903)等作品中,反映佛兰芒农民遭受压迫剥削的悲惨命运。斯泰因·斯特勒弗尔斯(1871~1969)是著名的小说家,代表作《亚麻田》(1907)、《工人》(1913)等描写了贫雇农奴隶般的劳动。

卡雷尔·范·德·武斯泰纳(1878~1929)是象征派诗人,1897年起为《今日与明日》杂志撰稿。诗集《金币的影子》(1910)、《流浪汉》(1921)等具有悲观的色彩,散文《农民之死》显示了他多方面的才能。赫尔曼·泰尔林克(1879~1967)也在《今日与明日》杂志上发表诗作和散文。他也是象征派作家,著有诗集《太阳》(1906)、小说《坏人的活动》(1904)、《象牙的小猴》等。他的剧本《慢镜头影片》(1922)、《绞架上的喜鹊》(1937)等对表现派戏剧起了推动作用。1956年他获比利时与荷兰首次共同颁发的荷语文学奖。费利克斯·廷默曼斯(1886~1947)的主要小说有《巴利爱特》(1916)、《安娜·玛丽》(1920)、《农民的诗篇》(1935)等,他的一些作品使用了独特的隐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安特卫普的《宇宙》文学杂志(1920~1921)团结了一批年轻的作家。诗人保尔·范·奥斯泰耶(1896~1928)是佛兰芒文学中现代派的发起人,他不断变换创作方法,采用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表现主义、一体主义等。他的诗集有《信号》(1918)、《忙碌的城市》(1921)等。维斯·蒙斯也是有影响的诗人,他的诗集宣传宗教道德和人类友爱的信念。勒内·德·克莱克(1877~1932)善于写民歌和战斗歌曲,早期作品有社会内容,如诗集《事实》(1909)等,后期以《圣经》作为创作题材的来源。莫里斯·鲁兰茨(1895~1966)发表了《我们梦想的生活》(1931)等4部长篇小说,他擅长描写小资产者的内心世界。热拉尔·瓦尔斯哈普是一个多产作家,他的小说《豪特基特》(1939)等文笔简练,偏重描写病态、反常的人物。威廉·埃尔斯霍特(1882~1960)的社会小说构思巧妙,善于用讽刺的笔调揭露骗子、冒险家。马尼克斯·海瑟是评论家、荷语文学史家,也写诗和游记。洛德·齐伦斯(1901~1944)的小说描写穷人的苦难生活,也流露出悲观的情绪,代表作《妈妈,我们为什么活着》(1934)引起较大的反响。

现代作家约翰·戴斯纳(1912~)是佛兰芒文学中“魔幻现实主义”的首创者,代表作有小说《剃光头的人》(1947)等。他也是诗人、戏剧家和文艺评论家。路易·保尔·博恩(1912~)写了不少表现个人与社会冲突的小说。皮特·范·阿克(1920~)的一些小说描写工人和农民的生活。于贝尔·兰波(1920~)的小说同戴斯纳的相似,交织着幻想与现实。存在主义作家许戈·克劳斯(1929~)著有小说《打野鸭》(1951)、《空手的人》(1957)等,他也是诗人和戏剧家。其他尚有许戈·拉斯(1929~)、瓦尔德·勒伊斯林克(1929~)等。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