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脚上没有鞋穿,肚里只有番薯,但是童年的孙中山还是有许多开心的时光。
孙中山经常和村里的孩子一起下河摸鱼,上岸嬉戏。男孩子最喜欢的莫过于玩打仗游戏,每当这个时候,孙中山都是主动担当首领。
广东由于天高皇帝远的地理位置,有三合会等反清帮会的长期活动,民间对于清朝统治一直不满,大家对反清的活动和言论都持默许的态度。
这种生活气氛使孙中山从小就萌发了反清意识,而清政府的种种倒行逆施,又强化了他的这种意识。
洪门三合会,据说是著名反清复明组织洪门天地会在广东地区的一个分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因明朝君主朱元璋年号“洪武”,故取其“洪”字,名为“洪门”。“洪”字三点水,因此不同社团“兄弟”,均以三点水“兄弟”相称。
洪门三合会原为反清复明的秘密结社,洪门子弟曾策划旨在推翻满清政府的多次起义,并在1911年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中作过贡献。
孙中山空闲的时候常到武馆看三合会练武,与小伙伴们玩打仗的游戏。孙中山非常好学,喜欢听老人讲太平天国反清的革命故事。
在翠亨村有一位曾经跟随洪秀全打过清军的太平军老将士,名叫冯爽观。这位老人曾经跟随洪秀全转战南北。太平天国失败后,老人几经辗转,回到故里。
大人们不大敢接近他,他早晚在孙家住屋前的榕树下乘凉,孩子们却喜欢听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讲太平军的故事。
讲故事的时候,一般都是在晚上,老人一边摇着扇子,一边眉飞色舞地、绘声绘色地讲天王洪秀全,讲金田起义,讲太平军定都天京、西征、北伐,讲太平军大破清军江南江北大营,讲李秀成大破洋枪队以及石达开逼得曾国藩要投水自杀,也讲太平军失败的悲壮故事。
每当这时,孙中山总是一声不响地拿个小凳子,静静地坐在老人身边,聚精会神地听老人讲。孩子们听得个个欢天喜地,抓耳挠腮,而听得最入神的当数小孙中山了。
孙中山每每听得出神,对洪秀全很是敬慕,有一次情不自禁地说:“洪秀全灭了满清就好了!”
作为太平天国的理论基础,洪秀全在1845年至1846年间,写出《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和《原道救世歌》,宣传了朴素的平等观念和消灭“阎罗妖”的革命思想,其中也表达了洪秀全的灭清思想。
那位前太平军老人也十分喜欢这位器宇不凡的孩子,常说小帝象长得像洪秀全,摸着孙中山的头,说道:“你真是洪秀全第二呀!”
冯爽观希望他长大以后也当洪秀全,推翻清王朝。因此,翠亨村的孩子们都称孙中山为洪秀全。
孙中山心里很崇敬洪秀全,听了这话他便以“洪秀全第二”自勉,思考着消除天下不平事,开始为一种不太清晰的理想做准备。
老人一句平常话,点燃了孙中山与不合理、不公平社会进行抗争的火焰,影响了他的一生。
从此以后,翠亨村的孩子玩打仗游戏,就不只是官兵捉强盗,还有太平军打清兵。孙中山自然是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
时间长了,大人们也知道了小孙中山的这个绰号。
孩子们玩到傍晚时还不回家,于是家长们都猜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跟“洪秀全”打仗玩了?可见,当时村里的大人们都知道小孙中山“洪秀全第二”的大名了。
1914年5月7日,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堂做题为《非学问无以建议》的讲演时,提到少年经历时,这样描述:
忆吾幼年,从学私塾,仅识之无。不数年,得到檀香山,就傅西校,见其教法之善,远胜吾乡。故每于课暇,辄与周围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类之愿,于是乎生。当时所怀,一若必使我国人人皆免苦难,皆享福乐而后快。
这就可以看出,孙中山从小就有忧国忧民的意识;有改良祖国,拯救同类的远大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