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四章 电视艺术

电视艺术主要包括电视剧艺术、电视文艺和电视纪实艺术,作为综合艺术中色彩浓重的部分,它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随着社会的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不断地得到提升。

1.电视剧艺术

中国的电视剧几乎是与中国电视事业一并诞生的。自1978年以后,中国电视剧复苏、发展,迅速成长为与社会、时代紧密相连,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拥有大量观众的艺术样式。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电视剧日益丰富多彩,各种题材、风格、样式的作品争奇斗妍,艺术表现领域和表现方式也不断得到拓展。中国电视剧就内容、形式而言,主要可分为:

(1)短篇电视剧。

是指1集或2集的电视剧。它短小精悍,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短篇小说,在电视家族中,它最适于精雕细刻,是在艺术上最有条件创新的艺术形式。中国电视初创时期,电视剧制作采用“直播电视小戏”的方式:在演播室搭景,经过多机拍摄、镜头分切的处理,运用电子传播手段,直接传达给电视观众。它不同于舞台剧实况转播,而且,全部为单本剧,应视为“短篇电视剐”的雏形。中国第一部由室内走向室外,实景拍摄的短篇电视剧是《三家亲》,于1978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开始了“短篇电视剧”独领风骚的艺术时代。最早引起强烈反响的中国短篇电视剧为《永不凋谢的红花》,该剧感人地描述了张志新烈士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受迫害而傲然不屈的事迹。其后,短篇电视剧最受欢迎的是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场景、思想情操的作品。《凡人小事》、《有一个青年》、《新岸》等,都紧贴生活,既揭露了丑恶,又展示了普通人心灵中美好的东西,艺术手法朴素、自然、生活化。

短篇电视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连续剧的大量涌现,数量虽有减少,但在艺术创作领域却日臻成熟。许多作品发挥出了短篇电视剧独具的优势:艺术的整体性和艺术的探索性。别具一格的风格化作品的出现使中国短篇电视剧达到了一个崇高的审美境界。中国短篇电视剧在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中起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2)电视连续剧。

中国观众真正认识电视剧,是从短篇电视剧开始的。在中国,电视连续剧起步只有10多年的历史,然而,这一艺术品种以其自身的审美优势,借助于中国社会改革与商品经济发展的进程,迅速腾飞,从无到有,一跃成为电视剧的主力军。

中国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是中央电视台于1980年摄制的《敌营十八年》,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年代地下工作中的高风亮节。由于剧本脱离生活,拍摄又缺少经验,反映平平。随后,山东电视台推出《武松》并获得好评,因此它成为中国电视连续剧第一部成功之作。

20世纪80年代初期,电视连续剧从总体水平看属于初创期,质量不高,但也出现了《蹉跎岁月》、《赤橙黄绿青蓝紫》、《鲁迅》等几部很有影响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电视连续剧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在1985年到1989年5年中,电视连续剧的产量猛增了10倍。

28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连续剧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它忠实于老舍原著,镜头始终对准普通的劳动人民,满腔热情地揭示他们的疾苦,同情他们的命运,并为他们悲惨的生活处境鸣冤、呐喊。此剧不仅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凛然正气和爱国主义精神,也揭露了某些人在敌人残暴面前的投降与堕落。作品在将文学形象转变为屏幕形象时,努力体现老舍原作中的地方特色、北京风味,终于成就了一部雅俗共赏的艺术精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视连续剧产量出现飞跃,几乎以每年1000集的速度递增。这个时期的电视连续剧,以其更为宽阔的目光,表现改革开放的进程,讴歌从城市到农村,从科研、教育到卫生、体育各条战线上正在努力奋进的中国人民,同时也把目光投向历史,投向名著,投向海外,投向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从而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各具风格的长篇力作。

《北京人在纽约》描绘了一场充满竞争、辛酸、冷酷的“新移民”的美国梦。此外,20世纪90年代前期有3部连续剧以自己独有的思想艺术力量,在社会上产生了轰动效应。它们是:《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和《围城》。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又涌现不少社会反响比较强烈的作品:根据同名古典小说改编的长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历史“戏说”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国的电视连续剧正以世所罕见的高速度蓬勃发展,迅速成长为电视剧园地里的一棵参天大树。

(3)戏曲电视剧。

中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戏曲电视剧则是传统戏曲与现代电视联姻而产生的新一类艺术品种。它的诞生与发展使戏曲艺术插上翅膀,对弘扬传统的中国戏曲艺术,促进戏曲艺术的重新振兴意义重大,同时对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电视剧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中国戏曲电视剧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1979年以前可称为“戏曲舞台纪录片阶段”。它是从1958年开始,同中国电视剧的播出同时出现的。戏曲舞台纪录片多数为现场多机拍摄,然后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如增加字幕说明,紧凑幕间时间或不必要的场次等。戏曲舞台纪录片是戏曲与电视最初的结合形式,它为戏曲保留了许多珍贵的艺术资料。

此后进入“戏曲电视艺术片阶段”,戏曲剧目已脱离了舞台,在搭景和实景中进行拍摄。戏曲电视艺术片是以确保和发挥戏曲基本精华为前提的。比如传统戏曲艺术片《燕燕》,通过搭景,增加了大门外的雪景、院落、夫人的上房客厅等场景,增强了灯光效果的气氛,不仅没有减弱主人公燕燕唱念做打效果的发挥,而且随着镜头不同景别的处理和蒙太奇技巧,把燕燕真挚、天真、醒悟、倔强、反抗的性格刻画得更为淋漓尽致。

“戏曲电视剧阶段”不再是戏曲和电视的简单相加,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品种繁多,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从选材上看,一是旧戏新编剧。将旧戏中不利于电视化的东西剔除,将利于电视化的东西加以强化。二是新编历史剧。它可以更充分地采用电视手法对历史进行艺术再现。三是现代剧。它是新创作的以现代人和现代生活为内容的戏曲电视剧。这种电视剧的电视化自然不成问题,但如何与戏曲这一形式融合,却有其难度。

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戏曲电视剧成功的关键在于创作者要把握好戏曲与电视在审美特点上的矛盾,并把这种矛盾比较融洽地统一在一起。这就是写意与纪实的矛盾,程式化与生活化的矛盾,真实化与虚拟化的矛盾,演唱与话白的矛盾。从这一时期优秀的戏曲电视剧来看,已经不同程度地做到了上述几对矛盾在剧中的巧妙解决。越剧电视剧《秦淮梦》中虚拟的布景与真实自然风光浑然一体,倍添魅力。所有这一切标志着戏曲电视剧作为中国的一种民族化的电视剧样式,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艺术品格。

中国的电视剧导演绝大多数是在近20年当中起步的,主要有王扶林、张绍林、陈家林、林汝为、赵宝刚等。他们大部分或毕业于电影学院,或由电影导演转行从事电视剧导演,或始终影视两栖。年轻、有扎实的文化理论基础、充满着开拓精神,成为这一代电视剧导演的共同特点。

中国有突出成就的电视剧演员,多数来自电影界。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著名电影演员几乎都开始兼职电视剧演出。就男演员而言,姜文主演了《北京人在纽约》,葛优主演了《编辑部的故事》,谢园主演了《上海一家人》、《爱你没商量》,陈道明主演了《围城》、《末代皇帝》,李保田主演了《宰相刘罗锅》,王志文主演了《皇城根儿》、《过把瘾》、《东边日出西边雨》;就女演员而言,李羚主演的《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吕丽萍主演的《编辑部的故事》、《围城》,许晴主演的《皇城根儿》、《东边日出西边雨》,李媛媛主演的《京都纪事》、《围城》,江姗主演的《过把瘾》,宋丹丹主演的《爱你没商量》、《我爱我家》,王姬主演的《北京人在纽约》,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影视合流,影视导演、演员已先行一步,这对于提高电视剧的导演、表演艺术无疑将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

2.电视文艺

电视文艺作为大众文化,其艺术特色可以用家庭性、时代性、连续性、丰富性来概括。中国电视文艺走过了20多年繁荣、发展、变化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和《曲苑杂坛》于20世纪80年代出台。一出台,二者明显的区别也呈现了出来。《正大综艺》从《正大剧场》中的电影、到“猜猜看”、“快速抢答”乃至“世界真奇妙”这些节目的编播,全部是直接由境外买回来的。最初,这些节目的内容虽然没有中央电视台自己的创造性,也没有自己的本土特色或者编导们自己的再加工、深加工,但是作为一种引进,它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外边的世界”。这是当时《正大综艺》最受欢迎的一个原因。当引进《正大综艺》的时候,这样的节目在中国非常稀少,尤其是广电部的规定,明确了这类节目的“独家”性,这造成了《正大综艺》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该节目的娱乐性表现形态在当时也不多见。这就促使它得以迅速成长并位居很多娱乐节目之首。许多名流来做嘉宾都认为是一种荣幸,观众看到名流现场猜答也感到很新鲜。至今,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已经录了600多期,这在中央电视台目前所有综艺节目里面,还是规模最大的和跨时间最长的栏目。它的期数和整个播出量都是最大的。

《曲苑杂坛》栏目“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老字号,而且是口碑极好的名牌节目”,从风格到内容都是民族的、传统的。但它俗而雅,土而粹,传统而不陈旧,这是因为它注意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优秀艺术形式的精华。比如用制作相声TV的方式使老作品和电视媒体实现了古今结合;中外魔术集锦使中外魔术大师们有了一个展示魔术艺术的天地,实现了中西结合;用手影戏表现电影《列宁在1918》,实现了土洋结合。这样熔古今中外好的艺术形式于一炉,互相融合,借助电视艺术形式,形成了《曲苑杂坛》独树一帜的风格,受到观众的喜爱。《曲苑杂坛》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收视群体,贴近大众,满足观众需求。电视是大众的传媒,满足观众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曲苑杂坛》根据观众要求对栏目中的一些小板块不断地进行调整。《曲苑杂坛》还很注意满足观众的视听需求。它利用电视的优势,通过传统节目回顾,把那些老艺术家留下的没有画面的传统相声,通过相声TV的形式搬上了电视屏幕,使人们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品。同时,《曲苑杂坛》力求改变以往曲艺、杂技类节目布景单调、表现力平淡的弱点,借助电视特技手段和高科技声、光、电效果,使节目现场层次丰富,画面美观,满足了观众的感官需求。对观众需求的重视还表现在他们对待观众来信的态度上。《曲苑杂坛》之所以一直深受观众喜爱,还因为它贯穿着一种独特的韵味。专家评论,这种韵味既有一种现代天桥的意思,也有明显的当代电视综艺节目的特色,形成了一种古今结合、中西结合、土洋结合的独特模式,起到了雅俗共赏、老少共赏、海内外共赏的效果。《曲苑杂坛》栏目的宗旨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尽显民族艺术瑰宝”,它负载了继承与发扬民族艺术文化的使命。《曲苑杂坛》很重视栏目的民族特色,栏目片头的开场曲选用了近似于京韵大鼓的调式,采用了传统戏曲的念白;布景也富有民族特色,尤其是代表栏目形象的主持人汪文华,其服装、神态、语言、动作、表情都俨然是一枝独秀的“民粹派”,她的形象极具亲和力,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喜爱,拉近了观众和栏目之间的距离,因而也成为节目风格的代表。

电视文艺的发展关键在于电视文艺的从业人才。掌握、运用、操作电视这高科技传播媒体,尤其是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需要一批优秀的策划、导演、摄像、编辑等人才。这些人才应有较高的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艺术创作能力。高水平的电视人才能做出高水平的电视文艺。电视文艺的实践培养造就了一批电视人,制作播出了许多电视文艺节目,受到广大电视观的喜爱和欢迎,但这还仅仅是初级阶段的。电视人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审视自己的创造力,把握好电视文艺的创作方向,通过电视文艺节目来引导和提高电视观众的审美鉴赏力,并进而用文艺形式通过电视传媒来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体现信息时代中国人的崭新风貌。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这也是时代赋予电视人的历史重任和使命。在信息时代如何参与世界电视媒体的竞争,如何创建具有鲜明色的电视文艺体系,从理论到实践还都有待于下大力气进一步深入探索。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