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一、欧洲史前文化与艺术的萌芽

欧洲的史前文化

欧洲的旧石器时期长达90万~95万年,这期间欧洲有过多次冰川活动,通常认为有4期,即贡兹、明德、里斯和维尔姆冰期,也称第一(贡兹)、第二(明德)、第三(里斯)、第四(维尔姆)冰期,当然,欧洲大陆也不总是处于冰雪覆盖的寒冷气候中,而是不断在寒冷与温暖中轮转,冰期代表着寒冷气候,两个冰期之间称作间冰期,间冰期代表着温暖气候。四个冰期之间隔着三个间冰期,分别为第一(贡兹—明德)、第二(明德—里斯)、第三(里斯—维尔姆)间冰期。欧洲旧石器文化的相对年代,多用冰期或间冰期来表示。

欧洲旧石器早期文化有两大系统,一大系统是手斧文化系统:另一大系统是石片石器文化系统。阿布维利(Abbevillian)与阿舍利(Acheulean)为手斧文化系统。阿布维利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法国北部索姆河畔的阿布维利一带而得名,该文化主要分布于法国与英国,出现于55万年前后,此时正处于中更新世,属于贡兹—明德间冰期,气候温暖。手斧为其典型的工具,器身厚,打制时刃缘曲折,不定型,根部保留石皮。阿舍利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法国亚眠市郊的圣阿舍利而得名。阿舍利文化不仅分布范围广泛,欧洲、非洲、近东及印度半岛均有发现,其文化持续的时期也很长。最早的阿舍利文化发现于非洲,年代距今约150万年。但欧洲发现的阿舍利文化在43万~15万年之间,此时期气候已由明德—里斯间冰期向里斯冰期转化,变得寒冷起来。阿舍利手斧较之阿布维利有进步,器形薄而规整,刃缘较平直,根部无石皮保留。

石片石器文化系统早期以克拉克当文化(Clacronian)为主。该文化因最早发现于英国埃塞克斯的克拉克当露天遗址而得名,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相当于明德—里兹间冰期,石器主要有用石片加工制作的刮削器,石器多粗厚,打制采用碰砧技术,没有手斧。分布地区除英国、法国外,在德国东部、匈牙利等地也有类似的遗存。

旧石器时代中期.欧洲考古文化以勒瓦娄哇文化与莫斯特文化为其代表。勒瓦娄哇文化由克拉克当文化发展而来,开始于里斯—维尔姆间冰期,一直延续至维尔姆间冰期,属晚更新世,气候早期寒冷,晚期变暖。石器制作采用新的技术,未打制之前先对石核进行修理,能打出有规则的三角形,石片薄,石片角小,第二步加工匀整。莫斯特文化(Mousterain)大约在里斯—维尔姆间冰期由勒瓦娄哇文化发展而来,因发现于法国多尔多涅省莱塞济附近的勒穆斯捷岩棚而得名,盛行于8万~3.5万午前。这一时期的人们居住在洞穴、岩棚里,出现了小窝棚,狩猎技术有较大发展,出现了有组织的围猎,埋葬死者习俗的出现表明原始宗教意识的萌芽,莫斯特文化的创造者是尼安德特人,遗址里出土了粗制的骨针,还有穿孔的牙齿、头骨及刻画过的骨头等原始的装饰物,颜料已采用赤铁矿和氧化锰染色,石板上划有简单的线条,如意大利空心粉式的画痕,等等,这都应该算是较早的艺术活动的萌芽了。

尼安德特人的墓葬与类似氏族生活的行为,体现了人类的进化与发展,但尼安德特人并不是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考古学家在法国多尔多涅地区的克罗马农洞穴发现的晚期智人(后来,学术界也称这些晚期智人为克罗马农人),才是我们今天人类的真正祖先,我国山顶洞、柳江等遗址出土的古人类化石也属于“克罗马农人”类型。一般认为,人类只是到了克罗马农人,即旧石器时代晚期,才出现了真正完整意义上的艺术创造活动,而克罗马农人,也被认为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艺术的创造者,有人称他们为“旧石器时代的希腊人”,克罗马农人创造了奥瑞纳文化。

奥瑞纳文化(Aurignacian)是欧洲旧石器晚期最早的一支,大约开始于公元前35000年,时代属于晚更新世的维尔姆冰期,这是一个寒冷的时期,大陆集中的北半球,冰原已推进到北纬45°线一带,欧洲大陆许多地方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因此人们也将发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艺术称作“冰河时代的艺术”。奥瑞纳文化因最初发现于法国南部加龙河上游图卢兹附近的奥瑞纳克山洞而得名,该文化的创造者是克罗马农人和格里马迪人。关于奥瑞纳文化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它们是在莫斯特末期时来自亚洲的西南部;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受具有阿舍利传统的莫斯特文化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奥瑞纳石器主要是是用石叶制成,出现复合型工具,装饰品有穿孔兽牙和贝壳。艺术品有在洞穴岩壁上绘制的动物图像,用骨头或石头雕刻的女性雕像和动物雕像,奥瑞纳文化的艺术代表着人类艺术史上第一个完美阶段。法国考古学家步日耶早年曾将奥瑞纳文化分为3期,先后顺序为佩里戈尔期、奥瑞纳期和格拉韦特期,但在欧洲许多地方,莫斯特文化、佩里戈尔文化与奥瑞纳文化是平行发展的,一般也有将奥瑞纳—佩里戈尔文化合成为旧石器晚期艺术的早期发展阶段,而接下来的梭鲁特一马格德林文化构成旧石器艺术的晚期阶段。

事实上,在奥瑞纳旧石器艺术的繁荣过后,经过梭鲁特文化的短暂沉默后,欧洲史前艺术在马格德林时期达到了真正的鼎盛期。梭鲁特文化(Solutrian)的年代在距今2.1万~1.8万年,时间上虽比奥瑞纳文化晚,但它并非起源于奥瑞纳文化,可能也是在莫斯特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进来的,在艺术上,它并没有显示特别出色的地方,但它以高超的压制技术制作出来的石器,器身薄而透明,却是十分的精美。马格德林文化(Magdalenian)是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最末一期文化,年代为距今1.7万~1.15万年,时代为晚更新世之末,属维尔姆冰期末期,与该文化伴出的动物化石有猛犸象、驯鹿、披毛犀、狐狸等,均属寒系动物。说明当时欧洲仍处于寒冷时期,而与马格德林文化遗物伴出的人类化石是属于晚期智人的尚塞拉德人(Chancelademan)。

马格德林文化由奥瑞纳文化直接发展而来,它的石器不如梭鲁特文化的精致,但丰富而实用,骨器制作精细,有矛头、鱼叉等。骨鱼叉是一种投掷器,人们既可用它捕捉大鱼,还可以用来狩猎,骨投矛器是当时的一种完美发明,因带有挡板,所以可以投掷得很远。马格德林文化时期,食物丰盛,有大群的驯鹿、野马和野牛。人们过着半定居式生活,用梭镖、罗网、陷阱猎取动物,冬季居住在洞穴、岩棚内,夏季则住帐篷。居住在法国河边村落的人群,已由梭鲁特文化时期的1.5万人增至5万人。这一时期的艺术有很大发展,无论是小型雕刻还是洞穴壁画,都达到了旧石器时代艺术的高峰,原始艺术家们着力于形象本身的描绘,不仅有复杂的构图,还有美妙逼真的色彩。马格德林文化结束于维尔姆冰期之末,为欧洲中石器时代的阿齐尔文化和塔德努瓦文化所取代。

欧洲旧石器时代艺术的主题与分类

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艺术的内容相当丰富,分类也不尽相同。如果从艺术表现门类上划分,可大致分为雕塑与绘画两大门类,雕塑包括小型人物雕塑(女性圆雕)、洞穴内岩壁上的动物浮雕与器物装饰雕塑,例如骨投掷器头上的动物圆雕等;绘画则主要指洞穴壁画和各种石、骨、角器物上的线刻画。在欧洲,史前艺术主要集中地分布在两个地区,东部在罗纳河谷到顿河河谷之间,这里主要出土器物类型的史前艺术品;西部则主要分布在法国和西班牙地区,法国南部至西班牙北部的法兰克——坎塔布里亚地区是史前艺术品出土文物最为集中的地区,这一带发现了大量史前壁画、岩刻和小型雕塑艺术作品。

骨制鱼叉马格德林文化时期

通常,考古学家们习惯将欧洲旧石器时代艺术分成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两大类。“可移动艺术”(MobiliaryArt)也称作“小型艺术品”或“独立艺术”类型,它们主要是指那些小型的母神圆雕和投掷器上的动物雕塑,也包括石板、卵石、骨片、角器上的线刻画。这类艺术品可以是人物圆雕,也可以是骨刻画,也可以是投掷器雕塑,它们最主要的特点是体积小,可由人们携带到不同的地方。许多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里发现的小型人物或动物雕塑,很难准确地判断它的产地,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不可移动艺术主要指凿刻在洞穴内壁上的动物浮雕、动物线刻画或是彩色动物壁画,这些雕刻或绘画大都在黑暗的洞穴深处,它们均属于洞穴艺术,无论它们体积或面积的大小,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不能够移动,因此,这类艺术也被称作“洞穴艺术”(CaveArt)或“岩壁艺术”。

也有一些考古学家的艺术分类是从作品用途上考虑的,他们将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艺术分为技艺用途物品和巫术用途物品。技艺用途物品有三类:1.日用消耗品;2.耐用品;3.装饰品;它们主要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与装饰美化方面。日用消耗品包括骨鱼叉与骨制的投掷器,它们都是捕猎用的工具,旧石器时代晚期,轻便的投掷武器广泛被运用,长度在5~30厘米之间变化不等。最早的骨鱼叉出现在公元前14000年前后,为马格德林文化的产物,骨鱼叉上不仅有倒刺,上面还有装饰图案,一般是鱼形的抽象性处理。耐用品主要指带孔的棍棒,扁平刀和半圆的小棍,各种骨制的管子。骨或木制的棍棒,数量很多,但用途却不很明确,研究者认为它们可能是早期人类的权杖。这种权杖在奥瑞纳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但样式简单,类似于矛棒,到了马格德林文化后期,其用途已经更像权杖,它们可能是原始人类集团首领所用的神笏。它们一般用驯鹿骨制成,末端穿孔,杖身有动物图案的线刻画。装饰品主要是指“悬挂物”与“坠子”。最早的悬持物用动物牙齿做成,有穿孔和刻痕。还有不少被加工成椭圆形或长形,以及切制或磨制成而的圆形薄片。材料有石头、动物牙齿和骨头,也有采用贝壳的。它们有的成串,如项链,也有的就是小珠状或小球状,可能是扣子。还有些坠子制作成动物形象,如小熊、马头或羚羊头,动物身上有穿孔,以便于佩挂。但这些装饰工艺品分布得很不均匀,有些遗址一个都没有,但有的遗址却会有数百个之多。

带有抽象纹饰的骨制权杖马格德林文化时期巫术用途物品则主要与人们的巫术行为相关,它们也分为三类:1.女性小型圆雕及动物圆雕;2.用可移动材料(石片、卵石、骨片或角器)制成的带有装饰图像的物品;3.岩壁艺术。而这三种作品遗存,才应该是真正构成欧洲史前艺术主要内容的部分,也是我们下面会详细介绍的部分。

早期人类的所谓艺术创作活动,主要与早期人类的巫术活动相关,事实上,旧石器时代的艺术家们,并不像我们今天所认知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活动也绝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只可能是“为生存而艺术”的艺术。他们当时所谓的艺术活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次十分具体的巫术的操作过程,因为巫术并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还需要实施具体的操作。这种操作包括通过物质实体(例如工具或器具)、咒语和动作,更多的时候还有一整套仪轨。史前期艺术活动的庄严与重要,恰恰是因为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实现与生存相关的某些愿望。巫术的基本内容包括施术者通过接触与客体相关的工具或模仿物,达到对这一客观事物的控制,最终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这种巫术又可分为“危害性巫术”和“防卫性巫术”。危害性巫术的作用是将超自然的力量引向对方,以达到控制和伤害的目的。它的表现方式通常是用器物或符号指向对方,同时施加咒语,这种一般是远距离操作;另外便是人类学家们通常所谓的“交感巫术”,即对动物身体或模拟物施加伤害动作。考古学家们发现,许多岩壁上的动物绘画或刻线内,都有各种被击打的痕迹。防卫性巫术的作用在于吓退或驱除对己有害的力量,通过随身携带护身符之类的物品,并遵守一定的禁忌,另外还可通过净身、放血等行为达到清除想像中的邪恶力量的目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壁画里有许多红色的线条、点状和符号,可能是与这种巫术活动有关。研究者倾向于认为,欧洲史前艺术家们与其说是艺术家,不如说是巫师更为合适。

我们认为,艺术史研究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便是探求早期历史时期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艺术作品背后的人类活动的目的,因此我们的分类主要从表现主题上进行分类,因为表现主题直接与艺术创作的目的相联系。从表现题材上看,我们感觉欧洲旧石器时代造型艺术对两大主题情有独钟:第一大主题是女性形象,表现这类主题时,冰河时代的艺术家主要采用两种形式:最常见的是小型圆雕的形式,它们属于“独立艺术”类型,也就是说,这类艺术品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其次也有部分采用崖壁浮雕的形式,后者属于“岩壁艺术”,它们不仅不可以携带,它们所处的环境也很特别,可能是古人类的某种特殊祭祀场所。不管这两种女性雕塑采取的是什么样的形式,但根底上,它们表现的应该是同一个主题思想——生殖崇拜。冰河时代的另一大主题是对动物形象的表现,这类题材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最酷爱的主题——对食物的渴望。对于这一主题的表现,艺术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较而言,小型圆雕的数量远不及器物装饰雕塑(主要是骨投掷器等)的数量多,但更多的还是洞穴内的岩壁画。

艺术的表现主题反映了创造者艺术创作的目的,就原始艺术的功利性与宗教性而言,这些表现主题无疑应该是与他们现实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或是他们物质及精神生活中最为关注的事物。由此看,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欧洲人,他们最关注的还是关系到族群生存与繁衍这两大主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食色性也”。动物大量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反映了他们对食物的格外重视;而人物形象绝大部分为女性形象,并且只突出与生育能力相关的部分,不仅忽略人物头部或面部的表现,也省略了人的四肢的存在,这些都清晰地表现出当时的人类只关注女性的生殖能力,并且在他们看来,生殖主要与女性相关。总之,无论是对食物的渴望,还是对生殖的崇拜,归根结底,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们,最关注的是人类生存与繁衍这些最为基本的问题,这大概应该是我们解读旧石器时代晚期艺术——人类最早的艺术现象的一条基本线索。

欧洲史前雕刻

欧洲史前动物雕塑

动物形象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最重要的表现对象,克罗马农人、格里马迪人、尚塞拉德人都是狩猎者,他们当时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那些寒冷时期的动物,西欧动物以驯鹿为主,其次是野马与野牛;而中、东欧则以猛犸象为主。捷克的普尔热德莫斯特遗址中曾出土了一千具左右的猛犸动物化石,而法国的一个梭鲁特文化遗址则出土了一万具野马骨骼。这些旧石器晚期的狩猎者们,对表现动物显示出极大的热情和高超的写实技巧,一些动物雕塑如此逼真生动,让人很难相信这些艺术品会是公元前2万年时早期人类的创造物。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动物雕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在骨片、角器、石片或卵石上线刻的动物画;2.小型动物圆雕;3.装饰在骨投掷器端头上的动物圆雕;4.岩洞深处较大的动物浮雕形象。这四种动物雕塑包括了圆雕、高浮雕、透雕及线刻多种形式,其中前三种都可归类于“独立艺术”(可移动艺术),只有第四种属于“岩洞艺术”形式。

独立的小型动物圆雕数量很少,尤其在西欧更不多见,但在中欧、东欧有较多的发现,表现的动物多猫科动物,也有熊、马、犀牛、鸟等动物。发现数量最多的是俄罗斯。这类动物雕像一般用质地较软的岩石雕刻而成,往往不刻出动物的头部,有趣的是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西欧的岩洞艺术中,这里相当多的动物岩刻(刻画在岩壁上的动物)也同样没有头。无头动物的雕塑很可能代表着某种巫术的愿望。不过西欧发现的小型动物圆雕,形象还是比较完整的,动物头部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出土于德国西南部沃格哈尔特(Vogelherd)遗址的象牙圆雕《小马》,代表着奥瑞纳文化时期动物雕塑的杰作,这匹总长不过6厘米的象牙雕塑上,五官与鬃毛都被精心雕琢出来,在小马的身上有若干被砍过的痕迹,臀部还有一个记号,这种记号通常被认为是施加巫术后保留下来的印迹。

德国活格哈尔特出土的象牙雕塑“小马”奥瑞纳文化时期约公元前28000年前后马格德林时代的小型动物圆雕,一般都用来装饰骨投掷器或其他工具,虽然是用作器具的装饰,但这些动物雕塑写实技巧的高超娴熟令人叹为观止。法国布留涅契尔(Bruniquel)出土的以“跃马”作为装饰的矛棒,自应当是马格德林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动物与器物的关系处理得浑然一体,奔驰腾跃的马的形象如此准确生动,显示出旧石器时代欧洲原始艺术家们对动物观察得深入仔细。《小羚羊》是另外一件马格德林文化的杰作,这也是一件投掷矛棒,在掷矛的顶端装饰着一只回首顾盼的小羚羊,它惊奇地发现在它的尾部栖息着两只可爱的小鸟。整个雕塑构思新颖,妙趣横生。《回首的野牛》也是一件投矛器的装饰动物雕塑,虽然矛棍部分已残缺,但动物装饰的部分保存尚好,野牛的表现遵循着冰河时代写实主义的艺术表现传统,但在野牛鬃毛的处理上却显示出对装饰性的偏好。

装饰有跃马动物雕塑的矛棒法国布留涅契尔出土

线刻动物形象在欧洲旧石器时代可能是数量最为庞大的一类,最早的线刻动物图像可追溯到8万年以前,而在奥瑞纳文化初期,这种艺术形式似乎已相当流行,到了马格德林文化时期,回首的野牛投掷矛装饰动物法国多尔多涅地区的马德莱纳出土马格德林文化时期线刻动物作品发现之多,已超过数百例。这类线刻动物是使用雕刻器在一些质地较软的石板、卵石、骨片或角器等材料上,以线条的方式,刻画出动物的图案,刻画的动物种类较多,有野牛、马、驯鹿、赤鹿、山羊、猛犸象、熊、羚羊、犀牛和狐等。通常,线刻画以表现动物为大宗,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人物的形象,有女人,也有男人(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欧洲旧石器时代艺术中很少出现男人的形象),另外还有一些人的手印和有特写含义的符号。这些符号的内容很复杂,其中可能有一些代表着男女两性的性器官。这类线刻动物图案真正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其线条本身的造型能力上。《群鹿涉水图》出土于法国洛西特(Lorther),图案被刻画在一个筒形权杖上。艺术家捕捉到一群鹿正涉水的瞬间过程,它们的造型各异,彼此呼应,呈现了一幅十分生动的画面,最有趣的还是创作者用几条穿梭于鹿腿之间的鲑鱼来表现河水的深度。

群鹿涉水图法国洛西特出土马格德林文化时期

一根骨头权杖上的蛇图形,造型之准确,刻画之精细,同样堪称冰河时代艺术的杰作,这是一根带穿孔的驯鹿骨棒,很可能是一根权杖,骨棒的一面刻画了两条蛇,蛇身上的花纹相互区别,另一面刻画着海豹和鱼的纹饰。在法国拉·科隆比耶尔(LaColomBiere)发现的线刻卵石画,看上去更像是绘画训练用的草图,杂乱无章的线条中可以见到一匹造型准确的马,尽管线条有些凌乱,但原始艺术家对线条的表现力显然已颇有心得。

双牛泥塑浮雕

大型的动物浮雕大都被雕塑在洞穴黑暗的深处,有些则在露天崖凹处,这类动物浮雕留存下来的数量较少,很可能是制作它们的原料大多为泥土,而泥质雕塑一般是不太容易被保留下来的。比较著名的艺术遗存有比利牛斯山脉的蒂多杜贝尔洞内的两头野牛形象,它们用黏土塑成,一牝一牡,每具动物长60公分,比例精确。在捷克斯洛伐克摩拉维亚地区的布吕思地点发现的动物塑像,是由骨粉和泥土混合制成的,还像陶器那样用火烧制过。当然也有直接在洞穴的岩壁上塑造的动物浅浮雕,法国多尔多涅地区的勒·弗尔诺·杜迪亚岩壁上雕刻的一对野牛浅浮雕,与泥塑野牛的造型同样肥硕结实,它们的身上有一些人为砍砸的痕迹,显然,制作它们的目的是为了实施狩猎巫术的目的。

欧洲史前母神雕塑

动物题材是欧洲冰河时代艺术最重要的表现主题,这是因为狩猎时代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就是这些寒冷地区的动物,人们表现动物也大多出于狩猎巫术的目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很少表现人类自身。如果说当时也有人物雕塑,那么制作这类人物雕塑的目的一定与动物雕塑不同。

冰河时代的人物雕塑几乎全是女性,而且几乎全部是同一种造型概念的女性。它们的突出特点是刻意表现出女性丰满而突出的乳房;肥硕夸张的腹部和臀部;一般会省略双臂或雕刻得很模糊(除了需要一只手来握持牛角类的圣物外);大腿部分多形成倒三角形,部分省略下肢的小腿部分;头部表现非常概念,通常只刻画出一个概括的球状物,面目不清,不见五官表现,但有些作品会非常刻意地表现发辫,发辫或者盘绕在头部,或散落在肩部。很显然,这类女性圆雕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对女性生殖能力的表现。考古学家通常将这类女性圆雕称为“维纳斯”,即古罗马心目中的“美与爱的女神”,也许称它们为“母神”更为贴切准确。这类小型“母神”雕塑的体积不大,一般高约5~10厘米,大的不会超过15厘米,所用材料大都是柔软的石灰石和泥灰石,也有用象牙或骨制的,例如出土于意大利格里马迪洞穴的一尊母神像是由驯鹿角材料制成的,而同洞穴出土的另外一些母神圆雕,却是用绿色滑石和黄色滑石制作的。

“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奥瑞纳文化时期奥地利维伦多夫出土这类母神小雕塑在欧洲有近百个雕像和残片出土,但多数情况下保存状态不好,据考证,它们最早出现于奥瑞纳文化的中期。早期的母神圆雕像的表现手法写实,但技法不够成熟,但到了奥瑞纳文化后期,一些母神小雕像已经相当杰出。其代表作为著名的维伦多夫母神像和乌克兰的嘎嘎利诺母神像。此时母神雕像的制作已趋向于风格化,女性的乳房、腹部与臀部得到更为突出的夸张渲染。到了马格德林文化时期,这种风格化的表现几乎被推到了极致。

奥地利维尔多夫地区出土的奥瑞纳文化时期的母神雕塑,又被称作《维伦多夫的维纳斯》是同类题材雕塑中艺术表现最为成熟的造像,高11厘米,石灰石雕成。裸体而丰满,与生育相关的女性特征极为突出与写实,但与之无关的头部及肢体往往概括处理。头部没有五官的描写,浓密的卷发掩盖了大部分脸庞,波浪状的发辫似乎是盘绕着的长辫,整个塑像的造型仿佛是由若干个大小不等的球体构成,各个球体依据人体不同部分的生理特征有序地组合统一,给人的视觉印象厚重单纯,有很强的体积感.不愧为人类雕塑艺术史中的杰作。值得注意的是《维伦多夫的维纳斯》的表面有曾经涂过红色颜料的痕迹,同样的情形还出现在著名的《手持角杯的维纳斯》的岩石雕刻上。

严格说来,《手持角杯的维纳斯》虽然现在已被剥离下来,但最初它应当属于“岩壁艺术”,而不是如前所述的那些可以被随身携带的“可移动”的小型母神塑像,该作品的发现地在法国劳塞尔岩棚,被认为是奥瑞纳文化晚期的艺术遗存。这件作品与那些小型母神雕刻所不同的是雕像的右手持一角状器,左手搭在隆起的腹部,她的造型理念与冰河时代的其他女性雕像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她手中的角状器,人们猜想这个角状器应该是巫术操作时所用的圣物。这尊浮雕的表层也曾经被涂成了红色。由此看,这类被涂成红色的女性雕像,无论它是圆雕还是浮雕,都应该是被人们所崇拜的对象,可能具有某种神圣的意义。也有研究者认为,母神雕刻本身也是出于一种巫术的目的,但这是出于生殖崇拜的需要,这些丰乳、肥臀、鼓腹的女性形象,在原始人的心目中,当是生育之女神,丰产之女神,自然也是当时人们心目中最美的和最有意义的形象。

事实上,母神崇拜在人类早期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中欧、东欧及俄罗斯均有发现,不过,造型与西欧所发现的尚有一些区别。俄罗斯出土的一尊母神像,只剩下滚圆的腹部,她的两手放在腹部,手镯的形状完整地保存了下来,雕像本身被打磨得十分光滑。捷克摩拉维亚的多尔尼·维土多尼斯出土的象牙雕刻,虽然可能表现的是同一主题,但在表现方式上却具有更为抽象的意味。一尊雕刻像呈现为棒形,只表现女性的胸部;另一象牙雕刻则把表现重点放在臀部,雕像用一个叉形完成了对女性生殖力的强调。

欧洲史前岩画

欧洲岩画有广泛的分布,岩画的年代可分为两个主要的系列:第一个系列是旧石器时期晚期(公元前35000—公元前10000年)的岩画艺术系列,主要表现为冰河时代的洞穴岩壁画艺术形式,它最早出现于旧石器中期末的莫斯特文化时期,距今约35000年,然后在旧石器晚期的奥瑞纳文化时期走向繁荣,而在马格德林时期达到其艺术的顶峰。大致在距今10000年前后,欧洲岩洞内的岩壁画艺术逐渐消失。第二个系列是中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及青铜时代的欧洲岩画系列,这个系列的岩画艺术,无论是存在地点,还是作画的手法,乃至表现的内容题材,都与冰河时代的洞穴岩壁画艺术形成了明确的区别,它们是大致开始于距今10000万年前后,延续至新石器时代以至铜铁时代的欧洲岩画文化系列。

欧洲旧石器时代洞穴岩画

欧洲旧石器时代洞窟艺术的发现,主要集中在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法兰克—坎塔布利亚地区,另外在西班牙南部、意大利半岛南部和西西里也发现了一些有壁画的洞穴,而在俄罗斯乌拉尔地区发现的洞穴壁画年代还相当的早。不过,由于旧石器晚期岩壁画艺术在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发现数量最多,发现的年代又是最早的,因此习惯上,人们常常也将欧洲冰河时代洞穴岩壁画称作“法兰克—坎塔布利亚洞窟崖壁画艺术”。

最早的岩壁画只是洞窟内的一些指痕,可能是模仿熊爪痕留下的,这种指痕一般被称作“意大利空心粉”线条,它们最早发生在莫斯特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洞穴壁画是一些形象不明的符号与手印,到了奥瑞纳文化时期,从“意大利空心粉”指痕里逐渐发展出一些粗略的动物形象。

欧洲旧石器时期手印岩画法国著名考古学家步日耶认为这些线条与符号当是最早的艺术痕迹,至于手印岩画,也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较早的岩画题材,手印岩画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它们更像是一种符号,通常具有巫术的意义,它很可能象征着占有。步日耶将洞穴岩壁画分成两个系统:一个是早期的奥瑞纳—佩里戈德系统;另一个是后期的梭鲁特—马格德林系统;事实上,早期的洞穴岩画大多为奥瑞纳文化时期的产物;而后期则主要集中在马格德林文化时期。奥瑞纳时期的洞穴岩壁画早期主要是一些动物轮廓的线条及潦草的人物图形,这时也出现了一些彩画,却是用手指蘸着颜料画成的动物轮廓,动物形象比例与细节的掌握尚显稚嫩。但到了奥瑞纳文化晚期,岩壁画作者已经能够相当生动地表现动物的动态,并往往在需要强调的部分加上更深一些的刻线。

早期动物只勾勒出租拙的轮廓,到了中后期,动物造型逐渐精确,表现手法日益丰富,马格德林文化时期的洞穴岩壁画,用多种色彩绘制出富有体积感、透视准确的大型动物形象,艺术家常常将石壁上天然隆凸出来的块面来表现动物的体积,一些动物的躯体上还加上了阴影的表现,例如用黑色作为阴影来强化体积的表现。马格德林后期洞穴壁画以其宏大的规模,雄伟的气魄,公牛法国南部肖维洞穴动物岩洞前3万年奥瑞纳文化时期成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洞窟岩画的艺术风格,是自然主义的,洞窟岩画往往处于洞窟的深处。洞窟岩画的题材以动物为主,几乎全是巨大的食草动物。动物主要是欧洲野牛、野马、野羊、猛犸、犀牛、鹿类等动物。其实当时人们的食物很大程度依赖于驯鹿,且驯鹿的角、骨、皮、肉、血都被广泛地利用,但驯鹿的形象却极少见于冰河时代的洞窟岩壁画。研究者认为,被经常描绘在岩壁上的动物,大多是需要人们付出较大的努力才能够获得的动物类型(如野牛、野马、猛犸、犀牛等),这类动物被描绘在岩壁上的目的也是出于巫术操作的目的。许多洞窟岩壁画都可以看到,动物被画好之后,身上有矛戳箭射过的痕迹,一些动物身上还被刻画上箭镞、矛头或陷阱。比较而言,驯鹿是当时的欧洲人很容易捕捉到的动物,驯鹿有季节迁徙的习惯,人们只要等候在它们成群迁徙的途中,便可轻而易举地捕捉到它们,它们甚至可能都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猎物。

法兰克—坎塔布利亚洞窟崖壁画一般的特点是:单个的动物形象,没有组成场面,动物的形体画得很大,甚至和真的一样大;此外则是手印和几何图形;人物出现得很少,画得也是小而丑,与精美的动物图像形成鲜明的对比。

1.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

阿尔塔米拉在西班牙的桑坦德附近,它最初是由当地一位名叫索图拉的绅士发现的,这次发现说起来还真有些偶然性。1879年的夏天,索图拉带着他的小女儿来到阿尔塔米拉洞穴,他是一位业余考古爱好者,才从巴黎回来,对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的欧洲冰河时代小型动物雕塑非常感兴趣,他到这个洞窟也是为了寻找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那些可以携带的小型动物雕塑。不久,正在工作的索图拉被女儿的哭声惊动了。原来在一边玩耍的小女孩被突然抬头看见的巨大野兽图形给吓哭了,小女孩指着洞窟的顶部大叫着:“看哪!爸爸。”就这样,一个伟大的发现在这位小女孩的惊叫声中完成了。

索图拉终于看到了阿尔塔米拉洞窟前厅顶部的那些巨大的动物岩画。试想,如果不是一个孩子很偶然地向上的这一瞥,而夕阳又正好在此时照进了洞窟内,这个洞窟岩画的发现可能又会与人失之交臂,索图拉虽然对冰河时代的艺术有浓厚的兴趣,他也在这个洞窟口的堆积物处找寻过若干次,但他一直没有发现这个洞窟内的动物岩画。后来,当他打着火把向洞窟的深处探寻时,又发现了洞窟内的其他动物岩画。冰河时期的人们绘制这种动物图像,一般习惯选择黑暗的洞穴,岩画通常被画在离洞口很远的洞窟深处。索图拉被这些生动而逼真的动物图像震惊了,这一自然主义的写实风格,使他意识到,洞窟动物岩画与那些小型动物雕塑应当属于同一个文化时期。索图拉是第一个把这个洞穴的岩壁画的年代,确定为遥远的旧石器时代的人。遗憾的是,他这个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发现,被拖到20多年以后,才被人们接受。

野马法国洞窟岩壁画马格德林文化时期洞窟中除了这些非常写实的动物作品之外,还有许多抽象的图形。在大壁画中的动物形象旁边有许多划道和图形符号,有些是用浓重的红色画出来的,还相当大。这些抽象的符号和图形同样存在于欧洲所有的旧石器时代的洞窟壁画中,它们体现了原始人类企图征服野兽的愿望,与狩猎的巫术有关。

窟顶画中有两只凶猛的野牛,负伤后它们的身躯卷缩成一团,外轮廓被处理为稳定的三角形状,抽搐的四蹄,甩动的尾部,斜刺如剑的双角,以及直竖的耳朵,将野牛处于生命的最后时刻,困兽犹斗的习性表现得惟妙惟肖。野牛倒在地上两腿无法站立起来,却力图低下头来保护自己,这里极为生动的画面使我们吃惊的不仅是画家敏锐的观察力,还有那生动有力的线条以及控制得很好的光影,使动物的体积感很强。这样的描写表现出动物的尊严与力量,它为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挣扎;虽然不是每一个细节都画出来.但却给人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原始艺术家对于动物深入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怎样恰当的选择表现方法。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窟顶崖壁画,观赏者必须躺倒,才能欣赏到它们的全部。

欧洲旧石器时代洞窟崖壁画最显著的特点是;1.写实的大型动物形象;2.形象之间没有相互的联系:3.各种抽象的符号。这些特征在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崖壁画中体现得最为鲜明。

2.法国海底科斯凯洞窟

科斯凯洞窟位于法国南部悬崖壁立的索米欧湾,洞窟进口处是在水下36米处。先是一条宽3~5米、长200米的通道,连接着有一个半没入水中,一半露出水面的洞窟。这个已经被海水浸泡了一半的古老洞穴内,便保存着欧洲冰河时代的手印、动物岩画,其最早绘制岩画的年代早至公元前26,000年前,该洞窟岩画的考古年代之所以能够确定,与远古时期欧洲气候的变迁相关。第四纪末期,地球还被巨大的冰川所围困的时候,欧洲当时的海平面要比现今低100~120米之多,因此当时这个洞窟曾经是史前人类活动的场所,当时的人们是从悬崖顶端攀援而下进入洞穴的。随着冰河时代的结束,欧洲大陆气候变暖,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逐渐浸入这些洞窟,而那些创作于旧石器冰河时代的古老岩画也就这样保存下来。

对洞窟的初步考察,发现岩画属于两个不同时期:旧石器时代的人们开始使用这个洞窟是在公元前的26000年前后,最初,他们只制作空心的手印和勾画的指槽;第二期始于公元前17000年前,这时或涂绘或凿刻动物形象的几何符号。

科斯凯洞窟内景,洞窟的岩壁上保存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窟艺术——手印。科斯凯洞窟岩画中像企鹅似的海鸟,属于海雀科,现已灭绝,说明旧石器时代的地中海比现在要寒冷。洞窟内的鱼类图像也属于第一期的岩画。

法国科斯凯洞窟古人类第二次进洞时所画的马,距今约18000年。一些野山羊岩刻,头和角是正面的,身躯则是侧面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动物壁画中流行的“转头透视”规律,也同样存在于科斯凯洞窟的动物岩刻画里。对冰河时代的洞窟岩画,人们一般更多地注意那些绘制在壁面上的动物绘画,却忽略了洞窟内的动物岩刻图案,其实岩刻经常会与岩壁画共存,有个别洞窟的动物图像甚至全部都是岩刻而成的,法国科斯凯洞窟里的岩画也是岩刻与岩画共存着的。

3.法国哥摩洞窟崖壁画

哥摩洞窟在离洞口不远就开始作画,也同样是以动物为主,哥摩洞窟的形象与色彩都很柔和,洞窟内的岩画所表现的动物,以长毛象为多,但也有一些人物形象:一种只是头部,像是面具;另一种则只是躯干。动物的造型非常逼真,表现技巧也很高,但人物形象的描绘不仅丑陋而且很概念化。人物中,比较强调与女性生殖有关的臀部等,这一点与旧石器时代晚期雕塑艺术是相同的。哥摩洞窟的年代约在距今12000~14000年之间。

哥摩洞窟岩画的特点,并不仅是在技术方面,而且在表现方面的力度上与动物的神态上,其艺术表现能力之强是可与阿尔塔米拉洞窟崖壁画相媲美的。窟内最好的画是一系列的彩色野牛,先用棕红色打底子,再用黑色加以渲染,为了强调,还在牛角、脊背、眼睛等处进行刻凿,这些用多种技巧所创造的生动的艺术形象,使哥摩洞窟成为拥有许多杰出动物画的画廊。

拉斯科洞窟位于法国多尔多涅省蒙尼克镇附近,是韦泽尔河谷中的一座洞窟。1940年,法国的4位少年在此地玩耍时偶然发现了这个洞窟,而在此之前,它的存在几乎不为人所知。自远古起,它的洞口就被障碍物全部堵塞住,一直到现在洞口也还没有找到,4个孩子是从上面挖开了洞顶才爬进去的,他们的狗在那里丢失,他们以为拘掉进了这个洞窟。

洞窟因石灰岩缝隙水流的浸透,在地质年代的第三纪时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型岩洞,其中包括著名的野牛大厅,和一些陡峭的走廊,这里面装饰着大约1500个岩刻和600个绘画,有红的、黄的、棕的和黑的等多种颜色。

绝大多数的岩画描绘的是动物,有野牛、马匹、红鹿和野山羊,还有一些意义不明的圆点和几何图形。在野牛大厅里,野牛5米长,有的甚至还更长一些。在这样垂直崖壁上作画,肯定要使用梯子和架子,事实上,人们已经发现了安装架子用的插洞。

拉斯科洞窟地面上还发现了作画用的木炭、颜料和雕刻工具等,经碳14测定,这个洞窟的使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5000年前后,绝大多数的岩画作品当归属于这个时候。

拉斯科洞窟崖壁画给人的印象是线条很粗,且气势很大,动态的强烈使之与阿尔塔米拉的静态形成强烈对比。画面已经出现构图,或称之为构图意识。例如前洞的6只大牛,就组成圆圈,朝一个方向奔跑,似乎表现了某个场景;此外,还有许多符号,其中有一种研究者认为是陷阱的符号。法国哥摩洞窟也有许多符号,其中房屋形的符号最为引人瞩目,而且往往画在动物的身上。拉斯科洞窟壁画中的马,最令人瞩目的是所谓“中国马”,因为它的形体颇似中国的蒙古马种,那马正处于怀孕期,研究者们认为,这匹马的绘画可能与祈求增殖的观念有关。在造型上,拉斯科洞窟岩画的动物图案轮廓肯定,线条流畅,比例适当,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家们在制作时,很巧妙地利用岩石的高低变化与雕画结合等不同手法,尽管动物图形采用的是单色平涂,却取得了立体效果,反映出拉斯科岩画在色彩的处理方面有它的独到之处,马的躯干以大面积的明亮黄色平涂之,马鬃则涂成黑色,黄与黑两色形成明亮的对比关系。当我们想到原始艺术家是用粗笨的打制石器,和在简陋的燃烧油脂物的照明条件下完成这些壁画的,则会更加由衷地敬佩他们高超的技艺了。

“中国马”拉斯科洞窟壁画马格德林文化时期四头长着高度夸张的角的鹿,疾驰在拉斯克的一面石壁上,在表现它们时使用了红色、黄色和更多的黑色点染出轮廓。洞穴艺术家们用有色的土和石头研磨成粉末状,然后用水调剂成液态或膏状的颜料。

一幅名叫《鸟头呆子》的作品,画的是一头野牛正冲向一个鸟人,鸟人附近有一只鸟站立在枝头,野牛身上则已被一枝矛刺穿了,腹下流出大量的肠子。学者们认为这幅作品可能是在表现某种观念。有人认为是伪装成动物的猎人,也有人认为是巫师,正在为获取狩猎的丰收施行巫术。野牛头部前面的鸟人,与野牛的写实性手法相比较,显得更加符号化,他的头部呈现为鸟头(也许戴着鸟冠),右手握着顶端呈钩状的工具,可能是矛棒或标枪,双手各生长着四个指头,脚下还残留着矛捧的断片,这画可能有纪念性的目的,更有可能是与巫术的实践相联系着,类似的画例不仅在其他洞窟岩画中可以看到,在稍后时代的非洲岩画中也能见到。

5.尼奥洞窟

尼奥这个巨大的洞窟俯视着法国南部的比利牛斯山山谷,当地居民从17世纪起就曾访问过它,把他们自己的名字写在洞壁上。1866年人们再次发现了这个洞,但仍未认识到它的重要性,40个年头过去了,1906年,当冰河时期艺术的可靠性被证实之后,人们才重新认识到尼奥洞窟内用黑色线条绘制的绘画,亦当属于旧石器时代的遗存。尼奥洞窟的岩画更多地表现了人类的理想、企盼和追求,洞窟中“黑厅”的音质效果非常特殊。可能是原始人举行祭祀歌舞、驱邪治病等活动的盛大仪式的场所。

以洞窟的形制与规模来说,尼奥洞窟堪称洞窟艺术之最,尼奥的洞很大,比其他几个洞窟都大,而且洞窟内的形状富于变化,岩画被画在洞窟的深处,距离洞口长达1800米处才开始出现动物岩画。洞内钟乳岩形成的石笋,像一根根顶梁柱那样直立其间。尼奥洞窟里的野牛岩画,用碳放射性同位元素测定为距今12,890年士160年。

尼奥洞窟中最有研究价值的,是这一头野牛身上绘有红色矢状的记号。在旧石器时代尚未发现过弓箭,画中的矢状形多数学者认为是有钩的鱼叉。此外,在左侧洞壁上还画了许多的野牛,有的野牛旁还绘有不同排列的圆点与圆圈,其中还有棒状形物体,这些符号很可能体现了人类企图征服野兽的愿望。

中箭野牛与红色箭头尼奥洞窟岩画马格德林文化时期法国尼奥洞窟内的岩画表现的是符号与野牛,用红色或棕色画成的圆点、线条和工具,看起来似乎是遵循一种有意识的顺序。欧洲旧石器时代的洞窟壁画并不单纯表现动物,从图像的角度看,出现最多的是符号图像,例如点和掷棒等符号图形。这些符号图形有时表现为单体;有时成组表现,就是把一些几何图形或多或少地加在一块组合。尼奥洞窟内的岩画也具有相同的特点,它的符号图案要比动物形象出现得多这些符号大多数是用红色,此外用黑色。在尼奥有一半的符号是线和掷棒,其他是点,有角符号,和一些圆圈。当这些符号与动物联系起来时,解释为箭头或伤痕。在澳大利亚的岩画中棒状物也一再被发现,形状上的同一性令人惊奇。

铜石并用时期的岩画艺术欧洲自进入中石器时代以来,洞窟壁画已较少见,而露天岩阴壁画则开始流行,岩画风格与法兰克——坎塔布利亚地区的洞窟崖壁画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在欧洲南部伊比利安半岛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东部拉文特崖壁画。

围猎鹿群的猎手们西班牙拉文特岩画中石器时期1903年,在西班牙东部的地中海沿岸拉文特地区荒芜的山丘间,原始艺术研究者阿吉洛首先发现了用红色描绘的3只鹿和1头牡牛。在以后的年代里,拉文特地区又陆陆续续发现了约10余处崖壁画遗址。大概有70块岩面,有上千个人物和动物。

西班牙拉文特崖壁画不是画在洞窟的崖壁上,而是在露天的石灰质山岩的隐蔽处,大多是彩绘,岩刻很少。颜色多用赭色,黑色很少,白色几乎不用。颜料的来源是赤铁矿、褐铁矿、锰矿以及木炭。西班牙拉文特崖壁画的尺寸一般不大,动物形象不超过75厘米,人物一般不超过30厘米。

西班牙拉文特岩壁画都是画在敞亮的地方。或悬崖的下面的岩阴处。由于岩壁画是用赭石色绘制住灰色的岩面上。从远处即可见到。拉文特崖壁画以人物为主体,男人无论狩猎与争战,动作部是急遽奔跑,剑拔弩张;女人大都从事采集活动,表示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

崖画围绕着狩猎这一中心主题,从不同的角度描绘猎人和猎物。诸如追捕、围措的场面表现得栩栩如生。一群人正在沿着动物的足迹追寻,动物疾驰如飞妄图逃生,但猎人却紧追不舍。再如,大角山羊和野山羊拼命逃奔,猎人则张弓隐藏起来,等待猎物的到来。岩画作者无论是描绘惊恐万状、急于摆脱困境的动物也好,还是体现猎人奔跑的雄姿也好,都非常善于将那种十分紧张激烈的气氛烘托出来。除了狩猎者的速度与勇猛,狩猎者遭遇到的危险,野兽受伤之后对向猎人的反扑等情节也都会在岩画里有所表现。

拉文特崖画在表现人物形态时,存在着风格化的倾向。形象简化,身体往往只用少量的直线与曲线组成。各种人物经过夸张变形处理之后,都能产生极为生动的效果。

拉文特崖壁画的特征是人物作为自觉的、朝气蓬勃的、有组织的力量出现在画面上。特别是那些弓箭手的形象,几乎总是画面的主人翁。这种艺术反映了新的主题思想。把岩画对象从动物转向对人类自身生活的反映和对人类智慧的颂扬。

岩画里经常出现的舞蹈场面,其中最著名的是柯古尔的那幅《跳舞的妇女》,一群着衣的女人围绕着一个裸体男人跳舞。岩画表现了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那男性的形象非常小,比起围绕着他的那些女人们要小得多,这幅作品看起来,更像是表现某种仪式,或许是一种生殖崇拜的仪式。还有一幅崖壁画描写穿长裙的少妇轻快地踩着绳梯攀上高树,左手提着小罐,右手揭开蜂巢,被惹怒了的蜜蜂疯狂地向她进攻。画面描绘出修长的树干,婀娜的体态,旋转的蜂群,整幅作品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拉文特岩画描写人的服饰有明显的一致性,推测有一批向东南迁徙的旧石器时代的穴居的人类,他们发展了新的生产力,进入新的社会并相对定居的氏族,他们主要的生活方式还以狩猎采集为主,妇女踩着绳梯采集蜂蜜,是当时妇女采集生活的写照。另外,与此相同内容的岩画,是重叠画在一只鹿的身上,采蜜者是两个男人,一个踩着树杈爬上去,另一个男人站在树下接应,蜂巢很大,群蜂飞舞使采蜜者一时还无从下手。

残存的西班牙拉文特崖壁画现已破损得非常厉害,大都斑驳只有个别图形是完整的。有些画面表现了箭的轨迹,箭在空中呼啸,而猎物已受伤了。

斯堪的纳维亚新石器及

铜石并用时代的岩画在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以及俄罗斯的奥涅加湖畔和白海沿岸等地,分布着很多露天岩画,北欧地区在地理上接近北极,所以北欧岩画又有极北美术之称。大约在一万年前,地球气候显著变暖,由于冰河溶解、海面上升和陆地隆起等原因,大不列颠岛等岛屿和陆地游离。气候暖化后,一些动物灭绝了,而性喜寒冷的驯鹿、犸猛等动物则开始向北方转移,一部分猎人也随着动物群向北方迁徙,正是这些人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创造了极北美术,他们继续着与旧石器时代酷似的生活方式,仍以狩猎和渔捞为生,在文化方面也就继续保持着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传统,以动物表现为主,其样式也是自然主义式的。极北美术的岩画作品,几乎全部是岩刻,绘画很少;作品主题有驯鹿、麋、鹿、鲸、鲑,鱼、鸟、爬虫类动物以及人物等。这类岩画大都刻在江河湖海附近的岩面或崖壁上,这或许是与狩猎和渔捞的劳动有关。岩画中有交尾的动物和飞向猎物的箭矢,以及被解析为女阴的图形。

彩蜂蜜的女人西班牙拉文特岩画中石器时期挪威凡特斯岩画点。可以看到岩石的裂缝损坏了岩刻,挪威的政府部门为了使破坏性的过程缓慢下来,在裂纹处涂满红色的胶接剂。

这些岩画中的人物形象是经过简略化处理的,拉长的身子,通常带尾饰,他们大约是在宗教仪式里行使某种任务;至于神灵则有着动物的头部,或手握有锤子,轮子,弓或标枪之类。岩石上小圆穴的雕刻,可能是用来盛牺牲的鲜血的。脚印和斧头是丰产的象征;车轮表现在船只或车辆的上部,可能表现的是太阳。大量的船只岩刻也可能与丰产的仪式有关。还有一种所谓“X光线风格”的画法,即从画面上可以看到身体内部的器官,这在非洲和澳大利亚的部落民族的绘画中也可以看到。北欧的这些作品是纪元前6000年至前2000年左右制作的。

1.挪威阿尔塔岩画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遗存有众多的岩刻,分布很广,有自然主义样式和抽象化样式两种类型。前者分布在挪威北部和中部,后者在瑞典分布较多。挪威极北地区的阿尔塔岩画点是北欧最大的岩画遗址,约在距今6200~2500年之间,岩画遗址位于挪威北部的北冰洋地区,发现于1973年。随着调查和考察工作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个岩画点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内容。现在这个遗址包括四个岩刻点和两个崖画点,1985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之中。

驱赶驯鹿群挪威阿尔塔岩画

2.瑞典波罕斯浪岩画

波罕斯浪不仅是瑞典,也是北欧最主要的岩画点之一。

波罕斯浪位于瑞典的西南海岸,这里的岩画主要集中在塔努姆,作品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充满活力的、极其优美的形象:光滑的船只,威武的武士,奔跑的鹿群,魁梧的公牛,还有各种战斗、狩猎和宗教活动的细节。

波罕斯浪岩刻点雕刻着8000多个船只,其中最多在船上雕刻着122条短线代表水手。同样的图形也雕刻在出土的青铜刀上,制作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岩画中,角斗的场面是十分常见的,这些场面反映的是宗教仪式的场面,有参与的人物和各种象征物——如持利斧或锤子的雷神,太阳的象征的圆形物,大船和号手,以及正在结婚的崇拜生殖器的男人和女人等等,还有描绘了厮杀的角斗者和战士。作品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500~前500年之间。

爱人瑞典波罕斯浪岩画,青铜时代

瑞典的波罕斯浪最大的岩画点在坦尔斯兰,它位于拉瓦宾湖岸边。有一类岩画,刻画的是装备着武装的男人拥着长发女人,其两者的嘴与生殖器部分相连接,以象征着男女做爱的场面。这类岩画中最著名的作品是维克里岩画点的《爱人》。从这幅作品看,长头发当是女性的标志。弗斯姆岩画点的另一个长头发人物的两腿之间有一个小圆穴,这个小圆穴大概是女性生殖器的标志。

持斧的武士形象是瑞典波罕斯浪弗索岩画画面中经常出现的题材。这里的岩刻图形有一定的排列程序,在构图上,则以严格的横竖线进行排列。弗索的岩刻也是最值得注意的史前艺术之一。武士们举着斧头,斧头的边沿呈圆形,它们更可能是—种礼仪上的用具。

持斧的武士们瑞典波罕斯浪岩画青铜时期人物、麋鹿与船只交织的构图(瑞典波罕斯浪岩刻)充满了活力,庄重而精确的雕刻和严格的构图设计,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波罕斯浪北部岩刻中有许多船只的图形,这种图形是两条子直的和弯曲的线条,两条直线代表船底和船舷,曲线代表船首和船尾,另有许多的短线条连接着船底和船舷。也有把轮廓线之间都凿平了的。这些将船底和船舷连接起来的短而直的线条,一般都超出了船舷,可能是代表水手;有些这种短直线的顶上有小的圆形符号,好像是人们的头部,船尾和船头装饰着动物头部的形象,但没有表示出桅杆,风帆,也没有浆和橹。船只上也画有其他图形,包括描绘得极其明确的人物形象,有的拿着武器,或扬起胳膊,而有的却显然是在握着和吹着大铜角,而且是成双成对地出现。船只上面描绘的人物有的弯曲着身体成为弓形,像在耍杂技;有的在船头船尾上站着,人物似在鼓舞水手们前进;有的船只上似还载有货物或有大圆圈悬在船只的上面;所有这些都是青铜器时代实际存在的东西,同样的船只雕刻在出土的青铜刀上,断代约为公元前1000年。许多人物形象是并无性别标志的,但那些手握武器或腰插剑鞘的人物,有着翘起的男性生殖器。有些武士成对地出现互相攻击或威胁对方;有许多的武士出现在船只上,有时是面对面地举着斧子;这些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说明武装起来的武士在青铜器时代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世界范围内,岩画表现太阳的形式多彩多姿:有的太阳人性化,长在人的躯体上,有的对日舞蹈,有的两臂托日。简化为人面的居多,只画成圆圈的更多,画成同心圆或一个圆圈加上四射光芒的则更为普遍。这种类型岩刻题材是空幻的,它与非现实世界相连接。

意大利梵尔卡莫尼

卡铜石并时期的岩画

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群峰高耸,山势雄伟,它的南麓在意大利境内有一条山谷叫做梵尔卡莫尼卡。从五十年代开始,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古罗马时期以前的古代岩画。图形数量多达十几万个,是世界上岩画最密集的地区之一,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山谷中有一个小山村名叫卡波迪蓬特,汉译意为“桥头”。桥头,既是卡莫诺史前研究中心所在地,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画委员会所在地。

公元前16年,罗马军团占领梵尔卡莫尼卡,在此建立行政管理机构,山谷遂归属于罗马帝国。罗马人在这里发现了一群自称为“卡莫尼”的人们,于是,卡莫尼人与许多高山部落一样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代皇帝奥古斯都的战利品,其名称赫然写入被征服部落的名单之中,可以说,那是卡莫尼人第一次见诸于史料记载。

不过,人们对于罗马帝国以前的这些卡莫尼人,实在是一无所知,如果这些卡莫尼人没有留下他们成千上万的岩画的话,这种“一无所知”也只能不断地延续下来。好在遗存在山谷中的这一庞大的岩画群,把在罗马帝国的军团到来之前卡莫尼人的社会、经济、生活、传统、信仰等方面的情况,以具体的、亲切的、充满细节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动物群意大利梵尔卡莫尼巨石纪念碑纪念刻青铜时代在梵尔卡莫尼卡山谷,首先发现的岩画是属于这种纪念碑类型的两块巨石,太阳的圆盘、斧头、匕首和动物是这些纪念碑岩刻通常的内容,它们的年代可以上推到铜石并用时代。后来,在这两块巨石附近进行了发掘,在离地表一米深的地方,发现了史前的窖藏,包括30块颜料,有白、黄、桔、红、棕、黑等,以及雕刻岩画的工具。颜料的发现,或许说明这些岩刻当时曾是涂上颜色的。这两件作品大约完成于公元前3千年的后半叶。正如在许多纪念碑岩刻中所表现的,当时人们的生产活动以畜牧业为主,主要饲养牛和羊,还有打猎和农耕等等。

事情可以回溯到一万年前。当冰川从阿尔卑斯山完全消退之后,梵尔卡莫尼卡山谷逐渐形成了布满沼泽的自然环境。到距今一万年左右,生活在这里的以狩猎为生的原始人开始雕刻岩画。但是,在头两千年,他们的岩刻只是动物图像,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前卡莫尼时期。

各种武器符号意大利梵尔卡莫尼巨石纪念碑岩刻到了距今8000年前,梵尔卡莫尼卡岩画艺术出现一次飞跃,这时在岩刻中出现了人物的形象。岩画中的这些人物在祈祷,在朝拜,有的面对太阳,有的匍匐在某些动物图像的面前,这标志着早期宗教——拜物教的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岩画中更多地表现了人们的生产活动,同时武士、战争的场面也开始增多,梵尔卡莫尼岩刻中经常会手执矛盾的武士形象,他们的形体大于其他人物形象,似乎说明战争、武力在卡莫尼人社会生活中正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武士们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也很特别。车辆的图形证明商品交换已经发生,殉葬品的丰富,说明物质生活的充裕。有些图形则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等等。

在梵尔卡莫尼卡的岩刻中,还有许多几何图形和神秘符号,如各种曲线、梯形图、网状物等。这些图形说明梵尔卡莫尼卡的岩画不只是刻画眼前的生活情景,而且还包含其他更多的东西。有人认为卡莫尼人当时已经到达文字的门槛,但最终还是没能跨越过去。

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青铜时代,岩画里开始大量出现武器:戟、三角形匕首、斧等;与此同时,出现了刻制在巨石上的纪念碑式的岩画。这种纪念碑式的岩画往往有较完整的构图,画面上的武器、符号以及人物和动物等,往往围绕着纪念碑上部的太阳。这种纪念碑式的岩刻,不仅发现在梵尔卡莫尼卡山谷,同时电发现在邻近地区以及瑞士等国家境内的岩画点。

梵尔卡莫尼卡岩刻最为集中的地点在纳奎尼(Naquane),现在那里已被开辟为国家岩画公园。在纳奎尼的一块大岩石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876个形象,分属于5个层次的雕刻,发现有50处覆盖的地方,这是距今约3000年前铁器时代的作品。

欧洲史前巨石遗迹

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中期,欧洲的法国、英国和比利牛斯半岛上,生活着一些以农业生产为经济形态的族群,他们的社会文化活动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遗迹,便是这些大西洋沿岸的巨石建筑遗迹。这些被考古学家称作“巨石建筑遗迹”的人类早期宗教建筑样式,其特点是由巨大的石料通过排列、搭配等多种建构形式组建而成。

欧洲的巨石建筑遗迹最早在公元前第5千年至前4千年流行于地中海,然后自伊比利亚半岛溯欧洲西海岸北上,经葡萄牙、西班牙北部、法国西部及北部,传播至英国、爱尔兰等地。公元前第2千年传至北欧的丹麦、瑞典及德国北部。在传说中,欧洲的巨石建筑遗迹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由巨人、神灵所建立的,直到17世纪以后西方考古学逐渐建立之后,学术界才逐渐认识到它们实际上应该是史前文化的遗存。19世纪以后,对欧洲巨石建筑遗迹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对它们的用途及性质仍有不同的争论,不论这些争论的结论如何不同,巨石建筑遗迹作为早期的一种非庙宇结构的宗教崇拜建筑物,已经可以肯定。

欧洲巨石遗迹,又可具体分为立石、列石、石棚、石垣等不同类型。

立石,又称长石,是单独竖立的整块巨石,通常无雕琢加工痕迹。

卡尔纳克巨石遗迹法国北部距今4000千年前

列石是指由众多石块组成的一列或数列的遗迹,法国的卡尔纳克巨石建筑遗迹即为著名的列石遗迹。卡尔纳克(Carnac),法国西北部布鲁塔涅地区的古代列石遗迹,公元前2000年时建造,遗迹包括列石、古墓等内容,其核心建筑部分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古坟墓,古坟墓高达12米,长约125米。其列石部分以巨大的规模而著名,列石数量多达2,500块,列石一般高1米左右,列石之间相隔1米距离,排列成10行,绵延3公里。组成一个极浩大的列石群,列石中又包括巨大的立石,最大的立石高6.4米,另外还有不少由巨大的石头组搭而成的“多尔门”。

石棚,也称“石桌”,源于法语“dolmen”(石桌),中文也常直接采用音泽为“多尔门”。“多尔门”在法国的巨石建筑遗迹中很常见,指将一块巨大的石板搭建在3至4块石材之上,构成一间石棚。“多尔门”最初可能是一种墓室,后来成为一种地面建筑。它的流行区域相当广泛,以法国西北部、意大利半岛为中心,由爱尔兰、尤特兰半岛经过斯堪的纳维亚南部再向西亚的巴勒斯坦、南印度、中国的东北地区、朝鲜半岛西北部这一线传播,另外通过叙利亚北部、伊朗北部到达越南,再由这里向朝鲜半岛西南部及日本的北九州西北部传播。欧洲与西亚地区的石棚文化属于青铜时代的遗存,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日本的石棚遗存相对较晚,为铁器时代的遗存。

斯通亨奇环状列巨石建筑遗迹

石垣,又称环状列石,指以自然巨石构筑而成的环状祭台建筑群,结构复杂,著名代表作是英国的斯通亨奇环状列石阵。斯通亨奇(Stonehense)位于英国索尔兹伯里城以北约11公里处,这是一组高大的巨石阵,由30块直立的巨石组成,形成一个直径30米的圆形。巨大的石柱上面架着横梁,世人称之为巨形方石阵。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巨石文化遗迹。平均重达25吨左右的青石和砂岩石,都是分别从30公里或200公里以外的地方运来的。巨形方石阵建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又经青铜时代陆续增建、改筑,历时1000年。

第一期工程约在公元前3100年前后,巨石阵最先建立环沟,沟边建有高约2.1米的土墙。圆形巨石阵似乎已初具规模。同心圆内有一个马蹄形的巨石牌坊,同心圆外圈直径26.2米,内圈为22.2米,总共用了82块石料,平均每块重约6吨。这个马蹄形砂岩石位于整个巨石阵的中心线上,开口正好对着仲夏日出的方向。

第二期工程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

第三期工程开始于公元前1900年左右,这次工程建成了庞大的巨石圆阵。

“三石塔”斯通亨奇环状列石巨石建筑遗迹

英国公元前3100—前1500年

其后的500年里,巨形方石阵的石柱位置被不断地调整修改,以往所建设的内容几乎都被重新排列过。现存的石环直径30.4米,在竖立的30块长石上架有横梁石块,使整个圆圈联为一体,形同栅栏。石圈内竖有5个形如门框的“三石塔”(系在两块长石上架一横石构成),其中最高大的那个三石塔,长石高达9.1米,重约50吨,为欧洲巨石建筑遗迹中最宏伟者。

关于斯通亨奇巨石阵建造的原因或目的,有多种多样的说法,有太阳神庙说;祭坛说;陵墓说;还有观象台说。石阵显然是在了解太阳系构造的基础之上建造的。1965年,天文学家霍金斯研究认为,巨石阵是一座推演天文历法的“计算机”,按它的历法划分,一年分为八个节气,其中几个主要位置标出了夏至时太阳在北回归时升起的位置;而从相反方向,又可看到冬至太阳从南回归线下落的位置。石阵结构包含了主要节气时月亮升落的准线。应该说,斯通亨奇环状巨石阵是宗教、陵墓、天象三说的一种并立结构。

巨石阵的建造者在天文和数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在原料采制、运输及构筑方法上,均显示出高超的技术水平。是今天的研究者对距今3~4千年前建造斯通亨奇巨石阵工程过程的一个推测。

搭建斯通亨奇环状列石巨大“三石塔”过程示意图

1.首先挖一个有斜边的深坑用以安放砂岩石。用数匹牲畜将砂岩石块拉到预先挖好的坑边。

2.用绳索和滚木把石块斜斜地推下去,再用绳索拖拉杠杆,慢慢将大石块竖起来。

3.几个人用绳索将大石块拉直。

4.当各直立石柱放妥之后,再将石楣台抬上木造平台上。

5.用杠杆、楔子和垫石等方法逐渐抬高直立石两侧的支架。

6.木台不断地垫高,最后,石楣台终于被推上石柱顶部。

亚洲史前艺术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