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东南海岸风格区民歌

本区简况

本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东南海面的岛屿上,包括福建和台湾二省。文化方面与越文化有很密切的渊源关系。

福建,春秋战国时分属越、楚;秦设闽中郡;汉属扬州;唐取福州建州各一字,设置福建观察使;南宋福建置一府五州,并有八闽之称;元初为江浙行省福建道,后改设省。台湾,古文典籍中称夷,是我国的第一大岛。汉晋南北朝时称夷州,南宋时澎湖已属福建路,元明设巡检司,明末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清初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95(清光绪11)年台湾建省。同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中国。

由于历史、地理、语言环境、风俗民情等背景原因,本区又大体形成闽语与客家语二个风格分区,及闽东、闽中、闽南、闽西、闽北、台北、台南五个风格片。

歌种分布

闽东的汉族民歌以“唱诗调”最具地方特色。山歌的数量也较丰富,其中带有二声部合唱因素的“耘草诗”类山歌,堪称汉族民歌的珍惜歌种。

闽中的莆田、城厢、涵江和仙游等地,风俗歌最为盛行,这一带是莆仙戏的故乡,许多民歌曲调是从莆仙戏腔调直接来的,或受到莆仙戏腔调不同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莆仙戏中也常常运用民歌曲调。

闽南片包括泉州、厦门、漳州,是闽南语的中心地,历史悠久,文化发达。闽南民歌以小调和山歌较多,曲风偏于古朴雅致,至今存用古代雅乐音阶和清商音阶。

闽西指龙岩一带,用闽客方言,属客家地区。闽西多山,最有特色的是山歌。这里的山歌大致可分为客家山歌和福佬山歌两大支系。一般较少见的角调式民歌,在闵西某些地域却相对集中地流行。

闽北与赣、浙毗邻,属于闽赣方言区。这里代表性的歌种有山歌、小调。特别是小调类民歌较丰富,且大都传自江西、浙江。其中大部分同南词、三角戏的音调有密切关系。当地许多民间舞蹈,多用这些小调伴舞。

台湾的汉族占人口的98%。原籍福建漳州、泉州被称为“福佬人”的占80%以上,说闽南语。另有原籍梅县、潮州的“客家人”,占15%左右,讲客家话。台湾的汉族民歌与其大陆原籍的民歌关系密切。

音乐风格

本区民歌的整体风格比较单纯、质朴、抒情。徵调式在该区民歌作品中数量最多,其次为羽调式。音区偏低,音域不宽,词多腔少。闽东一带的民歌旋律以宫、角、徵三音组成,以宫音终止。使用闽南语的民歌,其音调的装饰性润腔,源于这种汉语方言语言声调的抑扬顿挫。闽中的风俗歌《龙鼓诗》,采用一领众和、击鼓相伴的表现方式,重音常常落在第二拍上,实属罕见。漳州,泉州一带的民歌,多受地方曲种锦歌和地方戏曲芗剧的浸润,调式调性复杂而丰富。

代表作品

泉州民歌《桃花搭渡》,在闽南各地广为流传,其浓郁的闽南气质风韵,受到普遍喜爱。另一首泉州民歌《灯红歌》,也颇有影响。闽中有婚俗歌《玉盏》、《望故乡》、《苏州歌》等,甚为流行。闵西有著名的歌舞小调《采茶灯》、革命历史民歌《风吹竹叶》。闽北有《瓜子仁》、《白牡丹》、《卖花线》等。台湾有许多优美的汉族民歌流传,如《牛歌》、《一只鸟仔》、《丢丢铜仔》、《天乌乌》、《草蜢弄鸡公》等。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