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章 玉石收藏

玉石主要形成于火成岩的结晶作用,由于玉是矿石中比较高贵的一种,古人又认为玉是光荣和幸福的化身,所以玉石受到历代收藏者的热烈追捧。

玉石概述

我国玉文化

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我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

中国人把玉看做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被看做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

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比的神秘宗教意义。而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所谓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因此,玉于古代中国所产生出来的精神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特例,是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中国玉作为这一独特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从各种石头中筛选出来的“石之美者”,具有温润莹泽、缜密坚韧的美感和实用功能。这个筛选过程极为漫长,可以说贯穿于石器时代的始终。在这个漫长的筛选过程中,“昆山之玉”也就是“和田玉”成为公认的“宝玉”“真玉”。

我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玉石来源约有100余处,我国历史上在用玉制度方面早已体现出真玉、非真玉的界定。帝王是我国古代最高阶级,和田玉在成为真玉的同时,也就成为帝王用玉。此后,经过无数的岁月,和田玉方才走入民间,遍及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的“国石”。它像一颗明珠,在我国历史文化中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和田玉与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谓渊源深远。

我国考古学者最新研究考证并提出了我国在石器和青铜器、铁器时代之间存在着一个玉器时代,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玉器时代是中国文明的起源时代。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是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和田玉7000多年的开发利用历史,证明了我国边疆和中原、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与商贸交流的第一个媒介既不是丝绸,也不是瓷器,而是和田玉。和田玉在东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田玉历来是中国各民族友谊的象征物,和田玉作为历史的鉴证,雄辩地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殷商开始,中国就开辟了以和田玉为主体的玉器工艺美术新时代。由于和田玉登上了华夏民族的玉坛,才出现了称誉世界的“东方艺术”,才形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玉器史,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艺术史上的辉煌成就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的珍贵遗产。

由于和田玉的优良玉质,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中形成了民族爱玉心理,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3000多年以来,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

有7000多年历史的我国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许多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中国玉文化的辉煌不亚于伟大的长城和秦代兵马俑的奇迹。中国玉文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丝绸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和酒文化。

我国玉文化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去精神。

玉的道德

玉的道德文化观念从西周发展起来,源于民俗;经儒家学派宣传、推崇,被思想家理念化,更具生命力;历代统治阶级巧妙加以利用;被民众所接受。这是玉器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字中,由200多个字与玉有关,这些字多为美好、崇高之意。如玺、国、珏。又如:玉人:美丽的女孩子;玉树临风: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婷婷玉立:美丽漂亮的人;玉洁冰清:心地纯洁、高尚等。

玉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是美好、崇高之物,故以玉制的器物多为高雅、庄严的器物。在精神方面,人们认为玉象征着高贵、纯洁、友谊、吉祥、平和、美丽。玉有神奇的功用,可以避邪护身,有的可以作为药治病。

(1)玉石之美

夫玉者,质地细密、色泽淡雅、温润光洁之美石也。其质地光华,扣击有声,坚硬似铁,晶莹含翠,在众多石类材料中脱颖而出,备受世人喜爱。中国人眼中之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即文化学意义之玉,范围宽广,不仅包括软玉、硬玉,还包括水晶、玛瑙、蛇纹石、汉白玉、绿松石、青金石等品种,而狭义则专指矿物学意义之玉,分为软玉和硬玉。

软玉,其硬度为莫氏6度至6.5度。比重2.55至2.65,主要成分是硅酸钙之纤维矿物。而硬玉,则专指翡翠,硬度为莫氏6.75度至7度,比重3.2至3.3,成分则以硅酸钠和硅酸铝为主。硬玉在18世纪后方为中国玉匠广泛采用,因此,我国古代玉器绝大部分为软玉制品。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玉国之一。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在我国玉矿带可分为三大板块:一是我国东北、内蒙古延伸至俄罗斯地区;二是我国江浙地区直至台湾;三是新疆、西藏和青海地区。而新疆和田、河南独山、辽宁岫岩、陕西蓝田,并称我国四大美玉产地。目前,我国与中美洲和新西兰并称世界三大产玉国中心。

(2)君子如玉

玉外表温和圆润,本质却至坚至刚,与人中君子道德追求之境界正相吻合。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儒家文化的勃兴,神鬼文化与先民生活渐行渐远,贵族士卿崇尚“观物比德”,标榜“君子如玉”,玉被赋予了吸呐日月山川之精华,凝聚人间之美质的特征,成为品评人物的道德标准。

“君子比德于玉”的道德观念,将玉之色泽、质地、形状等比附人品之德、仁、智、义等品德,于是玉具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乃至“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以玉比德之观念影响极大,玉质佩饰也就成了显示贵族身份与教养的标记,而玉玺则是国家和王权之象征。

玉也可作为贵重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达情谊。《诗经·国风·木瓜》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琼琚、琼瑶、琼玖,均佩玉也。《秦风·渭阳》有“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作为知识阶层的士大夫,则将自身对理想道德最高境界之追求,比附于玉之坚洁精美,将高尚人格之砥励磨练,寓之于美玉之琢磨精雕。因此,玉又是君子规范道德、约束行为之标志。

古人辨玉,首重其所寓美德,而天然色泽与纹理则次之,使得玉由单纯饰佩升华为实用、审美与修养三位一体的伦理人格风范之标志。中华文化具有早熟性特征,先秦时期便达到了不可逾越之高峰。而其后文化之扩展,无不是对先秦文化之解读与稀释,故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万变不离其宗。

玉的价值

自古以来,玉字在人们心目中就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如:以玉喻人的词有玉容、玉面、玉女、亭亭玉立等;以玉喻物的词有玉膳、玉食、玉泉等;以玉组成的成语有金玉良缘、金科玉律、珠圆玉润等。古人更是将玉人格化,赋予它美和德双重性格,正如前引“君子比德于玉”,崇玉之风炽盛,可见一斑。

美玉无价之实例,最为典型者乃和氏璧之身世。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与厉王。王使玉工辨识,云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复献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于荆山之下。

文王遣人问询,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宝玉,琢之为璧。因称和氏璧。后此壁为赵惠文王据为已有。

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壁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壁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秦破赵,得和氏璧。

旋天下一统,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后经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后梁,至后唐时,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

其后虽屡有传国玉玺现身之鼓噪,但皆赝品,其身世遂成千古之谜。将美玉与江山社稷紧密相联,且超越朝代更迭而传世,足见玉在古人心灵中的突兀地位,也是古人心目中道德之地位远远胜过政治之典型例证。

玉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玉器之绚丽纹样,似乎流淌着我华夏先民之灵性,护符与佩饰之中,蕴含着他们纯洁高尚的情怀。我国一以贯之的玉文化品位之高,内涵之富,堪称举世罕见。

玉与爱情

现代人还把玉当做情人间相互表示爱慕,传递情感的一种信物,在古代更是如此。爱情玉在考古发掘中,也能窥其孑遗。历代墓葬中,女性墓出土的装饰佩玉,总是多于男性。清代毕沅除正妻汪德外,还有5个爱妾,其中3号墓主,是最得宠的爱妄,墓中除有昂贵的裴翠饰件、翡翠朝珠、嵌宝石金饰外,还有连汪德夫人也没有的福禄百寿字白玉带,显然是毕沅生前特赐她的。

玉作为情人信物,是因为玉美,温润晶莹,色泽典雅,肌理清澈。“情人眼里出西施”,有情人总认为自己的情人是世上最美的,他们借助玉的美来表达对情人美的赞赏。

汉文化中,有不少诗文词汇,以表现玉的自然美引申为人的容貌美和气质美。《诗经·召南·野有死麋》:“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诗经·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玉女,玉人,玉容,玉貌,玉色,玉体,玉面,玉音,玉立,玉郎都形容人的俏美。

原因是,美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她不像飘浮的白云,四季的鲜花,时来时去,忽有忽无,交替变化。玉盘玩的时间越长,越迷人可爱。爱情是坚贞的,永恒的,情人用玉,能充分表达情人间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烂不变心”,白发偕老的忠贞爱情。另外,玉即使碎了,其玉沁是不会变的。情人即使不能成为眷属,但爱慕之情是决不会断的。因此,玉能充分表达情人间的各种复杂感情。

玉石的种类

玉牌

玉牌子是一个独立的玉雕艺术门类,是随身携带的玉雕佩饰品之一。因为它规格方正,大小适中,可佩戴于胸前又可佩挂于腰间,无论是欣赏还是把玩都十分合适,男女皆宜,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玉牌子属于佩玉的一种,佩玉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述至红山、良渚、殷墟等早期文化。到了战国至汉时期,佩玉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涵盖的内容除了财富、艺术、礼仪,还增加了政治的含义。

由于战国及秦的连年征战,宫廷政治斗争险恶,刺杀之事屡有发生,汉廷规定,大臣们佩带古玉组珮上朝。组珮,顾名思义,成组的玉珮。组珮由大小不一的玉珮组合,中间衔以丝绳,佩带腰际,限制了文武百官上朝时的行动。如若有人动作过大过猛,组珮就会“叮当”作响,势必引起侍卫的注意。

玉牌真正成为一种叫得响的玉雕艺术门类,是在明嘉靖、万历年间。因为这个时候苏州出了一个著名的玉雕大师陆子冈。子冈玉雕一改明代玉器陈腐俗气,以精美的玉料,高超的玉雕技法,将印章、书法、绘画艺术融入其中,子冈制玉挂件,形若方形或长方形,宽厚敦实,犹如牌子,故简称为“子冈牌”。

当代玉牌在子冈牌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无论从题材上还是体量上都融入了相当多的现代思想和审美品位。比如现代玉牌在外形上不拘泥于规矩,而是更多倾向于自由随形,题材也更丰富多变。同时,因为现代雕刻工艺的机械化比传统工具更精确和细腻,使现代玉牌在制作工艺上可以更清晰细腻得表现设计师的创意。

硬玉

硬玉也称翡翠,属辉石类,单斜晶系。翡翠的颜色因含有的铬元素质量分数不同而显白或绿色。常见的翡翠颜色有白、灰、粉、淡褐、绿、翠绿、黄绿、紫红等,多数不透明,个别半透明,有玻璃光泽。按颜色和质地分,有宝石绿、艳绿、黄阳绿、阳俏绿、玻璃绿、鹦哥绿、菠菜绿、浅水绿、浅阳绿、蛙绿、瓜皮绿、梅花绿、蓝绿、灰绿、油绿,以及紫罗兰和藕粉地等二十多个品种。一般以白色泛绿种类最为常见,以翠绿色为贵。

因而在硬玉传入我国后,被冠以翡翠之名。翡翠的流行史没有软玉长,其出产地也主要集中于缅甸、日本新潟县以及北陆沿海。危地马拉、美国、俄罗斯也有少量出产。

软玉

角闪石、阳起石类软玉,前苏联化学家曾将软玉命名为“中国玉”。软玉的大部分在国际通用标准上并不被认为是玉,而是其他的矿物。但在少数国家,如中国,它们依然被当做玉的一个类别而交易。

依照软玉石质的颜色,也有数个亚种:纯白色具有油脂光泽的羊脂玉;泛白色的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以及较为稀少的糖玉等。

和田玉

主要分布于新疆和田绵延1500千米的昆仑山脉北坡,共有9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有微量的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

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间。

蓝田玉

蓝田地处西安古城附近,蓝田玉的名称初见于《汉书·地理志》,张衡《西京赋》《广雅》《水经注》等古书,也有蓝田产玉的记载。这种玉的玉质从外观上看,有黄色、浅绿色等不均匀的色调,并伴随浅白色的大理岩。玉质硬度为4左右,容易加工,所以古人采用做为装饰品。

南阳玉

南阳玉因产河南省南阳而得名,又因矿区在南阳的独山,故又称“独山玉”。南阳玉色泽鲜艳,质地比较细腻,光泽好,硬度高,可同翡翠媲美。玉质的颜色有多种色调,以绿、白、杂色为主,也见有紫、蓝、黄等色。南阳玉硬度6~6.5。有玻璃光泽,多数不透明,少数微透明。据文字记载,南阳玉在汉代就已开采。近来考古出土的资料将南阳玉的开采推到商晚期以前。

岫岩玉

产于我国辽宁省岫岩,岫岩县是一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演化,凝聚了千万年的日月山川之精华,从而孕育产生了闻名于世的国宝珍品岫岩玉。

岫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大体分两类,一类是老玉,也称河磨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深绿,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软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而其中以纯白、金黄两种颜色是罕世之珍品。

独山玉

又称“南阳玉”或“南玉”,产于河南南阳市城区北边的独山。为全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光泽透明,色泽斑驳陆离。有绿、白、黄、紫、红、白6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是玉雕的一等原料。

独山玉雕,历史悠久,1959年在独山附近的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产的玉铲,证明早在5000余年前先民们已认识和使用了独山玉。独山脚下“玉街寺”遗址,为汉代雕刻玉器的地方。

绿松石

又名绿宝石,因其色、形似碧绿的松果而得名,是世界上稀有的贵宝石品种之一。

绿松石制品现已成为重要的收藏品,是一种次生矿物,由含铜、铝、磷的地下水在早期花岗岩石中淋滤而成,在近地表的矿脉中沉淀形成结核,被岩脉的基质所包裹。绿松石是最早用作饰物的矿物品种。1900年,埃及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4只绿松石包金的手镯。

玉器的收藏

玉器的分级

(1)品质等级

玉的品质可分为10级,每一级又可细分为上、中、下3档。如何区分玉器的这些类别呢?

A类玉是指经过手工工艺雕琢之外,并没有改变其原本品质的天然玉石,就是大家常说的真货,它一般会有国家珠宝鉴定中心的认证;B类货是指将一些有很多杂质的劣质玉石,通过酸洗将里面的杂质去除,再注入透明的液体,使其变得更加晶莹漂亮的玉器;而C类货则即对其酸洗去杂质、又进行染色,已经是完全人工制成的假玉石。

专家称:“由于后两者的内部结构已被改变,所以在价值上与A类玉器有着几十倍的差距。现在这种用B类、C类货来冒充天然玉器的做法市场上普遍存在。”

(2)消费者鉴别玉饰真假方法

①色

即玉的颜色要均匀,不能色调不一,还要色泽鲜明,没有与其他杂色混在一起。专家还强调,不要在灯光下观其颜色,因为玉器的颜色在灯光下的视觉效果要比自然光线下的效果好很多。

②底

指玉的通体要剔透,没有杂质和黑斑。如果是B类、C类货,其内部常有结晶状的小块。

③水

即真玉表面会非常光洁、温润,不会出现毛细裂纹,而如果是经过酸洗的则经常会出现如同“呢子大衣上粘着的小细毛毛”一样的纹路。

④工

就是玉器的制作工艺。如果细致观察,真正的上品玉器都有其自己独特的造型,而B类、C类货则大多都是经过机器模子打造出来的,造型几乎一模一样。另外,购买者也可将玉器用细绳吊在空中,用金属轻轻敲击,若是A类玉会发出一种清脆悦耳之声;如果是人工处理品则会发出很实、很低沉闷哑的声音。

藏玉的技巧

藏玉器首先应该认真细读、多读有关古玉的专著。这些学术著作凝聚着丰富的知识。推荐的书籍有:清末吴大征所著《古玉图考》,对古玉的时代、用途、名称、尺寸均有详尽说明和考释,且绘图精确,颇有参考价值。

当代杨伯达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玉器》、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玉器全集》1卷至6卷、周南泉的《古玉器》、昭明、利群的《中国古代玉器》、张广文的《玉器史话》、香港李英豪的《鉴别古玉》《民间古玉》《护身玉》《保值白玉》。台湾古玉专家李更夫的《玉器鉴定全集》等。

一般人在博物馆只能隔着玻璃看,应该尽可能多的上手细看各门各类的古玉。摸多了就能感觉出其中的区别。真古玉器玉质老旧、手感沉重、外表柔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浆滋润。新玉没有这些感觉。

至少宋代就出现仿古玉。当时有人以虹光草伪造鸡血沁,清以后造假越来越多,也有前无古人的创造,如狗玉、羊玉、风玉等新品,引人上当。

古玉器的仿品、赝品。大都采用价格低廉的岫岩玉、独山玉、蓝田玉或其他低质杂玉,这些玉硬度大都低于5.5。和田优质玉料现在每年产量极少,市场价每千克已逾10万元,其硬度为6至6.5,因成本和加工难度高,作伪者极少采用和田白玉。一般小钢刀硬度为5.5左右,用力戳玉器,仿品、赝品就可以一目了然。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以玉粉经人工高压合成的伪玉。颜色和硬度近似和田玉,鉴别时要特别留心。真古玉有土沁、石灰沁、水银沁、尸血沁、朱砂沁、铜沁、表面氧化层等。

赝品的沁斑有的是油炸的,有些是火烤的,有些是用化学药水浸蚀的,弄清楚相真品和赝品在颜色、光泽、厚薄诸方面的差异和区别十分重要。

玉器表面的雕刻线条断面不同。有V型,半圆型和U型等,U型是现代机器工特征。雕刻的线条槽口表面皮壳。在颜色、包浆等方面一致的是真品,线条槽品两侧边有毛道崩裂现象是现代“机器工”的特点。

玉器辨伪方法

目前在玉器的识伪中没有仪器进行有效的测试,但是利用我们掌握的科技文化知识,利用客观科学的理论分析,完全有能力对玉器真伪进行有效识别。

(1)从玉器使用材料上辨别

主要有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岫岩玉等,而目前赝品有相当一部分使用的新开发的石料、矿料,或用黄岫岩假冒黄玉。在实践中必须掌握和分清真伪玉器材料上的差别,分清同一种材料的新旧差别。

要知道硬度、密度的不均匀性及玉石材料的可渗透性。当掌握了玉石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后就能够分析古玉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埋藏的时间长短,对玉器本身应该造成的影响,有哪些氧化腐蚀特征,并掌握其演化过程的各种特征规律。

而赝品不是根据材料的特性,也不根据真品的各种特征,只是根据真品的表面效果进行模仿,违反了自然氧化和演变的规律,与真品有本质上的差别。

这种受浸蚀而老化的现象与赝品使用新材料或老旧残料进行重新切割磨制加工,成型后所暴露出来的新工艺面会产生明显的色差或破坏原有的氧化皮层。因为从古至今所使用的都是千百万年形成的同一种材料,在辨伪中只能把识别材料作为辨伪的依据,如果材料上无法有效地确认差别,应该从其他方面继续搜寻真伪的差别证据。

目前赝品所使用的是一些质量极差、价格极低的玉石杂色料或石性严重的次料进行伪造。成型以后再进行人为强化腐蚀,造成玉器表面形成极厚的氧化腐蚀皮层。这种皮层容易脱落而且脱落后根本没有洁净透润的质地。这种花地杂色料是历代古玉不使用的,只是现代骗人用的一种石料。

(2)从造型结构上确认真与伪

在辨伪中,有些玉器可以从造型结构上确认真与伪,但是有些高仿赝品极难识别。在这种情况下,要从其他方面搜寻真与伪的差别证据由于民间玉器的风格造型极其古怪复杂,因而不能以器型风格决定其真伪,而只能作为感觉效果判断的一项参考。

玉器艺术的工艺与美术的完美结合体,古玉完美地体现了工艺效果。

而赝品在这方面有明显缺陷和不足,要么结构造型美而工艺技术磨制却达不到这种效果,要么工艺设计有缺陷。我们必须承认,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必然会对产品的工艺质量和标准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

从古至今制造玉器设备工艺和工具材料在不断地改革发展提高,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工艺技术特征。当我们掌握了真品的基本特征,就会认识到现代赝品哪些部位工艺不对,哪些工艺技术磨制有缺陷。

要认识到玉器的加工方式从古至今始终利用的半手工半机械化的方式,在实践中必须分析工艺效果,哪些是机械设备本身的性能造成,哪些又是人为手工操作的不稳定性造成,从这方面区别真伪。另一方面要有能力认识磨制水平的差异所造成的某些工艺效果,识破赝品故意制造工艺误差或某些工艺技术缺陷,对比真伪玉器工艺死角部位的差异。

古玉器的加工磨制主要采用游离沙式的研磨方式,这与现代赝品的固定磨削式的成型的玉器有明显的工艺差别。要掌握历代古玉在工艺磨制程序方面的规律,以及各种工艺技术处理手段方面的特征规律,对比赝品哪些部位的程序和处理手段有差别。

(3)了解赝品的制假手段和技术

要分析和掌握真伪玉器的玻璃光效果差别,以及一般光亮玉器差别,并分析出光亮方面的技术和材料差别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理,从而区别真伪亮度效果差异。

玉器被氧化浸蚀部位大部分是由于某部位的硬度、密度及耐腐蚀性差造成的,特别是由于内部应力造成的玉器裂纹,这种状态会被首先渗透或浸蚀,它与赝品人为制造的假效果有结构上的差别。

现代赝品利用色料、边角脏料假冒玉器的氧化,特别是利用材料本身的氧化石假冒,这种造伪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模仿手段。实际上这类被假冒的部位其硬度、密度结构和色差,与真品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必须识别哪些是色料杂料和天然氧化皮仿造的赝品,哪些是真正腐蚀受沁。

真正的古玉无论受到哪些氧化腐蚀受沁都会产生硬度变化、色差变化、渗透过度等现象,而赝品人为制造的明显的渗透现象、硬度变化、色差和过度等现象。要在广泛的实践中掌握真品氧化腐蚀受沁的特征规律,在此基础上区别哪些是人为的强化作伪,哪些是玉器的真正腐蚀受沁。

(4)生坑与熟坑玉器的辨别

所谓生坑玉器的指出土以后没有进行过任何清造处理,玉器本身粘附着各种沉积物质,而且附着力极强。而赝品是采用人为制造在玉表的附着物,这种人造附着物质粘结密度及粘结力很差,这是辨别真伪的一方面,生坑玉器应没有任何人为处理留下的痕迹。

半生坑玉器主要指出土后经过人为的清洗处理,这类玉器已失掉了生坑玉器的种种出土特征。一般情况下,死角部位或某些腐蚀残损部位能够留下沉积物质,由于清洗有些部位会出现轻微划痕,工艺棱角出会产生轻微的人为致残现象。

而仿造半生坑玉器的赝品主要采取制造表面氧化层工艺方面采用保持工艺棱角部位的锋利度,死角部位沉积物质附着力却很差。要特别注意并有能力区别半生坑玉器。当前仿造半生坑玉器的赝品有相当数量流入市场。

半熟坑玉器的指出土后经过几年或几十年的收藏,手感及透润程度并没有达到相当的熟旧程度。这类玉器表面有氧化质感并有轻微的磨损,轻微的棱角碰伤,有些死角部位仍然存留沉积物及其他各种特征。

这种玉器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仿造成这类玉器的赝品主要是采取球磨振荡设备及喷沙设备制造表面氧化质感效果,使整体结构及工艺棱角产生圆滑过度。这类玉器的仿造难度很大,与真品对比会找到赝品的很多漏洞。

熟坑玉器是长期收藏把玩使玉器的工艺棱角有相当的圆滑过度,手感极好。

在玩中人体的汗液、酸、碱、植物蜡等渗透到玉器纵深,使玉器内部折射光加强反射到玉器表面形成半透明状态的油透感,经过人为长期盘磨会使玉器表面产生不同时期的划痕重叠现象,有些残损会产生残痕圆滑过度。而赝品不具备这种时间和条件,因此只能采取加强表面光亮度的手段进行假冒。当前有一定数量的假熟坑玉器,仿造效果普遍不佳。

必须掌握赝品用氢氟酸进行腐蚀所产生的各种状态。这类赝品残留有的毒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不能在房间内摆放或随身佩带。

收藏玉器不能局限性只懂得玉器,必须对雕塑、瓷器、绘画、竹木牙角、金银铜器等古董项目有识别真伪的基本能力。其他类古董的真伪所表现的特征规律与玉器是相通的。辨伪首先要确认真品,只有在实践中掌握真品的实质,才能够具备识伪的能力,才能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文化内涵。更不要采取自我封闭的收藏方式。

玉器保养方法

(1)彻底清洗法

用一个小碗或茶杯盛装御守盐溶解后的温水,每次10克,每次浸泡24小时。最后用一条柔软的无棉绒布拭干即可。御守盐清洗对于人工处理的宝石影响很大,会让人工处理部分显现。但是对天然的部分不影响。而且每月用御守盐清洗玉石,可以消除玉石上的死皮组织免去真菌滋生。

(2)冷水浸泡法

用一个小碗或茶杯,将御守盐放入碗中,把玉石浸在水中约30分钟,然后用一个小刷子,在玉石前后左右轻轻刷洗,再在水中挥动一会儿,拿出来用纸巾拭干即可。

(3)快速清洗法

购买一点御守盐,把玉石埋起来净化,洗涤玉石。每次埋放需要24小时,这样有一个缺点就是如果是人工处理玉石御守盐会让人工处理部分显现。所以如果是人工处理的玉石不能用御守盐。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