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学校图书室的建设与管理(下)
学校体育运动会指导小组

第三章 中外经典名著阅读推荐1

1.国学经典名著阅读推荐

《论语》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儒家经典“四书”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之一。今本《论语》为东汉郑玄杂录《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而成,共20篇,约12000字。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即今山东曲阜人,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及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孔子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弟子3000人,其中成名者72人。

《论语》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谈论,内容反映孔子的哲学理想、政治主张、教育理论和品德修养等。思想上笃信天命,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而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政治上,提倡“克己复礼”,主张恢复周礼的等级尊卑制度,提出“举贤才”、“学而优则仕”等,对封建的宗法血统统治影响极大。教育上,认为人是“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并提倡“举一反三”“故而知新”,而“学”与“思”要充分结合。全书内容丰富,语言形象精炼。

《周礼》

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编者搜集了周王室记邦礼之官69职,凡礼乐、卜祝、文史、星历、车旗之类等。如《夏官司马》记邦治之官七十职,专掌军事与封建,兼及王之车旗、护卫等;《秋官司寇》记邦禁之官66职,掌主刑法,论狱、刑禁、兼及盟约、宪令、辟除、外交等;《天官冢宰》记邦治之官63职,其职统摄六官,以吏治为专职,兼掌宫中事务;《地官司徒》记邦教之官78职,其职以教化为务,其职掌地方组织,凡地方组织、均土分民、征驸等。而《冬官司空》已亡佚,后来汉人补以《考工记》31篇,称《冬官考工记》记诸工事制作,并详其尺度。此书对研究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法,多有可采史料。

《礼记》

49篇,后订为12卷,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相传为戴圣编。戴圣,字次君,河南商丘人,西汉学者。戴德侄,后仓弟子,世称“小戴”,是今文礼“小戴学”的开创者。此书是古代各种有关礼仪文章的合编,多取材于周秦古书。其中《曲礼》《丧服》《祭义》等可以和《仪礼》有关篇目互相印证。如《王制》记爵、赐田、朝聘、学校、养老诸制;《月令》记四时气候与相应措施;《礼记》记大同、小康之说;《大传》记祖宗人亲之大义;《学记》记学校制度和教学方法;《乐记》记音乐原理;《坊记》言先王以制度坊民之事;《表记》记孔子论修养。特别是《中庸》、《大学》等名篇,更被尊为“四书”经典,是研究古代社会,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

《孟子》

仅存“内书”七篇。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先秦诸子散文之一。作者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本书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哲学理论和个人修养。政治上,其核心思想为“仁政”,强调“省刑薄敛”,长恢复井田制,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黎民不饥不寒”的理想社会。并倡“民贵君轻”,同时又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哲学上,提倡“尽心知性”“养我浩然之气”以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强调人的主观精神。其文章感情饱满,气势充沛,以比喻和寓言说理,引人入胜,逻辑严密,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影响深远。

《大学》

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相传为曾子所作。曾子(公元前505~公元前436年),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孔子学生,以孝著称。从内容来看,全书包括“三纲物”和“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把“修身”看作是“齐家、治国之根本”,而强调“仁政”,主张以德为本、以财为末。也重视获得民心,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南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代表了由孔子、曾子、子思到孟子这一儒家道统,并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对其成员的政治教育和道德要求。

《中庸》

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相传为战国时子思所作。子思(公元前483~公元前402),姓孔,名伋,孔子之孙,相传受业于曾子,为战国初期哲学家。此书阐述“中庸”之道,指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是最早的君子之道德规范。书中对知行关系,提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三种情况,认为“及其知之一也”;又提出“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三种情况,认为“及其成功一也。”;还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同时宣传“至诚如神”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宋代唯心派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易》

古代占筮用书。儒家经典“五经”之一,相传周人所作,故名之。“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三义。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其中“经”包含由干、坤、震、离、巽、兑、坎、艮等八卦重叠而成的六十四卦,以及组成六十四卦的三百八十四爻。每卦有卦形、卦名、卦辞,并有六爻,每爻先爻题、后爻辞。卦辞和爻辞多是古人根据生活经验作出的一些抽象概念性说明,用来占卜和指告人的凶吉。“传”包含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称为《十翼》。书中通过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万物是由阴阳相互作用而产生,并提出“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等富有朴素辩证的观点。

《孝经》

18章,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汉书·艺文志》云:“《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书中主要论述封建社会的孝道、孝治思想和宗法思想,阐述孝道为道德之本的观点,是研究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必读之书。

《荀子》

33篇,亦称《孙卿子》。作者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号卿,汉时避宣帝讳,改姓孙,山西安泽人,战国末思想家,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亦为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源于儒学,对各派学说都有所继承和评论。推崇孔子,反对思孟学派的主张。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强调尚贤使能,反对世袭官禄。哲学上,认为“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总源。反对鬼神迷信,把“天”解释为自然界,有其自身规律,而提出“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的观点。认识论上,主张世界可知论,强调“物理可知”,须主观性接触才能构成认识。人性论上,反对孟子“性善论”,认为“人之性恶”,主张通过礼义教化和刑罚的禁止使人向善。名实关系上,主张正名说,反对诡辩学说,强调名实必须相符,此说丰富了古代逻辑学理论。其文气势雄厚,长于论辩。分析透辟,论断精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老子》

分上、下篇,81章,共5000字,先秦诸子散文之一,亦称《道德经》《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即今河南鹿邑人,是春秋末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该书着重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谓万物皆由“道”生。同时,“道”无所不在,不断运动。一切矛盾的双方,如善与恶、吉与凶、美与丑、福与祸、刚与柔、荣与辱等等,都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而可相互转变。政治上,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主张“无为而治”,即“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种思想后来演化成中国封建社会中一项重要的政治主张,对中国的哲学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庄子》

现存33篇,道家经典著作,亦称《南化真经》《南华经》,先秦诸子散文之一。作者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宋国蒙,即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此书反映作者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人生主张。哲学上,继承并发挥老子“道”的学说,尤其强调“道”的自然无为;政治上,主张绝对的无为而治;处世态度上,向往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主张对贵贱、是非、黑白、生死等不作计较,追求放任旷达,逍遥自由的人生境界。认识论上,虽承认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但又否定事物的稳定性,而陷入相对主义。其文汪洋恣肆,妙趣横生,想象丰富,又善于融合神话和寓言,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墨子》

现存53篇,15卷,先秦诸子散文之一,为墨家学派著作总集。作者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名翟,相传宋国人,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因不满儒术繁琐的“礼”,所以另立新说,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墨子》一书,内容主要是墨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的墨子言行。政治上,主张“尚贤使能”,反对世袭政治及非正义战争,强调“节用”“节葬”“非乐”。认识论上,认为知识源于客观实际,并提出以历史根据、百姓亲身经验与实际应用效果等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书中还涉及军事、经济、伦理、逻辑、数学、光学、力学、几何学等方面的内容。其文章语言质朴,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说服力强,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

《韩非子》

20卷,55篇,约十余万字,先秦诸子散文之一。作者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一书,主要阐述作者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政治上,提出以法为中心之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封建君主统治术,主张加强君主集权,提倡奖励耕战,厉行赏罚,以谋富国强兵。其将法治理论系统化,奠定了秦王朝统一中国的理论基础。哲学上,批判并改造老子主“道”的学说,认为“道”是自然界本身及其运动总规律,肯定了“道”的物质性。其文锋芒锐利,说理透辟,分析毫芒,切中要害。

《商君书》

现存二十四篇,五卷,先秦诸子散文之一,法家经典著作。作者商鞅(公元前390~公元前338),原姓公孙,名鞅,卫国人,亦称卫鞅,因在秦国实行变法有功,封子商,故名商鞅。商鞅是战国时的政治家、思想家,曾在秦实行两次变法,史称“商鞅变法”。《商君书》主要记述商鞅的政治、经济主张、哲学思想及社会历史观点等。政治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权,建立君主专制国家。并主张以法治国,其中“壹刑”“农战”等政策为其以法治理的重要内容。哲学上,强调在“适于时”“恃其势”“恃其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其思想在战国末与秦代影响深远。

《孙子》

今本30篇,共7200字。亦称《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孙子兵法》。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末期兵家。后入吴,而与齐孙子——孙膑相对,故称吴孙子。《孙子》一书包括始计、作战、谋攻、兵势、军形、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13篇,总结春秋末期以前的作战经验,揭示战争中许多基本规律。孙子反对在战争中采用求神问卜等迷信活动,而提出以“道”为首的制胜条件,认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是否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势,由此揭示了“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的普遍军事规律,其中“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等思想在军事方面得到体现。该书不但为中国军事理论奠定基础,同时具有极高的哲学思想价值,被誉为“兵经”“兵学经典”和“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管子》

24部,今存76篇,相传为春秋时齐国管仲所作,事实上是后人假托之作。本书大致分为《经言》《外言》《内言》《短语》《区言》《杂篇》《管子解》《管子轻重》等八类。内容包含道、名、法等家思想、以及天文、历数、舆地、经济和家业等知识。道家思想之属,如《心术》《白心》《内业》《水地》;农家思想之属,如《度地》《地员》等;法家思想之属,如《明法》《任法》《君臣》等;阴阳家思想之属,如《四时》《幼官》等。政治上,主张赢得民心;法制上,认为前提是解决民众的衣食住行;哲学上,继承道家关于“气”的学说;经济上,论述生产、分配、交易、消费和财政方面的问题;农业上,记述水利、土壤等方面的知识。此书杂采各家学说,思想庞杂,事物繁多,而且范围广泛。

《吕氏春秋》

26卷,分12纪、8览、6论,共160篇,为吕不韦门客集体所作。吕氏,即吕不韦,战国末年卫国濮阳,即今河南濮阳人,原为商人,后助秦公子子楚,即庄襄王,出任秦国之相,封文信侯。此书因以月纪为首,故名“春秋”。由于内容庞杂,自汉代起就被列为杂家。其思想以儒家、道家为主,对法家,墨家则有取舍和批判,并吸取阴阳家的思想形式。

例如:反映儒家思想的《大乐》《适音》,反映道家思想的《贵生》《审分》,反映墨家思想的《当染》《高义》,反映农家思想的《振乱》《爱土》及反映阴阳家思想的《月令》。政治上,要求建立一统的君主中央集权制度,以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此外,还引证许多古史旧闻和有关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的知识,保存了许多先秦时期的古代史料。本书的读书系统性强,纲举目张,富于独创性,逻辑性强,文沉博艳丽,语生动简练,富于形象。

《淮南子》

现存《内篇》21篇,刘安等撰。刘安(公元前179~公元前122),江苏丰县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乃汉高祖刘邦之孙,袭父封为淮南王。此书是作者杂采先秦诸子说而写成,以阴阳五行和道家天道自然之论立说,杂融儒、墨、法、刑、名诸家学说。思想资料虽然庞杂,但经改造,足以反映作者的宇宙观、历史观和政治思想。除上述诸家学说,书中还收引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从而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相对抗。其中《天文训》《原道训》论述宇宙形成和世界本体,而《记论训》论述社会历史演变,《精神训》阐述精神起源的作用,都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其文笔宏丽,气魄过人,堪称隽品。

《列子》

原作者相传为战国时人列御寇撰,近代学者疑今本为晋人托名伪作。又名《冲虚真经》或《小冲虚到德真经》。列御寇(约公元前450~公元前375年)又称圄寇、圉寇,郑国人。其学说散见于《庄子》《战国策》《韩非子》《吕氏春秋》中。今本《列子》以“贵虚”思想贯穿,宣扬生异死同、性交逸,反对身交苦、守名累实。而讲求人生享乐,承认天命,主张安命乐天,自我陶醉,其观点与魏晋时期的思想状况和颓废风尚相契合。书中还收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等,极具文学艺术价值。其文气伟采奇,高劲宏妙。

《贾谊新书》

十卷,政论性著作,又称《新书》,作者贾谊(公元前200~公元前168),时称贾生,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官至太中大夫,曾多次上疏,批判时政。所着政论有《陈政事疏》《过秦论》。《贾谊新书》分事势、连语、杂事等三部分。“事势”是政论文字;“连语”大体为理和讲学文字;“杂事”是杂记。哲学上,继承老子和荀子,对道多所阐发,并将道具体用于治国。伦理上,运用老子的朴素思辨,提出几十对互相矛盾的实例验证事物之间的对立与转化,而强调改变法令制度,变无为为有为,例如著名的《过秦论》总结秦亡国的教训。其它则针对时弊,提出削藩强边、加强中央集权、重本抑末、注重礼仪等措施。本书是研究当时政论、经济和思想状况的宝贵资料。

《盐铁论》

10卷,共60篇。编者桓宽,字次公,汝南郡,即今河南上蔡县人,西汉学者,官庐江太守丞。此书是根据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八一年)召开的盐铁会议之文献概括整理“推衍”而成的一部著作。第一篇《本议》到第四十一篇《取下》,是会中正式的辩论记录。第四十二篇《击之》到第五十九篇《大论》是会后有关的议论,最后一篇《杂论》则是桓宽的论述。此书各篇分立标题,内容却互相连贯。本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为研究当时的社会和桑弘羊的思想保存了丰富史料。

《论衡》

30卷,共85篇,约二十余万字。作者王充(公元27~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人,曾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为东汉哲学家、无神论者。其“论衡”之“衡”字,乃指天平,故“论衡”者,评定当时言论价值之天平也。此书以事实为依据,批评当时的“众书俗文”。宇宙观上,认为“元气”是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基础,提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认识论上,反对“圣人生而知之”说,强调学用一致,博览古今;人性论上,主张性有善有恶。在形神关系上,其批判迷信思想,提出精气必须依赖于形体,形体死亡,知觉就停止。在历史观上,反对崇古非今,提出“汉高于周”的发展进化思想。文学理论上,强调文学须讲求社会实效,应补于教化。此书以宣传无神论思想和具有强烈的反传统意识而闻名。

《抱朴子》

内篇20卷,外篇50卷。作者葛洪(284~364),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东晋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和炼丹术家。此书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包罗较系统的道教理论和方术,并保存不少化学、天文、医药等方面的科技史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外篇则多言人间得失,世事藏否,反映出作者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主张。其说以道为本,以儒为末,具有“内道外儒”之特色。

《神灭论》

作者范缜(450~510),字子真,河南泌阳县人,学于名儒刘王献,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是南朝齐、梁间的思想家。《神灭论》旨在宣传无神论,反对佛教迷信。其内容主要论述形神关系,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精神是人类形体的属性,死亡是生命的质变,而精神现象依赖于器官,人死后灵魂随之消灭。反对佛教的因果论,打击“因果报应说”的理论基础“灵魂不灭论”。在形神关系上,更超越以往之唯物论哲学家,是古代无神论的杰作。

《颜氏家训》

7卷,共20篇。作者颜之推(531~590),山东人,北齐文学家。《颜氏家训》主要论述治家之法、处世之道,是辩正世俗之谬以训诫家族子孙的杂集编。其思想以儒家为主,兼及佛道。该书对南北风俗、士人好尚、佛语趣谈、鲜卑语传播俗文字的盛兴、治学作文方法、音韵字训等颇有论述,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风俗史和诸文化史的有用史料,其文一反齐梁文坛轻靡艳丽之风而质朴典正,开唐代散文的改革之先河。

《二程全书》

65卷。二程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程颐。程颢(1032~1085)字伯淳,私谥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程颐(1033~1107)字正叔,因居临伊川,世称伊川先生。两人均反对王安石变法,以周敦颐为师,为张载表侄,同为理学创始人。《二程全书》乃二程著作的合集。其思想表现在:提出以理作为世界万物的本体及哲学的最高范畴,理既是自然界最高原则,也是社会最高原则。他们认为理在气先,理是第一性的,气可以消灭。提倡格物致知,明心之理,反对闻见之知,轻视感性知识,注重内心道德修养。主张性善,而性即是理。并提出天理与人欲对立,生性与气禀对立。

《近思录》

十回卷,朱熹、吕祖廉合编。该书将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载的言论加以摘录,分道体,格学、致知、存养等十四门。是一部概括反映宋代程朱学派理学思想的重要著作。

《龙川文集》

30卷,另卷首一卷,补遗一卷,附《朱文公经济文衡》等二卷。作者陈亮(1143~1194),字同甫,人称龙川先生,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此书分为书疏、中兴论、问答,酌古论等部分,其成就首先表现在思想方面。作者在思想和政治见解上皆与朱熹相左,否认有所谓离开事物而存在的道,认为物质是本源的;赞成变法,提倡注重事业功利以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但反对不利于富民商贾的措施。其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感情激越,雄强豪放,表现了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

《水心文集》

共29卷。又名《水心先生文集》。作者叶挺(1150~1223),字正则,温州永嘉人,晚年讲学于永嘉城外水心村,故自号水心居士,为南宋思想家,永嘉学派的代表。此书全面地反映作者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和文学造诣。哲学上,认为构成自然界主要物质形态的是五行和八卦等物质,世界万物都是由矛盾的两方面所构成,即所谓的“一物为两”,要辨别认识的真假,应以客观对象为依据。又提倡功利,反对程朱理学空谈心性;政治上,则锐志改革,主张奋进;文学上,主张“独出肺腑,不规仿为作”。其政论多以经史为内容,分析缜密,论述连贯,详于辩理。

《传习录》

分上中下三卷,作者王守仁(1471~1528),字伯安,别称姚江,因曾筑室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哲学家和教育家。王守仁是陆王学派的集大成者,《传习录》一书主要是王守仁平时讲学和解答弟子的语录,以及一些论学书信等。书中重点阐述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心学主张,并提出著名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全书包括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部分,是研究王氏心学的基本材料。

《阳明全书》

38卷,亦称《王文成公全书》《王阳明集》。4至31卷为《文录》《别录》《处集》《续编》,包括奏疏、公文、序记、信札、杂着等各项,由其门人钱德洪辑。33至38卷为《附录》,包括《年谱》和《世德记》,由其门人钱德洪、王畿辑。此书不重著书论经,所收多为哲学和论学之源。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传习录》及《大学问》中,其继承并发展陆九渊的思想,提出“心即理”“无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主张“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另一方面,则以“致良知”来取代“天理”,客观地强调人在道德实中的作用,提高了人的价值和地位。并强调“知行合一”,主张知行的实践主义。

《胡子衡齐》

八卷,作者胡直(1517~1585),字正甫,号庐山,江西人,明代学者。此书是胡氏与其门人讲学之语的汇编。所谓“衡齐”,即凡谈理者,当皆以此书为准之意。书中所言,意在疏通王学,但与之差别。如王学认为“人心之理即天地万物之理”,胡氏则认为“理在心,不在天地万物”,指出天地万物无理。此书纵横恢诡,颇有特色。

《日知录》

笔记名。作者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学者尊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日知录》,是作者积30年读书心得以随笔形式记之,分条目整理而成。大体按经义、政事、财赋、世风、礼治、科举、史地、兵事、艺文等分类列目。书中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如强调气节、文章须有益于天下等,都能切中时弊,而开清代朴学风气。全书每论一事,总贯穿经史,参验亲身见闻,穷究根底,考证得失,为后世学者推重。

《思问录》

二卷,作者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下,人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明清之际思想家。《思问录》第一卷以探讨哲学问题为主,指出外界事物不受人们主观认识的影响。其中对“动”“静”原理有所发挥,提出“动”与“静”的相对性,批判无动而静的说法。第二卷则涉及许多科学问题,包括阴阳、五行、历数、医法等,肯定自然和人类社会都是进化的,并对宋明理学和佛教作了批判。

《读四书大全说》

十卷,作者王夫之。此书以读书札记形式,按照“四书”原来的篇章次序,借用其中某些命题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以批判宋明理学。如强调“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言心言性,言大言理,俱必在气上说”,反对程朱的“理能生气的观点”,而提出“理当然而然,则成乎势矣”的历史进化观点。其否定理学家宣扬三代以前是“天理流行”之“盛世”的复古历史观,但某些观点仍摆脱不了理学的影响。

《回存编》

11卷,作者颜元(1635~1704)字习斋,河北人,为李贽学派的创始者,清初思想家、教育蒙,是明清之际学者中抨击理学、心学最猛烈的一位。此书以浅近的文字揭露佛教、道教和众道门的危害,劝人不要迷信。全书分《存性编》《存学编》《存治编》《存入编》四编。

《孟子字义疏证》

三卷。作者戴震(1723~1777),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清代思想家、学者,对天文、地理、算学、声韵、训诂均有精深研究,是皖派汉学的代表人物。此书根据训诂阐发《孟子》书中的重要概念,如“理”“天道”“性”“才”“道”“仁义礼智”“诚”“权”等,并全面论述作者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之“理”和“欲”“人性”“道”和“气”等基本问题的看法,而抨击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指出“绝人欲”就是“绝天理”,其表现出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曾文正公全集》

167卷。作者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涤生,号伯涵,湖南湘乡人,清朝政治家,官至两江总督,直录总督。全集内容豊富,思想深邃。包括奏稿、书札、批牍、十八家诗技,经史百家技、经史百家简编、诗集、文集、求阙斋日记类抄,孟子要略、家书、早谱等,其中奏稿与家书等数十卷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如编练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掘洪秀全尸等,充分呈现清末官场的腐朽没落。政治上,强调重农重战的方针,提出发展耕织、奖励军功,认为老百姓“归心于农”是“治国之要”。其文骈散结合,义理气势并重,并讲求考据、义理、词章,认为三者缺一不可。全书风格汪洋恣肆,情真意切,论说文则简洁透辟。

《仁学》

二卷。作者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近代启蒙思想家。谭嗣同是维新运动激进派,后参与“戊戌变法”而遇害。此书书首有《界说》27条,为全书纲领。上卷提出“以及说”,认为世界物都是由物质的“以太”构成,“以太”本身不生不灭,此说肯定物质存在的永恒性,指出宇宙间的各种事物只有“变易”“聚散”,没有“存亡”“生灭”。并强调“以太”的不断运动,反对“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下卷则通过“变易”论证其改革社会制度的政治思想,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和封建纲常伦理。

《大同书》

十部。作者康有为,原名祖治,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近代改良派领袖。曾七次上书,要求变法,后来组织强学会、圣学会、保国会,并办报鼓吹变法理论。1897年,康有为拥光绪帝发动戊戌变法,遭慈禧太后镇压。《大同书》根据《礼记·礼运》大同之说附合《公羊》三世之说而撰,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人乱世、开平世、太平世,提出实现太平世须去国界、种界、级界、形界、类界,苗界等,人类才能得到自由、平等、和平、民主。书中还抨击封建伦理纲常,揭露社会中贫困、落后、野蛮和愚昧等现象。

《明儒学案》

62卷,作者黄宗羲,见“明夷待访录”条介绍。此书采集明代学者文集语录,叙述明代学者二百余人。共立学案十九,分三个时期、四个部分来分析各派。初期以吴与弼、薛宣、陈献章为主;中期以王守仁为主;末期以顾宪成、刘宗周为主。其中尤推崇姚江学派的大师王守仁,并以他为明代学术之“大宗”。而其资料篇幅上,则更详细记述作者的老师刘宗周《蕺山学案》。此外,在中期与末期之间,另立《诸儒学案》,以收各学派以外的不著名学者。在学派之前,各有小序和各学者的小传,然后是学者著作或语录选辑。本书是研究或了解明代学术思想史必读书籍。

《宋元学案》

100卷,作者黄宗羲等。《宋元学案》是沿用《明儒学案》书例之作,将宋元两代学术思想按不同派别加以系统总结,共立学案91个,其中《象山学案》最为精善。此书在编纂体例上比《明儒学案》为佳,如:不定一尊,对各家各派不持偏见;一视同仁,每一学案前先立一表,述其师友弟子以及学派渊源及传授,并均立小传。另有附录,载其遗闻轶事,特别是当时和后人的评论,以供读者自行判断。

《朱子年谱》

四卷,作者王懋竑(1668~1741),字予中,号白田,江苏宝应人,清代学者。此书是作者历时二十余年、改稿四次而成。王懋竑精于考订,因有感朱熹作年谱者虽多,但多略而失当,所以参照李默等诸本,并据朱子之集、语类和著述纂辑等书,细心考订,融会贯通,才成此新谱。此书详于学问而略于政事,对朱熹著述一一叙其年月,是研究朱熹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

《汉学师承记》

八卷。作者江藩(1761~1831)字子屏,号郑堂,江苏扬州人,清代学者。此书用纪传体例记述清嘉庆前以考据著名之汉学学者的生平、学说、著述,师承等情况。其特点是重吴派轻皖派,所以吴派前,皖派后。全书取材丰富,资料详实,在一些传文中,还载录了自己的见闻和评论,具有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

《经学历史》

十卷,作者皮锡瑞(1850~1908),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人,清代经学家。因题所居曰“师伏堂”,世称“师伏先生”。此书是作者晚年讲学的经学课本,也是一本着名的经学入门书。全书共分十个部分,将经学的发展史分开辟、流传、昌明、极盛、中衰、分立、统一、变古、积衰、复盛等十个时代,分别加以分析介绍,可供初学者了解两千年经学的演变情况。

《尚书引义》

作者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晚号船山,后人尊称船山先生,明末清著名思想家。作者历经艰苦努力,于康熙元年撰成《尚书引义》这部评史论证的光辉著作。他通过引申和发挥《尚书》的观点,抨击明代政治,批判程朱理学,而用朴素的唯物观阐明知和行的关系。同时对人性也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人性是后天养成的,是可以改变的。

《国故论衡》

作者章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是清代最后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参加康有为等人倡导的维新变法。《国故论衡》是章炳麟的重要哲学著作,他将“真知”当作世界的本源,亦即原子是世界的本源。由提倡进化论到后来否定进化论,思想驳杂,传统的儒学思想和近代的民主思想在这部书中均被反映出来。同时,该书也体现出浓厚的民族主义。

《尚书》

儒家经典“五经”之一,中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历史文献。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书》”。内容上,《尚书》经过较长时期的汇集流传,到春秋战国才定型;记事上,起自尧舜时期,下迄春秋秦穆公。全书按时代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是《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的合编。其文体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其中大部分均为当时的原始记录,因此是研究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其中,《尧典》记载了尧舜、禹的“禅让”故事;《禹贡》是中国最早的历史地理文献;《盘庚》记述商朝迁都情况。而《尚书》也具有极高的文学水准,成为以后历史散文发展的源头。

《仪礼》

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共17篇。相传为周公制作,又传为孔子订定。此书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制的汇编。主要记载冠礼、婚礼、丧礼、朝礼、祭祀等传统礼仪的内容和程序,如:《士婚礼》中的记载纳采、成婚、拜见宗族的过程,举凡纳采时,主人如何站立,迎送、以及礼品的规格等礼仪,这些实际上都是从古代氏族社会用以团聚、组织、维系社会秩序的规范和宗法仪式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后又成为整个封建社会中礼仪的渊源,故被视为“礼”的根本。

《左传》

古代编年体史书,散文作品集。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共60卷,18万字。旧传为春秋末鲁太史左丘明所作,清代经今文学家认为应是西汉刘歆改编,而近代大多认为是战国初年时人根据各国史科编集而成。全书以“春秋”为纲,按鲁君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悼等13个国君依次记事,追述上溯周宣王而不及周贞定王。

全书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取材广泛,博采当时诸国史籍简册旧文、故志、训、典、语、令及口头历史传说,不但反映了春秋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及各类代表人物的活动,而且还保存夏、商、周等时期的历史资料。此书文字简洁优美,谨严而分明,委曲而尽致,以简括语句写纷繁的事物,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并善用极少笔墨刻画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不愧是中国古代史学和文学名著。

《公羊传》

《春秋》“三传”之一。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公羊高所着。公羊高,战国时齐人。公羊善于阴阳五行之学,主张“尊王攘夷”、“大一统”,颂扬汤武革命是以有道伐无道。书中着重从义理上阐释《春秋》“大义”,反映出秦汉时儒家的社会理论,具有鲜明的“天人合一”色彩,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对研究秦汉思想史、政治史等具有重要的史科价值。

《穀梁传》

“三传”之一,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西汉时才编成此书。相传为穀梁赤所著。穀梁赤,字无始,战国时鲁人,相传为子夏的弟子。此书所记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和《公羊传》体裁相近,都从义理来解释《春秋》。其学虽与公羊同师,但其传义之精,多有公羊所不能及者,而叙事审慎质朴,是研究秦汉间和汉初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国语》

21卷,共21篇。亦称《春秋外传》,是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包括:《国语》《鲁语》,计196条目,70000字。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所记时间起自周穆王,下至鲁悼公,约公元前967年至公元前453年。其记事比《左传》早246年,而两书内容相异者有94条。此书以着重记述人物言论为特征,对当代政治、外交、军事亦有所述。就史料价值而言,以周语、楚语较高,晋语、郑语、鲁语次之。

因与《左传》记事相参证,并多补其不足,故后人将《左传》称为《春秋内传》,将《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此书在历史编纂学上,首创分国记事之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战国策》

33卷,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部史料汇编,也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散文总集。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全书按国别编辑,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12国策,共486章。其因“战国时游士辅听用之国,谋之策谋”而得名,所记在《春秋》之后,即从公元前453年前,韩、赵、魏三家灭晋开始,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继位为止,主要载录当时号称纵横家的谋臣及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辨论之言论。所有的传记、论辨、书信,都与各国时事有关,而以策士的阴谋权为中心,对当时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特别是士人阶层的活动,有细致的记述和描绘,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材料,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此书文字华丽流畅,描写生动精彩,故事情节完整曲折,人物刻画细腻深刻,所以在文学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竹书纪年》

12篇,原称《纪年》,后因其原本写于竹简而正式更名为《竹书纪年》,是一部著名的古史编年大事记,记载夏、商、西周、春秋晋国和战国时魏国史事,迄于公元前299年。其记载与《史记》等传统史书多有不同,因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更正《史记》的很多错误。而此书的发现还为整理战国时期的古文字创造了条件。

《史记》

原名《太史公书》,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共130篇,分12本纪、10十表、8书、30世家,70列传。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6年),字子长,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因替李陵辨解,获罪下狱,遭受腐刑,出狱后发愤而作《史记》。此书汇整先秦以来史书、国家档案,并实地考资料,记述自黄帝到汉武帝期间约三千年历史,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及帝王将相、儒林游侠和其它重要人物的事迹。

首创纪传体例,以“本纪”为全书总纲,依年编次历代帝王大事。又以“列传”记帝王诸侯以外人物。其它如用“表”来列示人物事件脉络,或以“书”专记典制沿革等,都是首创,其体例为历代“正史”所沿用。后世史家以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理,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治史态度,而奉之为典范。书中传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是优秀史传文学的代表,对后世史学与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汉书》

共100篇,分120卷,“二十四史”之一。作者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陕西咸阳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汉书”是奉诏继其父班彪之业而作,记载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3年,计230年史事。此书在体例上,改《史记》中的《书》为《志》,废《世家》入《列传》,由12帝纪、8表、10志,70列传等四个部分组成。而首创《古今人物表》,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将历代人物分为九等,均表列出来。书中70列传为全书的主要部分,除记载匈奴、西域等地的历史,还旁及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物的活动,以及有关的学术、政论文章,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历史资料。全书内容叙事详尽,语言简练,结构严谨,形象鲜明生动,对后世散文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

120卷,“二十四史”之一。主要作者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人,南朝宋时史学家。此书记载光武帝建武元年至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共196年的历史。范晔《后代书》问世以前,已有十八家后汉书,晔以《东观汉记》为基础,博采各家之长,删繁补略,自订体例以类叙法编次,多录奏疏文章。皇后入本纪,而新立《党锢传》《宦者传》《文宛传》《独行传》《文术传》《逸民传》《列女传》等类传。《后汉书》不仅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书中语言流畅,叙事简明详尽,结构严谨。

《三国志》

65卷,纪传体三国史。内容包括《魏志》30卷、《蜀志》15卷、《吴志》20卷。作者陈寿(233~297),字承祚,四川南充市人,西晋史学家。《三国志》以魏为正统,列本纪称帝,蜀吴为传称主。此书魏、吴志参考鱼豢《魏略》、王沈《魏书》、韦曜《吴书》等书编纂而成。蜀志则多靠作者实地采访搜集而得。成书依次为蜀、魏、吴,其记事以简明为特色,因剪辑得当,所以保存不少宝贵资料。如《华陀传》,保存了古代医学资料。《张鲁传》《刘传》,有我国道教史资料。而鲜卑、乌桓,高句丽等民族史料,尤为珍贵。三志原本独立,后世合为一书。

《晋书》

13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晋代史。作者房玄龄(578~648),字乔松,齐州临淄人,与褚遂良受诏重作《晋书》。《晋书》体例完备,叙事详尽,志书精湛,列传充实。但因主编多文学之士,故此书词藻绮丽,多记异闻,对史料的鉴别取舍,不甚注意,故流于“竞为绮艳,不求笃实”。但《晋书》是诸家晋史中的唯一现存者,因此对研究者来说仍是十分重要的参考资料。

《宋书》

10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刘宋史,作者沈约(441~513),字休文,浙江德清西人,南朝梁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宋书》记事始于刘裕创业,终至萧道成代宋建齐,书中选录诏令章奏等文件甚多。此书的志,上溯三代秦汉,尤详于魏晋,可补《三国志》的不足,对研究东晋南朝的政治制度、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很有帮助。而列传反映社会经济、赋税和土地占有情况,是研究刘宋历朝的重要史书。

《南齐书》

6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南齐史。作者萧子显(489~537),字景阳,江苏常州人,齐高帝萧道成之孙,南朝梁史学家。《南齐书》,原名《齐书》,宋以后为与李百药的《北齐书》有所区别,遂改称《南齐书》。其书有志无表,且《食货》《刑法》《艺文》均缺,但它是现存记载南朝历史的最完整的一部著作,保留了诸多原始资料,能反映南朝之文学、思想、科学等方面的情况,故仍是研究南齐历史的主要依据。

《梁书》

56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南朝梁史。作者姚思廉(557~637),本名简,为唐初史学家。

《梁书》起自梁武帝天监元年,至敬帝帝太平二年,记载梁朝56年间史事。本书是依据其父姚察的旧稿而成,而姚察历经梁、陈两代,时人记事,史料价值极高。故《梁书》是现存梁史的较原始的记载。在行文方面,舍当时盛行的骈文,而仿效司马迁、班固用简练的散文记事。就史料来说,范缜、阮孝绪、陶弘景等传,保存了当时的思想、目录、医药等方面的材料。

《陈书》

36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南朝陈史。《陈书》记载自陈武帝永定元年至后主祯明三年,共30年的陈朝史事,作者姚思廉。此书资料来源为其父姚察的遗稿。因是时人所写,故史料价值较高;又因为当时显宦,故此书偏重帝王将相的才华谋略,推崇士族,标榜门第,对一些事实不能秉笔直书,但由于有关记载陈代的大部分历史著作皆已失传,故《陈书》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魏书》

13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北魏史。作者魏收(506~572),字伯起,小字佛助,河北平乡人。《魏书》叙述从道武帝拓跋部建魏开始,到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灭亡,共165年的历史。魏收集当时人,写当时事,身为当代人,故内容颇为详悉,但由于史德欠佳,其评论人物、叙述史事,往往颠倒是非,时人称他为“秽史”。本书志有创新,而列传包罗广泛,材料丰富,故仍不失为研究北魏历史的重要书籍。

《北齐书》

5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北齐史。作者李百药(565~648),字重规,河北人,唐初史学家。本书虽称记事起自496年,止于579年,共80年,但实际上始于550年高洋称帝,终于577年北周灭北齐,共28年。此书首尾完整,列传范围广泛,材料丰富;且文笔生动,保留了当时的口语。是研究东魏、北齐历史一部重要书籍。

《周书》

5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北周史。作者令狐德棻(583~666),唐初史学家。《周书》记载自505年至2581年间,约七十余年之西魏、北周两朝的历史。从内容上来看,由于唐初修周史,时间隔得近,已成的著作不多,故资料缺乏,所记史实欠缺全面性;从文字表达来看,文笔简练,内容不贫泛。而所保存西魏、北周这一段历史的记载较原始。

《南史》

8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其中《帝纪》10卷、《列传》70卷。此书成于643年至659年。作者李延寿,字遐龄,河南安阳人。书中记述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共170年历史,作者突出门阀士族的地位,将《列传》中不同朝代的一姓一族人物集为一编,如数家珍,犹如世家门族的谱牒。本书删繁就简,文字简洁易读,并增入四书之外的材料,故仍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北史》

10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北朝史。作者李延寿,见《南史》介绍,《北史》起于386年,终于618年,记述北朝魏、北齐、周、隋四个朝代共233年的历史,但实际上是删并魏、齐、周、隋四书而成。此书与《南史》具有共同点,删繁就简,虽有失当之处,但仍不失为一部重要的史籍。

《隋书》

85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隋代史。主要作者魏征(580~643),字玄成,河北人,唐初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谏臣。此书记载从581年至618年的历史,资料丰富而可靠,然已整理编作成书的著作不多。总的看来,《隋书》在唐初几部官修书中,还算较好的一部。叙事简洁、文笔流畅,令人百读不厌。

《旧唐书》

20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唐代史。作者刘昫(888~947),字耀远,涿州归义人,在后唐和后晋时,两度提任宰相并兼修国史。本书记事上自618年,下迄909年(哀帝天佑四年),共290年的历史。后晋编《旧唐书》时,距后唐灭仅三十多年,故资料丰富。而长庆以前,多用唐代官修的实录,因此在史料保存方面,应可以充分肯定其完整性。

《新唐书》

225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唐代史。成书于1060年,主要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新唐书记事上起618年,下迄907年,共计290年的历史。著书目的是为更完备总结唐代盛衰的历史经验。本书特点是“其事则增于前,其书则省于旧”,首创《兵志》《仪卫志》《选举》三志;又专立《藩镇传》,记述沿革;唯文辞刻意求简,以致时有年代含糊不清,与《旧唐书》相同。但从编书体例和文字严谨来看,新书是值是肯定的;而从原始史料保存的完整性来看,旧书又胜其一筹。

15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五代史。包括《本纪》60卷、《列传》77卷、《志》12卷。由薛居正监修,参加修作者尚有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等人。薛居正是北宋初政治家,北宋初官至宰相。其分梁、唐、晋、汉、周五书,记事上起907年朱温称帝,终于960年北宋灭后周,前后计54年的历史。此书根据五代的实录等写成,文献颇丰,故纪传多首尾完备,为研究五代史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

《新五代史》

“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五代史,作者欧阳修。计54年的历史。包括《本记》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及《世家年谱》11卷。书中列传皆用类传,有《家人》《一行》《义儿》《伶官》等传,而十国称为《世家》,并有《十国世家年谱》。此书文辞力求“高简”,对史实多有忽略,唯间采小说笔记以补旧史之缺,故仍有一定之史料价值。

《宋史》

496卷。“二十四之一”,纪传体宋史。主要作者脱脱(1422~1452),文称脱脱不花、普花可汗,官中书右丞相,主修宋、辽、金三史,为元代史学家。《宋史》保存了丰富的史料,有助于了解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以及自然科学等。如范仲淹庆历新政、王安石熙宁变法等,书中都有详载。特别是,还保存许多有关天文气象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资料。同时,书中首创《道学传》,对宋代道学(理学)的兴起有较充分的反映。但因成书仓促,故详北宋而略南宋,而资料剪裁、史实考订亦颇多错误。

《辽史》

116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辽代史。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末附《国语解》一卷,主要作者脱脱。《辽史》以辽代耶律俨的《实录》和金代陈大任的《辽史》为基础,兼用辽人的行状、家传、暮志、碑刻等,略加修定编排而成。此书较完整而系统地记载了辽朝二百多年的历史,是研究当代政治、经济、阶级、民族关系的重要史料。因《实录》和陈大任的《辽史》都已失传,因此该部《辽史》成为现存唯一记载辽朝历史的重要史料。

《金史》

135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金代史。包括《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末附《金国语解》,为脱脱等作。其材料来源,主要是金代各朝的实录和各朝编修的《金史》。此书比较完整而系统记载金朝历史,是研究金代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以及天文地理的重要史料;其书条例整齐,胜于同时编修的宋辽二史。但也存在不少错误,如语多掩饰、虚妄,体例编次不当,人名错讹,互相歧异。

《元史》

21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元代史。包括《本纪》44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以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祎任总裁,及赵埙等十六人纂修。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人,明初文学家。《元史》一书是根据实录、后妃功臣列传及诸家所撰行状、墓志、表志及《经世大典》等书而作,保存了较多史料。此书编修时早,元灰之当年就筹办,第二年开修,且编刻印速度快。由于较仓促,因此不利重要资料的保存,对重要史实如中西交通等未加详述,编次亦混乱。但此书仍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而其客观性强,能“据事直书,具文见意,使其善恶自见”。

《资治通鉴》

294卷。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号迁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涑水乡人,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资治通鉴》得神宗赐名作序,记事上自公元前403年,下迄公元959年,共1362年历史。此书先编“丛目”,再制“长编”,最后笔削润饰而成。内容以叙政治、军事为主,目的在为统治者提供国家治乱兴衰的借鉴,故名“资治”。记事特点是详今略古,乱世多记,治世少记。尤着重网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种种史实。其史对秦末、汉末、隋末、唐末的几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记载更比正史更详细。全书体例严谨,脉络分明,熔裁贯通,有体大思精之誉。是中国历史编纂学史上的一部划时代巨著,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续资治通鉴》

220卷,编年体史书。主要作者毕沅,字纕蘅,自号灵岩山人,清代史学家。记事上承《通鉴》,起自960年,下迄1368年,计408年。所记史实,有记事而无论断。如有歧异,则附考异,辨其真伪。宋纪部分记事以辽、金、夏与宋并重,对辽、金和宋末史事增补甚多,是通贯宋元基本历史较好的史书。

《宋史纪事本末》

26卷,109目。纪事本末体宋代史。主作者陈邦瞻,字德远,高安人,明代史学家。本书遵循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体例,并接继其记事时间,记载了从宋太祖建国到文天祥、谢枋得被害,包括宋辽金和元初诸朝的重要史实。作者以其高度的综合、分析能力,把大量错杂的史料加以剪裁、整理和集中,而用较少的篇幅、流畅的文字,条理清楚地记述宋朝历史的大概轮廓,以及宋代各国兴衰治乱的种种事迹。此书涉及的问题较广泛,除政治事件外,对于诸如少数民族活动、典章制度、天文历法、学术思想以及农民起义都有专章记裁,保存了重要史料。开创了纪事本末体史书记述典章制度、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活动内容的先河。

《元史纪事本末》

27卷,纪事本末体元代史,作者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对元朝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以及科举、律令等各种制度,都有记述。但由于取材于《元史》和商辂等的《通鉴纲目续编》,及薛应旗的《宋元通鉴》,史料不是第一手,所以价值不高,且在史实考证和叙述方面,也有不妥之处。但其有着取材精炼,叙事简明,轮廓清晰,条理公明等优点,是学元史入门的一部重要史籍。

《明史》

332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明代史。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主作者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一字砚斋,安徽桐城人,清代学者,官至军机大臣。《明史》卷帙浩繁、取材丰富、体例严谨、内容充实、文字精练、便于阅览,是研究明代历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史籍。但由于清初修史文人对南明抗清史实和满族入关前的建州女真事实皆须有所回避,故有所缺漏,且对农民起义之事过度压抑。

《明史纪事本末》

80卷,纪事本末明代史。作者谷应泰(1620~1690),字赓虞,别号霖苍,直隶丰润人,清初学者。此书记述从1352年至1644年间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其中对明朝重要的史事有较详尽的概述,此外对农民起义、阉党专权、倭寇侵略东南沿海等也做了专篇记述,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在反映历史事件方面欠缺全面性,竟连郑和下西洋这一重要历史事件都未提及。

《廿二史札记》

36卷,历史考据名著。作者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瓯北,江苏常州人,清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此书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对我国历代“正史”的编作、体例,及其主要内容进行考证、分析和证论。其所考实际上包括了二十四史,但因《旧唐书》《旧五代史》未纳入,故称廿二史。书中先述著作沿革,评价得失;然后提出问题,考核史事,加以比较并提出己见。还贯穿详近略远的原则,故对元、明二史考订最详,为历史研究提供许多方便。

《文献通考》

348卷,作者马端临(1254~1323),字贵与,号竹洲,江西人,宋元之际史学家。全书以《通典》为蓝本,是继《通典》及《通志》20略以后又一部专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巨著。本书记事起自上古,下迄南宋宁宗嘉定末年,其中以宋代制度最为详细。全书共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等二十四门。内容包括宋宁宗以前历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在分门上,把有关国计民生的经济方面放在首位,然后才政治、文化,由此可见其独特的学术见地。总之,此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为“三通”之最。

《清朝文献通考》

300卷,清代制度史著作。嵇璜、刘墉等为总裁,后经纪昀等校订。此书记事共分26考。所列子目,都据清制增入,如田赋考的八旗田制、户口考的八旗壮丁、学校考的八旗官学等等。凡清制无者,即去其目,如选举考的童子科、兵考的车站等等。此书取材自档案、国史、实录、官修诸书、私人文集等,总括清朝前、中期之主要行典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参考价值极高。

《国朝先正事略》

60卷,清代人物传记集。作者李元度(1821~1887),字次青,号天岳山樵,晚号超然老人,湖南平江人,清代史学家。此书共收清开国至咸丰朝的代表人物1008人,分名臣、名儒、经学、文苑、遗逸、循良、考义七门。立传限于“先正”,如琦善、奕经之流则贬弃不传。书中收集的原始资料,颇有参考价值。

《书林清话》

十卷。作者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号郋园,湖南湘潭人,清末民初版本目录学家和藏书家。此书以笔记体裁介绍书籍版本学的各项专门知识,包括书籍和版片的各种名称、历代刻书款式、装订种类、工料比较、印刷程序及鉴别和保存方法。并记述雕版始于唐盛于五代、活字始于北宋等具体史实,而对宋代以来的著名刻本和刻本钞书、藏书的掌故亦有提及。

《史通》

20卷49篇,内篇10卷36篇,外篇10卷13篇。作者刘知几(661~721),字子玄,江苏徐州人,唐代著名史学家。内篇多论史书源流、体例和编作方法;外篇多论史官建置沿革和史书得失。书中主张编作纪传体的断代史书,增加都邑、氏族、方物、方言四志。其用归纳法分古史为六家,统归纪传体、编年体。另主张史学应脱离文学,记载应因时因事变革,贵今轻古,详近略远,认为史家须兼有“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而史书应用当时言语,不能摹拟古文,反对用浮词滥调。

《读通鉴论》

30卷,810篇,史论名著,作者王夫之。《读通鉴论》是以《资治通鉴》所载史实为背景,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问题进行论述,反映其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及历史观。其方法是将《通鉴》所列帝王世系,以卷为单位再分若干篇,进行分析和评论。书中反对“天命论”,驳斥“君权神授”说,肯定“公天下”的思想。又提出“理在势中”“势相激而理随之易”的观点,肯定了历史的进化,认为凡符合历史趋势的事是阻止不了的。末附《序论》四篇,阐明著书宗旨。此书与《史通》《文史通义》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评论对象是历史事实。

《容斋随笔》

74卷,笔记名,考订掌故名著。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五集。作者洪迈(1123~1202),字景卢,别号野处、容斋,鄱阳人,南宋文学家。此书内容范围颇广,资料较丰富,包括经史百家、文学艺术以及宋代掌故、人物评价等方面。其中对宋以前典章制度,尤其是职官制度,多有考订。在文学方面,有关于唐宋文人事迹的记述,是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史料。

《中论》

四卷,有27品,445偈,后秦鸠摩罗什译,为佛教大乘教里与瑜伽行派对立之中观理的奠基性著作。作者龙树(150~250)是古印度著名佛教理论家。《中论》阐述大乘佛教“缘生性空”和“八不中道”的中观学说,并提出一系列范畴与命题,表达了相当丰富的辩证法因素。此书为印度佛教辩证法创造高峰,是般若学说的基本理论著作,对研究佛教理论颇具参考价值。

《诗经》

311篇,除去六篇有题无辞的《笙诗》,实为305篇。又称《诗三百篇》,儒家经典“五经”之一,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相传周王室有派专人收集民间诗歌的制度,称为“采诗”。《诗经》一书,共分风、雅、颂三大类:“风”又称“国风”,有土乐之意,是和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包括周南、召南等“十五国风”,共160篇作品。“雅”分大雅、小雅两部分,主要是贵族的作品,共105篇作品。

“颂”则又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主要是贵族在宗庙祭祀时的歌舞乐章,共40篇作品。其内容丰富。如反映人们对长期兵投、徭役的怨恨和残酷剥削的愤怒和控诉的《君子于役》《何草不草》《魏风.伐檀》《硕鼠》等;抒发妇女的怀恋和悲怨的《周南.卷耳》《卫风.氓》等,一一为读者展现了广阔的古代生活画面,是今人研究古代社会状况和思想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典籍。在形式上,运用赋、比、兴手法,以四言为主,描写生动、语言质朴优美、音节自然和谐,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

《楚辞》

合本17篇。辞赋总集。主作者屈原,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中国最早的大诗人。《楚辞》是战国时代楚地的一种诗体,以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述描写楚地风土物情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又名“骚体”。屈原在吸收民间文学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新形式,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融化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使《楚辞》成为中国早期南方文学的代表,而与《诗经》相辉映,并称“风骚”。继续和发展《诗经》所创的比兴手法,以及其中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并对后代汉赋的影响深远。

《乐府诗集》

100卷,由宋朝郭茂倩编着的乐府诗总集。“乐府”指古代收集民间诗歌音乐的音乐机构。此书收录从汉代直到唐五代的历代乐府名作和先秦至唐末的一些民间歌谣。在编辑上,各类歌曲都有总序,每曲都有题解,对各种曲调和歌辞的起源发展也均有考订。在编次上,古辞居前,历代仿作列于后。《乐府诗集》中的资料,用于研究古代诗歌的发展及民歌对诗歌的影响便更显得弥足珍贵。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皆成了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

《昭明文选》

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编者萧统(501~531),字德施,江苏常州人,武帝长子,未即位而卒,谥号昭明,世称昭明太子,南朝梁文学家。此书是萧统招聚文学之士而编。选录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在艺术形式上,注重骈丽、华藻。全书共分为38类,共752篇,所选之作,时代愈近入选愈多。其中以楚辞、汉赋和六朝骈文居多,诗歌则多选对偶严谨的谢灵运、颜延之等人作品,而陶渊明等人平易自然之作则入选较少。由所分之类,可看见汉魏以来文学发展及文体增多的历史现象,是今人研究梁以前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文心雕龙》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开山之作。作者刘勰(465~532),字彦和、东莞莒县人,商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内容包括四部分:《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总论是全书理论的基础。文体论总结前文的见解,探讨了35种文体的源流和演变,并举出每种体裁的代表作品,加以概括的评述。创作论和批评论则进一步阐明创作的方法,分析了有关创作的批评的主要问题,最后一篇《序志》,为全书作总评。

此书全面分析当时有关文字理论的基本问题,探讨文章的体裁、写作方法和艺术技巧,并评价一些作家的作品,有力地批评了当时务华弃实、脱离生活、片面追求形式的文风。其主张文学必须具有社会政治内容,而文质并重,以质为主。在中国文学史上,首次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文学理论体系。但书中论及丽辞、用事、声律等问题,未能摆脱当时文风的影响。

《沧浪诗话》

一卷。作者严羽,字仪卿,丹邱、号沧浪逋客,福建人,南宋文学批评家。此书分五类: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诗证。提出比较系统的诗歌理论,主张诗的别材、别趣之说,重视诗歌的艺术特点,批评当时诗歌的散文化、议论化。强调“妙悟”和“兴趣”需靠个人心领神会,有脱离现实的倾向。

《唐诗三百首》

编者蘅塘退士,原名孙洙,清朝人。《唐诗三百首》是最流行和最有影响力的唐诗集子。

它是以沉德潜的《唐诗别裁集》为蓝本,选的是唐人诗中最脍炙人口的作品,特别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背诵。许多中国人幼年时所念熟的唐诗都是从《唐诗三百首》里学来的。而很多中国人即使没学会做诗,也受到了唐诗的教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已成古谚。书中选录的的作者,包括三教九流,上至皇帝、下至妓女、和尚。整个作品的体裁也很完整,而且作选的作品艺术性高,可读性强,容易记诵,浅显明白,易于接受。但《唐诗三百首》对于研究唐诗的人来说,略显单薄。

《古诗源》

14卷。编选者沉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为叶燮门人。此书选收上古至隋代的古诗和歌谣共七百余首,包括古逸一卷,汉诗三卷,晋诗三卷,宋诗二卷,齐梁诗二卷,陈兆魏北齐、北周、隋诗各一卷。选诗主要依据《古诗记》等书,选择范围甚广。书中对大多数诗篇大意均作疏解,并附评点。而把唐诗称为近体诗,唐以前诗称为古诗,因为诗至唐为极盛,故唐以前诗为诗之源头,故名《古诗源》。

《词综》

清代朱彝尊、汪森编。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汪森、字晋贤、号碧巢,浙江桐乡人。《词综》收录659家词人,共2200首词作。按时代分为唐词、五代十国词、宋词、金词、元词五个部分。其中以宋词最多。《词综》又以婉约词居多,认为这才是词的正宗。《词综》的出现,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全唐诗》

900卷,又总目12卷,唐代诗歌总集。由彭定求、曹寅等十人奉敕编次校刻,成于1706年,此书以明胡震亨的《唐音统签》和清初季振宜汇集的《唐诗》为蓝本,广为增订、校补而成。共汇编唐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附有唐五代词,所录作者达二千二百余人。编排顺序为帝王;后妃;宗室诸王;公主宫嫔;乐府诗,作者诗,无名诗;联句,断句;名媛;僧、道、仙、神、鬼;梦、谐谑;补遗;词。其中作者诗,按时代前后排列,并附小传。每一作家之诗按体排比。此书主要特点是内容齐全,校勘精审,为唐诗集大成之最重要总集。但全书编辑过程较短,略显仓促,存在不少问题,如作品前后重出、作者排列前后不当、小传多有疏漏等等。

《唐文粹》

唐代诗人总集,编者姚铉(968~1020),字宝之,安徽合肥人,宋文学家。编者以唐代诗文《文宛英华》所收甚多而难以通读,遂选录其中十分之一,按体裁和题材内容加以分类编辑,共分16类,凡1980篇。其中赋是一至9卷,诗是10至18卷,颂赞是19至24卷。20卷以下大都是文章,分为表奏,书疏、文、论、议、书、序等,而43至49卷又标以“古文”之称。此书去取得宜,选录精要,唐代诗文精粹,大多荟萃其中,故为后人所推重。此外,还是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唐文选本。

《宋诗钞》

仅成初集106卷。编者对明中叶以后在前后七子复古思潮影响下所流行的推尊唐诗、否定宋诗之说,深感不满,又鉴于宋诗向无总集,故选辑此书,意在阐扬“宋人之长”。编选者吴之振、吴自牧、吕留良均为清初学者。《宋诗钞》目录中列诗人100家,实收84家。其体仿《中州集》之例,编次以诗人时代先后为序,各家皆附小传,以述其生平事迹和诗歌评骘,对所选作品不加品题、批点。此书编辑规模既大,疏误亦多。

《宋六十名家词》

共6集91卷。编者毛晋(1599~1659),字子晋,号潜在,常熟人,明末藏书家、出版家。好钞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后人称之为“毛钞”。《宋六十名家词》,收晏殊《珠玉词》至卢炳《哄堂词》,实收61家。各家之后,附有跋语、简介词人及其风格。此书汇刻了宋代主要词家和词作,且刻印较早,故流传普遍,三百年来一直为学者所传诵,影响较大。

《宋文鉴》

150卷,又目录四卷,宋诗文总集。编选者吕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今浙江金华人,与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宋文鉴》仿萧统《文选》体例,共分61类,选录北宋时期诗、赋、奏疏、杂着等,尤以王安石、苏轼诗文最多。其中诗赋,大多歌功颂德及应酬赠答;奏疏论辩等文字则保存了当时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及社会生活的若干材料。此书宗旨在于反对浮华绮丽之文风,提倡注重作品内容。其能全面反映北宋文学之概貌。

《古文辞类纂》

75卷,散文总集。编者姚鼐(1732~1815),字姬传,号惜抱,世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学者。此书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依文体分为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13类。内容着重选录《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以及明归有光,清方苞、刘大魁等的古文。此书严格按照桐城派的理论选文。全书共收古文辞赋722篇,书前有小序和目录,称为何序目。序目之下为正文,并附有评语和注释,因此能较完整的宣扬桐城派之文学观点。

《古文观止》

吴调侯、吴楚材编选。两人为叔侄,均是清初康熙年间文士。《古文观止》,“观止”取“叹为观止”之意,意思是太好了,全书共12卷。所收文章上自东周,下迄明末,共220篇。而且所选篇目都是东周以来的名篇,便于人们欣赏与学习。以散文为主,有少量骈文。在每篇文章中,都附有简短的评说,以介绍文章背景,解释词句,评论内容等,文字精练准确,按时代顺序排成12卷。在清代,《古文观止》是作为启蒙的教材,影响很大。

《经史百家杂钞》

26卷,曾国藩编散文总集,全书共分论着、词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圮、杂记11类,共收文章七百余篇。在实际效用上,改变了《类纂》偏重对古文的研读、模习和应用,而在姚氏的义理、词章、考据等三条标准之外,另提出经济一项,意为“经世济民”,力求选文与政事结合,以便研读者能通过学习,了解历代的治乱兴衰、典章文物、学术思想和经国济民之道术。在内容上,新增了经、史、子三类的文章,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其所选文章精当,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体裁兼备,故可作为研读经、史、哲学等方面的基础读物,以及各种文体的示范读物。

《十八家诗钞》

28卷,编者曾国藩。《十八家诗钞》共收魏晋至宋金著名诗人18家的古近体诗作6599首,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七绝等。所收诗人有曹植、陶渊明、鲍照、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杜牧、苏轼、元好问等。尤以李白、杜甫、苏轼等人的作品居多。此书旁征博采,历来被视作较好的诗歌选本。

《骈体文钞》

31卷。骈文总集。编者李兆洛(1769~1841),字申耆,号养一老人,江苏武进人,清代文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他提倡骈、散合一,推崇桐城派文章。《骈体文钞》选录晚周至隋骈体文,共分三编。上编是庙堂之作、奏进之篇,下分十八类;中编为指事述意之作,下分八类;下编多抒情寄兴之作,下分五类。此书所收集类俱全,可见骈体文之概貌。但缺点在于过分注重形式和提倡复古。

《曹子建集》

别集名,有赋四卷,诗卷,乐府卷,文四卷。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安徽亳县人,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三国魏诗人,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此书中的作品以诗的成就最为突出。其诗多为五言,前期诗作主要抒发个人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对动乱社会的感触;后期诗作则更多反映壮志不得伸展的激愤不平之情及苦闷,并表达对下层民众痛苦生活的同情。其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练而词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阮步兵集》

别集名。作者阮籍(210~263),字嗣宗,河南人,曾任步兵校尉,故世称阮步兵。“竹林七贤”之一,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此书包括诗、赋等一百余篇。在内容上较多反映作者的不满现实的苦闷心态。因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的表现手法,使其诗作显得奥洁幽深。此书对散文创作上也有深远影响,如最能反映其哲学思想的作品《达庄论》,文中强调天地万物都将自生自灭。《大人先生传》,则是一篇杰出的讽刺散文,对封建社会作了尖锐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陶渊明集》

别集名。作者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符亮,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归隐,躬耕自资,其开创田园文学的新领域。此书共收录诗文辞赋等作品142篇,诗以五言为主,具有清新的风格和恬淡的意境。辞赋散文亦颇具特色,如《归去来辞》写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高洁的志趣。《桃花源记》以丰富的想象力,构想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读后令人神往。

《谢康乐集》

别集名。赋二卷、乐府和诗一卷、文一卷。作者谢灵运(385~433),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南朝宋诗人。该书集中所收之诗,以山水诗最为著名。因其喜好佛学,故其诗风其诗似出水芙蓉,具有淡远自然的美感。

《李太白全集》

30卷,别集名,作者李白(701年~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约一千首。其诗想象丰富、热情奔放、气势磅礡、语言工丽,而意境波澜壮阔,能深刻反映社会现象。其诗古体中以七言成就最高,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而近体诗也多有佳作,如《赠孟浩然》《送友人》;其绝句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下江陵》等更是清新自然,深厚隽永,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予人无尽的美感。李白把我国五、七言诗歌的创作推到了高峰,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故后人对其有“诗仙”之誉。

《杜工部集》

别集名,20卷。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祖籍湖北襄阳,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此书共收诗一千四百多首,其内容真实反映了唐王朝自盛到衰的种种,具有广泛的社会内容,并满溢作者的爱国爱民的热情。如“三吏”“三别”等诗篇,对战争造成民生艰难和腐败政治造成的社会动乱、贫富不均,作了深刻的抨击。其鲜明的爱憎和大胆的抨击影响了中唐以下诗人。

《杜诗镜铨》

杨伦笺注。杨伦,清代江苏常州。《杜诗镜铨》是杜诗注本中最好的注本,共20卷诗文,两卷《读书堂杜工部文集文解目录》,另附有杜甫的《传志》《年谱》《评论》。

该书是学习、研究杜诗的人非常好的本子。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