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三章 中外经典名著阅读推荐3

《茶馆》

老舍的三幕话剧剧本,发表于1957年。剧本没有完整集中的故事情节,以王掌柜、常四爷、秦仲义三个人物贯穿全剧,以北京一家祖传的大茶馆——裕泰茶馆为开展剧情的场所;描写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三个时代形形色色的事件。通过进出茶馆的70多个人物形象,反映了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世态人事,艺术地展现了三个时代、50年之久的历史图景,使读者和观众看到了“一个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剧本具有特别浓烈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洗练、雄劲而又个性化,体现了作者幽默的艺术风格。

《关汉卿》

田汉的话剧剧本,写于1958年。剧本取材于我国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的生平事迹,进行艺术加工创作。通过关汉卿的《窦娥冤》的创作及其演出过程,生动感人地反映出剧作家、演员和观众的辩证关系,表现了黑暗时代人民的冤屈、仇恨和反抗,歌颂了为争取进步呼唤光明而勇敢献身的精神。塑造了关汉卿、朱帘秀、王著等动人的人物形象,突出了关汉卿那种“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碗豆”的可贵的坚强性格。《关汉卿》是田汉的话剧剧本代表作,也是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剧作。

《海瑞罢官》

吴晗的历史京剧剧本,发表于1961年1月。剧本描写出任应天十府巡抚的海瑞与闲居的宰相徐阶斗争的故事,赞颂了海瑞体察民情、刚直不阿的精神,鞭挞了贪官庸臣。剧本七易其稿,发表后即在史学界和戏剧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这种创造性的工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做出了贡献。5年之后,林彪、“四人帮”罗织罪名,借此剧作制造了令人震惊的冤案。

《女神》

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1921年8月出版。集中作品大部分写于“五四”运动至1921年上半年。诗人在作品中诅咒黑暗,抒发爱国激情,表现了五四时代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和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对祖国新生的希望。其主要作品意境开阔,形象壮美,构思新颖,想象奇特,感情奔放,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且形式自由,长歌短吟并包,叙事、抒情、议论齐备,还运用了诗剧体裁,可谓开一代诗风。《女神》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作品。

《死水》

闻一多的诗集。1928年出版,收入1925至1928年间的诗作28首。作品表现了对军阀统治下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强烈不满的情绪和失望焦急的心情,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忿恨、反抗和蔑视之情以及因久居异域对祖国的思念。在表现形式上,《死水》字句整齐,排列对称,音韵和谐,词藻斑斓,有着“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大堰河》

艾青第一部诗集,收诗9首,1937年出版。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带自述性的长诗,诗人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大堰河是诗人的乳母,在作品中是个勤劳、宽厚、纯朴、慈爱的农村妇女形象,她为残酷的生活所折磨,过早地离开了人间。诗中充满了同情、怀念、不平和悲愤,并把抒情和揭露紧密结合起来,表示了对“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不满,对剥削阶级的憎恶和决裂,以及诗人追求新生活的愿望。

《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的组诗,写于1939年3月。它以黄河两岸人民抗日救国的英勇斗争为题材,热情地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军民的游击战争,表现了游击健儿和抗日英雄的英雄气概,描绘了抗日战争的宏伟画卷;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充满着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愤怒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号召人们投入到反法西斯的战斗中去。组诗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成为著名的抗日救亡歌曲。感情炽热,气势磅礴,格调高昂,强烈地反映出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王贵与李香香》

李季的长篇叙事诗,写于1945年。它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刘志丹领导的陕北地区土地革命为历史背景,通过对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遭遇和斗争生活的描写,反映了陕北土地革命中尖锐而曲折的阶级斗争,表明了农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才能获得翻身和幸福。长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用比兴手法刻画人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是现代文学史上“表现工农兵”的优秀诗作。

《雷锋之歌》

贺敬之的长篇政治抒情诗,写于1963年。长诗深入发掘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革命事业的螺丝钉。作者歌颂了哺育英雄雷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生动揭示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深远意义。作品气势雄伟,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热情饱满,想象丰富,寓意深刻,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发表后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毛主席诗词》

毛泽东所著旧体诗词集。1976年1月出版,共收作者由1925至1965年所作诗词39首,并附有经作者审定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的注文。毛主席诗词的题材多样,内容深刻,多方面地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作者的革命实践活动。作品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气势雄伟,诗味浓郁。在表现形式上,于严谨的格律之中遣词命意驾轻就熟,用典入化,富有新义,是旧的诗词形式与新的革命内容的完美统一。

《革命烈士诗抄》

萧三编于1959年。书中收集了李大钊、瞿秋白、邓中夏、彭湃、恽代英、方志敏、叶挺、关向应、杨靖宇、李兆麟等几十位革命烈士的120多首诗词。《诗抄》中每一诗篇,都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表现了革命先烈们宁死不屈的磅礴气概和崇高的革命气节,反映了他们的战斗生活、高尚的品质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和坚韧的战斗性。《坟》鲁迅的论文和杂文集。初版于1927年3月,收入1907至1925年的作品20篇。写作时间跨越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时期。主要文章有《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灯下漫笔》、《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

3.外国经典作品阅读推荐

《荷马史诗》

欧洲文学起源于古希腊时代,而荷马史诗则是这一源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甘泉:它启迪了后世诗人丰富的灵感,促成了无数杰作的诞生。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又译《奥德赛》),相传为西元前九世纪左右由一个盲诗人荷马所作,但诗人的生平已不可考。

荷马史诗的内容来源于西元前二十世纪持洛伊战争后,流传在民间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在西元前九世纪至前八世纪由荷马整理加工成演唱本史诗形式,在西元前六世纪被正式写成文章。到了西元前三世纪至前二世纪,经亚历山大城学者编订后,便成了我们所见到的样子。

荷马史诗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广泛地反映了古希腊时代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感情,堪称人类社会童年的“百科全书”。它在西方古典文学中一直占据最高的地位,从西元前八世纪开始,就被公认为文学作品的楷模。两千多年来,西方人一直认为它是古代最伟大的史诗。马克思也给子它极高的评价,说它具有“水久的魅力”,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荷马史诗的成就是巨大的。掩卷之余,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骄横傲慢的阿伽门农、轻薄无能的帕里斯、水性杨花的海伦、钟情痴心的卡吕普索……当然,最让读者难以忘却的还是三位英雄人物:阿喀琉斯血气方刚,单纯执著是力量的化身;赫克托耳是一个具有浓厚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为保卫国家,战死沙场;奥德修斯则是个大智大勇,百折不挠的英雄。在描写这些人物时,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如写奥德修斯假扮成乞丐回家时,众人都认不出他,只有一只老狗摇尾巴欢迎他。这种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令人拍案叫绝。史诗结构精美,剪裁巧妙,布局完整。两部史诗的时间跨度都长达十年,但诗人只截取了几十天发生的事,而又重点写了某几天,都是一个情节,一个主要人物,一个中心。这种以点带面的结构,使得史诗繁而不乱。史诗的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把我们带入一个神奇、悠远的古希腊时代。朴实、流畅的语言,有如一股清新的海风,让我们感受列人类原始时代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特别是那些新鲜、奇特而又不夫贴切生动的比喻的运用,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总之,荷马史诗以绚丽多彩的生动画面,气势雄伟的高昂基调,单纯质朴的艺术风格,在欧洲文学史上竖立了第一座光辉灿烂的纪念碑。

荷马史诗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两部史诗包括了绝大部分的希腊神话。这些神话成为后世文学家们创作的题材。“悲剧之父”伊思奇勒斯说自己的作品是“荷马盛宴的残渣”。维吉尔、但丁、密尔顿、莎士比亚、歌德这些享誉世界的文学家们,都从史诗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到了二十世纪,人们对现代文明的堕落深感痛心,一些作家把目光转向了悠远纯真的神话时代,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尤刊西斯》就直接借用了《奥德修记》的故事。而今,“特洛伊的木马”、“不和的金苹果”、“阿喀琉斯的脚后跟”、“阿波罗计画”这些史诗中的人名、地名和典故,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常用语。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同时,史诗具备某种超越个别文化,超越个别时代地域的普遍意义,使任何读者都容易产生共鸣,并发生兴趣,它永恒的艺术魅力,水远让人迷醉。

《伊索寓言集》

世界上著名的寓言作家并不多,我们仅知道古希腊的伊索、法国的拉·封丹、俄国的克雷洛夫等,他们写的寓言在世界各地皆享有盛名;但说到创作年代之早、作品数量之多、流传范围之广,伊索当在首列。伊索寓言实在是个奇迹。

伊索生活在西元前六世纪,生下来就是奴隶。他先后有过两个主人,由于伊索学识丰富、聪明机智,后一个主人使他成为自由人。伊索后来很有声望,周游列国(邦),最后来到吕底亚。吕底亚的国王十分器重他,遇有疑难之事,总派他去办。一次,伊索奉命带了大笔金钱到德尔斐去发放给该市市民。由于市民贪心不足,伊索乾脆停止发放,把钱退回给国王。市民大怒,诬告他犯了渎神罪,把他投下山岩处死。但德尔斐随即发生大瘟疫,市民只好到有名的德尔斐神庙请求神谕,神谕命令他们用金子赎他们迫害伊索所犯的罪。有关伊索的情况目前只知道这些。

伊索寓言第一本集子的问世,已是他死后近三百年,现在流行的伊索寓言中除了伊索创作的外,还有一些是后人的作品。

伊索寓言都是些短小精悍的故事,很大一部分用动物做主角。所选用的动物又十分符合它们各自的特性,如狐狸的狡猾、狼的凶残、驴子的忍耐等等。每个故事都含有深长的寓意,透过有说服力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所讲的道理也是人生的哲理,运用了自然拟人的手法。因此,不同国家、下同时代的人读了,同样觉得亲切、有意思。

伊索寓言已成为世界经典文学作品,它的许多寓言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成语或习惯用语,如“龟兔赛跑”、“狐狸吃下列葡萄说葡萄酸”、“狼来了”、“乌鸦和狐狸”等等,丰富了我们的语言。

《伊底帕斯王》

古希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希腊人创造的艺术成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高峰。出现在西元前六~五世纪的古希腊戏剧,真正翻开人类戏剧中的篇章,并写下了辉煌的第一页。以伊思奇勒斯、沙弗克力斯和尤里庇狄思为代表的古希腊悲剧诗人,对西方戏剧的发展有著深远的、不可磨灭的功绩。

沙弗克力斯(约西元前四九六~前四六年)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生活在雅典最繁荣的时期,他的作品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极盛时期的思想。他塑造的悲剧人物丰富多彩,悲剧形式也趋于完善,他的创作标志著希腊已进入成熟阶段。

沙弗克力斯受过很好的音乐和诗歌的教育,他二十八岁时第一次参加戏剧比赛,就击败了被后世称为“希腊悲剧之父”的伊思奇勒斯,得了头奖。沙弗克力斯是希腊悲剧家中得奖最多的一位,一共得了二十四次头奖和次奖,从没得过第三名,大约距他第一次夺冠之后二十七年,才输给了尤里庇狄思。沙弗克力斯一生共写了一百三十部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只有七部,其中以《安戈提涅》和《伊底帕斯王》最为杰出。

《伊底帕斯王》是沙弗克力斯的代表作,亚里斯多德曾给子它很高的评价,称它为“十全十美的悲剧”。故事从伊底帕斯追查凶手开始,结果发现凶手就是自己,是他无意中杀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并且娶了亲生母亲,而这一切都早已显示在神谕之中。后来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表示,“恋母”的“伊底帕斯情结”这一术语就是出自《伊底帕斯王》这出悲剧。透过这个悲惨的故事,诗人表达了人与命运的冲突,表达了人无法逃脱命运的罗网这个主题。人对命运所做十的一切反抗都是徒劳的,就算是已经预知了它的轨迹,也无法改变最后注定的结果。诗人既相信命运,又对伊底帕斯深表同情。当真相大白时,伊底帕斯刺瞎了一自己的双眼,自我流放,但他对命运的坚决反抗仍然值得赞美。这种对于命运的合理性的怀疑,正反映了处于浓厚民主意识氛围中的古希腊人民对自由的向往。

沙弗克力斯是怀著自豪与崇敬的心情来歌颂伊底帕斯这样一个敢于与命运搏斗的英雄人物的。同样,后人也十分崇敬这位伟大的戏剧家。西元前四六年,诗人去世之时,雅典和斯巴达正在进行战争,交通受阻,诗人的遗体不能归葬故乡。斯巴违的将军听说这位伟大的诗人死了,特别下令停战,让雅典人埋葬诗人,诗人的坟墓上立著一个善於歌唱的人头鸟的形象。

《莎士北亚全集》

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必修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一九八四年选举世界十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一五六四~一六一六年)名列第一。这些都说明莎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他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他的戏剧已被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难怪英国有句谚语:“宁可下要一百个印度,也下能没有莎士比亚。”虽然这话有浓厚的殖民色彩,但莎士比亚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

但这样伟大的作家生平资料所留极少,以至於有人怀疑是否有此人的存在。

在此问题上最有影响的是“培根说”。有人推测出这些剧作可能是培根所写,因为不屑于让自己的名字扯进演戏这种低级职业,就花钱租用了一个叫莎士比亚的乡巴佬的名字。支持这种说法的有马克·吐温和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

有人在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中测出培根用密码说明他的手稿藏在威河河床下。一九一一年,人们真的将这条河床翻了个底朝天,结果一无所获。最耸人听闻的还是“马洛说”。马洛是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一位才子,在一次决斗中死去。文里界有人认为他用死成全了莎士比亚。美国著名戏剧家霍夫曼据此推测马洛并未死去,死的是一个替身。真的马洛逃往国外,后来潜回朋友华星汉家继续写剧本,华星汉墓中必藏有马洛原稿。在英国政府允许下,他在一九五年和一九七六年两次挖开华星汉墓,均一无所获。霍夫曼至今仍在四处挖墓以证其说。

莎士比亚留下两首长篇叙事诗,一五四首十四行诗和少数维诗,以及三十七部震撼舞台的戏剧。这已足够奠定他在文学史上不朽的地位。打开莎士比亚戏剧集,如同打开百宝箱,使人眼花撩乱。书中处处进发出智慧的火花,闪烁著艺术的光芒。莎士比亚作品为你展开的世界,似下遥远,出现的人物也并不陌生,他们的思想、感情、行为、生活、道德观念,也非是隔世的,他们的喜怒哀乐,仍然激荡著我们,整部戏剧集中最令人热血沸腾的,是莎士比亚挥舞著个性解放的文艺复兴大旗向封建、宗教等堡垒发动的一次次酣畅淋漓的进攻,将蒙昧一次次斩于马下。人物形象塑造是莎士比亚对人类文化宝库所作的最杰出的贡献。他创造的戏剧人物类型广泛、数量众多,有名有姓者达七百余人,其中哈姆雷特、罗密欧、茱丽叶、奥赛罗、夏洛克等不朽的典型已被列入世界文学的艺术昼廊。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注重个性化、复杂化,透过人物行动、内心独白来多角刻画。这些已成为后来剧作必不可少的手段。情节设计上他注重多层次、多线索、悲喜结合,使剧本生动活泼,不落俗套。在注重情节安排的同时,莎士比亚对结构要求极严,几乎每个剧本都可用开端、发展、转折、高潮和收场等五部分的正规布局加以分析。莎士比亚还是一个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在戏剧语言追求口语化的同时,融入诗的优美,创造出生动的意象、美妙的韵律,开一代风气之先。当代英语中有许多词汇、短语、用法、谚语、格言都是从莎士比亚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九五三年出版的《牛津名句词典》中莎士比亚占六十五页。据七年代计算机统计莎士比亚全部词汇量达二九六六个。从这些数据中足可看出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

莎士比亚戏剧自诞生以来,影响了整整四百年的文学发展。美国著名诗人艾略特说过:“莎士比亚批评总是随著世界的变化而变化。”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著名作家本·琼生就赞颂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於所有的世纪”。俄国伟大的批评家别林斯基则赞扬莎士比亚作品的意义和内容“像宇宙一样伟大和无限”。马克思、恩格斯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号召作家创作要追求“莎士比亚化”。在西方世界,莎士比亚与荷马、但丁和歌德并称世界四大诗人,其中莎士比亚稳坐第一把交椅。四百年来,除伏尔泰、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表示不满外,所有的文学家都在赞颂之余努力借鉴、学习莎士出亚的戏剧,其研究更分成众多学派。如借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来进行研究的心理批评派,他们提出了诸如哈姆雷特有恋母情节,《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是同陆恋等观点。莎士比亚戏剧还影响了其它艺术形式的发展,许多音乐家从莎剧中吸收灵感,创作出一首首旷世杰作,其中有许多伟人的名字:贝多芬、李斯特、莫扎特、施特劳斯、舒伯特、门德尔松、柴可夫斯基。绘画史上更出现过“莎士比亚昼廊”的专门昼派。歌剧方面比较著名的莎剧至一九七年已有两百多部,电影方面更拍摄了六百多部莎士比亚电影。其中《哈姆雷特》共有八个国家拍出了二十二一部。一九四九年获奥斯卡五项大奖的就是电影《哈姆雷特》。莎剧也是最为中国人所熟悉的,据资料证明,一八四二年就有了用满文译成的《马克白》。在新文化运动中,莎剧最早被引进,成为启发人们反封建的有力工具。

如今,莎学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詖誉为世界学术的奥林匹克。莎士比亚研究机构遍及世界各地,莎剧已被译成七十种文字,仅次于《圣经》,他的戏剧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上演,研究莎士比亚的学术专著浩如烟海。只在英语中,一九八三年统计当年共出三二一九种。如今所有大学都开设了莎士比亚课程,一九八年新加坡教育长因宣布以东方文字代替莎士比亚文字,从而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在人们抗议声中,他被迫辞职。另外,莎剧光在美国每年就能卖出一百万册,足见销量之好。

综合上述,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像莎士比亚一样,在世界文化生活中有著如此广泛的影响和享有这样崇高的荣誉。莎士比亚故乡上空飘扬著一五个国家的国旗,以示对这位伟大作家的敬意。莎士比亚,的确下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属于全世界。

《论人生》

弗朗西斯·培根(一五六一~一六二六年),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对于近代唯物哲学及科学的思想方法有重大贡献,马克思曾给子他其极高的评价,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传世的代表作有《新工具》、《学术的复兴》、《论人生》等,其中《论人生》是培根穷毕生之力所写就的一部人生随感作品。

培根一五六一年一月二十二日出生于伦敦的一个贵族之家,其父是女王的掌玺大臣。培根十二岁时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由于对当时所设课程不满,只在学院待了三年。十五岁时,培根成了英国驻法国大使的随员,回国后不久,又当选为议会议员,后来成为女王的特别法律顾问。但以后受到政敌的排挤,在仕途上一直没有发展。

一五九七年,培根的《论人生》问世,当时只有十篇文章,原本是一本献给其兄长的小书。但出乎他意料之外,该书问世后回响颇佳,于是培根决心继续写下去。

一六七年,新任英王终於发现了培根的才华,将其擢升为法部次官。培根从此青云直上,最终成了英格兰大法官,并被封为子爵。这期间,《论人生》又出了两版,文章增加至三十八篇,原有的一些文章也被大幅度地加以修改。

一六二一年,培根被控受贿,审判后被撤销一切官职,并罚金四万英镑,还被监禁在伦敦塔中,但时间不长。以后,法庭虽然将四万英镑罚金退还给他,但他从此一蹶不振。一六二五年,《论人生》终告完成,共收录五十八篇文章,但问世俊下久,培根便与世长辞了。

《论人生》的创作过程几乎伴随著培根一生全部的不幸经历,它最全面地包容著培根的思想与情感。他对这本书特别重视,每篇文章都曾修改数遍,晚年更将其置于枕侧,不时加以增删,故《论人生》被誉为是英语文学中最为经典、最为精炼的著作之一。

虽然历代以来,后人对培根在道德方面非议甚多,特别是对他晚年受贿一事,指责他有“伟大的思想、渺小的灵魂”,但培根对此只承认接受过不正当的“馈赠”,却从未有过枉法行为。在贿赂横行的当时英国政治环境中,培根的行为虽然称不上检点,但还不算犯法,他不过是一位与世沉浮的道德平庸者。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及享有的历史地位,更不会影响今天人们对他的《论人生》的评价。

《失乐厨》

在英国诗人密尔顿创作的三大史诗(《失乐园》、《复乐园》、穴力士参孙》)中,失乐园》是最伟大的一部,它不仅使密尔顿进入伟大诗人的行列,而且为源远流长的英国诗歌增加了一座令人仰视的高峰。

约翰·弥尔顿(一六八~一六七四年)的父亲是一位富有的公证人,这使密尔顿有条件接受一流的教育;他先后毕业于英国著名的圣保罗学校和剑桥大学,学会了熟练使用拉丁文。当然,实事求是地看,密尔顿渊博的知识和极强的写作能力,主要还是靠他勤奋自修得来的。在他六十多年的生活中,游历义大利、担任政府秘书和晚年的失明对他影响最大。

密尔顿是在大学毕业后游历义大利的。在当时英国人的眼中,旅游欧洲大陆是有身分的青年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结业旅行,密尔顿也不例外。由於他能纯熟地运用拉了文辩论和写作,所以他在义大利很受欢迎,甚至有诗人把他同荷马和维吉尔相比,这使他坚定了要创作史诗传之后世的理想。他在义大利还亲往拜访了被教会软禁的“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伽利略对宇宙的认识对他影响很深;而伽利略晚年在双目失明、处境窘迫中仍坚持真理的态度,更成为密尔顿终身学习的榜样。

密尔顿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保王分子与共和派激烈斗争的时代。密尔顿是个坚定的共和派,所以他参加了克伦威尔政府,担任拉丁文秘书,与保王分子敦烈论战。他先后写下《为英国人民声辩》、《再为英国人民声辩》,辩倒了当时欧洲最有声望的大学者沙尔马修,令世人震惊。

密尔顿自幼身体较弱,视力下佳,繁重的论战毁坏了他的健康,使他的双眼终於失明,而王权的复辟和共和派的失败更造成他处境的险恶,但他像咖利略一样,没有屈服,反而以惊人的毅力,口述创作了三部伟大史诗。

《失乐园》借用《旧约·创世纪》第二~三章中的神话作为题材。旧约原来故事很简单,写蛇引诱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树的果子,因而被驱逐出伊甸乐园,只有几百宇,密尔顿加以极大的丰富和创造。《失乐园》不是一部完整统一、一气呵成的作品,而是由两大部分杂糅而成的——一部比较完整的阅于人类堕落的悲剧,加上一部以撒旦为主角的英雄诗。

《失乐园》结构宏大,洋洋万余行,在时间上,上溯新宇宙的诞生,下至人类未来,旧世纪的衰亡:在空间上,又包括至高天国、人类乐园和地狱深渊。史诗包罗万象,形成一幅一幅无边无际、色彩绚丽而又若隐若现的昼面,情景极为壮观。

《失乐园》语言成就突出,它虽是以无韵诗体写成,读来却有强烈的节奏感,极富音乐之美。它还广泛使用了荷马以来史诗式的明喻手法,用众多的形象造成一种几乎使人眼花撩乱的效果,在这首诗上,古典艺术与近代艺术有著奇妙的结合。

《失乐园》成苏,使密尔顿成为史诗诗人中的最后一人,雪莱在《诗辨》里只提以三个伟大的史诗作家——荷马、但丁、密尔顿。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狄福受一个苏格兰水手海上历险的经历自发而成。狄福在此书中描写了人对自然的挑战,写成一部十分有趣、雅俗共赏、老少爱读的名著,为此,狄福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

现实中的狄福就像鲁滨逊一样有著非凡的传奇经历。狄福(一六六~一七三一年)生在伦敦,父亲是屠夫。狄福经营过各种行业,也参与当时的政治斗争,甚至为政客们充当秘密情报员。他是那个时代最不安分守己的一个。他像无孔不入的水银一样到处冒险。这些冒险曾给他带来荣誉和声名,金钱与地位。他曾作过皇家高级顾问。但也曾让他三度饱尝铁窗之苦,几次经历逃亡艰辛。在经过几次起伏之后,狄福已厌倦了政治和金钱。在年近六十之际他开始写《鲁滨逊漂流记》,却大获成功,成为英国小说的开山人。

除《鲁滨逊漂流记》外,狄福还创作了很多作品。小说类有《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等。还有一些传记、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流传极广。与现代侦探小说一样,整本书的情节精确地按扉页上的梗概展开,详细地叙述了主人翁鲁滨逊海上冒险的经历。如今,它已在世界文学史上永远占有一席之地。在二十世纪前,这部小说已出版翻译或模仿本至少达七百个版本,而且此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鲁滨逊漂流记》的魅力究竟何在呢?表面看来它只是以其冒险生活情节吸引读者,但更深层的意义正如英国文学史家艾伦所认为的,该小说是一部包含每个人生活的寓言:“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都遭受孤寂的折磨。狄福徵性地描述了这种孤独,把鲁滨逊和上帝一起抛到了荒岛上。因此,《鲁滨逊漂流记》其实是描述了一种普通人的经历感受的寓言故事,因为我们都是鲁滨逊,像鲁滨逊那样孤独是人的命运。”

此书最大的艺术成就,就是在世界文学中塑造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典型形象。鲁滨逊所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四处扩张的时代,在他身上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富于冒险、充满野心、百折下回的顽强毅力和一种斗志。因此,鲁滨逊很自然地成了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他出身不好,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他有一股压抑不住的冒险进取精神,他白手起家的传奇经历,是每一位不甘于平庸生活的年轻人的梦想。流落荒岛后,他不是听天由命、坐以待毙,而是发挥自己全部才智,不断用自己的劳动改善自己的伙食和居住条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精,创建了自己的王国。他以劳动成为自然的主人,从而引起人们对他的热爱。本书另一个艺术成就就是它的真实性和具体陆。在英国文学中,这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作者在序言中曾强调指出:“这本书完全是事实的记载,毫无半点捏造的痕迹。”秋福的技巧在于把假想的事物写得栩栩如生,准确生动和细致地写出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特徵。这也与他自己是早期英国第一流报人的身分有关,读者完全将故事误以为真。

本书不仅使读者感到真实具体,而且使读者感到亲切。这与狄福写作技巧有关。他采用了第一人称和回忆录的形式,用日记的穿插生动地记下了人物内心的感受和对事物的思考。文体简朴、明晰,语句通俗、浅显,他特别强调文章要有简明的风格,正因如此,本书才能广泛地在群众中流传。

《鲁滨逊漂流记》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为狄福赢得了近五百个头街,而且各种译本、仿作出了近七百种。我们所熟悉的《格列佛游记》就是仿作中的精品,此书还是西方青少年最喜爱的一部小说之一。卢梭在《爱弥儿》中就将它作为爱弥儿十五岁时的必读书。就这样,它成为教育史上的里程碑。此书也引发了许多伟大哲人的思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各种著作中,数次引用鲁滨逊的故事来说明资产阶级的本性。当然,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此书也是一部最受欢迎的纯消遣读物。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是世界讽刺文学中一部杰出的作品,自出版以来就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特别是大人国和小人国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伏尔泰、拜伦、高尔基、鲁迅都非常推崇这部讽刺杰作。它不仅是英国文学中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也在世界文学史上揭开了光辉的一页。

江奈生·斯咸夫特(一六六七~一七四五)是英国十八世纪前期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治家。他出生于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的一个贫寒家庭,是一个遗腹子。在亲友的帮助下勉强大学毕业。由于生活所迫,他曾先后做过乡村牧师以及贵族的私人秘书,社会地位低下,过著痛苦和屈辱的生活。但是,斯咸夫特一生追求真理,不畏强权暴力,从下为名利所动,此一性格使他对社会黑暗疾恶如仇。他的成名作是《无稽之谈》,这部讽刺佳作奠定了他在英国文坛上的声誉。英法战争期间,他的反战文章无情地揭露了英军总司令的贪污行为,举国哗然。结果总司令被撤职,英法签定了和约。当时被称作“斯威夫特和约”。有人评价道:“斯威夫特曾一度控制了英国的政治舆论……智慧和真理的结合,具有权利无法抵抗的力量。”晚年他还抱病领导了爱尔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成为爱尔兰人民的民族英雄。正是在这场运动中,斯威夫特写成了令他名垂后世的《格列佛游记》。一七四五年,重病缠身的斯威夫特在都柏林去世。

《格列佛游记》的构思源于一七二年斯威夫特在伦敦与朋友的一次聚会。

这时正是英国殖民者对爱尔兰人民的剥削更加残酷之际。斯威夫特谈到当局种种贪婪无耻的行径,觉得十分可笑,便在开玩笑中,信笔开始了《游记》第一卷的创作。开始创作后,斯威夫特逐渐认识到全面揭露英国当局残酷统治的必要,便以严肃的态度将各种社会问题引入小说。经过无数次的增删修改,小说于一七二五年完成,第二年匿名发表。

小说的主题非常深刻,透过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巫人岛、智马国的奇遇,反映十八世纪前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以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斯威夫特运用天才的想像,采用幻想的,包括神话式、童话式,甚至是魔幻式等种种超现实的手法,创造了一个个光怪陆离的梦幻世界。以格列佛的游程穿插其中,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刻画了英国社会中上至国王,下至地方贪官污吏和御用文人的各类人物,更集中、更强烈地反映了现实,使人并无虚幻之感。幻想和现实的统一,用超现实手法反映现实矛盾,是这部讽刺杰作的最大特点。小说中多种讽刺手法的运用,如象徵影射、巧妙对比、适度夸张、反语相讥,使人读来痛快淋漓,拍案叫绝。

《格列佛游记》一经发表,就在英国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争相购买传阅。二百多年来它被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小人国、大人国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它在继承薄伽丘、拉伯雷、塞万提斯等人的讽刺艺术传统上,进一步丰富了讽刺小说的艺术手法,成为讽刺文学的一个里程碑。对于后世的影响可谓长久而深远。后世进行讽刺文学创作的小说家,无不借鉴《格列佛游记》高超的讽刺技巧,从这个意义上说,斯威夫特是无法被时代淘汰的。另外,对于中国来讲,《格列佛游记》是最早被介绍给中国读者的西方名著。一八七二年被译作《谈赢小录》登载于《申报》,很快便以它独具的讽刺艺术征服了读者。《镜花缘》、《老残游记》都曾受其影响。鲁迅对它更是推崇备至,把它誉为绝品。

《拜伦诗选》

乔治·戈登·拜伦(一七七八~一八二四年),是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是一个复杂的人——他既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勇敢无畏的斗士;他在疆场上叱吒风云,又在情场中流连忘返;他被人广泛地模仿著,又被人广泛地排挤著。歌德曾赞美他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天才”,普希金则称颂他为“思想界的君王”,还有人说,拜伦是“浪漫主义诗人中最‘现代’的一个”。

拜伦出生于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十岁时他继承了家族的爵位和领地,成为第六世勋爵,其领地所在正是英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之一诺丁汉郡。他天生跛足,由于治疗不当而愈来愈糟,这个终生缺陷使他异常敏感和痛苦。为了与显赫的身份相配,拜伦先后进入哈罗公学和剑桥大学学习,但他对这两个贵族学校没好感,在那里,他一方面广泛阅读各国的文史哲著作,一方面过著闲散放荡的年轻贵族的时尚生活,还结识了一些对他日后有深远影响的自由主义者。

二十岁前后,拜伦到欧洲大陆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游历了两年,回来以后便开始进行政治活动,以一个反对派的面目出现在上议院里。一八一五年,他与密尔班克小姐结婚,这段不幸的婚姻是拜伦一生中最大的错误,为早就仇视他的贵族阶层提供了报复的契机,一时间流言四起,迫使诗人于一八一六年离开了英国,从此再未回过故乡。

在瑞士,拜伦与另一位诗人雪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八一七年到一八二三年,拜伦客居意大利,这是诗人毕生创作最挥煌的一个时期。当时的希腊正处于土耳其帝国的黑暗统治之下,拜伦决定去希腊参加反土耳其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一八二三年夏天,他乘著自己出资的战舰驶往希腊。第二年,在沼泽地患热病去世。他逝世的四月十九日被希腊人民宣布为国哀日。

拜伦的诗歌创作与他一生的经历密切相联,其作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类型上都很丰富,在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雪莱诗选》

《不列颠大百科全书》给波西·比希·雪莱加了长串的头街:“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剧作家和改革家”。这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雪莱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给世界带来了何等的影响!雪莱与拜伦是同时代的浪漫主义诗人,不仅诗名相齐,他们的生活经历也颇有几分相似。

一七九二年,雪莱出生在英格兰一个贵族家庭。他从小聪颖,八岁就能写诗,《雪莱诗选》中第一首《猫》即当时的作品。与此同时,他的叛逆性格也颇为明显,在伊顿公学期间,英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咸廉·葛德文的《政治正义论》给了他十分重要的影响;进入牛津大学不到半年,他就因为写作和刊发小册子《论无神论的必然性》而被开除。不久,他又出于同情娶了受家庭虐待的哈丽特,被父亲逐出家门,从此成为英国上流社会排挤的对象。

这时他开始积极参与爱尔兰反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一八二二年,第一部长诗《卖布女王》问世。夫妻之间却因志趣不合产生矛盾,雪莱与他妻子离了婚,这种在当时大逆不道的举动,招致无休止的责难和迫害。一八一八年,他发表了著名长诗《伊斯兰的起义》后,愤然离国,漂泊于地中海滨和亚乎车山脉一带。

在义大利度过最后的岁月里,诗人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如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长诗《暴政的假面游行》、《自由颂》、《阿多尼》,还有一系列短篇抒情诗,如《给英格兰人的歌》、《西风颂》、《致云雀》、《云》等,多数收入《雪莱诗选》中。一八二二年,雪莱泛舟出海,被巨浪吞噬了年轻的生命。

雪莱自己说:“我的写作既不图利也求名。写诗并加以发表,不过是我的手段,目的则在于传达我和他人之间的同情;而这种同情正是我对於同类的强烈无边的爱,激励我去争取的一种感情。”唯其如此,雪莱的诗作和雪莱的精神,才影响了各国一代又一代的勇士们,朝著光明与爱不断前行,直至如今。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珍·奥斯汀一七七五/一八一七年)的代表作。小说围绕著班奈特太太如何把五个女儿嫁出去的主题展开故事。男主人翁富有而且骄傲,代表傲慢:女主人翁年轻而任性,代表偏见;最后,爱情终于打破了这种傲慢和偏见,小说在结婚典礼中结束,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饶有风趣地反映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乡间的风俗人情,衬托出那个社会的闭塞与停滞,给人以艺术的想像,是一部社会风俗喜剧佳作。

奥斯汀出身于英国乡村的一个牧师家庭。她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但却从小博览群书。她以一个女性的敏感观察著这个世界,十七岁开始写作小说,但一直未发表。等到第一部小说《理智与情感》问世时,她已三十六岁。她发表作品都是匿名,只有一八一七年她去世后,两部遗作《诺桑觉寺》和《劝导》才署上她的真名。她的其他作品还有《爱玛》、《曼斯菲尔德庄园》等。在现实生活中,奥斯汀终身未嫁,一辈子过著独身生活。周围的村民从未意识到她小说家的身分,奥斯汀也有意隐瞒。她只有在没人时才伏在一张小桌上写作,而一旦外面有响动,她便急忙收好稿子,装作整理家务的样子。为此,她还特意准备了吸墨水纸,以便把刚写在稿纸上的字消去,她房间的门一开便会嘎嘎吱吱地响,但她从不让人给门上的折叶上油,因为这正是很好的报警器。如今,她的住所已成为一个博物馆,那扇会响的门仍保存著,表达人们一种崇敬之情和独特的纪念方式。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本人最喜爱的作品。她说这是她的“宝贝儿”。它描写中产阶级男女的爱情与婚姻。在奥斯汀之前,十八世纪后期的英国小说中有一股女性感情潮流,充满伤感情调和忧郁嗜好,奥斯汀则在此书中运用喜剧手法表达对生活的严肃批评,探索女主人翁伊丽莎自从恋爱到结婚中自我发现的心理历程。她提出了新的婚姻观,即为财产打算的婚姻是不幸福的,结婚只考虑财产是愚蠢的,讲究门第的包办婚姻不堪忍受,把婚姻当儿戏毫不足取,理想的婚姻要以感情为基础。正因此书反映的新型婚姻觐更接近现代生活,这就使《傲慢与偏见》一书的思想成就卓然,超越了同时代的爱情小说。

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也很具代表性。奥斯汀是一位不动声色的讽刺大家,她选择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作为嘲讽对象,而从不关注时代巨变或是社会纷争。这一点曾引起很多评论家的非议,但正因为她将她所熟悉的生活用精雕细琢式的写作技巧表达出来,才显示了她独特的创作风格。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不可能一本正经地坐下来写一部一本正经的浪漫题材的作品。假如我必须这么作,为了不至于使我轻看自己或轻看其他的人,我相信在写完第一章之前我会上吊自杀。我必须保持我的写作风格。”奥斯汀还善于挖掘人物,特别是女性的内心世界,用委婉而优美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作品的喜剧情调:奥斯汀用她那高超的智慧和幽默感,对各种丑恶现象进行无情讽刺。措词的幽默、构思的精巧,都使这本书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深度,作品还成功塑造了伊丽莎白这一可爱的女主人翁的形象,此外,作品结构匀称,其情节安排跌宕起伏,展示了奥斯汀的写作天赋。

珍·奥斯汀是一个以现实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见长的小说家,在英国文学史上有著承上启下的作用。《傲慢与偏见》的第一稿曾遭退稿,但它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正如同时代著名诗人司各特所言:“我至少是第三遍,重读了奥斯汀小姐大手笔的创伤小说《傲慢与偏见》,在描写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琐事、内心情感和人物性格方面,这位姑娘很有才能。这种才能是我所遇到过最令人感到赏心悦目的。若是写一些虚张声势的文章,我可以和一般人一样动动笔。可是要我以这样细腻的笔触,把那些普普通通的事情和人物刻画得维妙维肖,这确是我力所不能及的。”《傲慢与偏见》除以它精雕手法和讽刺天才给予十九世纪乃至现在许多作家刺激外,还成为当时妇女的必读佳作,成为她们选择爱情的标准。这部小说后来还被改编为戏剧、电影。无庸置疑地,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在世界文学史上已名列经典行列。

《简·爱》

《简·爱》问世之后,女主人翁简·爱的声名比起它的作者要大得多。然而,人们同时普遍认为《简·爱》是其作者夏绿蒂·勃朗特“诗意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夏绿蒂·勃朗特(一八一六~一八五五年)是著名的勃朗特三姊妹作家之一,而三姊妹中又以艾蜜莉·勃朗特和她最为出色,她们的名字和勃朗宁夫人一起,构成那个时代英国妇女最高荣誉的完美代表。夏绿蒂出生于英国北部偏僻山区的一个贫寒的牧师家庭,早年丧母,父亲无力抚育六个子女,便将女孩子们送到半救济性的寄宿学校去,夏绿蒂留校任教二一年后外出任家庭教师,这些经历在《简·爱》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叙述。她自小酷爱文学,深受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重要作品还有《雪莉》、《维莱特》、《教师》等。她的情感生活还没有简·爱的充满传奇性,到三十八岁才与父亲的副牧师结婚,婚后过了短暂的幸福生活,次年便去世了。

由于十九世纪的英国对妇女从事文学创作仍有极大的偏见和抵制情绪,在发表《简·爱》时,夏绿蒂不得不使用了一个男性化的化名柯勒·贝尔,《简·爱》得到广泛欢迎后,对这位作家性别的猜测,一时间也成为热门话题,当时已驰名文坛的萨克雷一眼看出:“它是一个女人写的,但她是谁呢?”而当时一篇从道德思想方面猛烈攻击《筒·爱》的评论也这么断言:“除了一个女人,谁肯冒极少成功希望的风险,写满八开本三大卷,来讲一个女人的心史?”夏绿蒂之所以用男性化名发表自己的杰作《简·爱》,是由于她深感在英国没有女作家的地位,然而《简·爱》的意义不仅在于使英国文坛发现了夏绿蒂·勃朗特,而是使全世界千千万万的女性从女主人翁简·爱身上找到了追求平等与自立的精神资源。

《简·爱》选择了一个确实令人感兴趣的浪漫主义的情境。简·爱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姑娘,从小是孤儿,在慈善学校受教育,当她走入社会时,她的心智教义不次于任何人,却处于低人一等的从属地位,她接触到自己所欣赏和希冀的种种事物,但命运却不允许她得到这一切;末了,她透过爱情,完满地走进了生活。《简·爱》还是以爱感动人心的,对于一位“灰姑娘”式人物的奋斗史的刻画而取胜的。它具备了一部出色的小说所应有的素质:诗情画意、激情、生活知识。故事有一种自然展开的、始终不渝的趣味、紧紧地抓住你注意力不放,加上受哥特式小说的影响,所具有的那种神秘的气氛,更使读者的想像欲得到相当的满足。女主人翁简·爱的形象非常独特,可以说一反传统小说妙龄佳人式的描写,她苍白、矮小,一点儿也不美,带点天才的味道,又带点儿悍妇的味道,有著不平凡的气质和丰富的感情体验能力。简·爱始终追求个人的独立性,那怕面对男主人翁罗彻斯特如幻如神的爱情之箭,她也顾及传统的道德藩篱。她闯进这个秩序井然的世界,向它的原则挑战,同时也时时梦想建立一个田园中的安定家庭。相应地,罗彻斯特就被塑造成这样一个矛盾女人幻想中的形象,他强悍而又温柔,暴烈而又通情达理,在关键的时候,他总是主动寻求与简·爱达到精神上的合契。得到罗彻斯特,是简·爱一个理想的实现,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简·爱一直以其精神和道德上的美感力量来吸引罗彻斯特的注意。一百多年来,无数人阅读《简·爱》这本书,无疑也是同样的原因,谁能抗拒如此话语的诱惑:“我们是平等的……,至少我们通过坟墓,平等地站到上帝面前。”它几乎成为全世界能阅读小说的妇女必读的经典之作,也跃入了世界文学中知名作品的行列。

《咆啸山庄》

艾蜜莉·勃朗特生前寂寞,和姊姊夏绿蒂一样,她是个没见过多大世面的英国北部小郡牧师家的女儿,凭著幻想与激情写作,她也用一个男性化的笔名“埃律斯·贝尔”发表作品。可是,当她的《咆啸山庄》继姊姊的《简·爱》问世后,却没能像《简·爱》那样得到热烈的回应,相反地,它遇到了普遍的冷淡和几篇严厉贬抑的评论;有一篇刻薄的评论甚至说:“是哪一个人写出这样一部作品来,他怎么写了十来章居然没有自杀?”这是一本可怕的、令人痛苦、强有力而又充满激情的书,这与它年轻的作者本身的性格与才华不无关系。

艾蜜莉(一八一八~一八四八年)自小内向,缄默又总带著几分男性自居感,诚如夏绿蒂所说的:“她比男人还要刚强,比小孩还要单纯,她的性格是独一无二的。”在少女时代,当她和姊妹们阅在家里“编造”故事、写诗的时候,她就显现出一种内涵更深的倾向,收录在她们诗歌合集(此书初版仅售出二册)中艾蜜莉的作品总是如同波德莱尔或爱伦·坡那样困惑于恶这一问题,在那纯洁的抒情风格之间,总徘徊著死亡的阴影。到《咆啸山庄》动笔时,这种困惑与不安变得不可忍耐,她迫切需要创造一个虚构的世界来演示它,把自己心底几近撕裂的痛苦借小说人物之口倾吐。

所以,放在我们眼前的这一部《咆啸山庄》显得与众不同。它狂放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源自於人物“爱”与“恨”的极端冲突,而在斯克立和凯瑟琳这对旷世情侣身上,极度的爱中混合著极度的恨,失去凯瑟琳使斯克立成为一个复仇狂。再者,作者把故事背景放置在一个封闭的小社会——两个山庄,和开放的大自然——荒原之中,整个小说的情境就格外地“戏剧化”,阴冷而暴力,神秘怪烈又隐含著神圣的温情。

其次,女作家放弃了那种从头说起,原原本本的叙事手法,十九世纪的女作家,像她姊姊写《简·爱》,奥斯汀写《傲慢与偏见》,所采用的是这样一种易于为大众接受的传统手法,艾蜜莉则为了讲清楚发生在两代人身上的复杂故事,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当时少见的“戏剧性结构”,借用了一位闯入咆啸山庄的陌生人洛克乌先生之耳目,从故事的中间切入;这时候,女主人翁凯瑟琳已死去,斯克立正处于极度暴虐地惩罚两家族的第二代的时候,这就设置了一个巨大的悬念,使读者急于追索事情的前因,又时时关注著人物未来的命运。当然,对于当时读惯古典小说的人们来说,接受这种叙事手法是有些吃力的,以致于有人指责此书“七拼八凑,不成体统”。

《咆啸山庄》深层次的主题是什么,现在,多数人认为是对于人性的探索,洛克乌先生到来时所做的恶梦,可谓是开启故事主题的钥匙,那是人性的冻结,之后三十年旧事的倒叙正说明人性堕落的过程,而最后四章,则顺叙了人性的复苏,斯克立终于悟到了无止境的报复只会带来糟糕的结局。小说基本上在讲叙恶的过程中最终发现了善的可能。

在当时的文坛,艾蜜莉远远地走在人们之前。直至那个世纪结束后,才有人一反前说,认为“在十九世纪,《咆啸山庄》是一位女作家所能写出的最好的散文诗”;不仅如此,在本世纪,人们重新阅读与评价勃朗特三姊妹的文学作品时,开始提出:艾蜜莉·勃朗特是“三姊妹中最伟大的天才”。《咆啸山庄》也成为西方学者们欲琢磨个究竟的一块玉石,笼罩在它身上的百思不得其解的谜面背后,那丰富的答案将渐渐被解释开来;毕竟,它是部可读性很强的天才之作,而非是云雾团里的“天书”。

《草叶集》

抒情诗集。美国诗人惠特曼著,1855年出版。它歌颂民主自由,反对奴隶制度和民族压迫;倡导人类平等,谴责资产阶级的残酷贪婪;颂扬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赞美大自然;并提出了关于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如《为你,啊,民主哟!》、《大路之歌》、《思想》、《致政府》、《从巴门诺克开始》、《大斧之歌》、《欧罗巴》、《向世界致敬》等。《草叶集》创造了美国诗歌的新形式——自由体。打破了传统的格律诗的束缚;在诗的结构上,常使用“同字起句法”以及排句、叠句,因而气势磅礴。

《玩偶之家》

剧本,挪威作家易卜生著,1879年发表。作品通过主人公娜拉逐步觉醒,最后毅然从家庭出走的过程,深刻地说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家庭里,妇女处于极端无权的地位,她们没有经济权,没有支配权,甚至没有独立的人格。但是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呢?怎样才能使妇女真正获解放呢?作者没能作出回答,反映了作者的阶级局限性。作者善于在剧情发展中用设问吸引读者,使读者思考讨论,使剧情步步深入,引向高潮。随着剧情冲实的展开,及时进行括叙追述,因而情节集中,结构紧凑。此外,作品对细节描写和人物内心变化的刻画也颇具特色。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

在美国的文学史上,马克·吐温占菩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美国建国后的许多年,作家们几乎都处于传统英国文学的影响之下。马克·吐温打破了这个局面,用美国西部地区的群众幽默、充满美国俚语的口语体及特殊的说故事方式,为美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创作方向。

马克·吐温的小说大多是对美国社会的辛辣嘲讽。他善于运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把生活中各种丑恶的人、事以及现象放大好几倍,然后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去憎恶。他早年的作品风格轻松,讽刺中带有嘲笑的意味:晚年诙谐的成分减少,变得辛辣和冷峻。

马克·吐温的小说在世界各地拥有广泛的读者,在中国也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的作品甚至被选入中学的语文教材。值得一提的是,马克·吐温对中国人民有著深厚的情谊,他曾在一九○○年发表演讲,他说:“我的同情是在中国那一边,欧洲掌权的盗贼长期野蛮地欺凌中国,我希望中国人把所有的外国人都赶出去。”在那样的年代里,马克·吐温能够发表这样的演讲,是非常可贵的,而这种正直的勇气正是他的讽刺作品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伪君子》

古典主义喜剧,法国莫里哀所作。剧作描写了资产者奥尔恭收留伪信士作良心导师后,险遭倾家荡产的经过,辛辣地讽刺了天主教会的伪善和欺骗性,深刻而尖锐地揭露了宗教骗子的奸诈、狠毒与丑恶。伪君子答尔丢夫卑鄙、贪婪、狡猾、奸诈、毒辣,是饕餮的饿鬼、好色的淫棍、贪财的骗子手。是17世纪法国社会天主教会和封建贵族勾结的黑暗势力的代表。资产者奥尔恭愚昧专横,迷信天主教,愚蠢得不辨真伪,险遭家破人亡之祸。剧结尾让国王惩治恶人,反映作者对封建王权的幻想。作品艺术特色是讽刺尖锐,对比强烈;熔闹剧、传奇喜剧、风俗喜剧等多种喜剧艺术手法于一炉,充分发挥笑的鞭挞丑恶的作用。

《红与黑》

长篇小说,法国作家司汤达所作,1830年写成并出版。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它以1815~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于连一生的追求、奋斗和悲剧命运的描写,再现了王朝复辟时期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揭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和天主教会的反动本质,充分显示了复辟王朝的黑暗和腐朽,预示了他们末日的到来。于连是出身农民家庭富有才干的青年,他野心勃勃,想从军立业而青云直上,但根本行不通。又想通过教会道路挤进上流社会,从做教师到当秘书,正做着飞黄腾达的美梦,一封告密信使全部计划落空。绝望之余杀了人,被送上断头台。于连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作者对复辟时期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无情的谴责和批判。

《巴黎圣母院》

长篇小说,法国作家雨果所作,1831年写成。它以15世纪末的巴黎为背景,描写一个善良、热情、无辜的少女爱斯梅哈尔达,在阴森黑暗的封建专制制度下遭受摧残和迫害的悲剧,控诉了天主教会恶势力的虚伪、狠毒,封建君主的专横、残暴,司法制度的残酷与腐朽,有着强烈的反教会反封建的色彩。小说人物夸张,情节离奇,形象奇特,感情强烈,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氛。

《悲惨世界》

长篇小说,法国作家雨果所作,1862年出版。它以一个苦役犯的生活经历为主要线索,描绘了1875年拿破仑失败到七月王朝初期法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广阔画面。作者以富有人道主义的笔触,真实地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苦难遭遇和悲惨命运,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黑暗,愤怒地谴责了法律的不公正,热情地赞颂了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和共和主义者的英勇斗争。小说深切同情下层人民悲惨命运的主题,主要是通过对冉阿让、芳汀、珂赛特等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的。作品既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辉,又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语言高昂、激动、充满热情,具有崇高的史诗般的风格。

《包法利夫人》

长篇小说,法国福楼拜的代表作,1857年出版。小说通过爱玛为摆脱不幸婚姻的桎梏,追求“巴黎式”爱情而导致毁灭的悲剧,尖锐地抨击了法国外省贵族、地主、市侩、高利贷者的恶德丑行,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鄙俗、猥琐的社会风习及小市民的庸俗性,从而真实地反映了在表面繁荣掩盖下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黑暗与腐朽。作者善于借助环境和人物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语言生动精确,采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作者笔触犀利,忠实于生活真实的“客观性”,丰富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茶花女》

长篇小说,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1848年问世。其主人翁玛格丽特,是纯洁善良的农家姑娘,后来被迫沦为娼妓。她与正直纯真的亚芒相爱,因亚芒父亲阻挠而重入卖笑生涯。亚芒误以为她用情不专,羞辱她。玛格丽特终于在孤寂中悲惨地死去。小说深刻地揭示贫苦而沦为娼妓的妇女在资本主义社会所受到的蹂躏和摧残,充分暴露资产阶级的无耻、残暴和道德沦丧。作者对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给予热情赞颂。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细腻,充满浓烈抒情色彩。情节动人,悬念迭起,扣人心扉。

《浮士德》

诗剧,德国诗人歌德的代表作。第一部1806年脱稿,第二部1831年脱稿。作品通过中世纪一位饱学的博士浮士德走出书斋投身社会实践,不断追求光明、探索人生、寻找真正幸福的生活过程,表现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美好理想而不倦开拓的“有为”精神,显示了人类社会中新兴的进步力量必然走向胜利的客观规律。《浮士德》规模宏大,背景广阔,想象丰富,手法多样;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在人物塑造与情节、场景安排上都善于运用矛盾对比。在写作上诗剧交错,使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手法。

《父与子》

长篇小说,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所作,发表于1862年。小说以19世纪50年代的俄国为背景,描写代表不同社会阶级力量的“父与子”两代人的相互关系和斗争,成功地塑造了巴扎洛夫的典型形象,表现了平民知识分子与贵族自由主义者之间的思想冲突。小说的突出特点是回旋式的结构,依次写三家,然后反转再从头写起,但总是集中笔墨刻画主人公巴扎洛夫的形象,使读者觉得情节结构简练明快、朴实紧凑、有较强艺术效果。

《战争与和平》

长篇小说。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所作,1869年问世。小说以1812年俄法战争为中心,以保尔康斯基、别素号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个贵族家庭的人物活动为情节线索,反映1805~1820年间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以及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动态,猛烈抨击宫庭显贵,肯定俄国人民和青年一代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巨著着重刻画了两类人物:一类是以发西利·库拉金公爵一家为代表的宫廷显贵,他们是作者鞭挞、揭露的对象。库拉金一家集中地体现了贵族社会的道德沦丧和精神堕落,他们远离、鄙视人民,接近宫廷。另一类是别素号夫、保尔康斯基和罗斯托夫等贵族,作者对他们在俄法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给予肯定和赞颂,用很大篇幅着重写他们的生活道路和精神探索,他们克服了贵族的傲慢、虚荣,靠近人民,认识到为别人服务是人的主要使命。作品结构新颖宏大,涉及的生活广阔,人物形象生动、丰满,在世界文学中很少与之媲美。作家巧妙地把三家贵族家庭历史与重大历史事件和个人命运有机地扭结于一体。“战争”与“和平”是作品的两个中心,全部材料围绕中心发生发展。心理刻画细腻,人物性格丰富多样,栩栩如生。

《安娜·卡列尼娜》

长篇小说,列夫·托尔斯泰所作,写于1873~1877年。作品由两条平行而紧密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结果是安娜卧轨自杀。作家极为深刻地揭露了以政府部长卡列宁为首的上层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组成的上流社会的罪恶,正是上流社会的腐败冷酷,造成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安娜的最后悲剧。另一条线索是列文——吉提的爱情和生活道路。二人以爱情为基础结为恩爱夫妻,但婚后生活并不万事顺心。列文是个力图保持宗法制经济的庄园贵族,他一边进行道德的“自我修养”,一边积极从事经营改革,企图找到使地主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这种阶级调和主义改革的失败使他悲观失望。作者让他皈依宗教,领悟人生的意义是“为上帝,为灵魂活着”,反映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这部巨著通过两条线索的交织发展,对行将崩溃的上流贵族社会及日益兴起的资本主义金钱势力的揭露和批判既猛烈又深刻。艺术上的主要特点:结构严谨集中,人物心理分析入微,叙述风格多样,把平稳的描写和浓烈的抒情、辛辣的讽刺和尖锐的对比有机结合。

《老人与海》

“因为他精通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也因为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瑞典皇家文学院将一九五四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子海明威,为作家传奇般的一生增添了一道新的色彩。

海明威一八九九年出生于芝加哥附近的橡树园镇。当医生的父亲和当音乐教师的母亲从小就开始积极培养他在文学、艺术和体育方面的素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志愿救护队往赴义大利前线。战争在海明威身上留下了空虚、放荡、幻灭的理想和失败的爱情。战后,海明威结识了斯泰因、庞德、乔伊斯等文学家,一九二六年,他以一部《太阳照常升起》令世人瞩目,成为“迷惘一代”的代言人。此后,他一边继续追欢逐爱的生活,一边接着创作了《战地春梦》(原名《永别了,武器》)等多部小说和小说集。

一九三六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作家的激情和乐观重新被唤起,完成了他思想上和创作上的转折;一九四○年,海明威发表了他一生中“最长的、最雄心勃勃”的小说《战地钟声》。以后的十年,他奔波于世界各地,经历了一个创作的沉默期,而丰富的阅历、开阔的视野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四○年代,他还曾来中国报导对日抗战的情况。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晚年的一部中篇力作,作品的诞生颇富戏剧性:一九五二年,《生活》杂志找到了当时正处于创作低潮的海明威,请他为杂志撰写一部小说。随后《生活》杂志以全本杂志的篇幅登出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并立刻掀起一股阅读热潮。让读者感到奇怪的是,杂志并没有同时登出作者的名字。于是,被作品深深征服的人们纷纷猜测这位神秘的作者究竟是谁?与此同时,《生活》杂志分头约请一百位著名人士就这部神秘的作品发表评论——每一位被邀请者均被告知“您是我们邀请的惟一一位对《老人与海》作出评论的人”。一百位评论者对《老人与海》的评价被一一刊出,《生活》杂志又在这些评论中进行了评选……

所有这些举动使《老人与海》引发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兴趣,一段时间之后,大家才知道这部杰作的作者就是海明威,人们纷纷对这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文坛硬汉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老人与海》这部小说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空前绝后的一项纪录:四十八小时售出五百三十万册!作品在问世的当年就获得了普利兹奖,两年后又获得了诺贝尔奖。

“冰山在海里移动,它之所以显得庄严宏伟,是因为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这就是海明威所追求的艺术效果,也正是《老人与海》的艺术价值所在:凝练、深沉、耐人寻味。作者以简洁含蓄的语言在一个单纯的故事里蕴藏了深刻严肃的哲理意义,作品也由此成为文学史上的不朽篇章,并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广为流传。

整部小说以摄影机般的写实手法记录下了桑提阿果老人捕鱼的全部过程,再加上恰到好处的象徵和内心独白。这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海明威式的独特美感。故事的主人翁老渔夫桑提阿果是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的老人、一个精神上永远的不可战胜者,并早已成为人们熟悉的“硬汉”形象。正如美国作家索尔·贝娄所说:“海明威有一种强烈的愿望,他试图把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强加于我们身上,以便塑造出一种硬的形象……当他在梦幻中向往胜利时,那就必定会出现完全的胜利、伟大的战斗和圆满的结局。”

尽管老人是如此坚强,尽管《老人与海》为作家再一次赢得荣誉,尽管海明威自己认为:“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但疾病的折磨、身体机能的衰退和超越自我的艰难仍然击垮了他。像他祖父和父亲一样,海明威最后自杀了。《老人与海》出版九年后——一九六一年七月二日早晨,海明威用一支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复活》

长篇小说。俄国列夫·托尔斯泰作,写于1889~1899年。作品描写一个天真的农村姑娘玛丝洛娃被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后遭到遗弃以致沦为娼妓,后来又被诬陷为杀人犯被判流放西伯利亚的故事,着重表现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精神和道德的“复活”过程。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反映了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所遭受的种种迫害,空前猛烈地批判了贵族地主资产阶级社会的专制制度,揭示出那个时代最迫切最重大的社会问题,深刻地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千万宗法制农民的情绪、愿望和他们所进行的斗争。小说艺术手法上的特点是: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鲜明的对比、辛辣的讽刺和艺术结构的周密。

《飘》

《飘》是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宓西尔的惟一小说作品。它以南北战争时期南方战乱的社会现实为背景,以“乱世佳人”郝思嘉为主线,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情纠葛。自问世以来,这部作品已成为享誉世界的爱情小说。

宓西尔(一九○○~一九四九年)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作家。她生于亚特兰大市,拥有文学博士学位,担任过《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一九三七年获普利兹奖。一九三九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一九四九年,她不幸被一位喝醉酒的司机开车撞死。她短暂的一生并未留下太多作品,但一部《飘》就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学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飘》是一部描写爱情的小说。宓西尔以她女性的细腻精确地掌握住了青年女子在追求爱情过程中复杂的心理活动,成功地塑造了郝思嘉此一复杂的人物形象。这一个人物有时使人觉得很熟悉,有时却又很陌生。有时你能谅解她,有时却觉得莫名其妙,然而你始终都会觉得她很真实,这就是本书最大的成就。郝思嘉年轻貌美,但她的所作所为在在显示了她残酷、贪婪与自信的性格特征。为了振兴家业,她把爱情和婚姻作为交易,三次婚姻没有一次出于真心。后来她才终于明白她一直念念不忘的卫希礼懦弱无能,倒是自称与她同类的白瑞德值得爱。小说极富浪漫情调的构思、细腻生动的人物和场景的描写以及优美生动的语言、个性化的对白都使整部作品极具魅力,从而确立了《飘》在美国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一部爱情佳作本来就足以令人赏心悦目,而在南北战争的腥风血雨中绽放的爱情之花更是残酷而凄美。几度悲欢离合,情仇交织,情节跌宕起伏,紧紧抓住了读者们的心。美国对于我们来说,本是梦幻而陌生的国度,《飘》却揭开了她温情脉脉的面纱,使我们看见了许多肮脏和美丽并存的事物。这对于新世代的年轻人,可能更具有特殊意义。

《飘》一经出版,便立刻成为畅销书。这部长达一千页的巨著震憾了美国。半年内销售量达一百万册,到一九四九年宓西尔去世之前,光在美国此书就已发行了六百万册,这还不包括为数众多的盗印本。更使它名扬天下的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乱世佳人》,一举夺得十项奥斯卡大奖,并成为电影史上经典名片之首。郝思嘉与白瑞德也成为大众的偶像。对于大多数的读者而言都是先从电影《乱世佳人》开始知道这个故事,后来才注意到小说原本。事实上,电影不过是小说内精彩章节的剪裁,而《飘》本身的魅力绝非电影所能涵盖的。

《母亲》

长篇小说,苏联高尔基作,发表于1906年。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它破天荒第一次描写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为争取社会主义而进行的斗争,同时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提供了第一部典范作品。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是显示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新人的诞生和他们的阶级觉悟的提高,这在革命工人巴威尔的母亲尼洛莫娜身上有着鲜明地体现。小说还刻画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代表人物,其中最优秀的有巴威尔和安德莱。这些人物性格的成长、是从革命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母亲》在刻画人物、叙述事件、描绘环境时,通常是通过“母亲”观察的角度展示情节,使小说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读者感到可信、亲切。

《列宁》

政治抒情诗,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于1924年列宁逝世九个月后写成。长诗的第一部分叙述了资本主义的诞生,揭示了列宁和列宁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第二部分描写世界革命运动的新时期,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列宁的历史活动,以说明“一个蒙昧的阶级碰到了列宁,由于列宁的启示走向光明。列宁得到了群众的力量和思想,他也跟阶级一同成长壮大”。第三部分再现了列宁逝世后全世界的哀悼活动,以及诗人在此沉痛时刻的深切感受。最后以红旗象征列宁的不朽结束:“列宁现在比一切活着的人更有生气。他是我们的知识、力量和武器”。全诗以火热的诗句,把叙事和抒情紧紧地交织在一起。

《青年近卫军》

长篇小说,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代表作,1945年发表。小说写的是真人真事:德国法西斯占领顿巴斯的克拉斯诺顿,以未撤退的男女共青团员为核心,在地下党领导下组成“青年近卫军”,配合游击队展开对敌斗争;不幸在胜利前夜被叛徒出卖,队员英勇牺牲。作品热情歌颂苏联青年一代的高贵品质,也塑造了老布尔什维克的光辉形象。

《静静的顿河》

长篇小说,苏联作家肖洛霍夫作,写于1928~1940年。作品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到苏俄国内战争结束的历史为背景,以顿河区哥萨克社会在十月革命后的变化和哥萨克暴乱为题材,深刻地反映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革命人民最终战胜地主资产阶级的发展过程,歌颂了人民的胜利。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原是哥萨克中农。青年时充满活力,爱劳动,正直热情,敢于反对传统风俗旧习和偏见,特别在爱情问题上反对宗法的封建束缚。但因他缺乏文化教养,受哥萨克偏见的影响,在革命的斗争中,成了一个摇摆不定的人物。作者对他的生活道路进行了严厉地批判。整个作品线索分明,结构有条不紊,人物性格刻画细腻深刻,形象鲜明突出,细节描写真实,语言生动丰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长篇小说,苏联作家尼古拉·阿列克赛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作于1932~1935年。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道路,反映了十月革命前后以及国内战争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广泛斗争图景,显示了苏维埃国家新的一代在紧张激烈的阶级搏斗风暴中锻炼成为具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和崇高品德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过程。

《教父》

《教父》是七○年代美国最畅销的小说。它内容惊险,情节紧张,语言通俗易懂,描写引人入胜,深受读者欢迎,一九六九年出版后,一炮而红,发行量激增,此后连续畅销达十年之久。据美国《时代》周刊一九七八年统计,《教父》的发行总数已达一千三百万册,美国评论界认为这是美国出版史上的奇迹。

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与《教父》的作者合作,将小说改编成电影,一九七二年上映以后,轰动国际影坛,票房经久不衰。次年三月,该片获得第四十五届奥斯卡金像奖中的最佳影片奖,导演弗郎西斯·福特·科波拉获得最佳导演奖,饰演男主角的马龙·白兰度获得最佳男主角奖。

《教父》的作者马里奥·普佐出生在美国纽约下层社会的贫民区,父母都是义大利移民,父亲是纽约铁路工人。虽然他出生于贫苦家庭,但从小就喜爱读书,最爱读的是关于纽约州印地安人部族战争的小说。十五、六岁时,他对俄国伟大作家杜思妥也夫斯基的作品产生浓厚兴趣,《白痴》、《卡拉马助夫兄弟们》等名著留给他极深的印象,对他的思想成熟产生了启蒙作用。少年时代的普佐就立志要当个作家,但他的志向遭到家人的反对,他母亲甚至觉得他有点不正常。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把他从家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离家从车,开赴前线。在烽烟弥漫的欧洲战场,他搜集了不少写作素材。战争结束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一九五五年,他的第一部作品《黑暗的竞技场》问世,继而又发表了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幸运的移民》。但这两部小说的销路都不佳,使他的经济陷入拮据。家人对他的抱负早已厌倦,全家无一人支持他继续写作。但普佐并没有因此气馁,仍顽强地坚持笔耕生涯。

普佐继续努力地去实现他的理想,终于又完成了长篇小说《教父》。《教父》出版后轰动一时,为他赢得了声誉和财富。由于《教父》的描写逼真、生动,致使很多读者以为普佐一定与书中所描写的黑手党有来往。实际上普佐与黑社会组织没有什么关系,他只是把小时候从纽约街头和他那义大利裔母亲处听来的逸闻轶事作为素材,认真而详细地查阅了大量相板书籍和资料,对黑手党的历史和现状作了深入研究,凭着自己丰富的阅历和想像力,写成了这部作品。

《教父》主要是在描写美国地下帮会组织黑手党内部争权夺利的殊死斗争。黑手党起源于义大利的西西里岛,后来由义大利移民传入美国,在美国各大城市相继建立起组织,逐渐成为美国最强大的黑势力集团。他们各占一方,与官府警察相互勾结,拥有自己严密的组织和庞大的武力。他们走私贩毒,开设赌场,牟取暴利;他们杀人放火,明抢暗夺,进行有组织的犯罪活动。美国舆论界曾评论黑手党是拥有莫大权力的影子政府。

《教父》的中心人物唐·科利奥尼是纽约市黑手党的帮会头子,他那庞大的黑帮家族垄断了美国的橄榄油进口和销售,控制了许多行业的工会组织,独占赌博业,拥有遍布全美各大城市的数十家大旅馆。他的手伸向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领域。上至国会议员,下至警察,他都能收买利用。他心狠手辣、冷酷无情,外表却是彬彬有礼、仪表堂堂。敬仰和崇拜他的人都称他为“教父”。

《教父》问世后,引起美国评论界的极大注意。它较有深度地揭露了黑手党的内幕,有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当代美国社会的状况。此外,小说情节惊险,描写生动,引人入胜,被誉为美国当代通俗小说的杰作。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