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章1

读书的方法与作用

1.读书的重要性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说的是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规矩,无法画出准确的方和圆。同样,决有正确的读书方法和技巧,也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甚至无法把书读好。读书是学习并获得间接知识的非常重要的途径,是把别人知识转变为自己知识的过程。因此,读书是获取智慧的重要来源。只有讲究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获得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和其他学者专家在读书时,都是很讲究读书的方法和技巧的。他们中间的一些人还就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写下了许多很有益的文章。事实证明,凡是读书有成效的人,都很重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有些书思想博大精深,需要精读,反复琢磨,细细体会。有些书思想非常浅薄,只要粗读浏览就可以了。有些书是精华与糟粕混杂在一起,就需要在阅读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些书中充满了错误的观点和不合逻辑的论证方法,那就要进行批判的阅读。有些书的内容低级下流,根本没有必要去阅读。有些人提倡“开卷有益”,认为什么书都可以看。其实,开卷有益必须以正确的读书方法为前提。只有讲究科学的读书方法,才能做到开卷有益。

2.书本的选择

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书籍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相对于个人来说,可以说是无限的长河。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夸下这样的海口,在一生之中把所有的书都读完。外国的书籍暂且不说,就拿中国的书籍来说吧,可谓浩如烟海。从先秦到清朝末年。有书191755部,按卷说是2367146卷,自1949年至1980年有书127402种,计670亿多册。现在,每天有6000至8000篇论文发表,每隔20个月论文数目就会增加一倍。每天出书上万册,目前是每三年增加一倍。

如果一个人整天读书,每天读10册,那末他一生也无法把全部的书读完。可见,读书不选择是不行的。因此,每一个人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和需要挑选应该读的书。即使是和自己专业、工作有关的书,一生也是无法读完的,因此还需要挑选、挑选再挑选。要挑选那些有价值、有益的书来读,要读那些为之倾倒的书。至于那些平庸无奇的书,低级趣味的书,根本不值得一读。

3.读书要联系实际

自古以来,就有两种根本对立的读书法;死读书法和活读书法。所谓死读书法,就是盲目崇拜书本,认为凡书上讲的都是对的,闭眼不看现实,脱离实际,其结果是死读书,成为书呆子。所谓活读书法,就是在读书时立足于现实,密切联系实际,有分析有批判地读,能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所发现,有所应用。很显然,前者是错误的读书方法,后者是正确的读书方法。读书之所以一定要联系实际,乃是因为:

(1)要把书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必须把书上的理论知识同自己的经验相结合,变成完全的知识。只有书本知识,而不同自己的实践经验相结合,那末这种知识是片面的,无用的。陆游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书上的知识是否正确,是否真有道理,必须到实践中去检验。为此,必须用书上的知识去联系实际。一般地说,如果联系实际成功了,那就证明它是科学知识,如果联系实际失败了,那就证明它不是科学知识。

(3)读书的目的在于应用,指导生活和实践,读书不联系实际,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联系实际读书,读书又要联系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4.读书时间的安排

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在现在社会里,时间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为宝贵。会不会管理时间,是判别一个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怎样科学管理时间呢?

节省时间

“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归为时间的节约。”从时间中节约时间,主要方法是:

(1)安排时间先问三个能不能。

①能不能取消它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去做。所以节制一下过于广泛的兴趣、过于广泛的交友是十分必要的。对那些完全不必去做的事,不必见的人,应该决然取消。对做不做无妨的两可间的事情,为了节省时间,亦可不予安排。

②能不能合并起来做把能合并起来办的事、见的人,尽可能合并起来办,做到一举两得,两全其美。比如用洗衣机洗衣时,洗莱、做饭;排队买菜时看报刊杂志;看电视时打毛衣;散步时交谈;旅游时观察等等。

③能不能代替它用费时少的办法代替费时多的办法。一个人能办的事,不要派两个人、三个人去做;了解一部名著的内容和情节,可以看一部电影或一本连环画,而用不着去看原著;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电话等传播工具了解信息等。

(2)利用时间先抓三个快不快。

①节奏快不快调节频率,加快节奏,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②动作快不快动作的快慢决定着所用时间的长短,有一个笑话说:一个闲来无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孙子寄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上一整天的时间。买明信片要一个钟头,寻眼镜一个钟头,查地址一个钟头,写信一个钟头,上街投邮又是一个钟头。一个动作迅速的人5分钟可以办完。

③进展快不快我们讲新的时代观念、时间观念和节奏观念,都是为了提高办事的效率,如果一个小时办完了需要两个小时办的事,其进展速度就提高了一倍。在有限的时间内办成更多的事情是很有意义的。

挤时间

鲁迅先生把时间比作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在快的生活节奏中,在繁忙的工作中,怎样才能挤出时间来呢?

(1)化零为整凑时间要想成为时间的富有者,首先要学会化零为整,善于把时间的“边角余料”和“零碎布头”拼凑起来,充分利用,这就要做到:

①切莫小看几分钟一个叫雷曼的学者说:“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或不空抛剩余的那一点点时间,即便只有五六分钟,如得正用,也一样可以有很大的成就。游手好闲惯了,就是有聪明才智,也不会有所作为。”毛泽东同志的很多著名诗篇是在马背上哼成的。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常常利用理发的时间考虑创作,每当理发师把围裙一解,他就立即要来纸和笔,把理发时考虑好的乐谱记下来。

一个人的时间无论怎么紧,在等车、理发、做饭、哄孩子中挤出三五分钟时间还是可能的。

②空余时间不能丢晋朝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经常利用饭前饭后的时间来练笔,我们每天饭前饭后空余时间也都可以利用。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得到不少时间。

③早晚时辰要利用我国东汉学者董遇,治学善于抓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他利用这三种空余时间读了好多书,我们如果能多利用点早晚时间学习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2)设法简化生活,腾出空余时间一个有志于求知上进的人,一般不沉醉于繁琐的生活,也不热衷于迎来送往。作家端木蕻良,曾有贴诗谢客的佳话,为的是杜绝来客的无谓干扰。居里夫人为了腾出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她尽量缩短搞卫生的时间。这些名人之所以采取这些办法,不是不要友情,而是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无畏消耗,这对我们当代青年来说,其精神是值得效法的。

(3)善于利用假日,巧妙安排时间按照国家规定,每个职工每年有节假日110天,加上休假,一年共有130天左右。巧妙利用这整段时间,也就是利用了人生的七分之一。数学家科尔解开“267-1”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数学难题后,有人问他花了多少时间?科尔的回答是:“三年内的全部星期天。”瞧,这三年的星期天该是多么有意义啊!

5.全家读书时间

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全民阅读活动持续开展,成效明显,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为巩固扩大已有成果,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继续会同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全民阅读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进一步丰富活动的内容和手段,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舆论氛围和文明风尚,更好地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推动全民阅读是一项长期任务。希望各地党委宣传部和新闻出版局要建立长效机制,把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建设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合起来,纳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活动和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社区书屋等建设工作中,务求取得实效。对全民阅读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要认真总结推广。

2008年11月18日,围绕全民阅读工程问题,新闻出版总署在京召开“推进全民阅读促进科学发展”征求意见调研会。此次会议也是新闻出版总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系列调研活动之一。2009年是新闻出版总署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第4个年头。调研会上,新闻出版总署有关司局负责人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中宣部出版局、北京市委宣传部、吉林省新闻出版局等出版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有关科研机构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认真听取大家对目前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期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突破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更好更快地发展。

中宣部出版局对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成绩和经验进行了总结。阅读是一种习惯,需要培养;是一件好事,需要大力提倡。郭义强认为,针对目前阅读趋势的变化,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必须统一协调领导,动员更多的部委参与,形成合力,同时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不断创新组织和动员方式,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发挥出版业的骨干作用。与会者一致认为阅读需要多层面引导,读书需要推动,需要保障条件和激励,更需要日常的培养。为此,建议设立全国性阅读领导机构,指导各省阅读推广和培训工作;可在社区、学校和家庭中建立权威阅读推荐奖;100种青少年推荐读物能否和阅读月结合起来;推广手法要立体化,如通过网络,短信,邮件、联盟网站等。

中华民族,一向是把读书看得很高的。宋人汪洙编纂的《神童诗》中,就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传颂千年。那么,读书究竟有什么用呢?《神童诗》里是这样回答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用现在的话说,即“知识改变命运”。这算是境界高的。另外两句说读书的古语,似乎要低俗一些,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把书读好,金钱美女都有了。先不管他境界高低,反正自古以来,“读书有用论”在绝大多数时候,是占主流的。

当代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多说一些“读好为了成才,为了更好地建设国家”之类的大道理。这都对。但与此同时,也应该正视老百姓衡量读书是否有用的世俗标准,那就是看教育的“投入产出比”,看培养孩子读书是不是合算。比如说,家境一般的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肯定会算,培养一个孩子读到高中要多少钱、中专要多少钱、大学要多少钱,孩子读出来后,大概可以赚多少钱。这就是教育的“投入产出比”。如果觉得入不敷出,可能就会发生弃学、弃考,可能就会念叨“读书无用”。一旦“读书无用论”占了上风,那是很可怕。一定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觉得,培养孩子读书,很合算。对政府来说,这是最起码。

5.读书的意义

能力,指一个人解决问题、谋事成功的水平。有技术、专业、学术、艺术方面,还有生活,工作方面及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之分。能力大小,人有差异,一个人能力平平,必然反映出他是限制了个人聪明才智的发挥,这样很难实现较高的人生目标。一个人能力较强,或者很强,则个人发展一般总比别人略胜一筹,甚至达到谋事得心应手,容易取得事业成功,实现个人对国家、社会贡献更大。

不管我们看得到看不到人与人之间存在区别,我们终将是在无法超越自身能力差异中营建个人生活,构筑社会人生。不能要求单个的人百分之百获得所有一切能力,古今中外再强的伟人也无一例外,但每一个人起码应自觉具备起个别方面的一些能力,并努力扩展一些方面,获得较强更强的能力。这是国家、社会对公民个人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一定是每一个人藏于内心一种真实的期盼。

阅历,指一个人接触事物的众寡和经历世事的多少。如启从父亲禹那里直接学到治水技术,李白、杜甫游历名山大川,科学家考察神农架、南极,老总和相关项目人到欧美、澳大利亚考察市场和经济,还有我们更多的普通人,结婚、离婚、生子、教子,邻里口角复和,为生计忙于奔波,挨过饿、受过骗、甚至蹲过狱等,都是一种关于人们直接经验的阅历。学校教育阶段坐在课堂上向书本学习,走上社会后结合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并运用多种方式,继续向书本学习,这是人除直接经验外可叫做间接经验的一种阅历。

习惯上来讲,阅历不包括学历,因为学历有它的特指,指一个人是初中、高中、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后等。还有资历,它评价一个人定向性和规定性的经历资质,也不单纯等同于习惯所称的阅历。从现实区分和不同评价需求看,阅历、学历、资历三者可以而且应该有其特指,但从一切经验,历练,看书,学习,都有利于提高人的能力来看,暨为了更好认识能力的前提准备与能力的实际形成,我们有理由并完全可以把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并其中有关一些表述,都归纳称之为同是人的一种阅历。

我们重视把人的阅历与能力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是因为:人有那些方面的阅历,就有可能造就那些方面的能力;阅历达到什么程度,能力达到什么程度;较为单一或极小局部的阅历,就有可能形成较为单纯或薄弱的能力;一个人经历世事多,肯读书、善学习,就有可能获得一种较精明强干或出类拔萃的能力。

人们听得多了,看得多了,处得多了,干得多了,跑得多了,即直接经验多,自然增长见识,促进能力形成。但直接经验,从依靠全身各感觉器官与大脑建立神经性活动开始,虽然感知内容鲜活,形象直观,但获得的经验往往不精准,很难建立严格的科学概念,把握到事物的本质。这有如一个人玩尽天堂,跑遍全球,经历无数,但如果不开发大脑高级思维,即梳理经验的思想,激活知识的思想,积极参加与对感知内容作出进一步的加工,综合,提练,仍为很难促成感性认识向理性阶段升华。

间接经验,它大量获得文字感知的第一手材料,虽不那样生动直观,但了解之多,时空无限,现实世界有限的直接经验根本无法与其比拟。特别是文字感知,思想本身就是“器官”,较早介入对已经历过不少次甚至无数次他人高级思维抽象的感知内容进行再加工,再综合,再提炼,不但学识较丰富,概念体系较系统科学,而且,加快把握到事物本质,实现个人感性知识向理性升华。

优秀的直接经验与丰满的间接经验交互作用,最后获得大脑智慧更高级。有如曹雪芹所说,人情“练达”便文章,世事“洞明”成学问,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经验,知识,智慧经向理性的自由王国转化,外化,转变成一种伟大的力量。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丰富书本知识的阅历,以强化知识储备来提升我们的能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等情况下选择一种更为有效的自觉训练,或者,在人们一般都很难做到跑尽天南海北丰富经历增长,现实总受条件限制的情况下,看书学习,之于现代人,应是一种不可或缺甚至更为重要的人生阅历。

肯读书,善学习,包括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人物传记,更包括通读或精读哲学家,思想家探究自然,社会,人生的著作,还有指导我们生产生活的科普学类读物和专业技术类读物,政策汇编,法律读本等,日常生活中,即使空下来,我们同时亦注重从网页专辑,电视讲座,专家辅导报告这些生动再现文字思想,形象图解书籍成果的多种形式和载体中获得有益学习,恒久坚持,有条件时,动脑结合动手,理论结合实践,如此循环往复,终有那么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过去,我们内心还多有那么一些私心,现在,已是较多或更多觉得,人要学会站在对方看自己,不但避免被人骗,而且骗人不应该,要多些关爱他人之心,诚信为本,合法经营,兼济他人,更多作出社会贡献。

过去,我们认为光是直的,猪让它吃得越多可能养得越壮,骑摩托车戴不戴头盔无所谓,喉咙被异物卡住快用饭团、酸醋等,现在,我们已是较多或越来越多懂得,不但安全用电,突发性创伤抢救应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而且,掌握起各行各业的科学方法,农民炒制茶叶销路更好,工人改进生产工艺一定比别人更多创造生产效益,扩大求知领域,钻研新的技术,即使是沼气、垃圾,在我们手里也一样可以得到开发利用。

如果说,把油、盐、酱、醋即家庭生活打理得好点再好一点,是我们不想排斥的,对国家社会所作贡献大点更大一点,是人应该自觉追求的,那么,为使我们获得一种较高更高的人格修养,较高更高的理论水平,较高更高的专业水准,较强更强的行为能力,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读书。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天下第一好事是读书。因为人类保存智慧只靠两端,一是实物,一是书籍。人类社会之所以能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是因为人能够看书又能够写书。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视察国家图书馆时亦曾说过类似的话: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只有不读书,没有死读书。某些接受程度、通融程度较慢较弱,或暂时缺乏条件证明知识物化结果,决不是一种可以与庸碌之辈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等同起来看的人生消极行为。

读书不是万能的。但读书,课堂以外个人行为的终身读书,无论如何丰富我们的阅历、提高我们的能力。凡人都应该像尊敬母亲,专注恋人,真情交友,虔诚拜师,追求知识,喜爱读书。

6.读书的心态

读书是需要心态的。忧郁时读书,书永远只有一页,心里无书,眼中也没有书。烦躁时读书,读到的是一本翻不完的书;往往眼中有书,心中找不到书。兴奋时读书,书永远只有结局,眼中似乎有书,心中似乎也有书;不过眼中的书是一个人看,心中的书是另外一个人看。也唯有平静地读书,才有了人书合一的互动。心里有眼中的书,眼中有心里的书。人们读书是为了寻求一种心态,书被人读却是为了获得生命的延续。

烦恼时读书,书便如一把梳子,把你从头到脚浑身梳理一次,在一种麻麻痒痒之中,心情就好起来,渐渐就进了忘忧之境,忘了面对的烦恼,进入书中编织的风景里去。所以,书可以助人遗忘眼前的不快和逆境,获得抚慰。

人生需要常常梳理,人的心情更需在读书的忘忧中得到一种超脱,否则,人的心情往往难得平和。人的烦恼总是来自现实生活,而作为高于生活的书本,它是可以将人的灵魂提升到一定高度的。书可以将你的心境与现实用一道智慧抑或超常美丽的篱笆隔开,是一种缓冲,更是一种温暖的安抚,抚平你心上的皱褶。

落寞时读书,便如面对一位不期而遇的故人。书是故人,心情先是落寞,不久就沉醉忘形,岂不快哉?

失意时读书,书便是一剂医治心病的好药。一个难免为得失揪心,难免失意时多而得意时少。凡夫俗子中,有谁能摆脱“得失”二字呢?何况人生天地间,如果不愿做平庸之人,心中就占了“得失”两字。失意太多,就有了心绞痛,治心绞痛,只有两味药:一是忽然就得了意;二是全身心沉醉在书中。

在高兴愉快时读书,书便如春天的风,樽中的酒,筝中的雅曲。愉快是人生的美酒,养分很多,于身心大有补益。而在愉快中读书,更有扶强固本之功。

大凡读书的人,不论男女老幼,大概可分为两种心态:一种为读书而读书,心无杂念、全身心投入,随书中情节而悲喜,因书中人物而忧乐,真正享受读书的乐趣;另一种浮游于书外,一手拿笔一手拿书,时刻留心好句子、好道理,以备日后自己写作或研究所需,一本书读下来收获亦不可谓不丰。

第一种心态的人读书好像徜徉于清晨的林间小道,晨日和煦,林鸟啾啾,读到精彩处犹如偶摘路边一朵缀有露珠的小花,鼻前一嗅,身心大悦,真正融身于或芬芳或壮美的艺术殿堂;而第二种心态读书的人更像一个劳作于田间地头的老汉,满眼的累累果实,恨不能一次全搬回家。辛辛苦苦地把一本书读完,虽带回的东西不少,却也满头大汗、腰酸背疼。

阅读的成功皆源于心态,把握你的心态,就能开启你心理能量的宝库。环境不易改变,不如改变我们自己;性格不可以改变,但是心态却可以调整,激发你的潜力,改变你的一生。

(1)天光云影共徘徊,纯洁的心境。

即在阅读之前把一切芜杂的、混乱的、烦琐的念头全拭去,使心境如一块水晶、一池春水;读书时,将名利、得失、琐事、烦恼等杂念统统排除,令心境清如一泓秋水。这样阅读,印象才会清晰,记忆才会深刻,理解力和吸收力才会更强。读书,更需要有这种纯洁的心境,唯有如此,才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才可以完成人生的升华,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博学之士,有用之人。当然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但是无聊之时,手握一卷,于湖边树下,小读片刻,也有趣的紧。疲劳之际,看看武侠,聊聊言情,得一刻轻松,也是人间美事。

(2)腹有诗书气自华,安静的心绪。

读书时,要心平气和,循序渐进,切忌急躁、浮虚,急于求成,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心绪安稳平静,才能克服慌乱和烦躁。这种心境、这种阅读心理要靠教师去创造。有了这种安静的心绪,才能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阅读时才会把全部精神倾注在阅读对象上,加强感受器官和思维器官的活力,造成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读书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功利和实用色彩,而在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全面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读书这条道路上,决没有“速成”的捷径可走,很多东西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长时间地去思考去领悟;要我们潜下心来,踏踏实实感悟一点东西。

(3)学海无涯乐作舟,乐观的心情。

乐观的心情将读书看作一种愉快的享受,一种高尚的娱乐,一种崇高的精神生活,而不是把阅读当着消遣、解闷或仅当任务来完成,以致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带来失落和无尽的烦恼。作为教师,对环境、处境,应该有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而不应该有反感的逆心理,应该对生活充满理想、充满热情和信心。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梯子,向上面爬着,走到更好的理想的境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的路上来了。读书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交融。不识外国字母,却可与伊索、柏拉图这样的哲人交谈,感受他们的智慧;没经历文艺复兴,却可与莎士比亚这样的巨匠交谈,感受他的文学魅力;未到过苏联,却可与列宁、高尔基这样的伟人交谈,感受他们的思想威力。他们不向你索取什么,却给你无穷的乐趣、安慰和鼓励。

(4)咬定青山不放松,渴求的心态。

新世纪的人们应具有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咬定青山不放松,在生活中手不释卷,宁静致远;在书海里泛舟遨游,其乐融融;在阅读时的整个过程中,要有一个念念不忘的目的,要有一种如饥似渴的求知欲,要有浓厚的兴趣和爱不释手的感情。教师在阅读过程中,有了此三者,就能变压力为动力,变苦恼为享受,便会产生一种废寝忘食的积极性和棒打不回的意志力。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要做到世事洞明,就必须下一番苦功,以渴求的心态去学习钻研,从而获得真谛。读书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和个人兴趣,把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学深学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才会产生更加强大的学习动力,工作起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如果今天看到这个新潮就读这个,明天感觉那个热门又读那个,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那么我们就可能始终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上而难以具备真知灼见。

(5)举一反三善思考,畅通的心路。

读书释疑,要求思路畅通,注意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立体反向思维,切忌钻牛角尖,进死胡同。心路畅通,才能及时博采“他山之石”,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及时更新了知识结构;才能迅速了解了当代最新成果,尽快地站在教改的“最近发展区”,就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地“跳一跳、摘桃子”;才能既立足现实,又高瞻远瞩;既规行矩步,又瑰意琦行;才能闪念频频,联想翩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善于汇集分析各类图书信息,建立反馈和情报流通渠道,打破学科的“壁垒”,把“触须”伸进其他学科之中,建立起学科教学之间的“互联网”,从其他学科中吸取营养;才能善于思索,“爬罗剔块”、“刮垢磨光”,从而选择出真实准确、新颖实用的有价值的智慧,指导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工作。

(6)不屈不挠不服输,好胜的心理。

争强好胜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一种不屈不挠的斗志和一种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看书求知,要争强好胜,永不满足书中已有的结论,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现实的生活确实需要好胜的心理:要么胜利,要么成为野兽的午餐。普通人的阅读心理往往是沿着好奇心理→乏味心理→无所谓心理或者是沿着好奇心理→好胜心理→自满心理或者自卑心理→无所谓心理的顺序变化的,所以,虽然读了很多书,但心里却如一潭死水。读书后有了好胜的心理,你的情绪一直处于亢备状态,其心理大都是沿着好奇心理→好胜心理→探索心理→快慰心理的过程循环往复,在快慰、愉悦中接受、消化知识。我们和优秀的人一起生活学习,对自己既是一种压力,又是一种机遇。压力使我们深知强中自有强中手,不敢懈怠,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做得最好。机遇让我们得以认识自己的不足,学会从别人身上学到自己不曾有的东西。虚心地将别人的优点全吸收过来,“择其善者而从之”。追求卓越,永无止境。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7)学研结合得益彰,攻关的心力。

学习中遇到问题,要敢于碰硬,知难而进,不要在难题面前绕道走,不达目的誓不休。读书莫怕难,攻城莫畏坚;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阅读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利用各种知识进行攻关,进行研究和创新。有了攻关的心力,就可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点到面,由实践到理论地整合推进,迎接跨越挑战。就能够充分挖掘资源,力求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有情趣,有重点、有特色,每一个层面的设计要突出、要周到,每一个环节设计的都要流畅自然,层次分明。就可以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一题到一法,由方法到理念,有了攻关的心力,就可以对阅读而获取的知识应闪念频频,联想翩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科学地运用的同时,创造出自身特色的全新信息,如把自己的心得撰写成论文,拿到报刊杂志上发表,带到会议上交流等等,从而新颖的研究成果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取得更广泛的社会效益。或把研究策略导入日常工作,联合攻关,以研导学,学研相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同步前进,实现由“工匠”到“行家”的转变。

(8)百尺竿头进一步,积极的心志。

也许你在读书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可是我们应该看到克服这些困难后的一片蓝天。积极的人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当某种阴暗现象、某种困难出现在你面前时,如果你去关注这种阴暗、这种困难,那你就会因此而消沉,但如果你更加关注着这种阴暗的改变、这种困难的排除,你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心中充满阳光,充满力量。作为教师,只要想读书,什么时候都不会晚。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个人从一个生性懒惰、办事拖沓的财主手里买了一块地,等到办完一切手续后,已经是四五月份了。邻居告诉他,现在已经错过了春天,除了种些蔬菜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这个人经过思考,种了一些生长期较长的谷类种籽,终于获得了大丰收。因此,只要你有播种的心理准备和耕耘的积极心态,不管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你都能够收获希望。积极的心态不但会使自己充满奋斗的阳光,也会给你身边的人带来阳光。积极主动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社会、学校只能给你提供道具,而舞台需要自己搭建。演出需要自己排练,能演出什么样的精彩节目,有什么样的收视率,决定权在你自己。成功人士与失败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支配的。

(9)虚怀若谷不自满,敞开的心扉。

虚怀若谷,虚心好学,永不自满,孜孜以求,诲人不倦,这也是奠定人生成功的基石。江海不拒细流,方能成其深;泰山不择土壤,方能成其大。只有虚心地敞开的心扉,才能有进步,有成就。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自己相对较弱的地方。在读书的现实生活中,唯有虚心的人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凡事都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应处事虚心请教别人,只有低着头的麦杆麦穗才是好麦穗。一个人缺少谦虚就是缺少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做一个谦虚的人,学十当一,常思己过。也许你在某个学科已经满腹经纶,也许你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教学技能,也许你已经成为教学骨干、教学能手、教坛新星,但是对于新的学生,对于新的课程,对于新的课堂,你仍然没有任何特别。你需要用空杯的心态去重新整理自己的智慧,去吸收现在的、别人的、正确的、优秀的东西。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发展思路和管理方法,只要是正确的、合理的,我们就必须去领悟,去感受,把自己融入到整体工作之中,融入到团队之中。否则,你就永远是局外人。虚心地敞开自己的心扉,谱写开拓的旋律,才能扣醒一个个充满希望的、更加美好的明天!

(10)理想风帆心中扬,明确的心志。

明确的心志就是说读书要有理想。读书有了明确的心志,才有专一的心力。在读书时,才会精神集中,心情平和,充分调动神经中枢,激发大脑功能,活跃思维,悟有所得。读书要有追求、有目标,最忌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好高骛远。读书没有明确的心志,就好比一只没有翅膀的飞鸟,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一盏没有钨丝的灯泡。有这样一则故事,三位砌砖工人在工作,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一个说是“砌砖”,一个说是“赚工资”,而第三个却自豪地说:“我正在创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正是这位工匠有了这一远大的理想,后来才成为有名的建筑大师,而另两位则一生默默无闻。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教益很清楚:人活着要有远大的理想。阅读人生的真正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是伟大的目标。理想是舵,信心是帆,勤奋是桨,成功是岸。有弯曲才有雄壮,有起伏才有波澜。把理想化作舵,把信心化作帆,把勤奋化作桨,把成功化作岸。握紧你手中的舵,张开帆,滑动桨,总有一天能驶到岸边。但在知识的大海上,遇到狂风暴雨是不可避免的,你只要与狂风暴雨做斗争,总有一天你会驶到岸边,而岸的那一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象征着成功,象征着喜悦……加油吧!扬起理想的风帆,成功属于你和我。

6.读书资料的运用

古今中外,大凡在事业上有建树的人,都善于积累资料。马克思在动手写《资本论》之前,作过摘要的成册书籍就有1500种以上,经系统整理后的笔记就有250多本。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每研究一个科学问题,总是事先收集大量资料。他去世后,人们在他书房中现他亲自摘录的笔记竟达25万多本。

怎样积累

人们常用的积累资料的方法,不外乎有以下三种:

(1)剪贴报刊。

现在报纸、杂志很多,各方面的资料都有。经常剪贴报刊,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数年之后就可积累数万以至数十万的专题资料。这是一种花费时间少、简便易行、收效较大的方法。陶菊隐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常剪贴纸上的军政新闻资料,积累大量各派系军阀活动的史料。他的《袁世凯演义》,正是在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

(2)抄录卡片。

当我们阅读书报杂志时,随手用卡片或纸片摘录材料,注明作者、书名、篇名、报刊名称、出版年月。卡片积聚起来,再分类储存在卡片箱内或抽屉里。分类卡片按门类、笔画或拼音字母排列,查找起来十分方便。当然也可以按自己研究的课题,设置专题卡片。茅盾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时,根据“阅读有所得唯恐遗忘,赶快写在纸片上”经验,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为创作《子夜》等名著提供了素材。古人在这方面的例子更多,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这就是他利用零碎时间积累的十几坛子纸片(卡片)资料整理撰写而成的。

(3)背诵重要资料。

著名史学家吴晗,强调学古文至少要背诵二三十篇。古代学者能背诵《史记》、《汉书》重要篇章的不乏其人,李白、苏拭等大诗人、文学家,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善于刻苦学习。他们熟读经史和先秦诸子,背诵汉赋,因而写文章作诗赋,用典故才能恰当自如。古人所说“博闻强记”、“过目成诵”,就是赞赏那些记忆力强又善于用记忆方法积累资料的人。

怎样消化

资料不仅要积累,还要进行消化。所谓消化资料,就是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经常进行归纳整理。在积累的基础上消化,在消化的基础上积累,如此循环往复,可以使自己的知识逐渐丰富,触类旁通。消化资料有两种途径:

(1)写读书笔记。

在阅读有关资料时,随手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是消化资料融会贯通,从而进入创新的起点。古往今来,许多学问家是通过做笔记而成才的。顾颉刚少年时期患神经衰弱症,记忆力不大好,他发愤读书,勤记心得笔记,每天写数千字,他一生留下的笔记有五六百万字之多,后来已整理出版了《史林杂识初编》。

(2)系统学习有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缺乏系统专业知识,往往看不到资料之间的联系,孤立起来观察资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掌握了某一学科的基础知识,我们才能正确地分析研究自己积累的资料,找出它他们之间的内部联系,得出科学论断,这就叫做有了“独到见解”了。

怎样运用

积累了资料之后,还须善于运用。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30年功夫,精密观察了行星的位置,积累了大量的观察资料,由于短于理论分析,得出了“太阳——地球双重中心说”的错误结论。可见,对详细占有的资料还必须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加工,才能有所创新。那么,怎样运用资料呢?这里三种方法:

(1)分析综合法。

把大量零散的资料积累起来,作成卡片,编排在一块,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作出判断。运用分析综合法,常常能从细小的、,点滴的资料中把握事物的全貌。

(2)比较鉴别法。

采用比较的方法处理资料,往往可以抓住事物的共同点和区别点,从而作出新的发现。

(3)追根寻源法。

一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往往要提到其他文章或运用其他资料。而有些资料常常是用脚注或附录的形式来说明其来源的,如果我们善于追踪寻迹,就可得到更多的有价值资料或发现新的研究课题。例如,我国科学史专家潘吉星在研究中国造纸技术史时,偶然查阅到两位日本学者在介绍欧洲汉学发展的著作中,曾提到流传在欧洲的18世纪法国出版的三版有关中国的著作。顺着这条线索,潘吉星查找到了这三部书的法文原著,进一部掌握了丰富的而有价值的史料。

总之,我们既要重视资料的收集和积累,也要重视资料的整理、消化和运用。

7.选择学习参考书

新学期开始,不少同学为了使学习进步更大,都希望买多些学习参考书。新华书店的中小学教育书籍专柜参考书那么多,究竟挑选哪一些才合适呢?选择参考书,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因为参考书总是有一定针对性的,每一种书所起的作用不同或不尽相同,究竟需要补充哪一方面知识呢?需要得到哪一方面帮助呢?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参考书。

(1)有综合性的,也有专题性的。

前者全面地向学生提供某一科在某一阶段的重点内容,如《小学语文四年级学习内容提要》、《中学数学复习大全》,等等。后者向学生提供的则是某科的某一方面知识要点,如语文,或侧重于阅读,或侧重于写作;如数学,或侧重于几何,或侧重于代数。

(2)有提供学习资料的,也有组织训练自测的。

前者侧重于掌握知识的辅导,如各年级学生优秀作文大全,以及各类词典。升学试题解答,等等。后者侧重于培养能力的指导,如各年级的阅读系列训练、写作系列训练、数学标准化测试、数学单元自测。

(3)有归纳知识的,也有解疑答难的。

前者如《语文词语汇释》、《文言文知识大全》、《英语语法表解》,这类参考书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后者如《语文单元阅读指导》、《英语常用同义词辨析》、《数学难题例解》,这类参考书的作用主要是辅导学习新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以上的分类是粗略的,究竟需要哪一本或哪一种要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也就是根据目的、需要而定。

选择参考书,还要注意比较。现在同种类的参考书实在不少,例如,仅是小学数学单元自测就有好几个版本。比较时侧重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参考书编排的体例。例如,有的自测题是有答案的,有的是没有的,各有好处。究竟哪一套合适你?选书时可以看看“开头语”及目录。

注意参考书的版本。由于不同年度的课本有的会有变动,所以买书时要注意所选的书是否和自己所用的课本相一致,选书时可以看看出版印刷的日期。

8.工具书的利用

怎样利用工具书呢?下面举例供你参考:

(1)查找常用字,可用《新华字典》、《同音字典》、《汉语常用字典》。

(2)查找冷僻字,可用《现代汉语词典》、《中华大字典》以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3)查找现代词语,可用《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

(4)查找古代语词,可用《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通》、《联绵字典》等。

(5)查找文言虚词,可用《文言虚字》、《词论》等。

(6)查找成语典故,可用《汉语成语词典》、《常用成语典故选释》等。

(7)查找马列著作篇名、文句以及诗词文句出处,可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目录》、《辞海》、《古代诗词曲名句选》等。

(8)查找地名,可用《辞海》、《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世界地名词典》等。

(9)查找人名,可用《辞海》、《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等。

(10)查找历史事件可用《辞海》、《简明中外历史辞典》等。

(11)查找职官名,可用《辞海》、《辞源》等。

(12)查找学科名词术语,可用《辞海》、《简明哲学辞典》、《政治经济学辞典》等。

(13)查找图像,可用《辞海》、《外国名作家传》等。当然,还有许多专业工具书,可根据各自需要掌握使用。

9.读书笔记的写法

积累资料的方法人各有异。但最基本和常用的,莫过于做笔记。笔记可不拘体例。不限长短,内容庞杂,形式多样。然而主要是这样4种方式:

(1)摘录式。

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主要摘录书籍、报刊、杂记、调查报告、文书档案中,与自己学习钻研内容有关的原始材料,比如你自修文科,便可摘录有关的学习资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词语典故等。如果学理工科,就得摘录有关文献、重要的结论与证明、独特的技巧,等等。这样便可备你不时之需。

(2)提要式。

即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对文中的某一观点、事件、情节或某一章节、定理等,进行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把其内容、要点写出来。这不仅可备忘、备查,而且可训练你的综合、概括能力。列宁的哲学笔记,有很多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如《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摘要》等著作。而且他对摘录内容,还往往写出自己的意见、批评或注释,以及自己独创的符号和评注。比如“注意”、“说得对”、“辨证的精华”等揭示性简明字样。明确地表明了列宁对某段论述的意见或批评。

提要应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线展开。如,历史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重大事件及其影响,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内容一目了然。

(3)心得式。

记下的是对某一问题思考的心得。如李贽的《史纲评要》,脂砚斋的《重评石头记》,皆是这样的著作。心得也可以是札记、体会。札记多为旁征博引,辩证考订;体会多为引申阐发,借题发挥。沈括的《梦溪笔谈》,茅盾的《读书札记》,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就是用的这种方式。这是写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要求有更多的个人创见,难度也较大。但它却是创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制短篇,一旦需要时,就可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有价值的作品。

写这类笔记,要特别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自修理工科则应注意抓住学习研究中所碰到的难点和问题。有些重大发现,往往是由一个简单的疑问开始,经过冥思苦想或从某一点上受到启示的。对任何一点良好的思索,那怕是一丁点都不应放过,并把它及时记下来,很可能成为你作出成就的关键。

(4)索引式,即写下有关的论文题目或书名等。在学习中可能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看到某些东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内容却大多,上这三种笔记法又都不易采用。或者是这个内容,你本身就有这本书,所以也不必采用上述方法,但是往往到要用这内容时,你却忘记了或找不到了。诸如此类问题,只要搞好索引,便可顺手拈来。自学成名的史学家陈垣曾说:“教学和研究要从目录学入手”,“目录学就好像一个帐本,打开帐本,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可以了然”。所以,平时应把所有的资料,按照内容本身的性质搞出一个索引来,以备查用之便。

上述4种写笔记的方法,可视各人的爱好、条件而定。至于书写格式,记在笔记本、活页张、卡片、纸条上均可。如果是自己的课本、书刊,那么写在天头、地脚、篇末、段尾都行。也可在书中作些符号或标记。总之,各种方式均有所长。但从使用价值来看,采取做资料卡片的形式更好些。做卡片请你注意几点:每张卡片最好只写一个问题,一个事例。这样既灵活,又不乱,便于分类整理装订成册。每张卡片须注明资料来源、书名、篇名、版木、卷首、页码等,便于查找。

10.提高阅读速度的技巧

阅读时切忌出声。人的发音器官的运动速度比眼睛和大脑的运动速度慢得多,如果读出声就会降低阅读的速度。

要学会找“提前量”。“提前量”就是眼睛看书的速度要超过大脑思维的速度。在大脑消化、处理眼睛传来的信息时,眼睛已经在识别新的信息了。

要一段一段地看书,不要一字一字地看书。一段一段地看书,使字变成句子,意思比较完整,简化了大脑整理和贮存信息的过程,加快了阅读速度。

一目十行。在阅读不大重要或比较熟悉的地方时,不必逐句逐字地读,可以略读,只要知道意思就行了。

请教工具书。在精读较为重要的材料时,遇到生僻的字、词、概念、公式等,随手就可以从工具书中查到,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先读头尾。在读一般论文时,可先读文章的头尾。弄清文章的结论和主题,使阅读的思路清晰,便于理解文章内容,可提高阅读速度。

11.人体的“生物钟”和学习

什么叫“生物钟”?简单地说,就是在生物体内,每隔一定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人体“生物钟”规律,是不受大脑支配的。它是亿万年生物演化进化的结果。比如,一个正常的人,不必看钟,就知道吃饭和睡觉的时间是否快到了。人们感到饿或困的时候,总是非常接近正常的就餐和睡眠的时间。早晨,即使没有任何外界刺激,人们也会在一定的时间醒来。科学家证实,人体存在着一个人33天的智力变化周期,在两个周期交接时,人的智力下降,人容易激动,工作易出错。发生口角、车祸、工伤大多集中在这一两天。确定这个周期的时间,在国外已经是很容易的事了,许多人这一天胸前挂上鲜艳的小牌,提醒同事帮助自己避免错误。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这一周期,利用这一规律,在每周期的智力高峰时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另外,由于长期的每星期的休息制度,人们还形成了每星期的智力周期。在美国,是星期六、日休息两天。人们购买汽车,总是争取买星期二、三、四生产的。因为星期一和星期五临近休息日,智力有下降的趋势,容易出次品。在一天之中,人的智力也是存在周期的,早晨和晚上8到10点最高,上午次之,下午又次之,最差是黄昏。

一些好学的青少年,往往忽视“生物钟”的存在,把“头悬梁,锥刺股”当作成才的唯一途径,晚上“攻关”到一二点,由于生物钟作用,智力下降,使效率显著下降。第二天整整一个上午昏昏沉沉,始终达不到最佳智力状态,午后和黄昏又加紧学习,无奈已进入智力低潮,影响晚上的学习效率。一个青少年,如果长期破坏“生物钟”规律,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失眠和神经衰弱。每年高考前,总有一些考生由于神经衰弱而无法投考,每年大学新生入学后,又总有一些学生因神经衰弱而休学,这是需要认真记取的。“悬梁刺股”,其实就是和生物钟规律作“顽强斗争”,短时间作用一下,还可以有点功效,长期使用就要付出高昂代价。

在学校,往往可以发现一些刻苦的学生,成绩平常;一些蹦蹦跳跳的学生,反而成绩优秀,人们往往认为前者笨而后者“天分高”。其实,这和“生物钟”规律很有关系,前者由意志控制学习时间,经常破坏生物钟规律;后者往往比较任性,困了就休息,精神来了就学习,较好地利用了智力高峰。

学习成绩是和高效率的学习时间成正比例的。一些国家领导人和科学家,在工作之余,总是抓时间洗澡、散步、打球、听音乐,跳舞、绘画和练书法,就是为了休息,使“生物钟”得到正常工作。

12.读书内容的巩固

练习是使知识内容得到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怎样进行练习?这里提供几类有效的方式。

适度练习

如有一段文章,在反复学过五遍后恰好能把它准确无误地回忆起来,若继续学习第六遍、第七遍。就是“适度学习”。实验表明。“适度学习”会提高知识的熟记程度,是一种有效的练习方式。但“适度学习”也是有限度的,并不是练得越多越好,练习过度,出现“报酬递减率”,那就得不偿失了,再拿上述这段文章来说,如果第十遍练习比第九遍练习的效果要差,那么第十遍练习就显得不必要了。这是因为厌烦的心情妨害了它的效果。“适度练习”不仅能巩固知识,而且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运用技能。

尝试回忆式练习

这种办法的具体做法是,在初读学习材料一二遍后,合上书本,回忆这段学习材料的内容,能回忆出多少就算多少,然后又打开书本,再看学习材料,看完后又回忆。如此反复多遍,从而达到“超额练习”的程度。这种方法比那种把学习材料一遍又一遍地看、读的方法要有效得多。

(1)尝试回忆时,调动大脑进行积极思考并组织学习材料,提高了用脑效率。

(2)尝试回忆后,有些东西回忆不起来,又会激发你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有些东西回忆起来了,你就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成功的慰藉,提高了学习兴趣。

(3)尝试回忆后,再打开书本进行下一遍学习,你就会清楚地知道,哪些东西已经熟知,哪些东西尚未清楚。

自问自答式练习

学习了一段材料后,清楚地理解这段材料讲的是什么问题,然后将这些拟为与试题、作业题一样形式的问题,或者拟写如细分的标题一样的提纲,然后又用这段材料来回答它们,或充实提纲应包含的内容,这一切,可以整理并记录在笔记上,也可在书的空白处写下问题题目或标题式的提纲,并在书本上划出有关的内容。这种方式,也可以说是在有提示条件下的一种尝试回忆式练习。以后每当复习这段材料时,先看书中空白处或另记在笔记本上的题目或提纲,回忆它们所包含的内容,然后再看这段材料,找出尚不清楚或未记住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全体法、部分法、综合法练习

对不同的学习材料应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1)对于本身彼此没有意义联系的材料,采用部分法,即把要学的材料分成几个小部分,然后分别来记忆它们。最好采用累进的步骤:学习熟记第一部分,在进入第二部分学习时,回过头来迅速复习一下第一部分;在学习第三部分之前,又回顾一下第二部分,逐步推进。你若要记住一百个英语单词,不能把这一百个单词作为一个整体一遍又一遍地记,而应将它们分成五个或十个单位分别去记。

这种方法有两个优点:能集中精力反复学习,可以及时知道学习的进展情况。通过尝试回忆,发现错误或遗漏,及时纠正。可以根据这些划分成小部分的材料的难易来分配时间与精力,难的材料多用功,容易的材料少费力。

(2)对于学习材料本身彼此相互联系的一个简短的内容,可采用全部法学习。就是将这个简短的材料作为一个整体,一遍又一遍地学习,直到熟记为止。不能采用部分法,将这段材料生硬地割裂开来。

(3)对于材料本身彼此相互联系而又冗长复杂的内容,可采用综合法学习。此法分成三个步骤:

①先采用全部法:把材料从头至尾看几遍,了解材料本身的大体内容、基本意义。

②采用部分法:把这一材料分成几个小部分,分别来理解和记忆这些小部分。注意,在把材料分成许多小部分时,应采用材料的自然分段,不应把材料划分成一页或半页等数量相同的部分,这样又会机械地割裂材料本身一些段落之间的有机联系。

③再采用全部法:在掌握了材料的各部分之后,又把材料结合在一起,把整个材料再看几遍,归纳出材料的总体意义。

集中练习与分布练习

连续地进行练习,把某个材料反复地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叫做集中练习。

这种练习方式用来对付富有意义而又难于理解的材料特别有效。因为这种材料往往需要集中精力花一段时间进行反复练习才能透彻地掌握。如果所学内容简短,则集中练习便可完成。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应采用另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即分布练习,就是各次练习之间相隔一定的时间,反复多次后达到熟记。

有人研究,给同样一篇材料,如果甲组每天读一次共读五天,乙组一天内连续读了五次,那么实际上他们都学习了五次,而在一个月后进行测验,甲组的成绩为乙组的三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这是因为,练习过了一段时间后再来练习,就可把重点放在前次练习过但未掌握或已忘记了的部分上面。在这一时间间隔中,前次练习中的一些混淆和干扰有可能消失,并且由于避免了集中练习所产生的厌倦而提高了效率。

在最初练习时,各次练习之间的时间间隔要短一些,因为这时的知识尚未巩固,容易遗忘,而到后来,学习内容熟悉了,各次之间的间隔可以加长。

需要注意的是,存在着这么一种不良现象:材料学过一遍就过去了,直待到期中、期末考试前进行集中练习,把该材料反复读记,考试时仍能得高分,考过后又忘记了,这样的集中练习不利于长久保持,练习成为简单机械的重复,所产生的厌倦毫无疑义地会降低练习效率。

同一式练习与变化式练习

同一式练习指许多练习都必须紧紧围绕同一个基本知识进行,达到使基本知识巩固的目的。有些人的练习似乎仅仅是为了完成解题这一任务,拿起题来就解,不大愿意首先复习一下基本的概念、原理,练习起来错误百出或很难顺利进行。

做习题前,最好复习一下有关的基本知识。那种过于脱离基本知识,过于特殊、过于冷僻的练习要尽量放弃。如果所做的习题不是按某一知识内容来安排的,而是东拼西凑的大杂烩,那就达不到集中精力巩固某一基本知识的目的。因此,最好在学完某个基本知识后搜集有关的习题来做,将无关的习题暂放在一旁。那种把习题集从头到尾地去做,做完一本后又做另一本的做法是很不经济的。应该把各本书上所收录的习题中有关某一知识内容的习题集中在一起来做。

同一式练习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含义,就是指基本知识的范围、类型保持一致,表述基本概念、原理的语言保持一致、在这种条件下进行多样化的练习而使知识得到巩固。

这就对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所用的教材应是同类教材中质量最佳的,它必须为我们提供基本知识的范围与类型以及关于基本知识的较完善的语言表述。复习同一基本知识时同时使用几本内容大致相同的书籍,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同样的意义,在不同的书中有不同的语言表述,详略亦不尽相同。

这种差别尽管无关紧要,但它却会浪费学习者的许多精力,因此,关于基本知识的范围、课题类型、语言表述,最好以一本教材为准。当然,可以按每一基本知识内容来汇集例题、练习题,或者将几本书上有关某个问题的论述综合整理出来记在笔记上,复习时就用自己整理出来的笔记进行。

变化式练习是指练习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视、听、读、写都可采用。

采用何种方式应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和教材本身的特点来决定。在学习无意义或较少意义的教材时,可多采用出声朗读、笔写等方式;在学习富有意义的材料时,则采用内心思考、默读等方式较好。不要总是单纯地使用一种方式,或只读,或只写,或只看。

按巴甫洛失的学说,仅靠一种器官进行活动,大脑容易产生抑制;各种方式交替使用、不仅可以引起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大脑的活动性。变化式练习的另外一层含义是要求具体例子的多样化,通过练习多样化的习题巩固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但如果多样化的习题做得太多,大搞“题海战术”,无疑会浪费大量时间,影响基本知识的学习。

信息反馈式练习

每次练习后一段时间,便应了解练习的结果如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对那些尚未掌握的东西亦应做到胸中有数,以便集中精力加强这部分的学习。

做作业之前,最好先复习有关的知识,然后合上书本独立做出来。做完后,再以书本为衡量标准找出作业中的错误和遗漏,加以纠正和添补。拿到被批改过的作业本后,不能只看一下分数就了事,而应把错了的题重做一下。课外做习题一定做书后附有答案的,否则做完后不知是对是错,难以留下深刻印象。

及时练习与定期练习

在学过一段教材后,如何安排今后的复习工作?有两种办法:

(1)及时练习。

爱滨浩斯研究出的遗忘规律表明,知识在学习后,开初遗忘得较多,以后逐渐减少。所以,复习就要及时进行,赶在知识还没被遗忘之前进行复习,就是复习了你所熟知的东西,所以,复习起来很节省时间。如果学习材料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内容已经忘记了,这时的复习就可能像学习新的材料一样费劲。但是,复习的时间亦不可定得太早,如定得太早,就可能是一种简单的重复了。

(3)定期练习。

及时练习并不就能保证知识永不忘记,因此,以后还要不断进行定期练习。在这种定期练习中,最初每次练习的时间间隔要短一些,以后逐渐延长时间间隔。如,第二次复习定在二天或三天后,第三次复习定在一周或两周以后。具体在什么时候复习第一遍、第二遍、第三遍,要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和材料本身来确定。不过,也有个总的衡量原则:在材料大部分还记得而有很小部分遗忘或模糊时,是复习的最佳时刻。为什么要定在这个时候呢?

因为,在这时,由于材料的大部分还记得,再次复习时就很容易重现材料并理解材料的意义,并把已知的材料作为引导遗忘了的材料的线索。而且,又由于很少的部分遗忘或模糊了,这又激起了重新记忆的动机。如果你复习时觉得所复习的东西自己是完全能够回忆出来的,那么,说明你复习时觉得所复习的东西大多数已被忘记,变得陌生了,说明你复习得过早了;如果你复习得过晚了。根据这个原则,你就完全可能确定隔多少时间再来复习最好。

上述几种方法是对同一练习的不同侧面的描写。因此,各种方法可以一起使用于同一练习中。

13.有效读书三步曲

大家都有这样的读书体会:那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既然如此,就不要等到用时再遗憾,应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做一个有效的读书人。

空杯心态与读书

心理学中有种心态叫“空杯心态”。空杯心态原于一小故事:有文士拜会百丈(百丈怀海)禅师,貌似恭而实倨,亦为礼,问:“禅师何以教我?”百丈不语,为注茶,盈盏,俄而倾去半盏,盈之又倾。如是者三,文士色变,离座谢曰:“受教”。

阐释:常人心胸,亦原广大如山谷,而见习愈多,愈多抗力,以已知猜度未知,俗之通病,是以难至增广,“等似空竹”,原本佛家境致。

空杯心态其实是一种挑战自我的永不满足。随时对自己拥有的知识进行重整,清空过时的,为新知识的进入留出空间,保证自己的知识总是最新;就是永远不自满,永远在学习,永远保持心的活力。保持空杯心态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杯子里原来的水给倒掉”,抛弃旧知。但真正要做到这一点,恐怕亦非一日之功,保持谦虚好学的心态是重中之重。这是读书有效的态度。

吸收与释放

大家都知道“蚕”的生活历程吗?蚕为了生存,拼命地吃桑叶,数天以后蚕开始蜕皮,不吃也不喝,而后吐出来的不是桑叶,而是“蚕丝”,这就是蚕的与众不同,这就是人们一直称道它的原因。

大家都熟悉“牛”,牛为了生存,先大口大口地进草料,休息时就“反刍”、“反刍”后的杰作便是奶。人们美其名曰“老黄牛”。

蚕和牛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们会“内化”而生成新的对人们有价值的东西。

作为一名学生,天天坐在教室里学习,不能像容器一样被动地吸收知识,应该学会求知、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选择信息、学会触类旁通,把前人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从中得到启发与感悟,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启发与感悟就是蚕的“丝”、牛的“奶”。

作为我们教师,在学习化社会的今天,为了体现自身的价值,要像蚕吃桑叶、牛吃草似的吸收;博览群书,思维碰撞,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而后释放的是创新的做法,升华了的是新理念,获得的是师生的“双赢”。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这样的读书才更有价值。

最佳的读书境界是:没有人去强求我们读书,没有物欲引诱读书。只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需要,如同饮食空气,有则快意,无则失落。

善于综合类比

在我读过的书里,后来我发现,有个很有趣(或者说巧合)的事儿,《人生三宝》《教育的四大支柱》、《第五项修炼》、《六顶思考帽》、《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三宝:好习惯、好心态、好人缘。

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五项修炼分别是: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六顶思考帽:白色帽子:客观数据;红色帽子:情感直觉;黄色帽子:正面评估;黑色帽子:负面评估;绿色帽子:创意假设;蓝色帽子:过程控制。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原来的名字是《与成功有约》,从朋友那儿借了一本,当时就觉得很好。这感觉多多少少也与袁枚老先生“书非借不能读也”相似,决定有机会再买一本,终于又买了一本,又读了一次——这是一本真正的好书,每个人都该读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综合统效、不断更新。

这五本书,涉及到做人品质、心态和习惯,更重要的改变人的心智模式,教给人思考问题的方法。

开卷有益,读书就是要提升思想,产生智慧。这便是读书的本质,也是有效读书的目标。

14.名人读书方法

现代名人谈读书方法

世界上许多名人之所以成功,与他们善于读书有关。读书有成效,不仅取决于读什么,而且决定于怎样读。以下选择现代名人读书方法6例,介绍如下:

(1)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2)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3)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4)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5)白寿彝的“研读”法。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

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色’。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6)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