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召开联络官会议
1951年7月1日,金日成首相、彭德怀司令员发表声明,赞成李奇微举行停战谈判。会晤地点,建议在三八线上的开城。
7月2日,在朝鲜的志愿军总部收到毛泽东从北京发出的电报:
李克农、乔冠华及其他助手将来朝鲜参加停战谈判,于7月2日22时由北京乘火车去安东,7月4日傍晚由安东去平壤,大约5日早上或晚上,可到金日成同志处,请朝鲜方面派人到适当地点去接洽。
3日,李奇微复电金日成、彭德怀,同意于7月10日在开城举行会议。
7月6日早晨,李克农入朝后第一天,就见到金日成。朝鲜人民军指挥所在离平壤东北大约50公里的地方。这里树木葱翠,幽静凉爽,隐蔽安全。
金日成操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和李克农一见面就十分亲热。他已收到了毛泽东发给他的电报。1951年7月4日,毛泽东给金日成的电报第一句话就是:“我方是此次谈判的主人。”
李克农是主持这次停战谈判的实际负责人,因此,金日成是把李克农当做贵宾来接待的。
金日成和李克农由于工作上和历史上的原因,来往甚密,私交也不错。李克农和夫人赵瑛曾有一张身穿朝鲜民族服装的合影,这是在开城驻地拍摄的。那身做工考究的朝鲜服装,正是金日成送给李克农夫妇的礼物。
后来朝鲜停战谈判结束,李克农回到北京,金日成每次到北京便要问到李克农,有时自己没有时间会见,便派人送去朝鲜泡菜到李宅,他连李克农喜欢吃又酸又辣的朝鲜泡菜这一点都很清楚。
当时,李克农和金日成就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磋商。这次谈判中朝方面出席代表:首席代表朝鲜人民军大将南日、志愿军邓华和解方将军、人民军少将李相朝。
李克农接到毛泽东发来的电报,指派柴成文以中校名义为志愿军联络官,因为三方联络官中最高官阶不得超过上校。
这次谈判对外以人民军为主,而实际上朝鲜停战谈判的第一线由李克农主持,乔冠华协助。内部,李克农称“李队长”,乔冠华称“乔指导员”。李克农还任志愿军代表团党委书记。
停战谈判的首次正式接触是联络官会议,时间定在7月8日上午9时,地点在开城市区西北约两公里的高丽里广文洞来凤庄。
美方通知说,他们的谈判人员将乘直升飞机来。朝方则选择安全地带,让直升飞机降落,并摆上红色的“T”字布标和英文“欢迎”二字缩写的“WC”大幅标语。
可是,当时交战双方并无礼尚往来,如何不失身份又及时准确有礼貌地通知对方呢?乔冠华灵机一动,要新华社记者写篇报道,在报刊发表,让对方知晓,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次的谈判地点和代表团驻地都设在来凤庄,来凤庄在开城的西北部,是一家富豪的宅地。主房坐北朝南,房前有一个用天然石块砌成的花坛,中间栽着一株经过精心栽培的苍翠古松,周围是一些其他木本花草,环境十分幽美。
这座宅子大门是个过厅,进去是3间正厅,里面西边的屏风已经破旧不堪,撤掉后,室内可以摆下一张长桌,供双方代表团南北对座,后边还可各摆一排稍窄的长桌,供各方参谋助理人员就座。
来凤庄的西南面,靠抬岳山边有几间民房,再靠西南还有一幢别墅式的平房,作为志愿军代表团的住地。会场、住处落实后,乔冠华与李克农、邓华、南日、李相朝等人随即赶至来凤庄,住进联络官们为他们准备好的住房。
乔冠华单独住一个小院,院内有株凌霄花,他便自称“凌霄馆主”。当时,美韩敌机常轰炸开城中立区志愿军代表驻地,乔冠华多次转移隐蔽,几次遭险,但他仍泰然处之。
代表团深知,因为这次停战谈判事关重大,丝毫马虎不得,因此,乔冠华住下后,立即与李克农等人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直到认为满意为止,有时忙碌完毕后已经到深夜了。
这样,朝鲜停战谈判中朝代表团正式开始运作,平时鲜为人知的来凤庄,一时名声大噪,成为世人瞩目的地方。
根据原定协议,7月8日上午9时,交战双方在来凤庄举行首次联络官会议,会议确定了正式谈判第一次会议的时间为7月10日上午10时,在开城来凤庄举行。会议地点的安全及对方代表团进入我方控制区的安全,均由朝中方面负责。
联络官会议之后,中朝代表团为正式谈判第一次会议进行周到的准备工作。
当天晚上,李克农和乔冠华再次检查工作时,发现一件事先没有想到的事情,即双方正式代表见面时要互验证书,这是国际会议常规中必不可少的形式。
双方代表第一次见面时,把“全权证书”交给对方看一看,再收回来,以示郑重。
第二天上午就要正式开始谈判,证书立马就要,现在到哪里去开呢?李克农和乔冠华着急起来。
这时,朝鲜方面果断表示,立即派人飞车到平壤请金日成签字。
但中方代表包括中朝两国的人员,仅仅有金日成将军的签字还不够,还必须有彭德怀司令员的签字。
但是,仅仅一个晚上时间,先到平壤,再到彭德怀处,时间无论如何也不够用,在这种情况下,李克农毫不犹豫地提出:“只要金首相签了字就有效,彭老总的字由我代签,事后汇报。”
这样,“全权证书”的难题,迎刃而解。
双方就谈判议题达成共识
1951年7月10日上午10时,在全世界舆论的关注下,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在开城来凤庄一间长18米,宽15米的厅堂里正式举行。
一时间,国际上许多报刊、电台都突出地报道这一惊人的消息。
双方首先就议程问题进行讨论。朝中方面提出包括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和撤出一切外国军队问题在内的议程草案。
美方拒绝将“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列入议程,提出讨论范围仅限于朝鲜境内的军事问题。
同时,双方都认为,既然彼此都不愿意再打下去,所以可能很快就会达成协议。
在整个谈判过程中,毛泽东与斯大林之间电报频繁往来,协商有关谈判的策略方针,并向斯大林提出:
如果谈判开始,最好您亲自领导他们,以免出现不利的局面。
但斯大林明确表示:
这是不可想像的和没有必要的。毛泽东同志应该指挥谈判。我们最多可以对某些问题提出建议。
经斯大林同意,毛泽东拟定停战谈判方案:
1.双方同时发布命令,停止军事行动;
2.双方军事力量从三八线各自后撤10英里,建立非军事区;
3.双方停止从外部向朝鲜的一切军事调动;
4.停止军事行动后的3个月内分批交换全部战俘;
5.所有外国军队3个月内全部分批撤离朝鲜;
6.南北朝鲜难民应在4个月内返回原来的居住区。
由此可见,中方在停战条件上已作出重大让步,放弃曾经最为关心的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台湾问题,仅把外国军队限期撤出朝鲜和以三八线为界恢复到1950年6月25日以前的状态作为重要条件。
但美韩方面因在三八线以北所占地域的面积多于中朝在三八线以南所占地域,又自恃占有海空优势,所以不同意以三八线为界,提出“海空补偿论”,要求中朝军队从实际控制线后撤。
会谈开始后刚进入议程问题,双方就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朝中方面开门见山地提出实现停战的三项建议:
一、停止一切敌对军事行动;
二、确定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部队同时撤离三八线10公里,建立非军事区,同时立即进行交换战俘的商谈;
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撤离一切外国军队。
美方则提出一个包括九项内容的谈判议程提案。
双方的分歧在于:要不要把撤退外国军队一项列入议程。
中朝方面提出,撤退外国军队是防止战争复发的必要条件,外国驻军则是战争的根源;美方则称,朝鲜战争爆发时并无外国驻军,恰恰是外国军队撤出后发生了战争。
不从朝鲜撤军是美国的既定方针。
艾奇逊、马歇尔分别于19日和24日发表声明,断言撤退外国军队是一个政治问题,不拟由商谈停战的司令官进行讨论,而只能由联合国与各有关国家政府加以解决,并表示,“联合国军”将继续留在朝鲜半岛,“直到真正的和平建立为止”。
7月19日,参谋长联席会议指示李奇微,决不能承诺从朝鲜撤军,如谈判因此而破裂,美国政府可望得到国内和盟国的全力支持。
当时,中朝方面大出美方意料作出重大让步,放弃在议程中讨论撤出外国军队的要求。
7月23日,周恩来起草的毛泽东致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的电文中说:
为了使谈判取得进展,可以同意不将撤退外国军队列入此次会议的议程之内。今后的谈判应以争取从三八线上撤兵停战为中心,来实现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第一步。
朝中方面在驳斥美方无理要求的同时,为推动谈判顺利进行,采取灵活态度,双方于1951年7月26日确定谈判议程:
1.通过议程;
2.确定军事分界线,以建立非军事区;
3.实现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
4.关于战俘的安排;
5.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
这些议题的设定证明,美国把谈判严格限定在军事方面,排除政治性议题的意图得到了实现。
而中朝方面原来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外国军队从朝鲜全部撤出和划定军事分界线,但达成一致的五项议题中并未包括外国军队撤出的问题,说明中朝为了使停战谈判不至于因为这一问题而夭折,作出了重大的让步,同意把这一问题留到停战以后再讨论。
毛泽东对谈判提出建议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正式开始。
谈判一开始,双方在外国军队撤出朝鲜问题反复争论而相持不下。
7月15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认为尽管在战略全局上需要坚持三八线和外国军队撤出的停战谈判条件,但“在从根本上讨论这些问题时,需要解决三八线问题,至于外国军队撤出朝鲜,这可在一个单独阶段实施。”
7月20日,毛泽东再次就外国军队撤出朝鲜问题致电斯大林指出:经过5天的争论,敌方始终拒绝把撤退外国军队问题列入谈判议程,毛泽东说:
敌人希望停止朝鲜的军事行动,目的在于在战争中避免进一步伤亡和拖延时间。关于其他问题,包括外国军队撤出朝鲜问题,敌人希望继续维持目前的紧张局势,以便更好地在国内强行动员和在国外进行扩张……我们的武装力量在今天只能将敌人赶出北朝鲜,还不足以把敌人赶出南朝鲜。如果战争拖延下来,敌人可以受到更大的损失,而我们自己在财政上也会受到很大冲击,并且那时我们也很难进行国防建设。
毛泽东认为,在最好的情况下,如果时间拖延,例如6到8个月,我们可能会把敌人赶出南朝鲜,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会付出很大代价。
因此,毛泽东建议:
最好是不要提出把外国军队撤退问题作为停止军事行动的必要条件,这样做要比用长期军事行动的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好……双方从三八线撤军是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第一步,而外国军队撤退问题可以在停止军事行动之后进行讨论。
苏联方面对毛泽东的建议表示同意。
在双方就谈判议题达成协议的当天,就开始了关于划定军事分界线的谈判。由于双方都力图使军事分界线的划定有利于本军,所以彼此立场相差过大。
考虑到美方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当前战线所在地区停止军事行动,金日成表示:
只要双方军队各自后撤10英里,可以暂时放弃这一要求。
为不使正式谈判因双方争论激烈而破裂,志愿军副司令邓华和谈判代表团提出:
最好考虑在当前战线所在地区停止军事行动的问题,不再为三八线而进行斗争。
但斯大林反对作出这样的让步,他强调说:
是美国人更愿意继续谈判,而不是我们;如果首先让步,是示弱的表现,将会被美国人认为是中朝方面更需要签订停止协议,没有任何好处。
斯大林的意见使中朝方面在谈判中的立场更加强硬,最后双方同意各出5名代表组成小型的专门委员会,以圆桌方式讨论具体的细节问题。
乔冠华赋诗嘲讽美方
1951年8月末,朝鲜半岛秋意渐浓。双方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仍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在谈判中,中朝方面提出原则上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军队各后撤10公里,脱离接触,建立非军事区的建议。
中朝代表团指出:
三八线是举世公认的军事分界线,也是停战谈判的基础;要表明谈判的诚意,必须确定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从1951年1月以来,双方的战线四次摇摆于三八线南北地区,这表明该线基本上反映了双方的军事实力;目前双方在三八线南北所占地区略近相等,因此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是合理的,是符合历史和当时双方实际情况的。
美方代表拒绝这一建议,他们提出,地面部队的战线不能反映双方部队的实际力量,“联合国军”具有海空军优势,这种海空力量控制了整个北朝鲜,“联合国”海空军从北朝鲜撤出所放弃的优势,应以中朝方面地面部队的撤退加以“补偿”。
美方把军事分界线划在中朝军队大后方,要求中朝军队在临津江以东从现有阵地后撤38到58公里,在临津江以西后撤68公里,从双方实际接触线让出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朝方面显然不能同意这一要求。
毛泽东回电一再指示:
应不管敌人企图如何,仍坚持按照程序首先解决以三八线为双方军事分界的问题……如果僵持久了,敌人以原有阵地以北作为分界的提议公布出去,极大可能会引起世界多数舆论的惊异和责难。
乔冠华从北京出发时,正值盛夏,原以为停战谈判只需一两个月,所以大家都未带寒衣。乔冠华提笔给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写一封催办信:
炳南仁兄左右:开城秋深矣,冬装犹未至,东北在咫尺,奈何非其事?既派特使来,何以不考虑?吾人忍饥寒,公等等闲视,口惠实不至。难道唯物论,堕落竟如此?
日日李奇微,夜夜乔埃事,虽然无结果,抗议复抗议,苦哉新闻组,鸡鸣听消息。嗟我秘书处,一夜三坐起。还有联络官,奔波板门店,直升飞机至,趋前握手见。又有新闻记,日日得放屁,放屁如不臭,大家不满意。记录虽闲了,抄写亦不易,如果错一字,误了国家事。警卫更辛苦,跟来又跟去,万一有差错,脑壳就落地。
千万辛苦事,一一都过去。究竟为谁忙,四点七五亿,遥念周总理,常怀毛主席,寄语有心人,应把冬衣寄。
一场举世瞩目的停战谈判,以打油诗形式写出,诉尽中国代表团的甘苦,乔冠华的风流才情于此可见一斑。
停战谈判于8月中旬中断,美、李军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妄想从战场上得到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
结果,15万美、李军被中、朝军队歼灭。
中方揭露美方讹诈政策
1951年8月中旬,朝鲜停战谈判已经费去了1个月的时间。
从谈判进入实质问题的讨论,也已经有两个星期。美国方面在谈判中借口记者问题延会,拒绝将外国军队撤出朝鲜问题列入议程,拒绝以三八线为双方军事分界线。这些事实证明,美国方面完全没有在朝鲜迅速实现停战的诚意。
当时,朝鲜停战谈判中的主要争执是双方军事分界线问题。关于双方军事分界线问题,中方的立场是十分明确的,这就是:
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双方军事分界,以此为基础向南北各伸张十公里为非军事区,双方军队都撤至非军事区以外。
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这个主张,不但代表了全中国全朝鲜人民的共同意志,而且也代表了全世界愿意停止朝鲜战争的善良人们的共同意志。
三八线是李承晚军向北侵犯引起战争爆发前的原有的军事分界线。中国人民志愿军之所以进入朝鲜援助朝鲜人民作战,正是因为美国侵略军超过了三八线。
这次谈判的基础,正是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关于双方撤离三八线的建议。在一年多的战争中,双方军队曾经轮流地进入三八线以南和以北各3次,表明三八线真实地反映着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
而且,志愿军两次进入三八线以南的时间长,占的面积大,两次都把敌军完全赶过三八线以南;敌方两次进入三八线以北的时间短,占的面积小,两次都没有能使中方的军队完全离开三八线以南。
事实上,以三八线为双方军事分界线是合理的,甚至美国各方在长期间也不能不承认。
早在当年3月12日,当时的美国第八军军长、时任美军总司令李奇微就已大肆宣传他对于朝鲜战争的最高理想是在三八线上结束。
李奇微的这个论点,在5月10日又由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在国会作证时加以肯定。
5月22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在国会作证时,也认为必须准备在三八线上结束朝鲜战争。
28日,美国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在国会作证时,同样宣称应当接受以三八线为基础的停战方案。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6月2日和6月26日,对议员们和记者们先后声明美国将同意在三八线实现停战。艾奇逊的第二次声明是在马立克的建议以后。
法新社记述艾奇逊的谈话说:
从军事观点来看,在三八线停火是可以接受的。有人问他说:共军撤到三八线以北是否算是朝鲜战争的“胜利结束”,他回答是的。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舆论和美国在朝鲜士兵对于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的拥护是人所共知的。
从美国军政首脑的言论中就已经看出,美国政府不但完全没有理由否认三八线的合理,而且无论今年的朝鲜战争发生了怎样的反复变化,美国政府也完全没有根据相信他们的军事力量可以保持三八线以北的阵地。这就是美国人再三地把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称为“胜利”或“巨大胜利”的唯一原因。
但是,朝鲜停战谈判一开始,美国的腔调忽然变了。7月13日,艾奇逊忽然把美国同意作为军事分界线的三八线莫名其妙地解释为“指联合国部队所在的一带地区”。
而在谈判会议上,美方代表所实际提出的方案比艾奇逊的谈话更进一步,荒谬地要求在现有双方战线以北18公里至50公里地方划一条新的军事分界线。
乔埃为了坚持美国的这个无理要求,耗费了从第十次会议到第十九次会议的整10天的光阴来辩论,在辩论中捏造种种不能成立的“理由”。例如,他说美国海空军的狂轰滥炸的“力量”必须在陆地分界线上得到“补偿”,美国必须在三八线以北才能“防御”自己等等。
为了使人明了无误,乔埃一面标出详细的地图,一面又经过东京的李奇微总部的“新闻教育局”,以所谓“背景材料”的名义,在7月31日和8月4日把美国的主张加以公开宣布。
8月3日,美联社记者尤松宣称:
没有证据足以证明联合国军代表会要求在联合国军实际据守的阵线以北建立分界线。
8月4日,“联合国军”官方发言人纳科斯声明:
猜测联合国要求建立任何深入北朝鲜的分界线将是完全错误的……我相信这是严重的错误,是最荒唐的猜想。
8月6日,李奇微总部的新闻处又发表“平息谣传”的声明,宣称美国所要求的分界线大致是现在的战线。
甚至美国国新社东京6日电也不能不描写道,这次声明“事实上与总部另一部门作为背景材料发给日本报纸编辑的新闻稿截然相反”。
这就是美国军政首脑对待谈判的态度。
在3月至6月间说,三八线作为分界线是可以接受应当接受的,是“巨大的胜利”。在7月直至8月4日说,三八线是不可以接受的,“双方都自三八线撤退的任何问题是荒谬的”,海空军的狂轰滥炸的“力量”必须在陆地分界线上得到“补偿”,因此分界线应当在现有战线以北。
战场上的美英等国士兵曾经因为听到马立克的停战建议和金日成彭德怀两将军同意谈判的答复而欢欣若狂。李奇微在7月3日给金彭两将军的电文中说:
因为在停战之前须先就停战条款取得协议,所以延迟开始会晤和达成协议,将延长战事和增加损失。
可是,李奇微所奉行的政策,却是欺骗,讹诈,故意拖延和制造僵局。
美联社记者勃雷德萧7日在东京解释美国的僵局政策时说:
他们想要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同时又不愿意在宣传战线上遭到失败。他们不愿结束战争,如果停火对共方有利的话。
面对美方的欺骗和讹诈政策,中方予以揭露和反击。8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评朝鲜停战谈判》的文章。
文章指出:
美国代表在谈判中的拖延政策,很像只是为着躲过雨季,以免受到反攻和准备新的进攻。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却不在这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政府认为必须保持紧张状态,才便于在这次的将于九月中闭会的国会中通过六百六十五亿美元的军事预算案,增税一百亿美元的法案……美国政府恐惧和平。
当时,华尔街日报在不久以前曾露骨地说:“由于和平的威胁,大规模囤积物资所得的利润可能丧失。”
和美国相反,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是愿意和平的,所以希望谈判能够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迅速达到停战的结果。
中方强烈抗议美军暴行
1951年8月19日晨,为了保证朝鲜停战谈判顺利举行,中方军事警察9人,在排长姚庆祥率领下沿板门店西南面松谷里以北高地向东巡逻。
当他们一行走到中立区的松谷里附近时,突然遭到埋伏在此的30多名南朝鲜武装人员的袭击,排长姚庆祥当场倒在血泊中。
中方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并在志愿军代表住地为姚庆祥烈士举行追悼大会。姚庆祥的灵堂两侧悬挂着两幅挽联,上联是“为保障对方安全反遭毒手”,下联是“向敌人讨还血债以慰英灵”。灵堂陈列着烈士的遗像以及花圈、挽联等。
灵堂布置完毕后,李克农、乔冠华到现场检查。
“虽有这么多的挽联,可仍觉得有点不足,难以表达人民的愤慨之情。”李克农回过头,对站在身旁的乔冠华说,“老乔,还是请你想一想,是否再写一幅更为醒目的挽联。”
“嗯!”乔冠华应了一声。乔冠华不愧为一代才子,只见他紧锁眉头,在房间里来回踱了几步,便顺口念出一幅挽联。
世人皆知李奇微,举国同悲姚庆祥。
“好好好”,李克农闻声连连称好,“你赶快让人去布置,以免耽误了时间。”李克农对乔冠华吩咐道。
在沉痛悲壮的哀乐声中,姚庆祥烈士追悼会开始了。灵堂虽然不大,但布置得庄严肃穆,那幅“世人皆知李奇微,举国同悲姚庆祥”的挽联,尤其引人注目。
各界人士、中朝代表团,开城中立区军事警察部队以及各国前来采访的新闻记者都参加了追悼会。
枪杀姚庆祥的事件本已引起世界各国一切正义人士的强烈谴责,而举办姚庆祥烈士追悼会更将这场反对阻挠谈判的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特别是那幅乔冠华写的挽联不胫而走,从而使美国侵略者在道义上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美李军非法侵入开城中立区板门店附近,突击中方巡逻人员的严重事件发生后,朝鲜人民军代表李相朝、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解方两将军即于当天14时许亲赴板门店附近的姚排长庆祥烈士遗体停放处致哀。
姚烈士生前所在连队的战友们,纷纷向他们悲愤地控诉美李军破坏停战谈判破坏中立区的罪行。
两将军向姚烈士致哀后曾发表讲话。朝鲜人民军代表李相朝将军说:
为保卫朝鲜和平而光荣殉难的姚庆祥烈士,将永远活在朝鲜人民的心里。美李军违犯中立区协议,破坏停战谈判,向我方巡逻人员袭击的事件,不仅激起朝中人民对美帝国主义更大的仇恨,并一定要激起全世界人民无比的愤怒。
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解方将军也在讲话中说:
姚庆祥烈士是站在保卫开城停战谈判的和平前哨上牺牲的。他这种为了和平而献出自己生命的高贵品质,一定会激励中国人民志愿军捍卫和平的坚强决心。
接着,姚烈士所在连队的副连长乔万风讲话,他对自己优秀战友的殉难表示无限的愤慨。他说:
姚排长是为保卫开城中立区的安全而牺牲的。我们要踏着烈士的血迹,用更大的努力争取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为保卫世界和平而奋斗到底。
然而,美方并没有因此而稍有收敛。姚庆祥烈士的血迹未干,美国飞机竟又于8月22日深夜非法侵入开城中立区上空,以中方代表团住所为目标,施行轰炸与扫射。
消息传到志愿军总部,彭德怀愤怒地说:
这是蓄意谋杀!
发生此事的当天晚上,李克农、乔冠华立即决定通过联络官与驻在汶山的“联合国军”代表团通电话,要求他们前来调查。
美方联络官借口夜深,再三推诿,拒绝前来开城。中方强烈抗议,肯尼和穆莱才姗姗而来。
在调查过程中,肯尼和穆莱一再抵赖美方的罪恶行径。当勘察到第三个弹坑时,他们即不愿再继续调查下去。
中朝联络官张春山、柴成文立即严肃指出:“我们有权要你们调查下去。”
22日夜,初步调查和以后实地复查的结果,证明敌机两次共投弹17枚,其中杀伤弹13枚,汽油弹4枚。13枚杀伤均落在我方停战谈判代表团住址以北200米左右处。代表团住宅前及停放在门前的南日将军座车内,均落有杀伤弹弹片。
美方蓄意制造的轰炸案,人证物证俱在。为抵赖其罪行,他们拒绝认真地调查,拒绝承认调查所得的是事实,拒绝允许新闻记者前往出事地点观察。他们不仅闭着眼睛说瞎话,死不认账,而且还倒打一耙,诬蔑是中方自己干的。
由于中朝代表团认为自己是前来谈判停战的,因此,对方不可能会对自己下毒手,所以事先没有任何防空准备,不料美方不顾信义,悍然以中朝谈判代表团作为攻击目标。
此次轰炸不久,李克农、乔冠华和部分工作人员在邓华的极力劝说下,离开原来的驻地,转移到开城西北山沟里的双爆桥。
随后,代表团的其他成员也相继转移,有的住在青云洞,有的住在开城北部中立区边缘的一个山顶草房里。原来的住地仅留下张春山、柴成文带着与对方联络的无线电报话机,谈判工作实际上已无法正常进行。
面对如此蛮不讲理的敌人,中央当时的方针是:
准备破,不怕拖,坚决回击,留有余地。
8月28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部新闻局发表一个官方文件。在这个文件中,该新闻局虽然涉及金日成将军与彭德怀将军8月27日致李奇微将军的复文中,对“联合国军”一再破坏开城中立区协议事件所作的有理有据的指责,但又不敢将金彭两将军义正词严的复文全文发表,使世人能明了金彭两将军复文的全貌。
另一方面,该新闻局却歪曲事实,蒙蔽真相,企图逃脱和推卸“联合国军”一再破坏开城中立区协议的责任。这是一种极其不严肃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发言人为了使世人明了事件的真相,特就上述“联合国军”新闻局公布的此一官方文件,发表声明,加以驳斥。
该声明严正指出:
关于姚庆祥排长被杀事件,我方首席代表南日将军在其八月二十八日发表的详细报告中,已经用铁的人证与物证,雄辩地证实了这一谋杀事件是联合国军所属部队所作的非法勾当。就是联合国方面联络官穆莱上校在双方联络官共同调查时及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代表乔埃将军在给我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将军的复信中,也都不能否认这一事实。
声明还说:
对于联合国军军用飞机八月二十二日夜空袭开城中立区的事件,联合国军总部新闻局也在他们发表的官方文件中,企图抵赖投掷炸弹的军用飞机是联合国军的军用飞机,甚至诬指这个事件是我方人员所制造。为了证明这个诬蔑,该新闻局不惜歪曲事实颠倒是非,硬说我方联络官曾拒绝联合国军联络官白昼再来调查。然而事有凑巧,联合国军所属第五航空队的雷达侦察报告,又恰好证实在发生轰炸与扫射时曾有一架未经识别的飞机出现在开城以西。而这一架未经识别的飞机,既是未经识别的,又何以能识别出它是我方的飞机?这难道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不打自招吗?
在美机轰炸扫射中方代表团的当天,金日成、彭德怀两将军即联名向李奇微提出强烈抗议,并宣布自8月23日起停止会议,以待对方作出处理。
抗议信发出后,不出所料,在9月1日,美方飞机又轰炸冰库洞南日的住所。
对敌人在此期间破坏谈判的种种罪行,中方通过报纸、电台等舆论工具,及时进行揭露,把真相公之于全世界一切公正人士之前,使敌人有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