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附录

经典故事

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李嘉诚

赴约女乞丐

20世纪50年代,李嘉诚刚做塑胶花的时候,常在皇后大道看到一个行乞的外省妇人,四五十岁,很斯文的样子。她从不伸手要钱,但李嘉诚每次都给她钱。

一天,李嘉诚问她会不会卖报纸,她说有同乡干这行。李嘉诚想帮她做这小生意,便让她带同乡来见。

在约好她的那天,有个客户刚好要到李嘉诚的工厂参观。客户至上,李嘉诚必须接待。交谈时,李嘉诚突然说:“Excuse me!”便匆忙离开。

客人以为李嘉诚上洗手间,其实李嘉诚跑出工厂,飞车奔向约定地点。途中,违反交通规则的事差不多全做了,但好在没有爽约。

见到那妇人和她的同乡,问了一些问题后,李嘉诚就把钱交给了她。

她问李嘉诚姓名,李嘉诚没说,只要她答应一件事,就是要努力工作,不要再让他看见她在香港任何地方伸手向人要钱。

事后,李嘉诚又回工厂。客户正着急,问他:“为什么洗手间里找不到你?”李嘉诚笑一笑,这事就过去了。

作为一个商人,守约和信誉非常重要。李嘉诚能对一个乞丐守约,而且一无所求。这样,他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必然的。

捡一枚硬币

某天早上,李嘉诚驾车往袋里拿钥匙时,不慎掉落了一枚2元硬币,而这枚硬币正好滚到车轮底下。只要车子移动,硬币马上便会掉进坑渠。

李嘉诚蹲下身去,试图拾起来。此时,旁边一名印度籍值班人员看见,便过来问询:“李先生你怎么了?”

李嘉诚说:“掉了硬币。”

于是,值班人员帮忙找。硬币拾回来,李嘉诚极其高兴地收回这2元硬币,掏出100元给值班人员。

这件事情传开后,许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对此,李嘉诚解释说:“我为什么这样做?要是我不拾回这2元,车子驶过,硬币便会掉进坑渠,这2元便在世上消失了。但是现在我拾回2元,我给他100元,这是不会消失的,他可以用这些钱。总之钱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费。”

谈话五分钟

有一次,汕头大学医学院的院长来到香港与李嘉诚约好在午饭时间商谈筹建汕头大学医学院眼科中心的事宜。

而在此之前,李嘉诚的儿子在生意上正好有一些事急于与李嘉诚商谈。

李嘉诚说:“给你5分钟,5分钟之后我约了汕头大学的人谈公益。”

对于那些赚钱的生意来说,5分钟简直就是一瞥的瞬间,然而对于那些需要用钱的公益项目,李嘉诚居然一谈两三个小时还嫌少。

这就是大富之后的李嘉诚。

实用假皮鞋

现代生活中,总会有许多人追求、炫示一些知名品牌或奢侈品,以此来展示自己的生活贵族气息。但李嘉诚则不是这样。

李嘉诚并不认为名牌的货品一定是高成本制造出来,更不认为名牌可以提高个人身份和地位。在他看来,几百元的日本表,只要耐用准时,同几万元的贵价表并无分别,多花钱就是浪费。所以,他现在戴的仍然是几百元的日本手表。

他告诉朋友,他现在穿着的皮鞋已经穿了7年,仍然没有抛弃。

他还说,他穿的皮鞋,其实是塑胶面料的假皮,外表乌亮,不必经常搽鞋油,也可洁亮如新。漆胶面鞋比较拘脚,李嘉诚就选大一号的鞋,解决拘脚的问题。实用始终是李嘉诚的消费原则。

庆祝添儿孙

一天,记者知悉李嘉诚添了一个孙子,心想他一定会豪华庆祝,便匆忙赶往李宅采访,期许抓到这个重磅消息。

不料,当记者问他如何庆祝、有没有豪华庆祝时,李嘉诚却只是高兴地说:“只是在家里加两碟菜庆祝。”

如此看来,知悭识俭、自奉节约仍然是老一代潮州人的美德。

为父买墓地

1943年的冬天,李嘉诚永生难忘。为了使父亲入土为安,李嘉诚含着眼泪去买坟地。

按照当时的交易规矩,买地人必须付钱给卖地人之后才可以跟随卖地人去看地。卖地的是两个客家人,李嘉诚将买地钱交给他们之后,便寸步不离,坚持要看地。

这两个卖地人走得很快,李嘉诚一步接着一步地紧跟不舍。然而,可恨的是卖地人见李嘉诚是一个小孩子,以为好欺负,就将一块埋有他人尸骨的坟地卖给他,并且用客家话商量着如何掘开这块坟地,将他人尸骨弄走……

李嘉诚听得懂客家话。李嘉诚知道真相后惊呆了,世界上居然有人如此黑心,如此挣钱的人甚至连死去的人都不肯放过。

想到父亲一生光明磊落,即使现在将他安葬在这里,九泉之下的父亲也是绝对不会安息的。而且,李嘉诚也深知这两个人绝不会退钱给他,当即告诉他们不要掘地了,他另找卖主。

这次买地葬父遭遇到的周折,对于即将走上社会自谋生路的李嘉诚来说,是第一次付出沉重的代价所吸取的相当痛苦的教训,也是李嘉诚所面临在道义和金钱面前如何抉择的第一道难题。李嘉诚暗下决心:不管将来创业的道路如何艰险,不管将来生活的情形如何艰难,一定要做到在生意上不能坑害人,在生活上乐于帮助人。

一贫如洗的李嘉诚,在买地葬父这个事情上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美德。这件事情不仅反映了年少的李嘉诚坚忍与善良的非凡品性,更体现了李嘉诚小小年纪就拥有的豁达与宽容,以及遇事果断干脆、不斤斤计较的大将之风。正是这些良好品德,注定了李嘉诚将来必成大器。

我要做船长

父亲喜欢带儿子去看海。他认为,海的浩渺、海的雄壮,能够使孩子的心胸博大,让他的生命充满激情。

在汕头的海边,他一边指着港口来往如梭的巨轮,一边给李嘉诚讲生活的道理。

李嘉诚似懂非懂地听父亲讲述,用他乌黑发亮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蓝天下波光粼粼的大海,看着万吨巨轮。他简直弄不懂这深深的水怎么可能稳稳地浮着这么大的船,而且还是铁的。他太佩服船长了。

他认为能让这么一艘大铁船稳稳地浮在海面上的人,一定是个大英雄。于是他向着大海,向着那艘万吨巨轮喊道:“爸爸,将来我也要做大船的船长!”

父亲疼爱地抚摸着他的头发,高兴地说:“好孩子,有志气!阿诚,做一个船长不容易,他必须考虑很多、很全面的问题。”

然后,父亲又极其认真地告诉李嘉诚:“你看,现在天气很好,是难得的晴天。但是,出海后,风暴来了怎么办呢?做船长的,就要提前想到,就要提前做一切事情。而且,阿诚,要记住,做任何事情就像做大船的船长一样,既要预先准备好一些事情,又要随时准备应付突然来临的一切事情。”

从此以后,船的形象、船长的意识紧紧地伴随着李嘉诚奋斗的一生。李嘉诚从小就把自己的人生比作一艘船,把他驰骋商场、纵横东西的李氏王国比作一艘船,所以,他很自豪地宣布:“我就是船长,我就是这艘行进在波峰浪谷中的船的船长。”

吃亏也是福

1957年年初的一天,李嘉诚阅读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胶》杂志,偶然看到一小段消息,说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全面倾销欧美市场,这给了李嘉诚很大灵感。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类价廉物美的装饰品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而香港有大量廉价勤快的劳工正好用来从事塑胶花生产。他预测塑胶花也会在香港流行。

李嘉诚抓紧时机,亲自带人赴意大利的塑胶厂去“学艺”,在引入塑胶花生产技术的同时,还特意引入外国的管理方法。返港后,他把“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积极扩充厂房,争取海外买家的合约。

在“长江”的客户中,有个美籍犹太人马素曾订了一批塑胶产品,打算运到美国销售,后来不知何故临时取消合同。李嘉诚并没有要求赔偿,他对马素说:“日后若有其他生意,我们还可以建立更好的关系。”

后来,马素深感这位宽厚的年轻的创业者是个可做大事的人,于是不断向美国的行家推销“长江”的产品。自此,美洲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李嘉诚由此进一步感悟“吃亏是福”的道理。

占卜测富贵

有一天,坐在太师椅上默默吃茶的老者,忽然拉住了李嘉诚的手,要给他看看面相。

李嘉诚是个性格温顺的人,凡事他都不想拗着别人,尽管他从不相信这些占卜者报出的吉凶信息,甚至疑惑一个眼睛都看不见的盲人,如何能给人面相呢?

见老人特别认真,他索性就任其摆布了。不料老人的手刚在他的前额摸过,就惊叫了一声:“伢仔,你可不得了啦呀!我的天,原来你是个大命之人啊,乃是上天水星转世!如今你的天庭虽然饱满,可是,仍然不到发迹之时,所以你如今困在水中不得施展呀!”

李嘉诚吓了一跳,怔怔地待在那里,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了。老人继续抚摸李嘉诚的鼻子、眉骨、口唇、两耳和下巴,依次反复摸了再摸。

老人口中念念有词,继续惊讶地呼叫说:“在当今香港,我从没有遇上像你这样的大贵之人。我敢断定,只要你跳出眼前的困境,将来肯定一片光明。只是为这眼前的困厄之运,你至少还要苦苦挣扎几年光景呢!伢仔,你现在是一条巨龙困陷在水中啊,我相信迟早有一天你会发迹的!”

对老人的话,李嘉诚将信将疑,对自己目前的状况更加困惑。他不明白自己的前程究竟在哪里。

李嘉诚在春茗茶楼做事认真勤快,老板对李嘉诚更加喜欢,而且所有他接待过的三教九流几乎都对这位笑呵呵、仿佛每天都无忧无虑的伙计很喜欢。

李嘉诚到底长大了,已有了些新的想法。一旦对自己的生活能力有了新的信心,他就会多一份对未来前程的思索,内心就始终滋生着一种奋进的念头,有着不甘人后的奋斗精神。

示范洒水器

一天清晨上班前,李嘉诚便早早来到一家批发行等职员上班联系洽谈。

眼见清洁工正在打扫卫生,李嘉诚灵机一动,自告奋勇拿洒水器帮清洁工洒水。李嘉诚期望遇到提前上班的职员,眼见为实,这样洽谈起来更有说服力。果真有职员早到,还是负责日用器具的部门经理。李嘉诚很顺利就达到目的,该经理很爽快地答应经销塑胶洒水器。

李嘉诚的机灵,由此可见一斑。同时这其中又透露出李嘉诚的诚实。他让产品自己说话,这比一个推销员夸夸其谈地讲产品的用途优点,要可信得多。李嘉诚做推销,越做越老练,他深谙一个推销员,在推销产品之时,也在推销自己,并且更应注重推销自己。

李嘉诚有意识结交朋友,先不谈生意,而是建立友谊,友谊长在,生意自然不成问题。他结交朋友,不全是以客户为选择标准。如俗话所说:“人有人路,神有神道。”今天成不了客户,或许将来会是客户;他自己做不了客户,他会引荐给其他的客户。即使促成不了生意,帮着出出点子、叙叙友情,也是一件好事。

李嘉茂感恩

李嘉诚在为万和塑胶公司推销产品的同时,也在观察、研究和五金相关的市场状况。

有一年秋天,李嘉诚忽然发现了市场上一个秘密:在小水桶之类产品无人问津的时候,铁锁居然引起了市民们的广泛关注。于是,李嘉诚急忙赶赴当年他供职的五金厂,将这个可以令李嘉茂起死回生的信息告诉了他。但李嘉茂担心,改产铁锁以后产品再次滞销,摆在他面前的无疑就是更大的失败,甚至会造成他彻底破产。

李嘉诚观察出李嘉茂的犹豫,便详尽分析一番,李嘉茂也觉得很有道理。次日清早,李嘉茂便亲自上街进行市场调查,从上环、中环、铜锣湾,再到湾仔和九龙半岛,几乎所有五金商店和批发站都一一看过了。

李嘉茂调查了市场后才发现,铁锁的销售潜力果然相当巨大,只是他从前根本就没有像李嘉诚那么细致进行思考和调研罢了。李嘉茂从心里暗暗感佩李嘉诚精明细致的经商作风,同时也深感李嘉诚为人重友情守信义的品格难能可贵。

李嘉茂说干就干,只用几天时间,就把他的设备进行了全面改造,依靠现有的技工力量,很快就生产出新型铁锁并马上投放市场,几天以后就收到来自市场的良性反馈。

再过一个月,少量成本换回了丰厚的回报。李嘉茂在此基础上扩大再生产,在铁锁赢得民望和市场好评后再生产一系列锁类产品,不但生产出门锁、抽屉锁等常规产品,而且还研制出国际上尚未普及的弹簧锁等。

几年来,一直产销不畅的五金厂,正是在李嘉诚的提醒下,老树发了新枝,从濒临破产的边缘迅速起死回生。李嘉茂逢人便说:“真没想到李嘉诚是这样讲情谊的人啊!”

李嘉诚教子

李嘉诚是个成功的商人,在做人方面更是成功,这一切大家也都耳闻目睹。同样他在教育两个儿子方面更是如此,他常对儿子说:做人比做生意更重要。

在今天的李家,每逢吃晚饭时,两个儿子分别坐在李嘉诚的两旁,经常性地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非常活跃,似乎总有说不完的有趣话题,而大媳妇王富信则专心吃着饭。

无论工作有多忙碌,每逢星期一,他们一家人必须在深水湾家或去外婆家吃上一顿团圆饭,通常一家四口人,四菜一汤,吃得很清淡。这一习惯在李嘉诚创业之初到今天一直坚持着。

在众人眼里,李嘉诚是个成功的企业家,商业巨子,懂得如何赚大钱。但在两个儿子的心里,李嘉诚有另一种心灵上的追求,感觉很温馨。

小儿子李泽楷说:“我觉得我很幸运,可能是令人想不到的。我们生活是那样简单,不是说简单就叫作非常好,而是简单原来就是非常幸福。”

李泽钜说:“爸爸是一个很懂得用钱的人,他知道生命里哪些事情最重要。如果在他一生中,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可以帮助不幸的人,他感觉更加富有。”

李嘉诚说:“1957年和1958年,我赚了很多钱,那两年,我很快乐。”

一年后,快乐换来迷惘,他想:有了金钱,人生是否就可以很快乐呢?左思右想,他终于想通了。“当你赚到钱,等有机会时就要用钱,赚钱才有意义。”

等到想通了金钱的意义,跳离了金钱的圈套,李嘉诚就把这一感悟教育给自己的儿子李泽钜、李泽楷。

李嘉诚14岁丧父,今日的成就是依靠自己千辛万苦挣出来的。于是他明白,只有磨炼,方知做人、做事的艰辛,温室里的幼苗是不能够茁壮成长的。他带两个孩子去看外面的困难,让他们去领会人生的艰辛,带他们坐电车坐巴士,又跑到路边报纸摊看那一边卖报纸一边还在温习功课的小女孩,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求学态度。他带着两个儿子,从身边大众身上去接受、领悟人世的坎坷,去品味该如何去做人。

令人尊敬的人

李嘉诚驰骋商界,是从生产塑胶花开始的。当初,曾有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为确证李嘉诚有供货能力,外商提出须有富裕的厂家作担保。李嘉诚白手起家,没有背景,他跑了几天,磨破了嘴皮子,也没人愿意为他作担保。无奈之下,李嘉诚只得对外商如实相告。

李嘉诚的诚实感动了对方,外商对他说:“从你坦白之言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诚实君子。诚信乃做人之道,亦是经营之本,不必用其他厂商作保了,现在我们就签合约吧。”没想到李嘉诚却拒绝了对方的好意,他对外商说:“先生,能受到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之至!可是,因为资金有限得很,一时无法完成您这么多的订货。所以,我还是很遗憾地不能与你签约。”

李嘉诚这番实话实说使外商内心大受震动,他没想到,在“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说法为人们广泛接受时,竟然还有这样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诚实商人。于是,外商决定,即使冒再大的风险,他也要与这位具有罕见诚实品德的人合作一回。李嘉诚值得他破一次例,他对李嘉诚说:“你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可信赖之人。为此,我预付货款,以便为你扩大生产提供资金。”

外商的鼎力相助,使得李嘉诚既扩大了生产规模,又拓宽了销路,李嘉诚由此发展成为塑胶花大王。

也是在李嘉诚创业初期,他因资金不足,只雇用了一些经过短暂培训的工人进行生产。结果,产品的质量极为粗劣,很多客户前来退货,要求赔偿;原料商闻讯也扬言停止供应原料,银行这时也派人来催贷款。李嘉诚的塑胶厂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四面楚歌”的李嘉诚真诚地一一向银行、原料商、客户负荆请罪,该赔的赔,该退货的退货。正是因为李嘉诚一贯诚实、守信,口碑极好,人们才宽容地接受了他的道歉,大度地原谅了他的过错。李嘉诚有惊无险地渡过了这次难关。

可以设想,如果李嘉诚早先没有将诚实的种子播在他人心中,那他这一次的过失或许就断送了他的前程,也就没有今天的香港首富李嘉诚。

李嘉诚还没成功的时候,曾经流落街头。一天,正下着大雨,李嘉诚无处藏身,就躲在学校门口的一棵大树下,破旧的衣服全都淋湿了,冻得他瑟瑟发抖。这时,一位中学生打着伞路过此地,就把伞递给李嘉诚说:“叔叔给你。”

李嘉诚说道:“那你怎么办?”

中学生说:“我跑进教室就可以了。在我放学时,你记得还我就行。”说着,就跑进了学校。

李嘉诚打着那把伞,避过了那天的大雨。但他为了生计到处奔波,没能按时将那把伞及时还给中学生。第二天,李嘉诚到学校门口等那位中学生,可是没有等到,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他都没有见到那位中学生。

后来,李嘉诚成功了。可他还是记着伞的事情,只要有空闲,他就会到那所学校门口转一转,希望见到那位中学生。

20多年过去了,李嘉诚成为世界富豪,但他仍然没有忘记伞的事情,他把寻找伞的主人的事情委托给了他的一位姓张的经理,同时嘱咐他,一旦找到伞的主人,就立刻带他到这里来相见。张经理谦恭地接过那把伞,并回答一定尽力找到伞的主人。

李嘉诚经常向张经理询问寻找伞主人的情况,可张经理总是回答说,还没有进展。李嘉诚觉得张经理办事不力,准备把他安排到下属公司去,张经理在向李嘉诚辞行时,希望能带走那把伞,李嘉诚说道:“不必了,会有人继续做这项工作的。”

张经理沉思良久,说道:“您也不必再找了,我就是伞的主人。”

李嘉诚笑道:“你就是?我不希望你开这种玩笑。”

张经理回答道:“我不开玩笑,我就是当时借给您伞的中学生。因为我第二天就转学了,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机会见面。当我有幸到您的公司工作时,就知道了您就是我当年借给伞的人。但我不想向您说明原委,因为我不想借着这把伞向上爬。”

李嘉诚迟疑片刻,上前紧紧握住了张经理的手。

年谱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诞生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的书香世家。

1933年9月,入北门街观海寺小学读书。

1940年5月,随父母到香港定居。半工半读,续读初中。

1943年,父亲李云经病逝。李嘉诚被迫辍学,开始学徒、工人、推销员生活,并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

1948年,任一家塑胶厂业务经理、总经理。

1950年,李嘉诚用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了自己的“长江塑胶厂”。

1957年,在北角成立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发展塑胶花、玩具生产。从此到1964年,于塑胶、玩具业内举足轻重。

1958年,开始拓展地产业。先后在北角、柴湾建造了两座工业大厦。

1960年,从事地产投资。积聚资金,储存土地。

1963年,与庄月明女士结婚。继续发展地产业。

1967年,六七左派工会暴动,地价暴跌,李氏以低价购入大批土地储备。

1972年9月30日,创建长江实业有限公司。11月1日,“长实”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973年,“长实”股票在伦敦挂牌上市。

1974年5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联组怡东财务有限公司,是长实走向企业国际化多元化的重要起步。6月,长实股票在加拿大温哥华挂牌上市。

1977年1月14日,参与中环环球大厦、海富中心建设竞投;一举战胜老牌英资“地产股王”置地公司,长实夺标。4月,成功收购了美资永高公司。接手经营香港希尔顿大酒店和印尼巴厘岛的凯悦酒店。购入虎豹别墅及其他多项地皮、物业。

1978年,参加北京国庆典礼,与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合影。

1979年,李嘉诚与霍英东等人出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董事;“长江实业”宣布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斥资6.2亿元,从汇丰集团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22.4%的股权,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1年,李嘉诚获太平绅士及“香港风云人物”称号。

1984年,“长江实业”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

1985年,李嘉诚出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

1986年,进军加拿大,购入赫斯基石油逾半数权益。长实财团市值名列香港十大财团榜首。李嘉诚被香港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被比利时国王封为勋爵。6月20日,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李嘉诚。

1987年,联同华资大亨李兆基及郑裕彤,成功夺得温哥华世界专览会旧址的发展权。

1989年,李嘉诚获英女皇颁发的勋衔、加拿大卡加里大学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1990年,港督卫奕信向李嘉诚颁发“商业成就奖”。夫人庄月明女士逝世。

1992年,李嘉诚被聘为港事顾问,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

1994年,李嘉诚所管理的企业税后盈利达28亿美元。被评选为1993年度香港商界“风云人物”,并获《亚洲周刊》颁发的首届“企业家成就奖”。

1995年,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超420亿美元。李嘉诚被香港“国际潮团联谊会”推举为大会名誉主席。

1996年,李嘉诚个人资产600亿港元,并列全港华人富豪第二名。

1995年至1997年间,李嘉诚出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1999年4月,李嘉诚被英国《泰晤士报》选为千禧年企业家大奖;5月,李嘉诚被英文版的《亚洲周刊》评选为亚洲区50位最具权力人物之一,并获英国剑桥大学荣誉法学博士。该年度长江实业集团税后盈利达1850亿港元。《福布斯》世界富豪排名榜中李嘉诚位列第十,是亚洲首富。

2000年,长江实业集团总市值约为8120亿港元。

2007年《福布斯》排行榜,以230亿美元位列第九。

2008年《福布斯》排行榜,以265亿美元位列第十一。

2009年《福布斯》排行榜,以162亿美元位列第十六。

2010年,竞购法国电力集团旗下部分英国电网业务。《福布斯》排行榜,以210亿美元位列第十四。

2011年,《福布斯》排行榜,以260亿美元位列第十一。

2012年,《福布斯》排行榜,以255亿美元位列第九,荣膺亚洲首富。

名言

人才是最大的财富。

求变求奇,永远跑在最前头。

做良知之人,把利益摆在第二位。

好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好,坏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坏。最重要的是要有远见,杀鸡取卵的方式是短视的行为。

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多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帮助。淡泊明志,随遇而安,不做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许多失意之苦。

年轻时我表面谦虚,其实我内心很骄傲。为什么骄傲呢?因为同事们去玩的时候,我去求学问;他们每天保持原状,而自己的学问日渐提高。

随时留意身边有无生意可做,才会抓住时机。着手越快越好。遇到不寻常的事发生时立即想到赚钱,这是生意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假如今日,如果没有那么多人替我办事,我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业最关键的是要有人能够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这就是我的哲学。

人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对人好,人家对你好是自然的。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你的核心人物。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哪里都有。你千万别伤害别人的尊严,尊严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任何的伤害。

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来。

我老是在说一句话,亲人并不一定就是亲信。一个人你要跟他相处,日子久了,你觉得他的思路跟你一样是正面的,那你就应该可以信任他;你交给他的每一项重要工作,他都会做,这个人就可以做你的亲信。

有金钱之外的思想,保留一点自己值得自傲的地方,人生活得更加有意义。

商业合作必须有三大前提:一是双方必须有可以合作的利益;二是必须有可以合作的意愿;三是双方必须有共享共荣的打算。此三者缺一不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我的钱,一块钱掉在地上我都会去捡;不是我的,一千万块钱送到我家门口我都不会要。我赚的钱每一毛都可以公开。

我觉得,顾及对方的利益是最重要的,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利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自己舍得让利,让对方得利,最终还是会给自己带来较大的利益。占小便宜的不会有朋友,这是我小的时候我母亲就告诉给我的道理,经商也是这样。

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一次,别人下次再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或发生贸易往来了。别人宁愿去找信用可靠的人,也不愿意再找他,因为他的不守信用可能会生出许多麻烦来。

如果取得别人的信任,你就必须做出承诺;一经承诺之后,便要负责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难,也要坚守诺言。

与新老朋友相交时,都要诚实可靠,避免说大话。要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做不到的宁可不说。

保持低调,才能避免树大招风,才能避免成为别人进攻的靶子。如果你不过分显示自己,就不会招惹别人的敌意,别人也就无法捕捉你的虚实。

做人最要紧的,是让人由衷地喜欢你,敬佩你本人,而不是你的财力,也不是表面上让人听你的。

眼睛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场的是大商人。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

力争上游,虽然辛苦,但也充满了机会。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有一番雄心壮志,立下远大的目标,用热忱激发自己干事业的动力。

人们赞誉我是超人,其实我并非天生就是优秀的经营者。到现在我只敢说经营得还可以。我是经历了很多挫折和磨难之后,才领会一些经营的要诀的。

在事业上谋求成功,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式,但如果能依赖某些原则的话,能将成功的希望提高许多。

我认为勤奋是个人成功的要素,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成果,与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极大的关系。运气只是一个小因素,个人的努力才是创造事业的最基本条件。

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其中并没有什么秘密,但要真正做到中国古老的格言所说的勤和俭也不太容易。而且,从创业之初开始,还要不断学习,把握时机。

凡事都留个余地。因为人是人,人不是神,不免有错处,可以原谅人的地方,就原谅人。

一个人凭自己的经验得出的结论当然是最好,但是时间就浪费得多了。如果能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那才是最好的。

如果在竞争中,你输了,那么你输在时间;反之,你赢了,也赢在时间。

万一真的失败了,也不必怨恨,慢慢图谋东山再起的机会。只要一息尚存,仍有作为最后决战的本钱。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