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一章 放风筝

第一节 五代以前风筝起源与习俗

风筝起源于我国,也称“风琴”、“纸鹞”、“鹞子”和“纸鸢”等,据说我国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成的,最初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

闽南语称风筝为“风吹”,因为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却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

南北朝时期,人们在纸鸢上加了竹笛,纸鸢飞上天后,上面的竹笛被风一吹,就会发出“呜呜”的声响,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把“纸鸢”改称“风筝”了。后来“纸鸢”普遍以风筝命名了,包括有哨子和竹笛的和没有哨子的各种纸鸢。

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我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后来从唐代开始,风筝逐渐变成了一种玩具。

那是在西汉建元年间,北方燕赵地区有一个老农夫,他每天戴着斗笠在田间劳作。在初秋的一天,这天风很大,老农夫正在田间收麦子,突然狂风大作,大风将他的斗笠卷飞了。老农夫身手敏捷,他一把抓住斗笠上系着的细绳,想将斗笠拉回来。

但是风力很强,斗笠被吹到半空,恰好老农夫斗笠上的细绳很长,斗笠便像树叶一样漂浮在半空。

老农夫再一用力,斗笠便回到了他的手上。他觉着这样很好玩,于是老农夫就故意将斗笠甩到天上,他拉着斗笠上的细绳使斗笠不至于被风吹走,但斗笠借助风力,仍然可以在半空中漂浮。

老农夫玩了一会儿,便收起了斗笠。他回到家中将这件事告诉了家人,还故意扔出斗笠展示了起来。他家人也觉得这很神奇,于是他们便将这件事告诉了村里人。

后来村里人又四处传播放斗笠的事。渐渐地,这件事传遍了燕赵地区的大街小巷,人们都开始玩起了放斗笠的游戏。

没多久,人们在放斗笠的时候,他们觉得斗笠还是重了些,不能在半空漂浮太久。于是有人改进了这项游戏,他们用牛皮替代斗笠,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放风筝的活动。

放风筝是我国古代民间广为盛行的一项传统运动。它流行于我国各地,历史悠久,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也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

风筝起源于我国古代,这个早有定论。但关于它的起源除了我国古代的斗笠外,还有另外两种传说:一是树叶说;二是帆船说。

树叶说来自于我国南方一带。据说古时候人们对“风卷树叶满天飞”的现象十分崇拜,人们便用麻丝拴住树叶放着玩,后来逐渐演变成放风筝活动。

帆船说同样来自于我国南方水乡,据说古代南方人使用木舟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后来又有了帆船,帆是借助风力的一种工具,古代人们便仿照帆的原理,扎起了风筝来放飞玩耍,之后逐步演变成了后来放风筝的游乐活动。

在我国古代,关于风筝的传说有很多,风筝又叫“纸鸢”、“风鸢”、“纸鹞”或“鹞子”。风筝古时称为“鹞”,我国北方地区也有称为“鸢”的,它是一种古代传统的民间工艺品。

在我国古籍当中有关风筝的史料非常丰富。实际上,我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做的。据说最早的风筝是由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记载:

墨翟居鲁山,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这是说墨子研究了整整3年风筝,终于他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飞了一天木鸟就坏掉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鸟”就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风筝。

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鸟,造型很是奇特,而且它已经具备了”飞天的功能了,因此可以推断,我国风筝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了。

据传说,后来,墨子把制风筝的手艺传给了他的学生鲁班。鲁班是我国著名的木匠大师。鲁班很聪明,他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开始使用竹子做风筝。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他又用火烤使之弯曲,把它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

木鹊在空中飞翔达3天之久,这比起墨翟的木鸟已经改进很多了。由于这个木鹊可以借助风力在天上漂浮,鲁班就拿它作为一种侦察的方法,他用木鹊去窥探宋国的军情。这便是鲁班“制木鹊以窥宋城”的由来。

风筝问世以后,很快它被人们用于传递信息,后来,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张糊成了,它很快便传入了民间,成为了古代人们娱乐的一种玩具。不过,风筝在军事上的用途也屡屡被人使用。

后来宋代高承所著的《事物纪原》中,就记载了西汉初期三杰之一的韩信在作战中使用过风筝。其中的记述是:楚霸王被困垓下,韩信制风筝让张良乘坐,飞上天空高唱楚歌,瓦解楚营军心。

这也说明在楚汉相争时期,汉将韩信在攻打项羽所率领的西楚军时,他就曾经利用风筝去侦察了西楚军的兵力虚实情况。

而在有名的垓下之战时,项羽的西楚军被刘邦和韩信的汉军围困,韩信也派人用牛皮做成风筝,上面加上竹笛。这些风筝迎风作响,就好像很多人在一起吹笛子一样。汉军配合笛声,纷纷唱起了楚地的民歌,这也直接涣散了西楚军士气。

至东汉期间,东汉著名发明家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以后,那时的坊间才开始用纸来做风筝,慢慢才被称为“纸鸢”。

至于“风筝”这个名字的确定,应当归功于南北朝时期后汉帝王汉隐帝时的大臣李邺,他在宫中曾以线放纸鸢作为游戏,用来取悦汉隐帝。

李邺在纸鸢头部安装了一个竹笛,当风筝飞上天后,风吹入了竹笛里,便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而“纸鸢”才得名“风筝”。

关于这个故事,史书中的原话是:

李邺于宫中做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

因此,在南北朝时期,风筝大致被分为两种,一种不能发出声音的叫“纸鸢”;而“纸鸢”上装有竹笛的能发出声音的才叫“风筝”。

后来《事物纪原》和史书《新唐书》分别记载了利用风筝求援的轶事。南朝时期的549年,敌军将梁武帝萧衍围困在梁国都城建邺城中。此时,城墙被敌军四面包围住,城内外断绝了联系。

于是,有人便给萧衍献计,让他制作“纸鸦”将求援信系在其中。萧衍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他便令士兵制作了“纸鸦”,然后他在太极殿外,趁着西北风时施放出去,用来向外求援。

但很不幸的是,这“纸鸦”被敌军发觉了,还以为是“妖术”,便纷纷用弓箭将它射落下来了。这便是风筝用于传递军事情报的开始。

更为离奇的风筝传闻见于《白石礁真稿》。559年,北齐文宣帝时,彭城王元勰的孙子元韶被囚禁在地牢里。元韶的堂弟为元韶制作了风筝,他们两人从金风楼乘风筝双双飞逃。这些传奇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人关于风筝飞行的奇思妙想。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曾经写过一首关于风筝的诗,其中写道: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余势尚存犹在天。

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还有,唐代诗人高骄在他所写的《风筝》诗中这样描述: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这些诗句都说明了,在隋唐时期,放风筝已经普及了。那时候风筝的制作工艺更加完美,形式多样,上面所附带的竹笛也更加悠扬悦耳了。

其实,关于风筝真正的起源,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大多数人认为,古人发明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已故的亲友,所以人们通常都会在清明节时,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希望借助风筝传送给死去的亲友。

所以,放风筝作为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之一,已经流传很久了。据考证,我国古代从元宵节后,放风筝活动可以一直持续至清明节,所以古时也把清明节称为“风筝节”。

在隋唐时期以前,放风筝还是一项具有巫术意义的户外活动,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放掉身上的晦气。当风筝放飞升高后人们就有意把引线剪断,然后让风筝远远飘去,据说它这样可以带走人们身上的晦气、烦恼、苦闷、忧患和病痛。

清明时节,碧空万里,慧风和畅,草木萌发,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于是在这一天,古人便将自己的苦恼事都写在了纸上,然后人们将纸扎在风筝中放飞,让写着烦心事的纸随着风筝一去不复返。

因此放风筝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也成为古代人们节日辟邪的一种护身符。当然,随着时光的流逝,放风筝早已经冲去了旧时的巫术色彩,古人只不过是借此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而已。

第二节 宋元时期风筝的发展创新

在北宋宋徽宗时期,江南钱塘地区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他叫李东。李东聪明活泼,非常机智。有一天李东与小伙伴们一起去街上放风筝,一不小心,将风筝的线扯断了,风筝被风吹到了一个员外的花园里。那个员外是钱塘很有名的富人,但是他很凶,而且自以为有些才华,总是看不起别人。小伙伴们都很胆小,害怕那个员外,都不敢去他家要风筝。唯独李东胆子比较大,他翻墙想去拾回风筝。正好这个员外在家中院子里喝茶,他看见从墙外跳进来一个小孩,先是吓了一跳。

后来员外看李东文质彬彬的,不像是坏孩子,而且通过跟李东交谈,知道了他是来捡回风筝的。

于是,那个员外便拿着风筝逗李东,他说:“小孩,你想要风筝吧?那我出个对子,你要是能对上,我就还你风筝。”

李东点头同意了,墙外的小伙伴们怕李东出事,都爬上墙头往里看。员外看到那群小孩,他便以此为题目对李东说:“童子六七人,独汝狡!”

李东看了看员外的气派,知道他肯定是个大官,便觉得这个员外一定有2000石的俸禄,于是他就对了个缺尾巴的下联:“员外二千石,唯公……”

李东故意不把最后一字说出来,而且他还笑着说:“唯公……唯公……”他拉着长音,调皮地与员外周旋了起来。员外以为他对不上来,得意地说:“小孩,唯公什么,你是不是对不上了?”李东说;“这最后一个字,我早就有了,可是我故意不说。”员外不懂什么意思,于是便问他:“你这是为什么呀?”李东说:“你如果还我风筝,那这句便是‘唯公廉’,如果你不还给我,那就是‘唯公贪’了。”

这员外一听就笑了,他觉得这孩子非常聪明,而且很有机智。他这样的大人物,自然也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风筝,落下个贪婪的名声,他笑着把风筝还给了李东。

在宋元时期,风筝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那时候,人们大都是在春风和煦的二三月放飞风筝。而且宋元时期的风筝制作技艺很是高超,从扎细竹骨架,到糊以纸绢,涂以彩绘,调准提线,系以长线,这一道道工序流程都十分讲究。

元代著名诗人谢宗可也有一首关于风筝的诗句,其中写道:

孤骞稳驾剡溪云,多少儿童仰羡频。半纸飞腾元在已,一丝高下岂随人。声驰空碧东风晓,影度遥天化日春。谁道致身无羽翼,回看高举绝红尘。

这也说明了,宋元时期的风筝已经在民间广泛流行起来了。宋代时期放风筝的风气大盛,主要是由于皇帝宋徽宗非常喜欢风筝,他不但是风筝的热心倡导者,还亲自主持编写了《宣和风筝谱》。由于皇帝对风筝的热衷,这使得风筝在我国北宋传播地很广。

后来,至南宋时期,风筝制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了,放风筝在全国各地已经成为一种盛行的娱乐游戏。当时已经有了放风筝的比赛活动,比赛常在春游时进行,地点在城郊野外,比赛方法据南宋著名文学家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中记载到:

竞纵纸鸢,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绝线者为负。

也就是说人们各自开始放风筝,然后让两根风筝线绞在一起,若风筝线先绞断了,那它就被淘汰了,最后仍然能保持不断线的风筝才是风筝中的王者。

在宋代,人们把放风筝作为锻炼身体的功能,寻常百姓在清明节时一定要放风筝的,他们将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将线割断。想借此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攒下来的霉气和晦气,这也是从隋唐时期沿袭下来的风筝风俗。

在宋元时期,我国传统的风筝一般分为硬翅、软翅、板子、串子和立体等几种类型,如果按地域和风格,又可以分为潍坊、南通等地方特色的风筝。

民间还创造了风筝上的附加物,比如带有音响的“鹤琴”和“锣鼓”,也有灯光装置的“灯笼”,还有散落携带物的“送饭儿的”等,这些都是我国风筝独具的特色。

我国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技艺,而关于风筝技艺的书籍也有很多,如宋徽宗主持编写的《宣和风筝谱》便是其中较早的一本,其他就是宋元时期各风筝世家或风筝玩家个人收集的谱式了。

在宋元时期,虽然这些谱式各自都有些局限性,但它们毕竟是很可贵的风筝资料。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除“风筝谱”之外还有一种可贵的实物资料,那就是“风筝条”,通俗来说就是制作某种风筝骨架所用的标准竹条。

这些“风筝条”都是在生产风筝的世家中代代相传的珍贵宝物“这就弥补了宋元时期”风筝谱上只有画面,没有骨架或只有骨架而没有具体竹条尺寸和粗细变化的不足,这也使宋元时期的风筝技艺的流传地更加完整了。

其实,宋元时期的风筝很少是在文字、图画和实物中流传的,那时候的民间的风筝工艺技艺大多都是靠“口传心授”的,这就是在宋元时期民间风筝制作艺人中使用的“诀”。它也是为了好教好记和保密所用的“风筝歌诀”。

由于宋元时期风筝制作艺人都不是大儒,而是普通手艺人,他们的文化水平所限,这些歌诀往往有音无字或者有字无形,歌诀在流传中丢失、修改和讹误很多。

在宋元时期,我国传统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4个字,也就是“扎”、“糊”、“绘”和“放”,也简称为“四艺”,但这四艺却与我国传统的“六艺”意思完全不同。简单地理解这四艺也就是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和最后放风筝这4个流程。

但实际上这4个字的内涵要广泛得多,几乎包含了宋元时期传统风筝全部的技艺内容。如“扎”包括“选”、“劈”、“弯”、“削”和“接”等;“糊”包括了“选”、“裁”、“糊”和“边”等。

“绘”字包括“色”、“底”、“描”、“染”和“修”等;最后一道工序的“放”同样也包括了“风”、“线”、“放”、“调”和“收”等。而这宋元时期风筝艺人的四艺歌诀,他们把这些制作风筝的手艺歌诀综合活用起来,就要达到风筝的设计与创新的高标准了。

详细来说,宋元时期的风筝是用细竹扎成骨架,再糊以纸或绢,系以长线,利用风力升入空中。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风筝技艺包括“扎、糊、绘、放”4种技艺,而“扎”就是要达到左右对称,也就是左右吃风面积要相当,这其中又包括了选、劈、弯、削、接等环节。

“糊”就是要保证全体平整,保持风筝的干净利落;“绘”就是说要做到风筝远眺清楚,近看也要真实的彩绘效果,又包括了色、底、描、染、修等步骤;最后一步“放”,也就是要依据风力调整风筝提线的角度,又包括了风、线、放、调、收等。

宋元时期的风筝的种类主要分为“硬膀”和“软翅”两类,硬膀风筝翅膀坚硬,吃风大,飞的较高。而软翅风筝柔软,飞不高,但飞的远。宋元风筝在式样上,除了传统的禽、兽、虫、鱼外,还发展出人物风筝等新样式。

众所周知,风筝上天有两个必要的条件,第一风筝要在有风的天气下,它才能放飞;第二风筝还得要有提线的牵引,所谓的“断线的风筝”在短暂的飘远之后必定会掉下来,这便是没有了牵引力。

山东潍坊是我国风筝之都,在宋元时期,潍坊就已经是非常著名的风筝产地。后来,在潍坊的北海滩上放起了一条巨型龙头蜈蚣,当时是全国最大的了。

南通也是宋元时期风筝的主要产地,南通曾经放飞了一只六角板鹞,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南通位于黄海之滨的淮南地区,古人将它与潍坊相提并论,合称为“潍南江北海西头”,是我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这里盛产板鹞风筝,为宋元时期全国绝无仅有的。

这种板鹞风筝硕大无比、平整如板,它由六角形为基础,通过组合变化,结构成串连星式南通风筝。板鹞风筝外形古朴,绘画精细,鹞面装有数十乃至数百只大小不一的哨口。

当这些板鹞风筝在放飞时,它们会发出不同的音响,组合成一支雄壮的空中交响乐,有如机群掠空,震耳欲聋、又似江海怒涛,汹涌澎湃。

南通的造型风筝,通常以“如皋”所出产的风筝为代表,它融汇了灯彩、绘画、风筝于一体,与北派风筝相比,更显得精巧工细,灵活美观了。在宋元时期,南通人放鹞子风筝绝对算是件很大的事。在放风筝之前,村里人要将风筝供在堂屋里,香烛纸马,恭敬如仪。

放飞时要由一个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老手做“头把手”,这个人带着10多个人拉绳,还要有一组人扶着风筝放飞,叫“丢”。如果风筝如一飞冲天,那么人群就欢声雷动,因为南通人认为风筝一飞冲天预示着下一年的大丰收,还能象征着万事如意。

南通人认为风筝上的哨鸣可以震天地,震慑妖魔。但如果鹞子风筝断了线,摔落下来掉在别人的房子上则认为是不吉利,甚至是“不顺遂”的事。其中,最有趣的是,南通人认为放风筝的线不许妇女跨越或脚踩,否则就放不上天。

南通人如果遇到这样的事,他们就要接连几天去拜服烧香,磕头庇佑,然后再把鹞子风筝撕碎丢入河滩,把“晦气”丢掉。

其实,在宋元时期,还有一种四川风筝。它主要流传于宋元时期成都和绵竹等地,它是半印半画的,先在纸上印好人物或动物形象的墨线轮廓,然后糊在骨架上,再用红、黄、蓝、绿等水画粗粗刷几笔,这样显得更加潇洒流畅了。

四川风筝有一种“羊尾巴”风筝,形制小而且没有装饰图案。通常三五个风筝串在一起,人们在放飞它们时,总是摇摇摆摆的,如同羊群在摆尾巴;还有一种梯形风筝,也是别处没有的。成都柏树林地区曾经是过去有名的风筝市场。

在宋元时期,很多诗词文献上都有对风筝的记载,比如元代著名诗人谢宗可有一首关于风筝的诗,诗写道:

凭依片纸得天飞,何故声扬欲作威。

瘦骨几茎徒远举,柔丝千尺总危机。

云晴日暖春初好,雨骤风狂事渐非。

高树上林须引避,牵缠到底不能归。

还有,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诗人寇准,就曾经写过了一首吟咏风筝的《纸鸢》诗句,诗写道: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该诗虽然题目叫做《纸鸢》,但全诗中却不见“纸鸢”两字,甚至也看不到纸鸢的形象。诗人寇准意在借物写景,借景抒怀。

“碧落”指天空。前句写环境气氛和眼前所见。也就是在初秋,晴朗的天空下,风力不大,所以风筝难以升空高飞。后句遐想抒怀,表达了风筝只有凭借风方可腾云而飞的现象,抒发寇准的感叹。

不仅谢宗可和寇准,宋元时期很多诗人都吟咏过风筝,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陆游就有一首《观村童戏溪上》,诗写道: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陆游写出了南宋时期儿童游戏的丰富,其中就有两种游戏比较有名,一个是骑竹马,另外还有一个便是放风筝。这句诗的意思是,竹马在地面上奔跑,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

第三节 明清风筝的兴盛与吉祥寓意

明代的永乐年间,有一人名叫万户。他出身于木匠世家,也曾经在大将军班背手下效力,专门供职于明代的兵器制造局。

万户做事勤勉,爱动脑筋,他对各种兵器制造技术都进行过深入的钻研,因此,他深得大将军班背的喜爱。后来,班背因为得罪了朝廷权贵被害身亡,他临死前,将一本关于风筝和火箭制造技术的书籍留给了万户。

万户将这本书熟读了好几遍,他根据这本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风筝和火箭。在制造风筝和火箭的过程中,万户萌发了一种试图利用风筝和火箭,进行一次飞天试验的念头。

万户设想,火箭可以产生推力,而风筝可以飘在空中,如果人坐在椅子上,手持风筝,椅子下面绑上火箭。那么点燃火箭以后,人就可以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飞上天空,就可以在天上肆意遨游了。

万户为了将自己的设想变成现实,他进行了精心准备。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就开始了飞天试验。试飞的地点他选择在一座山顶上,那天来了不少人。

万户坐在一把椅子上,他让人把自己捆在椅子上,他双手各持着一个大风筝。当一切都准备妥当后,万户叫人点燃了座椅下捆绑着的当时推力最大的47支火箭。随着火箭的烈焰喷射,万户连人带椅离开山顶向前冲去。

万户在空中停留了一晌,正当人们惊愕之时,他座椅下的47支火箭硝烟未尽,再没有了推力,万户靠着手中的两个风筝继续在空间漂浮。

正这时,人们看见万户两手持着风筝,连人带椅一起冲进了山雾中,就此消失不见了。

一旁围观的人们都看见了,万户凭借着火箭的推力冲到了天空中,他又借助了风筝的浮力漂浮了一会儿。由于后来他神秘地消失了,人们便对万户的下落争吵不休,有人说他飞升做了神仙,也有人说他摔下了山崖。

至明清时期,风筝已经在全国各地都很流行了。那时候人们三五成群,常常在有风的天气去郊外放风筝。在明代,还有一种乌鸦形状的风筝,里面装满了火药。它可以飞上天,然后被投放在敌营中爆炸,被称为“神火飞鸦”。

这是风筝用于明代军事中的最好体现。明代还有利用风筝测量风速的记载。足可见风筝确实是我国古代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

在明代时就已经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专门艺人。后来到了清代,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也达到鼎盛阶段。

在清代道光年间,清代著名诗人郭麟吟清明的一首竹枝词,其中描绘道:

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

还有清代著名文学家郑板桥也有一首关于风筝的诗,诗写道: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清代著名文学家和诗人舒铁云曾经写了一首长诗来歌咏风筝,诗写道:

杏花深巷春泥消,粥香饧白闻吹箫。东风袅袅二十四,已有少年相招邀。云皋烟隰春衫影,朝取长绳系韶景。

此时韶景安可知,低昂高下随群儿。

儿呼拍手欢无极,仰面看天齐着力。

昆鹏化去未可期,莺燕飞来似相识。

浮云浩浩风棱棱,太虚一点高一层。

……

风筝起源于我国,这点早已经为世人所公认。

但我国风筝的详细资料却不多,而专述我国风筝具体技艺的资料就更少了。其中,清代文学家曹雪芹所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便是其中一个,它详细记述了我国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

据曹雪芹所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中说,清代风筝有40多种扎法。关于曹雪芹的这本风筝专著,还记载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据说清代时期,有一年大年三十,曹雪芹的一个老朋友于景廉突然来访。于景廉从军服役期间脚受了伤,人们称呼他为“于瘸子”。

于景廉平日里只能靠卖画为生。

两人见面叙谈家事,于景廉惨然地说道:“我家已经没什么余粮了,我倒没什么,只是我的一双儿女还年幼,总不能让他们饿肚子吧!”

曹雪芹听了朋友的话十分难过,而当时他自己也处在全家吃粥的困窘境地。

他们在交谈中,于景廉偶然说道:“某个有钱的公子在街上购买风筝,他一出手就是数十两银子,这些钱足够我家几年的开支了。”

说完于景廉慨叹不已。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曹雪芹正好会做风筝,他也许帮老朋友一把,于是他立刻为于景廉扎了好几个风筝,并让他带走去换钱了。

第二年除夕,于景廉冒着大雪再次来到曹雪芹家,这次他带来了很多酒肉蔬菜,并喜气洋洋地告诉曹雪芹说:“没想到,三五个风筝竟然卖了许多银两,真是太难得了,这得多亏老朋友你的帮助啊!”

曹雪芹心中也感到一阵说不出的欣慰,他进一步想到,天下那些鳏寡孤独和废疾的可怜人,倘若学到一点扎风筝的手艺,或者也能借此讨点生活。

于是曹雪芹便动笔撰写了《南鹞北鸢考工志》,他通过这本书将他所掌握的风筝制作技巧传给了世人。

清代北京、天津和潍坊都是风筝的主要产地,这三个地方的风筝都很有名,被尊为传统的“风筝三大流派”。

清代佚名所著的《北平风筝谱》中收集了200余种北京风筝。在众多的北京风筝中,有一种性能最好,对全国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风筝,那就是外形像一个“大”字形的“沙燕儿”。这“沙燕儿”又称“扎雁儿”、“沙雁儿”等。

“沙燕儿”的头是燕子头的平面变形,它的眉梢上挑,两眼有神,被赋予了人的感情,再加上那对剪刀尾巴,使人看上去就会想到燕子。它甚至比真燕子更加可爱。

清代的人们扎成了胖沙燕和雏燕,又按照亭亭玉立,苗条秀美的少女,扎成“瘦沙燕”,还有按照恩爱夫妻扎成“比翼燕”等。

人们在“沙燕儿”的膀窝、腰节和前胸、尾羽等处加上蝙蝠、桃子、牡丹等吉祥图案,以寓意着幸福,长寿和富贵等美好的愿望。就这样,人们把一个原来是黑色的燕子,变成了生动活泼的燕子。

在清代北京风筝史中,“沙燕儿”就是经过了这样一个由拟形到拟神,再由拟神到拟人,又由拟人到超人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面,可以千变万化,容纳极其广阔丰富的内涵,但又万变不离其宗,使人一看就知道是北京沙燕儿而不是别的什么。

清代北京“沙燕儿”的结构简练,它只是由5根竹条组成主骨架。它的翅膀由上下两根竹条在端部弯曲而形成形状特殊的“膀兜”,这能使沙燕儿在风小时也能起飞,风大时也能稳住,它的飞行性能绝对优于其他类型的风筝。

清代康熙年间,由北京“沙燕儿”演变成的风筝品种很多,它的变种已经遍及了全国。如山东潍坊外号叫“跑破鞋”的硬翅鱼和人物风筝;天津的硬翅蝴蝶和“轱辘锅子”;南通的“五音蝼蛄”等。

在清代时,天津风筝的种类繁多,但都是以软翅的风筝为主。清代天津人运用软翅结构,不仅可以做成飞鸟或者昆虫的翅膀,还能做成神仙人物身边飘浮的祥云,以及金鱼身边游动的鳍,甚至还可以很多小的软翅排列在一起,组成一个大风筝。

例如清代天津风筝艺人们用很多蝴蝶围绕着花丛而组成风筝,取名叫做“百花齐放”,还有用很多鸟围绕着凤凰组成“百鸟朝凤”等,都是当时的杰作。

在放飞技巧上,清代天津风筝也有很多“绝活”,如在一根主线上,由很多支线连着10多只甚至几十只小燕子,它们放起来绕着主线上下飞舞,互相嬉戏,甚至可以以假乱真,被人们称为“群燕”。

同时,清代天津风筝在结构上的特点是“扣楔”、“拆折”和“盔头”。天津风筝的骨架很多地方是“楔”和“卯”结合,根本不用线绑。这种风筝的结构拆折很是精巧,一只很大的风筝都能拆开折起来,放进很小的盒子里,携带非常方便。

还有,天津人用棉纸在模子里粘成薄壳,然后做成各种风筝的头部,这样就可以不受扎架糊纸的局限。这种“风筝头”重量轻,外形又美,这便叫“盔头”。天津的鱼、虾、蟹等水族风筝和福、寿、喜等字形风筝也堪称一绝。

清代天津风筝的制作技术,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清代风筝古籍中可证实天津有串灯、盘鹰、唐僧取经和蝴蝶等10种风筝。清代晚期,天津还有一个著名的风筝艺人,他叫魏元泰,他对天津风筝制作技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魏元泰从事风筝制作有70多年,他先后研制了圆形立体类和软翅风筝,还创造了折翅风筝,他为天津风筝赢得了荣誉。

清代晚期以魏元泰为代表的天津风筝,造型逼真,色彩典雅,做工精细。筝面大多用丝绸,轻而结实,骨架选用质地细密和弹性大的毛竹,显然用料十分考究。

清代天津风筝在继承传统制作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造型更加美观了,彩绘也更加精美了。将风筝放飞在晴空中令人赏心悦目,又可以放于室内以供观赏,所以风筝无疑是民间工艺的珍品。

在清代晚期,与天津风筝一起争奇斗艳的,还有山东潍坊的长串风筝。山东风筝历史也非常久远,其中以潍坊最为代表。潍坊是我国的“风筝之都”。

同时,潍坊也是我国的风筝之乡,这里制作风筝的历史悠久,属我国三大风筝派系之一,与京、津风筝齐名鼎立。

潍坊风筝题材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和民间生活气息。在明清时期,山东潍坊是我国著名的风筝产地,根据地方志《潍县志》中关于风筝的记载:

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之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奇巧百出。

可见清代末期,潍坊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风筝市场,全国许多地方的商贾都来潍坊购买风筝,一时间风筝花样不断翻新,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手艺高超的风筝艺人。

潍坊风筝中以龙头蜈蚣最为突出。清代的潍坊风筝在继承传统技艺精华的基础上,不断花样翻新,最终赢得了“风筝艺术,潍坊第一”的美誉。

我国的风筝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明清时期的传统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以及寓意吉祥的图案。

风筝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同时,风筝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了。

我国明清时期的风筝中,几乎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比如“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和“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

所以,明清时期的风筝也因物喻义,将“情”、“景”、“物”与“吉祥”融为一体,因而风筝的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民族色彩。

如清代曾有一对凤鸟迎着太阳比翼飞翔的图案,被人们称为“双凤朝阳”,它以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明清时期风筝上的吉祥图案内容非常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

在明清时期,人们对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这些都反应到了风筝上。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尽管它的形象欠缺美感,但人们经过充分的美化,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

所以,明清时期以蝙蝠为图案的风筝比比皆是,如在传统的北京“沙燕儿”风筝中,以“福燕”为代表,在整个硬膀上,可以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

其他的取其寓意的风筝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献寿”、“五福捧寿”、“福寿双全”、“五福齐天”等,这五福的出处便是周代佚名所著的《洪范》,这“五福”是:

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如果按这样的五福寓意,福之中已经包含了富和寿。而其他的求福吉祥图案还有“鱼”和“如意”。其实,我国古代的如意原是竹木制的搔杖,它专搔手够不到的地方,因为能尽如人意而得名。

当然,与此有关的风筝中的吉祥图案也随处都是,比如“连年有鱼”、“喜庆有余”、“鲤鱼跳龙门”、“百事如意”和“平安如意”等。

还有,明清时期的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健康长寿,因而寄寓在风筝中,祝颂长寿的图案也有很多。

比如有万古长青的松柏,有据说能有几千年寿命的仙鹤及色彩缤纷的绶带鸟,有传说吃了可以长命百岁的“仙草”灵芝和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

这些追求和表达长寿的“寿”字风筝有300多种字形和图案,变化极为丰富。其实,风筝中还有源于佛教的“万”字纹样,这些寓意着“多至上万”。

在明清时期北京“沙燕儿”风筝中,腰部的图案就大多是回转的“万”字纹样。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也有很多,比如“祥云鹤寿”和“八仙贺寿”等。

明清时期的人们还表达喜庆,这与人们追求美好、愉快和幸福的心情是分不开的。“喜”字有不少字形,“喜喜”是人们常见的喜庆图案。喜鹊是喜事的“征兆”,风筝中有“喜”字风筝,“喜喜”风筝等。

而与喜庆有关的风筝和吉祥图案更多,比如“喜上眉梢”、“双喜登梅”、“喜庆有余”、“福禄寿喜”和“双喜福祥”等。

喜庆图案颇具情趣的还有百蝶、百鸟、百花、百吉、百寿、百福和百喜等图案,比如“百鸟朝凤”等。当然还有传统的鸳鸯图案,它寓意着美满婚姻、夫妇和谐。

在我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龙、凤和麒麟是人们想象中的瑞禽仁兽。还有乌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所以明清时期龟背纹风筝也特别多见。

其中,特别需要强调关于龙的风筝,我国是个尚龙的国家,在我们国家里龙是有着特别的意味。龙有着鹿的角、牛的头、蟒的身、鱼的鳞和鹰的爪,它是一种神奇生物,被视为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

明清时期以瑞禽仁兽及其他物象构成的风筝中的传统吉祥图案有很多,比如“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彩凤双飞”和“百鸟朝凤”等。

明清时期传统风筝中还有一个“龙头蜈蚣”长串风筝,这种大型龙类风筝,以其放飞场面的壮观,非常受人喜爱。

在古代,风筝按其形状又可以分为六大类,也就是自由类、桶形风筝、立体风筝、板形风筝、龙形风筝、硬翅风筝、软翅风筝等。

自由类也就是跨种类的风筝,它的样式自由,大多采用新技术,如“鹊桥会”,就把串式、立体、板子等几种方法集于一体;还有“梁山一百单八将”和“百鸟朝凤”等,它们不仅能够迎风转动,还能敲锣打鼓、喷烟冒火,非常神奇。

桶形风筝由一个或多个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的风筝,像花灯、花瓶、火箭和酒瓶等风筝都属于此类风筝。

立体风筝跟桶形风筝差不多,一般采用折叠结构的骨架,由一个或多个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只是看上去要立体很多。

板形风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平面形风筝。从结构和形状上看,它的升力片就是主体,并没有凸起的结构。这种风筝四边有竹条支撑。此类风筝最为多见,扎制起来也非常容易,而且飞升性能好,又适合表现多种题材,是古人最喜爱最常用的一种。

板子风筝,古代京津地区也叫“拍子风筝”,有八角菱形或者瓢虫形,这类风筝一般都拖着个长长的尾巴或穗子,这对风筝起飞有很大帮助。

硬翅风筝常见的有元宝翅和沙燕风筝,它们都属于此类。这种风筝的特点是,它们的翅膀是用上下两根横竹条做成的,两侧边缘高,中间凹,形成一个通风道。

这类风筝翅的端部向后倾,使风从两翅端部逸出,平着看像元宝形。如流行的米字、花篮、鸳鸯、喜鹊和鹦鹉风筝等。这种风筝的硬翅一般是固定的形式,而硬翅范围以外的造型与骨架结构,则随内容题材的不同而变化了。

软翅风筝也就是一般常见的禽鸟类风筝。古人把传统的上下分开的蝴蝶翅膀,改为活动的翅膀,然后用木架固定住,这样便于折叠,放飞效果十分的逼真。这类的翅膀一张一弛,极大地保证了风筝的稳定性。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