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秦始皇封禅的第一名刻
泰山石刻是我国文化史中的一枝奇葩。它不仅仅是我国书法艺术品的一座宝库,而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品。
历代帝王到泰山祭天告地,儒道佛传教授经,文化名士登攀览胜,留下了琳琅满目的碑碣、摩崖、楹联石刻,而泰山摩崖石刻是名山之最。
泰山石刻源远流长,自秦汉以来,上下两千余载,各代皆有珍碣石刻。
秦泰山刻石位于岱庙东御座内,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铭文为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10字,“臣去疾臣请矣臣”7字完整,“斯昧死”3字残缺。堪称稀世珍宝。
秦始皇帝嬴政,是在战国纷争的条件下灭掉六国建立统一封建帝国的皇帝,他于公元前246年即秦王位,时年仅13岁。即王位后,励精图治,为建立统一大帝国东征西伐。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国,前225年又灭魏,随后,在前223年至前221年内,秦国连续灭掉楚、赵、燕、齐,并于公元前221年宣告统一大帝国的建成,嬴政因“功过三皇,业比五帝”而称皇帝,当年他才39岁。
这个大帝国幅员之大,在此之前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据《史记》记载,秦的疆域“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从公元前219年开始东巡,第一件事就是封禅泰山。
泰山位于我国东部,山体雄伟壮观、景色秀丽。古代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英雄盘古死后,头部化为泰山。
据《史记·集解》所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因其气势之磅礴为五岳之首,所以在远古时期就有“泰山封禅”之说。
封禅的本义是异姓为王,新天子答谢天帝,兼向臣下表明自己是“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者”,即昭显权力的正当性。这种典礼是远古时代活动在泰山周围的部落或氏族自然崇拜的原始祭天仪式。
春秋时代,“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欲行封禅之礼,被名相管仲以“祥瑞不现”,即天帝不承认而阻止;鲁之季孙氏也曾有泰山之旅,结果被孔子所讥讽,理由是资格不够。
当时封禅泰山,已成为齐鲁士人心目中一统天下的帝王所行的国家大典。也就是说代周而帝的统治者必须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方可得到天帝认可,成为天下新的君主。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刻所立石……
《史记·封禅书》中又说:
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驺峄山,颂秦功业。于是征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上下。诸儒生或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扫地而祭,席用葅稭,言其易遵也。”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颠,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
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于大树下。诸儒生既绌,不得与用于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
由此可知,秦始皇即帝位的第三年,就率文武大臣开始了千里东封泰山。
那时,秦始皇一行先到峄山,在山上立石铭记秦的功业,向齐鲁士人明确展示秦朝的千古功勋,表示自己在功业上已具备封禅资格,不至于重蹈齐桓季孙之覆辙。
秦始皇的峄山之行是其封禅泰山的序曲。之后秦始皇才来到泰山脚下,召集齐鲁儒生博士70多人,商议封禅大典的具体仪式。
有的博士告诉秦始皇,所谓“封禅”,就是在泰山顶上祭天,在泰山脚下祭地。前者叫封,后者叫禅。然而又说,帝王上泰山顶上祭天最好不要坐车,非坐车不可,也要用蒲草裹起车轮子,以免辗坏山上的一草一木,才表示得出对泰山的敬重。
这显然只是上古时代祭祀山神或祭天仪式的缩影,与秦始皇利用封禅展示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期望值相差很远。
秦始皇一气之下,不许儒生们参加祭典,自己带着亲信大臣们上了山。沿途不好行车的地方,就砍树伐草,开山凿石。他心想:“我倒要看看泰山的神其奈我何?”
秦始皇的封禅大典分两步进行,首先劈山修路,从泰山之阳登上山顶,封禅泰山后,秦始皇即命丞相李斯在泰山摩崖处刻下功德铭石。“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是为封礼。向天下表明秦王朝具有封禅资格并实现了这一旷世大典。
秦始皇封禅大典后不久,天色突变,乌云滚滚,眼看就要下大雨。有人说泰山山神发怒的时候,就有乌云黑雨,山洪暴发,人畜都要冲走。
秦始皇也以为得罪了山神,拔腿就往山下跑,手下一批人也紧跟而逃。这伙人刚刚跑到五松亭这个地方,只听得一声惊雷,瓢泼大雨就劈头盖脸地下来了。秦始皇养尊处优惯了,休说山洪,这场大雨就把人淋得站立不住,眼看要被冲下山去。
正在危急时候,秦始皇忽然发现路边有一棵大松树。这位不可一世的大皇帝,赶忙双膝跪在树前,两手死死抱住树干,口中念念有词,哀求树神保佑。
雨下得快收得也快,不久就停了。秦始皇还真以为树神在护驾,于是就加封那棵救他的松树为“五大夫松”。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也来到泰山封禅,并在秦始皇功德铭石处留下了石刻诏书。
秦始皇和二世的刻石原在岱顶玉女池旁,后经多次迁移,安置在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刻石四面宽窄不等,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
两世的刻辞均为李斯所书,而将刻石分为两部分:前半部系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功德碑,共144字;后半部为秦二世刻制,共78字。
秦始皇及秦二世《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简化和方整,并呈长方形,线条圆润流畅,疏密匀停,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受。
泰山刻石价值极高,此石是泰山现存最早的刻石,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刻。因其篆法圆润,骨气丰多,故称其为“李斯小篆”或“玉箸篆”。秦泰山刻石历代多有摹刻拓本,清聂剑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和徐宗干摹刻的旧拓本29字两块刻石,均陈列于岱庙碑廊。
秦泰山刻石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
李斯小篆不仅在书体上,而且在书法神韵上都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的篆、行、真、草都有较大影响。
唐张怀瑾称颂李斯的小篆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绝“宋刘崎《秦篆谱序》中说:李斯小篆,古今所师。”岱史》中称:秦虽无道,其所立有绝人者,其文字、书法世莫能及。
李斯篆书的泰山刻石,不仅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对发展我国的历史文化也有莫大功绩。因为没有统一的文字,就没有统一的文化;没有统一的文化,就没有统一的中国。
李斯倡导的“书同文”被秦始皇采纳,在大篆的基础上改省结体,整齐笔画,创造了小篆体,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使我国成为政令统一的大一统天下。由此足见其价值之重大,所以秦泰山石刻不愧为天下第一名刻。
第二节 光武帝封禅后石刻大兴
东汉光武帝刘秀,史称“高祖九世之孙”,但是已经历了数代,由嫡系转而旁系,只能说他是西汉宗室。
王莽曾于公元8年称帝,改国号为“新”,刘氏皇权的统治被中断了。所以刘秀即位,才又续上刘氏皇权的系统,这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的一大政治特色。
刘秀是东汉的第一位皇帝,以维护刘氏皇权正统起家,以维持刘氏正统而即帝位,又以维护刘氏正统而终,总其一生,生于末世,以种种权术平乱世,兴一统,以旁系而继嫡系正统,是政治圈中善于纵横捭阖的人物。
公元54年,富平侯张纯联系了一些官员,上书建议光武帝封禅山。当时光武帝并没有同意,但是3年之后,刘秀却一反常态,决心到泰山封禅。大约是他想到真的必须安排后事了,才马上想到泰山封禅。并且亲自寻找封禅的理由。
据《后汉书·祭祀》记载:
三十二年正月,上斋,夜读《河图会昌符》,曰“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于承。诚善用之,奸伪不萌”。感此文,乃诏松等复案索《河洛》谶文言九世封禅事者。松等列奏,乃许焉。
“赤刘之九”指刘秀。按汉代传说,刘邦是赤帝子化身。按阴阳五行说,汉为火德,火即赤,赤刘即刘邦。刘秀说是刘邦的九世孙,《河图会昌符》的整体之意是:刘秀应该上泰山封禅,如不利用这个机会,于皇位继承无益,若能认真利用,一切奸谋都可以防止。
公元57年,刘秀的车驾从洛阳出发,到达山东曲阜,汉王朝的宗室和孔子的后裔朝见刘秀并表示祝贺,刘秀也到孔子故居向孔氏后裔赐酒肉。又从曲阜出发,到达泰山奉高。
刘秀来泰山封禅,随从的贵族、官员甚多。大家在山下斋戒的同时,做封禅的准备:增加山上庙观中的道士,准备石刻,安置封禅坛。
关于封禅石料,光武帝女婿黄门郎梁松有一个长长的账单,据马第伯《封禅仪记》说,石料计有:
石二枚,状博平,圆九尺,此坛上石也。其一石,武帝时石也。时用五车不能上也,因置山下为屋,号五车石。四维距石长丈二尺,广二尺,厚尺半所,四枚。检石长三尺,广六寸,状如封箧。长检十枚。一纪号石,高丈二尺,广三尺,厚二寸,名曰立石。一枚,刻文字,纪功德。
刘秀登泰山设坛祭天,举行封禅大典。刘秀上泰山之前,先派石工在泰山刻石。这块刻石虽未保存下来,但刻石文却完整地保存在《后汉书》中。
刘秀在泰山下东南方举火焚柴,加牲畜于火上,叫做柴祭。随后登山,刘秀居车,诸大臣步从。中午以后,刘秀到达山顶。下午,待诸大臣陆续登上山顶之后,开始举行祭天仪式。此外,刘秀还着力强调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功绩。
仪式结束时,诸大臣及随从山呼万岁,山鸣谷应,十分壮观。当时,天有微云,从山下看山上,山顶在云雾之中,山顶上的人则不觉身在云中,山上山下的人互相称说,颇有神秘之感。
仪式结束之后,天色将晚。刘秀命令随从百官依次下山。刘秀自己则由数百人簇拥率先乘车而返。因为山道窄小,互相推挤,队伍绵延近20里。
天黑后,人们举着火把在崎岖陡峭的山道上蜿蜒而下。黑夜之中,面临高崖深谷,脚踏石响,不免胆战心惊。有的大臣饥肠辘辘,口中呻吟不绝。
刘秀于深夜回到山下,而大臣则至第二天天亮后才下山完毕。在夜间下山的途中,一些年老体弱的官员走得上气不接下气,无可奈何地瘫倒在岩石下。天亮后,刘秀派太医们一一去问候。
刘秀下山之后,认为封禅顺利,兴高采烈地对臣僚们说:“昨天上山的时候,我的车子要快行,又怕催逼了前边的人;要停止,又怕踩踏了后边的人。一路上道路险峻,危险异常,真担心上不了山。幸亏我身体好,不觉劳累。只是你们诸位露宿缺饮,辛苦了。不过,我们这次封禅,无一人生病,那也是老天爷的保佑哩!”
刘秀在山下稍事休息之后,到梁父山举行祭地仪式,完成了全部封禅活动。
从文献记载可知,当时已经有“刻辞碑”。光武帝在泰山所立之石为已经定型的刻辞碑。其碑有序无铭,一共刻有687字,其字数明显多于前代任何一处石刻。其立碑地点记载得也很明确,是立于光武帝封禅坛以南约7米处。
据记载,东汉自光武帝以后诸帝,多有刻碑之举。如和帝公元92年,有《袁安碑》,117年有《袁敞碑》,两碑文都是篆书,碑上有穿。128年有《王孝渊碑》,长方形;144年有《景君碑》,碑身为圭形,也有穿。可见当时的刻辞碑已基本定型,但数量不多。
到了东汉后期,特别是桓帝、灵帝时期,宦官、外戚、豪族地主等生前权势显赫,豪华无比,死后厚葬,大修陵墓,豪华的墓碑和画像石等顿时大兴,一时丰碑林立,摩崖千尺。
泰山的《衡方碑》、《张迁碑》分别刻于东汉灵帝时的168年和186年,保存下来的东汉后期画像石60多件。
《张迁碑》碑主张迁,字公方,曾任谷城长,迂荡阴令。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而立。
《张迁碑》阴刻立碑官吏41人衔名及出资钱数,隶书,此碑通篇为方笔,方整劲挺,棱角分明,结构谨严,笔法凝练,初看似乎稚拙,细细品味才见精巧,章法、行气也见灵动之气,沉着有力,古妙异常。
东汉后期诸多碑刻的形制、内容、铭文体例等至此已经基本定型,后世各代的碑刻,多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的。
就碑刻的形制而言,东汉后期的碑刻大都由碑身、碑首、碑座三部分组成。碑身一般为长方形竖石,棱角规整,加工精细,有的还刻有纹饰,其下端皆置榫,以安装在碑座的卯眼中。
东汉碑首多为圆形或圭形,有的为螭首;大都有题额,有的额下有穿;题额有的为篆书,有的为隶书,有的阴刻,也有的为阳刻。
泰山《张迁碑》的题额为篆书阴刻,《衡方碑》的题额则为隶书阳刻。碑座多为方形,其上皆刻有卯眼,以与碑身下部的榫吻合。
就碑文的内容而言,东汉后期的碑刻字数显著增加,大都在500字以上,多者千言以上,如《衡方碑》刻文23行,满行36字,凡刻815字,字径4厘米,隶书。碑文内容以歌功颂德者居多,也有专为纪事者。其书体大都为隶书。篆书多见于碑额,其书法更为成熟。
就碑文的体例而言,东汉后期已经趋于完备。其标题大都以题额代替,标题之下为序文。序文之后为铭文,铭文多为四字一句的韵体文。铭文之后大多刻门生故吏衔名及捐资钱数,此举已成为当时风尚,是东汉后期门阀大族门生故吏遍天下的产物。这一时期石刻不仅数量剧增,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在前代已有刻石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形制比较定型的碑刻、摩崖、画像石、造像等一系列新形式的石刻,形成了刻石、碑刻、摩崖、画像石、造像等石刻同时并行的繁盛局面,并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生活。
第三节 唐玄宗东封亲撰石刻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第六位皇帝,在位44年。他即帝位之初,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以至形成了唐朝以来国家兴盛的又一个高潮,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因此,朝中大臣多次上书,力请玄宗东封泰山:
陛下靖多难,尊先朝,天所启也。承大统,临万邦,天所命也。焉可不涉东岱、禅云亭,报上玄之灵恩,绍高宗之洪烈,则天地之意,宗庙之心,将何以克厌哉!
且陛下即位以来,十有四载,创九庙,礼三郊,大舜之孝敬也;敦九族,友兄弟,文五之慈惠也;卑宫室,菲饮食,夏禹之恭俭也;道稽古,德日新,帝尧之文思也;怜黔首,惠苍生,成汤之深仁也;化玄漠,风太和,轩皇之至理也。
至于日月星辰,山河草木,羽毛麟介,穷祥极瑞,盖以荐至而为尝,众多而不录。正以天平地成,人和岁稔,可以报于神明矣。
李隆基毕竟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他在大臣们的精神进攻面前,不断地自我克制,自我调节,声称:
朕以眇身,托王公之上,夙夜祗惧,恐不克胜,幸赖群公,以保社稷。朕承奉宗庙,恐不克胜。未能使四海从安,此理未定也;未能使百蛮效职,此功未成也。
在这种情况下,源干曜和张说第三次上书,坚持敦请李隆基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说李隆基不去泰山封禅,是“稽天意以固辞,违人事以久让;是和平而不崇昭报。至理而阙荐祖宗”,似乎不去泰山封禅就对不起祖宗,有悖天意。
李隆基心回意转,接受封禅之请,发布《允行封禅诏》:
朕昔戡多难,禀略先朝,虔奉慈旨,嗣膺丕业。是用创九庙以申孝敬,礼二郊以展严禋。宝菽粟于水火,捐珠玉于山谷。兢兢业业,非敢追美前王;日慎一日,实以奉遵遗训。
至于巡狩大典,封禅鸿名,顾惟寡薄,未惶时迈,十四载于兹矣。今百谷有年,五材无眚。刑罚不用,礼义兴行。
和气氤氲,淳风淡泊。蛮夷戎狄,殊方异类,重译而至者,日月于阙庭。奇兽神禽,甘露醴泉,穷祥极瑞者,朝夕于林籞。王公卿士,罄乃诚于中;鸿生硕儒,献其书于外。
莫不以神祇合契,兆同心。斯皆烈祖圣考,垂裕余庆。故朕得荷皇天之景佑,赖祖庙之介福,敢以眇身,而专其让?是以敬承群议,宏此大猷,以光我高祖之丕图,以绍我太宗之鸿业。
于是,725年,唐玄宗带领群臣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唐玄宗东封泰山,单就仪仗队伍前的马队,就以每种颜色的马1000匹作为一个方队,交错排列,远远望去就像彩云绣锦,可见规模之大,盛况空前。
传说当时,玄宗率领封禅大军,从长安来到汶河之滨,刚过汶河,河水还非常平稳,水波不兴,可到了河中,霎时间却变得白浪滔天,远处尚有一条黑龙翻滚着。玄宗心里一惊,当即手控弓弦,向黑龙直射过去。黑龙不见了,河面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玄宗顺利地渡过了汶河。
唐玄宗在河中遇见黑龙,不知是吉是凶,心里老犯嘀咕,便问封禅使张说。
张说顺口答道:这黑龙是汶河之神,蛟龙起舞,迎接陛下,自然是吉祥如意。
玄宗听后,心里乐滋滋的,也就不再言语。
当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来到泰山西侧的时候,突然东北风大作,从中午一直刮到晚上,随从人员住的帐篷被风撕破,支撑帐篷的柱子也被吹折了。官员们因此十分恐慌,乱作一团。
据说,以前的帝王登封泰山,如果是顺天承运,功绩显赫,则会出现诸多祥瑞之兆;如果是无德无能,不能顺应天时治理天下,则会出现诸多凶象。
而唐玄宗登封泰山时,虽有功于天下,天气却屡屡变化,给他带来了诸多的烦恼,这大概是上天对玄宗以后沉迷酒色、荒废朝政的警示。
封禅使张说本来就为封禅之事忙得焦头烂额,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更使他手足无措。为了稳定人心,他不得不出来打圆场说:“大家不要慌张,皇上是天子,如今御驾出宫,定会惊天动地,这是岱山之神来接皇上封禅的。”
张说的搪塞,才使大家的心稍稍平静下来。及至大队人马来到泰山脚下,天果然变得丽日晴和。
玄宗前行,来到南天门,只见山上云缭雾绕,缥缥缈缈,远处尚有金石丝竹之声传来,张说忙恭维道:“陛下,你听,山神已奏起了迎宾的乐章。”
但是,到了玄宗斋戒沐浴的晚上,天空突然又狂风大作,寒气彻骨。天气的再度变故,不禁使玄宗心神不宁,他停止饮食,肃立夜露之下,直至夜半。
唐玄宗虔诚地向苍天祷告:“我自即帝位以来,得到苍天的佐助,国家昌盛,万民安泰。我来登封泰山,本欲为万民祈福,但是,如果是我本人有什么过失,不配来泰山封禅,请上天来惩罚我本人;如果是随从的人员没有福分参加封禅,也请上天降罪于我,随从的兵士和骑乘的马匹确实受不了彻骨的寒风,请苍天暂停风寒吧!”
玄宗祈祷之后,果然风静树止,山间的气温随之转暖,天气晴和,微风南来。天明之后,在缕缕丝竹歌乐声中,玄宗顺利地在山顶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
第二天,大典完毕之后,天上出现了一片五彩云霞,一群白鸽在云霞四周轻快地飞翔。官员们都前来向玄宗道喜,说这是瑞云呈祥,白鸽道喜。
一时间玄宗竟飘飘然起来。他兴致大发,分外高兴,当即封泰山神为天齐王,随行人员也都加官晋爵。为了纪念这次成功的封禅,玄宗还亲自撰写了《纪泰山铭》一文,刻在山顶大观峰,于是就有了洋洋千言的唐摩崖碑。
《纪泰山铭》刻石立于726年,在岱顶大观峰崖壁上。《纪泰山铭》的书法遒劲婉润,端严雄浑。碑文为唐玄宗李隆基亲手撰书,相传由燕许修其辞,韩史润其笔,文词典雅,对研究唐代历史、书法、镌刻艺术均有重要价值。
《纪泰山铭》在所引“铭文”之前,有一段序文,叙述与泰山有关的历史和神学思想,解释李隆基自己决定封禅的经过。
铭文首先记载了唐玄宗封禅的起因和规模,“朕宅帝位,十有四载,顾惟不德,懵于至道”;描写了封禅典礼的过程;赞颂和夸耀了“五圣”的功绩;一扫历代帝王专为自己“秘请”天神赐福的旧习,改变了帝王封禅仅为满足个人奢望的陈规,明确提出“至诚动天,福我万姓”;并谆谆告诫来者“道在观政,名非从欲”,充分反映了唐玄宗“开元盛世”的雄心壮志和务实施政的特点。
李隆基认为,秦始皇封禅“灾风雨”,汉武帝封禅“污编录”,实在是因为“德未合天”,所以才有“灾风雨”、“污编录”之“辱”,只有他李隆基才封禅成功,不仅无“灾”、“污”之辱,而且又充分享受了祥瑞之气,所以他骄傲地宣布:“道在观政,名非从欲。”开元之治的盛况,使他踌躇满志。因后人题“天下大观”4字于唐摩崖石刻上部,所以此峰又称大观峰。
第四节 宋真宗岱庙两大丰碑
北宋真宗年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议和后,宋以巨额钱物换得边境的暂时安宁。这时宋、辽双方信使往还,相安无事。不过,宋真宗赵恒一直将澶渊之盟视为奇耻大辱,却又没有挽回面子的办法。当时正主编《册府元龟》一书的王钦若见状,献上一计:唯封禅泰山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
封禅必须要有“天瑞”。王钦若“引经据典”地劝说真宗:“陛下以为《河图》、《洛书》真有其事吗?无非是圣人利用神道设教罢了。”
真宗半信半疑,又垂询直学士杜镐那《河图》、《洛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位饱学之士也如是说,真宗终于明白了那些“天瑞”原来是可以人造的。
1008年,真宗召集文武百官,宣布一个特大喜讯:“去年冬天十一月二十七日将近半夜,朕正准备就寝,忽然室内大放光彩,看见一位戴星冠、穿绛衣的神人对我说,如果下个月在正殿做一个月的黄道场,就会降下天书《大中祥符》三篇。”
“于是,朕从十二月初一开始就在朝元殿斋戒,建道场以求神人保佑。今天,皇城司报告,发现左承天门南面的鸱尾上挂着一条黄帛,派太监去观察,帛长约两丈,像封着书卷,用青丝绳缠着,隐约看出里面有字,这就是神人所说的天降之书。”
群臣在崇政殿致贺,真宗赐宴款待。又派专使策告天地、宗庙、社稷,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中祥符”;又赏赐群臣,并特许京城百姓开怀畅饮5天。
消息传出,举国上下欢欣鼓舞,各种祥符纷纷上报。为了表达全国臣民的迫切心情,宰相王旦等率领文武百官、军队将士、地方官员、少数民族首领、和尚道士、社会名流和各地长老2.4万多人,5次上书,请求举行封禅大典。
于是,宋真宗下诏任命宰相王旦为封禅大礼使,王钦若、参知政事赵安仁为封禅经制置使,命丁谓经办沿途粮草费用,命引进使曹利用、宣政使李神福整修行营道路,命翰林学士李宗谔、杨亿等详订封禅礼仪。
1008年10月,宋真宗自汴京出发,千乘万骑,东封泰山。改乾封县为奉符县;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
另外,宋真宗下诏,令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各立碑山下。
宋真宗还亲自篆额并撰书,御制《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碑。碑原刻两处,文字与书体相同,一在岱顶德星岩,俗称《宋摩崖碑》,共计1143字。其碑铭文主要颂扬宋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匡义的功德伟业。由于宋真宗的书法远不及唐玄宗,故碑文多被后人题刻凿毁。
另一处在泰安城南门外,由五石合成,碑文北向朝岱宗,俗称《阴字碑》。该碑仅存拓片。
同时还有《倩帝广生帝君赞碑》,该碑原在泰山西南麓小金山前的青帝观殿西,至1747被俗吏所毁,碑遂佚,形制无考。20世纪初觅得此碑残石9块,将其拼凑,空处以砖石充之,修复于岱庙东御座内,与秦《泰山刻石》东西并列。
残碑其额剩5字,赞铬、祝文尚存56字。碑文是宋真宗封泰山神为“东岳仁圣天齐王”的同时,又将所谓天神青帝加封懿号为“广生帝君”,并撰书立碑,碑篆额“青帝广生帝君赞之碑”。
真宗赞颂青帝:“节彼岱宗,奠兹东土,生育之地,灵仙之府。”碑阴刻同年真宗遣尚书兵部郎祭青帝的祝文。该碑是研究青帝主泰山的唯一碑刻。
民间传说,真宗封禅以后,下诏修建天贶殿。建好以后,需要画一幅壁画,便招募天下画家来为泰山神作像,但都因不合真宗之意而被杀。
后来有一个聪明的画家,仿照真宗封禅泰山的情景创作了一幅壁画,真宗非常高兴,重赏了这位画家。于是,天贶殿内就有了这幅《启跸回辇图》。
该图绘在大殿东、西、北三面墙壁上,自殿后门为界,东为“启跸”,西为“回辇”,气势恢弘,为古代壁画之精品。
在天贶殿西南,有一通《大宋天贶殿碑铭》,立于1009年。该碑是天贶殿建成以后所立,记载了真宗夜梦神人、天书降临、封禅泰山、诏建天贶殿的经过。
在天贶殿东南,还有一通《大宋封祀坛颂碑》,立于1009年,方座圆首,碑文为楷书碑阳刻文,是由宰相王旦撰文,裴禹书并篆额。铭文虽有残缺,但尚可认读。
该碑是宋真宗封泰山时的奠仪纪实,如碑载:
臣闻天地之文,著明含章,焜焕于庶物;礼乐之用,象功崇德,昭格于至神。王者宣淳耀之烈,建中和之极。于是锡天瑞,出坤珍,觉悟于蒸民。鲜不登泰山蹑梁父,聿崇于明德。
祀前一日,未质明,备法驾,至于山趾,更衣于帷殿。上乃乘轻舆……
其碑文翔实,描述栩栩如生,与《宋史》记载完全吻合,可补正。
第五节 明清将石刻推向高潮
我国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由鼎盛逐步走向衰亡的历史时期。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各种形式的石刻均得以大量使用,涉及的内容广泛,但均属沿袭,创新者无几。
明太祖朱元璋《去东岳封号碑》立于1370年。碑载:“自唐始加神之封号,历代相因至今。”
朱元璋认为,因神有历代之封号,予起寒微,祥之再三,畏不敢效。盖神与穹同始,灵镇一方,其来不知岁月几何,神之所灵,人莫能测;其职受命于上天后土,为人君者何敢预焉。惧不敢加号,特以‘东岳泰山之神’名其名,以时祭神,惟神鉴之。由此看出朱元璋对泰山神封号思想的认识和改革。
该碑立于岱庙天贶殿院西碑台上,碑文保存尚好。
明《洪武祭祀碑》立于1377年。碑阳刻文,正书。该碑为明太祖朱元璋亲撰碑文,遣臣李文忠、吴承舆、邓子方为代表祭祀泰山神而立的碑。
碑文通俗无华,概括凝练,是明太祖朱元璋祭祀泰山神的历史见证。立于岱庙天贶殿西南侧,碑文保存尚好。
到了清朝,康熙皇帝东巡3次到泰山,两次登临岱顶。第一次来泰山是在1684年。康熙祭泰山神仪式比较简单,只行二跪六叩礼,在山上烧了一堆柴火,仿照传说中帝舜的“柴”、“望”之礼。
康熙在御帐崖观飞瀑直泻,在岱顶抚摸无字碑挥毫赋诗:
岩岩岱岳高无极,攀陟遥登最上头。
路转天门青霭合,峰回日观白云浮。
……
欲与臣邻崇实政,金泥玉检不须留。
康熙帝对百官说:“朕向来崇尚时政,古人重金泥玉检,徒劳民力,实无意义,故此行只为巡查社会利病,省观民隐,体念黎民疾苦,问俗观风,以资勤求治理,决不效前人铭功纪德,告成于天也。”
听了皇帝的训喻,群臣山呼万岁,盛赞皇帝是至仁至圣的天子,德可比尧舜。
康熙帝随乘兴御题“普照乾坤”4字,并谕旨在“孔子小天下处”建亭悬额;复书“云峰”两字,令于大观峰极顶处勒崖。
康熙还下令刻有《重修岱庙碑》碑,螭首龟趺。此碑是岱庙最详细的记事碑,山东布政使施天裔撰书,碑中记载了在“康乾盛世”中大规模的修建活动。始自1668年,告成于1677年。
更为珍贵的是碑阴还附有“重修岱庙履历纪事”。其碑文把这次浩繁工程的经历时间,所费财力,所购材料,所栽树株,所建殿庑、斋堂、垣堞、楼观一一刻记,是一份珍贵的重修岱庙的档案资料。
乾隆皇帝到泰山的次数,在我国封建帝王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从1748年陪母亲第一次登泰山,到1790年最后一次巡幸山东并登泰山为止,前后共11次,其中6次登上山顶,共留下颂岱诗84题,132首。摩崖与碑刻就有80余处。
在康熙帝题“云峰”刻石下面,是乾隆皇帝的“夜宿岱顶作”摩崖石刻。其《咏朝阳洞》摩勒在朝阳洞东北高耸的绝壁上:
迥峦抱深凹,曦光每独受。所以朝阳名,名山率常有。是处辟云关,坦区得数亩。结构寄幽偏,潇洒开窗牖。历险欣就夷,稍憩复进走。即景悟为学,无穷戒株守。
乾隆一方面描写朝阳洞高旷幽静,坦区建屋,是赏景的好地方;同时又指出不能株守一地,仍须努力上达,更好的风光还在前头呢!另外《曷岱庙诗碑》立于1757年,乾隆作诗并书。碑阴刻《谒岱庙六韵》,行书;碑阳刻《谒岱庙作》;碑侧刻《谒岱庙瞻礼作》。碑文内容主要是谒岱庙、拜泰山神,表明乾隆皇帝并不举封禅,而是虔诚地为民祈福,称:
来因瞻岱宗,岱庙竭诚恭。封禅事无我,阜安祈为农。代天敷物育,福国赐时雍。九叩申虔谢,八旬实罕逢。
《对松山诗》刻在对松亭对面溪东高崖上。也是乾隆帝写的颂岱诗。诗道:
岱岳最佳处,对松真绝奇。古心谁得貌,变态不容思。万嶂唯全碧,四时无改枝。依稀俭羡辈,倚树斫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