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9章 及时纠正统购统销的问题

1954年底,全国范围的整顿农村粮食统销工作已经取得巨大的成绩。

统购统销的直接成果是控制和压缩了农村中不合理的粮食销售量,使农村粮食统销情况趋于正常。

同时,统购统销还提高了农村工作人员和广大农民的觉悟,给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健全化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当时,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有些人说:“向农民买的多了,在农村销的少了。”

很多人不明真相,人云亦云,有些竟是在淆乱是非,借此攻击政府的统购统销政策,破坏农民群众对政府的信赖。

其实,自从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以来,国家每年向农民征收的农业税和统购的粮食,不及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近二分之一又销售到农村中,平均每个农民每年可以有500多斤粮食,这个数目是够用的,如果使用得当,且能略有盈余。所谓“购的太多”、“销的太少”的论调,显然是没有根据的。

然而,不调查分析具体事实,听到别人对粮食问题有了一些议论,自己就跟着议论起来,制造吓人的空气,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最能坏事,而为了正确地解决粮食问题就必须首先同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作斗争。

在当时,山西定襄县农民在当年春季纷纷向县、区、村各级工作人员反映粮食不够,要求增加供应量。

中共定襄县委也被这种假象所迷惑,一度失掉信心,就使全县粮食统销工作陷于混乱状态。

后来,县委在上级党委帮助下,先算了一笔大帐:1954年,定襄县收成不坏,除去国家征收的公粮和统购的粮食,加上国家统销的粮食,全县每人平均有560斤左右的粮食,这个数目是很够用的,缺少粮食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接着,县委又在一些粮食供应最紧张的村庄进行典型调查。定襄县智村乡,1954年是丰收年景,全乡共1117户,统购粮食15.6万多斤,平均向每户购了不到140斤。但是,当年春季竟给1080户发了供应证,占总户数96%以上,而且供应粮食32万多斤,超过统购量一倍以上。

虽然这样,还有许多农民说“没有饭吃”,要求国家继续供应粮食。

县委领导意识到:粮食供应情况的极端不合理。摸到了全县统购统销的“底”后,县委领导头脑清醒了,信心提高了,因而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了艰苦的工作,很快就把粮食统销的混乱状况纠正过来了。

很显然,国家确定的统购任务,是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的,是符合农民的负担能力的。国家在农村销售的粮食是很够用的,在某些地区并且是多了的,如果调配得好,压缩掉不合理的销售量,就能满足缺粮农民的需要。

对此,与山西定襄县一样,各地政府也积极开展工作,用真凭实据驳倒那些错误论调,心中有数且理直气壮地坚持和贯彻粮食统购统销的政策。

在积极纠正了统购统销中的问题后,统购统销获得了全国人民的认同,全国支持统购统销的局面很快到来了。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