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8章 踏勘则拉宗至拉萨线路

1951年10月底,余炯率领的踏勘队在拉萨把北路资料汇总整理后,按原计划准备踏勘南路。

余炯去找驻在那里的解放军了解南路的情况,但是,他只了解到,从拉萨至墨竹工卡是平原农业区,沿途村庄很多,要翻越工布帕拉大雪山,才能下到太昭。至于太昭以东的情况,就不了解了。

大家根据地图上划的人行道来看,应该从太昭沿尼洋河下到雅鲁藏布江汇合处的则拉宗,再转头向东翻越德姆拉山进入波密地区。入藏公路若从则拉宗沿雅鲁藏布江上行至曲水,转而沿拉萨河上行至拉萨,就可避开工布帕拉大雪山。

大家认为,在西藏修建公路,若能躲开大雪山,是比较理想的公路线。

因此,小分队临时决定增加踏勘则拉宗经曲水至拉萨的路线,作为南路西段的比较线。

队伍于是在12月份离开拉萨去太昭。

小分队走出拉萨,过墨竹工卡,开始翻越海拔4914米的工布帕拉大雪山。

他们测量后认为,工布帕拉垭口两侧都在雪线以上,山势陡,公路线通过这里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由于雪厚,不安全,小分队无法探索附近有无比较低的垭口。

小分队登至半山陡岩上,不时见到有一些山羊觅食走过。

当他们转过一个突出的岩嘴时,忽然看见一只狼在路边啃吃刚咬死的大山羊。队员们纷纷对狼开枪,但均未打中那只狼。狼飞快地逃跑了。

大家高兴地把这只被咬死的大山羊拿走,一连吃了几餐,其味很鲜,算是打了个大牙祭。

小分队从太昭沿尼洋河至则拉宗,发现到处是耕地和村庄,还有不少的大森林。

小分队途中曾遇到狗熊,大家就赶快躲起来,让它蹒跚走离人行道之后,才飞步而过。

他们原来了解到,雅鲁藏布江的沿岸,气候温和,农产品种类较多,出产丰富。从则拉宗往西的竹麦村西去不远,是河谷地段。

根据藏胞说:那里峡谷悬岩多,牛、马、羊不能从峡谷通过。在地图上,这段雅鲁藏布江也是用虚线绘出的。

大家商定,为了工作,一定要探索这段长约30公里的人迹罕至的地段。

最后大家决定,由指导员杨士举、队长余炯和几位技术干部轻装走峡谷,其余人员和牛马避开峡谷,走高山。

经过竹麦不远,他们就发现江面变窄了,特别是业窝美至业窝堆之间,江面仅宽约二、三十米,河床落差大,江流湍急,吼声震耳,两岸全是悬岩绝壁,羊肠小路也断了。

他们还看到,不知什么年代、什么人在悬岩上架了几段不在一个水平高度上的独木栈道,在高低栈道的连接处,又装有独木梯道,只能一个人单向在栈道上用手扶着悬岩一步一步地挪动。此外,还有一段路是在陡达50多度的光溜溜大石岩上凿有许多脚印,以作唯一的通行要道。

大家走近仔细观察,估计这段路长约20多米,由于年代久了,光滑的脚印已变成和脚板大小相近的斜槽。脚下100多米就是波涛汹涌的江水,抬头望不见岩顶。

为队员们背行李的当地藏胞,便脱了鞋,轻巧而迅速地从斜槽上走过去了。

余炯未脱皮鞋,跟在那位藏胞的后面走,刚走了几步,两脚就掉换不过来了。因为起点要先出右脚,在岩上才能换脚,余炯却出反了脚,既不能前进,又不能后退。他的硬鞋底与斜槽不能紧密接触,他感到有点站不稳,双脚站在斜槽里开始发抖,眼看着就要掉进波涛汹涌的江里。

在这紧急关头,幸亏翻译洛降泽看见了。他赶紧大声呼喊背行李的藏胞赶快回头来接余炯,又在后面扶着他,才一步一步地胆颤心惊地走过这些斜槽。

后面的队员见状,纷纷脱了鞋,全由藏胞搀扶,一个接一个小心翼翼地慢步而过。大家原地休息时,仍惊魂未定,心中颇感后怕。

大家走出峡谷后,到了一个名叫业窝堆的地方,大家发现江面忽然开阔,两岸平畴,村庄是连绵不绝。

小分队过了朗宗后,看到从加察宗至桑日宗之间,沿江有多处沙丘。沙丘短则几十米,长则接近1公里,犹如沙漠。

每天约在14时,江面就开始刮风。霎那间,狂风大作,黄沙遮天蔽日,大家只好闭目蹲下,待风力稍小时,再弯腰前进。

由于刮风,踏勘工作很受影响,每日进度只有几公里。

小分队过桑日宗后,已经距曲水不远,这里有一个大村庄,村民们世代以捕鱼为业。村民们自己不吃,而把捕到的鱼埋在沙里,积累多了,才运往喜马拉雅山南侧,换回海椒,再到曲水用海椒换糌粑,就以此谋生。

小分队到了曲水,就沿拉萨河岸平坝上的大道行走,于1952年2月下旬才回到拉萨。

经过这次踏勘,大家了解到雅鲁藏布江北岸沙丘多,峡谷地段石方工程极其艰巨,不宜沿江北岸修筑公路。因此,南路仍以经太昭至拉萨较好。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