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卷 施工与建设 第5章 首战黑龙港的老漳河

1965年5月,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成立,根治海河的第一场大会战,在黑龙港流域开始了。

1965年9月,邯郸专区成立了根治海河指挥部。动员曲周、武安、鸡泽15个县市,出工10万人,担负起黑龙港流域老漳河及老沙河全长153公里的开挖和老漳河45公里长滞洪堤碾压任务。

黑龙港流域位于卫运河、滏阳河、子牙河之间,是历史上形成的封闭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平原,跨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天津5个专区41个县、市,流域面积中的耕地占河北省平原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过去,黑龙港流域由于河道淤积,排水不畅,以致大雨大灾,小雨小灾,十年九涝。

由于长期沥涝,造成土地严重盐碱化,农作物产量很低,当地群众粮食不能自给。

解放后,这个地区的人民虽然进行了一些水利工程建设,但仍然没有彻底改变这个地区沥涝多灾的面貌。

1965年,邯郸地区根治海河指挥部有两个,老漳河的指挥部在邢台隆尧县,老沙河的指挥部在邯郸的邱县。

李维鼎任邯郸地区根治海河指挥部的技术负责人。当时工地上都是军事化管理,一个县为一个大兵团,俗称“野战军”,下面的各公社为连,依次类推还有排、班的编制。

当时十万民工是从各自家乡出发,一路排着队喊着号子分赴工地的。工地上施工工具十分简陋:小推车、箩筐、铁锹。工地上黑压压的全是人,打的是人海战。

有人问:“为什么选择在冬、春两季来施工治河?”

李维鼎说:“这主要是相对汛期来制定的,治河要选择汛后的9到12月份和汛前的3到5月份。”

寒冷的冬季,河滩上的冷风像刀子一样割得脸生疼,不少人手冻得裂了口子。

这还不算什么,最难过的是在晚上。那个时候大家都住的是一种半阴半阳的工棚,俗称“干打垒”,也就是在附近的河岸边找一片相对干燥的地方,挖出半米深的一个大坑,挖出的土用夹板固定成墙,上面用竹竿,木棍撑起油毡、苇席做成顶,这就成了宿营地了。

棚子做好以后,大家直接在地上铺上一层干草,上面铺被褥就是铺了。地下的潮气泛上来,早晨起来被子潮的就差拧出水来了。

当时为了赶工期,根本就没有什么开工下工的时间概念。每天天一亮就上工天黑下工,一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多个小时以上,劳动强度相当的大。

为此,工地上大家的饭量都很大,一顿饭大部分都要吃上七八个干粮,饭量大的小伙子干粮直接从手腕一个个的排到肩膀上端着胳膊吃。

工地都是非常注意民工饮食上卫生的,对来历不明及不卫生的炊事用具经过碱水煮洗,确实无毒,由营以上干部批准方可使用。饮水缸中普遍都养了鱼,鱼活着缸里的水才能放心喝。

那个时候条件苦,民工有了病就在简易的帐篷里输液治疗。最常见的病是痢疾,不少人常腰腿疼痛,或患一些湿疹等皮肤病,不过他们常常是吃些药稍有好转就又急着上工地了。

1965年秋收忙过后,武安市马庄乡武庄村民工报名参加了支援邢台黑龙港流域的大会战。

当时公社去了150人,大家自带铁锹、箩筐等劳动工具,两个人合一辆排子车。

到武安城区的当晚大家就坐着拉煤的露天火车向邢台任县开进,夜里天下了小雨,车上的人被冻得挤成了一团。

任县和巨鹿相距150华里,下了车大家一路步行,当时路过的村庄老乡们都主动煮了绿豆汤和小米汤来给民工们喝,这让大家心里很暖和。

大家到了工地,发现条件非常苦,经常吃高粱面窝头,但是大家还是坚守工地,即便是过年也没有回家。

1966年邢台隆尧大地震,当时那一片担任挖河任务的也都是邯郸地区的民工,国家派专机给灾民们往下投放面包等食品,投放到工地上的面包没有一个民工捡起来自己吃的,而是上缴组织给灾民们吃,自己依旧吃高粱面窝头。

1965年11月18日,馆陶县民工在十多天挖了36万多土方;曲周安寨第一尖子连和薛庄排每人日挖12至14立方土。

11月23日,在根治海河的永年县工段,一个身高粗腰膀宽的大汉,正用铁锹往车上装土,很快就装了冒尖一排子车,拉起车来飞快前进,人们称他是“运土王”张就喜。

另一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名叫杜凤军,别人送号“小飞人”,确实名不虚传,杜凤军装土快,拉车快,卸土快,创造了全团运土最高记录。

从1965年冬到1966年春,河北省40多万民工经过一个冬春的英勇奋战,提前胜利完成了黑龙港排涝工程的主要9条骨干河道、35条支流河道和1200多座桥梁、涵洞等工程。

黑龙港地区广大群众响应毛泽东号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加速黑龙港排涝配套工程的建设。

从1966年到1969年,广大群众经过3个冬春的奋战,使大部分农田排水工程和黑龙港骨干工程配了套。

当时,大家仅挖掘大的支流河道的土方就达8000多万立方米,还兴建了许多桥梁、涵洞和小闸。有的地区基本上做到河渠相通,沟渠相连。

毛泽东当时说:

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

随着黑龙港排涝配套工程的日益完善,黑龙港地区的人民已开始治理盐碱化的土地。

他们用造台田、开条田等办法,使流域内的盐碱地由重碱变轻碱、轻碱变良田。

黑龙港主要工程之一老漳河的两旁,过去都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现在河流两旁一里之内的土地,农作物长得很好。

过去曲周县西韩大队的土地严重盐碱化,自从黑龙港排涝工程配套到田间后,地下水位降低,盐碱程度大大减轻,小麦亩产已由过去的70多斤增加到200多斤。

过去的一些不长草的土地,现在也长出了庄稼。

大家认为,经过治理后,完全能够抗御1963年的特大型洪水。

此外,正是当年的除涝治碱、打井挖渠才让黑龙港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大大改善了沿岸土地盐碱程度。在老百姓口中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

治旱治涝治盐巴,千年枯树开了花。

毛泽东思想威力大,老碱窝变成富村庄。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