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3章 指挥部发动湘黔铁路大会战

1970年9月,会战总指挥部向湖南、贵州人民发出了动员令:

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打一场湘黔铁路的人民战争。

贵州各族人民纷纷响应,他们都高喊着:“响应毛主席号召,修湘黔铁路去!”就像当年送子当红军那样,各地纷纷涌现出全家参战,父子、夫妻、兄弟争相报名参加铁路建设的场面。

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便汇集了34万人的铁路会战大军。当时只有13万人的江口县就有5.5万人参加铁路会战,超过了分配名额的20倍,贵州省共组成了70个民兵团,1478个民兵连。

湖南是毛泽东的家乡,也是革命老区,当时指挥部的动员令一下达,便在湖南省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铁路会战运动。

在短短20天,湖南就抽调了45万民兵,组成了100个民兵团。

铁道部共抽调了10万人的铁路设计、施工专业队伍奔赴会战工地。

广东省先后派了1000多人的医疗队伍为大会战服务。

鞍钢、武钢以及山海关、株洲、都匀、南京桥梁厂和其他许多工厂、企业及时提供了钢轨、桥梁、水泥等大量物资。

人民解放军并且在各施工单位,都分别派出了军代表。

会战大军当时是在运输工具极少的情况下走向工地的,他们为了早一天到达工地,从洞庭湖畔,湘江两岸到贵州高原,沿着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道路,扛着红旗,背着背包,跋山涉水,一路高唱着革命歌曲,大家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千里湘黔线上。

韶山民兵团在临出发之前,他们在韶山车站毛主席的巨型塑像前举行了誓师大会。

民兵们齐声宣誓:

一定要为毛主席家乡争光,不修好湘黔铁路决不下战场!

在遵义会议的会址红楼前面,遵义的民兵师在出发前,列队听取曾给抢渡乌江天险的红军带路的革命老人石扬光讲述红军的革命传统。大家纷纷表示要在湘黔铁路建设中为人民立新功。

贵州镇宁的民兵们,徒步行军14天达400多公里,当他们到达工地的时候,有70%的人脚都走肿了。

铁二局中学参战的1000多名十五六岁的学生军,从蓉城乘车到贵定以后,他们扛着背包从贵定徒步奔赴到施工地点。

湖南冷水江市为了迎接从这里路过的铁路建设者,整个城市都动起来了。当地群众腾出了2100多间房屋让过路的工人民兵居住。

冷水江市沿江30多公里的公路两旁,接待站、茶水站、医疗站星罗棋布。

每当筑路大军从这里经过,小朋友和街道居民就热情地把一杯杯热茶送到他们手里。

刚刚下班回到家的工人们顾不得洗脸换下衣服,就忙着去帮助铁路建设者安排食宿。

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来到了大街上为筑路大军带路,引着他们到食宿站去吃住。

冷水江市群众的热情深深感动了过路的铁路工人和民兵们,大家都说,为了修建湘黔铁路,冷水江一下变成了“热水江”。

1970年冬天,24名苗族老乡赶着500多只肥羊,从贵州东北角的沿河县出发,一路送到了铁路工地上。他们一路上顶风冒雪,不顾严寒,有时要住在山洞里,有时还要穿越峡谷溪涧。

有一天,气温突然下降,天空开始飘起了雪花,羊冻得咩咩地直叫,这些苗族老乡们也感觉又冷又饿,又困又乏,但他们想到许多工人和民兵正在深山雪地里施工,便顶着风雪,继续赶路。

这些苗族老乡经过21天的长途跋涉,他们穿越了7个县,行程近千里,终于一只不少地把肥羊送到了工地上,但他们却从原来的一个个壮汉变成了小瘦子。

贵州德江县农民陈天位,为了表达自己支援湘黔铁路建设的心情,他将自己家里唯一的一头300多斤重的年猪,冒雨赶了百余里,免费送给了筑路大军。

湖南黔阳县60多岁的姚兆秀老妈妈,当她听到党中央决定修建湘黔铁路的号召后,姚兆秀激动得几个晚上都睡不好觉。

姚兆秀老人的独生子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牺牲了。但姚兆秀说:“我家没有儿子参加修铁路,但支援修路绝不能落在后面。”

姚兆秀还在昏暗的油灯下熬了好几个晚上,为即将上路的民兵打了30多双草鞋,连同自己养的一头大肥猪、自己种的300多斤蔬菜,也都送给了筑路大军。

姚兆秀回到家里以后,她觉得还没有尽到自己的心意,她就又把一群小鸡拿到集市上换成了大鸡,加上女儿孝敬她的鸡和鸭,一并送给了筑路大军。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