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9章 修建湘黔铁路马拉山大桥

1970年冬,七处二十连、荔波民兵团连和瓮安民兵团十七连的指战员,来到良田公社马拉山上,修建湘黔线上最长的铁路大桥马拉山大桥。

良田公社马拉大队的老乡们热情地接待了职工们,泊大爷拉着大家的手说:“一听说要在马拉建大桥,就盼着你们快来,你们可来了!”

先头部队一住下来,就开始投入了抢修便道的施工。

当时工地上没有住处,吃的也很困难,大家有的住在当地老乡的屋檐下,有的在山坡上扯起帐篷,炊事员们凑个土坎挖个洞,架锅做饭。

环境虽然艰苦,但大家的斗志却很旺盛,他们描绘工地的战斗生活说:

蓝天当作被,星星伴我眠。

雨来洗个澡,风吹当电扇。

修路为革命,虽苦心里甜。

大家不仅生活环境艰苦,而且没有机械,也缺乏工具,但他们都表示说:“上级把抢修马拉大桥的任务交给我们,这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决心不辜负上级对我们的信任,尽早完成抢修便道的任务,为提前建成大桥做出贡献。”

老乡们送来了斧头、锄头,机械进不来,大家就用双手挖、用脸盆端土、运石,没有炸药,大家就地取材,自己加工土炸药。就这样,他们很快就抢通了5公里长的便道,打开了大桥建设的大门。

大家明白,建设大桥的控制工程是十五号桥墩,它坐落在两山峡谷中的烂泥塘里,所以必须抢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桥墩基础。

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队部还没有领到水鞋和雨衣。瓮安团十七连顶风冒雪来到了工地上,老指导员敖绍成指着面前的烂泥塘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来自乌江两岸的民兵,为了提前抢通湘黔铁路,我们要发扬当年红军强渡乌江天险的革命精神,尽快地把基坑挖出来,大家有没有信心?”

大家异口同声回答:“坚决完成任务!”大家脱去鞋袜,挽起裤腿,所有的人都下去了。

烂泥塘里冰锋尖利,水冷刺骨,但民兵们毫不畏惧,虽然大家的腿冻经了,手脚划破了,也没有人叫一声苦。

随着基坑不断向下延伸,坑里的地下水越来越多,施工更加困难了。大家没有抽水机,他们就肩并着肩,用水桶、脸盆往外排水,继续开挖基坑。

60岁的敖绍成一直坚持在烂泥塘里工作。大家都劝他休息一下,可敖绍成笑了一下说:“我要和你们小伙子们比高低哩!”

大家终于提前12天完成了开挖基坑的任务,为大桥建设夺得了第一个胜利。

但是,正当灌注桥墩急于用水的时候,水却偏偏不见了。整个大桥工地用水,大家不得不从7里以外的箭杆河引水过来,但这穿山越岭的,就需要大量的器材和抽水机。

七处二十连工人滕玉江想:如果能在附近的山头上找到水源,就可以为大桥建设赢得时间,而且也节约了一大笔资金。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排长。

于是,排长带领滕玉江和几个青年工人,他们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沟又一沟,去寻找水源。

荆棘把大家的衣服挂破了,手脚也被划出了血印,渴了,他们就喝口凉水,饿了就啃干馒头,但没有人叫一声苦。

他们在3天内踏遍了附近几十个山头,终于找到了水源,以后,他们用高压胶皮管把水引到工地,解决了工程用水。

七处二十连起重班工人和瓮安民兵团十七连一排民兵们架设桥中央山头上的塔架,它有64米高,由上千件杆件拼装而成,有的杆件重百多斤,而他们当时没有卷扬机。但大家表示:“一定要把架设天线的塔架竖起来,为全面施工创造条件!”

在工棚里,老师傅贾言妞和大家一道围坐在明亮的电灯下,反复商量讨论起吊杆件的问题。

贾言妞满怀信心地对大家说:“干!没有卷扬机,我们有两只手,就能把塔架安装好。”

大家用一个滑轮绑在逐渐升高的塔架上,系上绳子,用双手把杆件一根根拉上去。大家的手被磨破了,鲜血染红了绳子,染红了杆件,但仍然坚持施工,终于将塔架安装成功。

随后,七处十九、二十一、二十二、二十四连,瓮安民兵团七、八、三十三、三十四连等连队先后开进了大桥工地,大桥进入了全面施工阶段。

瓮安民兵团八连承担了开挖一号桥台基坑的任务。这个桥台坐落在一个陡坡上,基坑靠山一面的边坡有20来米高。由于地质条件差,加上雨季已经来到,基坑出现了3次大塌方,工程量从原来的1040方增加到4000多方。

面对困难,大家并没有被吓倒,他们说:“为了早日抢通湘黔线,我们一定要战胜大塌方,天大的困难我们来担。”

民兵们研究了塌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连绵细雨,边坡上的漏水含水量过多而造成的。于是他们在工人的帮助下,把边坡上头由水池里流出来的水堵死,采取打歼灭战的办法突击开挖基坑。

在施工中,指导员黄洋富带病坚持参加作业,他白天黑夜不下班指挥施工。

在他的带动下,民兵们不怕疲劳连续作业,每小时推车往返的路程相当于7公里的路程。许多人的脚跑肿了,破了,但仍然坚持工作。

就这样,大家终于提前3天完成了开挖桥台基坑的任务。

十三至二十号空心薄壁桥墩,随着施工的进展飞束上升,20米、30米、40米……这时,领导上为了照顾女民兵,决定不让她们上高墩作业。

女民兵们这下可急坏了,瓮安民兵团十七连副连长周建容代表全体女民兵向上级请战。她们的要求等到批准以后,个个都高兴得不得了。

她们开始在几十米高的桥墩上工作,感到就像腾云驾雾一样,眼发花,心里直扑腾。通过一段实践,她们逐渐适应了高空作业,在工人们的帮助下,她们学会了板丝杠、绑扎钢筋、铺灰浆、烧电焊等项技术。

战斗在十七号墩上的第三战斗组的工人、民兵们,不顾盛夏季节的高温酷暑,尽管他们挥汗如雨,而有时还要冒着电闪雷鸣和狂风急雨,仍然越干越有劲。

老模范张辛卯虽然年高体弱,但仍然带领一批小青年为桥墩绑扎钢筋和电焊,大家发出口号:“灌注多少,就绑扎和电焊多少!”

张辛卯有时在桥墩了指挥作业,有时在下面帮助下料,他为能够参加大桥的建设而高兴。

张辛卯从0时班到8时的班,再到16时的班,一天一夜不下工地,炊事员把饭送到工地上,张辛卯也没有工夫吃,他把两个馒头往衣袋里一揣,就又投入到施工中去了。

在工人民兵们的共同努力下,22小时40分钟,十七号桥墩升高了14.68米,创造了全分指挥部空心薄壁墩的最高纪录。上级党委为他们发来了贺电。

施工正在紧张进行的时候,忽然,距离铁塔50米远的地方,天车出了故障,第二组的工程停顿了。

七处二十连党支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起重班的工人们提出:“争取时间就是胜利,不要再等了,我们一定要上高空把天车修好!”

大家都争着上,刘应明和另外两个人推开大家说:“这危险,让我们来!”

他们不容分说就爬上了铁塔顶部,系上安全绳,脚一根钢丝绳,手抓着一根钢丝绳,勇敢地向距离地面100多米高的天车走去。

他们向上爬,下边的工人、民兵十分担心,大家不停地嘱咐:“刘师傅,小心呀!”

而刘应明却镇定从容,他们终于来到了天车旁,经过一场紧张惊险的战斗,修复了天车。天车开动了,整个大桥施工又重新开始了。

七处十九连架设东端8个的天线,原计划要安装一座钢塔架,但当时工地上缺乏杆件,时间也很急,第一指挥部把问题交给广大工人、民兵讨论,发动大家出主意想办法。

大家经过察看地形,反复研究,决定利用山头,把塔架改为地垅。

而在山头埋设地垅,就需要把大量的砂石料和水泥从山脚运到山上。没有公路,工人、民兵就用肩膀挑,用双手抬。

连绵细雨中,山坡陡滑,大家运料上山,走一步要滑下来半步,十分困难。

这时,第二战斗组三个连队的全体指战员出动了,荔波团七个连队的民兵支援来了,工人家属也来参战,在马拉山上组成了一抢运砂石料的滚滚人流。

工人摔倒了,民兵扶起来,民兵滑倒了,工人在后面扶着,战士走累了,干部把担子夺过去。大家团结一致,互相帮助,经过5天奋战,地垅安装好了,为大桥建设争得了时间。

七处二十二连的工人和荔波团三连四排的民兵们,长期战斗在采石场上,大家顶着烈日,冒着风雨,为大桥开采加工碎石。

老工人张顺在施工中不幸负伤,领导上送他去住医院。张顺牵挂着石场的工作,关心大桥的建设,伤还没好就跑回了工地,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施工中。

大家都劝张顺去休息,可他却说:“同志们都在紧张战斗,我怎么能够休息?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抢来一就多一分钟胜利。”仍然坚持作业。

工地上的汽车驾驶员们,不分白天黑夜,不管山高路险,争分夺秒为大桥运输砂石料。

在大桥建设全面施工的高潮中,需要的砂石料大大增加,吴德印、韩德松、陈勉俊、张明岐白天不休息,晚上少睡觉,在吃饭上挤时间,拉碎石由每天跑7趟到跑20趟,拉砂子由每天跑两趟到跑4、5趟,为大桥建设当好“先行官”。

景阳公社的40名社员在景阳砂场为大桥开采砂子,有一次,徐大爷看到正要装车的砂子里掺有一些泥,他就对大家说:“我们支援大桥的不光是砂子,而是对祖国铁路的一片心,拿这样的砂子出去,我们心不安呀!”

大家也都说:“对!不能让这样的砂子装车。”

于是,大家把掺有泥的砂子推去倒了,重新挖来好砂子装上了汽车。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