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5章 第一个民营研究所成立

1983年4月15日,陈春先等人从科学院分化出来,在海淀区政府支持下,成立北京市海淀区新技术开发研究所,后改名为北京市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

就这样,北京市第一个民营研究所成立了。

北京市的民营科技企业、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中关村开发试验区正是从这里,开始了历史的进程。

早在改革之初,位于北京西郊的中关村,拥有30多所大学和130多个科研机构,这里很多大学和科研院所是中国一流的。

这里聚集了几万名高科技人才,集中了大量先进装备和仪器,是世界上少有的智力密集区。

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制约,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这里的科研成果很难转化为生产力,专业人才受到压抑。中国科技发展的很多根本性缺陷在这里充分暴露。

10多万聪明的脑袋,拥挤在科研与教学的封闭体系内,互相碰撞,互相牵制,互相磨耗,互相抵消。

多少个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原以为它会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成果,只能是开花,不结果。

憧憬落空了,你只剩下叹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号角,打破了这死气沉沉的静寂。沉默了多少年的这些一流人才们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叫陈春先,1935年生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物理研究所一室主任,中国研究核聚变的几大魁首之一,北京等离子体协会副会长。

1978年到1981年,陈春先3次到美国。

在美国时,旧金山附近的硅谷和波士顿附近的128号公路为中心的两个技术扩散区的经验,使他大受启发。在这里,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这两个研究中心分别把科研成果扩散到周围地区,大批技术密集型的公司和工厂应运而生,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潜在财富变成了真正的财富。

此时,陈春先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所在的北京中关村就是这样一个地区。

1980年10月23日,在物理所一个挂满了蜘蛛网的破烂库房里,陈春先、纪世瀛、崔文栋、曹永仙等10人一起成立了北京等离子协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

在当时,服务部的人员都是兼职,星期日是他们最忙的日子。两年之内,陈春先、纪世瀛等4位所谓头头每人每月只拿7元津贴。

不过,他们很快就承担起几十项开发、研制和咨询项目。这颗火种旺盛的燃烧,照亮了那些不甘寂寞的科技工作者的心,鼓励他们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社会服务。

然而,不久陈春先等人就受到来自院、所领导的压力。“二道贩子”、“经济问题”、“搞乱了科研秩序”等等,一顶顶大帽子从天而降。接着是科学院纪委立案侦查,更使形势变得异常严峻。

关键时刻,新华社一篇反映陈春先困境的内参引起了上边关注。当时的中央领导人胡耀邦、方毅相继做出批示:

陈春先同志的做法是完全对头的,应予鼓励。

陈春先同志带头开创新局面,可能走出一条新路子,一方面较快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另一方面多了一条渠道,使科技人员为四化做贡献。一些确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可以先富起来,打破铁饭碗、大锅饭。

一场麻烦就这样过去了。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