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6章 邓小平提出重大改革

1978年7月6日到9月9日,国务院召开了为期两个月的务虚会,专门研究如何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速度问题。

与会各部门负责人都提出了加快建设速度的设想,并在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纷纷提出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建议。

几位出访回来的领导同志介绍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国外发展经济的经验;

国家计委提出了积极扩大出口,增加对外贸易口岸的建议;

机械工业部提出了要把引进新技术同国内管理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的主张;

国家劳动总局提出了改革工资制度,切实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意见;

胡乔木在发言中列举了单纯依靠行政方法管理经济的弊端,提出这种方法“应当缩小到十分必要的范围,而最大量的经济工作应当由政府行政的范围转入企业经营的范围,企业本身也要尽量缩小纯粹行政方法的管理,扩大依靠经济手段的管理”。

最后,李先念在会议的总结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主张。他结合历史经验指出:

过去20多年中,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改革经济体制,但是在企业管理体制方面,往往从行政权力的转移着眼多,往往在放了收、收了放的老套中循环,因而难以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们现在要进行的这次改革,一定要同时兼顾中央部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一定要考虑大企业和大专业公司的经济利益和发展前途,努力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来管理现代化的经济。

他指出:

目前的国际形势对我国十分有利,我们应该有魄力、有能力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资金和组织经验,来加快我们的建设,决不能错过这个非常难得的时机。

这比关起门来样样靠自己从头摸索,要快不知多少倍。

9月30日,中央转发了这个讲话,并准备在即将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进一步讨论这个讲话。

这次务虚会后不久,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又提出:经济战线必须实行三个转变:

一是从上到下都要把注意力转到生产斗争和技术革命上来;

二是从那种不计经济效果、不讲工作效率的官僚主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转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把民主和集中很好地结合起来的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

三是从那种不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的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到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地进入国际市场上来。

1978年10月11日,邓小平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词时讲道:

中央指出: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为了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就必须大大加强企业的专业化,大大提高全体职工的技术水平并且认真实行培训和考核,大大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利润率。

因此,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

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

中央相信,为了社会主义的利益,为了四个现代化的利益,全国工人阶级一定会在这些改革中起大公无私的模范先锋作用,各工会组织一定会用深入群众的宣传组织工作积极协助各企业顺利地实现这些改革,为革命和建设的事业做出新的杰出贡献。

工人阶级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因此他的觉悟最高,纪律性最强,能在现时代的经济进步和社会政治进步中起领导作用。我们希望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能对当前的形势进行深入的讨论,以便团结全体会员,为迎接这一伟大任务而斗争。

在上述思想酝酿的推动下,1978年这一年,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先后签订了22个,计130亿美元成套引进项目的合同。

虽然在引进工作中出现了急于求成倾向,但这些项目的引进毕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比较先进的技术装备和较高的起点。如上海宝山钢铁厂成套设备的引进,学到了世界一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并将使我国钢铁工业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至少缩短20年。

思想上的酝酿和实践上的尝试都表明,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已经呼之欲出了。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