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
然而,生产责任制推行后的几年间,在湖北省十堰市,全市粮食单产、总产徘徊,仍有百万农民吃粮靠供应,生活靠救济,温饱问题就像历史老人给时代摆下的一个“八卦阵”,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山区人民。
为了山区父老乡亲的温饱,湖北省十堰市几代干部群众和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
山区干部群众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破解温饱问题的途径:一是广种薄收,靠面积抓粮;二是面向市场,调粮解荒;三是集约经营,靠科技抓粮。
然而,山区人民在广种薄收方面吃尽了苦头,“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没有人再走。
面向市场、调粮解荒,只是在理论上可行,当时十堰山区的实际是: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几十元,越是高山区、远山区的群众越买不起;地方财力微薄贴不起;即使政府买回了粮食,全市半数以上的偏远乡村背不回去。路该怎么走?阵该如何破?原郧阳地委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调研,向实践问计。
调查表明,农业科技推广的杂交玉米上不了高山,杂交水稻难以大面积下田。“两难”的根本障碍都在于“低山干旱,高山冷害”两大致命灾害。
找到了“破阵”的结点,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山区掀起了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向温饱发起了历史的总攻。
1983年春,十堰市农业局的沈康荣等农业科技人员带种子、背地膜,到海拔1360米的房县桥上乡东坪村,准备在那里开展地膜玉米试验示范。
桥上乡是房县有名的穷乡,也是有名的常年吃供应粮的乡。当地曾流传着“房县桥上乡,家家做木缸,不装米和面,专装苞谷浆”的歌谣。
当科技人员来搞试验时,群众反而顾虑重重。“祖祖辈辈种苞谷都没有用过地膜,万一种坏了怎么办?”不是群众不信科技,而是山区老百姓被饿怕了。要知道,当时春季种一季苞谷,哪怕是秋季收包谷浆,即玉米成熟不了收获的产品,也是老百姓过冬度春的命根子啊!
为了打消群众的顾虑,给老百姓一个“定心丸”,把示范搞起来,沈康荣等人和乡镇府反复做工作,同搞地膜玉米试验的农户签了两个特殊的合同,一个合同是:沈康荣等代表市农业局与示范户签了一张包产合同,达不到预定产量由市农业局赔产,超产了全归农民;另一个合同乡镇府与农民签的粮食供应合同:不同意地膜苞谷试验的农户,如果当年不丰收,冬季、次年春不吃国家救济粮。
第一次地膜覆盖试验示范,就是在这种“承诺加激将”的办法下催生的。当年秋季苞谷成熟时,60亩试验地长的是沉甸甸的苞谷棒子,老百姓自己实验,最高单产680公斤,平均亩产318.8公斤,比对照增58.7%。
小山村沸腾了,老百姓信服了。这在东坪村历史上可是“破天荒”的事。山区老百姓看到了不吃苞谷浆的希望,科技人员看到了走出“八卦阵”的曙光。
此后,沈康荣等科技人员带着地膜苞谷示范成功的喜悦,又连续3年在房县化龙镇化龙村,开展杂交水稻两段育秧试验攻关,良种良法配套,使高产的杂交水稻在十堰山区全面推广。
1986年、1987年,全市粮食总产连破9.5亿公斤和9亿公斤;1990年,全市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总产突破10.6亿公斤,农民人均粮食达到402公斤。十堰农村总体解决了温饱问题!
风雨过后方见彩虹。以地膜栽培为核心的减灾增效综合技术,被誉为农业科技的“白色革命”,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山区的温饱难题,而且拓展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科技兴农之路。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十堰市的农业科技人员又先后创新研发出地膜水稻、地膜莲藕新技术,实现了地膜栽培技术由旱作到湿作再到水作的3次突破。
对此,农业部、省政府先后7次在该市召开现场会;《人民日报》、新华社、《科技日报》、《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山地组织、国际农发基金会、国际水稻研究所、德、日、荷、英等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中国农大、华中农大等50多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多次到十堰考察,并在该市召开了国际地膜水稻学术研讨会。
继《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获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后,《地膜覆盖集成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2007年又获省政府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玉米是高山区人民的主粮,也是十堰温饱的重点作物和难点作物。为了给山区老百姓一粒增产的种子,山区农业科技人员常年工作在田间,春夏在十堰,秋冬住海南,艰难抓攻关,先后选育出郧单1号、鄂玉10号、鄂玉14号、鄂玉16号、鄂玉23号、鄂玉25号和堰玉18、堰甜玉28等玉米新品种,其中鄂玉10号、16号、25号通过国家审定,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结构调整适宜推广品种,推广到西南广大地区。
破解山区千百年温饱问题路子找到了。高山寒、低山旱的制约消除了,但是,贫困山区的农民投入能力弱,哪怕是一亩地几十元的地膜钱,也常常难住了山区农民。
1995年,原十堰地区和郧阳地区合并为十堰市,新十堰的财力得以提高,市委、市政府带着对山区父老乡亲的深情厚义,加大温饱工程实施力度。
当时,市长吴发育在市一届人大全体会议上庄严宣布:“为了加快温饱脱贫步伐,本届市政府每年财政投入150万元,县市财政配套150万元,用‘以膜代奖’的方式,补贴地膜技术推广。”
正是这一看似简单的直补政策,强化了科技的造血功能,大大加快了山区老百姓摆脱温饱困境,实现脱贫致富的办法。
十堰市地膜覆盖技术已在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中全方位推广应用。1998年,全市粮食总产11.74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粮食470多公斤。
2007年,全市推广地膜覆盖技术134万亩,增产粮食1亿多公斤,增加农民收入近亿元。
山区农民依靠温饱工程,告别不得温饱的历史,脱贫致富,踏上了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