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三卷 美好生活

第19章 黄财明创建蔬菜基地

2006年11月17日,在桐乡市濮院镇红旗漾村董家厅组,即桐乡市绿色餐桌工程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处处可见“绿”意盎然的生动景象。

基地负责人黄财明是江西省崇仁县人,他是一名“特殊”的菜农,他和老乡共同承包种植的叶菜类蔬菜通过桐乡市区的农贸市场销往千家万户。

来桐乡之前,黄财明已在广州当了8年蔬菜种植大户。他看到老乡在平湖、嘉善等地承包田地种植蔬菜,获得不错的收益。

于是,他跑到桐乡考察,半个月后,他和老乡相中了濮院镇红旗漾村董家厅组的良好种植环境,红旗漾村村委会及时帮他们调剂出了68.8亩田地。

2004年11月,黄财明和其他7名老乡以联合承包的形式,创建了桐乡市绿色餐桌工程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凭借丰富的种植经验,黄财明的蔬菜基地很快进入正常运行轨道。看好反季节蔬菜销售商机,他从广州引进优质蔬菜种子,改变传统蔬菜品种单一局面,种植的大白菜、毛毛菜、油麦菜等蔬菜受宠市场。

黄财明不无自豪地说:“第一年生菜还不怎么受欢迎,现在桐乡市民吃生菜的越来越多,市民餐桌上的叶菜类蔬菜基本上是从我们这个基地销出去的。”

蔬菜基地倾注着黄财明的心血,也寄托着他全家人的希望。每天深夜0时起身到桐乡市区农贸市场卖菜,直到7时,黄财明才会带着收获的喜悦返程。黄财明虽觉辛苦却甜在其中。邻近村民看到他种植的菜苗好,有心移栽,黄财明总是无偿提供。

董家厅组村民董财宝虽然种了多年蔬菜,可因为蔬菜品种、种植技术等方面原因,收成不尽如人意,董财宝将黄财明种植的菜苗进行移栽,还从黄财明处学到了不少无公害蔬菜栽种技术,逐渐成为蔬菜种植“高手”。

2005年,董财宝单蔬菜销售一项收入就有1万多元。像董财宝这样的村民,红旗漾村不下40户。

在桐乡生活虽然仅两年,黄财明已经喜欢上了这个第二故乡。正如黄财明说:“桐乡人像自家人一样。”

第20章 七彩豆腐铺就金光大道

2007年,彭洪根创造的彭家豆腐,成为南京市“1118”首批发布的热点创业项目和南京市总工会“二次创业基地”。

此时,彭洪根不但拥有彭家豆腐研究所,南京朋佳职业培训学校的“彭家豆腐”,还发展了国内外近700家连锁店。

提起创业,历尽创业艰辛的彭洪根说,七八年前,挖空心思,创业无门的他无奈继承了父业,靠卖豆腐养家糊口。

不甘失败的他凭着勤劳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靠父亲“传”给他的小磨石,磨出了豆花饭,浑豆腐汤,蒸豆腐脑,凉拌豆腐干一系列豆制品。

磨啊磨,转啊转,彭洪根头脑随着小石磨一圈圈转悠,终于有一天,把他经营的豆腐又“转”出个新名堂。

彭洪根把芹菜,辣椒,胡萝卜等蔬菜经过科学加工,将其汁水注入凝固前的豆浆中,制造出一块块五颜六色的豆腐来。彩色豆腐不但外观美丽,而且使用起来更是味道鲜美。

彭洪根为使他的七彩豆腐更具营养,保健价值,他又潜心研究,把芝麻,红枣,枸杞等材料“植入”豆腐中,不但使豆腐成为一种美食,而且是一种保健品。

彭洪根的七彩豆腐不仅是可口的美食保健品,还成了人们礼尚往来的馈赠品。

2002年,一位去澳洲留学的南京女孩带到国外,无意中,澳大利亚一家企业却发现了中国豆制品的“新大陆”,立即通过彭家豆腐网上发来帖子要求合作。

在淮南中国豆腐节上,美国文氏食品有限公司代表见到七彩豆腐,十分惊奇,连声叫奇。通过与彭洪根一番亲密交流,不久,两家便牵手成为友好伙伴。台湾民生豆业、瑞士、挪威、法国等许多国家,纷纷派人上门或发来函件,要求合作。

“我的目的不是靠和大公司合作挣来大把钞票,我是想在推广绿色豆腐这一菜篮子工程,促进下岗人员在就业上多做点贡献来汇报社会。”彭洪根说。他尝到了创业的艰辛,现在能看到一些人能利用彭家豆腐这个绿色产品来致富,这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2004年11月,在南京学习彭家豆腐制作的苏州失业人员岳文春,回家建成和风彭家豆腐有限公司,仅一年时间,公司拥有200多万资产。常州市莫志民的阳金彭家豆腐有限公司,现已发展加盟店30多家。老莫不但发了财,还成了常州的知名人士。

谈起加盟彭家豆腐人士的成功,彭洪根脸上露出了笑容,这笑容的背后,又让他付出了多少的艰辛啊。从学员来学习,回家创业,技术知道等每一个环节,彭洪根不知道要往返多少趟,操多少心。

“看中这个行业,就是对我这个人的信任,我只有做好全方位工作,让对方不感到选择这个项目而后悔,感受到项目带来的效益而快乐时,这才达到我的心愿,也是我做人的原则。”彭洪根坚定说。

在1997年5月,彭洪根被迫下岗,像很多普通家庭一样,让这个原本就有些拮据的家庭更是一筹莫展。老彭回忆说:那些日子,仿佛连老天爷也总是对他阴沉着脸。为了生计,他不得不想办法赚钱养家糊口。彭洪根做过卫生纸批发生意,开过小饭馆,帮人看过柜台……但家里的经济情况丝毫没有好转。初涉商界的失败、繁多的债务,如同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身上。

一天,妻子在屋里做饭,看丈夫实在是无所事事,就说:“老彭,给我上街买块豆腐吧!”

彭洪根突然对妻子喊道:“刚说买什么?”

“豆腐啊!”

老彭冲进屋拉着妻子的胳膊说:“我想卖豆腐!”

妻子笑着说:“别发神经了”,但稍加思索后,妻子突然想起来卖豆腐是彭家的老本行,当年父亲的豆腐方圆十几里都很有名的。

为啥不做咱会的呢?早在1940年,彭家从湖南举家迁至南京,继承祖业,在科巷开了家豆腐坊,生意很是兴隆。父亲当年也希望儿子能继承父业,把这份家业和手艺传承下去。而当时年少的彭洪根,一心想进工厂当了工人,根本不屑经营一个没有“出息”、又累又脏的豆腐作坊。

当年,父亲用肩膀把“湖南豆腐”的担子从湖南老家千里迢迢挑到南京,俗话说“世上三行苦,撑船、打铁、磨豆腐”,父亲靠卖豆腐的生意养家糊口。父亲能,我也能做得到!彭洪根顿时心潮澎湃。

往往走回头路需要勇气。吃一堑,长一智,经历了几次失败后,彭洪根变得细致起来。这次他没有急于动手,而是提前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商业部制定过一个豆制品的行业标准。在市场经济大风大浪的颠簸下,大多数豆制品厂相继倒闭破产,这个行业标准其实也就名存实亡,效力微弱。

支撑着这个看似巨大饱和的市场的主导产品豆腐,其实隐患和商机并存。一方面目前的手工作坊出产的豆腐质量令人担忧,消费者逐渐产生的畏惧心理需要尽快破除;另一方面,要从豆制品中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来,首先要解决质量和卫生问题。如果能先人一步地解决了如上困难,这个市场的前景不可限量。分析到这里,彭洪根一阵莫名的欢畅。

彭洪根无意中看到《扬子晚报》由一个“阿牛帮您办”的栏目,就抱着不亏不赚,试试看的态度,给报社反映了他想创业的计划和遇到的困难。没多久,栏目就把他的情况登了出去。没想到,许多热心人纷纷来电询问。

最让彭洪根兴奋的是,父亲在世时的徒弟周楚才主动上门指导,给他做技术方面的支持;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程文瀼对他父亲做的湖南豆腐那嫩滑爽口的口感念念不忘,表示从技术到资金都可以鼎力支持,并给了彭洪根2000元钱。

彭洪根被这些热心人的支持深深地打动了。也许,正是这2000元钱,让他心里的温暖和力量鼓舞他以过之他人百倍的勤奋去创业。他用这2000元,往返穿梭在这座城市里的作坊、市场……不久后,一份详细的调研书拿在了他的手里。

有周楚才做技术顾问,他心里最担忧的技术问题这块石头终于落定。遭遇了无数次白眼,吃了无数次闭门羹后,他终于勉强凑起来一点钱。

这时,程文瀼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后,又送来的5000元资助他创业,程文瀼一边回味着彭家豆腐的味道,一边说:“当年你父亲的‘湖南豆腐’让我至今难忘,好好干吧!我还想早点尝尝新一代‘湖南豆腐’的味道哦!”彭洪根拿着钱,一时间千言万语却说不出来。准备把彭家豆腐的老牌子重新挂起来。

他暗暗鼓励自己: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一定要做出成绩那些给过他难堪的人看,也要以实际的成绩来报答那些帮助他的人们。

他也思索过,父亲的豆腐虽然做出了名气,但是却没有用豆腐积累致富,原因何在?

为了寻找原因,他四处向人讨教。江东门有一家浙江人开的豆腐坊,生意不错。他就专程上门去讨教。一连几天,老板守口如瓶。第四天,彭洪根提着礼品再次登门拜访,老板被彭洪根的诚心所动,两个人彻夜长谈。彭洪根临走时,老板还送了他一小包上好的黄豆。就这样,他和这个浙江人变成了好朋友。

要知道,他得到的可是最直接有效的经验啊!抚摸着父亲留下来的小石磨,彭洪根做出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块豆腐,豆腐出笼时,他捧着那块豆腐,小心翼翼,仿佛手里是他另外一个孩子。他的技术顾问周楚才站在一旁,憨厚地笑着,笑着……他让妻子记下那一天:1999年12月8日。

第二天,人们发现他的小饭馆门口挂着一块小牌子:本店出售彭家豆腐。

虽然刚刚开业的豆腐坊生意冷淡,但这一次,彭洪根心里有数。因为他明白,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把彭家豆腐的知名度打出去。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豆腐与众不同呢?这时候,他想起了一本叫做《生意经》的书上写的一句话:产品的个性决定着他的命运。没有个性的产品就是没有特色的产品,你根本没有办法说服消费者来买你的东西。

这句普通的话,此时却给了一些感悟,他白天在家搞试验,研究改进制作豆腐的新工艺,晚上又抽出时间参加南京市劳动局举办的创业培训。他仿佛走火入魔一般,天天如此。他的刻苦和热情感动了创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由他们出面组织各个专业的专家帮他攻克在试验中的各种难关。

彭洪根这种自强自力的创业精神很快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传播出去,热心的农业大学等许多高等学府专家、教授们的具体指导和帮助。

彭洪根终于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复合凝固剂从而取代了中国近2000多年的使用卤水或石膏点豆腐的传统工艺,新型复合凝固剂配方的特点使得豆腐的质量和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他意识到,这项新工艺即将为古老的豆制品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如此,彭洪根还根据传统豆腐手工劳动密集的这一特点,巧妙的利用现代科技一改以往使用大锅烧、蒸汽冲的方法,改用电子自控温度加热,使大豆蛋白质充分分解,保持了大豆原有的浓浓的豆香味,不仅大大降低了豆腥味,而且还能实现从未有过的现制现售,设备的利用率可以达到了最大化。这一切,在他的眼里并不是遥不可及。

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东箭道农贸市场举办“豆腐节”,面对着这个天赐良机彭洪根当然不能错过。当他打电话报名时,工作人员告诉他,不是正规的放心店不让参加。彭洪根放下话筒,暗暗打了个主意。

2000年12月14日,是“豆腐节”新闻发布会的日子。彭洪根拎着一盒豆腐突然闯进了发布会现场,放开嗓门要求参加“豆腐节”。会场里的所有人都被着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彭洪根立刻简明扼要地诉说了自己下岗后的种种艰难和遭遇,主持人和记者们都被他敢打敢拼的精神所打动,最后,热情地邀请他参加本届“豆腐节”。

12月20日,“豆腐节”开幕,彭洪根在“豆腐节”会场外摆了一张桌子和600块豆腐,为了参加第二天的发布会,前一天,他在家里整整磨了一天一宿的豆腐。

女儿的头饰不小心掉在了豆腐制作的桌子上,彭洪根心头一动,自己为啥不给豆腐来个漂亮的包装呢?女儿正为打扰了父亲工作而难过着呢。彭洪根轻轻把她搂过来,连声说:“谢谢你!女儿,谢谢!”女儿被吓到了,连喊:“妈妈,妈妈,你看爸爸啊!”妻子跑进来,看着父女俩的样子,乐得像个孩子。

他让妻子买回来一卷医用纱布,全家动手,将新出炉的豆腐包裹得四四方方。正如他所预料的一样,经过特别包装的豆腐顿时吸引来许多市民,一会儿工夫,就卖出了300多块。面对这意想不到的销量,彭洪根第一个想法就是:我终于成功了!

他听说市领导和媒体记者一会就到的消息后,彭洪根看着蜂拥在自己摊位上的顾客,突然灵机一动,开口大声嚷了起来:“豆腐数量有限,每个人限购两块,请按秩序购买!”

他慢悠悠地故意放慢了销售速度,桌子前面很快排起了长队。市领导和记者们远远地就看到了这个长队,十分好奇。

蒋裕德副市长顺着队伍走到了彭洪根面前,跟他聊了起来,记者们纷纷举起了手里的照相机,拍下了那个精彩的场面。后来,看到蒋副市长兴趣十足,干脆连会场也不过去了,便顺势围着彭洪根的摊点就采访起来。那两天当地媒体纷纷以“市长和下岗职工侃豆腐经”为头条,彭家豆腐很快就尽人皆知!

彭洪根的小店总是挤满了前来买豆腐的顾客。彭洪根不时向他们介绍豆腐文化、豆腐营养、豆腐菜肴等,门前聚集着越来越多的人,有心的顾客甚至还做了笔记。

彭洪根的账本上记录着经营彭家豆腐的头月:磨豆子800公斤,成本1920元;纱布、凝固剂等成本不到100元;0.5公斤豆子出两公斤的豆腐,豆腐售价公斤1.4元,总收入是4500元。自己动手节约了人工成本,净赚2500元!

拿着这些钞票,彭洪根亲自下厨,给女儿和妻子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妻子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女儿也哭了,一家人抱在一起,久久地哭着。

2000年1月18日,南京市豆腐制品展销会在南京科技馆隆重举行。“彭家豆腐”作为特邀方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蒋副市长专门来到彭洪根面前说:“老彭啊!你的彭家豆腐的确不错,如果能做出特色,前景将更加广阔啊!”一句话点醒了彭洪根:“是啊,我的豆腐是好吃,但与普通豆腐并无太大的差异,只是用纱布包装了一下。很快就会被模仿,要想长久地占领市场,出路又在哪里呢?”

要是豆腐做成彩色的,而不是传统的豆白色会怎么样呢?老彭整日盘算这个念头。

春节将至,彭洪根的彩色豆腐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多少个日夜,老彭把自己关进了小阁楼,茶饭不思,困了就趴在桌子上,醒来了继续尝试。每天陪伴他的是量杯、温度计、浓度计、豆浆、蔬菜汁、水果汁……他重复着捣菜取汁、磨浆配料的工序,一遍又一遍。

20多天过去了,小阁楼上依旧没什么动静。除夕之夜,万家灯火通明,围坐在电视机旁看春节晚会,老彭却在阁楼上研究。吃了妻子端上来的汤圆,把凝固剂放进豆浆,却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大梦初醒,已是大年初二的早晨,彭洪根突然从椅子上蹦了起来,高声喊着妻子和女儿。

“老彭,你成功了!”

“爸爸,祝贺你!”

老彭双眼噙满了泪水,是啊,终于成功了,中国第一块彩色全营养保健豆腐终于成功了!

初试成功的彭洪根,改变不忘同路人,在江苏卫视的促和下,帮助特困女工创业,在“服务先锋”首期播出,引来很多人学习交流,彭洪根开始不收费,一年后有70%都来重金谢意。此时,有家公司花重金请彭洪根督导、加盟、推广,卖的是昂贵的机器,彭感到不对味,离开了公司。

彭洪根的七彩豆腐经媒体报道后,不少商家纷纷找上门来。此时此刻,老彭也似乎发觉自己终于迈进了致富的大门。

他与南京大家化学系顾庆超教授等专家们的合作,成立“南京彭家豆腐研究所”,加上新街口街道创业园的鼎力资助,彭洪根与同时下岗工人方胜、刘长华联合相继成立“南京朋佳职业培训学校”。并为“彭家豆腐”注册了商标,制定了企业标准,通过“环评”市技术监督局出据了检测报告,从卫生放心步入食用营养安全,深受喜爱。成为南京市豆协团体会员单位。

于是,就有了发生在2005年12月29日清晨的一幕。苏州大部分农贸市场的豆制品摊位上,出现了一种商标为“和风彭家”牌的盒装豆腐。包装上标明了配料、保质期、保藏方法、生产日期、净含量、卫生许可证号、产品标准号等内容。

这一天,媒体上下一片忙碌。原来只有10多平米的豆腐店摇身一变,成了首批通过审查的豆制品企业和品牌。

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另一个更为深层的含义:苏州豆制品行业的整体转型改革开始了。在一个个分布在各个角落的社区豆腐专营店中,彩色绢包嫩豆腐仿佛一个个显眼的工艺品,散发着令人口水长流的豆香。

一个老奶奶拉着孙子的手,惊奇地说:“这不是电视上说的那个彩色豆腐吗?活了一辈子,还没看过带彩的豆腐,今天一定要尝尝。”

做生意就是做人,彭洪根深信不疑。上了年纪的顾客一来到店前,彭洪根便嘘寒问暖,招呼个不停,对于老顾客,他大开方便之门。往往人还没走远就能听到:“这人真好,人好、豆腐好!”的赞叹。有了这些“活广告”,老彭在社区的美誉度迅速得到了提高。

作为创业明星,南京市劳动局创业培训典型的彭洪根,顺利入驻南京新街口街道再就业明星创业园,在创业园街道主任许凯、助业明星李兰的帮助下,名气较大的“湖南豆腐”不给注册只好重举“彭家豆腐”的牌子。在不到3年的时间,全国19个城市,迅速发展起了具有108家连锁专卖店300家销售网点的销售渠道。

就这样,彭洪根由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岗工,变成了领导和媒体关注的焦点,甚至还被请到北京做客,委员长授牌、签名售书并在钓鱼台做创业报告。

国家发改委前来考察,一行人参观了彭家豆腐的生产、经营区后,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省科技厅刘显桃厅长亲自为他题词:“科技为再就业服务”。在省委书记李源潮的关注下成立“南京朋佳职业培训学校”,并确立了成为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涉外职业培训中心的合作关系,还被南京市政府颁布为“1118”创业项目。

2002年秋,尼泊尔的商人穆哈桑,来到中国,找到彭洪根洽谈“彭家豆腐”的合作意向;素有“台湾豆制品泰斗”的王老先生慕名来华与彭洪根交流。随后,彭洪根还在瑞士、挪威等国家办起了跨国企业。正如南京市政协主席汪正生所言:“就业再就业工作大有可为!”

2003年7月18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爱我中华大家行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幕式暨颁奖仪式”。彭洪根这个当年的下岗工人,从第九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手中接过“中华爱国之星”奖牌和证书时,彭洪根在这些荣誉面前,最先想到的是那些曾经在他破落时帮助过他的人们,喷涌在他心间的是那些鼓励和支持的感激之情。

好事接踵而来,2004年7月,彭洪根和澳大利亚籍华人张万里签订了“彭家豆腐”生产技术援助项目的协议;同年8月,法国sb公司商谈技术合作,该公司豆制品专家在“彭家豆腐”生产现场品尝了用“彭家豆腐”做的菜肴赞声不绝,并赠送了一批法国豆制品专用工具;10月,公司派二位技术人员应邀至挪威,传授“彭家豆腐”制作工艺;11月,马来西亚通过深圳传媒公司成立亚洲推广站……至此,彭家豆腐真正地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彭洪根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不但为他自己、为彭家豆腐带来了极高的国际声誉,为国争光。

自己富不算富,彭洪根深知下岗工人的疾苦,他决定继续发扬光大,带动更多的人创富。于是2005年初,彭洪根急流勇退,从领导的岗位再次“下岗”。他先后奔赴河南开封、辽宁大连、安徽宁国、湖北武汉、河南许昌等地,并与当地的劳动就业部门、工会、妇联保障部门联合推广“彭家豆腐”的制作工艺和经营理念。

为确保彭家豆腐的技术立于行业前茅,在市场中连连获胜。彭洪根致力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和豆腐的新品种的研发工作。

擅长豆制品的科研、技能、技术、研究的彭洪根也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在专家们的帮助下,汇编成《豆制品技能传授与创业指导》,印刷的2000册已免费赠送全国各地的下岗失业的朋友。该书在豆品创业、豆制品产业加工、特色豆腐坊、豆吧、早点工程、豆品素食大酒店、石磨豆腐饭庄等方面颇具特色,有着很强的指导性。

为了让更多的人们富起来,制定的加盟政策充分考虑到介入这个行业的人是以下岗职工为主的弱势人群,他只在加盟初收一部分加盟费用,授权允许联合拓展业务,而且规定每一个地级市只发展一家,确保每个加盟店都拥有足够的市场份额,盈利之后再将剩余加盟费用交给总部,在短短的一年内,一些地市级加盟店的数量迅速突破了100家。

加盟者如此众多,都是因为此项目投资小汇报高的特点。投资者只需设备5000元左右,房屋15平方米,销售辐射半径就可达到达千户小区,而市场需求在20%,月营1.6万元,月收入7000元左右。

要做大做强,就得规模发展。有着市场营销成功经验的彭洪根制定了完整发展规划系统。于是彭家豆腐形成了加盟连锁,开店,总店,多间连锁店,产业基地的形成,各连锁店及销售网点的发展模式。

如今彭家豆腐在苏州、无锡、金昌市已达到产业化运作,常州、淄博、开封网络布局已见初效,而加盟商已发展到了台湾。而在国外彭家豆腐做了瑞士、挪威等国。

2007年初,在吴中经济开发区刚刚投产的苏州和风彭家食品有限公司。15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全自动的不锈钢设备,辅助设备一应俱全。这套先进的豆制品加工设备,从黄豆清洗、磨浆、去渣到煮浆等工艺程序全部封闭作业。

在2006年4月,云南艺术学院读大四的湖南籍学生邓军勇,从昆明打过来的电话,咨询“彭家豆腐”的相关情况。作为新世纪的一个大学生,为什么要做豆腐?

邓军勇有着独到的人生价值理念:首先自己对梦想追求着很明确规划和定位,有强烈的创业梦想。而最重要的是看好“彭家豆腐”项目发展的潜在实力,豆制品是传统的大众消费食品,更是世人历来公认的健康食品。特别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健康价值的认识也日益提高,豆腐制品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

2007年,邓军勇辞掉了联系好的工作,正式成为南京朋佳职业培训学校的一名学员,并且亲自把自己的母亲也请到了南京来学习。长春的大学生王勇也是如此。

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帮助更多的人群实现自主创业的梦想,彭洪根大胆的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主动,帮助和扶持各大中专院校的有志学生,帮助解决他们就业、创业难的问题,为学校和学生提供整套实习和创业前培训到创业后的后续辅导培训为一体的帮助。”

在倡行美观营养,绿色环保的今天,彭洪根的七彩豆腐不但如一股旋风迅速占领国内外市场,掀起一股彭家豆腐热潮,还圆就了成千上万人的创业梦。

第21章 白手起家成蘑菇大王

2005年底,在浙江绍兴的上虞市,盲人何幼定萌生创业念头至今,短短3年时间,何幼定白手起家,从农村最普遍的种植养殖业做起,然后一路跑市场把自己栽种的蘑菇推向了外地市场,到最后甚至与人合作在杭州开起了连锁餐馆建立了稳定的销售终端。这一系列动作,也构成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

何幼定因为身体原因过去一直以算命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孩子在一篇题为“我的父亲”的作文中对自己谋生手段的描述,老何感到很不是滋味。为什么不能靠自己的双手创出一个事业呢?

何幼定开始通过电视广播等所有能听到的媒介来收集信息,当他听到上虞市北菜南移的消息后,认为本村里土地充裕、劳动力多,就萌生了包田种地的想法。“以前从未种过蘑菇,但这一带还没人种,如果成功了,效益肯定不错。”这是何幼定选择种蘑菇的初衷。

在2006年底,打定主意后,何幼定与妻子忙开了,搭棚、收稻草、集瓶子,第二年7月,他们专程从杭州引进300瓶蘑菇母种。

可是,栽种并非一帆风顺,搭棚所需的25万公斤毛竹、25万公斤稻草,接种用的一万只盐水瓶,除了毛竹可当地取材外,其他的都得从各地收集过来。

“材料的采办费尽周折,拿稻草来说,现在使用机械收割后,稻草很少了,而且种蘑菇的稻草有讲究,必须是新鲜干燥的晚稻草。从各家各户零碎收购,成本也就比较高了。盐水瓶的收购也如此,盐水瓶都要不分昼夜消毒,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尽管如此,付出与回报却不成正比,就在一切辛勤准备完毕后,接种却因菌丝出绿花而宣告培养失败。

第一次接种失败,直接损失了13万元。何幼定夫妇来到省农科院向专家请教。专家十分惊讶他们创业的魄力和决心。第二次接种,何幼定特意邀请省农科院的两位蘑菇师傅作现场指导,并购置了蘑菇接种瓶。

2007年9月初,接种后,夫妻俩每天像盼着孩子出生一样期待着,天天钻在菇房中察看温度。一天晚上,空调因电压低而无法启动,温度升至36℃,夫妻俩半夜起来,赶往冰厂买冰,最终让温度降至蘑菇生长的适宜温度。

当第一颗白蘑菇钻出蘑菇床的那一天,何幼定别提有多开心了。种植蘑菇获成功,让他的创业信心有了更大的动力。

在好友金伟兔的陪同下,他们跑遍了周边的批发市场去推销自己的蘑菇,让他没想到的是,比攻克生产技术难题还要难的就是市场销售。

从竞争对手的敌视到逐步认可,从客户的忽略到重视,在市场上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在一份执著坚持下得到了一一化解,凭着一份不服输的执著,他们把自己的产品销到了绍兴、宁波和杭州。

2008年2月,他了解到不少村民外出打工,不少农田可能会抛荒。于是他向本村包了87亩田,再搭一个蘑菇大棚。除了种蘑菇,他还筹划着种西瓜、搞大棚蔬菜,并与海通公司签订包销合同,由公司提供种子、技术辅导,大干一番。

2008年,何幼定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不但成了当地有名的“蘑菇大王”,还开办了农家乐餐厅。

事业做大了的何幼定,回顾那段艰辛的创业时光时,也是不胜唏嘘,而这一切得来的背后是那份执着的力量。

第22章 无土栽培香椿芽致富

2008年,天津市红油香椿芽种植园的李忠,不仅靠栽培香椿芽买房又买车,走上致富路,还带领成百上千名读者一起发家致富。

李忠的老家在天津农村,从小到大,李忠不甘心像父辈一样,在农村窝上一辈子,他就认准一个理儿: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0多岁时,在村里年轻人中,李忠是最肯干、最勤奋的小伙子。

李忠不仅干活是把好手,最关键的是他爱琢磨事,头脑聪明,没事的时候,村里的同龄人都玩扑克、打麻将,他们也找李忠,他都用各种理由拒绝了,以后不再找他。

李忠一有空闲时间,就看看各类书籍,如蔬菜栽植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科普书籍,从中发现致富商机。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李忠是一个有“正事”的小伙子,人品好还肯干,以后指定有大出息。

10年前,李忠看到扣大棚菜挺赚钱,他就种起了大棚菜。他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靠自己的勤劳攒了一些积蓄。

随着种植大棚菜的人越来越多,利润也渐渐减少。大家都一样种植蔬菜,没有什么特色,李忠一直琢磨增添个新品种。

在一次去市场发菜时,他看到一辆面包车拉着很多香椿芽,刚一进市场就被个体商贩、饭店采购员围得水泄不通,一眨眼工夫鲜嫩的香椿芽就被抢购一空。没有买到香椿芽的还当场付了明天要货的订金。

李忠一看香椿芽卖得这样火,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同样是种菜卖菜,你看人家一出手就赚钱,利润要比种大棚菜强多了。

第二天,李忠起了个大早守在菜市场,就是为了等卖香椿芽的老板。老板来了,李忠把要种香椿芽的想法一说,人家毫不犹豫就拒绝了,生意这么火,谁也不想增加一个竞争对手。

李忠回到家后,左思右想就是不甘心,你越不教我,我越要学!李忠倔劲上来了,就是放下现在的生意不做,也要把香椿芽的种植技术学到手!

李忠走南闯北,去了很多蔬菜种植技术公司,没想到乘兴而去,扫兴而归。因为这些地方都是打着各种旗号以搞技术为名,目的是骗钱的个人或公司,李忠赔了好几千元的种菜钱。旅途的奔波劳累,加上学技术赔了钱上点火,回到家李忠就大病一场。

病好后,李忠仍种着大棚菜,但一有时间他就试种香椿芽。树上的香椿芽很好吃,但周期很短,只在春天的一两周时间内能吃到。如果能研发出一年四季都能栽培的香椿芽,一定能受到顾客的欢迎。

于是,李忠就去天津、北京等农业院校请教专家教授,他们在技术上给予很多指导。他还找到天津市几名老农技师,他们有几十年的芽苗菜栽培经验,对香椿芽这一特色蔬菜也有研究。李忠不断吸取这些专家的经验,感觉技术已经很全面了,他就在大棚里开始试种了。

一次没出芽,调整;二次没成功,再改进……通过几百次的反复实验,苗盘里终于长出了嫩芽,半个月后,无土栽培出的香椿芽出盘了,李忠做了香椿芽炒鸡蛋、香椿芽炒肉丝,香味浓郁,口感柔嫩,好吃,真好吃!苦尽甘来,李忠喜极而泣,无土栽培香椿芽技术终于研发成功了!

李忠把大棚腾出一半来种植香椿芽,家里空闲的地方也都放上了育苗盘。无土栽培香椿芽不受季节限制,只要掌握了技术,保证水分的供应,控制好空气的湿度和温度,不需要任何激素、农药、营养液,香椿芽无化肥农药残留,是纯绿色无公害蔬菜。

一斤香椿籽可栽培10盘左右香椿芽,生长周期为两周左右,不占空间。10平方米空间多可连续日产30盘,按平均每天生产20盘计算,一盘成本2元左右,市场价十六七元,每盘纯利润10多元,每月就可纯赚七八千元。

李忠的香椿芽在市场上批发,也送往一些酒店、饭馆,顾客都说香椿芽品质柔嫩,香味浓郁,口感极佳,并且营养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在蔬菜中均名列前茅。老中医们都说,香椿芽有清热解毒、润肠健胃等功效。

李忠每天生产七八百盘香椿芽,还有些供不应求,每盘的利润10多元。靠香椿芽的收入他已经买了房子和车。

无土栽培香椿芽技术在全国很快就火了起来,很多小本创业者都找李忠学习技术。自己是一点点走到今天,他非常了解一些创业者的处境,非常不容易,每个学员他都认真传授技术,把自己的销售经验倾心传授。

甘肃的陈娟,一直在食品厂打工,受食品淡旺季影响,有时很清闲,但赚得很少,有时又加班加点,起早贪黑,工作出现疏漏,老板还要罚款扣钱。

陈娟不想打工了,但又没办法,孩子就要上学了,丈夫挣得也不多,家里总是入不敷出。找个项目自己干,又没那么多资金。

2008年6月,陈娟通过杂志了解了无土栽培香椿芽技术,香椿芽生长周期15天左右,营养丰富,口感柔嫩,味道鲜美,能做多种菜肴。并且无土栽培香椿芽技术并不复杂,掌握技术,栽培半个月就能见效益,正好适合自己。

陈娟征求了家人意见,就辞职来到天津红油香椿芽种植园,找到李忠,学习技术。李忠教得非常认真,把栽培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断提醒。

陈娟掌握技术后,带着一袋种子回到家,先每天栽培10盘,出芽率非常高。半个月后,香椿芽陆续出盘。

陈娟带着整盘的香椿芽出去推广,当地一家大型超市看中了香椿芽,让她大批供货,把香椿芽做成包装,在超市里销售。一些饭店、宾馆也都成了她的客户。在一些节假日,香椿芽销量大增,最多一天曾销售100多盘。半年后,陈娟买了一辆面包车,丈夫也不在给别人打工,开车送货,夫妻俩靠小小香椿芽致富发了家。

在5年的时间里,李忠带领全国各地的学员,通过香椿芽走上致富路。香椿芽在国内大放异彩,并且还跨洋过海,美国一位名叫约翰逊的学员引进技术,让国际友人也品尝到中国的特色蔬菜。

第23章 刘成德种成反季节桃

在2000年12月的一天,在著名的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市蔬菜批发市场,一辆货运大车卸下了整整一车的南方水果,价格虽然贵得惊人,但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种了10多年大棚蔬菜的刘成德看在眼中,心里却琢磨开了,自家的大棚能不能也利用一下呢。

刘成德说:“我是受了大棚菜的启发,大棚菜反季节能有高效益,为什么不能搞大棚桃呢。”

市场上没有反季的桃子,销路肯定不成问题。有了这样的想法,刘成德开始四处打听价格,问来问去,这反季瓜果的价格都要比正常上市的时候翻上3倍,这下刘成德鼓足了信心。

刘成德想:“我第一个搞大棚桃,肯定赚钱,比蔬菜好,可以赚大钱。”

刘成德暗自庆幸自己想到了前头,连忙跑回家把这想法告诉了老伴,可谁知话还没说完,就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刘成德的妻子说出了她的担心:“我就是怕他,这桃一年收一次,他赔了的话,我就一年都没有收入了。这么样老老小小的,吃什么呀?”

刘成德撇下了老伴,又和邻居们谈了起来。可谁知道,周围的邻居们同样是反对声一片。

有人说:“种菜当年就能卖啊,桃当年卖不了,他不结啊当年。”

有人说:“桃子是在露天种的,哪有在大棚里种的。”

这种桃毕竟和种蔬菜不一样,刘成德种了10多年的菜可以说是个行家,可种桃却是个十足的门外汉。眼看着谁都不认同自己的想法,孤立无援反而一下子激起了他的倔脾气,更何况自己早就在市场摸过了底。

刘成德说:“我已经断定了,肯定能赚大钱。我就开始必须搞大棚桃,意志已定。”

妻子看到刘成德是非干不行,也没办法挡住他。就跟他说:“你干你的桃,我干我的菜,看看你赔了的话,怎么办!”

老伴的话深深刺激了刘成德,他就不信自己看准的桃子会赔钱。跑到邻县的市场买回了桃树苗,就要刨菜地。这下可激怒了老伴,吵来吵去两人分了地,两个大棚一人一个。

可是,刘成德算来算去,自己分的这棚种不了多少桃树,一下狠心,他拿出了所有积蓄又建起了3个温棚。

面对树苗,以前只伺候过蔬菜的刘成德,也只能用他的那些种菜的经验,依葫芦画瓢。

两个月过后,2001年的一月中旬,刘成德4个大棚里的树苗还真的长出了嫩枝,开起了桃花,刘成德的心里更是乐开了花,掐手算起了收入账。

刘成德想:“五一前后,每斤5块以上,这样一亩就可以赚个3万以上。”

早熟的桃子5月份都能卖个好价钱,何况他这大棚桃3月就能上市。

可谁想到,事与愿违,等到3月份,结果子的时候,刘成德算来算去一亩地总共也就区区几百斤的桃子,这下他傻了眼。

刘成德说:“我一搞就是4个大棚啊,我想到要捞一笔大款的啊,可是一亩地总共就五六百斤桃,搞这棚子啊,赔了啊。”

辛辛苦苦弄了一年,反而赔得精光,村民们可是着实看了刘成德的一个大笑话。

有人说:“我们种菜,他非弄一个种桃,这桃能在大棚里种吗?绝对不可能啊。”

有人说:“当时我们都劝他,他不听,像着了魔。就是不听,这大棚能成功吗,不能的啊。”

眼看着老刘栽了跟头,老伴劝他重操旧业,老老实实的种菜,可这老刘怎么也听不进去。

刘成德认为,他曾经访问了80多老太太和老头,认为是技术问题,只要能解决,大棚的桃也能挂满了。

眼见着刘成德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老伴也是毫无办法,心想还是由他去吧,至少还有一个棚的蔬菜,能勉强维持全家一年的开支,不过,老伴这回可是将钱守得更紧了。

赔得精光的刘成德一心认为是技术问题,非要改建大棚。可从家里又再也别想弄到一分钱,于是向村子里邻居借钱。可是,因他种桃子赔,谁也不愿意把钱借给他让他赔。

刘成德曾经串了8个门,200百元也借不到,都不敢借,都知道他赔了。那是,他最痛心的时候,他知道借钱的滋味,相当难受。

钱没借来,还饱受了痛苦的滋味。刘成德背着老伴跑到了镇里的银行,押上了房子和大棚,办起了贷款,心想来一个瞒天过海。

这纸里包不住火,3个月后,老伴发现了每到月底家里都会有人定期来送信,刘成德也总是神秘兮兮的跑出去接。老伴翻起了刘成德的衣兜,发现银行贷款的催账单,这下子,刘成德贷款的事情被戳了个底朝天。老伴气的足足半个月没搭理他。

12万的贷款,光利息每个月就要五六百,一下子给本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的家里又增加了很大的负担。

刘成德更是整天待在棚里,眼巴巴地望着自家的桃树,想它能多结出点果实。

可是,这桃树就是不争气,第二年的3月,树上的果子还是寥寥无几。可大棚外一棵无人看管的桃树上却挂满了红彤彤的桃子。

刘成德对着这棵桃树琢磨来琢磨去,猛然想起了,去年一辆车在倒车的时候,不小心撞倒的正是眼前这棵结满果实的桃树。

这歪倒的果树怎么会反而结满了果实呢,刘成德折下树枝翻来覆去的看却始终找不到原因。

他又跑回棚里比较,每天看着太阳从东边升起,又从西边落下。猛然老刘发现了树叶阴影的变化,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刘成德分析它的原因,为什么会这样。一个原因是顶端优势的丧失,第二个是采光好。

刘成德受到了启发后,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将自家的几百棵桃树,全都放倒压弯了枝头,这一古怪的举动,立马就在村里炸开了锅。

有人说:“你种就种吧,但你为什么要把桃弄倒了啊,人家好好顺着长都不成功,你能有什么,找麻烦。”

有人说:“你种就好好种,把树弄歪了,这不是找赔吗。”

刘成德所作的这一切,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料。嘲笑讥讽让刘成德下定决心,一定要拿出响当当的事实让他们看看。

2004年邻近春节,大棚里开满了桃花,刘成德扒着指头粗粗一算,这亩产怎么说也要有万把斤,照5块钱一斤的桃价,4个棚怎么也有10多万的收入。

可是,这赚大钱的美梦还没做上几天,刘成德的心就一下子从天上掉到了地下。这桃花和小桃子本来长得好好的,不知怎得,突然纷纷落了地。

刘成德不知道是怎么落的花,我也不知道是怎么落的果。心像着火,睡不着,心疼。小果落了好几大棚啊,都是钱啊。

这可急坏了刘成德一家人,赶紧四处打听。搜集到了几十本桃树种植的书籍。

可翻来翻去,就是没有大棚种桃的技术。就在老刘为此烦心的时候,银行的催款单又下来了,捧着要债的单子,看着落了花的桃树,刘成德第一次哭了。

刘成德说:“没有钱的滋味,失败的滋味是难以忍受的。这让我一想起来就会痛哭。”

历经了4年的失败,刘成德还是不死心,在书本上查不到答案,又跑到了农业局打听。在办公室他见到了副局长袁玉文。

寿光农业局副局长袁玉文说:“大棚的水分比较大,所以,落花主要是湿度问题的,要解决,就要解决它的湿度,那就行了。”

袁局长的话提醒了刘成德,压倒树枝后桃花离地的距离一下近了许多。地上潮气遇热蒸发,这花粉自然变成了花泥。即使受了粉的桃子,也因授粉不良落了地。

有了答案,刘成德赶忙买来了地膜铺满了大棚。果然,2005年桃花再也没有落地。

就在这一年的3月,老刘的桃子成熟了,冬季上市的鲜桃在寿光蔬菜展会上大放异彩。名声在外,老刘的反季桃成了热销产品,北京和上海都供不应求。

刘成德一年赚了20万。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刘成德成了村里的传奇人物,那些以往笑话他的村民,也纷纷跑来找他,都准备买苗回家大赚一把。

刘成德的桃子畅销,树苗更成了紧俏货。因此,刘成德又专门做起了桃树苗的生意。如今这些歪着脖的桃树,已经在10多个省市落地生根。

而刘成德呢,又开始琢磨起了新东西,准备弄出个一年两季的桃子。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