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国际形势越来越紧张,毛泽东密切注意时局变幻,随着战争气氛越来越浓烈,毛泽东在全国摆开了战场。
面对美苏两国气热汹汹的战争威胁,为了新中国的安全,对于强加给我们的战争,只有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别无他途。为取得反侵略的战争伟大而彻底的胜利,必须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建设可靠的战略后方基地。
可以设想,毛泽东站在新中国的版图前,望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他双手叉腰,凝神静思,不知有多少次,也不知有多么久,他都这样凝视着中华大地,凝视着,凝视着……
他在思考着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强敌入侵,如何保卫这块土地,如何保卫这块土地上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人民。
烟蒂在他手里烟雾燎绕,他眼前仿佛出现了那变幻莫测、扑逆迷离的国际形势,仿佛出现了带着蘑菇云的美国原子弹和带着熊熊烈焰的苏联导弹,仿佛出现了那炮火连天、硝烟四起的战场,仿佛出现了他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身影。
曾几何时,他都这样,指挥若定、叱咤风云,领导全国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美帝国主义。
现在,他又面临着一场大的战争,面临着美、苏两个强大的敌人,他又开始运筹着,打败强大的侵略者,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随着他的视线慢慢移动,他的目光停留在地图上的西南地区。他轻轻弹掉手中燃烧着的烟蒂,烟雾在倾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的眼前显出一片清亮,他仿佛看见了大西南那山清水秀的云、贵、川。
毛泽东对全国进行战略布局,他从战略角度进行考虑,将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三类地区,分别简称为一、二、三线。
“三线”这一概念出自毛泽东关于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三线”在具体表述和范围划分上,一般有三种提法:一种是按地理区域划分,所谓一线是指沿海和沿边地区的东北各省,沿海地区主要是美国首要侵略之地,东北地区主要是苏联首要侵略之地。
“一线”作为战略前方,广大人民早已提高警惕,在毛泽东同志“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凭借大小三线的各种优势,准备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二线”是指介于“一线”与“三线”之间的中部地区,这是前线与后方的缓冲地带,亦称为“大三线”。
“三线”地区指全国战备大后方的省区。“三线”地区又分两大片,一是包括云、贵、川三省的全部或大部分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一是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有全部或大部分,及豫西、晋西地区的“西北三线”。“三线”又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为“大三线”,各省又都划分了自己的一、二、三线,其中中部及省区的腹地为“小三线”。
另一种提法说“三线”地区,是相对于一、二线地区而言。从广义上看,“三线”是指长城以南、广东省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鸟鞘岭以东的广大腹地,包括川、黔、滇、陕、宁、甘、晋、青、豫、鄂、湘、粤、桂等13个省、自治区的全部和部分地区,称为“大三线”。从狭义上看,“三线”主要是指以四川为主,包括云、贵、藏在内的西南地区,称为“小三线”。
“三线”不论在表述、划分范围和提法上有所区别,但在大的方面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说大同小异。
“三线”地区的省区离沿海海岸线最近也有700多公里以上,距离西南国土边界最近有上千公里之远。这些地方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秦岭等大山作为天然的屏障,这些地区大多是丘陵与山地,地形复杂,出产丰富。但由于西部边疆地区特殊的地理因素以及历史原因,经济发展都非常落后,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当时认为这一带是理想的战略大后方。这是任何侵略者都难以攻占的深远后方。
特别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积230万平方公里。西起于帕米尔高原,东及横断山,北及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祈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大部分都位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与云南省等部分地区,面积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5%。青藏高原是我国的主要背靠和坚强后盾。
云贵高原的云南高原,属长江与珠江水系的分水高地,东缘止于云南省境内,南缘抵达广南,海通、峨山一线,西缘到大理、丽江附近,北缘则以北纬28度为界;贵州高原则起于广西丘陵和四川盆地的亚热带喀斯特化高原,处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面积有17.63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1000米。除分布于北部的大娄山、东北的武陵山,西部的乌蒙山和东南部的苗岭都高达1500米至2600米以上。整个高原呈现由东向西逐渐升高的梯级状和由中部向南、北逐渐倾斜,地面起伏较大,地势复杂险要。云贵高原是我国腹地的天然居身之所。
云、贵、川、藏诸省区,有两亿多人口,物产丰富,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这些地方导弹打不到,原子弹都没法。把这些地区建设好,一旦战争爆发,就能人力物力保存下来,并能源源不断地供应前方。
毛泽东选择这些地方作为战略纵深和战略后方,充分体现了他的军事思想。
在60年代中期我国面临强敌入侵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才未雨绸缪地作出建设“大三线”的指示。为了落实指示,积极备战,全国上下很快行动起来,立即确定了“三线”建设的布局。
在60年代,“三线”建设主要重点在放在西南,西南的重点又主要集中在四川。
四川作为“大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自有其天然的地理优势。四川四面环山,因此称为“四川”。四川位于中国西部偏西的长江上游,西为青藏高原所扼控,东有长江三峡之险,北有秦岭巴山作为屏障,南为云贵高原拱卫。与鄂、湘、黔、滇、藏、青、甘陕等省区相邻,是联结中国西部的纽带。
四川大部深处腹地,因此称为四川盆地,有山险作为屏障,易守难攻。四川盆地是中国各大盆地中海拔最低的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长江上游,面积达到26万平方公里,几乎是四川省面积的一半。四川盆地西面依靠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地,北靠秦岭山地与黄土高原相对,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简直就是一个安全的“摇篮”,历来为兵家的退守之地。
四川拥有“天府之国”的称号,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农业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都十分丰富。特别是矿产种类多,达到130多种,名列全国前三位的钛、钒、锶、硫铁矿等达到几十种,而且储量较大。水力资源分别占全国的17%和22%,均居全国的首位。植物种数逾万种,是中国植物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四川的农业较发达,农副产品丰富多样,粮、油、蚕丝、柑橘、茶叶以及桐油、生猪等产量均列全国的前列。
四川在过去曾经非常落后,但经过建国后1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成渝、宝成铁路的建成通车,交通状况大大得到改善。在工业建设方面,国家在一五和二五期间,在四川建设了一些大型骨干项目,逐渐成为了四川的工业支柱。
四川经济经过1962年调整,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64年底,全省工农业生产、商业以及文教、科技事业,有的已经恢复和超过了“大跃进”前的1957年的水平,初步具备了大规模的建设条件。
四川被列为建设战略大后方的重要基地,一旦战争发生,既有利于保护生产力免遭破坏,凭借新增加的工业生产的科研能力,带动区域经济,包括四川境内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经济的较快发展,独立地支撑战争,完成战略防御,进而转入战略反攻。
四川“三线”建设的重点又放在攀枝花。
毛泽东与党中央对于建设攀枝花非常重视,在他们的讲话中“攀枝花”有时具有不同的含义。狭义地讲“攀枝花”只代表当时的渡口市,广义的讲,“攀枝花”代表了当时整个“西南三线”。
“西南三线”建设的工业布局是以“两基一线”为中心,当时“三线”建设也是以此为重点的。“两基”即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和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一线”即成昆铁路。
攀枝花地区作为“三线”建设的可靠后方战略基地,党中央和西南局把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与邻近的贵州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和成昆铁路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两点一线”的工业布局。因此,攀枝花有时代表“西南三线”的“两点一线”都包括在内的更大规模的综合项目,主要包括冶金、机械、化工、燃料等工业门类,主要目的是在我国的大后方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这一战略布局,毛泽东早在50年代就提出来了,以后又不断丰富和发展,表现了毛泽东的深谋远虑和高瞩远瞩。随着60年代国际形势的紧张,毛泽东的设想果真派上了用场,他非常迫切地把设想变为现实,以利于战争爆发后有可靠的战略后方,保证赢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