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二、成长的修炼

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专注的员工之所以能够专注工作,主要是能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一方面是为了给公司创造效益,另一方面是为了自身的发展。

在今天这种狂热而高度竞争的经济环境中,有很多职员工作时总是三心二意,不能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不能用心去做好每一项任务。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没有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或许你的老板并不是一个睿智的人,他没有注意到你所付出的努力,也没有给予相应的回报,那么你也不要懊丧,你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现在的努力并不是为了现在的回报,而是为了未来。我投身于职场,是为了自己而工作。人生并不是只有现在,而是有更长远的未来。固然,薪水要努力多挣些,但那只是个短期的小问题,最重要的是获得不断晋升的机会,为未来获得更多的收入奠定基础。更何况生存问题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只盯着眼前利益,得到的永远不会太多。

在手工业时代,年轻人为了学一门手艺常常拜师学艺多年,却不能拿到一分钱,但他们毫无怨言。现在的年轻人在学本事的同时还可以拿工资,而非全力以赴却抱怨不止。究其原因,在于两者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看法不同。

当然,注重现实利益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现在的年轻人目光较为短视,忽略了专注工作对个人能力的培养,他们在现实利益和未来价值之间没有找到一个均衡点。

请记住暂时的放弃是为了未来更好的获得。尽管薪水微薄,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专注于老板交付的任务就能锻炼自己的意志,专注于上司分配的工作就能发展自己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人格,与客户的交流能训练我们的品性。职场是社会中的另一所大学。

俾斯麦在这方面就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俾斯麦在德国驻俄外交部工作时,薪水很低,但每天他都一心一意地完成每一项任务,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工资低而放弃努力。因为他觉得在那里学到了很多外交技巧,也锻炼了自身的决策能力,这些对他后来的政治活动影响很大。

许多商界名人开始工作时收入并不高,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将眼光局限于此,而是始终不懈地努力工作。在他们看来,初期最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能力、经验和机会。最后当他们功成名就之时,又如何衡量他们的收入是多少呢?

在你工作时,要时刻告诫自己:我要为自己的现在和将来而努力。无论你的收入是多还是少,都要清楚地认识到那只是你从工作中获得的一小部分。不要太多考虑你的工资,而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接受新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才华,因为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在你未来的资产中,它们的价值远远超过了现在你所积累的货币资产。当你从一个新手、一个无知的员工成长为一个熟练的、高效的管理者时,你实际上已经大有收获了。你可以在其他公司甚至自己独立创业时,充分发挥这些才能,从而获得更高的报酬。

也许你的老板可以控制你的工资,可是他却无法遮住你的眼睛、捂上你的耳朵,无法阻止你去思考、去学习。换句话说,他无法阻止你为将来所做的努力,也无法剥夺你因此而得到的回报。

许多员工总是在为自己的懒惰和无知寻找理由。有的说老板对他们的能力和成果视而不见,有的说老板太吝啬,付出再多也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没有任何人一开始工作就能发挥全部潜能,就可以出色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同样,也很少有人一开始就能拿到很高的工资。因此,当你在付出自己的努力时,一定要学会耐心等待,等待他人的信任和赏识,你才能得到重用,才能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如果在工作中受到挫折,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工资太低,如果你发现一个没有你能干的人成为你的上司,你也不要气馁,因为谁都抢不走你拥有的无形资产——你的技能,你的经验,你的决心和信心,而这一切最终都会给你回报。

不要对自己说:“既然老板给得少,我就干得少,没必要费心地去完成每一个任务。”也不要因为自己挣的钱少,就安慰自己说:“算了,我技不如人,能拿到这些工资也知足了。”

消极的思想会让你看不见自己的潜力,会让你失去进取心和信心。一个失去了进取心和信心的员工,谁还能指望他全力以赴地工作呢?

如果试比较两个具有相同背景的年轻人:一个热情主动、积极进取,对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一切为公司的利益着想;而另一个喜欢投机取巧,嫌自己的薪水太低,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雇佣谁,或者说你会给谁更多发展和晋升的机会呢?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为眼前利益而工作,如果你能很好地结合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你就能超越芸芸众生,也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专注自己的目标

作为专注的员工,他们之所以能始终如一地专注工作,就因为他们心中有毫不动摇的工作目标,并向着这个目标一步步迈进。

纵观古今中外所有的伟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他们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一个毫不动摇的目标上,坚决抵制任何诱惑他们放弃自己目标的倾向。

作为员工在打造锦绣职场前程时,树立专注毫不动摇的目标是其成功的唯一捷径。牢牢坚持你自己的目标,而频繁地更换工作对任何最后的成功都是致命的。

年轻人汤姆在一个纺织品商店里做了五六年的工作之后,觉得自己的回报非常小,他觉得自己还是到机械厂工作有前途。于是,他就将自己工作五六年的宝贵经验抛弃了,因为这些经验对他的新工作没有一点帮助,而他又必须重新开始。

如果你不能一心一意地攻克一个目标,你永远也不可能成功。汤姆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在每个行业中,他稍微略知一二后,便不再钻研下去,渴望在另外一个领域出类拔萃。就这样,经常改变自己的目标,将自己生命中的大部分光阴都浪费在从这个行业换到那个行业,这简直是人生的浪费。半途而废的目标,就算一个人拥有几十个,也不会带来好前程的。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光是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是不够的,永远也不会在世界上留下什么痕迹,因为摇摆不定的他将在职场中迷失自己,使自己越来越弱小,致使无法胜任任何工作。精力必须集中在某些持续不变的目标上,才可能创造美好的前程。

毫不动摇的目标能赋予你伟大的意义,它能让你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起来,把那些力量收在一起拧成一股绳,从而让弱小的、分散的力量变得强大。

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在他的一生里,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关于集中力量毫不动摇目标的最好一课!

拿破仑一旦下定决心对准目标,就不会再徘徊不定,或者荒废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而是集中他所有的注意力径直向着自己的目标奔去。他在战争中取得的伟大胜利,主要归功于他自己的目标非常明确。当他发现敌人布阵的弱点之后,他就会集中力量坚持不懈的攻击,直到打开一个缺口。集中精力毫不动摇的目标,就像用一副巨大的放大镜,将太阳所有的光线都集中在一点上,因此能次次命中红心。

因此说,世界上最微小的生物,如果能将自己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一起,他也能有所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生物,如果将自己的精力分散在许多目标上,也许最终不会有什么收获。

詹姆斯·马金托什爵士是一位拥有杰出能力的人。他的伟大设想让无数的人兴奋不已。很多人非常感兴趣地注视着他的事业,希望有朝一日他的光芒能照亮整个世界。但是他本人却在生活中没有决心,他凭着一时的热情去做事,但是他的热情在自己决定到底做什么之前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性格中致命的缺陷让他在各种矛盾的冲突中徘徊不前,因此他把自己的一生就这么浪费掉了。他缺乏选择一个单一的目标并为之坚持到底的能力,缺乏消除各种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的能力。比如说,他曾经有一次因为不知道在他的文章中到底应该用“功用”还是“效用”这两个词中的哪一个而犹豫了好几个星期。

现在一心一意的人似乎常常受到嘲笑,但令嘲笑者更尴尬的是,走在世界最前列的人却只是那些集中精力追求单一目标的人。所以,员工在树立专注精神时,应使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光凭集中精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目标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要盲目制定目标。

干一行,爱一行

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专注员工善于利用自身优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工作,只有那些找到了自己最喜爱的工作的人,才能够彻底地把全部心思都用在这份工作上。

很多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整天无精打采,毫无工作兴趣,为什么他们这样散漫呢?主要是干着自己并不喜爱的工作。具有专注精神的员工,不仅爱一行干一行,而且还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并且专心致志、坚持不懈。

时下,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叫作“一生至少要跳五次槽,否则就不配称人才”。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不少人由于对自己所干的工作兴趣乏乏,便卷入跳槽的行列当中。别说一生,短短一、两年就要跳好几回。

说心里话,跳来跳去的朋友是值得同情的。中国人传统上推崇稳定,谁不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事业呢?但是到了非跳不可的地步,一定是有非跳不可的原因——不是外在环境的不能容忍,便是内在心理的不能超越。否则,谁会无缘无故跳着玩呢?

人才的成长有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也是不少人频繁跳槽的原因之一。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问题在于,并非什么树都能挪活,也不是哪位爷都有人留。当然,人才的成长与跳槽次数的多少不能说毫无关系,但实在没有多少必然联系。

一辈子固守在一个岗位,成绩卓著而令人敬佩的大有人在;而始终处在变动之中,取得胜利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有一份调查资料表明,有三分之二的跳槽者对新工作更不满意,而碍于好马不吃回头草的观念,或怕原单位的拒绝,没有机会改正自己的错误选择,只能继续跳下去。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期望的目标也不同,心理承受能力自然也不同。一叶扁舟很难承受大海的波涛,万吨巨轮也不能在池塘里起航。搞清楚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怎样去干,从而选准自己的工作目标、工作岗位,那是成功的基本条件。遗憾的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港湾。而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并不是缺少能力和没才华,而是他们不能专心致志地干一份工作,总是三心二意地糊弄。很显然,工作总是马马虎虎,这对人的性格是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于是这就难免有些悲剧的味道了。

实际上,很多人不能全力以赴干好本职工作,就在于不能适应环境。在很多情况下,客观环境的改变是缓慢的。一个明智而成熟的人,不会天真到要环境来适应自己。可现实中确有那么一种人,他们自认清高,总觉得领导是压抑人才的混蛋,同事是妒贤嫉能的草包,只有他才是卓尔不群的凤凰。他专盯着别人的勋章和花环,而不看人家背后的心血和汗水;他羡慕别人的钱包,但又经受不住挣钱所付出的辛劳;他眼馋别人的成功,却不准备为自己的丰功伟绩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样一来,不管多好的工作、多体面的事业,一干到,他就生出几分怨恨、愤恨、憎恨,其结果,就是干一行,恨一行,厌一行。

凡是这样的人,其实也有几分聪明,但他们最根本的是忘记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干什么都有代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到了干一行恨一行的地步,那么他在抱怨客观环境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呢?

事实上,由于能力、经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很多人并不能一开始就找到自己心爱的工作,为了权宜之计,选择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工作。但是,只要你手头上有工作,你就要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地对待这份职业。即使你自命不凡,希望从事更加美好的工作,但是对你手中的工作,一定要以欢快和乐意的态度接受,以虔诚和认真的心态执行。

不仅要“爱一行,干一行”,还要“干一行,爱一行”。因为当前的工作是后续工作的一种安排,只有干好你手头的工作,才能为你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做铺垫。所以,一旦你从事某种工作,就要打起精神,不断地勉励自己、训练自己、控制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

在工作中,无论你喜欢与否,都要有坚定的意志、凝重的敬畏,不断地向前迈进,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走向自己梦寐以求的成功境界。

干一行,爱一行,是指的无论你最初是否喜欢这一行,只要你专注地干下去,都能从中体验到这一行的乐趣,那么你就会爱上这一行的。你干都没干过这一行,你怎么知道这一行的乐趣呢?你又怎么能够爱上这一行呢?

专心工作,积极上进

专注员工无论从事哪种工作,他们都不需要任何人的管理和监控,就会自动自发地完成任务。可以说,自动自发是专注职业精神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子集,这是专注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

什么是自动自发?自动自发就是没有人要求、强迫你,自觉而且出色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自动自发的员工是一个以专业制胜、埋头苦干的人,是一个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坚持不懈的人,他只专注于一个工作目标。

自动自发的员工在工作中是怎么做的呢?掌握老板的指令,发挥自身的智慧和才干,把指令内容做得比老板预期的更完美;主动学习更多跟工作有关的知识,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有高度的自律能力,不经督促,自行把工作保持在较高效率水平之上;了解老板的期望,按部就班地达到每一个目标;了解自己的身份和职位,随时调整自我去适应环境。

具有专注精神的员工,不仅能专心工作,而且能自动自发,从而使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

在一家皮毛销售公司,老板让三个员工去做同一件事:去供货商那里调查一下皮毛的数量、价格和品质。

张三15分钟后就回来了,他并未亲自去调查,而是向同事们打听了一下供货商的情况就回来汇报了。30分钟后,赵五回来汇报,他亲自到一家供货商那里了解皮毛的数量、价格和品质。

王六一个小时后才回来汇报,他不但亲自到三家供货商那里了解了皮毛的数量、价格和品质,而且根据公司的采购需求,将供货商那里最有价值的商品做了详细记录,并且和各供货商的销售经理取得了联系。同时,他将三家供货商的情况做了详细的比较,制定了最佳的采购方案。

如果你是经理,你会给谁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呢?

张三和赵五同样专心工作,但他们却缺少王六身上那种自动自发的工作习惯,所以相应的,他们的优势便荡然无存。坦诚地说,许多年轻人都能集中精力地干工作,但有很多年轻人却是茫然的。他们从未一心一意地扑在工作上干一个小时,更别提自动自发地工作了。他们常常认为只要准时上班,按点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领工资了。而且这种现象,在国营企业中尤为严重。

很多年轻人只是被动地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不可能在工作中投入自己的全部热情和智慧。他们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创造性地、自动自发地工作。态度决定一切,这样的工作态度,怎么可能会产生优质的产品呢?由于粗制滥造的产品而产生的恶性事故屡见报端,这已不仅仅是企业管理者应考虑的问题,更需要员工在自我管理中加强重视。专心工作,自动自发!希望每位员工都以此工作精神激发自己。思索一下:什么是工作?

为什么工作?应该怎样工作?

我们没有想到,我们固然是踩着时间的尾巴准时上下班的,可是我们的工作很可能是死气沉沉的、被动的。当我们的热情、智慧、信仰、创造力被某种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了,也很难说我们的工作是自动自发的。

其实,工作是一个包涵诸如智慧、热情、信仰、积极主动、专注、想像和创造力的词汇。全力以赴和积极主动的人,他们总在工作中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智慧、热情、信仰、想像和创造力,而失败者消极被动的人,却将这些深深地埋藏起来,他们有的只是逃避、指责和抱怨。

工作更需要努力和勤奋,工作更需要一种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精神。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我们才可能获得工作所给予的更多奖赏和回报。

事实上,那些每天早出晚归的人不一定是认真工作的人,那些每天忙忙碌碌的人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完成了工作的人,那些每天按时打卡、准时出现在办公室的人不一定是尽职尽责的人。对他们来说,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种负担、一种逃避,或者是一种点名报到。他们并没有把工作做到老板要求的那么好。以每一个企业和老板而言,他们需要的决不是那种仅仅遵守纪律和循规蹈矩、却缺乏热情和责任感、不能够积极主动、自动自发工作的员工。

工作不是一个关于干什么事和得到什么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生命创造的问题。工作就是自动自发,工作就是尽到最大努力。不是为了什么或获得什么,我们才专注于工作,并在那个方面付出精力。从这个本质的方面说,工作不是我们为了谋生才去做的事,而是我们用生命去做的事!

老板之所以为专注员工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就在于他们能一心一意地专心做事,自动自发,有一种真正的工作热情与行动,对企业有一种发自肺腑的爱,能够以主人翁的心态对待公司的利益。这种难能可贵的人才,没有人会让坐在冷板登上的。

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

很多公司员工不能专注工作,做事总是三心二意,糊弄了事,而并非精益求精,他们不能干好本职工作,对工作问题也不求精通,究其原因,问题主要出现在主观认识态度上,他们缺乏对雇佣关系的正确认识,不能摆正自己作为雇员的位置。

有一位企业管理专家到某制造企业做调查,发现产品质量非常糟糕。但据他所知,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都较具优势,他感到很困惑。有一天,他去生产车间,见到工人的工作情景后是恍然大悟。在车间里,很多员工毫无专注工作的热情,犹如被催眠一般。专家问一位年轻力壮的工人:“为什么不全力以赴地工作呢?”那位工人说:“我为什么要尽100%的努力呢?我只不过是一个雇员。”

其实,不论你,还是我,或者他,只要踏入职场,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像上文中的那位员工,他就没有弄清雇员真正的含义和角色。有些人不断地被淘汰出局,有些人却做了那个不可缺少的一员而成为“主角”,关键就在于你如何演绎雇员这一角色。

诚然,你接受老板给你的工作,得到薪水,他靠你的工作而正常经营并获得利润。二者彼此互相依存。但是,作为员工,在工作时一定要专心致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即使有困难或挫折,也不能放弃这个准则。这是老板与员工的一种契约,双方只有很好地遵守这个契约,那么才能够很好地合作下去。

公司裁员,名单上有内勤部办公室的小灿和小燕,规定一个月之后离岗。说实话,这两个人在工作上都非常努力,但在考虑了公司整体规划以及个人学历、素质等情况后,公司还是把她们“拿下了”。

第二天上班,小灿一改常态,情绪激动,谁跟她说话,她就向谁开火,像灌了一肚子火药。裁员名单是老板定的,跟其他人没关系,甚至跟内勤部都没关系。小灿也知道,可心里憋气得很,又不敢找老板去发泄,只好找杯子、文件夹、抽屉撒气,致使办公室的工作气氛荡然无存。

小灿仍旧没出够气,又去找主任诉冤,找同事哭诉:“凭什么把我裁掉?我干得好好的。”

眼珠一转,滚下泪来。旁边的人心里酸酸的,恨不得一时冲动让自己替下小灿。自然,办公室订盒饭、传送文件、收发信件,原来属小灿做的,现在都无人过问了。

不久听说,小灿找了几个重要级的人物到老板那儿说情,好像会成功似的,小灿着实高兴了好几天。不久又听说,这次是“一刀切”,谁也通融不了。小灿再次受到打击,气愤的情绪也更加疯狂,异样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刮来刮去,仿佛有谁在背后捣她的鬼。许多人开始怕她,都躲着她。她人还未走,大家却有点讨厌她了,都希望她早日离开。

裁员名单公布后,小燕哭了一晚上,第二天便无精打采地来上班了,可打开电脑,拉开键盘,她就和以往一样一心一意开始工作了,而且比以前更出色了。她想:是福跑不了,是祸躲不了,反正这样了,不如干好最后一个月,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有利于下个月找份好工作。于是,小燕仍然勤勤恳恳地打字复印,随叫随到,坚守在她的岗位上。她见大伙不好意思再吩咐她做什么,便主动找活干。

一个月后,小灿如期下岗,而小燕却被留了下来。办公室主任当众传达了老板的话:“小燕的岗位,谁也无法替代;小燕这样专心的员工,公司永远不会嫌多!”俗话说得好,“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作为雇员,就应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干好自已的本职工作,以专业制胜,追求精益求精。在这个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年代,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那个不可缺少的人,才不会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否则,即使不被淘汰出局,也是一个极其平庸的家伙。

少说闲话,多做实事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说几句闲话,可以活跃办公气氛,放松一下疲劳的大脑,但是闲谈要有原则,莫论人是非,制造流言蜚语,尤其是对同事的恶性讽剌和挖苦。类似的闲话对开展工作是毫无益处的。

虽然论人“非”的恶行不必背负法律上的责任,也不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但却极不利同事之间开展工作。杰夫是某出版公司编辑,平时素有爱挖苦、讽剌别人缺陷和弱点的习惯。他的经历是员工少说闲话多做实事的最好例子。

有一次,公司招了一名排版录入的女孩。女孩很胖,出入办公室时几乎把门口堵严了,于是杰夫就说:“你看这个女同胞,往门口一站,蚊子侧着身都进不来。生在唐朝,杨贵妃就无法兴风作浪了,生不逢时呀!”很不巧,这话恰好被刚进门的主编听到了。主编没有说什么,只是和其他同事一样笑了几声。可是不久,尽管杰夫仍然像以前一样工作,但主编总是对他负责的稿件表示不满。不仅如此,杰夫送到电脑室的稿件,总是不能按时送回,其他的同事即使比他晚送的,也比他先拿回来。

于是,杰夫的工作计划被打乱了,不是被主编叫进去审讯——为什么这么长时间稿件还没做完?杰夫说了理由,主编却说他找借口;就是到电脑室催稿件。这样一来,杰夫根本无法专心致志地工作。

这样的情况一直没有改变,无奈之下最后杰夫离开了那家出版公司。后来有位同事告诉杰夫:“胖女孩是主编的表妹。”

类似的闲话和“流言”都对安心工作十分不利,因为这会影响工作情绪。工作情绪是影响专注工作的关键因素。张三说王二的蜚语流进李四的耳朵,这类“非”语再经过李四的嘴巴流到王二的耳朵。王二便问张三:“你是否在背后说了我什么?”张三问:“你听谁说的?”王二说:“李四跟我说的。”

于是,王二怪张三议论他,张三怪李四出卖了,李四怪王二捅出他。结果是彼此间相互仇视,人际关系紧张。

很显然,在办公场所,同事们的坏情绪很容易会把你的好情绪破坏无存,甚至因此而爆发公办室战争。而现在的工作并不是“独行侠”时代,需要相互间的合作。于是,闲谈或流言蜚语防碍了工作的开展。几个相关者别说专注工作了,恐怕做完工作都成了问题。道人长短的代价是很高的。

因此,职场中人应少说闲话,多做实事。工作压力放松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在别人背后恶毒讽剌挖苦是最笨的一种,因为受伤害最深的是论人是非者自己。

拖延会使你一事无成

拖延的陋习会使人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

拖延是人性的一种弱点,它在生活中不仅强大而且令人讨厌。如果每当你遇到糟糕的情况,你总是说“我应该做它,但应付它现在已经太晚”,那么,你的“拖延”误区的形成则不能归咎于外在力量的影响,它完全是由你自己的因素造成的。

拖延是一个将导致许多误区的恶魔。很少有人能坦率地承认他们是不拖延的,虽然这种心态从长远来说是不健康的。正如前面已经探讨过的其他误区所表明的后果一样,拖延这一行为本身也不可能带来健康的后果。当然,实际上,拖延是不存在的,因为你只是没有做你打算做的事而己。它实际上是一种反映了神经官能症的情绪副作用和固定的行为模式。如果你觉得你拖延并喜欢这样做而且又没有负疚感、焦虑感或忐忑不安的感觉那么,你就继续那样做下去好了。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拖延实际上总是会使他们期待已久的幸福迟迟不能到来。我们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有着种种的憧憬、种种的理想、种种的计划,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一切的憧憬、理想与计划,迅速地加以执行,那么我们在事业上的成就不知道会有怎样的伟大!然而,人们往往有了好的计划后,不去迅速地执行,而是一味的拖延,以致让一开始充满热情的事情冷淡下去,使幻想逐渐消失,使计划最后破灭。

希腊神话告诉人们,智慧女神雅典娜是在某一天突然从丘比特的头脑中一跃而出的,跃出之时雅典娜衣冠整齐,没有凌乱现象。同样,某个高尚的理想、有效的思想、宏伟的幻想,也是在某一瞬间从一个人的头脑中跃出的,这些想法刚出现的时候也是很完整的。但有着拖延恶习的人迟迟不去执行,不去使之实现,而是留待将来再去做。其实,这些人都是缺乏意志力的弱者。而那些有能力并且意志坚强的人,往往趁着热情最高的时候就去把理想付诸实施。

一日有一日的理想和决断,昨日有昨日的事,今日有今日的事,明日有明日的事。今日的理想,今日的决断,今日就要去做,一定不要拖延到明日,因为明日还有新的理想与新的决断。

拖延的习惯往往会妨碍人们做事,因为拖延会消灭人的创造力。其实,过分的谨慎与缺乏自信都是做事的大忌。有热忱的时候去做一件事,与在热忱消失以后去做一件事,其中的难易苦乐要相差很大。趁着热忱最高的时候,做一件事情往往是一种乐趣,也是比较容易的;但在热情消灭后,再去做那件事,往往是一种痛苦,也不易办成。放着今天的事情不做,非得留到以后去做,其实在拖延中所耗去的时间和精力,就足以把今日的工作做好。所以,把今日的事情拖延到明日去做,实际上是很不合算的。有些事情在当初来做会感到快乐、有趣,如果拖延了几个星期再去做,便感到痛苦、艰辛了。比如写信就是一例,一收到来信就回复,是最为容易的,但如果一再拖延。那封信就不容易回复了。因此,许多大公司都规定,一切商业信函必须于当天回复,不能让这些信函搁到第二天。

命运常常是奇特的,好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有如昙花一现。如果当时不善加利用,错过之后就后悔莫及。

决断好了的事情拖延着不去做,还往往会对我们的品格产生不良的影响。惟有按照既定计划去执行的人,才能增进自己的品格,才能使其人格受到他人的敬仰。其实,人人都能下决心做大事,但只有少数人能够一以贯之地去执行他的决心,而也只有这少数人是最后的成大事者。

当一个生动而强烈的意念突然闪耀在一个作家脑海里时,他就会生出一种不可遏制的冲动,提起笔来,要把那意念描写在白纸上。但如果他那时因为有些不便,无暇执笔来写,而一拖再拖,那么,到了后来那意念就会变得模糊,最后,竟完全从他思想里消逝了。

一个神奇美妙的幻想突然跃入一个艺术家的思想里,迅速得如同闪电一般,如果在那一刹那间他把幻想画在纸上,必定有意外的收获。但如果他拖延着,不愿在当时动笔,那么过了许多日子后,即使再想画,那留在他思想里的好作品或许早已消失了。

灵感往往转瞬即逝,所以应该及时抓住,要趁热打铁,立即行动。

更坏的是,拖延有时会造成悲惨的结局。恺撒大将只因为接到报告后没有立即阅读,迟延了片刻,结果竟丧失了自己的性命。曲仑登的司令雷尔叫人送信向恺撒报告,华盛顿已经率领军队渡过特拉华河。但当信使把信送给恺撤时,他正在和朋友们玩牌,于是他就把那封信放在自己的衣袋里,等牌玩完后再去阅读。读完信后,他情知大事不妙,等他去召集军队的时候,时机已经太晚了。最后全军被俘,连他自己的性命也丧在敌人的手中。就是因为数分钟迟延,恺撒竟然失去了他的荣誉、自由和生命!

有的人身体有病却拖延着不去就诊,不仅身体上要受极大的痛苦,而且病情可能恶化,甚至成为不治之症。

没有别的什么习惯,比拖延更为有害。更没有别的什么习惯,比拖延更能使人懈怠、减弱人们做事的能力。

人应该极力避免养成拖延的恶习,受到拖延引诱的时候,要振作精神去做,决不要去做最容易的,而要去做最艰难的,并且坚持做下去。这样,自然就会克服拖延的恶习。拖延往往是最可怕的敌人,它是时间的窃贼,它还会损坏人的品格,败坏好的机会,劫夺人的自由,使人成为它的奴隶。

要医治拖延的恶习,唯一的方法就是立即去做自己的工作。要知道,多拖延一分,工作就难做一分。“立即行动”,这是一个成大事者者的格言,只有“立即行动”才能将人们从拖延的恶习中拯救出来。

从细节中寻找专注的起点

《基业长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认为,不愿做平凡的小事,就做不出大事,大事往往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来。在树立员工专注精神时,也要从小事中开始寻找专注的起点。

在荷兰,有一个刚初中毕业的年轻人来到一座小镇,找到一份替镇政府看门的工作。他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工作了60多年,他一生也没有再换过工作。就凭这个专注劲,也值得现代人学习。

很显然,这个工作很清闲,年轻人便以打磨镜片来打发时间。就这样,一磨就是60年。正是凭借这份专注精神,他磨出来的复合镜片放大倍数比专业技师磨的都要高。借助自己研磨的镜片,他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微生物世界。从此,他闻名世界,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都曾到小镇拜访过他。

创造这个奇迹的人,便是科学史上鼎鼎有名的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列文虎克老老实实地把手头上的每一片玻璃打磨好,用尽毕生的心血,致力于这个平淡无奇的完善,终于他从细节中为自己赢得了更广阔的前景。

很显然,在现代社会里,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小事入手,从细微之处入手,并坚持不懈。这样一来,必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然而,现在职场中,想成就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好的人却寥寥无几,他们总认为这些小事对自己的成功毫无帮助。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磨刀不误砍柴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都奉劝人们应做好小事。因为世间一切丰功伟绩,都是由一系列小事构成的;而且,1%的细节就等于100%的失败。所以,应从细节中寻找专注的起点。

不屑于平凡小事的人,即使他的目标再可行,也只能是一个五彩斑斓的肥皂泡。想要取得巨大的成绩,就要脚踏实地,专注于平凡小事。否则,你将因在一些小事上的疏忽大意,而陷入无尽的痛楚中,致使自己失去大好的发展机遇,成者功亏一篑。

有个伐木工人在一家林场找到了工作,报酬不错,工作条件也很好,他很珍惜这份工作,并下决心要好好干。

第一天,老板给了他一把利斧,工人砍了18棵树。

老板说:“不错,就这么干!”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干得更加起劲,但是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只砍了10棵。

工人很惭愧,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的,自己每天都全力以赴,却毫不见成绩。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

“磨斧子?”工人诧异地说,“我天天都忙着砍更多的树,哪里有工夫磨斧子!”

可能你的主要工作是“伐木”,但不应忘记“磨斧子”这类的小事,有时一件小事就能让你事半功倍,能让你的命运发生转折。因此,在你的工作中,不可以随意糊弄打发一件小事,因为种下什么种子,将来必定收获什么样的果子;专注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必将让你收获甘甜的硕果。

从小事上寻找专注工作的开始,从细节中寻找专注工作的起点,这样,专注就找到了突破口。一个一个小事的完成,一件一件细节的做好,这样就会创造更大的成功。

尊重你的工作

专注的员工都非常尊重自己的工作,否则,他是不会埋头工作的。因为只有认识到工作的价值,并体验到工作的乐趣,才会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错误的观念必然引导错误的行为。一个员工不尊重自己的工作,就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如果一个员工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卑贱的,鄙视、厌恶自己的工作,即使他正在从事最有前途的工作,他也不会有所成就的。

在一个小镇上,有三个石匠一直忙着工作,路人问他们在忙什么。第一个石匠说:“你没看见我正在奴隶主的监视下,摆弄这些又硬又重的石头吗?”第二个石匠说:“我每天都在搬石头砌墙,把墙垒好,这样房子才结实。”第三个石匠神采飞扬地说:“我正在从事一项伟大的艺术创作,这是镇上的第一所教堂,我要将它建成本镇的标志性建筑物。”

五年后,第一个石匠失业了,第二个石匠仍在搬石头砌墙,而第三个石匠却成为了小镇最伟大的建筑师。

尊重你的工作,你才能调动工作的兴趣和激情。工作的兴趣与激情将保证你更专注于这份工作。

工作是人的天职,是人的使命,更是人赖以谋生的手段。一个尊重自己工作的人,能专心致志地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即使没有他人的督促,也能出色地完成工作。

为了使自己能尊重自己的工作,我们应该首先弄清工作的内涵。其实,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是有比生计更可贵的东西,就是在工作中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一份工作的价值在于是否对社会有益,而不是其他,只要是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重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马克毕业于芝加哥州立大学有机化学专业,他前往阿穆尔肥料厂应聘。尽管他被聘用了,却被分配到办公室做一名速记员。一切都与马克想像的相差很大,但他仍全力以赴地做事,重视每一项工作。

有一天,老板阿穆尔先生要前往欧洲,需要电报密码。以前,上司和同事们都对此马马虎虎,弄几张纸便完事大吉。马克有所不同,他把所需的电报密码用电脑清楚地打印出来,然后又仔细地装订成一本小巧的小册子。

马克做好之后,上司便把小册子交给阿穆尔先生。阿穆尔看了之后,问道:“这大概不是你做的吧?”上司战栗地讲了实情。几天之后,马克代替了以前上司的职位。

专注员工从不轻视自己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即便“平凡低微”的工作也会全力以赴、尽职尽责、认真地完成。平凡工作的顺利完成,有利于你对更重要工作的成功把握。你只有对工作投入十二分的重视和热情,老板才会为你架设更高的“登天梯”。

然而,在职场中,有许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把自己的工作看作创造事业的要素、发展人格的工具,认为工作是不可避免的劳碌,是衣食住行的供给者。

这一现象在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身上尤为明显。他们总认为自己目前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知识、才干不符,也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样“体面”。于是,他们轻视自己的工作,抱怨不断。没有良好的工作心态就不可能有完美的工作行为。他们对工作不能投入全部的精力,敷衍塞责,马马虎虎、得过且过。

结果又如何呢?这些不甘平庸的年轻人,由于轻视自己的工作,养成粗制滥造的工作习惯,再也无法走出平庸的陷阱,因为他们的才华和天赋已被轻视之心全部吞噬。

更为严重的是,一个轻视工作的人,也必被老板所轻视。因为所有老板都认为,一个不尊重自己工作的人,由于不认真工作,也必会使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逐渐消失。这样一来,老板必会因此而轻视你的品格。尊重自己的工作,才能调动自己的专注心。而这样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才可获得老板的认可与赏识。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