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厚无罪,“厚脸皮”并非“不要脸”
面厚是一个人对外在评价的依赖性低自我认定能力强的表现,一定程度的厚脸皮,乃是心理健康和建功立业所必需的。
“面子”这一词汇的由来现在已经很难考证清楚,但中国人好面子这一事实却是源远流长,由来已久。可以说,最好面子,又最为面子所累,是中国人追求面子的基本状况。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集体主义”一直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它从根本上确立了人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和立足,必须依靠他人来认定。而“面子”最能体现这种精神,因而成为了中国人各种社会关系的核心内容。
对于古人而言,面子实在太重要了。而在21世纪的今天,竞争愈来愈激烈,过于注重面子却很难成大器,不妨脸皮厚一些。
面厚这一概念长期背负恶名,似为正人君子所不齿,但实际上,在我们的人生和事业中,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应用着它。所以,我们应该用全新的眼光来审视它,正视其中所包含的合理成分和实用价值。面厚至少包含了以下的内容:心理健康、勇敢坚强、心胸开阔、充满自信、智谋过人等。因此,它对于挖掘人自身的潜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时把握致胜良机以及更好地适应人生和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面厚决不等于不要脸,两者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我们提倡一定程度的“厚脸皮”,而不赞同“不要脸”的观点和作法。
长期以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面厚一直是一个贬义性词汇。大概除了恋爱中女性的娇嗔(曰:“你的脸皮可真厚”)外,它总是用于责备、斥责、嘲讽甚至是对骂的场合。中国人总是忌讳谈到这个词,忌讳在别人和自己身上运用这个词,也总是标榜自己对这一个词的厌恶以示区别,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深入地探讨和领会“面厚”与“不要脸”的真正内涵和根本区别。
汉高祖刘邦,被李宗吾称为是天下脸皮至厚用心至黑之人,这话说得有点儿极端了。客观地说,刘邦应是一个“脸皮厚”与“不要脸”复杂组合变幻的混合体。刘邦年轻时曾去县令家祝贺,通过空许“贺钱一万”的方式,坐到了上席,为自己争得了面子。这其实是他气魄宏大、自信心强的一种表现,因而属于“脸皮厚”的范畴。而到了楚汉相争时,一次汉军大败,刘邦仅带着几十名骑兵逃离包围,一路又受到项羽追杀,情况危急;情急之下,刘邦竟亲手把孝惠帝和鲁元公主推落车下,滕谷下车救之,复又被推下,共有三次。为了逃命,竟然置亲生骨肉的性命于不顾,这是明显有违人伦的行为,而刘邦居然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来,这就有点儿“不要脸”了。
因此,要想正确评价一个人,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夸大也不宜缩小。决不能把“面厚”与“不要脸”混同起来。
在我们正确理解了“面厚”与“不要脸”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之后,就应当摆脱先前的困惑与烦恼,树立脸皮应该厚一点儿的观念,决心做一个心理素质过硬的脸皮健康的人。2.面厚有理,厚脸皮是人生的通行证面厚是人勇敢自信的表现,是心胸开阔,心理健康的体现,是智慧蓄谋的标志,更是人生一帆风顺的通行证。
如果一个人长着一副厚脸皮,他就能够自我肯定、自我平衡,而不必去依赖“面子”来支撑人生的骨架。通过许多案例的分析,我们认为,面厚至少包含了以下的价值,这些价值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和事业的成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面厚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对于脸皮而言,一定程度的“厚”是健康的前提,“薄”是不健康的表现。现代心理学已证明了这一点。脸皮的产生是源于外界的压力和刺激。这些压力和刺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需的。如果缺乏这些压力和刺激,那么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就会受到影响,出现智力迟钝和人格偏离。但是,如果这些刺激或压力过于频繁、强烈,而一个人又不能在心理上做出适当的反应,就会破坏人的心理和生理平衡,危及健康,危害人的社会交往。大凡脸皮“薄”者,都缺乏自我肯定能力,对于外界环境的依赖性过强,因而,心理变化总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缺乏稳定性,缺乏缓冲区,这必然会成为各种心理疾病的诱因与病源。而“面厚”者,自我肯定能力强,自我平衡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心理防卫机制和调节能力,因而可以经受得起任何的外在冲击,保证自我的情绪稳定,这就为其身心的健康和事业的成功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2)面厚是勇敢坚强的表现
面厚者,一般心理承受力都比较强,对别人的批评和指责都能勇敢面对,在遭遇挫折和失败时,也会表现的非常冷静,他们何以能够如此?原因就在于他们依靠自我肯定来实现心理平衡,外界的评论与打击只能对他们造成冲击,但却不能动摇其自认为正确的价值。所以,当他们丢面子时,总表现出某种出奇的忍耐精神,决不会张皇失措,更不会痛哭流涕或一触即跳。
美国总统历来是以面厚而著名,因为从竞选到成功他必须面对无数的非难,即使是在臭鸡蛋满天飞的情况下仍需面带微笑,保持风度。所以,美国总统的性格都比较坚强,敢于面对令人难堪的局面。马辛利总统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一次,因为一个用人问题,他遭到一些人强烈的反对,在国会会议上,有位议员当面粗野地讥骂他。他气得鼓鼓的,但却极力忍耐,没有发作。他镇定地坐在那里洗耳倾听,等对方骂完了,他才用温和的口气说道:“你现在怒气应该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利这样责问我的,但现在我仍然愿意详细解释给你听……”他的这种容人让人高度忍耐的姿态,使那位议员羞红了脸,矛盾立即缓和了下来,最终,马辛利说服了这位议员,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3)面厚是心胸开阔的表现
面厚者,自我平衡能力强,所以便能经受得住各种各样的外部刺激,对之作出合理的解释,保证稳定平和的心绪。他们总是不拘泥于“面子”上的一得一失,而是从大处着眼来理解事物发生和发展的本质与规律,因此,在对待挫折与失败上,表现出一种看得开、望得远、想得通、丢得下、耐得住的思想境界。而这种包容性正是心胸开阔的表现。凡心胸开阔者,胜则不骄败则不馁,及至荣辱不兴之境,则必能有所作为。
史蒂文森曾连续两度竞选美国总统,都未能如愿,这是件很丢脸的事。但他却有足够的胸怀和充分的幽默来正视自己的处境,因此,竞选失利不但未压倒他,反而增添了他的个人魅力。从他在得知竞选结果后答复友人询问的话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他宽大的胸怀。1952年,史蒂文森第一次竞选美国总统失败,阿利斯泰尔·库克与他交谈了一次,在谈到失败问题时,史蒂文森的回答是:“毕竟,除了我还有谁会与艾森豪威尔较量呢?”四年后,史蒂文森再次被艾森豪威尔击败,库克又给史蒂文森发来了表示关切的电报,上写:“现在——怎么样?”回电很快就来了:“除了我,还有谁会与艾森豪威尔作两次较量呢?”并不以自己的失败为耻,反而以自己敢于同强手两次对阵而荣,这就是面厚,这就是大胸怀。
(4)面厚是充满自信的表现
面厚者总是高度评价自己,对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有着充分的肯定与认识,这样,别人的议论或评说便只能成为他认识自我的一种参考,而绝对无法替代其自己的判断。因此,他们对于别人的冷遇、攻击或辱骂总能保持一种冷静的审视,自信像一道厚厚的墙可以防止其心灵由此而受到伤害。所以,面厚者甚至可以在“没有面子”的环境下长期生活,从容不迫。因为他们的心灵是高度自治的,他们不需要依靠从外界获取的能量来保证自我心理上的正常运转,他们只靠自信。
在《三国演义》中,曾有一出“孔明骂死王朗”的好戏,这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考察的是一个人的脸皮功夫。那是在公元227年,孔明兵出祁山,曹真率兵迎战,二军对垒于祁山之前。在决战前,双方先来了个“骂阵”。先是王朗策马阵前,向孔明劝降,他说:“你通达天命,亦识时务,为何要毫无理由地挑起战争?要知道,天命有变,帝位更新,归于有德之士,这是大自然颠扑不破的道理……”接着便大赞曹操一番,指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还是快快归顺大魏吧。王朗也是能言善辩之士,他以理劝诱,使蜀军兵将不觉动容。参谋马谡认为,王朗不过是效法从前季布大骂汉高祖,试图以气势破敌。王朗讲罢,孔明却哈哈大笑,朗声斥道:“你原是汉朝元老,我还以为有什么高见值得洗耳聆听,没想到,说出来的却全是混账话……此次,我奉君命出兵,旨在讨伐逆贼,大义分明,日月可鉴。你胆敢站在阵前,厚颜无耻地大说天命如何,简直是荒谬透顶。你这个皓首匹夫,白须叛贼,想必即将奔赴冥府。到时候,你有何面目,见汉朝二十四帝?!你且快快滚到一边,派出别人来一决胜负吧。丑恶如你,哪有在此撒野的资格?!”孔明刚说完,王朗就口吐鲜血,落于马下,当场毙命。
王朗是被气死的,也可以说是由于面子丢得太大而死,更可以说是由于脸皮太薄而死。王朗脸皮之所以薄,是因为他不自信,虽然他也讲人应顺应历史的规律而行事,但他在骨子里更害怕“叛臣逆子”这个恶名,一旦被别人揭了伤疤,说到痛处,便羞恨交加,失去自我平衡的能力,导致猝死,而孔明之所以能够面对斥责而依然镇定众容,则在于他的自信,因为他相信自己的选择,也相信自己可以智取王朗,刀不血刃而震碎敌胆。由此可见,自信与否不仅可以决定面之厚薄,还可以决定事情之成败。可以说,没有自信面便厚不起来,而面厚者必有自信。
(5)面厚还是有智谋的表现
面薄者,以“面子”之大小有无来衡量事物,其标准是纯伦理型的;而面厚者,以结果之成败得失来衡量事物,其标准是务实型的。大凡有智谋者,面必厚,因为他自知玄机,对事情发展的良好结局充满自信,所以他们可以忍受一切,包括“最没面子”的情形。而面厚者,也往往是良谋在胸或“满肚子的鬼点子”,自有一套自认为佳的生存哲学和处世法则。
美国大资本家老范德比生前得罪了不少人。怎样才能避免在他死后他的“帝国”不会遭到攻击呢?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步好棋。
范德比确定其长子威廉为继承人,次子杰姆因此而不乐,行为放浪,经常去范德比的老对手——纽约《论坛报》主笔格里莱那里去借钱,前后共借了上万美元。范德比早知此事。一天,他闯进了格里莱的办公室咆哮道:“你没有征求我的同意就借钱给我的浪荡儿子,我坦白告诉你,你别指望我会替我儿子还这笔债。”格里莱大怒,他叫道:“滚出去!你不想想你的话会弄臭我的房间吗?”老范德比回家后对大儿子说:“格里莱一贯骂我,不管我得罪他不得罪他,他反正要骂我,所以我索性今天大大地得罪了他。但你要记着,我只能控制钱,不能控制人心,而格里莱可以控制人心。你必须借助于他。今天我给你制造了一个机会。在我死后,你可以到格里莱那儿登门道歉,你可以在他面前大骂我是乌龟王八,骂得愈臭愈好。反正我死了,怎么骂都可以,我也听不见。”
老子死后,威廉依计而行,登门拜见了格里莱,以10倍的利息付清了弟弟的欠债,他说:“我父亲对您的失礼,我认为即使百万美元也不足以弥补的。我现在奉上这笔款子,既作还债,也作赔偿。”不出所料,范德比命归西天不久,其死敌古尔德便在报纸上对威廉进行大肆攻击。但是,这回格里莱却按兵不动,于是古尔德的《世界报》只好罢手,草草收兵。
老范德比作为一个商业时代的成功者,其脸皮不可谓不厚。但这厚决非是毫无道理的厚,而是棋高一着,暗施计谋。他主动去找敌手那里去自我败坏形象,并授意儿子在自己死后臭骂自己,都是为了日后替儿子买人情。可见,面厚者的“面子”总是不白丢的,他们深知自己的目标以及自己行为的投入产出比,他们更懂得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有计谋的表现。
3.厚面无敌,面厚有无可估量的作用
面厚的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许多极为有用的价值,这些价值足以鼓起我们的勇气,使我们觉得有必要去“厚着脸皮”把自己磨炼成一个“面很厚”的人。
自古凡成大事者皆是面厚之徒,因为面厚就表明心理素质良好,有很高的情商,这是成功者必备的条件,有助于其自身潜能的发掘和人生价值的充分实现。
(1)面厚有助于我们挖掘自身的潜力,实现最
有价值的人生面薄者,丢一次脸便终生不忘,可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便失去了再次尝试,进一步奋斗的勇气。而面厚者则可坦然承受,并因之而激发出无穷的创造精神和奋斗意志,从而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最大极限,创造出非凡的成就来。
玛丽是美国圣保罗市的缝纫机推销员,每月平均维持销售15台的纪录,这一纪录一直使她备感骄傲。有一天,她在鱼市上向一位中年人推销,却遭到呵斥,并警告说如果她再不离去,就要把水泼到她身上。玛丽并未介意,还想继续同他讲话,但做梦也想不到的是,那位中年人竟真把整桶的水毫不客气地倒向了她,使她当众成了一个落汤鸡。受到这种羞辱,她不禁泪珠滚滚。“我何必要接受这种耻辱?即使我不做缝纫机的推销工作,丈夫的收入也足够养活一家人。在外抛头露面,还碰到这种惹人笑话的事……我……再也不干推销员了!”她下定了决心。但是,回家之后她冷静了下来,她觉得自己不能在这种耻辱面前退却,一股不服输的念头油然而生。经过数天的思考,她终于得出一个结论:“目前,我在公司一直是推销冠军,也许,这个工作就是我的天职,很可能是上帝有意的安排。如果我就此停止推销工作,这一生必定死都要受这次失败和耻辱感的缠绕,永远不得安宁。好吧,我绝不为这次事件而气馁,我要一直维持冠军宝座到四个孩子大学毕业。”玛丽以鱼市上的失败为新的起点,创造了连续15年推销成绩第一的佳绩。在美国的任何行业,至今还没有一个推销员,改写这一在自己的公司守住15年冠军宝座的纪录。如果玛丽的面子太薄,就不会有她后来的惊人业绩,正是由于她具备很强的心理承受力,又能奋发努力,她才最终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光荣。
(2)面厚有助于我们争取机会,把握机会,实
现人生的理想与抱负任何人的成功都不能离开机遇。面薄者怕丢脸、怕失败,总是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所以总是与机遇擦肩而过,与成功无缘。而面厚者,不怕被拒绝,不怕说闲话,敢闯敢干,总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因而也就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某单位一位女会计,因人长得漂亮,多次受到财务部经理的骚扰,后因这位经理屡遭斥责和拒绝,便产生打击报复心理,于是找了个借口让这位会计下岗了。
这位女会计的一个朋友向她献计说:“每个男人都是好色之徒,你若想报复这位癞蛤蟆经理,凭你的姿色,攻下总经理的堡垒决没有问题。”这位女会计心领神会,一天,她经过精心打扮后来到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见是一位漂亮的女下属来访,于是关上门接待她。她把自己的委屈一边向总经理倾诉,一边用媚眼向她频送秋波。总经理听后,当时就答应说:“好,你的情况我已经了解,我会为你摆平这个癞蛤蟆的。不过……”总经理顿了顿,试探性地问道:“不知我在你心里是否也是一只癞哈蟆呢?”“嗳呀,总经理,人家不就把您当靠山才向您诉苦的吗?我巴结您还来不及呢?”这位女会计声音变得娇滴滴的,真令总经理不能自持。不过,毕竟当时是上班时间,他也不好太放肆,于是悄声问道:“那我晚上请你在得月楼晚餐,可以吗?”女会计欣喜地答道:“当然可以,陪总经理吃饭,我还感到非常荣幸呢!”
此后,这位女会计不仅恢复了工作,而且不久后取代那癞蛤蟆,成了财务部经理。
(3)面厚会赢得一个好人缘,很快地适应人生
和社会面厚会赢得好人缘。这是因为,面厚的人,对别人的过激之举总能报以一种宽容大度、不计前嫌的态度。宽则得众,得众则道路通达,道路通达则必会事业有成。
面厚,是心理素质优秀的标志,是意志心性坚韧的表现。而优秀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4.渐趋佳境,面皮厚的三种修炼境界
研究历史和现实中的“面厚”,我们发现有着不同的境界和层次。境界越高,则表明面厚不仅是一种心理修炼的更臻完善,更标志着一种道德的成熟。
面厚可分为三个层次:不惜一切代价取胜的境界、自我反省的境界和斗士境界,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修炼过程。
(1)第一种境界:不惜一切代价取胜
“面厚”最原始的状态不带道德色彩,它纯粹讲述关于如何得到你想得到的目的;换言之,不惜一切代价取胜。处于这种状态,“厚”毫无良心可言,“厚”极端无情。
“面厚”最原始、最表面的形态不讲伦理,只讲有效行为。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家美国航空公司的雇员们为了减少营业费用,在伪造飞机保养和安全检查报告时东窗事发,当场被抓。那些下令伪造这些报告的行政官员十分清楚,他们把乘客、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生命置于极危险的境地——这与他们节省下来的金钱毫不相称。
矛是维持和平的有用器具,也是致人于死地的兵器。“面厚”犹如矛一般,本身并不具有邪恶的属性,每个人都可以将“面厚”运用在纯粹追求私利上。
有一些人直观上善于将“面厚”作为实现他们自私自利动机的工具。对这些人来说,为了获胜,没有不能付出的代价,只要能够赢得胜利,他们可以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
古往今来,从东方到西方,有许多利用第一种境界的“面厚”来进行渔利的事例。试看美国储蓄贷款机构的倒闭和国际商业信用银行的非法交易,在这些机构的背后,所有“声名显赫”的个人都是实践最原始状态“面厚”的高手。
他们的脸皮厚得刺不进扎不透,保护他们免遭他人所有可能非难和自己良心的谴责。当他们用矛刺那些不具怀疑之心、对其信赖的公众,让那些无辜的储蓄者流着金钱之血而慢慢死亡的时候,他们的心很黑,对这些人来说,私利是目的,厚是手段。
第一种境界的厚,引导我们取得成功,然而,我们的成功通常没有甜蜜之味。利用无情的手段征服他人并不难,你只需要向魔鬼出卖你的灵魂。
(2)第二种境界:自我反省
在第一种境界之下隐藏着厚的更深一层的精髓。有一些人实践第一种境界的厚,发现就连他们自己也感到它令人厌恶;所以,他们开始进行自我反省。
自我反省是一种心理过程,为了彻底的了解厚,我们不得不提起人生灵性生活与厚的关系,因为人类不论是在公事及私事上都受着他们的心理及灵性观念的影响。
在东方人看来,经商、兵法、哲学与心理、精神不可割离,心灵的智慧是人类生命之根;智慧只有一种,而智慧的运用则是无穷无尽的。与此相反,西方世界一般将生活的知识分成若干部分,然后把它们分门别类放在书架不同的隔层。那些实践第一种境界的厚者,如果不修炼第二种境界,则会变成害人害己的危险人。
处于自我反省阶段,个人常常是很脆弱的,因为他们拒绝采纳第一种境界那种有力而邪恶的举止,正在探索不为人知的王国,他们的心灵亦要求他们的行为更令他们满意。这时,他们处于一种易变、混乱、有时是很痛苦和忿怒的状态。
他们被自己新发现存在于自己身上的许多敌人所压倒,这些敌人就是他们性格上的缺陷:贪婪、愤怒、自我怀疑、自我限制、妒忌、羡慕、害怕、羞愧、担忧、心胸狭窄、憎恨、欺骗、欲望、自私、懒惰、虚伪和虚荣。他们发现自己的心灵就是高贵与低贱、荣誉与耻辱、快乐与悲伤的根源,与此同时,他们有很多仇人,他们要排除这些障碍的能力很微弱。
在这一阶段,即使他们看上去或许散漫无力,但是他们的内心正在进行一次有力的转变。
(3)第三种境界:斗士
斗士是最后一种境界,它将前面各种境界融为一体。这时,你能够为崇高与无情创造一个汇合点。
经过第二种境界之后,面厚的实践者变得冷漠而勇敢。他们采取了斗士的态度——宁静与超然。他们把人生视为是一场必须进行的战斗,除此之外,别无出路,胜利是惟一的目标。
他们用邪恶的外部因素宁静地进行搏斗,同时勇敢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敌人。这时,他们便能够摆脱内心的敌人,它们的存在就不会妨碍他们的行动,正是这种超然和宁静之力使斗士得以镇定自若、通情达理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13世纪,最伟大的印度哲学家江卡拉查亚说过,纵然是最伟大的斗士,身临战场时也会吓得直冒冷汗。然而,他的身躯害怕、心境胆怯之时,灵魂却无所畏惧。他能使自己摆脱身躯和心境的胆怯,让灵魂无所畏惧,坚不可摧。
一部老电影,是关于早年美国拓荒者的勇气和爱情的故事。显然,他们懂得那种镇定目标。目睹他们那种斗士般的胆量和自决自主的壮举,使人在看电影时多次感动得潸然泪下。
我们让面皮厚一些的目的在于能够保护自己免遭他人侵犯。
这样做,我们就能成为斗士,不过,不是西方传统观念上的“杀人机器”。这一类斗士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的,外在能力是受内在智慧所支配,而内在智慧则是通过接受生活的挑战和寻求精神平衡陶冶而成。
16世纪,日本一位剑术大师宫本武藏曾经说:“武士乃是能文能武之辈。”此话的含义是,欲成为真正出类拔萃、鹤立鸡群的武士,你的文才必须胜过武功,赫赫有名的战将是一位泰然自若之士,他通过理解人生才能精通手中兵器的威力。比方说,日本古代的武士舞剑之道与我们如何料理日常工作,尤其是生存十分相似,武藏还说道:“武士的武功之道乃自然之道。你只有符合自然之力,稔知万事万物之规律,方能顺乎自然地击败敌人。”
当我们实践第三种境界面厚时,将渐渐的发现灵性世界与世俗世界之间并无区别或冲突,精神力量将成为征服日复一日现实的基本器械。当我们将精神上的远见卓识运用到无情的商业世界之中,我们就能在灵性世界和物质世界两个方面双双获得最大丰收。5.该丢脸时敢丢脸,厚着面皮奋发图强人生在世处于一种保面子和丢面子的辩证运动过程中,丢面子从短期看可能对一个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但从长远看,也并非是一件坏事,它会成为催使你发奋图强的内在动力。
丢脸的事谁也不想做,但由于生活的复杂性,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往往又不得不丢脸。丢脸是不光彩的,又常常是不邀而至。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不丢脸。我们在一生中可能要丢许多次脸。这样,我们就需要对丢脸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即如何认识丢脸。
丢脸对我们来说毕竟是一种损失,是我们不情愿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丢脸。一旦丢脸,我们也要把丢脸的不良后果看得淡一些,并且将丢脸看成是一种磨炼。
将丢脸视作一种磨炼,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丢脸可以使我们的脸皮厚起来,这一点在脸皮训练一节中已经提及,脸皮不磨不厚,脸皮不打不厚,多丢几次人其实就是在磨脸皮,在敲打脸皮。而脸皮厚是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益处的。二是丢脸可以使人发现自己的弱点,改正自己的错误,取得更大进步,同时,它还可以催人发奋,令人图强,最终再将丢的脸找回来。
将丢脸视作一种磨炼的第二层意思又可以延伸为两个含义:一是丢脸使人发现错误,二是丢脸令人奋发图强。
丢脸从短期来看对一个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但从长远来看,它可能并非一件坏事。因为我们不愿意丢脸,所以一旦丢脸,我们会很难堪。为了找回丢的脸,我们就必须努力进取,勤奋工作,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最后将丢的脸再找回来。
西汉初年,北方的匈奴首领冒顿杀父自立为王,以力自威,这大大地威慑了它的邻国东胡。为了限制匈奴的发展,东胡国不断挑衅,企图寻找借口灭掉匈奴。
匈奴人生活在西北部的草原上,以强悍善骑著称。国中有一匹千里马,皮毛油黑发亮如软缎,全身上下没有一根杂毛。它能日行千里,为匈奴国立下过汗马功劳,被视为国宝。东胡国知道后,便派使者到匈奴国索要这匹宝马,匈奴群臣认为东胡国太无理了,一致反对。
足智多谋的冒顿一眼便看穿了东胡的用意,但他并没有表露出来,他知道,舍不得孩子打不着狼,决定忍痛割爱来满足东胡的要求。他告诉臣下:“东胡之所以要我们的宝马,是因为与我们是友好国家。我们哪能因为区区一匹千里马而伤害与边邻的关系呢?这样太不合算了。”这样,他就把宝马拱手送给了东胡。
冒顿虽然表面上不与东胡作对,但他暗地里壮大实力,明修政治,希望有朝一日将丢的脸找回来。
东胡国王得到千里马以后,认为冒顿胆小怕事,就更加狂妄。他听说冒顿的妻子很漂亮,就动了邪念,派人去匈奴说要纳冒顿之妻为妃。
冒顿的妻子年轻貌美,端庄贤淑,深得民心。匈奴群臣一听东胡国王如此羞辱他们尊敬的王后,都气得摩拳擦掌,发誓要与东胡决一死战,冒顿更是气得牙齿咬得吱吱响,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还算个男人?况且还是个国王!然而他转念又一想,东胡之所以三番五次使自己丢脸,是因为东胡的力量还比匈奴强大,小不忍则乱大谋,一旦发生战争,自己的实力不济,很可能会战败,还是再忍让一回,等以后有了合适的时机,再与东胡算总账。
于是,他强作笑颜,劝告群臣:“天下女子多的是,而东胡却只有一个啊!岂能因为区区一个女人伤害与邻国的友谊?”这样,他又把爱妻送给了东胡国王。
之后,他召集群臣,指明东胡气焰嚣张的原因,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鼓励大臣们内修实力,外修政治,以后将丢的面子找回来。群臣听冒顿分析得有道理,于是也按照冒顿的要求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以图日后能够雪国耻,报仇恨。
东胡国王轻而易举地得到千里马与美女,就认为冒顿真的惧怕他,更加骄奢淫逸起来。他整日灯红酒绿,寻欢作乐,不理朝政,国力越来越衰弱。然而他却毫无自知之明,又第三次派人到匈奴去索要两国交界处的方圆千里的土地。
此时的匈奴又怎么样呢?匈奴经过冒顿及其群臣多年卧薪尝胆的治理,政治清明、实力雄厚、兵精粮足,老百姓安居乐业,已远远超出了东胡。
东胡的使臣来后,冒顿召集群臣商议,大臣们不明白他的态度,都在那里沉默,有人耐不住这可怕的寂静,联想到以往两次的事,就试探地说:“友谊可能重于一切,我们就送给他们千里土地好了。”冒顿一听,怒发冲冠,拍案而起,振振有词道:“土地乃社稷之根本,岂可割予他人!东胡国王霸我皇后,索我土地,实在是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现在天赐良机,我们要灭掉东胡,以雪国耻!”他亲自披挂上阵,众人同仇敌忾,一举消灭了毫无防备的东胡。
冒顿将丢脸视为一种磨炼,把丢脸作为一种与敌人斗争和周旋的策略,他通过丢脸使群臣意识到弱国被人欺的道理,鼓励群臣和百姓发奋图强,卧薪尝胆,先壮大自己,然后再与敌人作战,找回丢去的脸面,如果冒顿当时被夺马霸妻之后不愿意丢脸,只是一味的意气用事,与东胡发生战争,鉴于当时国力弱小,很可能会全军覆没,自己的政权被推翻。冒顿没有这样做,他将丢脸巧妙地转化为刺激群臣和百姓辛勤劳作的外在因素,最后灭掉了东胡,将自己多次丢的脸一次挽回。
“面子”无价,因为它代表着人的尊严,失去尊严的人一文不值。“面子”该弃,厚脸人得到的远比尊严更宝贵。
6.处窘迫尴尬之时,厚着脸才能少丢脸
面厚往往是心理素质过硬,心智聪慧的表现,只有面厚才能遇事从容镇定,随机应变。
一个人丢了脸以后的表现,可以体现出他的心理素质如何,也可以检验他的脸皮薄厚程度。脸皮薄的人往往心理素质差,当他们因为某件事情丢了脸后,他们往往表现为紧张、焦虑、烦躁、羞愧和无所适从。正因为这样的心理控制了他们的大脑思维,所以他们就不可能在这种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再去认真考虑如何将丢失的面子再找回来了。
面厚的人往往心理素质好,当他们因为某件事情丢了脸后,他们往往表现为镇静、大度、从容和反映灵活,这样的特点使他们不会因为自己丢了脸而思维停滞,他们在丢了脸之后不会慌乱,甚至能够灵机一动,想出好的策略和方法,把自己丢的脸找回来。
反应灵活就是在出现尴尬局面时,通过各种方法使自己少丢脸,不丢脸,丢对方的脸。
(1)通过自嘲主动丢脸以示面厚
自嘲,是指在面对不利形势时,或者在已经丢了脸的情况下,自我讽刺、挖苦,主动地使自己再多丢一些脸。但这并不是目的,自嘲的真正目的是少丢脸。
人们之所以要自嘲,必定是因为他们已经丢了一部分脸面。自己丢自己的脸,有为别人代劳的作用,既然自己已经很自觉地把脸丢了,别人就没有必要再丢你的脸了。他们自嘲又主动地丢更多的脸面,很有可能达到负负得正的效果。
自嘲这种方法有两个作用,一是转移人们的注意力。他们的注意力原来关注的是自己丢了脸,自嘲可以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二是表明自嘲的人不在乎刚刚丢失的脸面,其暗含的意思也是让人们不必过多地关注刚刚发生的丢脸行为。
(2)通过巧言达到不丢脸
自嘲可以使一个人丢的脸减少到最小程度,但是无论如何,他还是要丢一些脸的。自嘲不可能将丢的脸全部找回来。
既然丢脸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所以一旦我们丢了脸,肯定会希望将丢的脸全部找回来,这有什么办法吗?
巧妙的运用语言的艺术可以做到这一点,恰当的言词,妥帖的话语常常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尴尬处境,并且把丢的脸全都找回来,这非那些脸皮厚的人不可为之。
临危不乱需要有超人的勇气,巧妙的利用语言找回已丢的脸需要灵活的头脑,而不管超人的勇气还是灵活的头脑,都是与脸皮厚联系在一起的。
(3)设法使对方丢脸
这里的对方指的是那些使我们丢脸的人,这些人往往不怀好意,利用各种可乘之机,搜扬刮肚,想方设法,以使别人丢脸为快。
对待这种人我们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让他们丢更多的脸,在此基础上将自己丢的脸找回来。
晏子是齐国的大夫,有一次他出使楚国,楚王和他的左右想要羞辱他一番,便故意与晏子站在前庭说话。
这时,武士押着一个人从楚王面前经过,楚王问道:“绑的是什么人?”武士回答说:“是齐国人。”楚王瞅了一眼晏子,挑衅说:“齐国人生来就是盗贼吧?”
晏子针锋相对,说:“大王,江南有桔树,把它移栽到江北,就变成了枳树,之所以如此,那是随着地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当今的齐国人,在齐国不偷不盗,很守本分,到了楚国就胡作非为,大偷特偷起来,这大概是楚国的恶习熏染的吧。”
让对方丢脸从而找回自己已丢的脸,这只适用于那些对方妄图丢我们的脸使我们难堪的情况。我们在让对方丢脸时,还要按着对方使我们丢脸的路径走,这样效果才最好。
马克·康奈利是美国的剧作家,他的作品《绿色的牧场》深受观众好评。马克·康奈利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他那难寻一毛的秃头,有人认为这是智慧的象征,也有人拿它取笑。
一天下午,在阿尔贡金饭店里,康奈利遇见了一位油星油气的中年人,这位中年人看到康奈利的秃头,便用手摸了摸,然后一脸得意地说:“我觉得,你的头顶摸上去就像我老婆的臀部那样光滑。”听完他的话,康奈利满脸狐疑地看了看他,然后他也用手摸了摸,说道:“你说得一点也不错,摸上去确实像你老婆的臀部一样。”
一句话说得那个中年人脸色大变,嘲弄别人没成倒使自己受到嘲弄。
康奈利在受到中年人的嘲弄后,没有直接地反驳他,而是按照他嘲弄自己的路子继续往下走,结果却得出了违背中年人初衷的结果,羞辱了这个不懂礼貌的中年人。7.处形势不利之境,厚着脸为自己长脸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为自己长面子绝对需要一张厚脸皮,因为缺少一张厚脸皮,一个人就不会在不利形势下思维活跃,像平时那样反应灵敏。
在不利形势之下为自己长脸这是应付尴尬局面的最高境界。因为尴尬局面发生后,自己已经丢了脸,要想部分或全部挽回已丢的脸面已属不易,而在这样的基础上不仅要全部挽回已丢的脸面,而且还要为自己长一些脸,这更是难上加难,正因为它难达到,所以一旦达到,效果应该是出奇得好。
脸皮厚却可以保证一个人在遇到尴尬局面时像平时一样聪慧。
正大综艺的前主持人杨澜是一个素质非常高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有一次,杨澜到外地为一个晚会当主持人。晚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台下的观众们也是非常热情。
一个演员演完了节目,杨澜到台上报幕。就在这时,一不小心被话筒线绊倒了。台下的观众席立时响起了一片唏嘘声,有为杨澜担心的,也有为她起哄的,摔倒在地的杨澜站起身来,毫不紧张,她面带微笑,对观众说:“朋友们,今晚你们真是太热情了,你们的热情禁不住都让我倾倒了,谢谢大家。”
几句精彩的话立刻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在观众的大脑中杨澜主持节目摔倒在地的印象已毫无痕迹,而她从容地处理尴尬局面的能力却深深刻在脑海中。良好的应变能力正是一个主持人最为重要的素质,人们对杨澜的主持才能更加叹服了。
当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为自己长脸往往需要人们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展开联想,曲解自己的丢脸行为,变丢脸为长脸。
张作霖是民国时期的大军阀,但他强烈主张抵御日本侵略,这一点深得人心。
有一次张作霖出席名流集会。席间,有几位日本浪人突然声称,久闻张大帅文武双全,请即席赏幅字画。张作霖明知这是故意刁难,但在大庭广众之中,“盛情”难却,就满口答应,吩咐笔墨侍候。他潇洒地踱到桌案前,在满幅宣纸上,大笔一挥写就了一个“虎”字,然后得意地写上落款“张作霖手黑”,钤上朱印,踌躇满志地掷笔而起。那几个日本浪人面对题字,一时像丈二和尚一样,摸不着头脑,面面相觑。
机敏的随侍秘书一眼发现了纰漏,“手墨”怎么成了“手黑”?他连忙贴近张作霖身边低语道:“大帅,您写的‘墨”字下面少了个‘土’,‘手墨’变成了‘手黑’。”张作霖一瞧,不由得一愣,怎么把“墨”字写成“黑”了。如果当众更正,岂不大煞风景?
张作霖眉梢一动,计上心来。故意呵斥秘书道:“我还不晓得这‘墨’字下面有个‘土’?因为这是日本人索要的东西,不能带土。这叫做寸土不让!”语音刚落,满堂喝彩。那几个日本浪人这才领悟到张作霖不好惹,他们越想越没趣,只好悻悻退场了。
张作霖在自己丢了脸的情况下,并没有乱了阵脚,而是将错就错,巧妙地暗示大家他把“墨”写成“黑”,不是因为自己不会写,而是因为他有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对于日本的侵略寸土不让。这样一来,形势大变,本来已经丢了脸的张作霖不但找回了丢的脸,而且得到大家的称赞和敬佩,为自己长了脸。
总之,惟有脸皮厚的人面对极为不利的处境时才不慌乱,反应灵活。因为脸皮厚的人一般都有比较好的心理素质,而这能够帮助他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找到良好的解决办法,可以让那些令自己丢脸的人丢脸,或者为自己长脸,反败为胜,化险为夷。
大海因厚而博大,大地因厚而承载万物,人因脸厚而成就人生的大业。
8.巧扮黑脸敢拒绝,甩掉肩头人情包袱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为“人情包袱”所累,几乎不堪重负,皆因脸皮太薄所致。所以,只有常扮黑脸,才能扔掉这些“包袱”,轻松自在地生活。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为“人情包袱”所累皆因面皮太薄之故。人要想活得轻松,最好不去背无谓的“人情包袱”,不要因为拒绝了别人而有愧于心,不要为说自己对别人的请求无能为力而感到丢脸,不要因为扫了别人的面子而难为情,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意去硬充大头,对于自己不便办理和难以办到的事,应当厚着脸皮托辞掉,甚至有时扮扮黑脸也无妨。
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大学教授,又是前清皇帝的亲戚,是一位炙手可热的大名人。因此,登门造访的人总是接连不断,简直踏破了门槛。
直言不讳地说,到先生家的人虽多,但纯为探访而不有求于先生者可谓稀如星凤。求的内容,大致有二:一是举办某某活动,欲请先生光临、捧场;二是求先生挥毫写字,用先生自己的话说则是,“将白的写成黑的”。其实这都顺理成章,先生名头太大,在活动中一露脸,立即大群记者一拥而上,电视转播,报纸载文,举办者脸上添光,知名度鹊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而字,一则具有高度艺术价值,挂于客厅中可临摹,可欣赏,可炫耀,二则虽人人都不会公开承认,但私下里一致认同,可卖大价钱,是为可居的奇货,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试想,如果对这些人一一照顾,个个给面子,老先生岂不是要累死?那些人个个是厚黑高手,全有一套死缠硬泡、蹬鼻子上脸的功夫,委婉的拒绝是不顶用的。因此,老先生有时对他们毫不客气,干脆“黑”起脸来,将其拒之门外。
一日,电话铃声忽然大作,启功先生正处理文稿,犹犹豫豫本不想接,但打电话的人极有耐心,先生又恐是老朋友或公家部门打来,接了,一问对方姓名,并不认识。问何事,对方称先生曾为某书题签,现该书已出,欲明日亲自送来。先生当即说:“谢谢。不过这样的小事,你也不必跑了,通过邮局寄来即可。”对方不干,非要前来,称为探望。先生解释道:“我现在很忙,身体又不大好,你来我也无力接待,请原谅,书还是寄来吧。”对方不肯,先生索性挑破窗户纸,单刀直入,问:“你说你还有什么事吧。”对方称,没事,就是想看看你。先生答道:“你既然那么想看我,也行。我给你寄张相片去,你可以从从容容地看。”此人仍不罢休。几个回合之后,先生被逼到“墙角”,于是说:“好吧,你明天何时来,说个点儿。认识不认识我这儿,就在大门口,你也不用进我的门,你不是就为看我吗?咱俩就在门口对着看,你看我,我瞧你,你要近视,带上眼镜,我也带上花镜,好好瞧瞧你看半个钟头,够不够,若不够,看两个钟头也行。”对方听先生动怒,又拉出一张“虎皮”,说先生的某某老友也要同来。先生再一细问,对方又说先生的这位老友前些日子出差在外,不知明天能否回来。先生气得不得了,干脆挂上了电话。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打电话的人脸皮够厚,老先生脸子够“黑”,最终启功老先生还是没有背上这个“人情包袱”。
9.厚颜虚心听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般情况下,人如果挨骂或受到警告指责,就会感到面子上挂不住,心里不痛快,如果此时,厚颜以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会耳顺心舒,身心坦然。
常人都乐意听好话、听表扬、听奉承话、听恭维的话、听鼓吹的话、听抬举的话。这些话,不论是当面听到还是背后听到,也不论这些话是真的还是假的,也不管说这些话的人是诚心善意的还是虚情假意的或恶意的,都喜欢听。
与此相反,常人总是讨厌听批评指责的话,讨厌听不满自己的话,讨厌听指出自己失误的话。不论这些话是当面听到还是背后听到,也不论这些话是真的还是假的,也不管说这些话的人是诚心善意的还是有意中伤的都讨厌,都不愿意听到。如果说者是这些话的直接发出者一定会讨厌他,恨他,甚至可能恨他一辈子。他如果是这些话的转述者,也可能讨厌他、恨他,认为他是赞同这些话的。听到这些话总觉得逆耳,心中不愉快,脸上挂不住。
殊不知,这正是常人常犯的一种错误,一种面皮过薄的错误,一种由心理脆弱或无自知之明,或追求虚荣所导致的一种错误。
面对批评和赞扬,人们近乎本能地拒绝前者而喜欢后者。这除了可能是批评者缺乏批评艺术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批评和赞扬的本身会使人产生两种相反的心理反应。当一个人受到批评时,往往会觉得丢脸、难堪、悲伤、恼火而生气;而在得到赞扬时,会有振作、兴奋、自豪、惬意、快乐的感受。因此,人们一般不会认为挨批评是件舒服的事。
一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和自尊,或担心缺点和错误被人看穿会影响自己的成功和发展,常常就会有意无意地以种种方式来拒绝、逃避批评,很少有人会真正地把批评看做是针对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人格。即使是“忠言”,听起来也“逆耳”。
从理智上说,没有多少人不懂得“人无完人”的道理,也没有多少人不知道对待批评应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平时,我们不难听到或看到人家使用“欢迎批评”一类的词语,甚至自己也不只一次地用过。但实际上,一旦有人果真提出批评时,受批评者往往就会像遇到电击一样立即缩回,采取拒绝、逃避的形式为自己辩护。
这种经历和体验,你、我、他大概都不陌生吧!面对批评,人们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多半不是自己的过错,而是“大家跟我差不多,你为什么单和我过不去”;“你不拿镜子照照自己,有什么权利批评我”;“我哪里得罪了你,你何必这样”;“你无情,别怪我无义”等一类的反应。因此,如果批评者是你的上司,你即使不便顶撞几句,也可能耿耿于怀,在工作中消极抵抗;如果批评者是你的同事,你即使不大发雷霆,也可能会报以讽刺挖苦,或伺机找茬;如果批评者是你的同学或朋友,你即使不和他急吵一番,也可能会责怪对方背叛了你,并把你们之间的情谊打上句号。
走出这一误区的办法,单靠笼统地告诫自己下次要虚心接受批评是缺乏约束力的,应该让自己的脸皮厚一些,再厚一些,硬着头皮听取对方的批评。具体说来,应分两步来解决:
第一步,要耐心倾听批评。当别人对自己提出批评时,你既不要急于反驳,辩解,或阻止,或拂袖而去,也不要嬉皮笑脸,满不在乎,或漫不经心,假装糊涂。既不要轻易断言批评者怀有恶意、敌意,居心不良,或故意挑剔,对人不对事而大动肝火,也不要惊惶失措、再三道歉,或无地自容,低声下气,把自己看得一钱不值。而应该保持自然大方的表情和姿势,认真而耐心地听完对方的批评,然后用自己的话简明地概括出他批评的大意,并问他是不是这个意思,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在倾听批评的过程中,如果你感到自己快忍不住了,可立即这样提醒自己,“我非完人,别逃避,别发火,别害怕,听完再说”。
一般说来,批评者并不能从批评中获得什么好处。相反,可能还有所失。如果他提出的批评是诚恳、善意的,利于受批评者改正缺点或错误,相反,如果他出于恶意、敌意、动机不良,那他便暴露了自己,便于你早做准备并寻找对策。怕就怕别人对你早有意见,心怀不满,表面上又对你一副笑容,甚至赞扬,却在背后搞鬼,或在关键时刻突然对你发难。
第二步,要学会接受批评。首先要有能够接受批评的胸怀。其次,要有接受批评的勇气。如果别人发现了你的缺点、错误,批评得有道理,你不要拒绝人家的好意,更不必担忧接受批评便矮人一等。拿出勇气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你下次也许就不会出现类似的差错了。
第三步,要有接受批评的智慧,要是别人批评得有道理,但方式、方法不对,你可以把它改为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方法来解释;如果别人批评错了,你也宜先表示谢意,然后再作必要的解释。至于对那些为了发泄个人的嫉妒、怨恨,纠缠早已结束的往事,或怀有其他恶意的批评者,你当然既有权提出正告,又没有义务去接受。
在一般情况下,人如果挨骂,或受到警告、指责时,大家都会感觉面子上挂不住,心里不痛快。此时,你不妨把上述道理回想一遍,你的内心就会平静许多,脸上也就坦然许多。
愿听赞扬奉承话的人常见,而愿听批评斥责意见的人少见。所以世上平凡流俗的人多,有厚颜大智的人少。
10.制人攻心面要厚,奇招开辟腾达之途
人非圣贤,所以也就不可能不受欲望的诱惑。只是不同的人对诱惑的抵抗力不同罢了。所以面对自己的上司,如果能厚着脸皮攻破他的心灵缺口,你就会为自己的前进的道路,开辟一条坦途。
清心寡欲的人对诱惑的抵抗力稍强一些。欲望多而且欲望强的人对诱惑的抵抗力稍弱一些,不管哪种人,都会受到外界各种诱惑因素的影响,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人类欲望的种类很多,如,食欲、贪欲、色欲等。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欲望有着不同的要求,有些人强烈要求的东西不一定也是别人强烈要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偏好。这个欲望偏好也就构成了他的心灵缺口,心灵缺口是最容易被攻破的壁垒。只要能够抓住一个人的心灵缺口,就能够找到打动这个人的办法,使其为己所用。
面子与心灵缺口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当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心灵缺口时,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了他的欲望所在,如果我们能够满足他的欲望,那么就是给了他面子,如果我们能够满足他最强烈的欲望,那么就给了他最大的面子。因此,当我们要给别人面子时,就要了解别人最强烈的欲望,即了解别人最在乎什么,一旦满足别人最在乎的方面,收到的效果往往是出奇的好。
某市市长是从外地某副市长岗位上调来上任的,因为人大还没有正式任命,故其市长前还有个“代”字。这位代市长一心想在这个新环境中创造一个好印象,让这里的老百姓都觉得他是好官,并且才能非凡。于是,他找来两名心腹为他出出主意。这两名心腹说:为官诀窍,市长大人本是应该清楚的。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必须在前任身上,即找出本市前任遗留下的问题,砍他一斧头;其二是立新规,要把过去的政府里的一些制度作一些改变,使大家按您的要求来运作政府机构;三是树一个形象工程,并大张旗鼓地予以宣传,这种工程又好看又能得实惠。市长听了,为难地摇了摇头,说:“这些我确实都考虑过,第一,前任李市长是我的表叔,我本是他拉扯上来的,他的缺点我本来还要为他掩盖,怎能去找他的茬儿;第二,制度更改,这倒是可以考虑几条,但改来改去也没有什么新鲜玩意,一时很难奏效;第三,现在这市里经济拮据,外债欠了不少,就连公务员的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你叫我怎样去搞一个大工程?”这两个心腹见这三条秘诀一一被否,真是一筹莫展,再想不出好主意。于是这树形象成了代市长的一块心病。没想到此事被本市属下一名副县长知道了,他正愁找不到靠山上进,这可是个好机会。他于是来到市里向代市长献策道:现在上头正在刹形象工程之风,顶风上显然不太好;目前树立您好形象的最好办法,是让大家都了解您的才华和能力,这样人们必然会对您产生好印象,并进而对您树立起信心。代市长问:“一件实事没干,怎么能让人们相信我有才华和能力呢?”副县长说:“这个您交给我办就是了。我有个教授朋友,只要我打个招呼,让他找几个研究生为您立个选题,搞个几万字甚至十几万字的论文在本省的报刊上发表,一个月之内绝对搞定;另外,我还有两个当记者的同学,让他们为您在原任的政绩特别是您在反腐倡廉方面的表现写一两篇报道或报告文学,这个全部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效。”代市长听了心中很乐意,于是笑着说:“你这算不算向我行贿呢?”副县长也笑着摇摇头:“不算不算,这种事与经济挂不上钩。再说,论文到时也要你过目,只要您提点修改建议,这里面便有了您的创意;至于您过去的政绩,那是有目共睹的,谁还会把事实否认了。至于笔法上夸张些,细节上稍有出入,那即使认真起来,也不过是记者调查的不全面,观点稍有偏颇罢了,那也是情有可原的。”市长听了,终于高兴地握住这位下属官员的手说:“好,好,从今天起,咱俩就算老朋友了。”副县长受宠若惊地说:“今后还要多靠领导栽培。”
不久,署着这位代市长大名的一篇论文《地方经济发展与政府的有效行政之关系》在本省一大型刊物上发表,另外,省报上的一篇《时刻想着百姓利益的好领导》也在头版发表。几个月后,那位副县长调到邻县当上了正县长。了解别人最在乎什么,并且把他最在乎的东西提供给他,这会使他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感。同时,他也会感到自己脸上极有光彩。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对于一个东西可能很在乎,这时,只要你提供给他这件东西,他会对你无比的感激与赏识。并且这种效果要远远比你提供给他许多别的东西要好。
中华民国建立之后不久,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但是他意犹未足,在其洋顾问朱尔典的怂恿下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满脑子封建迷信思想的袁世凯,整日为自己是不是“真龙天子”而心烦意乱,坐卧不宁。
一天中午,天气异常闷热,袁世凯迷迷糊糊进入梦乡,朦朦胧胧中感到有些口渴,于是便喊了声“倒茶来”!侍女听见他说要茶赶紧将茶端来,不料袁世凯翻了个身又呼呼大睡起来,侍女不敢叫醒他喝茶,转身退下;可不知怎么将茶杯摔碎在地上,这只茶杯是袁世凯的心爱之物,平时常常把玩在手。侍女知道这次闯了大祸,心中非常害怕,慌慌张张地跑去找她在府里的情夫。她的情夫外号叫小谋士,这个人非常了解袁世凯的称帝心理,经过一番思考后,他给侍女出了一个主意并保证万无一失。
袁世凯一觉醒来后,得知心爱的宝杯被摔碎了,不禁大怒,叫人传侍女来见。侍女虽然得了小谋士的妙计,但心理没有把握,仍不免害怕,她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说:“奴婢闻听大总统要茶,忙将茶送上,谁知进屋一看着实把奴婢吓了一跳,只见大床上卧着一条大龙,故而失手打坏了宝杯。奴婢该死,奴婢罪该万死,希望得到大总统的处罚。”
袁世凯听了这番话后,本来一肚子的怨气顿时烟消云散,并且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他满脸堆笑,挥挥手让侍女退下,没有给她任何处罚。
侍女之所以能够打坏了袁世凯的宝杯而不受罚,就是因为她听从了小谋士的计策,抓住了袁世凯妄图称帝的野心,进而投其所好,使自己摆脱了困境,没有受到袁世凯的处罚。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提供给一个人最在乎的东西是多么有效,这种效果是提供给他更多的其他东西所远远不能比拟的。
了解别人最在乎什么是给别人面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式,要想利用好这一方式,需要注意:
首先,要确实了解别人最在乎的东西是什么,要发现他最在乎的东西,这是你能利用这一点给别人面子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在了解了别人最在乎什么之后,要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将这种东西提供给别人,如果途径和方式使用不当也会影响最终的效果。
在你给别人面子时,找到别人最在乎的东西并厚着脸皮以适当的途径和方式提供给别人,往往会使别人感到一种超乎寻常的满足,他们会感到他们赢得了莫大的面子,因为别人对你提供的东西满意,所以你也就能从中获得极大的好处,达到自己的原来目的,为自己赢得更大的面子。这其实是面厚之功。
11.“面厚”与“心黑”不可同日而语
为人处世,可以“面厚”,但不可“心黑”。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具魄力,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在当今世界,为了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你必须具有完成工作的意志和毅力。在斗牛士中,有许多人能够贴近牛角斗牛,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高超的技艺,可是人们公认的出类拔萃、鹤立鸡群的斗牛士,是他们怎样瞅准时机,迅速、利落地杀牛。
迅速、利落地完成工作的勇气——那就是一种本能,每一位伟人和每一个成功者都具有这种本能。这种本能,既可以帮助某人完成伟业,造福人类,也可以驱使某人给地球带来灾难。一把刀有很大的使用价值,没有它,生活将会极不方便。但是,刀也会是致命的凶器。
本能是厚、黑之道的另一方面。自从穴居人时代开始,它确保人类战胜具有破坏力的自然环境,保证人类得以生存。在今天文明社会,人的行为比较粗野的部分已经被粉饰和美化了。本能的外表已经发生了变化,可是即使在当今世界的一些地方,本能的动物本性依然如故。运用形式迥异,但是实质未变。
当然,这里我们所提倡的决不是悖德狂式的暴力行为,我们要叙述的不是外表行动,而是指引你的意志使你的行动能够实现自己目标的内心状态。倘若我们有着一线希望,可以纠正自己胆小如鼠的本性,我们决不能对现实的阴暗面视而不见。如果我们的敌人运用行狠的本能,伤害我们,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回避这个问题。正如伟大的军事谋略家孙子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种健康的、经过长足发展的“行狠”的本能,有助于我们完成高尚的任务,或者帮助我们克服生活中难以预料的障碍。
莱雅曾经受雇为一家美国公司的产品开发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市场。莱雅与沃利达成口头协议,他的公司将按月给莱雅支付雇用金,此外再从莱雅推销产品的总额中付给莱雅一定比例的报酬。
跟沃利刚干了一段日子之后,莱雅就向他提交了一份正常的工作合同。他们合同中的一些枝节末叶的措辞问题进行了磋商,沃利答应让人将合同重新打印一遍。随着莱雅对沃利的进一步了解,他那正直的职业作风使莱雅倾倒、着迷。正因为如此,莱雅忽视了催办那份尚未完成的合同。倘若有一位莱雅可以信赖的人,沃利就是此人。时光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三年,合同仍未签订。然而,莱雅还是毫不担心。
这时,沃利将公司百分之五十的股权卖给了自己的一位德国合伙人。莱雅对自己那份尚未签订的合同照旧不闻不问。沃利的女婿彼得接任这家公司的总裁,莱雅晓得她为了自己的那份钱干得多么卖力。况且,莱雅跟他的妻子和姻亲们是好朋友。
彼得接管亚洲项目之后,莱雅跟他提起过她的那份还未签订的合同。他一再对莱雅说,他将看一看合同,而且他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
莱雅同彼得干了一年之后,决定辞掉自己担负的职责,解除自己的一些职业负担。莱雅告诉彼得,她想签订那份合同,这样她就可以继续获得自己有权获得的那部分钱。彼得说:“噢,那我们得瞧瞧你还能有多少年,仍然可以得到这笔佣金,也许三年,或者五年。”莱雅提醒他说,最初的协议中没有规定期限。
六个月过后,莱雅的谈判还是毫无着落。问题是,她手中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她在听任彼得的摆布,他宁可攥紧钱,也不愿发发慈悲。他在炫耀自己新发现的权力,试图证明他是一位多么精明的做生意的能手。
彼得的一举一动犹如一头气势汹汹的公牛似的,昂然屹立在一位手持短剑的斗牛士面前。莱雅感到软弱无力,满腔愤怒和蒙受了耻辱。
莱雅给他挂了个电话,向他挑明,要是他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她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通知所有自己向他介绍的亚洲客户,告诉他们他企图欺骗我,不给我有权获得的经济利益。莱雅向他保证这不是空洞的威胁,而是一种绝望的措施。莱雅给了彼得当头一棒,随后又戳他的自尊心,因为彼得炫耀自己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
“彼得,如今我完全处于一种无能为力的境地,任凭你的摆布,我威胁你,因为我没有别的办法,也没有其他牌可打。当你把一条狗逼到墙角,使它无路可走时,它就会跳墙而逃,不管你希不希望它这样。”
嘿,这招真灵。彼得意识到,莱雅所蒙受的耻辱太大了,也许会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报复。损毁他个人的名声和他的公司在亚洲人当中的信誉的可能性的确存在。二人相互作了妥协,他将再付给我二十一年的佣金。
他们的谈话结束之后,彼得问莱雅:“你正在写的书的主题是什么?”
莱雅告诉他说:“如何不受别人欺骗。”
彼得不自然地大笑道:“你还没失去幽默感。”
在这个事例中,莱雅如果不“行狠”,就可能被彼得的“心黑”所吞噬。在处世中,当别人以“心黑”待你的时候,你以“行狠”应对,方能保障自己的权益。一味地温良恭俭让,只能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领导对下属“狠”一点未尝不可。因为没有压力,一个人很难进步。“狠”,其实也是一种爱护。
12.玩黑必自焚,黑心者终将自食恶果
为人处世面厚,可以使自己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心不能黑。否则,结怨太深,树敌太多,往往会自食恶果。
蝎子欲渡河,不会浮水而踟躇不前。忽然,水中钻出一只青蛙。“青蛙大哥,麻烦把我送过河去,”蝎子苦苦哀求。青蛙说:“你不会用尾刺蜇我吧!”蝎子急忙分辩说:“绝对不会的。你知道我不会游水,如果我蜇了你,你死了,我也得淹死啊。咱们同舟共济,我害你,也不会害自己啊!”青蛙细细思量:道理确实如此。于是它便驮起蝎子向河对岸游去。
刚到河中央,蝎子忍不住用尾刺狠狠蜇了青蛙一下。青蛙在水中,艰难地回过头,看着蝎子说:“咱们都要死了,你说好咱们是同命运的,为什么要蜇我呢?”青蛙四肢麻痹,开始向水下沉。这时,蝎子拼命从水中伸出头来,对着蓝天说:“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的天性就是如此啊!”
黑心的蝎子,最终和青蛙一道尸沉水底。
这个寓言向世人昭示出这样一个真理:为人处世不可过于心黑,黑心者必将自食恶果。
商纣王可谓是其心之黑,黑里透亮,黑到了家,然而最终落了个玩“黑”自焚的可悲下场。
纣王既宠幸妖媚的妲己,又爱听谗言,而对于忠贞正直老臣的谏诤规劝,却深恶痛绝,甚至视之如仇。为了威慑臣下,纣王采用了许多酷刑。当时三公中的九侯有个女儿,因对纣王的荒淫无道表示不满而被杀。纣王觉得不解恨,又把九侯杀死,而且惨与人道地把尸体剁成肉泥,这就是历史上惨绝人寰的“醢(hi)刑”,三公中的鄂侯知道后,挺身冒死进谏,结果又被纣王碎尸切皮,晒成肉干,名曰“脯刑”。西伯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对纣王的倒行逆施既感愤恨,又担心自己也会灾祸临头,终日不安。果然,纣王的亲信崇侯虎有所觉察,便向纣王告密说,西伯昌心怀不满。纣王一怒,立即把西伯昌抓了起来,以防他乱说乱动。更残酷的是,纣王又把西伯昌的儿子伯邑考先抓到朝歌,作为人质,后又杀死,用他的尸身做成肉羹,强令西伯昌喝下。纣王还幸灾乐祸,血口诋毁:“看还有谁说他是圣贤,竟食亲子!”
纣王为了杜绝进谏,镇压不满,又炮制“炮烙”酷刑。先在粗铜柱上涂油,再在下面燃起炭火,然后把他认为有罪的人抓来,放到又滑又热的铜柱上赤脚行走或跪爬,自然就会掉下烧死。纣王和妲己则坐在高台上取乐。
纣王的叔父比干,忠贞正直,多次进谏无效,最后表示,宁可以死相谏,也要劝诫纣王弃邪归正。遂上朝对纣王进言:“现在天下怨声载道,危机四伏。你不思改过,反而用酷刑乱杀无辜;用酒池肉林浪费黎民血汗,一旦国亡,如何对得起祖宗?”纣王一听,大加怒斥:“天下归我,你休提乱言,快快出去!”比干说:“你不听忠言,我决不退出!”纣王冷笑一声:“你把我看成昏君,你成了圣人。听说圣人心有七窍,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与人不同!”随即令人把比干抓起来,当场开膛剖腹,掏出他的心来。一代忠贤,就这样惨死在纣王的屠刀之下。
俎醢碎尸,炮烙剖心,商纣王之心可谓黑绝古今,商纣王之毒可谓空前绝后,然而,物极必反,必将自食恶果。纣王的倒行逆施,引起天下黎庶群起而攻,朝中文武与他分道扬镳,商朝的统治土崩瓦解。周武王乘机起兵,一举灭商,纣王只落得自焚而死,也正是他应得的下场。
古今中外,鲜有害人者不自食恶果的。以损人开始,必以害己告终。
13.时代的呼唤,将反对黑心进行到底
慈善为上,仁者无敌。施爱于人,则世界充满爱与阳光;心黑所至,则尔虞我诈,人人自危。
被尊为“厚黑教主”的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问世以来,为许多出人头地、建功立业欲望极强的人士指点了迷津。李宗吾也讲“面厚”,但他所说的“面厚”是建立在“心黑”的基础上的,其本质是教人要“心黑”,因为“心黑”者要做到面厚是很容易的。我们不仅不提倡“心黑”,而且还坚决地反对悖德狂式的“心黑”。我们呼吁:处世可以面厚,但决不能“心黑”。
心黑者取胜的原因在于不择一切手段,放弃一切道德、人伦准则,只要于自己当官有益,赚钱有利,出名有用那就毫不犹豫地使用它。为了我们文明社会的不断进步,正直的人们不崇尚处世的心黑,但面对心黑之徒的挑战,我们惟有针锋相对,才能给他们以遏制。你心黑我也把脸用黑漆刷上,把心用钢铁裹起来,你能奈我何!
我们的社会提倡“仁者爱人”、“慈悲为怀”、“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你也就给他;有问你借贷的,不可推辞”。但心黑人士不吃这一套,在他们的头脑中,圣人、佛祖、上帝都已不在话下,只要他自己成名得利,一世快活就够了,我们抱着这些高尚的信条行事反而成了他们利用我们的地方。于是这世上便出现一个愚笨的恶人拥有幸福,而善良的聪明人只配享有贫困的局面。心黑所及,人人自危。
为了正直的成功,诚实的胜利,为了每一个人以合适的方式在一生中赢得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必须反抗心黑者对我们的吞噬。天下没有一种广告能比诚实不欺言行可靠的美誉更能取得他人的信任。一个言行诚实而自觉有正义公理为后盾的人,与一个欺骗说诳话而自知其说诳话的人,他们所能发出的力量的大小,真不知要相差几千里!一个言行诚实的人,因为自觉有正义公理为反盾,所以能够无愧疚、无畏缩地面对世界。他有“自反而不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而一个惯用欺诈伎俩的人,却会在内心听到这种声音:“我是一个诳话者,我是一个卑污者,一个戴假面具者。”
一个不诚实的人,会常常受内心的谴责,即使他貌似镇定自若,也无法抑制这种谴责。
在当今,诚信是一种坚强的力量。一个讲诚信的人,能够赢得很多人的钦佩、赞誉、信赖和支持。从每一件小事上体现自己讲诚信的做人原则,在处世中才能真正树立起自我讲诚信的形象和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