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曹植(192~232),三国魏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诧州)人。曹操子。封陈王,谥号为思,世称陈思王。因很有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并想立他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诗歌多为五言,前期的作品多是抒写人生抱负及宴游之乐,也有少部分反映了社会动乱。后期的作品集中反映他受压迫的苦闷和对人生悲观失望的心情。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也善辞赋、散文,《洛神赋》尤著名。原有集,已散失,宋人编辑有《曹子建集》。
曹操有五个儿子: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昂早年去世了,现在的4个儿子当中,曹植最有才华,也最赢得曹操的喜欢。
曹操喜欢曹植,使曹丕十分嫉妒。曹丕就想尽办法在曹操面前表现自己。一天,曹操让曹植出城去办一件事,但却没有告诉守城的官军。曹植走到城门,士兵们就是不让他通过,没有办法,曹植只好回去向曹操交代。路上,曹植碰到了曹丕,曹丕问:“你这是干什么去?”曹植就把刚才的事告诉了曹丕。曹丕说:“交给我吧,我去办这件事。”曹丕来到城门,对守城的官军说:“我奉魏王的命令出城办事,哪个敢阻拦,就杀了他。”守城官军一听,只好放曹丕出城。这一次曹丕终于在曹操面前好好表现了自己一把。
在以后很长时间里,曹丕总能想方设法讨曹操的喜爱,而且办事得力,很受曹操赏识。曹操发现曹植虽然聪明过人,又有才华,但办事优柔寡断,胸无大志。曹丕为人忠厚老实,很会办事,就决定让曹丕来继承自己的王位。
曹丕当了魏王不久,便废掉了汉献帝,自立皇帝,改国号为魏。
曹丕继位以后,时刻担心曹植会威胁到他的位置,大臣华歆也说:“曹植名气大,影响大,如果不赶快除掉他,将来一定会带来祸害。”于是,两人商量了一个计策,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否则就杀了他。曹植以他俩亲兄弟为题当场作了一首:“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完十分羞愧,就没杀死曹植,而把他贬为安乡侯。
曹植40多岁就郁郁而死。他的作品被编为《曹子建集》。著名的诗有《白马篇》,赋有《洛神赋》,文有《与杨祖德书》,在文学史上享有较高的地位。
陶渊明
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溢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都说他是陶侃曾孙,后人亦有怀疑这种说法的。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每写及时行乐、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很有名。有《陶渊明集》。
下面就是陶渊明的故事。
在美丽的终南山下有一个很小的村子,村民们过着一种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个村子的最东头有一户人家,两间茅草屋,外面围了一圈篱笆,园子里有一个老人在锄草。累了,他直起腰,擦擦汗望着远处的终南山,舒一口气,然后又继续劳作。这个人就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虽然做过大官,但不是士族大地主,到了陶渊明一代,家境已经很贫寒了。陶渊明从小喜欢读书,不想求官,他看不惯当时政治腐败。他常常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还是照样读书做诗,自得其乐。陶渊明的家门前有五株柳树,于是他便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五柳先生。
后来,家里越来越穷了,陶渊明靠自己耕田种地,也养活不了一家老少。亲戚朋友都劝他出去谋个一官半职,他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名将后代,文才又好,便推荐他做了个参军。但是过不了多久,他就看出当时的官员将相互相排挤,心里感到很厌烦,于是要求出去做个地方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泽当县令。当时做个县令,官俸是不高的。而陶渊明一不会搜刮民财,二不懂贪污公粮公款,因此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当然比他在柴桑家里过的穷日子,是要好一些的。况且,他觉得留在一个小县城里,没有多少官场应酬,也算是比较自在。
有一天,郡里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视察。县里的小吏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向陶渊明报告。陶渊明正在他的内室里作诗,一听到来了督邮,十分扫兴,只好勉强放下诗卷,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
小吏一看他身上穿的还是便服,吃惊地说:“督邮来了,您该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见才好,怎么能穿着便服去呢?”
陶渊明向来看不惯那些倚官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一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行拜见礼,更受不了这种屈辱。
他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愿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号小人打躬作揖!”说着,他也不去见督邮,索性辞职不干回老家了。回到老家,陶渊明认为自己的志趣、理想与当时的时局相差太远,于是下决心从此以后过隐居的日子,有空的时间就写写诗歌文章,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回家不久他写了一篇《归去来辞》。在《归去来辞》中,陶渊明细致地描绘了回乡途中的思想情感。小船轻快地飞驶,微风缓缓吹动衣带,他心情顿时开朗起来。他心想:今后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了!这篇赋表现了他与官场决裂的态度。
陶渊明选择过田园生活之后,生活上十分清苦,朋友们看到他的难处,常常给他送来一些粮食、衣物等。朋友们知道陶渊明喜欢喝酒,而他又买不起酒,就经常自备酒食来找他一起喝酒。每次酒醉后陶渊明都会诗性大发,写一些诗抒发感情。
《归园田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他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景象:深巷中传来狗的吠叫,鸡在桑树上咕咕叫着;房前房后绿树成荫,桃李满枝;农舍的屋顶上炊烟袅袅,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可是他当时家里很穷,常常破衣烂衫,食不果腹。
贫困的生活反而更加激发了陶渊明的想象力。在《桃花源记》中,他虚拟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那里的人们过着一种“不知汉”“无论魏晋”的生活,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陶渊明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和对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陶渊明内心深处仍然有着不灭的激情,在《咏荆轲》中,他借用古代神话表达了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这首诗一气呵成,感情真挚。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在诗歌创作上都受到他很大影响。他的名字和李白、杜甫一样流传千古。
王勃
王勃(650~677年),唐代著名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不到20岁就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因罪除名。在去交趾探望父亲的时候,在途中溺水而死。少时便显露出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为“初唐四杰”。其诗词意境较高,初步突破了宫体诗束缚。又长于骈文,《滕王阁序》尤为著名。
王勃为我国罕见的神童,并以其文才被推为“四杰”之首。王勃6岁善文辞,会写文章。9岁读颜师古注《汉书》,写了《指瑕》10卷,即指出颜师古所注《汉书》的错误。表明了王勃非凡的敏悟天才和深厚的文学基础。
王勃听说新拜右相刘祥道在关内视察,便上书刘祥道,对国家大事提出建议,请刘祥道引荐。他上书的题目是《上刘右相书》。这是一篇大文章,其中陈述国家大事部分,一共提出了4条建议:一是指陈当时侵伐高丽战争的失误,建议用儒家的文德教化代替武力征伐。二是批评朝廷当时随意滥行赦令,建议遵照儒家古制,赏罚必信。三是指出当时币制混乱,商人乘机兼并土地,使农民无地可耕,主张“重农抑商”。四是建议选拔人才。
王勃从小就注重经世致用之学,关心国家政事,寻求机会以自荐。刘祥道看过他的上书后,非常惊异,连连赞日:“此神童也。”并上表力荐,但没有什么结果。
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王勃又上《宸游东岳颂》。在刘祥道的力荐下,参加科举考试,高中及第,授朝散郎之职。这时的王勃,未满二十岁就及第受禄,真是春风得意光耀一时了。不久,沛王李贤招王勃入为修撰,受命撰写《平台秘略》。
《平台秘略》共分10大类:孝行、贞修、艺文、忠武、善政、尊师、褒客、幼俊、规讽、慎终。这部书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是作为皇子阅读修养所用的。
在此期间,王勃除写了一些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作品外,还写了一些有名的抒情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开始表现惜别的依依之情,马上又变为开朗豪放的乐观心情。让人感伤的心情为之一奋。诗的内容和形式,都突破了前代的框架,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成为绝唱。不过,从此以后王勃仕途失意,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
这是因为王勃“恃才傲物”引起的。在王勃20岁的春夏之交,诸王子玩斗鸡游戏,王勃写了一篇游戏文章《斗鸡檄》,假托沛王鸡声讨英王鸡,高宗看了这篇檄文,大为震怒,认为是挑拨王子之间的关系,于是立即把王勃撵出了沛王府,削夺了官职。
五月,王勃丢官失禄,衣食没有着落,在长安呆不下去了,于是就告别长安,踏上了漫游西蜀的旅途。
王勃到了西蜀之后,并无固定的安身之处,也无钱财。他漂泊各地,到处依靠人,过着流浪的生活。
后来到益州九陇县依靠友人、县令柳太易,并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春思赋》和《益州夫子庙碑》。他在《春思赋序》中说:
虽弱植一介,穷途千里,未尝下情于公侯,屈色于流俗,凛然以金石自匹,犹不能忘情于春。则知春之所及远矣,春之所感深矣。此仆所以抚穷贱而惜光阴,怀功名而悲岁月也。
可以看到,《春思赋》不但怀春,而且伤春,道出了自己惜光阴、悲岁月的伤感之情。
《益州夫子庙碑》,在对孔子赞扬之外,却抒发愤懑:“嗟呼!今古代绝,江湖路远,恨不得亲承妙旨,摄齐于游夏之间,躬奉德音,攘袂于天人之际。抚身名而永悼,瞻栋宇而长怀。呜呼哀哉!”他把抒情之意写进了歌颂孔子的颂词当中,文章写得得心应手,别具一格,堪称妙文。
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王勃结束了巴蜀三年的浪迹生涯,回到了长安。这时正遇上友人陆季友,陆劝他到虢州治所弘农(今河南灵宝),说那里盛产药材。王勃对医学比较感兴趣,便设法补上了一个“参军”闲职,到盛产药材的虢州上任了。但王勃在参军任上,仍未改恃才傲物的老脾气,个性直率,因而又为同僚所忌。到虢州后的第二年,因藏匿犯罪官奴,后又处死官奴,事情暴露后,被革除公职。他父亲因这件事受牵连,被迁徙到南方边地为交趾(治所在今越南河内西北)令。
上元二年(675年)春,王勃离开家乡龙门,南下赴交趾探望父亲路过江西,参加了洪州都督阎某为重修滕王阁而举办的宴会,在这次盛会上,王勃即席赋诗,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作《滕王阁序》。
这篇序的主题思想在于记叙阎都督为饯别宇文刺史而举行的盛大宴会,并抒发作者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及怀才不遇之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所谓的“圣君”、“明时”的不满情绪。文中虽含有宿命悲观的思想,但感情基调仍是健康的。作者表明自己的坚定态度:尽管自己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但仍要老当益壮,穷且益坚,胸怀青云之志。
本文突破六朝骈体文的旧格局,带有新气象。尽管文章在形式上沿用六朝的骈体,却没有六朝骈文喜好堆砌词藻的弊病。文中词藻虽然华丽,但不晦涩,而且某些别出心裁的佳句长期为人传诵,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化出,却青胜于蓝。文中典故不仅用得恰当,而且善于将古代事典中传诵的美谈与眼前的情景巧妙地结合起来,比如“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等等。
总之,《滕王阁序》这篇名作,内容充实,文辞华美,气势奔放,音调铿锵,具有雍容华贵的特征。
写完了这篇序后,王勃继续赶路,在广州渡海时,王勃落入大海中,溺水而死。年仅26岁,一代才子,英年早逝,引起后人深深的追思和同情。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碎叶,5岁时举家迁至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善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想象奇特丰富,因之被人称为“诗仙”。
李白自小很佩服先秦时候的游侠,因此也喜欢练习剑术。有一段时间李白对学习产生懈怠的心理,于是离开学堂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位老太太正在磨一根铁杵,李白很奇怪,就问老太太究竟要干什么,老太太看了李白一眼,回答说要磨成一根针。李白听了深受感动,下决心回去完成自己的学业。自此李白博览群书,接受了儒道两家的思想。
大约在26岁时,李白离家开始他的漫游生活,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李白以豪迈奔放的热情、驰骋天外的想象,把自己对锦绣自然热爱的情感,艺术地倾注于诗中,写出了一首首绝唱千古、无与伦比的绝妙篇章。
天宝元年(742年),李白来到京城长安,把他写的《蜀道难》进呈给担任太子宾客一职的贺知章。贺知章读后赞不绝口,说这样的文章应当是下凡的仙人所写,于是送给李白“谪仙”的美誉。由此,李白名声大振,倾动京城。
唐玄宗闻之李白的盖世才华,将他召入宫中,并且赐官供奉翰林。李白一身傲骨,看不惯深受玄宗宠爱的杨贵妃和玄宗身边的红人太监高力士。
有一次,边境小国派使者来大唐朝贡,所奉上的蕃文国书满朝文武没人能够看懂,更别说写回文了。玄宗想到了声名卓著的李白。当大臣将李白找来时,发现李白已喝得酩酊大醉。在金銮殿上,李白吐了一地。
玄宗命人取来自己用的毛巾给李白擦拭,又亲自给他喂醒酒的汤。等李白稍微清醒一点,就答应为玄宗写回文,不过提出条件,要杨贵妃为他捧着砚台,高力士为他脱掉靴子。正值用人之际,唐玄宗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李白当下饱蘸浓墨,洋洋洒洒写下了《答蕃书》一文。李白的这些行为虽然没有遭到玄宗的怪罪,但是却深深得罪了杨贵妃和心胸狭隘的高力士。
唐玄宗尽管赏识李白的才华,但他所需要的只是让李白当个宫廷诗人,在他和杨贵妃饮酒观花的时候,叫李白赋诗几首以助兴。
在这样情况下,李白的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再加上受到高力士等人的排挤打击,一身傲骨的李白越来越觉得在长安待不下去了。于是,李白在长安住了不到两年,就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再次开始了自由自在的漫游生活。
李白漫游大江南北,行踪飘忽不定。
744年,李白在洛阳结识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安史之乱”爆发了。为了躲避战乱,李白不得不向南方逃亡。
在流亡的途中,李白目睹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情景,写出了《战城南》、《猛虎行》、《奔忙道中》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永王李磷奉父亲玄宗之命,起兵讨伐安禄山。李白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受聘为永王的幕僚。
不料肃宗怕兄弟争位,宣布永王是叛逆,用武力镇压。第二年,当李白在流放途中,走到夔州白帝城这个地方的时候,突然得到朝廷因为旱灾大赦天下的消息。
欣喜若狂的李白立即放舟东下,并写下了有名的《朝发白帝城》,以表达自己的心情。但是被赦之后的李白仍无立足之处,流落在洞庭、金陵间。
762年,他在贫病交加中,死于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享年62岁。
李白的一生,自由不羁,才华横溢,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能摆脱排律格调等形式上的束缚,吸收民歌流畅的语言,倾吐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具有积极昂扬的精神,对后世影响极大。
他的诗还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浪漫主义经典。
杜甫
在唐代诗人中有两人的成就达到了诗歌创作的顶峰:一个是登上浪漫主义之巅的“诗仙”李白;一个是登上现实主义之巅的“诗圣”杜甫。
杜甫,字子美,因做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的官职,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祖辈本是襄阳人,后来迁居到了河南巩义。他的祖父是唐初的著名诗人杜审言。杜甫从小受着严格的诗书教育,学习非常刻苦。7岁开始学习写诗,到了14岁,就已经能够写出很好的诗了。20岁以后,他曾三次出门游历,南到现在的江苏、浙江一带,北到河北、山东都有他的足迹。33岁那年,杜甫在河南洛阳遇见了当时已经是很有名的诗人李白,李白比杜甫大11岁,两人一见如故,建立了兄弟般的友谊。这次见面,给杜甫很大的影响。第二年秋天,他们在山东分手,不久,杜甫到了京城长安。
杜甫的家族世代为官,到他这一代就衰落下来了。杜甫很小就有高远的政治理想,他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期望为国家作一番事业。到长安后,杜甫参加了科举考试,想通过科考走上仕途,从而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可怜生不逢时,当时朝廷的权相李林甫是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他向皇帝报告说参加考试的人没有一个称得上是人才的。并大拍皇帝马屁,说“野无遗贤”。不得已,杜甫只好找其他的途径。后来,杜甫又向达官显贵呈送自己的诗文,希望能得到他们的赏识,找到仕进的阶梯,结果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当时朝廷腐败,政治黑暗,统治阶级越来越奢侈腐化,杜甫虽然到处奔走,仍没有结果,生活越来越艰难。这时,他看到了社会的种种矛盾,思想上也更同情劳苦大众。
公元755年,杜甫凭着自己的才学,总算谋到了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但不幸的是安史之乱马上爆发了。在叛军攻陷长安时,杜甫一度成为了战俘,被关押在长安。不久,杜甫在别人的帮助下,历尽艰险终于逃了出来。一出来,杜甫马上打听到了皇帝的所在,于是衣衫褴褛地赶到了肃宗殿前。这次肃宗让他做了左拾遗。不久,因为营救已被皇帝罢免的宰相,杜甫惹恼了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面对如此黑暗的现实,杜甫极为失望,愤而辞掉了官职,带着家小向西流转到了成都。在浣花溪旁,杜甫盖了一座草房,领着妻儿在里面居住。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在后来的日子里,杜甫除受人举荐做过几年的参军外,一直都是颠簸流离地过着日子,相当凄惨,从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我们可见一斑。
半生的流离之苦使杜甫对当时的历史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统治阶级的腐朽,劳动人民的困苦,杜甫都有亲身的经历。在大量的诗作中,杜甫大胆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生活。历代传诵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极好描写。为剿灭叛军,唐王朝大肆拉夫征兵,使人民群众遭受了深重的灾难,连老人都不能幸免。杜甫在逃亡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这些,并把这些情况写成《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诗篇。这些诗篇采用了乐府体,通过对话和独白,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这是一幅多么悲惨的图画!老妇的控诉,悲惨凄凉,字字是泪,句句如血。“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的心与人民的心是相通的。
杜甫的诗,在风格上沉雄浑厚,感情真挚,语言锤炼凝重,达到了诗歌艺术上的一个高峰,尤其是他的七律诗更是成为后来人们做诗的典范,影响极为深远。
杜甫一生只断断续续做过几年小官,政治生涯也颇为短促,但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时时关心着政治,关心着社会,关心着人民。他最初的理想就是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后来又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写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直到他的晚年,也还是不改初衷,“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正是这一心情的真实写照。他的政治理想虽然不能实现,但在他的诗歌中却有十分真切的反映。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才伟大,才被人们称赞为“诗史”,他也被人们称赞为“诗圣”。
杜甫虽然一生潦倒,悲惨地离开了人世,但他对中国诗歌的贡献却永远为后人所称道。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中,杜甫占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开端,中经汉乐府民歌、建安时期、初唐四杰等等,到杜甫时总结并发扬了我国现实主义这一优秀传统,并把它发展到了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直接引导了中唐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诗歌改良运动,并一直影响到清代。这也就难怪韩愈会感叹“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了。
白居易
白居易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
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他的先祖是太原人,后来迁居到了陕西。他的父亲是一个小官。白居易的幼年生活很不稳定,为躲避藩镇割据带来的战乱,他和家人到处流离。这一段生活经历,使自居易能够有大量机会接近劳动人民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痛苦,对社会现状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很小的时候白居易就酷爱学习,十几岁就能写出不少好诗,引得了别人的不少赞扬。为了使自己的诗文有更好的发展,十五岁时白居易带着自己写成的诗文到了长安,去向前辈诗人顾况请教。顾况看到白居易这个名字,感觉没什么印象,知道是个新手,笑着说了句“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话。可是一打开白居易的诗稿,顾况就被其中的诗文深深地吸引住了。尤其是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不禁拍案叫绝,感叹地说道:“能写出这样的诗来,居又何难?”顾况马上把自己发现的这个年轻才俊介绍到了当时京城的诗界,白居易这个名字也开始渐为人们所知晓。
到京城几年后,白居易考中了进士,经过选拔后走上了仕途。元和年间,他在皇帝身边作了一个谏官。利用自己接近皇帝的机会,他不断向皇帝进言,要求改革弊政,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这使他遭到了许多达官显贵的仇视,在与他们进行斗争的同时,白居易写了大量政治、社会讽谕诗,深刻地揭露社会的黑暗,无情抨击贪官污吏的无耻行径。所有这些做法,使白居易与朝中的许多官员关系紧张,他们时刻要对他实行报复。公元815年,机会来了。这年,宰相武元衡被刺客刺杀了。许多人都知道这是藩镇头领策划的事件,碍于他们的强横,都不做声,主张大事化小。可是白居易对此义愤填膺,不顾自己的身份向皇帝上书要求严惩凶手。这时的白居易官居东宫赞善大夫,本没有上述言事的权利。他的仇敌趁机抓住这一点对他大加攻击,说他越职言事,是藐视朝廷规矩。无奈白居易人微言轻,被贬到了江州,作了一个司马。
经过这次变故,白居易深受打击,政治热情消沉了许多。后来,他又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史,在任上大修水利,整顿吏治。据说现在西湖的白堤,就是白居易在杭州做官时主持修建的。白居易为官清廉,了解人民疾苦,处处为人民着想,很受爱戴。到后来,白居易作到了刑部尚书,但那时的他对做官建一番功业似乎已经兴趣不大了。
白居易在自己的一生中写下了不少的诗歌,是唐朝诗坛上作品最多的诗人。就是流传到现在的诗歌,也有三千多首。白居易曾经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讽谕诗。这些讽谕诗,是和他的兼善天下的政治抱负一致的,同时也是他的现实主义诗论的实践。其中《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更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杰作,真是“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丰富的现实内容。他的讽谕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二是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白居易认为,诗歌应该反映社会现实,他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白居易所做的大量讽谕诗在当时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人们广为传颂。
在感伤诗里面,最为人们所知的就是《长恨歌》和《琵琶行》了。《长恨歌》是自居易的代表诗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叙事长诗之一。这首诗的前半部露骨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后半部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唐明皇的入骨相思。这样,诗的主题思想便由批判转为对唐明皇与杨贵妃坚贞专一爱情的歌颂。不过,歌颂和同情中仍暗含讽意。这是一首主题思想具有双重性的长诗,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后半部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大大增强了该诗的表现力。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叙事水乳交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诗中虽有较浓重的感伤意味,但比《长恨歌》更具现实意义。诗人既表达了对“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遭贬的悒郁、愤懑之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流传千古的诗句,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首诗叙述层次分明,描写细致生动,比喻新颖精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诗语言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白居易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语言的简洁明白,相传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亲自读给一些不识字的老妈妈去听,征求她们的意见,看她们能不能听懂,只有在她们都听懂时,白居易才满意。也正因为这样,他的诗才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当时就是家喻户晓了。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永丰)人。他4岁的时候,父亲病死,母亲带着他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依靠他叔父生活。欧阳修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草,就用草秆在泥地上写字,教欧阳修认字。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早就爱上了读书。
欧阳修10岁时候,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有时候还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一次,他在一家姓李的人家借书,从那家的一个废纸堆里发现一本旧书,他翻了一下,知道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就向主人要了来,带回家里细细阅读。
宋朝初年,社会上流行的文风讲求华丽,内容空洞。欧阳修读了韩愈的散文,觉得它文笔流畅,说理透彻,跟流行的文章完全不一样。他就认真琢磨,学习韩愈的文风。长大以后,他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连中第一。
欧阳修20多岁的时候,他在文学上的声誉已经很大了。他官职不高,但是十分关心朝政。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被贬到南方去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大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事。为了这件事,他被降职到外地,过了4年,才回到京城。
这一回,欧阳修为了支持范仲淹新政,又出来说话,使朝廷一些权贵大为恼火。他们捕风捉影,诬陷欧阳修一些罪名,朝廷又把欧阳修贬滴到滁州(今安徽滁县)。
滁州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欧阳修到滁州后,除了处理政事之外,常常游览山水。当地有个和尚在滁州琅珊山上造了一座亭子供游人休息。欧阳修登山游览的时候,常在这座亭上喝酒。他自称“醉翁”,给亭子起了个名字叫醉翁亭。他写的散文《醉翁亭记》,成为人们传诵的杰作。
欧阳修当了十多年地方官,宋仁宗想起他的文才,才把他调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
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以后,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他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考试结束以后,有一批人落了选,对欧阳修十分不满。一天,欧阳修骑马出门,半路上被一群落选的人拦住,吵吵嚷嚷地辱骂他。后来,巡逻的兵士过来,才把这批人赶跑。
欧阳修改变了考场上华而不实,内容空洞的风气,促进了选拔人才的实用性。从此以后,文人都学着写内容充实和真实的文章了。
欧阳修文学创作,硕果累累。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苏轼并独撰《新五代史》。今有《欧阳文忠集》。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她出身于一个富有学术空气的贵族家庭,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作家,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亦知书能文。李清照自少就有诗名,十八岁时和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生活优裕,婚姻美满,夫妇诗酒唱和、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和研究。靖康变起,他俩避兵江南,仓皇中丧失了大部分珍藏的金石书画,赵明诚又在赴湖州太守任时病死于建康(今南京),此后,李清照只身飘泊于杭、越、台州和金华等地,在凄凉孤苦中度过了她的后半生。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散文、诗歌都有成就,尤擅填词。她南奔后所写的《金石录后序》,是一篇出色的自传体散文。文中回忆了自己婚后三十四年间的忧患得失,将叙事和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笔墨疏秀,情文并茂,为我们了解和进一步研究女词人的生平事迹,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她的诗流传不多,大都是南渡以后的作品,多忧国伤时之作,如《送胡松年使金》、《和张文港读中兴颂碑》等。还有断句“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五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都愤怒地谴责了南宋王朝苟安半壁江山的可耻行径,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其遒劲豪放的诗风和她的词风截然不同。
李清照早年写的《词论》,是宋代最早的系统评述词人创作的论文,对北宋词坛名家进行了大胆的批评。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独特见解。反对“以诗为词”,严格区分诗和词的界限,强调音律,崇尚典雅,这是传统婉约派的观点。
李清照的诗、文、词论虽有成就,但确定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则是她的词。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李清照前期的词,内容以抒写少女、少妇的爱情相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为主,其代表作有《点绛唇·寂寞深闺》、《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等,其中尤以《醉花阴·九日》脍炙人口: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以委婉、含蓄的手法表达了闺中的寂寞和离情,比喻新颖,形象鲜明、意境优美。后三句用黄花来比人的瘦,用瘦来表明长时间的痛苦相思,情不说破,而情愈深,刻划了一位多愁善感的少女形象,在艺术表现上有很大的独创性。历来为人们所称颂。
李清照生活的后期,国破家亡,飘泊沉沦,特别是赵明诚的死,使她陷入了极其痛苦的深渊,因而她后期的词作大多抒发身世之感,寄寓家国之思,通过个人的不幸遭遇和哀愁的心境,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情的淡薄,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这些作品,基调凄苦低沉,笼罩着浓郁的伤感气氛,在艺术上达到了精工圆熟的地步。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全词极力渲染一个“愁”字,写得缠绵哀苦,真挚动人。其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两句,真切而具体地描绘了人们在极度悲痛而要倾诉衷肠时的情景,极言其悲愁之重,苦痛之深,富有特征性。又如《永遇乐·落日熔金》,是作者飘泊江南在元宵节日就其生活感受而写成的。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作者饱经忧患后的苦寂心情,表白了作者对故乡故国的眷恋,隐含对屈辱求和、苟安一隅的南宋统治集团的不满和谴责。此外,如《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添字采桑子·芭蕉》等词,也都在对故乡故国的怀念中,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
在李清照晚年的词作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她的《声声慢》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经过国破、家亡、夫死的遭遇而产生的沉痛、凄楚、哀伤的感情,起句连用十四个叠字,全词九十七字,而用舌齿两声竟有五十七字,深刻、细致地显现了冷清凄苦的环境和抑郁惝恍的心情。语言工巧而无雕琢痕迹,流转如珠而富于音乐性,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
李清照是词坛婉约派的大家。她长于抒情,善于用白描手法,创造性地塑造鲜明、完美的艺术形象。她反对以诗为词,但注意向民间学习,喜用口语,明白如话,充满了生活气息。她融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为一炉,词的语言精炼准确而又形象生动,浅白朴实而又富于音韵美。李词在婉约的风格中还带有豪放的一面,意境开阔,想象丰富。她的《渔家傲·天接云涛》则是一首洋溢着浪漫主义情调的豪放词。在两宋词坛,李清照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被称之为“李易安体”,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苏轼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东坡,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苏洵和其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文学家,父子三人都属唐宋“八大家”,世人合称“三苏”。
苏轼的母亲程氏,贤惠多才。苏轼从小就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弟弟苏辙一起诵习诗文,博览经史。少年时的苏轼才华过人,十来岁就写出了“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这样的警句。
年轻时苏轼更是才思敏捷,千言立就,随物赋形,洒洒洋洋。嘉祐二年(1057年),与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对苏轼的文章给予高度的评价,“惊喜以为异人”,苏氏父子文名在京城广为传播。此后苏轼历任凤翔府推官、开封府推官,正式步入仕途。
神宗初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王安石变法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大臣的激烈反对。苏轼虽然不像守旧派那样以为新法概不可行,但在如何改革的具体问题上与王安石产生分歧,对变法做了全面批评。他写了《上神宗皇帝书》以及《再上皇帝书》和《拟进士对御试策》,抨击新党求治太急,并借试进士策之机讥讽时政。因此,苏轼被贬为杭州通判,以后又徙至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豁达的苏轼对匆匆人生早已看透,对于宦海浮沉,他宠辱不惊,潇洒看待。他每到一地,不追求奢华的铺张,只求寄情山水,陶冶性情。在任上,苏轼嫉恶如仇,同情民间疾苦,民众由此得享太平。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一片赤诚写《湖州谢表》,忠告神宗要亲贤臣、远小人,但是就是这种忠直之言也使他卷入了一场排斥和打击异己的文祸之中。苏轼被御史台(又称“乌台”)诬陷为大不敬而被捕入狱,后经多方营救才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贬官黄州五年,苏轼在文学史上获得了极大丰收。他以如椽之笔,把自己忧郁与放达、人世与脱俗的矛盾心境一一寄于诗文,写下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酒仙歌》等千古奇文。
哲宗继位后,旧党上台,苏轼被重新起用。一直升至翰林学士。但是耿直的苏轼认为王安石新法中也有一些合理部分,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又一次开罪了旧党。
苏轼历朝都在唱反调,既得罪新党,也疏远了旧党,结果被排挤和打击。苏轼只得连上章疏,请求外放,终以龙图阁学士出任杭州太守。
第二次任官杭州的苏轼率领军民修水利、掘水井,改善人民生活,他还治理西湖,将清理出的湖底淤泥筑成西湖岸边的长堤,植柳其上,后人称为“苏堤”。
此后,苏轼宦海浮沉,出京入京,十分频繁。旧党当权,他转任颍州、扬州;新党上台,他为官英州、惠州,最后被贬到海南岛儋耳。苏轼遭到新旧两党排挤,但他达观高雅,并不为之屈服。苏轼贬官岭南整七年,终获准北归,不幸在途中染病逝于常州,享年65岁。
苏轼一生,饱经磨难而其心不改,钟爱百姓且诗文丰富。他为后人留下诗作数千百,词作三百余,散文近千篇,皆堪称绝妙。他还工书、善画,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四大家”。一代文豪苏轼以其卓绝千古的诗、词、散文、书法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必将百世留芳。
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大诗人。
陆游幼年时,正逢金兵焚掠江南,他时常听父老议论国事,见父辈言及形势危及时愤激慷慨的情形;对此他深受感动,从小就萌生了抗金之志。由于他长于兵间,有“儿时万死避胡兵”的惨痛经历,有与人民同患难、共命运的童年,因而产生了热爱人民的思想。他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爱好学习,喜读兵书,立志以身许国,恢复中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陆游应进士试得第一名。但因为他议论抗金,得罪了权相秦桧,最终被除名。
秦桧死后,陆游才得以恩荫出任宁德(今属福建)主簿。由于政绩斐然,并且抗金需要人才,后被召用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
宋孝宗即位初期,有志恢复中原,陆游被特赐进士出身,参与起草抗金文献,协助抗金名将张浚筹划北伐。不久,张浚在政治斗争中失势,抗金失利,陆游受此牵连,因鼓动抗金的罪名被免职。
陆游一生中被罢官多次。每被罢官后他就去闲居,但他抗金报国、收复失地之志始终不渝。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召,已是中年的陆游至其幕中助理军务,后赴边防重地南郑(今属陕西)。陆游练兵习武,意气昂扬,跃跃欲试,壮志如云。然而在主和派把持下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王炎不久就被调离出川,陆游马革裹尸的愿望也随之付诸东流。壮志未酬的陆游寄情山水,以排遣自己的愁绪。后来陆游还曾在蜀帅范成大幕中任参议官,但未能获得一展才华的机会。
陆游虽不能横槊上阵杀敌,但他以诗人自命,用千钧笔抒发雷霆之志。他一生力主抗击金兵、恢复失地,屡遭投降集团排挤打击,郁郁不得志,但他将一腔热情倾注到了诗歌创作中,创作了大量爱国主义诗作。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会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以诗言志,充分表达了诗人念念不忘国事的心情。他在另一首诗中还写道:“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陆游在礼部郎中任上,见满朝官员文恬武嬉,这位爱国诗人又按捺不住满腔忠诚,向皇帝提出加强国防的建议,结果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免职。看到国家衰败,陆游感慨万分:“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对卖国求和的投降派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陆游被罢职后长期在家乡山阴闲居,他接近下层人民,写下了《秋怀》、《春晚即事》、《游山西村》等反映农家生活和田园风光的诗篇。
陆游虽已年老体弱,但爱国热情丝毫不减。他积极支持韩侘胄的北伐计划,但不久韩侘胄北伐失败被杀,陆游也受到牵连。然而陆游依然爱国赤心如一,晚年弥留之际,仍留下了千古绝唱《示儿》:“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一生,创作诗作数万首,存世九千余,居古代作家首位。诗大都抒写抗金报国、光复中原的情怀,风格雄浑,感情真挚,在中国爱国主义诗歌中占有突出地位;他的农村诗以清新秀丽见长,富于生活气息,词则兼有豪放、婉约的风格。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30~约1300年)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中国古代戏剧创作的代表人物,生平事迹不详。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说他任过元末太医院尹。南宋亡之后,他不愿做官,便出入歌楼、戏场之中,为人倜傥不羁,滑稽多智,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在元代杂剧作家中,他的创作活动开始得比较早,是元代杂剧界领袖人物。著名的女演员珠帘秀也和他是好朋友。他对人民疾苦甚为了解,爱好各种艺术形式。他擅长歌舞,精通音律,不但创作了大量为人民所喜爱的戏剧,而且能粉墨登场,亲自表演。他一生共创作六十三个剧本,保留至今的只有十五个。
关汉卿的主要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誉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了六十余部杂剧,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838年《窦娥冤》的英译本在海外广为流传,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北京也隆重举行了关汉卿戏剧活动700年纪念大会。关汉卿的作品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位于本色派之首。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蒙古人用他们的精兵铁骑征服了大半个欧亚大陆,吞并了腐朽的南宋王朝,统一了中国。蒙古人依种族将全国的人民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称色目人,包括西域各族;第三等称汉人,指黄河流域原来受金国统治的人民;第四等是南人,即南宋统治下的人民。当时汉人和南人的地位低下,不能做官,很多事情都受限制。
元代的知识分子境遇更惨,他们与普通民众一样常常被掳掠为奴隶。因元代初年不设科举,士人失去了进身的机会,又没有谋生的能力,很多人混入勾栏瓦肆,成为戏子。
蒙古人十分蔑视汉人与南人,所有州县官员都由蒙古人或色目人充任,有的甚至世袭为官。然而蒙古人中有政治才能的人并不多,他们对于政治的理解,只停留在防止反叛与聚敛赋税上,统治的黑暗可想而知。官员颠倒黑白,社会道德败坏,民众生活的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社会的黑暗催生了《窦娥冤》这样描写与抨击社会现实的作品。
《窦娥冤》是中国古典戏曲悲剧中的典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窦娥短暂而不幸的一生,深刻地揭露了元代社会邪恶势力横行的情况。该剧强烈地表现了受迫害、受压迫阶层的人民对社会恶势力的反抗精神和对正义者取胜的热切渴望,它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所触及的社会内容之广泛,震荡思想感情之强烈,为其他元剧所不可比及。
该剧从元代产生到今天,仍活跃在艺术舞台上,久演不衰,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窦娥形象也在人们心中历千古而不灭。她的淳朴善良,坚贞不屈正是中国女性的典型代表。正如近代文论家王国维所说,《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宋元戏曲考》)
楚州(今江苏淮安)穷苦书生窦天章家境贫寒,终日苦读以求取功名。一日,家中因无米下锅,他借了蔡婆婆二十两纹银,第二年连本带息合为四十两,窦天章无力偿还。窦天章有一七岁的女儿,名叫端云,生得俏丽可爱,蔡婆婆很喜欢她。窦天章为了还债和筹措上京应试的旅费,只好同意将女儿端云送给蔡婆婆做童养媳。
窦天章走后,蔡婆婆待端云也如亲生女儿一般,并改了小名,起名为窦娥。窦娥十七岁时与蔡婆婆的儿子结婚,可惜不到两年,丈夫得病去世,窦娥成了寡妇。婆媳俩从此相依为命。窦娥的贤惠孝顺在邻居间传为美谈。
一日,蔡婆婆向城南开药店的赛卢医要债。这赛卢医乃江湖庸医,一直靠行骗为生。赛卢正要对蔡婆婆下毒手时,被路过的张驴儿父子撞见。蔡婆婆被救下,赛卢医逃走。这张驴儿乃楚州的流氓,当他得知蔡婆婆家只有她们婆媳二人时,便要她们婆媳配与他们父子。蔡婆婆没有同意,张驴儿便要用绳索勒死蔡婆婆,以相威胁。为了保全性命,蔡婆婆只得将张驴儿父子带回了家。窦娥得知情况后,反对婆婆的承诺,坚决不同意嫁给张驴儿。而张驴儿见窦娥年轻貌美,便下了决心一定要得到窦娥。
一日,蔡婆婆生病,张驴儿以把柄在手威胁卖药的赛卢医,卖给他毒药,企图用毒药毒死蔡婆婆,使窦娥失去了依靠,答应嫁给他。哪知恰好蔡婆婆作呕难受,让张驴儿的父亲吃了那药。老头儿当场,便一命呜呼了。张驴儿当即诬赖是窦娥毒死其父,并以窦娥答应嫁给他作为不告官的条件。窦娥认为自己是清白的,宁愿见官,也不屈服张驴儿的要挟。
没有想到的是,楚州太守桃杌竟是个昏官,他只听张驴儿巧辩之词,认定窦娥有谋害之罪,对窦娥实行严刑逼供,又下令拷打蔡婆婆。窦娥不忍婆婆为她受皮肉之苦,只好屈招,因而被定为死罪,第二天斩首。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痛感满腹冤屈无处申诉,她指天骂地,控诉自己深重的冤情和世道的不公正。她请求监斩官带她走后街,怕前街的婆婆见了伤心。不料婆婆前来送行,她又再三叮嘱婆婆多保重。临刑时她对天发誓:我死后,一、血溅白练;二、六月降雪;三、三年大旱。果然,这三桩誓愿刑后一一应验,上天也证明了窦娥的冤屈。
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功成名就做了官,四处打听窦娥的下落。窦娥托梦给父亲,痛诉冤情。窦天章立即替女儿主持公道,此案得到复审,张驴儿巧言难辩。沉冤得雪,张驴儿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窦娥冤屈终于真相大白。
施耐庵
施耐庵,其生平事迹,旧籍记载绝少,传说亦多参差,一说他原籍苏州,后迁淮安。我国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所著《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传施耐庵出身船家,从小对水上生活比较熟悉。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华出众,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考中进士后,曾在浙江担任钱塘县官两年。由于当时是在元朝末年的残酷统治下,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施耐庵深感自己与当道的权贵不合。决定归隐,闭门著书。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和朱元璋都曾请他出山,但他坚决不应聘。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冬,朱元璋与张士诚交战,他为避战乱,迁到老家兴化白驹场西十八里的地方定居。在他住的村子的西头有一芦苇荡,占地十余亩,当中芦苇繁茂,每到秋冬季节,野鸭成群飞来。荡口直通河溪,沟河交叉。荡中有一土墩,高露水面。施耐庵即以此为梁山水泊,他坐小船到此,登临土丘,以体验其境界,并开始从事《水浒传》的创作,最后终于完成巨著《水浒传》。
明洪武初年,施耐庵的好友刘基在明为官,封诚意伯。他钦慕施耐庵的才识,曾亲自到白驹场访施耐庵,想找他入朝为官,但被习惯自由生活的施耐庵谢绝了。不久施耐庵因病去世,享年约75岁,葬于家乡施家桥。
《水浒传》这部脍炙人口的巨著,是在群众创作的基础上加工完成的。成书之前,水浒故事已在民间广泛流传,有人为之写作,有人为之画赞。宋末元初,水浒故事已经为杂剧、话本所广泛采用,如元刊《大宋宣和遗事》话本,记叙了从杨志押送花石纲到征方腊的比较完整的水浒故事。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人物通过加工整理,使之更加精练生动,创造出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优秀作品。
直到今天,水浒故事的题材仍在京剧和各种地方剧目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也被后世优秀作家们学习、继承。充满反抗意识的《水浒传》对后世人民群众为反抗封建统治阶级而进行的斗争,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些农民起义军往往从《水浒传》中吸取斗争的经验。因此,对人民群众来说,《水浒传》不但是精神食粮,也是斗争的武器。
《水浒传》之所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佳作,还在于作者通过对各阶层人物及他们之间关系的描绘,把一幅活生生的北宋社会生活的图景逼真而又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这幅图景面前,可以看到社会各阶层的情况及当时的风土人情等。
过去,封建统治阶级视《水浒传》如洪水猛兽,把它列为“禁书”,遭受到他们的痛恨、诬蔑和禁毁。但它在人民群众中间却流传不绝,这足以证明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证明了它是一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作品。施耐庵的名字也伴随着《水浒传》的影响而在我国长期地流传着。
作为我国第一部长篇现实主义小说的《水浒传》,不仅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并早已走出国界,被列入世界名作之林。作为世界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当之无愧的。它的作者施耐庵同罗贯中、吴承恩、曹雪芹这几位大文学家一起作为对我国社会影响极大的人物也是当之无愧的。
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一说钱塘)人。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他的杰作《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罗贯中生活的元代中后期,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更加尖锐的时代。罗贯中抱着不与元朝统治者苟合的态度,置身于下层人民之中,从群众文化里汲取营养。
罗贯中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杭州度过的。在杭州定居,对他后来成为小说家、戏剧家有重要的影响。
元朝时的杭州是南方的贸易港口、经济中心,这里的市民文化相当发达。元代后期,杂剧作家大多集中在杭州。在这样一个环境里,罗贯中细心观察和揣摩着,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在民间艺术园地里得到锤炼、升华。
《随唐五代史演义传》是罗贯中的早期著作之一,它的艺术成就不能同他后来的作品所达到的高度相比,但它由逐年叙述历史事件向着重塑造人物形象的转变,是我国长篇叙事作品逐步成熟的表现,这也是罗贯中对我国古典长篇章回小说艺术发展的贡献。
在元末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一直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罗贯中作出了一生中最重大的政治决定:投身起义军,担任了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谋士。
罗贯中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传统知识分子,据史书记载,他曾经“有志图王”。从罗贯中加入张士诚的义军来看,他是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和雄心的。直接投身于武装斗争的洪流,使罗贯中强烈地感触到时代的脉搏。
通过罗贯中的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这部著名作品,我们可以窥见他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在《风云会》一书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文武双全、智勇兼备、胸怀天下、心念万民的圣君形象——赵匡胤。由此可见,他理想中的明君应该是这样的。也正是基于此,当他发现现实中的张士诚不是这样一个圣主时,罗贯中离开了张士诚,结束了他短暂的政治活动。
结束了农民军生活的罗贯中把满腔的热切倾注到文学中,通过小说创作出丰富的文学形象表达他对人生、对社会的见解。
据传,罗贯中曾写过《十七史演义》,但可惜的是,流传至今的仅剩下《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等数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在长期流传的三国故事的基础上创作的。但是,他不是简单地将原有的三国故事连缀成篇,而是以自己的思想为指导,构建出全新的三国世界。
罗贯中从民间故事中汲取养分,注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这部小说中,他成功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借助艺术表现,赋予历史人物以血肉,因此前人称这部小说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应当是很恰当的。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罗贯中以其宏大的手笔、惊人的艺术表现力,为我们描绘了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以及形象鲜明的各色人物。《三国志通俗演义》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新的里程,把我国的长篇小说艺术推向了成熟。
罗贯中在明初生活了十多年后于75岁时逝世。在中国文学史上,他是一位占有显著地位的文学家,他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与《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经久不衰,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三国演义》是中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品,它是由我国宋代和元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话本是一种通俗文学,是说书人讲书的底本。每次开讲之前,说书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故事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明代以后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
到了元末明初,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为明代文学创作的繁荣提供了新的因素和有利条件。适应市民文化娱乐需要的通俗文学特别昌盛,从而孕育了章回小说的诞生。
《三国演义》同其他稍后一些的章回小说一样,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说书人或戏曲艺人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的。它们的篇幅比讲史更长,主要是供读者案头阅读的。
初期,一部作品分为若干卷,每卷又分若干节;到了明代中期以后、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版本的古代章回小说:每部小说明确地分为多少回,回目也由单句最后发展成为工整的对句。
《三国演义》的故事很早以前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了。宋元时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元代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小说《全相三国志平话》中“拥刘反曹”的倾向已很鲜明,刘、关、张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气息。可见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内容愈来愈丰富,为以后《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历史条件。
罗贯中在杂记、遗闻佚事、野史小说、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正史陈寿的《三国志》及其注释材料,结合他在创作上的才华,融会贯通,重新创造,写成了这部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古典历史名著《三国演义》。
演义是以一定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它要求所写的故事和人物要生动形象,细节可有所虚构,但基本情节不能违背史实。
有关三国的故事很早就流传于民间。据杜宝《大业拾遗录》记载,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等故事,在隋炀帝时期的水上杂戏中就有。刘知几《史通·采撰》记载,唐初时有些三国故事已“得之于道路,传之于众口”。李商隐《骄儿》诗说:“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痴”。晚唐时,三国故事已经到了童叟皆知的程度。
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根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已出现了“说三分”的专家霍四究,同时皮影戏、傀儡戏、南戏、院本也有搬演三国故事的。这时的三国故事已有明显的尊刘贬曹倾向。
苏轼《东坡志林》记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宋元时代三国故事更是经常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有《三战吕布》、《赤壁鏖兵》、《隔江斗智》等三十多种,在这些剧本中,继续表现出“尊刘贬曹”的倾向。由此可见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白话小说,可能很早就产生了。
现存早期的三国讲史话本,有元至治年间所刊《三国志评话》,不仅拥刘反曹的倾向十分鲜明,而且刘、关、张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气息,张飞的形象最为生动,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写得很突出,但情节与史实相违,民间传说色彩较浓;叙事简略,文笔粗糙,人名地名多有谬误,显然没有经过文人的修饰。
与此同时,现存三国故事的戏剧目即有四十多种: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单刀会、白帝城托孤等重要情节。此后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创作出杰出的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
它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加入了文人心愿。充分运用《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等史籍所提供的材料,重要历史事件都与史实相符;又大量采录话本、戏剧、民间传说的内容,在细节处多有虚构,形成“七分实事,三分虚假”的面目。
《三国演义》洋洋七十余万字,结构宏伟,人物众多,情节错综复杂,生动地反映了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九十多年中,各封建统治集团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面貌。
但《三国演义》不是历史书,而是一部文学巨著。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像桃园结义、古城会、三顾茅庐、借东风、群英会、空城计等几乎是家喻户晓的;那些闪烁着艺术光辉的典型人物,如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曹操、周瑜等,几乎是老幼皆知的。
在中华文学史上,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长篇巨著,都是长期深受读者喜爱的优秀作品。
《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艺术非常高超。
全书描写上百次各种类型的战争,但都不重复。从单刀匹马的厮杀到千军万马的混战;从战场上的斗智斗勇到营帐里的用计设谋,写得有虚有实,各具特色。小说在金戈铁马的争斗中,又不时穿插描写大江明月、饮酒赋诗、山林贤士等抒情场景,从而使故事有张有弛,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能够把战争写得如此有声有色,千变万化,这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是不多见的。
作品构思之雄伟、活动场面之广阔、人物形象之鲜明、艺术水准之高超,在世界古典小说中均无与伦比。
统治者因该书“拥刘抑曹”的正统倾向而大加推崇,并从中汲取统治之术;布衣百姓则从中领略军事智慧,并对故事情节津津乐道;农民起义领袖却奉该书为军事宝典,从中学习战略战术;饱经世故之人又视该书为谋略宝库,潜心钻研保家安身之道。该书中的故事和人物深入人心,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同时,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三国演义》也远播于海外,被译成朝、越、日、英、法、德、俄等几十种文字传遍世界各大洲。俄国汉学家称赞该书是“一部真正丰富人性的杰作”;法国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在崇拜英雄的美国社会,人们夸奖“《三国演义》是描写英雄业绩的一部早期的杰作”;英国学术界一致推荐《三国演义》为“史诗般的作品”;在日本,《三国演义》拥有最广泛的读者群,甚至超过日本原创小说。
吴承恩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明朝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除了家喻户晓的《西游记》外,还有一本《射阳先生存稿》。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祖上曾做过小官,到他父亲吴锐时,家道已中落,只能靠做些小本生意维持生活。
少年吴承恩天资聪颖、机智善辩,据说他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还写得一手好文章。
吴锐很注意对儿子的培养和教育。首先,他很注意言传身教,虽然他是个小商人,但他酷爱读书,常用古代优秀人物的事迹鞭策自己,这给少年吴承恩以很大影响。其次,吴锐做生意时力求买卖公平,童叟无欺,这种正直厚道的品德给了吴承恩最直接的人生教育。
少年吴承恩除了勤奋好学之外,还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孩子的特点,就是他特别喜欢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一类的故事。他经常瞒着父母看一些《玄怪录》之类的野史小说。这些经历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步入青年时代的吴承恩,变得狂放不羁轻世傲物,他因此而受到了社会上的一些非议。
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大都要过科举这一关,少年时代被誉为神童的吴承恩在嘉靖十年和嘉靖十三年的连续两次乡试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位誉满乡里的才子,因此经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社会压力。一再的科场失意,吴承恩对科举制度产生了明显的不满情绪。
这时的吴承恩开始深刻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抗争。他用自己的作品发表对现实社会的看法,或褒或贬,无不显出作者鲜明的爱憎。
嘉靖二十九年,吴承恩被淮安府呈为贡生,但进京选官又空手而归。这样的情况下,吴承恩只得以贡生的资格进入太学读书,当上了一个年纪不轻的太学生。
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侵扰从元末明初时就已开始了。嘉靖三十八年,倭寇逼近吴承恩的家乡淮安,淮安人民奋起抵抗。吴承恩投笔从戎,协助沈坤组织了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民兵乡勇,吴承恩是这支队伍的参谋。他积极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出谋划策,设计布防,为抗倭斗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吴承恩曾作过两年的小官,后罢官回到淮安。
吴承恩晚年主要靠给人写寿启、墓志铭等应酬文字换取报酬来生活。这个时候他虽已是暮年,但锐气不减当年,他早就有把满腹神怪故事写成一本书的欲望,这时终于有时间来实现了。
经过深思熟虑,吴承恩选择了当时广泛流行的唐僧取经的故事作为主题来创作《西游记》。吴承恩以此为主线,参照我国古代其他神话故事和他在现实中搜集到的“神怪”故事,运用天才的想像力,将它们创造性地组合,终于完成了我国神话巨著——《西游记》。
《西游记》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它那令人回肠荡气的宏伟结构,是吴承恩在对传统题材改造的基础上创作而主张直抒个人性灵的诗人和小品文学家,以及大量表现市民感情的小说和戏曲:如此繁荣的文学现象如一股巨大的洪流,和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遥相呼应。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所表现出的蔑视皇权的精神,也正是当时思想解放潮流在文学创作上的缩影。当时,明代统治阶级腐朽没落,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是政治上十分黑暗的时期。吴承恩对这种政治腐败和世风堕落十分愤慨,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作者笔下斩邪除妖的英雄人物出现了。他敏锐地感受到与封建专制制度相矛盾的时代气息,因而形成了他创作的思想基础。
《西游记》的故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西游记》所写的唐僧取经故事是由玄奘的经历演绎成的:唐太宗贞观元年,和尚玄奘不顾禁令,偷越国境,费时十七载,经历百余国,只身一人前往天竺(今印度)取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玄奘向其弟子辩机口述西行见闻,并由他整理写成《大唐西域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又写成《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述玄奘取经事迹:为了宣传佛教并颂扬师父的业绩,他们不免夸张其辞,并插入一些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如狮子王劫女为子、西女国生男不举,迦湿罗国“灭坏佛法”等。此后取经故事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愈传愈离奇。在《独异志》、《大唐新语》等唐人笔记中,取经故事已带有浓厚的神奇色彩。南宋的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始把各种神话与取经故事串联起来,书中出现了猴行者:他原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化身为白衣秀士,来护送三藏:他神通广大、足智多谋,一路杀白虎精、伏九馗龙、降深沙神,使取经事业得以“功德圆满”。这是取经故事的中心人物由玄奘逐渐变为猴王的开端——猴行者的形象源于我国古代的志怪小说、《吴越春秋》、《搜神记》、《补江总白猿传》等书中都有白猿成精作怪的故事。而李公佐的《古岳渎经》中的淮涡水怪无支祁的“神变奋迅”和叛逆性格同取经传说中的猴王尤为接近。书中的深沙神则是《西游记》中沙僧的前身,但还没有出现猪八戒。到元代,又出现了更加完整生动的《西游记子话》,其主要情节与《西游记》已非常接近。由宋至明,取经故事也经常出现在戏曲舞台上。宋元南戏有《陈光蕊江流和尚》,金院本有《唐三藏》,元代吴昌龄有《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元末明初有《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杂剧和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在吴承恩创作《西游记》以前,取经故事已经以各种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吴承恩就是在这些传说、平话和戏曲的基础上,创作出这部规模宏大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的。
《西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取得了很高的地位,它创造了一个神怪世界。明清两代,以它为蓝本的神话小说层出不穷,舞台上改编的西游故事也不可胜数。《西游记》还早早地流传到国外,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西游记》完成不久,吴承恩就离开了人世。作为一个杰出的文学家,他给人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除了《西游记》外,他还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