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情绪的要诀
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时好时坏。戴尔·卡耐基说:“学会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要诀。”实际上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的情绪也就是我们心里的感觉更能影响我们的生活了。
人们每有所失如友情、爱人和自尊心等就觉得伤心。你觉得伤心时,应设法找出失掉的是什么?这种丧失对你有什么影响?所丧失的曾经满足你哪些需要?失掉了今后能在哪里取得补偿?你觉得伤心,而且知道是谁令你伤心,应该怎么办?如果可能,就去找那个人当面直说他伤害了你,怎样伤害了你和为什么你有这种感觉。为什么告诉他?因为不论你是否喜欢,你的情绪一定要以某种方式发泄出来。倘若不向引起你情绪恶劣的人发泄(向他发泄是应当的),这些恶劣情绪就会随时随地发作。往往发作的地点与时间都不对。妻子不在吃饭时向丈夫说出真。乙话,而在厨房里摔碟子,就是例子。最好是在情绪开始恶劣时就向引起你这种情绪的那个人说明。
人们在恐怕受伤害或有所丧失时就会变得焦急(忧虑、恐惧、紧张)。17岁的琼安在她母亲进医院检查和接受小手术时,家人为了不想让她担心,对她母亲的病况讳莫如深。琼安唯恐会有最不幸的事发生,开始怀疑每个打来的电话都可能传达坏消息。她非常焦急,仅能勉强应付学校和家里的工作。最后别人把她母亲的真相告诉了她,她便觉得好过多了。
如果你感觉焦急,就应设法确定你恐怕丧失的是什么——是不是别人的爱或照顾?是你对境况和对自己本身的控制?还是你自己做人的自尊心和价值感?想一想有什么能帮助你防止损失,或帮助你准备应变。
不要因为想来太可怕而把它撇开。躲避你所怕的事,只能把事情弄得更糟,问题更难解决。
被人得罪了,人们往往会发怒。你发怒的时候,要自问:“谁得罪了我?怎样得罪的?我对那个人说了些什么?我本来要说些什么?为什么我没有说呢?”忿怒和心灵受伤者,都应该即刻直接应付。例如哈里和麦克斯两人因为一只狗而大声吵架。哈里首先骂狗,然后埋怨麦克斯的孩子,又抗议麦克斯开的盛大舞会吵闹扰人。其实哈里真正忿怒的原因是上次舞会没有请他。而他和麦克斯说起来都是老朋友。“但是我们所开的并不是真正的舞会,”麦克斯解释说,“只是办公室的同事一起玩玩,所以没有请你参加,难道你就为了那回事?”
倘若有人触怒了你,立刻对他讲明,大多数人都会表示歉意而仍要和你继续做朋友。
忿怒不能适当发泄,就会掉转过来进攻你自己。一个人对自己发怒时,他就发生内疚而对每一件不顺遂的事都归咎自己。例如他可能以为自己未臻理想而使人失望。即使他觉得自己太无能而不敢替自己申辩,他还是可能会私下认为别人对他期望太高而愤恨他们。
李特尔太太一生都任劳任怨地待奉丈夫和三个儿子。她总是为他们的幸福甘愿牺牲自己,忘却自己的需要。但她暗自觉得生活空虚,从未做过任何使自己、什得自豪的事。最后她开始受怨恨和忿怒的影响,不好好地服侍丈夫和儿子了。
她做事马虎,不愿帮忙。她的行为实是内疚心理的表露,是很多年前就应发出的心声。
李特尔太太很难向家人发脾气,她总以为发怒就表示不爱对方。其实忿怒和爱一样都是人情之常。我们不应把情绪并予以解决应付,然后我们才能过有建设性的生活。
你怎样对付内疚?只要记住大多数内疚来自压抑的忿怒,而忿怒又是因心灵受伤害而产生的,那么解决的办法应该是查出心灵所受的伤害,并找出造成伤害的原因,再把忿怒引回原来它应该发泄的地方。
一切情绪,尤其是不愉快的情绪,都必须等它消了才会好。动感情是消耗精力的。
如果我们把精力花在驱除不愉快的心清上,便不可能有剩余精力来应付生活本身的需要。
排除“制约”干扰的刺激
假定你正坐在屋子里看书,这时候电话突然响了。基于习惯和经验,这是一种信号,你已经学会了服从。你连想都不想,也没有决定什么,就有了反应。你会从座位上跳起来,走到电话旁。外在的刺激已经使你产生移动,它已经改变你的精神倾向和情势,或者决定你的行动方向。你本来计划看一小时的书,现在由于外在的刺激而突然改变了。
“为了保持平静的心情,”心理学家说,“你不要去接听,不必服从它。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不理它,继续安静地坐着,拒绝反应。”如果心里有这种清晰的影像,可以帮你克服外在的骚扰。想象自己安静地坐着,让电话铃继续响,不理它的信号,不听它的命令。虽然你注意到它,却不服从它。你也要清楚地了解外在的信号对你没有控制力,不能使你移动。你过去服从它,产生反应,纯粹出于习惯。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养成不反应的新习惯。
另外你还要注意你没有产生反应,并不是“你做了一件事”、表现一种努力,或抗拒、挣扎了,而是由于“什么都没有做”——完全放松。你要尽量放松,不去理它,不要听它的使唤。
跟你对电话响声的反应情形一样,我们都被环境里的各种刺激制约,而进行某种方式的反应。
“制约”这个字在心理学界是出自巴甫洛夫的著名试验。在试验时他摇过铃声以后才拿食物喂狗,“制约”之后,这只狗听到铃声就流口水。这个过程是:首先摇铃,几秒钟后拿出食物,重复多次以后,这只狗“学得了”听到铃声的反应就流口水,以期盼食物。开始时,这个反应是合理的:铃声表示食物将要来到,狗的流口水就是准备要吃。然而这个过程重复多次以后,不管食物有没有马上来到,只要铃声一响,这只狗就会流口水。这只狗被“制约”,于听到铃声就流口水,这种反应是无意义的,也没有什么目的,但是出于习惯,它还是如此反应下去。
我们受到“制约”的各种环境中,有很多“铃声”或扰人的刺激,而出于习惯我们都不断地反应,不管反应是否有意义。
只要练习轻松,不要练习反应,我们就可以消灭制约的反应。如果愿意,我们可以像电话响的情况一样,学习不理睬“铃声”,而继续坐着“让它响”;我们随身必备的关键思想是对自己说:“电话正在响着,但我不是非接不可,我可以让它自个儿响下去。”这个思想将可以“打开”你自己的心理图画——静静坐着,轻轻松松,不加反应,不做什么事,不知不觉地让电话响着。
在消灭制约反应的过程中,一个人也许会觉得很难完全不理会“铃声”,尤其是那些预料不到的电话。在这个时候,借着拖延你的回应,你还是可以达到你的最终目标——消灭制约。
拖延反应,可以扰乱、粉碎制约的自动发生。
当你被惹得要发怒的时候“从一数到十”也是基于这个原则。如果你能慢慢地数,实际你就是在拖延反应,“从一数到十”的确是个好忠告,而不要一味地抑制自己不去发怒、喊叫或捶打桌子。忿怒的“反应”不只包括喊叫或捶桌子,肌肉紧张也是其中的一项反应。如果你的肌肉保持完全的轻松,你不可能“感到”忿怒或恐惧的情绪。因此,如果你的“忿怒感”能拖延十秒钟,并且拖延一切的反应,你就可以消灭自动的反射。
抛掉不快乐的记忆
意焦会影响我们对于事实的认知,因而我们应当好好控制自己的意焦,免得不小心而被戏弄了。
如果你召开一次业务会议,结果其中有一位主管未能及时到场,这时你心中的感受就取决于你的意焦所在。在你心中对于他之所以不能到场持什么样的看法呢?是他根本就不在乎这场会议,还是他碰巧遇上了什么困难?这就要看你是从什么角度去看了,你用什么样的意焦,就会造成什么样的情绪。如果说他不能及时到场,是因为正和别人如火如荼地谈到一笔大生意,你却因不知情而发火他不在场,待日后知道真相时那如何是好?别忘了,我们的意焦往往会决定我们的情绪,所以最好不要动不动便贸然下结论。
要想控制意焦,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借助于提问题,因为你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脑子便立时会回复有关的答案,也就是说你找寻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如果你提出的问题是“这个人为什么要占我的便宜!”这时你的意焦便会放在找寻被占了哪些便宜上,也不管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占了你的便宜;相反地,若是你问道:“我怎么才能改变不利的状态呢!”这时你就会去想一些能使你扭转局面的办法。提出问题是改变人生极具威力的一个利器,是开启我们无限潜能的一把钥匙,是改变我们情绪最有效且最简单的一种方法,能在极短时间内扭转我们人生的方向。
当生活中发生了什么问题,要把意焦放在寻求解决办法上,也就是朝向所要的结果上,可千万别把意焦放在让你害怕的方向上。
许多人都有心想改变自己的感受,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做。其实要改变自己对任何事的感受,最快的方法就是改变你的意焦,就像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很窝囊,很容易就能有这种感觉,是吧?只要你回想过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臭事,并且使劲地想,没多久你就会觉得自己够窝囊的了。
想来可笑,若一部电影很烂,不知道你会不会一再去看?我相信绝不会,可是为什么你却经常在自己的心里放映这种烂片呢?当你一这么做,很容易就会使自己掉进窝囊的感觉里,无怪乎我们得特别留意意焦的摆放。就算是情况真的很糟,我们也必须把意焦放在自己能做、能掌握的部分上,这样才能鼓起你继续做下去的毅力。
如果你想让心情马上好起来,那也很容易,只要把意焦放在曾经使你快乐的事情上,不管是跟你的家人、朋友或任何人都行。你也可以把意焦放在未来的美梦上,提早感受你将来成功时的兴奋与快乐,那可以带给你拿出行动去付诸实现的干劲。
假想你去参加一个宴会,随身带了一台摄影机。整个晚上,若是你把镜头一直对向大厅左侧一对在争吵的夫妻身上,是不是连带着自己的心情也不愉快了呢?就由于你一直看着他们的争吵,从而心里便兴起这样的念头:“真是糟糕的一对,好好的宴会都被破坏了。”
然而,要是你整个晚上都把意焦放在大厅的右侧,那里围坐着一群高声谈笑的来宾,这时若有人过来同你攀谈你对这场宴会的感觉,相信你一定会这么说:“噢,这场宴会真是棒极了!”
我们的一生有太多地方可以去注意的了,随便你怎么去看,但为何偏偏就是有那么多人只看消极而无法控制的那一面呢?
我们都必须记住,当生活中发生了什么问题,要把意焦放在寻求解决办法上,也就是朝向所要的结果上,可千万别把意焦放在让你害怕的方向上。你越是去想的,就越是会碰上。
为了把意焦放在寻求解决办法上,可以先把所有的事实写下来,再做分析,事情会容易得多。事实上,只是在纸上记下很多的事实,把我们的问题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就可能有助于我们得到一个很合理的决定。正如查尔斯所说的:“只要能把问题讲清楚,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一次又一次的经验证明,渐渐地做成决定的确有莫大的价值。我们都是因为不能达成既定的目的和不能控制自己,老在一个令人难过的小圈子里打转,才会精神崩溃和生活难过。
而一旦很清楚、很确定地达成一种决定之后,百分之五十的忧虑都会消失,而另外百分之四十,通常也会在按照决定去做之后消失。
一旦达成决定,当天就要付诸实行,同时要完全不理会责任问题,也不必关心后果。他的意思是说——一旦你以事实为基础,达成了一个很小心的决定,就付诸实行,不要停下来再重新考虑,不要迟疑、担忧和犹豫;不要怀疑自己,否则会引起其他的怀疑;不要一直回头去看。
不要陷于坏脾气中
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生物,乃是因为具有极强的改造能力,可以把任何东西或想法转换或改变成能让自己觉得快乐或有用的东西。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能够过着丰富内在生活的动物,他经常不看外在的环境怎么样,而是凭着自己的选择,来认定自我和决定未来的行动。我们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生物,乃是因为具有极强的改造能力。可以把任何东西或想法转换或改变成能让自己觉得快乐或有用的东西。而我们最强的能力,便是能把自己的一手经验结合别人的经验,创造出完全不同于任何人的方式,展现在生活的各种层面上。因而也只有人能够改变心态,使痛苦化为快乐或使快乐化为痛苦。
有这样一则新闻,有一个人把自己关在笼子里绝食抗议,他为了某个理由有30天没有进食任何食物,结果还能活下去。在肉体上他所承受的痛苦非常大,然而此举却能吸引大众注意,他因而得到快乐,结果所受的痛苦便为快乐所抵消。若把范围再缩小一点,有些人之所以愿意忍受肉体的折磨,乃是因为这样能得到锻炼身体的快乐,使严格克己的磨炼转化为个人成长的满足,这也就是何以他们能长久忍受那样的痛苦,因为他们能得到所要的快乐。
我们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起舞,因为那样就不能决定自己人生的方向,这种情况就有如一部公用电脑,任何人都可以输入乱七八糟的程式。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受到痛苦和快乐这股力量的影响,而这个影响的来源有儿时的玩伴、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电影或电视影片中的英雄以及其他种种,不知不觉中它们对你造成了影响。有些时候可能是别人说的一句话、学校发生的一件事、比赛中的一场胜利、一次尴尬的场面,或是门门科目都是80分以上的成绩,这都可能对你造成莫大的影响,因而塑造了今天的你。由此可以说:我们的人生乃掌握在对于痛苦和快乐的认定上。
当你回顾过去,是否能够回想出有哪一次经验所形成的神经链对你造成今日的影响?你对那次的经验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如果你当时未婚,你是把婚姻看成一件愉快的探险呢,还是把婚姻视为沉重的负担?当晚上坐在餐桌上时,你把用餐视为是一次给身体加添补给的机会呢,还是把大吃一顿当成快乐的唯一源泉?
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感到不舒服,那是你感受所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借着感受的调整,你可在任何时刻都振奋起来。”
你是否心为形役,被不能控制的力量,包括外来的经济、社会力量和来自内部的迷惑、恐惧所压迫?你是不是已经有意识地选择了通过行动创造真正的价值?这就是忙忙碌碌和生产性活动的反差。
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生活只有在以有价值的东西充当其客体时,它才具有价值。”当你从事生产性活动时,价值感是确实存在的。你在行动过程中进行了个人投资,你感到你与努力的结果相关联。这种活动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了一种很强的连续感,增加了发现的频率和强度。举个简单例子,这个例子也说明了这个过程如何影响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想一想你是如何看花的。你是简单地把它视为一些颜色与形状呢,还是你真地看见了它——它如何与周围的花园相配,它的颜色如何在光与影的作用中发生微妙变化,潮气如何凝聚在花瓣上,花粉如何轻轻地浮在雄蕊和雌蕊上?如果你用匆忙的目光看,花只是一个物体。如果你的眼睛与心灵活跃起来,花就是一个奇迹。因此,我们最急于观察到的价值不是来自于创造或发明一种特定的商品,而来源于观察、探求、发现的内部活动。
你也可以以直接、积极方式面对事件、人们和问题,以此增加你生活的价值。演员詹姆斯·科柯有一种减轻生活中气愤之情的有趣技巧。他每月都列出25件使他发怒的事情,包括古代的仇杀、被压抑的悲愤和偶然间的争吵。然后,他每天都面对这个清单上的一项内容,问自己;为什么它使自己如此愤怒?如果找不到合理的辩护原因,他就把它从清单上勾去。通过这种方式,他可以消除发生于很久前、不值再提的小事、不睦以及因吃醋、嫉妒、不现实期望引发的冲突。在每个月末,他列出一个简要的清单。它包括那些能真正说明他发怒事出有因的问题。然后,因为不再在不相关的愤怒上花费精力,他就可以把愤怒化为解决这些特定问题的积极努力。
想一想当你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或要解决与一个朋友的个人纠纷,你的感觉会如何呢?当你要否认或逃避这种痛苦和困惑,你的感觉会如何呢?可能你的老板交给你一项你认为无力处理的任务,因此你把它放在“待做”文件的最底层。无论他什么时候问起这项工作是否做完,你总是找借口搪塞。或许你十几岁的儿子刚才侮辱了你,虽然你想把他打倒在地,但你却先是不理睬他,接着又陷人失望。另一方面,直接面对你的困境将增加解决的机遇,使你具有按照自己感情行为做事的满足感。如果你难以接受这个思想,那就设想你的老板或儿子就要死去,今天是你们在一起的最后时刻。你是要在闪烁其词、愤愤不平中度过,还是要解决问题、轻装前进呢?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认为:你自己的情绪可能极具欺骗性。它们能够、并可能会设下计谋使你相信生活比其实际情况糟得多。当你心情好的时候,生活着起来很棒。你具有洞察力、常识和智慧。情绪高时,不会感到情况如此艰难,问题看上去不那么可怕且易于解决。当你愉快时,人际关系似乎很顺畅,沟通也容易。如果你受到批评,你会轻松跨过它。
相反,当你心情不佳时,生活看上去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严酷和艰难。你几乎没有洞察力。你对待问题过激并常常误解你周围的人,因为你认为他们的行为出于恶意的动机。
问题是:人们没有认识到他们的情绪一直在起作用。他们认为他们的生活在过去的一天,或甚至是在前一小时突然变糟。所以某人早晨心情好时也许会热爱他的妻子、他的工作和他的汽车。他可能会对未来抱乐观态度而对他的过去心怀感激。但到了下午,如果他的心情变坏的话,他就会声称他憎恨他的工作,讨厌他的妻子,认为他的车是个废品,并认为他的事业没有出路。如果你在他情绪低落时问起他的童年,他可能会告诉你那时相当艰苦。他可能会为当前的困境而责怪他的父母。
这样迅速和强烈的反差可能看起来很荒唐,甚至可笑——但我们都是那样的。当我们情绪低落时,我们失去洞察力,并且一切似乎都处于危机。我们完全忘了当我们心情好时,一切都似乎如此美好。我们体验过相同的情形——我们的结婚对象,我们的工作所在,我们驾驶的汽车,我们的潜能,我们的童年——完全不同了,这都取决于我们的心情!当我们情绪不高时,我们不去责怪我们的情绪,而是往往感到我们的整个生活是错误的。就像是我们真的相信我们的生活在过去的一两个小时分裂成两半。
实际上,生活几乎永远不会像我们情绪低落时感觉的那么糟。不要陷于坏脾气中,说服自己要现实地看待生活,你会学会怀疑你的判断的。提醒你自己:“我当然会感到抵触(或生气、受挫、有压力、沮丧)了;我心情不好。当我情绪不佳时总会感到消极。”当你处于不利的情绪中时,学会这样简单地排解掉它: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人类心态,如果你不理会它的话,它会随时间而消失的。情绪低落时不适合去分析你的生活。这样做是情感上的自胶。如果你有个正当的问题,当你情绪好转时它仍在那。关键是在我们情绪好时要感恩,情绪糟时要得体——不要把它们看得太严重。下次你情绪低落时,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提醒你自己:“这也将会过去的。”
威斯康辛孟罗医院的医生约翰·辛德勒博士说:“不管过去的失误,一个人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进步,这样将来才会改善。现在和将来,要看一个人学习新习惯和对待问题的态度而定。不断挖掘过去,根本没有前途可言。……几乎每一个病人情绪都有问题。因为病人已经忘记如何去控制现在的想法,以便快乐起来。”
所有技巧的学习都要经过试验与错误,先试验一下,如果没有命中目标,就在意识里记住错误的程度,下次试验时再矫正偏差,直到成功地“命中”目标为止。然后记住这个成功的反应行为,将来碰到类似情况,就把相同的技巧“重新使出”。
然而,认识了错误,寻得了正途,就必须马上忘掉错误,记住并“储藏”成功的记忆,这是十分重要的。只要我们意识的思考与注意力集中在要达到的肯定目标上,往日失败的记忆便发生不了作用,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自寻烦恼。
在学习过程中,错误、失误、失败等都是必要的,可是,它们本身并不是终点,而是达到终点的阶梯,达到终点后,就要忘掉它们。如果我们念念不忘错误,因之感到难过,或时常责备自己,则错误或失败本身就会留在想象记忆中,而成为个人生活的“目标”。人生最可悲的事,莫过于生活在往日的幻想之中,而不断地责怪自己过去的错误,不断地责备自己往日的罪过。
为往日的过失与错误不断责备自己,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使你希望改变的行为继续下去。如果念念不忘过去失败的记忆,而且不智地下结论:“昨日我失败了,今日当然也会再失败。”这种想法对目前的行为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虽然如此,这并不“证明”无意识的反应形式本身有重复与继续不断的力量,也不说明改变行为以前要“彻底根除”埋在心头的失败记忆。我们之所以受害,并不是由于“无意识”,而是由于意识的思考,因为做结论与选择“目标心像”,是由意识的思考所推动。我们改变决心的一刹那,我们脱离往事掌握的一刹那,往事就不会再来侵犯我们。
绝大多数的人有个错觉,认为情绪是完全无法控制的,它是一种自然的制约反应,这个错觉使大家视情绪如病毒,当我们的“心理体质”不佳时就会被入侵;有时候我们也把情绪看成是理智的“堂兄弟”,会拖累理智所能发挥的力量;甚至有时候我们的情绪只不过是对别人所言或所为的直觉反应而已。到底这些看法有何共同之处呢?那就是认为它是个看不透的东西,是我们所不能掌握的。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避开痛苦的情绪,然而有些人因为矫枉过正,结果连那些他想得到的情绪也失去了。譬如说他们害怕失望,因此极力想避开会导致失望的情况,如畏缩于拓展人际关系、不敢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当一个人有这种现象时就如同掉进陷饼之中。就短期来看,他是避开了会使他失望的可能,可是却也失去了能使他得到关怀和信心的机会,也许这正是他渴望得到的情绪。除非你完全失去感受的能力,否则你就免不了产生情绪,一心想逃避自认为是负面的情绪并不是办法,积极的作法是你应该从这些负面的情绪中挖掘它正面的意义及功能。
有些人经常不愿让恶劣的情绪为他人所知晓,便会这么说:“我并不觉得有那么糟。”然而他们的心里却一直惦记着那些事,为什么自己就那么“衰”、为什么别人会想占自己的便宜或为什么自己已经尽了力却仍不如意?他们就只会往这些负面想,却不去想如何来改变自己的意焦。一个人如果真的遇上不如意,却想一味地隐瞒,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带给自己更多痛苦;如果一味不理情绪所带来的讯息,那也不会使你觉得更好受,反倒更加强了那种负面的情绪,直到最后你不得不正视。处理这类情绪最好的方法不是漠视,而应是去了解它的成因,从其中找出有利于你的策略。
有些人对于痛苦的情绪很容易便屈服了,甚至于甘于被其俘虏。他们无心从其中学到宝贵的教训,反倒刻意加强它们的威力,甚至于还不服气地对别人说:“你们以为能够应付得来,让我告诉你们,它远比你们所想的困难得多。”当他们说过话时,就真觉得好像是在说一个事实,好像自己遇到的是别人所未曾经历过的,自己能有此经历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可以想:一个人如果常常有此举动,那就真是掉进致命的陷饼里,若不尽全力抽出身来,人生最后就必然如他自己所预言的那样潦倒一生。处理痛苦情绪最有效且最健康的方法,就是要学会看出它对你的正面意义。
如果你真想过个有意义的人生,那么就得让情绪为你所用。只要你有感受的能力,就摆脱不了各种各样的情绪,所以你别想逃离它、别想消除它、别想视而不见它、别想歪曲它的意义、当然更别想让它控制你的人生。情绪,就算是会带给你短期的痛苦,但它绝对是一座你内心的指南针,指引你应走的方向,以得到所想追求的目标。如果你不晓得如何使用这座指南针,那么就有如行驶在心理的狂风暴雨之中,永远找不出一条脱困的航线。
许多人在忧郁不乐时,就会跑到游乐场所去调剂一下情绪。同样地,如果在忧郁的时候,读一读漫画或幽默小说,心情也立刻会开朗起来。同样,不管想尽什么办法,都不易把忧郁症消除殆尽。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先创造一个令人发笑的环境。
如果某种工作进展非常缓慢,就叫做低潮现象。这时候不能丧失信心,更不能把为了飞跃而积蓄下来的精力,用到无益的地方去。
在低潮现象里,一个人之所以会失去信心,主要的原因是对自己的现状或未来满怀忧虑。甚至对整个过去的生长状况也疑惑丛生。这时候,他对目前所学的内容,就会感到惶恐,由于内心产生了不安,当然就把眼前的成绩看成不可靠的东西。
如要避免这种状态,必须要用冷静的态度,去评价过去的成就。说得更具体些,就是将自己目前所完成的工作,以及足以显示过去成绩的东西,放在眼前。如果是生意人,不妨将自己独力经办过的工作表格,或合同书等摆在桌子上;同样地,学生也可以把仔细阅读过的参考书或笔记簿等拿出来看看。只要目睹这些真实的成绩,必能恢复内心的喜悦和自信。
心理学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心理现象跟穿衣服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非由气氛来决定服饰,而是由服饰决定气氛。在忧郁的时候,穿上鲜艳与轻便的服装,往往能使人的心胸开朗,生气蓬勃。
我们许多人犯的一个错误便是我们为自己,或为他人感到悲哀,认为生活应该是公平的,或有一天将会公平。事实并非如此也不将如此。当我们犯这个错误时,我们往往去花大量时间沉溺或困惑于生活的不公正。我们同别人一同悲叹,讨论着生活的不平之处。“这不公平!”我们抱怨着,没有认识到,也许,生活并没打算去公平。
认可“生活是不公平的”这一事实的一个好处便是,它可通过鼓励我们尽我们最大可能妥善处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以此来阻止我们自怨自艾。我们知道使一切完美并不是“生活的义务”,它是我们自己的挑战。接受这一事实也使我们不再为他人感到悲哀,因为我们被提醒道:人各有命,每人都有各自的力量和挑战。这一理解力帮助我们处理养育孩子的问题,以及我们必须做出的关于帮谁和不帮谁的困难决定,同样地帮我们应付我们自身的、在我们感到被牺牲或被不公平对待时的个人奋斗。
生活不公平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尽我们一切力量去改善我们的生活或整个世界。正相反,它建议我们应该如此。当我们没有认识到或不承认生活的不公平时,我们往往会为他人和我们自己感到遗憾。当然,遗憾是一种除了使大家感到更加糟糕以外别无它用的、自暴自弃的情绪。而当我们确实认识到生活是不公平的时候,我们对他人和自己感到同情。同情是种诚挚的情感,它向它所触及到的人们传达友善。下次当你发现自己在考虑世界的不公平时,尝试提醒自己这个基本的事实。你可能会对它能够使你跨出自哀自怜、转向有益的行动而感到惊奇。
当前,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好像过于严肃。就连我们中那些保证自己不严肃的人都可能过于严肃了。人们几乎对任何事都倍感受挫和焦虑——迟到五分钟,别人晚出现一分钟,陷于交通堵塞之中,注意到某人看我们不顺眼或说不中听的话,付账单、排队等待、烧焦饭菜,犯了个普通的错误——你可列举出它们,我们因它们而气急败坏。
焦虑不安的根源,是当生活以任何方式与我们的期望不符时,我们不愿去接受它。很简单,我们希望事物以某一特定方式发展,但它们并不如此发展。也许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得最好:“我们有限的理解力,我们的希望和恐惧变为我们生活的标准,而当情况不符合我们的想法时,它们就成了我们的困难。”我们将生活花费在想要所有事物、人们和情况成为我们希望的样子——而当事与愿违时,我们抗争,我们痛苦。
治愈严肃的第一步便是承认自己有问题。你必须有所改变,变得更随和。你必须看到,你自己的焦虑不安主要是出于你自己的创造———它是由你自己建立的生活方式以及你反应生活的方式所组成的。
下一步就是去理解你的期望与你的受挫程度之间的联系。每当你期望某事成为某一特定方式而它却没有,你就会不安并感到痛苦。另一方面,当你放弃你的期望,当你接受生活的本来面目,你就自由了。太过于固执就会严肃和焦虑。放得开就会高兴起来。
一个好的练习便是尽力去不抱希望地度过一天。不要期望人们会友好。当他们不友好时,你不会惊诧和烦恼。如果他们友好的话,你将会高兴。不要指望你的一天没有麻烦。相反,当麻烦出现时,对自己说,“哈哈,又有个困难要去克服了。”当你以这种态度度过你的一天时,你就会注意到,生活将会多么美好。不要对抗生活,你要与之共舞。很快,通过实践,你将会使你的整个生活轻松起来。而当你轻松起来时,生活就更有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