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中国59—2式中型坦克

研发背景

由于决策部门决定继续采用新技术改造现役老式坦克,以延长服役期,1979年开始进行相应技术准备,决定采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国内成熟的科研成果,再度改进59式中型坦克。

1980年,开始进行改进设计,改进后的坦克称为59—2式中型坦克,产品代号为WZl20B。其改进的重点是火炮、电台和灭火抑爆系统,以使其在火力、通信和对二次效应防护方面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如美国的M60A2、德国的“豹”1、前苏联的T—72等坦克)。

1980年3月,试制出两辆样车,其中一辆为战斗坦克,另一辆为指挥坦克。同年4月,对两辆样车进行了多项战技性能试验。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了改进设计方案,增加了转向液压助力操纵装置、动力室自动灭火装置等项目,并于1981年改装出1辆样车,同年4月完成了图纸和技术文件的整理工作。随后,投入小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1984年,59—2式中型坦克正式定型。

主要特点

59—2式中型坦克的改进,除继续采用在59—1式中型坦克改进中获得成功的12项技术外,其最大的“亮点”是采用了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项技术,即105毫米坦克炮、VRC—8000电台和自动灭火抑爆系统,使59—2式坦克的作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一种战斗坦克。

105毫米坦克炮

59—2中型坦克安装的105毫米线膛坦克炮,是从国外引进的北约标准坦克炮,弹药为北约标准定装式弹药,弹药种类为10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其中,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初速达到1600米/秒以上,是一种技术先进、威力大、性能优良的坦克炮。

在1982年爆发的以黎战争中,以军装北约标准105毫米坦克炮的“梅卡瓦”1主战坦克,击毁了众多阿方的T—72坦克,就足以说明这种炮的威力。它是一种线膛坦克炮,抽气装置装在身管中部,而国产100毫米线膛炮抽气装置装在炮口处。

59—2式坦克的弹药基数由34发增加到38发。由于弹药基数增大,59—2式坦克的炮弹布置也作了相应调整:在战斗室车体左侧甲板上增加3发,车体右侧甲板上增至2发,其余位置不变。

自动灭火抑爆装置

从国外引进的战斗室自动灭火抑爆装置,配有高灵敏度的光学探测器和微处理机系统,具有两次抑爆和四次灭火功能,能在10毫秒内自动探测出侵入车内的破甲弹高能射流并发出控制信号,启动灭火瓶在60毫秒内实现抑爆,从而防止了坦克中弹后的二次效应对车辆和乘员的伤害。

VRC—8000型坦克电台

VRC—8000型坦克电台,是一种跳频、可加密多信道坦克战术通信电台,是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战术通信电台。它具有通过跳频摆脱敌方电子干扰、对通信内容自动进行加密、并具有两千多个波道供选择和变换的性能优良的电台。它采用了频率合成技术,电台内装有微处理机,可预置10个波道,可便利地转换功率,通信距离达到35千米(59坦克所装A—220电台,通信距离为16千米)。

59—2坦克安装这种电台后,使其通信对抗能力、通信保密能力等大幅度提高。

59—D2式指挥坦克是与59—2式中型坦克同时研制的。它与59—2式中型坦克的主要区别是安装了2部VRC—8000型坦克电台,并相应减少了两发炮弹。

59—2式中型坦克的改进成功,使老59式中型坦克真正焕发了青春活力,它标志着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装备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技术上说,59—2坦克也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是第一种实装到部队并能与国外二代坦克在火力上相抗衡的坦克,它是第一种通信能力与当时世界水平差距不大的国产坦克。

性能数据:59—2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36.2吨,乘员4人,车长(炮向前)9.235米,车宽(带裙板)3.270米,车高(至炮塔顶)2.218米;单位功率10.6千瓦/吨,单位压力79.6千帕,最大速度5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40千米;主要武器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辅助武器12.7毫米高射机枪、7.62毫米并列机枪、7.62毫米航向机枪,弹药基数105毫米炮弹38发、12.7毫米机枪弹500发、7.62毫米机枪弹3000发,装甲类型炮塔钢铸造装甲、车体钢装甲板。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