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一章2

①确定培训目标,通常同时强调多个学习目标。

②根据教学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案例。

③构建学习环境。问题学习一般在6—8个人组成的学习小组中进行,教学人员的任务是为学员营造一种解决问题的环境。

④总结每一环节,进一步开发问题学习的潜力。

进入21世纪,美国教育界普遍认识到,中小学校长培训是校长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从时限上讲,校长培训是长期的,一次性培训或短期培训不能满足校长的需求;培训计划应主要着眼于校长的技能发展;培训机构应不断了解校长的需求,不断更新培训内容。

二、英国:除学历教育外,培训重点是校长管理的任务及能力:

英国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遴选中小学校长的条件。各个学校的管理委员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中小学校长岗位的职业化的要求,因此,选拔校长非常注重教育管理专业的学历和管理工作的经历和资历。就一般情况来说,中小学校长要有硕士学位,必须经过一级一级阶梯式的晋升才有可能当上校长。中小学校长选聘是面向全国公开的,具备条件者都可参与竞争。如某校在招聘校长的广告中,明确提出校长的条件是:

①有教学和管理的成功经历;

②有熟练的领导、管理和激励技巧的实绩;

③有精力、积极性和战略眼光;

④对学校需要和社区需要有敏锐的感受能力;

⑤有良好的交际能力。

校长的任务是:

①积极有效地与学校管理委员会紧密合作;

②制定高的课程质量标准;

⑤维持发展现已存在的学校与家长、社区的良好关系;

④保持和发展校内管理文化。

校长一旦被聘用,即可拿到丰厚的薪金。中小学校长年薪一般要比教师平均年薪高出近一倍。具体数额根据学校规模和校长的资历来确定,如在一个有1100余人的综合中学里,校长的年薪近4.2万英镑。校长受聘后,如果在两年内不称职需要解聘,必须遵循解雇校长的固定程序,并不得违反劳动就业法的要求。超过两年,解雇校长就很困难。只要校长想干,就不能辞退,直至本人60岁或65岁退休。英国校长的这种稳定性的职业和优厚的待遇,对许多教师来说,是一生中所欲争取达到的目标。为了竞争校长职位,参加高层次学历培训已成为一种趋势。

近年来,随着英国政府对中小学校管理改革一系列措施的推出,对校长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作为一名校长,不仅要管好教师和学生,还要管理经济环境,提高投资效益等。这种新的变化、新的环境、新的工作,给校长带来了挑战,也使他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为解决在学校管理中所遇到的新的问题,校长自身产生了强烈的要求培训的愿望。

英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由教师培训署负责全国的宏观管理。地方教育委员会和各培训部门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培训机构主要分为三类:高等学校的教育学院、地方教育当局和专家个人。这些机构分别到政府注册登记。在他们开展一段时间培训工作后,教师培训署组织评估,确定谁具有校长培训的资格。

英国培训校长的师资必须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高级人士,只有这样,整个培训工作才能不断登上新台阶。纽卡斯尔大学和伦敦大学从事校长培训的教师大都具有博士学位,并是热心于校长培训工作的专家学者。这些培训人员一般都很重视与地方教育局、中小学校合作,共同研究设计培训计划,合作研究学校管理课题。他们在培训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受训校长通过培训将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不但提高了校长的理论水平,并且直接推动中小学的教育改革。

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设立了三种教育管理专业学位性质的培训班。

①研究生班。由大学与伦敦地区中小学联合举办。40%时间在大学学习,60%时间在中小学的指导教师指导下学习实践,毕业后授研究生学位。

②教师在职培训。采取学分制。假期在大学学习获得学分,平时在各地学习获得学分,要求修满120学分。毕业时按学生要求可获文学硕士、科学硕士或教育管理硕士。

③博士班。主要是进行教育研究,可以在家学习,三年时间读完,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完成学业。

英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侧重于实际操作,特别是中小学校长的短期培训更注重实用性。培训重点主要集中在校长管理的任务及能力方面。

英国政府为激励校长参加培训,对每个接受培训的新校长提供2500英镑资金,由校长自己选择培训单位使用这笔资金。这种机制必然促进各培训机构在培训机制市场化的条件下,通过自我激励,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信誉和知名度,更加重视满足校长的需求,以吸引更多的校长。全国已有200多个培训单位在中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注册。另外,国家把副校长培训看作校长任命前培训的一种方式,以加大激励力度。

三、法国:培养校长“依法管理学校”的观念、知识和能力:

法国校长培训组织分为全国性组织和地区级组织。中央培训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全国各地区的志愿者担任培训中小学校长的教师。这些志愿培训人员一般是因个人品质和具有成人教育能力而入选的,成员中有校长、副校长、财务人员以及教师等,但绝大部分是中学校长。这方面与美、英两国明显不同。地方机构负责挑选志愿培训人员、制定和实施本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

法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主要是职前培训。法国教育界认为,行政管理的根本就是恰当地应用法律,只有具备丰富法律知识的行政管理人员,才可能成功地进行管理。培训内容突出校长“依法管理”的观念、知识和能力。培训中非常重视法律课程,注重让受训人员学习法律,特别是行政法和民法。非常强调教育体系中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的法律问题,以使受训者熟悉各种有关法律知识,并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灵活运用。除此之外,法国的校长培训也非常重视训练和具体指导个人,注重工作经验的传授培养,促进个人的发展。

四、德国:理论结合实践,注重校长思维方式的转变

德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由州立进修学院负责。各州立进修学院每年召开全联邦的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交流、研讨、协调校长培训工作。德国州立进修学院的教师,不仅有长期的教学经历,许多教师还担任过多年的校长。如莱茵茨——法耳茨州州立教师进修学院的莱德尔女士担任过规模很大的中学校长多年,又多次参加过校长培训,现主管该院中小学校长培训。培训教师每年还有14天的进修时间,可到各州大学听课学习。

德国在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方法上,强调以实践为基础,开展多样性的培训工作。进修学院的培训一般分作三步进行。第一步,在学院听课学习阶段,主要学习五门课程:领导艺术;开发新的教学方法;教育管理;学校发展;学会交流。既有老师授课指导方式,又有学员分组进行专题研讨的方式;既有“课题的阅读讨论”培训方式,也有经验学习的培训方式。第二步,返回本地区,与参加学习的校长组成小组进行交流、研讨。第三步,回到自己学校,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完成学院课题;这期间培训教师还要到学校进行具体指导。由于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培训方法,实现了校长思维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管理能力。

德国的培训机构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①上岗培训。德国州立教师进修学院对新任命的校长进行为期一周的强化训练。每天从早八点至晚十点,纲要性地介绍校长们所需要的知识,再从正式培训计划中选择重点专题学习。

②短期的专题培训。

德国一般是校长向各个州立教师进修学院申请培训,由进修学院作出预算向政府申请,经费直接拨到进修学院。如莱茵茨——法耳茨州州立教师进修学院每年培训校长30人,每年两次,两年共拨给两万马克。为了激励校长进修,德国各州规定,校长培训期间工资照发。德国的这种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多样化的培训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美、英、法、德四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呈现出不同的教育模式。探讨各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和特点,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对于加强我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提高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二节领导形象塑造方法

1.年轻校长的立威宝典

随着我国教育行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部分有志向、有抱负、有能力的中青年教师开始走上领导岗位。但是,年轻校长该如何适应新角色,如何处理与老同事的关系,怎样“以德服人,以能服人”?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校长是学校的领头雁,一所学校能否取得长足的发展,关键在于校长是否能够以战略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指明方向,带好头。因此,不论是老校长还是新上任的年轻校长,都应该全面“武装”起来:

运用“望远镜”

学校的工作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工程,对内它关系到学生、教师、职工多个方面;对外它关系到家庭、社区、实践基地多个层面。同时这些因素又以教育教学为核心交错共存。“冰冻三尺,非一曰之寒”,学校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长期性,因此我认为校长尤其是年轻校长,首先要配备“望远镜”。不仅要看到学校今天的发展,更要看到学校明天的规划。不能急功近利,置学校的长期发展于不顾,盲目建设,盲目投资,最后将会陷于“今天建了,明天拆;明天拆了,后天建”的恶性循环的泥沼之中。如果我们具备了长远眼光,我们就会将课堂还给学生,就不会是“满堂灌”、“满堂问”;如果我们具备了长远眼光,就会把管理交给教师,就不会是管住教师,束缚教师的手脚;如果我们具备了长远眼光,就会积极推动新课程的落实,就不会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将目光停留在可怜的分数上。拿起手中的望远镜,校长们,你是不是看到了学校美好的明天?我想这是一定的。

运用“冲锋枪”

校长是学校的指挥者,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但他更应该是一个战斗者,冲锋陷阵,带领教师四面突击。因而校长还应装配一支“冲锋枪”。这支“冲锋枪”的“子弹”就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现在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战斗”——新课程改革。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它事关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校长们应该认真研究新课改的实质,把握新课改的动向,努力实践新课改,还要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地告诉教师。试问一个不会打仗的人,却要去指挥千军万马,能不打败仗吗?“冲锋枪”是需要、常擦常新的,“子弹”也需要不断获取,不然用不了多久,就会“弹尽枪绝”,就只能束手待毙了。你看,校长们已经端起了“冲锋枪”,冲在队伍的最前列,教师们怎么会甘做懦夫?怎么会犹豫不决?教师们一定会以校长马首是瞻,奋力向前。

运用“探测仪”

学校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它要求校长要了解教师的内心和教学需要,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因此校长还需要一台“探测仪”。一要用“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关心爱护教师,与教师促膝谈心,了解他们教学和生活上的困难,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二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掌握学校教育教学的现状,多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多倾听教师的想法,多研讨课改的进度。倘若步子快了,不妨慢一点;步子慢了,不妨快一点;步子停了,不妨催一点。三要敢于接受不同的意见,凡是对学校有利的,对学生有益的,就都要采纳。特别是年轻校长更应该深入教师之中,听取多方面的建议,以防武断和片面。

2.年轻校长当好领导的方法

年轻校长走上领导岗位后,应念好“专、勇、平、和”四字经。专,就是精湛的业务技能;作为一名校长,不仅要有出色的管理水平,还要具备精湛的业务技能。笔者在2005年第六期《小学数学教师》中的《细节成就完美》一文中了解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李烈校长在听完一位刚工作了一个学期的新教师的课后,为了能引领年轻教师成长,李校长随即在其他班上了一节同样内容的课来向新教师“说课”。李校长的这种上能为“官”,下能为“民”的气魄,对教师的工作有着巨大的感召力!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领头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引路人,蕴涵在校长身上的那种深厚的理论储备,高超的育人艺术,这本身就是一支引领教师成长的无形指挥棒。

勇,就是敢作敢为的气度

年轻校长的最大特点就是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敢作敢为。新课改,广大教师渴望新校长能给大家吹来一股清新的教育气息。因此,新校长切忌墨守成规,明哲保身,要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率先垂范,敢于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带领教师勇于实践教育新理念,不断探索教育新领域,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勇立潮头,奋力搏击。

平,就是一颗公平之心

年轻校长刚上任,特别希望学校工作在短时期内有新的突破。于是狠抓教学质量,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思维的重心很容易滑向学校的重点班级,偏向年轻的骨干教师,而很多暂时落后的或者年龄大的教师则备受冷落,人为的制造了机会的不均衡,离散了教师之间的团结,也影响了自己在教师心中的形象。希望年轻校长新官上任,在工作中应少些急功近利,多些脚踏实地,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工作,让每位教师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尊重,赢得民心。

和,就是要体察民情平易近人

一个学校的发展,既凝聚了无数老教师和老领导的无私奉献,也承载了无数年轻教师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校长,要放下管理者的架子,真诚的投入到这个集体当中来,经常蹲下身子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和年轻教师打成一片,多给落后教师一些关爱,多给贫困教师送些温暖,让学校真正成为每位教师乐于奉献,追逐理想的乐园。

3.新校长的“三把火”

烧掉官架子

第一把火:烧掉官架子,做一个平易近人的校长。

校长这个官,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他掌握着手下几十名教师的工资、晋级、福利待遇等切身利益,甚至对老师的去留有着决定权。如果您总是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不能主动去了解、关心、体谅老师,甚至对老师的错误和疏忽恶语相向,长此以往,必定会大失师心,成为老师们眼中的“刻薄校长”、“变态校长”……懂得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就请您屈尊贵驾,把自己降低到和老师同等的位置上,经常到一线老师的办公室里和老师谈心、聊天、嘘寒问暖、为老师排忧解难,做老师的知心人,这样老师们才会积极支持和拥护您的工作。

烧掉灰色收入

第二把火:烧掉灰色收入,做一个廉正的校长。

校长作为学校的“一家之主”,还得时时刻刻为学校的生计操心,于是您不得不往临近的工厂、企业跑,不得不与政府的头儿们打交道。当您有机会和富商、领导在酒桌上推杯换盏时,当一笔笔“外水”流入您的腰包时,您可曾想到奋战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师们。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无偿为学生补习,根本没有时间为自己捞取“外快”,每月只能守着那点死工资度日,遇到大病大灾还得举家借债。如此的收入差距,又怎能不让老师心寒,到了年终民主评议,过不了廉正自律那一关,您的校长之路也走到了尽头。因此,请您时刻把老师的冷暖系在心头,为老师谋福利,让老师得实惠,这样老师才会有工作的动力,学校的发展才会蒸蒸日上。

烧掉独断专行

第三把火:烧掉独断专行的傲气,做一个民主公正的校长。

作为一名年轻的校长,没有“两刷子”是不能身居要位的。虽然您个人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但仅凭一个人的能力绝办不好一所学校。学校是您的,更是老师和学生的。有句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在对学校的工作进行决策时,请您不要自以为是地武断作出,虚心、广泛地听取老师们的意见,集思广益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和正确。当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时,请多听听一线老师的心声,群策群力才能确保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构建别具一格的班级管理网络平台

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中的一个较高级的阶段——网络时代。身处这个时代,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中小学要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在手段上也离不开现代技术,离不开网络。即使是班级管理,有的班主任也开始了上网与学生交流,并构建起了班级管理的网络平台。成长在网络时代的学生,他们见多识广,知识丰富,心存高远,对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挑剔多、要求高,如果班主任不能适应网络时代学生的需求,做工作仅凭传统的说教,教育常常会表现得苍白无力,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就很难得到落实,更别说班主任对学生教育影响的久远性了。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尝试用班级管理的网络平台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把网络对学生的巨大诱惑变成了网络对学生教育的巨大作用,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班级论坛——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由于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和娱乐性,不少学生从小学阶段就沉迷于上网。对于平时缺少交流沟通且多为独生子女的学生来说,网络提供了一个可以畅所欲言、倾诉烦恼的绝佳场所,网络还将大千世界众生相全方位展示在学生的前面,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可以说,网络最大限度地迎合了当代学生的内心需求,但也因此而可能让学生上网成瘾,疏于学业,精神颓废。充分利用学生对网络的激情和网络跨越时空的特点,将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管理要求置于网络上,投其所好,利用学校网站提供的班级论坛,在网络上对学生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网络作为教育载体的作用,班主任的教育就会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为了培养班级学生敢于挑战自我,勇敢面对激烈竞争的良好心理素质,我给每一个学生都明确了个人奋斗目标,从卫生包干到学习成绩,从听课的认真程度到作业的独立完成,人人都有竞争对手,个个都有超越目标。一次,一个学生在班级论坛上发了份题为“竞争”的帖子:“竞争对手能不能不公布?”许多学生纷纷跟贴子,各抒己见,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示了不要公布竞争对手的观点。我也在上面跟了个帖子:“如果问一只小鹿在什么时候跑得最快,答案自然是后面不远的地方有张着血盆大口的豹子追赶的时候;如果问动物园的狮子和非洲草原的狮子谁更厉害,无疑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后者要比前者强上若干倍。对失败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成功者便是战胜了这种恐惧,未雨绸缪。用自己最好的状态笑对竞争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班级需要竞争,同学需要竞争,竞争才可以让班级和每个同学更具生命力!”寥寥数语,用简单的现象诠释了复杂的道理,很多学生在跟贴中表示出了最大限度的认可:“Yes!我懂了!”针对班级中学生之间评头论足等现象,我在班级论坛上发了个题为“清点生活”的帖子:“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驱逐这种蝙蝠。蝙蝠却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落在野马头上,直到吸饱吸足,才满意地飞去;而野马则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动物学家们在分析这一现象时,一致认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不会让野马死去,野马的死亡是它的暴怒和狂奔所致。细想一下,这与现实生活有着多么惊人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看似灭顶之灾的挑战,而是一些微不足道、鸡毛蒜皮的小事。人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无休止地消耗在这些鸡毛蒜皮之中,最终让大部分人一事无成。生活要求人们不断地清点,看看忙忙碌碌中,哪些是重要的,是必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或是徒劳的。然后,果断地将那些无益的事情抛弃,不去理它。”(班主任寄语:我们班中也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非常在乎同学的议论,哪怕只是些流言蜚语。其实一个人的周围总少不了这样那样的评头论足,作为学生,应该知道自己最需要做的是什么!一个人只有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作为。)我的帖子一发,班中许多同学纷纷跟贴:“知音!”“哎,谢谢老师!”“哎!老师说得太对了!我茅塞顿开,谢谢你,老师!”“说得漂亮,俺一定支持你到底!”从学生的跟贴中可以看出,原本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解决的问题在简短的交流和师生的共鸣中顷刻间化为乌有。我还把班上的不文明行为,诸如乱抛乱丢的纸屑、歪歪斜斜的课桌、黑板槽中的粉笔头等用数码相机拍摄后以图片的形式挂在班级网站上,图片上注明拍摄时间和地点,通过学生发表评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辨别是非,自我控制,规范行为,培养学生敢于面对错误,勇于承担责任的良好心理素质。事实表明,这种班主任刻意营造的育人氛围,能迅速提高班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效约束学生的言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个人邮箱——班级管理的信息渠道很多时候,由于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和师生之间对事物认同的巨大差异,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老师尤其是对班主任总是或多或少地敬而远之,不少学生甚至唯恐避之不及。师生之间相互埋怨,相互指责,师生间的谈话常常变成了教师单方面的“演说”或“说教”,即使用写周记的形式,由于身份明确,知名知姓,学生心有顾忌,不能也不敢畅所欲言。教师很难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更别说听到学生的不同意见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难度,这种缺少沟通的师生相处,使得班主任对班级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言行举止不能准确、及时把握,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缺少针对性,严重时班级管理形同于瞎子摸象,直接的后果是一方面老师苦口婆心,身心疲惫,另一方面学生苦不堪言,我行我素。长此以往,学生对班级的认可程度必将每况愈下,班集体的凝聚力不断下降,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就成了一句空话。用个人邮箱(每个学生有两个邮箱,一个邮箱在班级中心开,一个邮箱为隐去真实姓名的专用保密邮箱,学生根据需要选择使用)架起师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可以让学生在比较隐蔽的私人空间畅所欲言。这种师生处于平等地位的交流,消除了教师角色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往往能畅所欲言,敢讲真话,敢提意见。班主任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班级的动态,也能更多地倾听到采自学生心是深处的真实声音,从而防患于未然。做班主任时曾经遇到过一件让我十分头疼的事。有一段时间,班级中接二连三有学生反映丢失了东西,大到e百分、文曲星,小到一支笔、一本书,个别家长为此还专门找我要“说法”,我也因此费了不少心思,班会课上多出进行引导教育,班级中调查摸底,但最终还是毫无线索。一时间学生彼此相互怀疑,徒增了许多不信任的目光,给班级和谐向上的人际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在百般无奈之下,我想到了网络。何不尝试用保密邮箱的隐蔽性,和学生进行一种看不见的沟通呢?我给每个学生布置了一次特殊的作业:就班级中发生的这件事情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说说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周以后,我先后收到了学生发来的电子邮件37封,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件事情或提供线索或加以谴责,其中有一个学生的电子邮件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这住学生居然在邮件中直言不讳地说,班级中的系列失窃案就是他一人所为,他自己正为此事而得意呢!这个线索一下子让我兴奋了起来,千方百计要寻找的线索居然得来全不费工夫!接下来,我和该同学就此事通过互发邮件的方式进行了多次探讨,在我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答应保密的情况下,这住学生终于被我的真诚所感动,说出了制造系列“偷窃案”的真实原因。原来,他拿别人的东西是为了不让别人比自己开心,原因竟然只有一个:嫉妒!几天后,学校门卫通知我去领包裹,打开一看,包裹中装的就是班级中同学先后丢失的东西。为了更好地消除这位学生的心理障碍,我在班会课上专门表扬了这位同学的真诚坦率和敢于面对错误的勇气。尽管到最后我也不知道这名学生是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班级中不再有学生丢失东西,教室里又恢复了原有的宁静。QQ聊天——情感交流的直通快车我曾经就学生最喜欢的沟通方式做过调查,出人意料的是班级中90%以上学生的答案均选择了QQ聊天。事实上,现在的中学生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绝大多数部拥有自己的QQ号,有的甚至有两三个号码,用QQ上网聊天成了当前学生很时髦的交际途径和不良情绪释放的常用手段。何不尝试用QQ和学生搭建情感交流的直通快车呢?在一次班会上。我非常认真地把自己的QQ号码向全班同学作了,公布,并特别声明欢迎同学在网上隐藏身份与班主任聊天谈心。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的这一决定居然赢得了全班同学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此后,每天晚上把自己挂在QQ上,几乎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班上的学生经常找我聊天,有时候一聊就是个把小时。可以说,QQ给了我和学生情感交流的最大空间,在这里我能用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激扬文字,探讨人生。这样的交流不再有师生之间直面相对的尴尬,不再有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不再有学生面对老师时的心有余悸,从学习到家庭,从老师到学生,从心理到生理,从现在到来来,QQ上的学生个个都变得如此直言不讳。这种情感上的不设防,使得我有最多的机会让学生“近朱者赤”,有最好的时机把对学生成长的要求“随风潜入夜”。我也因此拥有了和学生之间更深的师生感情,师生间有了更多的默契和心领神会。“亲其师”就会“信其道”,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使老师的要求对学生的言行具有更大的影响力,更多的约束力。记得班上有一名叫小雨的学生,平时经常迟到旷课,上课东张西望。多次请家长来共同教育,但效果就是不理想。后来,小雨在网上向我敞开了心扉:“老师,我也想上进,但你得给我时间。我最伤心的是,你在班上对众人皆知的我不点名的批评,只要想到你的批评,我就一点信心也没有了。”想不到自己不经意的“比较艺术的”不点名批评,居然对学生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竟然给学生带来了如此大的伤害。意识到问题的我,特意在QQ上给他留了一封致歉信,检讨了自己的粗心和错误。以后针对小雨心理敏感的特点,我在对他进行教育时更加注重方式方法,在肯定中提不足,在表扬中说要求,并在他生目之际,在QQ上为他进上了生日贺卡。从此在班上他像变了个人似的,班级的事情抢着做,课堂上专心致志,成绩有了明显好转。这样的表现令他的父母都感到惊喜:这孩子越来越懂事了!去年教师节时,我的邮箱中收到了55张贺卡,QQ上也留下了很多学生祝福的话,我在给学生逐一答复的时候,心中涌动着的是一种感动和满足。我的网络班主任经历,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了网络对学生影响的巨大。如何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更快地影响学生,更好地铸造灵魂,无疑是当代班主任现在和将来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的话题。上述案例,至少给我们的教师和校长们如下的启发:第一,德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在观念上要更新自己,而不能甘当落后。记得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电脑开始普及,电子游戏机开始在街头大量出现时,我们教师就普遍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和精神鸦片;今天,当“上网”已不仅仅局限于“网吧”时,当一些孩子因染上网瘾而不能自拔时,一些老师和家长又显得是那样的焦急和无可奈何。其实,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使用科技产品的人的道德素质和意志品质。李镇西老师说得好:不懂上网,就没有资格一味地禁止学生上网。所以,教师的观念是在学习并掌握了电脑技术,能够有效地使用网络,与人交流之后才会真正得到更新的。第二,构建德育管理的网络平台,目的是让德育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工作,大量的还是日常的琐碎的工作,这些工作有的要借助网络进行,有的则不需要。譬如与学生谈心交流,这就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有的孩子,老师当面与其交流或许效果更好;而有的性格内向的学生(当然还可能是其他情况),则书信往来、“周记”交流,甚至网上“笔谈”可能效果更好。这也是网络条件下德育管理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的一种具体表现。

信息化后勤管理的必由之路

一所学校能否办出品牌,首先须从管理入手,管理包括教育教学管理,也包括学校的后勤管理。过去,人们往往忽视后勤管理。其实后勤管理的质量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流的学校后勤管理,才能为创建一流名校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当今我国教育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几十年一贯制的学校后勤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战。目前,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带“电”字的设备越来越多,电脑、电视、空调、复印机、速印机、投影仪等,这是好事。但在管理上,学校后勤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手记账簿这样原始的管理方法上。手记账簿即使管理账目清楚,它也是一本“死账”,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跟不上形势。而计算机管理。有如下优势:一是贮存信息量大,可以记录校产的大量信息。二是便于领导决策添置新设备。采用计算机管理的办法,便于浏览账簿,使校领导在添置新设备前对已有物品情况一目了然,从而作出正确决策,减少重复购置,减少浪费。三是便于管理。有的设备时常需要维修,用计算机对设备进行编号管理,建立维修档案(如对某一台机器,某时某人使用、某时出现某故障维修、换配件多少等进行备案),必定便于管理。便于维修,也为按章办事提供依据。学校计算机的普及、校园局域网的建成和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为学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条件。学校后勤管理千头万绪,如果不能实施高效的管理,必将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和学校办学品位的提高,因此后勤工作实施信息化管理是必然的选择。在此形势下,后勤工作中如何实施信息化管理,以优化学校的后勤工作,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学校基本情况信息化、数字化这是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因为只有学校所有的基本情况数字化了,才有可能进行高效管理。也就是要把学校所有的校产要分门别类的录入计算机,收集的校产信息要详细、清楚,建立数据库,力争做到数据调阅方便。具体应包括①校园的平面图、建筑的设计图、水电布设图等都应录入电脑,便于管理和维修。②所有的校产要按类别进行编号,录入计算机,录入时应包括校产的基本信息、存放地点、保管人、使用情况等。③建立学校所有教师、学生基本情况资料档案,便于进行信息化管理时数据处理的需要。(二)学校财务收支进行计算机管理在目前实行集中核算的制度下,学校更应及时了解财务收支状况,以便学校领导统筹安排经费。逐步使教师工资、奖金的发放、学生代管费的结算全部实行计算机管理,以便动态的了解各项经费的使用、发放情况。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做法:①教师工资奖金的发放清单可以在学校的网上建立栏目,本校教师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查询,非本校教师则无此权限,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师可以及时的掌握发放情况,以便及时在银行卡上核对。②利用EXCEL提供的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设置好相应的公式和函数后,建立教师公费医疗报销系统。不但可以正确的核算出教师的每次应报额度,而且可以实时反映出全校教师的公费医疗使用情况,既方便教师报销,又便于管理。学生的代管费核算也可参照实行,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代管费的使用情乱。③利用财务软件,实现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这类软件比较多,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三)校产管理、维修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校产管理是学校后勤管理的重要方面,不但要重视开源,更应当注意节流。勤俭办学是学校后勤工作的基本方针,因此必须重视节约物力,做好校产的保管、维修工作,大力提高校产的使用率,延长校产的使用年限。而实行计算机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具体应做到:①在校信息化的基础上要加强管理,首先要建立固定资产电子档案,要求分门别类的建立固定资产清单,由于采用了计算机管理财产设备的信息可以尽可能多的录入,便于管理。其次要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要求校产保管人在校产有变动时及时用电子报表的形式报事务室,便于及时更新资产信息。②对于贵重设备要按编号建立维修档案,(比如对某一台机器,某时某人使用、某时出现某故障维修、换配件多少等进行备案),便于管理,便于维修,也为按章办事提供依据。③建立校产网上维修中心。利用学校“师师通”的条件在网上建立保修中心,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报方便的报修,维修老师也可以及时的进行维修,确保教学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④建立反馈制度,在网上定期或不定期的反映各种校产的维修、使用情况。(四)图书室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图书的使用效率图书流通量的提高以及周转率的加快是体现图书效益的重要方面,而采用用计算机管理可以很方便的实现这个目标。以某校为例:手工借书时,学生每两周才获得一次借书机会,实行计算机管理后,改为每周轮到一次,学生在一年里几乎每个星期都可以来借书,一年中平均每个学生借书在20册以上,极大的提高了图书的使用率。此外可以利用校园网及时将新书好书的目录,从软件中下载下来不定期地通过校园网发送到每个教师及每个班级的电脑里,使教师学生及时了解图书信息,便于借阅。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建立学校的电子图书馆,即通过学校的网站把一些电子读物挂到网上,这样的话更方便教师、学生资料的查阅。(五)卫生保健室要对学生卫生保健、体检等情况实行信息化管理卫生保健老师可以利用相应的软件,建立学生的卫生保健、体检电子档案,以便对学生的体检结果进行快速、有效的分析,找出学生一些常见病产生的原因。此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卫生常识、知识的教育。相信随着各校“师师通”工程的实现和教师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学校后勤管理不断提高的要求,学校后勤管理必将走向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也一定会带给我们后勤管理崭新的面貌。

4.“好人”不一定是好校长

有一位校长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涉及个人名利的敏感问题时,从来都“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而是“首先主动把自己排除在受益人之外,尽量把机会给予其他教职工”,然而,许多人似乎并不“领情”。学校原本十分紧张的人际关系亦未因此就稍显舒缓,一到评优选先、晋职增薪等“焦点时刻”,照例是没完没了的争执、申辩、哭诉……到最后,所有的指责和怨气毫无例外都会指向校长本人:责其“徇私舞弊、暗箱操作”者有之,怨其“素质低下、无德无能”者亦有之。这种“救火队长”兼“出气筒”的双重角色常常使他形容憔悴、身心疲惫,以致他很难把主要精力专心于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事务上。

“该做的都做了,没想到结果还是一样糟!”这位校长很无奈,甚至还很委屈。与他一样,不少人以为,只要校长是一个好人,行得端、立得正,没有私心杂念,管好学校似乎就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好人当然就是好校长”,在学校管理实践中,这种天真的理论不能说完全没有市场。“好人”很多,好校长却极度稀缺。

可见,“好人”未必就是好校长。从逻辑上看,良好的个人品性只是保证优良管理的最低限条件,但还远不是有效管理的充分条件。比之“好人”,“好校长”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作为“教师的教师”,好校长要充分体现职务的道德性,秉公行政;另—方面,协调一个高度知识化的学习共同体,好校长必须追求治校有方,讲究以制度张力维系学校人际活力和知识生产力的艺术,所以必须不断加强领导力的历练。为人的低调谦和,行事的坦白无私,充其量只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好好先生”。倘若不能融道德与专业于一炉,不能在“独善其身”的同时发展“兼济天下”的能力,不能在善良、无私、敬业的基础上添加上行政能力的修炼,那么,“好人”就近乎“无用”。

“好人”系道德词汇,倚重主观感觉;“好校长”属专业评价,有严密的客观标准。二者的混同,虽然出自人们期待由“好人”,即具有相当道德水准的人来领导学校的良好初衷,但客观上又确实导致了对“好人行政”不切实际的幻想。而管理理念中由此得以大行其道的泛道德主张,更会使学校管理“剑走偏锋”,形成校长专断之下“怎么着都正确”的“精英管理”,即一种看似冠冕堂皇实为率意而行的胡来!

好人未必是好校长。明白这个道理的意外收获是:不好的校长也不一定就是坏人。组织中几乎很少有处心积虑的坏人,更缺少证据表明这样的坏人可能就是校长,除非可以列举出有足够多的校长,其上任之初即居心叵测!因此,不能把效率低下和行政失败的原因单纯归咎于校长,尤其不能归咎于一个阴谋家式的校长。否则不仅有失公允,而且明显违背科学。学校管不好,校长固然难辞其咎;无论员工或上级,尽可以非难其行政能力,却大可不必羞辱其德性,恪守这条规则,才谈得上客观评价,也才谈得上以人为本。

5.合格校长须过好“五关”

怎样才算是一位合格校长?先过好“五关”?

科学管理关

A校长新官上任“三把火”,上台后风风火火,按照自己的设想对学校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重新制定了“教职工签到签出制度”、“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教师请假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以显示自己独到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然而由于决策不妥,执行力又差,学校管理一片混乱。几年下来,好端端的学校成了一个“烂摊子”,学校档次未提升、教师专业不发展,学生成绩没提高,学校岌岌可危。学校的科学化管理是校长的主要任务,是衡量校长实绩的显著的标志。校长必须有前瞻的办学理念、清晰明了的管理思路、科学有效的管理决策。在日常管理中,制度要合理到位、职责要分工明确、工作要雷厉风行,有很强的执行力。校长要确保对学校的科学化管理,真正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质量,使学校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一路攀升,赢得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课堂教学关

B学校教学研讨氛围不浓,对于开课、评课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和机制,教师对教学研究普遍缺乏热情。为了引领教师搞好校本教研,B校长自告奋勇,带头开课。哪知道“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校长的公开课着实让教师大跌眼镜,不要说重点突出,更不要说有什么教学艺术,就连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都没有完成,最后偃旗息鼓,草草收场。“校长不听课是聋子,校长不上课是哑巴”。课堂是教师的生命线,校长自然也不能离开课堂。作为校长首先要有较为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水平要胜人一筹,这样指导教师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否则,如果校长的课堂教学水平平平,甚至还没有过关,那就会因为底气不足而不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论,即使去指导课堂教学也会因为水平有限而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效果大打折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当了28年的校长,教了28年的书。他深有体会地指出:“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校长,那你首先得努力成为一名好教师。”他特别告诫校长们:“如果你担任了校长职务,便认为凭着某种特殊的行政领导才能就可以取得成功,那还是打消当一名好校长的念头吧。”

教学质量关

C校长在期中考试后发现有几位教师的成绩与优秀教师差距很大,多的达到10分以上,已构成严重“教学质量事故”。校长火冒三丈,没等分数全部汇总就迫不及待地召开“期中质量分析会议”。为杀鸡儆猴,C校长对几个成绩差的教师指名道姓地进行批评,责令其在下次考试中一定要缩小差距,否则以下岗论处。哪知有位教师拍案而起,毫不让步地说:“你以前教主课时也与别人相差不少,现在教副课,每年期末考试时不也是与别人有较大的差距,有什么资格来教训我们?”“打铁还需自身硬”。成绩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每位教师的立足之本。作为校长首先是教师,其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过硬。如果校长没有好成绩,所教学科总是落在别人后面,久而久之,他的话就不再灵验,只有自己有过硬的成绩,教师才能肃然起敬。有作为才有地位,有成绩才有威望。

教育科研关

D学校的教学成绩尚可,但每次评选市级骨干教师时总是寥寥无几,远远落在其他兄弟学校后面,原因就在于教师对教育科研认识不足,教师的科研论文奇缺。科研型教师的严重不足成了学校发展的软肋和校长的心病。为此,D校长经常在大会小会上责备教师不努力,教育科研能力差,埋怨能写教育教学反思文章的教师太少。知情人士在背后议论纷纷,你校长自己也是个“大老粗”,你的成绩不也是靠拼时间磨出来的?不要说写反思性文章了,就连你的期初计划和期末总结不都是由秘书代写的?评职称时的文章还不是出了钱才发表的吗?学校要形成教育科研的浓厚氛围,校长必须起带头作用。校长不仅要有前瞻的科研意识,更要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始终走在学校教育科研的前沿,通过自己的示范作用,带动和引领其他教师扎实搞好教育科研,使学校走上“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校”之路。“强将手下无弱兵”,如果校长有很强的科研能力,还怕学校形不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带不出一个科研型的教师群体吗?

言行举止关

由于阴错阳差,E校长居然也混到了校长一职。但“兔子尾巴长不了”,他的不良习性日渐暴露。学校规定教师下午4∶45下班,中途不能离岗,他自己却常常以办事为由离岗、早退;会上三令五申强调上班时不准上网打牌、下棋、玩游戏,而他趁没有人时,会偷偷地玩几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文规定教师不准赌博,但他抵挡不住诱惑,有时甚至与社会上的“下三流”有染。经常出没于各类休闲娱乐场所,时不时地喝得酩酊大醉,俨然成了个社会上的“混混。”校长是学校的旗帜,是学校的一面镜子,其形象代表着整个学校。校长的言行举止对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对师生精神风貌、育人环境的改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长要管理好学校,让教师心服口服,就必须时时处处注意检点自己,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让教师信服,以德服人。“正人先正己”,凡是要求学生和教职员工做到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树立榜样,以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6.让自己“胸有丘壑”

一个现代校长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并非领导教职工走向他,而在于领导教职工走向他们自己,发现他们自己。作为现代校长,必须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但自己的身后,却是有坚强的后盾。那么,现代校长,在今天首先要做的,是要重新考虑为自己定位。

现代校长应是什么?

应是一个做细致工作的能手

一个现代校长应心系教职工,是教职工心中理想的校长,为提高他们的工资福利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每周至少要抽出两个下午的时间同教职工接触,同他们无拘无束地交谈、完全平等地交谈。神情专注地听他们的心里话,让教职工从伤心失望苦恼彷徨中走出来,逐渐变得情绪平和,脸上带着充满希望的表情,重新获得足够的勇气面对未来的工作和一切。向教职工表达他对学校现状及未来的看法,阐述他所希望的和所担心的一切,阐明他的宏伟抱负和规划,开把它留给教职工去评判,让教职工参与管理,参与出谋划策,并巧妙地在交谈中将关于学校与教职工前途和利益的各种主张和思想,明晰透彻地传达给教职工,成为民声民愿的代言人,成为一个坚定的战士。由此加强教职工的自主性,开阔他们的内心世界,拓展他们的精神视野。

应是一个协调高手

协调高手才能将领导班子及全员团结成一个钢铁的整体。一个打胜仗的集体,要凭一种理念来支撑。校长与教职工要有过生活乐趣的共享,情感的沟通与共融,心灵的碰撞与弥合,思想的共振与共鸣。是领导也是朋友,在平等民主的交流过程中,引导教职工侧重对谋求学校和个人共同发展之路的深入讨论与研究分析。与其长期的磨合,思想的交融与影响,通过交流,以消除防范心理为前提,根除那种天然的隔阂和防范心理,出于尊重,彼此以礼相待,更将彼此视作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学校生存、发展的大前提下求同存异,不断地彼此给以提醒。让教职工不好意思不努力工作,自发自动地工作,将工作视作内心一种精神诉求。

应是“第一劳动者”

新时代的校长应永远同职工站在一起,是学校里的“第一劳动者”。能够有坚实的基础和足够的实力,要像一架开足了马力的机器,全力投入,领导着全员不畏艰难地向未来发展。兢兢业业,履行他的各种职责,做好一切应该做的;努力、全力以赴地去做工作,才能不负教职工们的厚爱和期望;竭力虚心,孜孜以求地追求他的目标,在荣誉面前必然做到严肃而镇静,在感到神圣的同时,又时时感受到沉重的压力。现代校长的工作时间决不止于那八小时,他也决不会抱怨工作时间的无限延长。

应有运筹帷幄的能力

现代校长应具有运筹帷幄的能力,并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冷静。循规蹈矩易使灵魂呆滞并窒息个性,要能够实践并鼓励大胆创新,另辟蹊径。也从不畏惧挑战,并能从挑战中获得更大的力量和学校发展的机遇,靠智慧正确处理学校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在今天,作为一名现代校长来说,在这个优越的位置上,决不能浑浑噩噩,不思进取,也不能耽于幻想而阻碍一个校长求知的脚步。在学习上,一个现代校长应该是扎扎实实,如饥似渴地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先让自己能走出去,接受最先进的教育,然后再回来,不要急于一时。总之,胸有丘壑方可称之为现代校长。

7.不可缺少统揽全局的能力

所谓统揽全局就是,将战略问题策略化、具体化的行为。统揽全局能力是校长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善于全面掌握局势、指导工作的能力。站在全局的高度上负总责、抓关键,是统揽全局的基本内容。

校长是学校的领头雁,一所学校能否取得长足的发展,关键在于校长是否能够以战略的眼光,从全局的高度出发,指明方向,带好头。校长要统揽全局,首先要有全局性思维。所谓全局性思维就是战略思维。具体说,就是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未来与现实的关系,并抓住主要矛盾制定相应规划,为实现全局性、长远性目标而进行的思维。全局性思维能力,蕴含着从全局的、长远的、战略的高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远看近、未雨绸缪,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能力;是善于抓主要矛盾,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其次,校长要认识全局,具有全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校长是学校教育的领导者,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实施者,因此,不仅要认识本地区本单位的全局,也要认识全国教育形势的全局,更要认识世界教育形势的全局。最后,校长要统揽全局,以全局性思维来思考一切统筹规划和部署。统揽全局的能力,体现了校长能够高屋建瓴,通观全局,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实践水平。

一位校长,是否具有远见卓识,是否多谋善断,这与他是否具有全局性思维和全局把握能力有密切关系。提高校长全局性思维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不仅需要校长自身持之以恒地学习和锻炼,还需要他们掌握规律,懂得提高的手段和方法。

广博的知识是校长培养驾驭全局能力的必备条件

提高战略思维水平,必须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校长除了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还要学习从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知识。这涉及校长的学习态度和能力问题。学习态度无疑是关键,这自不用多言。学习能力是指广泛涉猎知识、信息,及时加工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它是现代社会日益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校长驾驭全局能力中的一个基础能力。如果我们的校长不注意加强新知识学习,孤陋寡闻、学识浅薄,不要说充当领导现代化学校的战略家,很可能难以胜任起码的工作。

找准组织定位,确定组织目标

公共组织所拥有的权限是法律所赋予的,学校也是如此。校长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必须考虑职权的限定,明确自己的法定任务是什么,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界限,这是确立战略目标的前提。

把握大事,抓住主要矛盾

古人讲,“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作为一个学校的最高领导,校长应该把主要精力和心智用在研究和解决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上,也就是要抓大事,总揽全局。大事常常是主要矛盾,或是一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校长必须学会抓主要矛盾,把能够左右全局、带动全面的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以重点工作的突破来带动全局。

善做表率

一个领导者是否能对下属产生思想驾驭,是否有权威,关键要以身作则,在方方面面做出表率,才能让下属心悦诚服。校长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人格具有感召力,品质具有影响力。作为领导干部,校长要率先垂范,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诚实做人,宽厚待人,以理服人,铸就人格魅力。其次要有实干的精神,威从干中来。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率先垂范,真抓实干,充分调动各种潜在因素,促使各级管理者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把工夫下到抓落实上。

校长要制定好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在充分考虑学校的优势与劣势,准确把握其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对其发展步骤所做出的战略选择。每一所学校都需要战略规划,因为它为组织提供行动纲领,可以使整个学校沿着既定的轨道有序地运行。它还可以使其充分发挥其长处,成功避开其短处,充分利用资源。拥有成功战略规划的学校能够对外部环境做出敏感的反应,并将其同内部的发展相配合,保障教育任务和目标的实现。一个成功的战略规划,应该包括实现战略目标的行动步骤、合理配置组织资源、内部利益关系协调、整体士气调动等。

校长要推动战略规划的执行

战略规划的执行同学校的管理直接相关,校长的才干、各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学校组织机构的设计、学校的文化氛围、教师队伍的士气以及各项制度等基础性工作,都与战略规划的执行有重大的关系。校长负有抓战略规划执行和协调各方职责,在实际工作中负总责、负全责,但绝不意味着一个人大包大揽,事必躬亲,而是要切实搞好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综合协调。校长的组织协调能力是驾驭全局能力的重要体现。

校长要分析组织外部环境,抓机遇,迎挑战

任何一所学校都生存在一个机遇与危机并存的环境中。作为校长必须探讨学校所面临的机遇和危机,必须有战略眼光,要能超越学校目前的生存环境进行战略思考,及时发现并抓住机遇,能敏锐地意识到学校存在的危机,制定完备的战略规划。同时,有没有勇气面对机遇和危机,把握全局,也反映出校长的胆识和魄力。

总之,能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环境,在全面改革的复杂条件下较好地驾驭全局,不仅是对校长的治校能力、治教水平的考验,也是教育得到发展,学校得到兴盛以及教师和学生获得利益的真实而迫切的需要!

8.把好自己的“度”

一个校长要受人尊重,让人敬服,就一定把好自己的“度”。

理论上有深度

作为校长,要有条不紊地管理和经营好学校,就必须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要有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而不能做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有的校长虽然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没有理论作支撑,华而不实,语言经不起推敲,没有折服力。校长要驾驭和管理好学校,就要以“理”服人。要通晓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含金量”,为自己日常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给人以学识渊博,“大师气度”的感觉。也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思想上有高度

作为校长,其言谈举止都要与校长的身份相匹配,要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较高的思想觉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党性的原则严格要求自己,做思想上的“巨人”。时时处处从学校整体利益出发,致力于集体,奉献于事业,一心一意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成长着想,而不能计较个人得失。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心理不平衡,牢骚满腹;更不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见利忘义。

工作上有力度

校长的威信来自于工作上强有力的执行力,非凡的胆识和魄力。校长制定政策要果断,不能优柔寡断,朝令夕改,给人以“懦夫”的感觉。执行中应雷厉风行,瞄准了目标就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能扭扭捏捏,“前怕狼,后怕虎”,遇到问题六神无主,没了主见。

管理上有尺度

校长管理既要有刚性,又要有人性,要刚柔相济。要有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不折不扣,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妥协,决不退让;也要注意决策前的作风民主和策略上的灵活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分析,做到人性化管理。

教学上有精度

校长作为管理者,首先也是教师,所以在教学上必须“棋高一着”,要精通所教学科,有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灵魂,对课堂教学驾轻就熟,并且要成为学校教学上的一面“旗帜”和教学的骨干。试想,如果校长不通教学,教学业绩平平,甚至还不如普通教师,那么他的话还有多少说服力,还有多少可信度?

见识上有广度

校长作为管理者,不仅是“专才”,还应是“通才”。校长不能做“井底之蛙”,目光短浅,知识面狭窄。要博览群书,虚心好学,成为“百事通”。尤其在科技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校长必须有永不满足的心态,活到老,学到老,及时给自己“充电”,开阔自己的视野,紧跟时代步伐;否则,“不进则退”。一旦校长一问三不知,遇到新知识、新问题云里雾里,不仅会贻笑大方,威信降低,更重要的是影响了管理决策的判断力。

形象上有亮度

校长要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就得注意形象和风度。要有德性,有品位,德才兼备,各方面都有过人之处。有自己突出的“亮点”。要站得高,看得远,喊得响,让人肃然起敬。校长虽不一定能鹤立鸡群,但至少也要卓尔不群,时时处处以良好的精神风貌示人。

待人上有气度

校长不能迷信自己的权力,不要追名逐利、计较个人得失。要眼睛明,耳朵硬,心底静。要有胸襟,不搞小动作,不以势压人;要容不顺耳的话,不顺眼的人;不打击报复,抓别人的“小辫子”,不锱铢必较;要用人不疑,宽宏大量。一个胸襟不宽广,不够大气的人,是不可能很好地开展工作的,校长要想成“大器”,必须要“大气”。

心态上有宽度

校长的管理工作也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校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遇事要沉着冷静,而不心浮气躁。要宠辱不惊,自我调控;要有怒不形,遇喜不亢,善于克制自己,驾驭自己;切莫感情用事,武断处事;要胜不骄,败不馁,摆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9.在研究性实践中成长

校长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是“学校管理”。他需要有明确的“管理”意识,而不能总是停留在“教师”的角色意识上。他是学校管理者,需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需要意识到学校变革的方向、学校教育日常生活形态改革的内涵,更要将学校的发展、新型学校的创建,视为管理的目标追求,在学校这块土地上,集聚发展的力量,推动学校教育不断发展,不断实现学校教育的价值。而这样的实践,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没有固定的道路可走,只能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重建、只有在这样的研究性实践之中,才可能生成新型的学校与新型的校长。这意味着,校长首先要认真研究自己的学校。研究学校所处的社区环境。研究学校在区域性教育中的位置及学校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要研究自己学校现在面对的问题、困难、积淀下来的优势。任何学校的内涵发展,都建立在学校自身基础之上。发现自己学校的问题,就是发现了学校发展的空间;能否意识到学校发展的有利因素,也关系到学校发展的现实路径问题:当校长将视野从向“外”看转为向“内”看时,当校长能在外界背景下关注自己内部的发展问题时,也许会发现:每所学校都是独特的,每所学校的发展都是具有挑战性的,每个校长都面对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而正是这一“丰富的独特”,对校长整体的思维方式、观念体系、管理能力、生命情态等提出挑战,并具有了提升校长领导水平的可能。其次是规划设计。校长是规划学校蓝图的设计师。作为设计师的校长,其设计将是对全校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的过程,在学校发展的基本理念,远景规划中体现学校的个性特征,打造学校的办学品牌。要做到这一点,每位校长要就开发学校的特色而进行各种学习,以不断提升自己,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校长要对学校进行宏观上的调查研究

校长要用心观察自己的学校,把学校现状调查清楚,对学校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研究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潜在的发展可能性。还要分析当代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到底向学校提出了哪些挑战,又为学校提供了什么资源,产生了什么新的需求和问题。既要看清一个学校的内部问题,又要把它放在整个社会环境中去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充分挖掘学校发展过程中可能形成的特色,能让学生有特长,教师有个性,学校有特色,这里的规划设计,不是为了应付别人的要求而作,而是为自己学校发展、为自己工作准备。规划设计,就是学校发展的整体构想与目标设计。校长要在研究学校的基础上,以发展的视野、改革的思路,对学校发展作建设性的构想。这样的规划设计,是一种意识之光对前景的照亮,它将指导学校、校长全部的工作思路、工作安排。而且,校长不仅要有发展目标意识,还需要有更为清晰、具体的阶段性目标,需要设计合理的支持、保障机制。这一“规划设计”过程,将使得校长进入真实的“临战”状态,实践,反思与重建。

这是依照规划设计,具体地组织实施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创造性,体现为校长能否集聚、开发,不断生成学校发展的资源与力量,能否在学校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不断调控,不断提高学校发展的层次、深化学校各项改革。因此,这是一种真实的“建设”过程,学校管理的核心就在于此:建设一种新型的学校。在实践的过程中,校长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与重建。反思,是一种个体发展的保障。只有当校长能自觉主动地反思时,学校管理实践才具有提升“人”的价值。因此,校长需要养成反思的意识的习惯,需要在反思中自我更新。例如,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广大教师渴望参与管理、参与决策,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就是现代学校管理中广大教师主体角色意识的觉醒,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教育管理观念有了新的改变,对此,校长要树立的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本,要经常反思和检验管理决策是否围绕和尊重了人这个第一要素,是否以教师为中心,把教师放在了第一位。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体现以教师为本,重视和强调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是教师在学校管理中主体性的重要体现。而重建,是在问题发现之后的一种真实的自我提升,只有经历了“重建”阶段,人的成长的层次才得到真实的提升,重建强调的更足一种正向的、积极的、建设性的主体参与活动。我们知道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是一种动态的集体性活动,要完成以管理促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任务,就必须使学校的管理和决策过程转变为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的主体活动。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总会增强其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从而使人的活动进入一种正向的、积极主动的状态。以教师为本,注重广大教师的主体参与,是提高学校管理决策质量的根本保证。高质晕的决策和高效益的管理,有赖于校长和广大教师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参与和团结协作,只有当教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自觉地贯彻执行学校管理制度和决策的时候,校长的办学理念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

因此,校长的成长需要读书,需要进修,需要听报告,需要外出考察,需要交流。但各种需要,都是在“学校”这一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是学校的发展,需要校长读书、考察;是学校的内涵发展,需要校长的研究,改革;是学校发展与校长发展的共同目标,需要校长进入一种研究性的学校管理实践之中。可以说,研究性的学校管理实践活动,为校长提供了“面对真实的自己、寻求真实的发展空间,获得真实的自我更新,将学校改革视为自己的生活过程”。校长获得的不仅仅是积极的生命情态的涵育,而且是自身思维方式与观念系统的不断更新,是自身生命意识的不断觉醒,是不断展现、生成更大的生命力量的过程。此时,学校的发展,已经成为校长发展的一郎分;教师、学生的成长,成为校长生命质量的构成。校长不再仅仅是一个干瘪的、孤独的个体。校长就是整体学校的发展,就是学校发展的这段历程,这样的校长,是丰富的,是独特的,是有着强大生命力的,也是充满阳光色彩的。

10.保持思维之树常青

“一颗聪明的头脑转起来,他周围就会有无数颗头脑聪明起来。”校长要想让自己的工作充满活力,首先就要让自己的思维充满活力。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大脑持续充满思维活力?作为校长,除了自己在思想上要力戒出现“温水煮青蛙”式的麻木以外,还要善于通过“多听”、“多议”、“多看”等方式,去刺激和训练自己的思维,力求其活力常在。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世界是由语言组成的,而语言又是丰富多彩的。作为校长,不但要善于听话听音,更要善于越听越精。也就是说,在听别人说话时,要善于时时、处处、事事去伸展自己的“思维触角”。当前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校长要注意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教育专家的学术报告,了解当前国内外在教育理念上有哪些新的提法、新的变化,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引动自己的思维活力。别人的成功经验往往是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产物,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和有效期。虽不能照搬照抄,但可通过“思维磨合”进行借鉴,通过“有机结合”形成“杂交优势”为己所用。所以,校长在听取其他行业的经验介绍时,不能认为这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要善于借助别人的经验去进行类推和迁移,以“搅动”自己的思维活力。

同时,我们知道,不同行业有着各自不问的热点、难点问题,对这些问题,上级领导和基层群众有的看法接近,有的看法则可能不问。校长要采取兼听则明和换位思考的办法去对待这些问题,并在换位思考中,不断找到自己思维活力的“触发点”。要激活自己的思维,校长还应多议。这里所指的“多议”,是指那种学术性的争论学术性的争论,关键在于思想的交锋和思维的碰撞。校长要善于通过学术性的争论,去营造学术氛围和开拓自己的“思维空间”。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校长要学会通过“学术沙龙”、教研会或其他各种会议形式,经常带着一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与下属或其他业内外人士进行平等争议,进行不同观点的碰撞,以不断产生新的“思维火花”。在争议中,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要充分展示自己所持观点的科学性和可信性,不要被别人一驳就乱了阵脚,要据理争议,做到以理服人。但与此同时,也不能死不放弃自己的观点,若发现自己所持观点不对或理由不充足时,应主动放弃自己的观点,学会从别人的观点中吸取自己所需的有益成分,以帮助自己形成新的“思维激情”。

在多听与多议的同时,校长还应多看。人类已经进入学习化社会,作为身处其中的校长,只有学会学习,坚持学习,养成良好的看书读报的习惯,才能不断增长见识,不断从外界获取“思维灵感”。校长要善于借助书籍和报刊中的新东西去激发自己的思维活力。所谓新东西,主要是指那些在思想上能给人以启示,在操作上能给人以借鉴的有创意的东西。比如,新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可行的做法等等。

同时,校长还要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类比思维等去引动自己的思维活力。比如,当看到报刊上刊登了有关如何搞好校本管理的文章,校长就应由此及彼联想到如何搞好校本研究、如何搞好校本培训等系列问题上去。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校长还要善于经常从网上去筛取相关的最新信息和有用信息,力求从别人众多的新观点、新思路中,生发出更多更好的新感悟,以聚众人思维之精华,扬自身思维之活力。

11.永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也许刚走入校园的时候,除了立志做一名好教师,你的理想是还要成为一校之长,以施展你的才华。如今,愿望实现了,你应该又有着什么样的新理想和新追求呢?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教育家,从孔子到陶行知,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到法国思想家卢梭,对教育、对事业、对人生,无不时时充溢着恢弘的理想情怀——孔子和儒家的许多杰出代表人物,都对教育寄予很高的热情和期望,希望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君子贤人,治国安邦;陶行知向虚伪的传统教育宣战,致力于培养手脑并用的“真人”;柏拉图寄希望于教育培养出理性国家的“智者”;卢梭通过“无目的”的教育,培养有民主意识的公民和建立民主的国家……没有一位有影响的教育家不富有教育的理想,没有一种有影响的教育理论不是一种富有理想的教育主张。他们对于教育的理想,不仅是其教育行动的指南,是他们奋斗不息的精神动力,也是感召人心、动员人们为之努力的力量源泉,更是使学生敬佩抑止、欣然跟随的人格向导!教育事业本来就是一项具有理想性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所以教师需要有理想。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