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古代武器概述

武器是人类最有创意也最不可理喻的发明,狩猎和屠杀是两种难以区分的目的。但是人类往往为了这两种轻易混淆的目的而制造出很多充满奇思妙想和艺术瑰丽的工艺极品,很多收藏家们对它们趋之若鹜、爱不释手。这里介绍的古代兵器,基本上按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地理范围包括全世界。其实说起来,人是最可宝贵的装备。但人终究是人,不是物。

斧:人类最早的劳动工具和最早的“兵器”。石斧的出现时间已经不可考,埃塞俄比亚阿瓦什村的打造石器时间为260万年前,这是最早的打造石器,当然,也完全可以是最早的凶器。因为在同一地点发现了与这些石器紧密相关的动物的骸骨碎片。

人类出现并扩散到全球时,很有可能是跟人科动物发生过冲突的,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点。在人类扩散到欧亚大陆后不久,带炳的石斧就出现了。到了文明时代,首先进入文明的埃及,其最初主要的单兵武器就是石斧。古王国时期,出现了铜斧。商朝时的中国军队,也以青铜斧为主要武器。斧头的主要重量集中在它的刃部,如果砍中敌人,不用说会是很有效的。不过斧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只有刃部有杀伤力,且只能砍杀,没有刺击功能。长长的柄没有杀伤作用,如果用木制,容易被敌人砍断,如果用铁制,又沉重了些,再者斧本身的重量,也限制了它的长度。跟新兴的刀剑比起来,效能不高,所以在刀剑兴起以后,斧再也不是主要兵器了,在较早发明刀剑的两河、印度和希腊,从来没有把斧作为主要兵器过。但斧因为其强大的心理震慑作用,并没有被淘汰。

事实上,早在中国的商朝时,斧的变种:钺,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武器只是比斧大些,有的在前端加上了矛状刺。企图把斧和矛结合起来,但因为斧本身的长度限制,这种结合并不成功,不过钺却成为一种刑具,并进而成为权力的象征。在青铜时代以后,斧作为一种辅助兵器,一直得到运用。诺曼底人和维京人都曾成功地使用过战斧。后来斧曾跟矛结合,产生了欧洲戟。欧洲人也把斧头作为刑具过。斧头还可以作为工具,所以也成为工兵的象征。拿破仑军队的工兵就以斧头为标志。其实直到现代,斧头因其刃部重量带来的巨大砍杀力,还总是令人害怕。

棍棒:这玩意儿也是与人类同时出现的武器之一。普经有一部纪录片,黑猩猩在遇到豹子的时候,会把树枝向它投去,这样看来,棍棒作为武器的历史还真是早得厉害。但是棍棒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它没有刃部,没有砍杀和刺击功能,只能用自身重量砸击敌人。如果遇到使用有刃兵器的敌人,木制棍棒很容易被折断,而金属棍棒既耗费工时和资财,效果又远不如其他长兵器好,如果遇到穿盔甲的敌人,它的杀伤功能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在人类出现以后,棍棒很快失去武器地位——然而,在旧大陆上只有一个文明国家例外,那就是中国。据《周礼·正义》卷61正文和郑司农注:三代的“五兵”中就包括殳。上说:“武王伐纣,战于牧野,前徒倒戈,血流漂杵。”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国仍制造了大量棍棒给步兵使用。棍棒的原料丰富,制造容易,在有刃兵器制造经验不足和需要大量武器的情况下,装备它还可以理解。但是到了秦统一中国之后,仍然装备有这种几乎无用的武器就很令人困惑了。

1976年在嬴政陵兵马俑3号坑中出土30件铜质殳头,上有多刺,年代在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中,也出土有带有尖头的殳,看来中国人是想使棍棒具有刺击伤害功能。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制造节省工时又更有效的矛,而是花费大量精力来制造这种复杂昂贵的殳头呢?在《吕氏春秋》和《六韬》中还记载有铁杖。这种沉重的棍棒,用于砸击还是很有效的,只是性价比依然不佳。

所以中国人坚持使用棍棒作为兵器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或许这可以谨慎的归因于中国与其他大文明缺乏交流。秦以后,随着有刃兵器的发展,棍棒再没有市场。但在新大陆,直到西班牙人到来,印加军队还曾使用棍棒作战。面对使用长矛长剑,身着板甲的西班牙军队,这样的武器效果可想而知。

矛:据说,五十万年前的欧洲人科动物就已经会制造一端削尖的棍棒了。18万年前,尼安德特人曾经有效地运用这种原始的矛,杀死猛犸,从而使自己成为苔原上最可怕的猛兽。人类进入欧洲之后,于45万年前发明一端绑有石刃部的矛。于是这种简单有效的兵器随着人类的扩张流传到全世界。

在整个冷兵器时代,矛和它的变种一直是主要的长兵器。矛和它的变种的外形是一致的:木制或竹制的长杆,一端装上锐利的矛头。这种武器只能发挥刺击功能,但非常节约成本和工时,便于大量生产。同时,它对敌人却是个极大的威胁。对于不够坚固的盔甲来说,冲击的敌人的矛头很可能刺穿它们,从而伤害士兵。更不用说那些没有盔甲的轻装兵了。即使是面对最坚固的板甲,长矛仍然可能从其缝隙中刺入杀伤士兵。一旦刺入体内,随着对手的前进而不断深入的矛头,对人体的伤害将很大。因此没有人能够面对敌军的长矛方阵无动于衷。如果是步兵使用,那么长矛的冲力还表现不出来,所以有的国家如罗马和中国并不把矛作为主要长兵器,然而到了骑兵装备马镫以后,手持长矛冲击的骑兵成了战场上最可怕的兵种。快速突进的骑士手中的长矛,对于任何敌人都是严重的威胁。

既然矛以刺击为伤害敌人的手段,那么一般来说,当然是越长越好。早期的矛受到当时工艺水平的限制,还不很长。并且,有的矛还有“多用途”的要求,这样的矛当然也长不了。如希腊的矛,可以投掷,长3米左右。希腊的对手波斯军队中很多民族都使用短矛,波斯骑兵的短矛,也是可以投掷的。

后来随着工艺发展,矛的杆可以加长,并且人们发现,武器专用化对发挥武器最大效能有利。投掷兵器和近战兵器最好分开。于是矛的长度增加,《考工记》记载的中国标准是步兵用矛长38米,战车兵用矛长46米,但出土情况一般是165~220厘米之间,最长为297厘米;到汉代以后的矛,骑兵的较长,达到42米,步兵用矛长2米。但是中国矛到晋以后逐渐被枪取代。这种武器跟矛相比,只是刃部短而尖,更有利于刺击,其实只是矛的变种。宋代守城专用的枪,杆长达到75米,长得有些夸张;明军的枪长一般为37米;清朝的枪长44米左右。

除了这些普通的矛之外,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矛据说柄长7米以上,而嬴政陵兵马俑坑中据说也出土了63米的长矛。以上两例都是非常罕见的特例。大规模装备的最长的野战矛,出现在欧洲,也就是马其顿长矛,这种长矛用山茱萸木为杆,长6~7米。按马其顿军制,重步兵方阵兵员为16384人,可以设想一下这16384人都装备这种矛,缓缓前进的可怕场面。不过矛也不是越长越好的。因为矛越长,占用空间就越大,使用它的兵员活动就越不方便。所以后来中世纪的欧洲骑兵矛一般长25~3米。到了步兵复兴以后,14~15世纪的瑞士长矛的长度又达到了6米,其中头部近一米的长度为铁制,防止敌人砍断矛头。长矛作为步兵装备,在欧洲一直使用到17世纪,这期间使用的矛头有羽形和菱形良种。而作为骑兵装备,一直使用到二战初,以波兰骑兵对德国坦克的悲壮突击作为其谢幕戏。这样说来,其实欧洲矛的消失,是跟中国同时的。

投枪:投枪是人类发明的武器,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其他人科动物会制造投枪。《与兽同行》第6集中有人类用投枪杀死肿骨鹿的场面,在《探索》节目中,也把人类会使用投枪,作为其对尼安德特人的一个优势。

最早使用投枪的文明国家大概是乌尔第一王朝。著名的“乌尔军旗”上绘有战车上斜挂着的投枪筒,大约完成于前2500年左右的拉格什鹫碑上也绘有拉格什国王安那吐姆在战车上手持投枪作战的场面。之后,投枪传遍西亚、印度和欧洲。早期的投枪跟矛差别很小。甚至可以说是一回事。前面已经说过,到前5世纪初为止,这种投枪和矛不分的情况还是主流。但在此之后,这种情况就改变了。

从《波罗奔尼撒战争史》可以知道,波罗奔尼撒战争中,射击兵和重装步兵的使用就分得很清楚了。而投枪使用的最高明的还数罗马军队。卡米路斯改革之后,罗马重步兵统一使用投枪。这种投枪长15~2米,重4~5公斤,一般投掷距离是30米左右。这种投枪完全是为了投掷而设计的,所以铁头很细,在能够穿透敌人铠甲的同时,会迅速弯曲,即加强杀伤效果,又避免了敌人把它投掷回来。到了马略改革之后,投枪的设计进一步改良,将铁头套入木杆中,两者长度相仿,用两根销钉连接。这样,在投掷出去后碰到硬物即折断,敌人更无法投掷回来了。一名罗马重步兵在一次战斗中一般携带两支投枪。

投枪跟弓、弩、投石索等射击兵器不一样,它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在远距离上杀伤敌人!而是为了在士兵投入近战之前,突然伤害或搅乱敌人,破坏其作战队形,迅速为我方的近战创造有利条件。正如蒙森所说:“罗马人将重标枪与剑配合使用,其所产生的作用与近代战争中使用火枪与刺刀是极相近似的。标枪的投掷用来为刀剑的肉搏战作准备,正好像先放射一排枪,再用刺刀冲锋一样。”

因此投枪跟弓弩之间,并不存在互相取代的关系,很多军队都同时使用投枪和弓弩,包括那些重视弓弩的国家。投枪跟弓弩相比,有3个好处:一是由于其自身重量大,尽管初速慢,但是在近处投掷时,准确度和威力还是不容小视的。尤其给敌人造成的心理震慑很大(想一想被投枪穿透的惨相吧);二是同样由于其重量大,所以如果击中敌人的盾牌,会造成敌人活动不便,从而妨碍作战。如果抛掉盾牌,就会陷入缺乏防护的境地。罗马对北方民族作战时,就使对方陷入了这种两难局面;三是成本和消耗工时比弓弩低,比较方便使用,训练较易,不象弓弩一样需要专业训练。

罗马军队凭借良好的装备和严格的训练,取得了极大成功。到了罗马帝国渐渐衰落的时候,随着骑兵作用的增强,射程很近的投枪逐渐失去作用,从而被逐渐放弃了。到了东罗马时代,东罗马军队使用的主要射击兵是弓,投枪被排挤到了次要地位。由于弓的发展和军队兵种分工程度的加强,投枪地位的下降在整个西方都发生着。但是在原先使用投枪的地方,这种武器都一直在发挥作用,并没有消失。俄罗斯的“杰里德”矛,长1米左右,枪头很重,插在投枪筒里,这种投枪筒一般为3联装。一直使用到17世纪。

有一个国家原来是不使用投枪的,但是在其他国家的投枪地位下降以后,它却改变传统,把投枪列入了制式装备。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宋朝借鉴南方民族的兵器,生产了棱枪,这种投枪长数尺,手投可达数十步远;元朝的投枪有长短两种,长投枪又分为欺胡大、巴尔恰两种,可以作为长枪使用。短投枪称为三尾标枪,尾部有三尖刃,似乎是起类似箭羽的稳定作用;明朝继续使用投枪,有陆战用的标枪和战船上使用的犁头镖和小镖,形制比宋朝投枪有了改进,枪杆用颤软的稠木或细竹制成,长约21米,前粗后细,铁头重大,中心在前,据说这样投得远而准,而且有力。这些投枪一般可以投20~30步远;清朝继续使用投枪,不过主要是水师使用。长3~5尺,有手镖、犁头镖、铁斗镖等类型。在宋代之前,中国是不把投枪列入制式装备的,当其他国家的投枪地位下降之后,中国人却把它列入制式装备,其中的原因,很让人觉得费解。

为了增加投枪的射程,人们发明了投矛器。投矛器是一块扁平的骨头或木头制成的小板,板上装有矛杆托架和握把,握把上有指槽。使用它可以使投枪射程增加到70~80米。这种小装置最早的实物是1万年前的。西方的射击兵运用过它,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土著民族也是用过它,可见这东西是全世界人类不约而同的发明——但中国人例外。

弓:弓也是人类发明的。据说最早的弓是非洲人在3万年前发明的,在西亚、非洲、欧洲都留下了早期人类使用弓箭的壁画。但中国最早的弓箭实物是山西朔州峙峪出土的约28945年前的石镞。可见弓跟投矛器一样,很可能也是人类不约而同的发明。

弓是人类发明的第一种专用射击兵器,跟可以作为矛进行肉搏的投枪不同,当弓失去箭镞的时候,它就不能发挥任何杀伤作用了。但它的射程是投枪所不能比的。这种射程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敌兽或敌人的近战武器发挥作用之前,就伤害乃至杀死对方。并进而发展出不接近敌兽或敌人就将之杀死的各种战术。从心理上说,弓第一次给予人类不冒风险就杀死敌兽或敌人的手段,另一方面,敌兽或没有弓箭的敌人,被伤害的可能性却大大增加,甚至可能陷入还不了手的绝望境地,这是一种巨大的心理作用。

直到今天,自己不冒风险就杀死敌人,仍是军事学孜孜不倦追求的极重要目标。从战术上说,弓箭使人类的杀伤范围空间增大,超越了所有其他动物——包括其他人科动物——以及没有弓箭的其他人。这就提供了创建新战术的可能性并极大的提高了选择战术的灵活性。

最早装备弓箭的文明国家是埃及、古王国时期埃及军队的主要兵器就是战斧和弓箭。当时的箭镞还是石制的,不久逐渐被铜镞取代。第五王朝的埃及人称周边民族——努比亚人、利比亚人、亚洲人为“九弓之民”,可见这些民族也早就装备了弓箭。最早的文明国家中,以萨尔贡一世的弓箭手队为著名,当时这支部队令周边敌人闻风丧胆。其他文明国家和野蛮部落也都装备了弓箭——只少数例外,如澳洲人和阿留申人。

最早的弓非常简单,无非是用单片的木材弓身,绑上绳索即成,箭也不过是一段削尖的木杆,至多绑上石镞。但是弓的制造和使用原理在历史上始终未变——弓身选用有弹性的材料,能够弯曲变形而不折断,再用坚韧的弦把它牵紧。当用力拉弓弦时,弓身与弓弦改变形状,产生势能。把弦猛然松开,弓身与弓弦复原,这个过程极其短促,于是箭支就快速地向前飞去。老话说得好,简单就是美。利用“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机械学原理和廉价易得的原料,弓箭就能够提供有效的远程打击力量,这使它战胜诸多竞争者,成为古代最成功的射击兵器。就综合性能而论,甚至超过早期的火枪。

弓身只用一种主要材料的,称为单体弓,人类早期弓箭都属于这一类;用相同或相似材料几层叠合或数段拼接而成的弓,称为合成弓或叠片弓,著名的英国长弓就是代表;弓体由若干性质不同的材料构成,最典型的配置是木和动物的肌腱或角搭配。这种弓就非常多,不用举例了。根据中国《考工记》的说法:制造复合弓所需的材料有6:干、角、筋、胶、丝、漆。制造起来非常耗费工时,据民国时代成都长兴弓铺制弓工艺,制成一张良弓,从备材到完成,需要3个整年。具体的制作方法,《考工记》中有详细的记载。

大体上,人类制弓技术的发展,是从单体弓,到合成弓,到复合弓。当然与文明国家隔离的野蛮部落只能是始终使用单体弓了。除此之外在文明地区中始终主要使用单体弓和合成弓的只有欧洲人。早在《荷马史诗》中就有制造和使用角弓的段落;后来的斯基泰人复合弓又在欧洲人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希罗多德的《历史》中也介绍有阿拉伯的复合弓;欧洲国家的对手波斯、印度、帕提亚、萨珊波斯都有复合弓;但欧洲人却始终没有在自己的土地上普及这种武器。其原因也令人费解。可能是欧洲文明国家盔甲的优良,遏制了射击兵器的发展;可能欧洲缺乏复合弓所需的角材;也可能欧洲的坚韧木材使得单体弓的性能足以跟复合弓媲美;又或者欧洲的对手大多是些精于骑射的民族,这些民族在马上射箭,必然造成射速降低和射程减少,从而使复合弓对单体弓的优势进一步削弱。从而使欧洲人缺乏改进武器的紧迫感。

在除了欧洲之外的地区,大概是两河流域的人们最先发明了复合弓。据皮特·里费斯的考证,时间是在前3000年代。后来复合弓制作技术就传到了埃及。从前我看过一种说法:最早的复合弓实物是在埃及出土的,时间是前23世纪,可惜我已经找不到这种说法的出处了。复合弓继续向外传播,游牧民族高兴的学会了这种弓的制作和使用技术,并把它发扬光大,骑在马上使用复合弓射箭的轻骑兵,简直成了游牧民族的招牌形象。前16世纪左右,复合弓制造技术传到中国,到战国时期,完成了其取代单体弓的历史过程,从此以后中国的弓主要是复合弓。

在使用弓的国家中,有的把弓视为极重要的武器,如中国和印度。中国唐朝的军队,人人带弓。印度吠陀时代军事艺术的代名词就是“弓箭学”。自然的,这些国家弓箭也都制作得非常精良。游牧民族喜爱弓,跟他们强调机动性有关。因为游牧民族的经济基础薄弱,武器不精,加上游牧生活造成的散漫性,他们显然很难在“以堂堂之阵对堂堂之阵”的大会战中战胜农耕民族对手,这样,通过马匹带来的高度机动性和弓箭带来的远程打击力量,就可以在很多场合,回避肉搏战,进行高机动的弓箭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战况有利,游牧民族可以通过射击严重的削弱对手,并给其带来很大的恐惧感;如果战况不利,他们也可以高速退走,不给对手以歼灭自己的机会。在马镫发明之后,弓箭与马匹的配合还提供了另一个好处:如果对手是步兵,为了惧怕骑兵的冲击,他们不得不缩成密集的阵型,这时弓箭射击他们,命中率会很大,若骑射手相互之间距离较大,步弓手很难命中,这就抵消了步弓手的射速和射程优势;而步弓手的数量却难以达到骑射手的水平——因为骑兵具有机动性优势,可以快速集中优势兵力。并且,步兵阵型外围密集的长兵器兵种,必然要多于圈内比较疏散的步弓手。这样的射击战无疑对骑射手是有利的。以上就是游牧民族喜爱骑射的主要原因。

正当弓箭大行其道的时候,它的危机也来临了。这个危机就是金属盔甲的出现。当弓箭射击没有防护或者防护很差的人的时候,对方由于害怕受害,心里的恐惧非常大。但对于穿着良好防护服的士兵,弓箭对他的危害就大大降低了,下面再简要说说为什么古代的弓箭地位为什么不能跟近战兵器相比。

首先,弓因其作用机理所限,命中率很差。身管火器由于有身管给予弹丸初始方向,能够保持一定的精度。而箭前进的方向是不受身管制约的,虽然有尾羽作为稳定舵,但是箭比弹丸大,受风面积也就大,而且箭的初速慢,一般角弓为55~80米/秒。还有就是人必须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张开弓,在这个用力过程中,手臂必然产生大的颤动,因此综合各种因素,弓箭的精度无法跟火枪相比,尤其不能跟线膛枪相比;其次,箭的伤害力小,箭的飞行速度衰减快,而且箭头面积大,刺入人体后速度衰减也快。原始社会中被箭击中的人,箭镞基本上都嵌在骨头中,绝大多数都没有被击穿骨头,而燧发枪枪弹一般射击距离上都可以打穿骨头,更不用说后来的线膛枪子弹了。

经过不断改进后,如果对付没有防护或者防护较差的人,弓箭的这个缺点还不明显。但是面对穿着重甲的敌人,由于箭镞要么不能穿透盔甲,要么在穿透过程中,其速度大减,箭镞结构遭到破坏,从而使威力大大减少;再次,弓的射程有限,比较可信的弓的最大射程是英格兰长弓的360米,中国唐代的角弓为180步,其他很多弓都在200米左右。

而且为了保证精度和威力,弓的实际射击距离要小于其最大射程很多,如英格兰长弓的有效射程在220米以下。一般弓箭的射击距离都在最大射程的一半以下,或者更近,这样,在两军交战的情况下,一般弓手射击距离不过是100米左右,这个距离,重甲步兵30秒可以冲到,在此时间内,一名步弓手不过能射出3~6支飞箭。考虑到上面所说弓箭的其他弱点,可以说单靠弓箭射击阻止敌军的机会微乎其微,更不用说遇到骑兵冲击的情形了,事实上,中国古代就有一句老话:“临敌不过3发”;再次,强弓虽然能够保证威力和射程,但是所需张力也很大,弓手容易疲劳,造成射速和威力下降;最后,弓若遇到雨和潮湿的天气,弓弦容易软化,从而降低威力。虽然可以通过制造时的选材和工艺来避免这种情况,但是这无疑会加大成本。

总之,当金属盔甲出现后,靠弓箭打垮对手,在绝大多数野战中,不过是个幻想。古代的军事家们,都不会做这样的幻想——据我所知没有一本古代兵书,认为在野战中可以单靠射击战打垮敌军。从史实来看,倚重射击兵的军队被倚重近战兵的军队打败的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欧洲人始终忽视射击兵种,却仍然是有声有色的强大文明,还击败过这么多精于骑射的对手了。

弓的发展过程上面已经讲过了,关于弓的最大射程,一般的规律是步弓高于骑弓。有时候会出现异乎寻常的巨大数字:如北美印第安人的大弓,据说射程可以达到400~500米,而土耳其有一种“飞行弓”据说射程可以达到1000米!这些数字随大家去查资料好了,反正我是不相信的。至于射速,英格兰长弓可以达到10~12支/分,估计其他步弓的射速也差不多,骑兵射箭的速度则要慢些。

关于弓的伙伴:箭。最初箭镞是绑在箭头上的,后来改为末端中空,套在箭头的小枝中,并用胶结合。或者相反,将铤插入杆的头端,用胶水或丝缠绕扎紧。早期的箭镞,如埃及人的,遇到下雨胶水溶化,就会脱落。后来的箭作了改进,更加牢固而可靠。并在飞行稳定、增加杀伤力和穿透力方面,不断地得到进步。中国和印度的箭曾经很多名目。其实不外乎是穿甲箭、对付非装甲目标的箭、远程箭、训练箭及其他特殊用途的箭等。

说到弓,就不能不说一说非复合弓中最强的英格兰长弓,它出现于12世纪,最初是威尔士人的发明,英格兰征服威尔士之后,引进了它,并有了更大的发展。长弓用榆木、棒木和罗勒木制成,后来主要用紫杉木制造。长弓的长度近两米,箭长近一米。拊宽38厘米,往两端逐渐变细。弓末用角料镶包。弓身的前部截面为半圆形,后部是平的。长弓需要36公斤以上的力才能张开,因此长期训练过的人才能发挥其威力。它的射程和射速,前面已经讲过了。

从英格兰长弓我们可以知道,合成弓未必就逊色于复合弓,在一定条件下,它的性能是可以达到乃至超过复合弓的。实际上,早在古希腊时代,希腊弓的射程就达到了近200米——并不比当时其他民族的复合弓差多少。

弓在整个古代都是最重要的射击兵器。成功的战胜了投石带、投枪、弩的竞争。但最后,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它竟然都被综合性能还不如它的火绳枪,甚至是更差的中国早期火器逐步取代了,这是个奇怪的事件。

刀:兵器历史上的规律是:效费比最佳的武器获得最大成功。因此弓成为古代应用范围最广的射击兵器。出于同样的原因,刀成为应用范围最广的短兵器。

虽然文明时代的刀普及比剑晚,但是刀的历史也是很悠久的。石器时代的石刀跟不装木柄的石斧,是难以区别的。到了斧头加上木柄之后,那些不装木柄而一边开刃的石质劈砍器,才能被称为石刀。这种东西在原始社会一般是作为工具使用的,当然也可以成为凶器。当铜器时代到来以后,人们开始尝试用铜制造刀,但是天然铜和人工冶炼的纯铜都比较软,不适合作为武器,所以直到青铜,也就是含锡铜发明以后,铜制刀才得到实际运用。两河流域的乌尔第一王朝成为青铜时代的先驱。

不久,青铜刀和青铜剑都问世了,从此刀剑开始了它们的竞争史。早期的刀还必须与斧竞争,在这双重竞争之下,刀在很长时间内不是主要短兵器。如最早制造青铜刀的两河流域各民族,直到亚述时代,主要的短兵器还是剑;古埃及长期用斧,后来引入了剑,到了新王国时期,仍是短剑、腰刀、战斧并用;古印度有刀剑,但是到了雅利安人入侵后,短兵器中以斧和剑为主,记载有列国时代军事状况的《往世书》中讲到的主要短兵器中有剑和斧,却没有刀;古希腊米诺斯文明时期和麦锡尼文明时期,都有青铜长剑,但作为武器的刀却很少,叙利亚人入侵之后也将剑作为短兵器的绝对主力;中国虽然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有青铜刀,但是直到西汉,刀依然不是主要短兵器;波斯、罗马也都以剑为主要短兵器。总之在整个奴隶社会,刀在与剑的竞争中是失败者。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以色列了。这个另类小文明,似乎特别喜欢刀。《圣经》上通篇都是用刀杀人的记载,如列上19:10、书11:11、列下3:26等等。

早期的刀,可以以中国商朝的刀为例,它们分为3种:直脊的、弯脊的和直脊而首部上弯的。总的来说,这些刀都很短,这是因为青铜质脆,若做得太长,易折断。而且没有尖锋,也就没有刺击功能。现在我们可以从刀这一方面,知道早期刀剑竞争中刀不如剑的原因了:一把短短的又没有刺击功能的武器,其战术运用范围是很窄的。

刀郁闷的时间很久,直到中国西汉时期。这时的中国军队正急剧地向骑兵时代跃进。骑兵作战跟步兵、战车作战是完全不同的。在快速运动中的骑兵,其作出战术动作的时间非常有限,往往是在短短一瞬间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另一方面,马匹的速度使快速刺击成为有力的战术,但此时马镫还没有发明,用刺击兵器如长矛等刺击敌人,容易被反作用力推下马。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马速劈砍敌人,成为最有效的战术。砍人比刺人受到的反作用力小,而威力依然致命。这样,剑具有的刺击功能发挥的机会变得非常有限,而两面的刃只能有一面发挥作用。战术运用的余地变得非常小,而其消耗的工时依旧。也就是说,当时代改变了的时候,原先合用的武器,变得不合用了。这时,世界上第一种长刀——环首刀,应运而生。这种刀跟前面所述的商朝刀的最大区别是:它是铁质的。

另一个同样明显的差别是:它很长,1957到1958年在洛阳西郊西汉墓中出土的23把环柄刀,长度从85厘米到114厘米不等,显然,长刀有利于劈砍范围的增加。这个特点跟上一个特点之间有密切关系。因为铁的韧性比青铜好得多,只有铁刀才能作得又长又窄。

从现有的出土文物来看,环柄刀跟当时的长剑相比,乍一看外形差别很小。外观上主要的差别是刀柄末端的环、刀柄与刀身之间没有剑那样的护手、刀身只有一面开刃,另一面作为厚脊。

很显然,刀既有利于砍劈,又比剑节省工时,是一种非常适用于骑兵时代的好武器。所以刀很快的排挤了剑。这一点可以从西汉流行佩剑变成东汉流行佩刀看出。从此以后剑在中国一蹶不振,越来越沦为一种礼器甚至“法器”。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其他文明国家,西亚从萨珊波斯开始,到阿拉伯崛起之后就完成了刀取代剑的过程。阿拉伯人使用的是一种短弯刀,它是著名的“大马士革钢刀”的雏形。印度也大约在同一时间用刀取代了剑。著名的乌兹钢刀从这时起开始发展。西亚和南亚国家普及刀的过程,跟中国有个不同之处,即刀的普及与马镫的普及同步。

说到刀的历史,不能不说古代世界两种顶级好刀:乌兹钢刀和武士刀。

先说乌兹钢刀,欧洲人称它为大马士革钢刀,因为阿拉伯人是制造乌兹钢刀最出色的工匠,而大马士革又是这种刀制造工艺最好以及欧洲人比较熟悉的地区之一。乌兹钢刀是用印度铁矿石打造的——注意这点。用其他铁矿石打造的,都不是正宗乌兹钢刀,最多只能算是仿制品。曾经这种钢是铸造成刀剑的,因此称为“铸造型花纹钢”有人说过。不过乌兹钢刀上具有美丽的花纹,这是确实的,而且也非常锋利。十字军时代欧洲军队的长剑与阿拉伯军的弯刀对砍,往往折断。据说现代磨制良好的大马士革钢刀,仍然能够砍断抛到空中的蚕丝。西亚工匠还精于美化刀柄,如优化外形,镶嵌玉石和宝石,套珐琅、金银错丝等。这样,乌兹钢刀往往成为集美观和锋利于一身的杰出武器。可惜的是17世纪以后,随着伊斯兰世界的日益落后和堕落,乌兹钢刀的制造工艺下降了。今天,保存下来的宝刀往往是非常昂贵的。恢复大马士革钢刀制造工艺的努力,一直没有间断,但也一直没有成功,直到2002年,才由一位美国制刀专家恢复成功——他使用的也是印度铁矿石。

乌兹钢刀的优异性能,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欧洲人在与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作战时,曾经缴获不少这种刀。但一直没有达到其在原产地的制造标准。中国人也积极仿制乌兹钢刀,他们所依据的主要是印度技术。当然,铁矿石也只能从印度自海路进口。宋朝时期,印度铁矿石是政府强制收购的物资,禁止私人收购。中国曾经有一个传说:辽的名称是镔铁的意思。当然这是不可信的,不过也可以看出乌兹钢刀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元朝曾经专门设立镔铁局。最后,当然的,印度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制造了不少好刀,不过其总体性能不能跟西亚的相比,但也相差不大。

乌兹钢刀比较长,因此重量较大,但又是单手持握的。所以需要很大的腕力才能挥舞自如,使用者也容易疲劳。而另一种著名的刀就没有这种缺点,它就是武士刀。

跟传遍世界的乌兹钢刀不同,武士刀始终是日本特产,真正的好刀都产自日本。大体上,从古坟时代到707年为直刀时代,从806年到1572年为古刀时代、从1573年到1867年为新刀时代、1868年到现在为现代刀时代,可见新刀时代以前的武士刀,属于我要讲述的古代刀的范围。日本刀的发展可能受了唐朝横刀的影响,我曾看过横刀的仿制品照片,跟后来的武士刀有些相似。但吉备真备从中国带回的武器只有弓箭,这似乎说明早在遣唐使时代,日本刀就已经足够优良,无需借鉴中国技术了。无论如何,到了廉仓幕府时,武士刀就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欧阳修曾作《日本刀歌》来盛赞这种武器。到了明朝,倭寇从日本得到大量的武士刀与明军作战,令明军感到很是为难。戚继光羡慕气恼之余,对中国自己的制刀技术大加抨击:“腰刀造法,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平磨无肩,乃利,妙尤在尖。近时匠役将刃打厚,不肯用工平磨,止用侧锉,将刃横出其芒,两下有肩,砍人不深,刀芒一秃,即为顽铁矣,此当辨之。”直到最近的中日战争中,日本刀仍然给中国人很深的印象。对这种武器,欧美人的痴迷程度不下于中国人,在反映二战太平洋战场的电影中,常常出现这种刀;而国际市场上好的日本刀也很贵;直到最近的《最后的武士》,日本刀也是重要角色。

最初的日本刀,跟前面说过的环柄刀差不多,都是直身的,平安时代以后为了便于马上劈砍,逐渐变为弯身,即为太刀;江户时代出现了较轻便的打刀。总的说来,其种类可以分为身长30厘米以下,供非武士阶层使用的短刀、身长30~60厘米的胁差、身长60厘米以上的主战短兵器刀和太刀,通常,它们的身长不会长于80厘米。比较特殊的是忍者刀,它仍然是直身的,因为忍者不需要马上战斗,所以便于刺杀的直身刀能够提供更多的战术选择。所有好的日本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日本铁矿石制造。不过现代条件下,使用欧美优良铁矿石,一样可以制造出较好的武士刀,只是不如日本原产的名贵。至于中国仿制的武士刀,跟日本原产的差距较大——上面两句话跟本文没有任何关系。

至于武士刀的制造工艺,网上介绍无数,这里就不罗嗦了。只是顺便提一下日本国宝级的名刀:名物大典太,太刀,刃长6610CM。平安后期刀工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来为室町将军家所有,在桃山时代落入秀吉手中,后来秀吉将它赐予前田利家。刀铭:三池光世;菊一文字则宗,太刀,刃长7848CM。后鸟羽院时期备前国刀工则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传说后来为新撰组剑士冲田总司所有。刀铭:菊一文字则宗;长曾弥虎彻,胁差,刃长4575CM。越前国刀工虎彻于宽文3年所作。为新撰组剑士近藤勇的爱刀。刀铭:長曽袮虎徹入道興里;和泉守兼定,刀,刃长706CM。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组剑士土方岁三所有。刀铭:和泉守藤原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铭文: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此外尚有堀川国广、葵纹越前康继、肥前国忠吉、村正、正宗、长船等等。

武士刀以刀身坚韧、刃口锋利为优势,性能极佳,尽管不象大马士革钢刀的制造者那样喜欢堆砌各种装饰,但是精心打造的武士刀也有其独特美感——不知为什么,我虽然不大欣赏日本传统文化,却非常喜欢武士刀。从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角度说,武士刀可以说达到了古代刀的巅峰。如果要说有缺点的话,就是双手持握造成左手无法持盾,在战场上战术选择较小——不过双手持刀,较为省力,恰恰也是日本刀的重要优点,看来人间没有完美的事物。

与武士刀、乌兹钢刀名声相仿的还有马来亚的克力士,都可以归入剑的范围。

当乌兹钢刀和武士刀崛起的时候,长刀的发明者中国人却表现不佳。从环柄刀到横刀,再到腰刀,中国的刀同样是为了适应马上劈砍,渐渐的由直身变成弯身。但在两种名刀的光芒笼罩下,中国刀未免显得逊色了。而且不知为什么,中国刀的制作工艺有时候不升反降,比如前面所引戚继光抨击当时中国制刀业粗制滥造的话,就反映出制刀业的堕落。不过,明朝的腰刀,如果认真制作,其威力和外观仍然是很出色的。有图为证:这里是现代仿制品,刀身较直:跟《军器解》中弯身的腰刀附图不同。中国在唐以后对世界制刀业的主要贡献是创造和装备了许多装木柄的长刀,这种东西用在战场上对付骑兵,还是很有效的。第一种大量装备的木柄长刀是唐的陌刀,据《太白阴经》,当时一个军125万名士兵中,装备2500把陌刀。宋朝据《武经总要》,有屈刀、掩月刀、眉尖刀、笔刀、凤嘴刀等,也算琳琅满目。

封建时代唯一一个不以刀为主要短兵器的文明区是欧洲。欧洲中世纪主要短兵器是长剑,这种东西既消耗工时,马上劈砍效果又不如刀。

在新大陆,阿兹特克人曾经用黑燧石刀作战,用木柄长刀来抵抗西班牙的骑兵,效果均不佳。但刀的历史延续了很久。直到1937~1945年的中日战争中,中国人粗制滥造的大刀,和日本的速成军刀,仍然对砍过,不过这显然不是战争的主流了。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时不时地看到用刀犯罪的场面,这时的刀显然又回到凶器的位置上去了。

顺便说一说,刺刀尽管名为刀,但是从其使用来看,主要发挥刺击功能,其实更类似短矛,所以在这里不把它归入刀类。

投石带:在射击兵器中,只有这一种在奴隶社会以后就消失了。其发明时间不详,从大洋洲、非洲很多原始部落直到20世纪还使用它来看,它也是一种古老且不约而同的发明。

从出现到消失,投石带的变化不大,都是用一条皮带或绳索制作,中间宽,用以兜石,一段有环,可以用手握住,另一端则无。把兜上石头的投石带在头上旋转,逐渐加力后放开无环的一端,石块即快速飞出。这样可以把1/4公斤的石头掷出150米外。投石带可以投掷光滑的石块,也可以投掷铅弹。到了火药出现以后,还可以投掷早期的榴弹。

很显然,投石带跟弓弩相比,最大的好处是经济性好。上面已经讲了它的结构,这种武器显然是很好制造的。石块的要求也不高,最多圆些光滑些就行了。第2个好处是方便训练和补充。从投石带的使用来看,显然比弓省力和易于操作,而且大多数地面石头和其他小重物很常见,一旦储备枯竭,可以随地补充。因为结构简单,如果损坏,投石带也可以及时修复。投石带的另一个好处是石头从半空中下坠,对于专注于正面防御的敌军来说,颇有点防不胜防的感觉。但投石带的缺点也是明显的:精度太差,它的初速比箭更慢,而且呈抛物线飞行,精度根本无法保证。杀伤力也不足,在掷中无防护或者防护较差的对手的时候,还可以杀伤他们——穿着软甲,如皮甲、麻甲、棉甲、锁子甲等的军人,如果甲胄厚度不够,则石头还是可以在不穿透甲胄的情况下伤害他们的,但是对付重甲兵就很难了,盾牌也可以容易的防御住小石头的攻击。因为易于防御,敌人对投石带的恐惧远没有对弓箭的恐惧那么大,因此它的心理威慑力也远不如弓弩。我认为,投石带这种射击武器并不成功。

最早装备投石带的文明国家是古埃及。中王国时期就已经列入制式装备了,主要供努比亚雇佣军使用。后来这种武器流传到其他国家。其中在欧洲发扬光大,甚至出现了像伊比利亚投石手这样著名的投石部队。而弓箭较好的西亚、印度尽管也有使用,但是范围相对小些。可见弓箭跟投石带存在着竞争关系。

中国长期不装备投石带,只有到了宋朝,使用手砲。这种东西由2人操作,抛掷半斤重的石头。《武经总要》中建议在敌人逼近时使用它,这跟投石带的使用相似,不过从作用原理和归类来看,手砲应该称为微型的投石机。除此以外,我找不到中国装备投石带的纪录。中国的射击兵器长期是弓弩的一统天下,后期变成弓与火器并用。个人认为这是中国人在军事上比较其他国家的一个高明之处。

投石带在罗马衰落之后地位严重下降,中世纪欧洲射击兵器的绝对主力是弓和弩。直到火药传到欧洲之后,欧洲人制造了小型燃烧爆炸物——早期的榴弹,为了投掷这种东西,在有限的范围内使用了投石带。这是投石带最后一次闪光。

盾:最早的盾是藤编成或者木制的。其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在人类跟其他猛兽和人科动物进行决死战的时候,他们都是只使用进攻性武器,义无反顾地扑向敌兽的。最早的盾是哪里出现的,很难知道了——因为材料的关系,它容易腐朽,腐朽后的痕迹又比较难跟其他木制生产生活用品区分开来。不过早期的文明国家,如埃及、苏美尔城邦都有了盾,这是肯定的。

当面对猛犸、短面熊、狮子、野牛、尼安德特人、东方直立人的时候,人类从来没有想到过要保护自己,到了成为动物界无可挑战的霸主的时候,却需要盾牌的保护了,这是否说明人类最害怕的还是自己的同类呢?

早期的盾是藤编木制的,这样就有了问题:滕制的盾容易被有刃兵器砍开,而木制的盾除了这个问题,还有在受到强力砍击时,容易沿木材纹理裂开的毛病。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在盾牌上包裹较坚韧的材质,古王国时期的埃及军队已经这么做了。到了中王国时期,埃及盾牌主要是上部成半圆形,下部为长方形的一种盾牌,外覆毛皮,毛皮覆盖整个盾面,用钉子固定。此时还出现了可以遮盖全身的圆形巨盾,由于太过沉重,必须由一人背负行军,到作战时才交给战士。新王国时期的盾则没有什么大进步。另一个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也已经使用盾了,早在乌尔军旗那个时期,步兵就已经有了小盾。之后一直没有多少进步,直到亚述时代。

在早期文明国家中,亚述是比较重视盾牌的。其中最大的是柳条盾,盾用柳条编成,长度大者相当于或超过士兵的身高,宽度可掩护2~3人;小者约半人高左右,宽度够掩护1人或2人。柳条盾的形状,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顶部向后突出一块,与盾体成直角;还有的是从约一人高度开始向内弯曲并逐渐变窄,最后形成尖顶状,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作战时,持盾者和弓箭手2人一组,持盾者携带短剑或矛,将盾牌立在地上以掩护弓箭手;而弓箭手在盾牌的掩护下得以充分发挥其射箭的效能。这种大柳条盾最适于攻城战斗。上部向后折或者向内弯曲的大盾、都能遮挡城头矢石。单人使用这种大盾时,则把尖顶盾倚靠在墙上,自己藏匿其中进行攻城作业。较小的圆盾则供站车兵使用,步兵矛手和早期帝王的侍从也使用这种盾。

此种盾一般是用金属制成的,因而比较小,其直径很少超过05米。这大概是世界上第一种金属盾。其外形特点为边缘向内弯曲,中央稍突出。圆盾有用青铜铸造的,有用铁锻造的,也有少数礼仪性圆盾是用金、银制成的。其中金盾仅限于王、王室成员和极少数达官使用。后来,金属圆盾为柳条圆盾所代替,盾缘是用硬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时盾的中央饰以凸出物。

后期亚述常使用凸面盾。初期的这种盾一般为长方形,普及使用后体形增大,外形也变为底部方形,而顶部呈弧形。这种盾有的是柳条编的,有的是金属制的,盾的中心和边缘常常饰以蔷薇花或环状图样。盾的长度有120厘米到150厘米,便于士兵从头至膝都能够得到防护,凸面盾行军时负在背上。也有些凸面盾是椭圆形的,较大,在行军时同样背负。

亚述盾达到了早期盾的高峰。除此以外印度在列国时代、中国在西周也都装备了盾牌。中国步兵盾和战车兵盾都呈长方形,只是战车兵盾较小。

奴隶时代有名的大盾还有希腊军队装备的大圆盾。在迈锡尼的“战士花瓶”上,已经出现了这种大圆盾,只是下方还缺了一块,盾形就好像满月前4天的月亮。到了古风时代重步兵出现之后,这个满月就成形了。希腊大圆盾曾经抵御了波斯的箭雨,是很值得信赖的防护武器。

马其顿军队的重步兵,因为需要双手持矛,所以无法持握大圆盾,他们只是在左肩挂了个小圆盾。马其顿另一个手持小圆盾的兵种是轻装步兵。

如果说其他军队不握盾还可以凭手中兵器与敌人较量,那么罗马重步兵失去盾牌,可就难办了。在卡米路斯改革之后,除后备兵外罗马重步兵统一使用投枪,没有长兵器。近战仅凭手中的短剑取胜,必须用大盾掩护自己。

否则,面对手持射击兵器、长兵器乃至长剑长刀的敌军、罗马士兵的战斗必然困难重重。然而凭借大盾与短剑的结合,罗马步兵却成了那个时代最可怕的军人。罗马大盾问世于高卢入侵后,大概是得到了凯尔特人的技术启发,一直沿用到帝国时代。此盾为木制,俯视约呈半圆形,正面看去呈长方形,高125米,宽08米。盾外包裹皮革,铁皮镶边,里面中间部分衬有铁片。罗马大盾伴随罗马士兵经历了700多年时光,经历了无数险恶的战斗,抵御了无数武器的侵袭,挽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并把他们最终带到胜利,是古代最好的盾之一。

奴隶社会的盾牌基本上已经把技术发展到顶。从材质上说,木盾、滕盾、柳条盾、铜盾、铁盾都已出现;从大小说,巨盾、大盾、小盾都已出现;形状上说,圆盾、长方形盾、奇形盾都已出现。从制盾技术上说,普遍以木盾为主,包裹毛皮,常用铁皮镶边,手持部分往往有金属保护。

罗马衰落之后,世界迎来了骑兵时代。这时大型的盾不大受欢迎了,因为骑兵在马上往往要持长兵器,左手持物太大太重会妨碍作战,而且在马上是无法把盾支在地面上的。所以盾的形制有缩小的趋势。封建时代的盾牌比较乏味,因为关键性的技术在奴隶社会都已经发明出来了。这时候比较有特点的是维京人的泪滴性盾牌。

中国最初称盾为干,后来改称盾,后来又改称牌、排。外形大致不出长方形、圆形两种。较有特色的有:滕盾,用老粗藤编成,中心突出,类似斗笠,防箭比较有效——宋到明的中国步兵跟罗马步兵一样,临敌时先猛然投出投枪,然后抽出腰刀,在盾牌的保护下近战;无敌神牌,能藏25人,可以说是人类史上最大的盾牌了!还有各种“攻防兼备”的盾牌——多出现在火器发明之后:神行破敌火刀牌,用生牛皮制成,内藏燃烧性火器,临敌时可向敌人喷火;虎头火牌,内藏火药箭一二十支,临敌时发射;虎头木牌,木质,挖有一些小孔,可供火枪或火药箭射击。不过这些奇奇怪怪的盾牌在实战中被证明为效果不佳,所以到清朝不再沿用。

盾牌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抵御箭支最有效,因为箭的初速慢,体形又大,除非打裂盾牌,否则必将留在盾牌上;刺击兵器打在盾牌上,除非打裂盾牌,否则很容易滑开,尤其是高速冲击的骑兵;而砍杀兵器对付盾牌较易砍裂,因为它的力量完全由盾牌承受了,但盾牌往往有金属包边,这就防止了盾牌顺纹理裂开;盾牌比较难以对付的是投枪,因为它的重量和体形较大,贯穿盾牌之后容易造成持盾者活动不便;至于枪支,由于其弹丸小而高速,所以盾牌的作用就很小了。所以在燧发枪出现以后,盾牌很快从战场上消失。现代虽然还有盾牌,但那是一种警察防止暴乱的防御性武器了,上不得战场。

攻守城武器:攻守城武器是随着城防的加强而出现的。因为它们一般总会一起出现在同一个战场上,而且大都可攻可防,所以这里把包括攻城锤、防车、云梯设备、攻城塔、投石机、弩炮、抓钩等等在内的攻守城武器都一起介绍。

早在距今9000年前,世界上第一座城市杰里科就屹立在迦南地了。城市的重要特征就是它有城墙和壕沟,作为防止敌人进攻的屏障。对于早期军队来说,攻克城市很难。无论是近战兵器还是弓,都很难伤害躲在城墙后面的敌人,要爬上城墙或者撞开城门,更是几乎不可能。要想夺取敌对城市,要么长期围困,要么利用内应,除此别无他策。图特摩斯三世攻美吉多的时候,围城7个月才迫使守军投降。显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这样把大量兵力无所事事的耗在一个地方的,因此必须找到对策。中王国时代,埃及发明了超长矛,用于捅击城墙上的敌人,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专用攻城武器。当然,超长的梯子,也就是云梯,可以肯定是很早就有了的。除此之外,早期军队几乎没有什么攻城武器和战术可言。

改变这一情况的是亚述帝国。前9世纪的尼姆鲁德浮雕上描绘了最早的投石机。亚述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成为攻城武器大国的。亚述比较著名的攻城武器有青铜头端的攻城锤、用于夹出敌城墙石块和砖块的大钳、云梯、投石机——底座为巨大的木框,上支坚韧的木杆,头端为容纳投射物的大勺,下端插入用马鬃和橡树皮绞成的绳索。两端有摇柄,士兵绞紧绳索后,只要用力一拉后端的固定锁,木杆猛然上弹,就能射出石弹或者燃烧桶。对于西亚的泥砖城市,这些攻城武器是致命的。被亚述攻克的城市有多少啊!另一方面,亚述的守城技术也非常先进,这是亚述能够纵横西亚几百年不倒的重要原因。

亚述之后,攻守城武器的发展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希腊崛起,从前4世纪到后3世纪,欧洲攻守城武器的发展,远远把其他民族抛在了脑后。下面对希腊和希腊化时代的攻城武器做一简介:

弹射器,由扭绞的纤维绳的弹力带动的投掷器,于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第一次出现于叙拉古,后来成为上古欧洲使用范围最广的重型武器。轻便型的弹射器也用于野战,并可安装在舰船上进行海战。弹射器的构造是:在坚固的木架上固定一束扭绞的绳索。投掷杠杆的下端插入绳内,上端有装弹碗。装弹时把绳绞紧,杠杆被绞车几乎拉到水平位置,投射时,杠杆有力的磕打在横框的横梁上,把所装的弹丸延弯曲的弹道抛出。弹射器可投掷石头、石弹、金属弹、圆木、箭、油脂燃烧罐、尸体等。

关于弹射器的射程,《世界兵器博览词典》称其能将150~480公斤的石头投掷250~400米,将30公斤重的石头或箭投掷850米,根据古代的科技水平、该种武器的工作原理和后来其他投掷兵器的性能来看,这种性能实在是太异乎寻常了,我表示高度的怀疑。另一个说法是它能将20~30公斤的石头投掷到400米远处,我觉得比较合理。

弩炮它由炮架、弹射装置、弹射槽和底座等部分构成。炮架由2根水平横杆组成,横杆被4根坚硬的垂直木条隔开,炮架被牢固的放置在底座上,这样炮架就形成了3个窗口。弹射槽穿过中间的1个窗口,旁边2个窗口的外侧支撑杆上各系着一束稍微扭绞着的绳索,在扭绞的绳索中插着两根坚硬的木梢,然后同另一根结实的弓弦绑在一起。使用时,用很大的拉力将弓弦安放在弹射槽中弹射物的后面,扣动扳机就可以发射了——通常是一支标枪般的利箭。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