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服饰民俗特征
衣服
早在我国的神话和传说时代,古人类就已创造了衣服。
《易·系辞》里讲:“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世本》说:“伯余制衣裳”、“胡曹作衣”。
《白虎通义·衣裳》还记载:“太古之时,衣皮韦,能覆前而不能覆后。”
一般意义上,我们把服饰分解为“衣服”、“装饰”。衣服的最大实用价值则是冬季防寒,夏季防烈日曝晒及防虫蛇叮咬、风雨袭击和荆棘划破皮肉等;出于羞耻感的遮蔽需要和功用,则可能是由群婚向对偶婚过渡时才有的,也就是出于保护身体之需要。
装饰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第一种是佩戴或悬挂在身上的装饰品,即通常所说的首饰,如项链、戒指、耳环、簪子等。
第一种是化妆型,如涂脂抹粉,梳束不同的发式发型,或在面部及身上绘以图案等。
第三种是毁饰,如凿齿拔牙,纹身纹面,穿扎耳朵眼,裹脚束脚等,以摧毁和强力方式改变身体某些部位的自然状态达到装饰目的。装饰是与审美意识相联系的,亦出现在保护身体的生存需要之后。
关于衣服的最初式样,一般是将一块完整的兽皮披在肩背部,或围系于下身。后来人们在兽皮中央穿一个洞,或者在一边切割出一个口,套在脖子上或披系于肩,这就是最早的“套头衫”和披风斗篷。在数十年前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可看到这类衣服式样。在黔西和滇北彝族地区,有用一张整羊皮做的羊皮褂,以羊腿部皮当系衣的纽带,冬季毛朝里,夏季毛朝外。纳西族的羊皮披肩,是将一块方羊皮用绳子挂在身上——昼则披,夜则盖,晴雨寒暑不离身。
人类最初以皮毛等先围于腹下膝前,后掩蔽其后,再进而将前后两片用骨针相连缀缝合起来,从而成为最早的“裙子”。形成于五千多年前的上身有衣下身有裳的衣裳制度,是我国服装的基本形制。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妇女的筒裙,可以说是保留了古代“裙子”的遗风。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有黄帝的元妃螺祖西陵氏教民养蚕的说法。《禹贡》中也有贡丝的记载。在目前已有的考古资料中殷商时期已有丝织物,甲骨文中也有衣、裳、帛等象形文字,可证实那时服饰的材料及形制已更为丰富起来。衣裳形制既备,于是帽子发饰和鞋便相继产生。据《后汉书·舆服志》载:“上古衣毛而冒皮”,《释名》云:“冒,帽也。”《尚书大传》载:“成王问周公曰:‘舜之冠何女焉?’周公曰:‘古之人有冒皮而勾领者。’”帽即“头衣”、“首服”。先有帽而后有冠。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有陶笄、骨笄、骨簪等,说明这个时期已有束发甚至戴冠的头饰了。帽子的产生亦起于防暑御寒的需要。人们把一大片树叶盖在头顶遮日或防雨,把一块皮毛包在头上防冻,就是最初的“帽子”。
鞋从保护脚的需要来看,当是首先创造于北方寒冷地区。至今仍是这些地区的鞋种类较多。鞋防止脚冻伤的功用是第一位的,而防止脚受创伤则次之。当今在南方许多地区仍能看到不少劳动群众可以赤脚畅行于布满石块的坎坷山路上。《世本》载:“于则作展履。”于则是黄帝之臣。按《释名》云:“齐人谓韦履日展。展称皮也,以皮作之。”估计近世仍见的革兀革拉鞋与原始的“皮鞋”相似。南方民族则多以草或麻编织成鞋。桂馥《滇游续笔·麻竹》说:云南土人破麻绳作履谓之麻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和等级的差别,这种差别随之在服饰上明显地反映出来。《商书·太甲中》记载:“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毫。”说明在一些礼节中对服饰已有相应的要求,至周代,关于服饰的文字记载渐多。西周毛公鼎铭文中有“虎冕练里”、“易女兹弁”等记述。周代后期封建制度初兴时,服饰上的等级区分走向系统化,如冕服制中已有六冕,弁服中已分三弁。《礼记》、《周记》、《仪礼》等书中,关于服饰制度的记叙更多由简到繁,不同等级在不同场合要穿着不同的服饰要有不同的打扮。
饰品
装饰品的起源晚于服装,始见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后汉书·舆服志》中说——相传原始人见鸟兽有冠角髯胡之制,遂作冠冕、缨、蕤,以为首饰。山顶洞人除以石珠、海蚶壳为装饰品外,也以兽牙、鱼骨和骨管装饰自己。这些东西最初只是作为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而佩带的,到了后来,正是由于它们的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开始引起审美的感觉,归入装饰品的范围。在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有许多骨制装饰品,而且有梳理头发的镂空漩纹梳。在商代的遗址中,已出土的有玉佩、铜饰等。周代遗址中出土的玉佩、玉环、圭、璧、耳坠、项饰、笄、梳等用于装饰的东西更多,而且能看出明显的等级区分。在殷代玉饰和象牙笄骨雕琢与造型等工艺已相当精美。
除服饰和头部发饰之外,人类出现较早的装饰物还有耳饰、项饰、戒指和手镯等。耳饰有坠、环、管等多种。项饰古代多为玉石、兽骨、兽牙串成的项链,后来才渐有金属的项圈。
发型式样很多,大致的演变过程应是先有披发,如《后汉书·西羌传》所说的羌人“被发覆面”;而后出现结发,包括打一结式,梳髻束带式和螺髻式。第三种就是编发梳成辫子。这些发型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至今仍能看到,有的还很流行。
身体纹饰,在现代常见的有纹面(拔除面部汗毛)、拔除胡须和体毛、文身、文面、缺齿(或叫凿齿)、穿耳、束腰腹等。其中一部分是为了美或吸引异性,有的则是为了表现勇武,对痛苦有顽强的忍耐力。关于文身与文面的最初起因,恐怕是多方面的,原始宗教信仰、图腾崇拜、避邪妨害、区别于其他部落的人等,是主要起因。在《后汉书·南蛮传》记载说:“哀牢夷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台湾高山族的一些支系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还保留有缺齿(拔掉犬齿)、束腹、拔除体毛、文身、文面、在手腕上烧伤结疤等毁饰习俗。
民族服饰
从民间地理概念的范围来说,服饰本身就足可以把我国56个民族大致上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部类。
北方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包括蒙古、满、朝鲜、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回、锡伯、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乌兹别克、俄罗斯、裕固、东乡、保安、土、撒拉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南方包括西南、东南和中南地区,包括的少数民族有藏、门巴、珞巴、羌、彝、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苗、布依、侗、水、仡佬、壮、瑶、仫佬、毛南、京、土家、黎、畲、高山等30多个民族。藏族在西北的甘肃、青海地区也有广泛分布,维吾尔族在湖南桃源也有一部分,回族、满族、蒙古族更是遍布全国,我们只能以主要聚居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的主要所在地划分。
北方民族的服装以皮袍、长裤为主要款式,以冬装夏装有明显区别为主要特色,以普遍使用毛皮,多穿各种靴子而少有刺绣和饰物为主要风格。究其原因与牧业渔猎业及冬季寒冷的气候有关。北方民族中,妇女穿裙子的有朝鲜族和新疆各兄弟民族,头饰较多的是部分蒙古族,服饰刺绣较多的是土族。牧业民族和渔猎民族重视用羊皮和名贵的动物毛皮做衣服、帽子或衣饰。朝鲜族妇女的衣裙式样独特,多将长裙束于胸际,飘逸洒脱;长袖灯笼袖口,短短的斜襟上衣,右衽以飘带系结为扣,显得苗条利索;翘尖船形鞋便于进屋前脱去。
服装颜色多淡雅醒目,给人以清爽亮丽的美感。西北维吾尔族的爱德丽丝绸,采用古老的扎结经纱染色法,制成色彩绚丽、图案别致的衣料,其民族特色一目了然;维吾尔族妇女的外套绣花背心、男女都戴的刺绣小花帽、男子领口和袖头绣花边的衬衣以及“袷袢”(对襟齐膝长袍),在新疆一些民族中具有代表性。哈萨克族女帽上的猫头鹰羽毛,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妇女的银头饰、项饰,裕固族女帽上的红缨珞等,都是很有特色的装饰。新疆少数民族妇女多有头巾披巾,西北回族妇女的各式各色盖头,都堪称北方妇女服饰的典型特点。
南方民族服装就女性来说,除生活于高寒地带的民族之外,基本上是短上衣和裙子,普遍重视女服的刺绣装饰和首饰佩饰。藏族由于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的广大地区,故而服饰样式较多。就普遍特点而言,男女服装都是大襟袍式,左襟大,右襟小,领、袖、襟和底边都镶有各色绸缎或珍贵毛皮。男装右襟腋下以飘带代替钮扣,女袍则钉铜银等钮扣。农区男装多以氆氇为主要衣装。藏袍一般长于身高,穿的时候,腰间系绸带,从头顶退下袍领,腰间形成囊袋可放东西,也可兜婴孩。这种肥大宽绰的皮袍,主要流行于牧区。农区和城市的女式藏袍,多以黑氆氇或各色哔叽呢制作,冬季窄长袖,夏季无袖,露出色彩鲜艳的绸衬衫袖子,腰前围一块毛织的鲜亮的彩色横条围裙(“帮典”),典雅端庄。
藏族的帽子式样很多。拉萨和日喀则一带,冬季多戴金花帽,是用金丝带、金银丝带、氆氇毛皮等精工制成的,男女有别。青海、云南、四川等地的帽子以绸缎做面,以珍贵毛皮做里,圆顶筒状,后面下部有叉口有带,可以自由翻卷改变深浅,适应天气变化,很是威风美观。暖季多戴呢礼帽。藏靴种类亦多,皮底长腰软筒,翘尖,有丝线绣边和花纹,既御寒又轻便。藏民喜欢用珠宝、金、银、铜、玉、象牙、玛瑙等制作的各种首饰,佩戴在头上、手上、颈部、胸前和腰间。
南方少数民族妇女包头帕的较多。以服饰和发型而言,畲族的凤凰装很有特色;以银首饰而言,苗、侗民族的最复杂多样,有的一套银首饰就重达一二十斤,而且做工非常精巧;以刺绣来说,苗族、侗族、瑶族都很突出;以蜡染来讲,布依族、苗族、土家族都有精湛的技艺。瑶族妇女的头饰形式有数十种之多,而且各种装束都风格迥异,美轮美奂。有尖顶高耸的,有雍容华贵的,有简朴美观的,有铺张如盖的,有包头遮发的,有绣帕盖顶的,有银板高翘的,有羽毛装饰的,绚丽多姿,难以言表。尤为奇特的是,广西融水“花瑶”的男子头饰,银花闪亮犹如王冠。瑶族女装的衣领多为华丽的宽花边镶成,佩上带有红绒球和红缀穗的串珠及金属胸花,传统美和现代美非常和谐地融为一体,使人不得不赞叹瑶族妇女惊人的创造性和超凡的审美情趣。
同世界各民族的情况一样,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也主要表现在妇女服饰上。由于南方少数民族比北方多,而且生活环境的自然条件及过去的经济形态更多样化,因而表现在服饰上就更丰富更多彩。虽然南方少数民族妇女大多穿裙子,但裙子的款式差别很大。有百褶裙、有筒裙、有短及膝者,有长曳地者;有单色的,有彩色的;有以各色布分段拼接的,有印花绣边或以花带镶边的。
南方少数民族妇女服饰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除头部和颈部的首饰之外,腰部和脚脖上也有不少佩饰。珞巴、傣、佤、德昂等族的妇女腰间佩带有漂亮的银饰。高山族和黎族妇女有脚饰。苗、侗、壮、布依、瑶、傣、景颇、仡佬、仫佬、土家、黎等族男子多穿青、蓝、白色等上衣,高山族和佤族的男子喜用红缠头巾包头并饰以野雉毛。贵州苗族小伙子在节日里跳芦笙时,以头戴野雉毛装饰的帽子为美。景颇族和白族男子则多包白色头帕,且在头帕一端缀饰有红缨绒球。傈僳、怒、独龙、佤、普米、藏、门巴、珞巴等族男子,多带佩刀,长短不一,但刀柄与刀鞘一般都装饰得很精美。
不论南方与北方幼儿的帽子都做得十分华美可爱,节日与婚礼时的服装佩饰都尽量展示华丽,以表现着装者的富有及才智。
少数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物质资料,由于它不可缺少的实用价值和日益增长的欣赏价值,使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一般都把风格不同的民族服饰看做是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甚至当做是某种意义上的“族徽”。当代饮誉世界的法国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在观看了我国京剧演出之后说:这些服饰,表现了一定的民族历史的和人民的性格特征,体现了中国人民丰富多彩的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特征。
服饰反映民族生活方式
生活在高寒地区的藏族同胞,气候变化要求其早穿皮袄午穿纱。但是劳动环境和物质条件又不允许其一日三换装,于是绝大多数劳动群众便一年四季身穿皮袍。为干活方便,可以脱下右袖或袒露上身,把皮袍系在腰间;天热时毛皮朝外穿,天冷时毛皮朝里穿;袍子很长很宽,躺下休息或睡眠时铺的盖的全都有了。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牧民,多穿长简靴,它一方面可以防寒,另一方面又可以防止骑马奔驰时磨坏小腿肚;有些靴子里面很宽松,骑者一旦从马上摔下来靴子被马镫夹住,脚很容易从靴里脱出,免得奔马把人拖伤。
岷江上游的羌族“逐山岭而居”,日常劳动运输多靠人背东西,加之山区气候多变,所以在麻布长衫外另套一件较长的羊皮背心,毛皮朝里一般不缝面,不是为了装饰而是劳作需要。鄂伦春族的狍头帽子,其形象与狍头别无二致,很容易使林中野兽上当。猎人们冬季戴的皮手套无指,但在手掌下前方有开口,既保温又便于持猎枪扣动扳机,与他们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能用鱼皮缝制衣服的,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只有赫哲族,这与他们的渔业经济有关,也与他们在旧时代深受剥削压迫的生活境遇相联系。藏族、蒙古族佩直柄小刀与牧民以肉食为主分不开;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佩带长刀或砍刀,与其在山林荆棘中开道和防野兽毒蛇相关。南方妇女的裙子凡是比较短的或衣料轻薄的,基本上是由于气候较热,也与从事水田稻耕有关,既便于下田劳动又容易晒晾干。
服饰具有民族史料价值
我国在建国前夕,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因而从各民族现代服饰中就能看出服饰发展历史的大致轨迹。披兽皮、羊皮,是早期人类的普遍装束。我国西南地区的珞巴、彝、纳西、普米、羌等民族的服饰中,仍保留有此种款式。珞巴族猎手都要披张黄羊皮;滇西彝族的黑羊皮褂像长披肩,羊皮的头尾及四肢全都不裁剪而且不钉钮扣;四川凉山和贵州乌蒙山区的彝族男女皆披披毡和“察尔瓦”(毛织,下沿带穗饰),蹲下来就可以围护全身。南方某些少数民族妇女以一片裙布围腰成筒裙的着装方式,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装束。
套头衫是披肩衣的进一步发展。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载,永昌郡(今云南保山一带)太守郑纯每年要哀牢人送两领贯头衣给他。由此可见当时已有贯头衣,而且在哀牢人中可能要算较具特色的好衣服,否则不会进献给地方长官。当代贯头衣主要流行在我国南方的彝、苗、瑶、藏等民族中。云南昆明市地区和曲靖地区的彝族女盛装贯头衣,是在长两米宽一米衣料的上端三分之一处开一方形领口,领口周围刺绣精美图案,穿时套在脖子上,前短后长自肩披下。
广西那坡的彝族蜡染女装贯头衣,除开领口外还要缝合腋下而且有衣袖,周身花底上绣日月星辰等图案。贵州荔波的苗族女装贯头衣无袖前后饰花;安顺和贵阳花溪一带的贯头衣“旗帜服”,于肩部延伸出两袖,但腋下不缝。交领衣亦称大领衣,也是一种古老的上衣款式,前襟分左右两片,交掩胸前,一般穿着时敞开,显得很潇洒。交领衣在藏、苗、瑶、彝、哈尼、侗、黎、畲、水、布朗、阿昌、朝鲜、高山、基诺、珞巴、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兹别克等民族中仍流行,只是长短和花饰有较大差异而已。
服饰是民族工艺的镜子
由服饰可以看出纺织、印染、熟皮、缝纫、裁剪、刺绣、首饰加工等工艺水平如何。不分南北各民族几乎都有刺绣工艺。以苗族的刺绣为例,其技法有平绣、编绣、辫绣、结绣、卷绣、刺字、挑花、贴补等十多种。在纺织工艺方面,我国著名的织锦有壮锦、土家锦(西兰卡普)、苗锦、侗锦、黎锦、傣锦及藏族的氆氇等。注重服装的装饰、首饰及佩饰,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因而在饰物制作上反映出的工艺水平卓越精湛。
以苗族妇女的银饰为例,根据佩戴的部位大致可分为银凤冠、银耳环、银项圈、银项链、银腰带、银手镯、银戒指、银上衣和银围裙等大类。银凤冠是由数百朵精致的小银花,扎在半球形的铁丝箍上构成花冠,冠项中央插一只银凤凰,凤凰两侧各插一至四只形态不同的小银鸟。凤冠正面扎挂三块长短不同的银牌,银牌下缀着银菱角或银喇叭花,银牌上各打制有双凤朝阳、二龙戏珠、鸟语花香等图案。凤冠后面有三层尾带状银片,最外层尾带有八片,带上打印着象征长寿富贵的图案。整个银冠在装饰之后,完全掩盖了铁丝箍,戴在头上前额齐眉。冠重一至二公斤,纯洁珍贵。有的银冠完全以银花银叶鸟兽装饰,顶上竖月形银色,银角上打制着龙凤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由服饰可看出年龄、性别、职业、贫富等差别,在这些显见的区别中就包涵有文化意识。从服饰中还能看出节庆、婚姻、丧葬、崇尚、信仰、礼仪等习俗。各民族在节庆里都着盛装,在结婚时都有专门的嫁衣和新装,新人与参加婚礼的人有明显区别。以年龄为例,西北回族妇女的盖头,依年龄的不同而分绿、粉、黑、白等颜色。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牧区的鄂温克族女装,未婚姑娘的长袍肩部不打褶,已婚的肩部打褶,呈耸起状。甘肃牧区的裕固族女头饰:少女梳五或七根长辫,额前扎饰带,上有数根珊瑚串珠;成年姑娘梳三条长辫,戴三条长头面,头面上镶嵌银饰、宝石、珠贝等;已婚妇女头戴卷边尖顶、顶端有红缨珞的毡帽。四川凉山彝族少女,十五岁前穿红白两色横接百褶裙梳单辫;满十五岁时行成年换裙礼,改穿红蓝白三节拖地长裙,梳双辫挽头上,戴花头帕、银耳坠等。这种依不同年龄来装束的习俗在各民族中很普遍。
审美观点和民族喜好在服饰上也有充分反映。许多民族以富贵为美,因而很重视服装面料的质地、价格及首饰的珍稀和华贵。除前文已论及的苗族银饰外,侗族有纯银制成的花帽,上有十八罗汉像和十八朵梅花,两鬓有银月,正中有双龙戏宝,帽檐有水波云朵等图案,银光闪闪,这与侗族的“银饰越多人越美”的观念相一致。青藏高原上有些藏族同胞的服饰一套价值数万元,有的高达二十余万元。新疆各民族都有以贵重的金银首饰和精美的刺绣衣帽打扮自家姑娘的习俗。朝鲜族喜欢纯洁的白色,彝族喜欢庄重的黑色,藏族崇尚土红色和蓝靛色,白族崇尚鲜亮的色调,蒙古族喜好白云蓝天的明朗。天山牧场的哈萨克族与柯尔克孜族喜欢用草原上的花草纹、羊角纹、双马图、贝母花纹、葡萄纹、牛角纹等刺绣图案。这些喜好都与生活环境、价值取向、心理素质有关。
服饰是原始文化的表征
凉山彝族尚黑,作为统治阶级(等级)的黑彝,男女老少一身黑衣。尚黑源于彝族的图腾崇拜,传说彝族的先祖是一只黑虎。凉山彝族服饰中有虎头童帽,男子上衣襟边绣有虎、豹、鹰、龙四个古老彝文字,这四种动物都是彝族过去所崇拜的。彝族还崇拜火,云南石屏女装上绣有火焰图案。云南楚雄大姚一带的彝族崇敬马缨花,当地妇女的上衣和围腰上多绣满马缨花图案。基诺族崇拜日月,男女上装的背后多分别绣以日月图案。
宗教信仰对服饰的影响很大,除宗教职业者拥有与世俗完全不同且不允许混同于世俗的服饰外,宗教对民间服饰影响很明显。例如西北穆斯林戴的小白帽,藏族同胞的胸前几乎都带有制作精美的护身符盒,蒙古族牧民身上大多带有佛像。
服饰受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
各民族间在服饰文化上的影响与交流,是民族间交往过程中必然要产生的文化渗透现象。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各民族间,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甘肃青海地区的回、保安、东乡、撒拉等民族服饰有很多相同之处。湘西苗族与土家族服饰有相似处。黔桂交界处的苗族与侗族的妇女首饰有许多相同处。云南迪庆地区的纳西族和藏族的毛皮服装基本相同。四川阿坝地区的羌族服装有一部分与相邻的藏族相同。住在云南通海杞麓湖畔的蒙古族,因南迁已七八百年,因而其妇女的服饰已与如今内蒙古的蒙古族妇女不完全相同。她们的着装方式明显地吸收了当地彝族女服的特点。新疆博尔塔拉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其服饰已接近于周围的维吾尔族,尤其是妇女大都披头巾,穿西式裙,而不是过去的长袍腰带了。锡伯族的祖居地是东北,现在新疆的锡伯族年轻妇女已不再穿老式长袍,而喜欢穿束腰连衣裙,戴头巾,显然吸收了维吾尔和哈萨克等民族服饰的特点。
历史上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交流也是普遍现象。最著名的要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实行军事改革提倡胡服骑射的故事了。蒙古族的服饰对女真人影响很大。17世纪初女真更名为满洲。满族的红纬帽、马褂、套褂、云肩等,都是接受蒙古族服饰影响发展起来的。而在清代,满族服装尤其是贵族的服装,又对蒙古族及其他一些民族有很大影响。
饮食历史趣谈
古代饮食结构
早在春秋时,人们就已习惯把日常饮食分为食和饮两大部分,但在正式场合,古人把饮食分为四个部分,即:食、膳、馐、饮。这种饮食结构在屈原《楚辞》中有比较详尽的描述,其中,“食”指用五谷做的饭;“膳”指用六畜制成的肉食佳肴;“馐”又称百馐,指以粮食为主料制成的多种精美素食;“饮”是古代饮料的总称。
古代饮食的种类
从上面的饮食结构可以看出,我国古人很早就已学会烹制各种食物,食物种类十分丰富,无论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无不可以取来做盘中美味。这些食物包括五谷五菜五饮,六畜八珍。“五谷”指稻、黍、稷、麦、菽五种粮食作物,“五菜”指韭、葱、葵、薤、蒜五种蔬菜,“五饮”指水、浆、酒、酪、酏五种古代饮料,“六畜”指牛、马、羊、猪、鸡、狗六种肉食动物,“八珍”指龙肝、凤髓、豹胎、鲤尾、猩唇、熊掌、酥酪、鸟舌等八种古时不易得的珍贵食品,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不赘述。
古代饮食礼俗
古人饮食有严格等级区别,尤其在正规场合,饮食自由受到较严限制,如据《国语·楚语下》记载:皇帝可吃牛、羊、猪,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猪,士食鱼干肉,普通百姓只可吃蔬菜,往往地位、年龄越高,那么菜肴的数目越多,食物也越精美。
古代烹饪技法
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和元朝忽思慧《饮膳正要》记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积累了丰富的烹调技艺,如蒸、煮、烧、炸、烤、炒、煎、焖、煨、熬、熏、卤、腌、烹、涮、熘、爆、烫等。技法多达数十种以上。
古代饮食“五味”
据《尚书·说命》记载,中国烹饪最先取咸酸二味,咸取自盐,酸取自梅子,到先秦时,始有五味之说,即辛(辣)、酸、咸、苦、甘(甜)。
何谓“开门七件事”
古人所谓“开门七件事”指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日用生活必需品,关于这七件事民间传说颇多,现录古诗三首如下,供读者品鉴。
其一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字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其二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今件件费绸缪。
吞声不敢长嗟叹,恐让高堂替我愁。
其三茶喜郎君又有他,依今洗手不当家。
开门诸事都交付,柴米油盐酱与茶。
传统年节饮食
春节除夕之夜吃饺子,含辞旧迎新之意。
元宵节吃元宵,含骨肉团圆之意。
清明节吃糍粑,置米酒,拜祭祖先。
端午节吃粽子,饮雄黄酒避邪。
中秋节吃月饼,象征家人团聚。
重阳节饮酒登高避灾,寄寓思乡怀人之意。
中华名酒知多少
中国是酿酒大国。据1979年全国第三届评酒会结果,共评出十八种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酒、剑南春酒、古井贡酒、洋河大曲酒、董酒、泸州老窖特曲、金奖白兰地酒、山西竹叶青酒、绍兴加饭酒、沉缸酒、烟台红葡萄酒、烟台味美思酒、中国红葡萄酒、青岛白葡萄酒、民权白葡萄酒、青岛啤酒。发展到今天,名酒大军又添新成员,如中国郎酒、湖南鬼酒、湖北稻花香酒、沱牌曲酒等等。
酒的种类
以原料分:有米酒、果酒、药酒、奶酒、香花酒等。
以制作工艺分:有蒸馏酒、酿造酒、配制酒、啤酒、白兰地酒、太空酒等。
以颜色分:有白酒、黄酒、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等。
以酒精度数分:有高度酒(40℃以上)、中度酒(20℃~40℃之间)、低度酒(20℃以下)。
以香味分:有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米香型等。
中华十大名茶
中国十大名茶指的是西湖龙井茶、福建乌龙茶、江苏碧螺春、铁观音茶、普洱茶、广东功夫茶、君山银针茶、白山云瓜片茶、茉莉花茶、湘西白毛尖茶等十种地方名茶。
茶的种类
按照制茶原料及工艺的不同,茶可分为如下几种:红茶、绿茶、花茶、砖茶、奶茶、酥油茶、乌龙茶等。
山珍海味知多少
山珍海味分上、中、下三“八珍”。
上八珍为猩唇、驼峰、猴头、熊掌、燕窝、凫脯、鹿筋、黄唇胶。
中八珍为鱼翅、银耳、果子狸、鲥鱼、广肚、哈什蚂、鱼唇。
下八珍为海参、龙须菜、大口磨、川竹笋、赤鳞鱼、干贝、蜡黄、乌鱼蛋。
此分法并不是绝对的,也有不同说法,如有人将鱼皮、飞龙、山鸡等也列入山珍海味之中。
中国五大面食
中国五大面食,即山西刀削面、北京打卤面、山东府伊面、河南鱼溶面、四川担担面。
“一日三餐”的来历
据古籍记载,秦朝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并且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如不守时吃饭或一天吃两顿以上的饭,则被看做是失礼行为。汉朝以后,才开始盛行一天三餐或四餐。到唐朝时,早饭已被称为早点。午饭,也称中饭,吃午饭,古人说是“过中”。
古时人们一日两餐,表示一种时间的分段概念,吃过早饭,表示一天开始,吃过晚饭表示一天时间已完。现在人们的一日三餐,也常用以表示对时间的分段。
油的历史
上古时期,我国古人就已开始食用油类食品,不仅如此,据古书记录,不同季节还须食用不同的油。春天用牛油煎小羊、乳猪,夏天用狗油煎野鸡和鱼干,秋天用猪油煎小牛和小鹿,冬天则用羊油煎鲜鱼和大雁,这时吃的是动物油。汉代以后,开始出现植物油,但不能食用,只用来制绢布。直到宋代,才开始有食用植物油的纪录,有麻油、豆油、菜油、茶油等。
盐的历史
我国制盐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说黄帝时代就已开始从井、池、海中提取盐,种类有井盐、池盐、海盐等。盐的出现,使人类饮食产生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由原味食品开始渗入咸味。
酱的历史
酱是我国人民日常饮食的常用调味品,据古书记载,大约2500年以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掌握了制酱的方法,可见历史之悠久。古人称酱为豆酱,并有“不酱不食”的话,所以酱又有“八珍主人”的美称,以显示其在烹制菜肴过程中的不可缺少,酱的种类很多,如肉酱、鱼子酱、虾酱、芥子酱等。
醋的历史
远古时,古人并不知道制醋,直到周朝以后,人们才开始制醋。到汉朝时,醋已成为当时一种大众化调味品,不过那时不叫醋,叫“醯”或“酿”。随着醋在民间的广泛普及应用,酿醋术也不断翻新,据《齐民要术》记载,制醋法到魏晋时已达数十种之多。
茶的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家。最初茶被称为“苦茶”,作为一种中药材用于治病,后来经长期实践经验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茶不仅仅可入药,而且是一种气味芳香、提神解渴的上好饮料,于是,种茶、饮茶渐成习惯。到三国时期,江南一带饮茶已蔚然成风。魏晋南北朝时,茶被用来待客。唐朝时开始出现茶馆,但饮茶方法繁琐,出现的第一部论茶专著为陆羽的《茶经》,陆羽因此被誉为“茶圣”。到宋元时期制茶技艺明显提高,名茶品种已有数十种之多。饮茶方法也开始革新,渐与今人饮茶方法接近。发展到今天,中国的制茶、饮茶技艺已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的茶文化,中国茶道也因而风靡全球。
酒的历史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据说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上古造酒方法简单,用桑叶包饭发酵而成。到了周朝,已有关于酿酒的专门部门和管理人员,酿酒工艺也有了较为详细的记录,并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到南北朝时,开始有“酒”这一名称。到唐宋时,酿酒业已很兴盛,名酒种类已有许多,如曲沃、珍珠红、琼酬等。文学作品中,常见古人饮酒而不醉的描写,使现代人叹羡不已,以为海量,其实古人制酒只能用酵母菌自然发酿,酒的度数很低,且多带甜味,所以古人不论男女,多有善饮者,久饮不醉,动辄饮数杯、数碗,甚至数坛,令今人瞠目。
糖的历史
我国制糖的历史也很悠久。最早的糖有两种:一种是蜜糖;一种是麦芽糖。古时对麦芽糖称谓很多,如饧、饴、铺、饬饭等。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述了古代五种制糖的方法。唐朝时,从印度传入制蔗糖法,中国制糖技术进一步提高,开始生产白糖。到清末时,东北地区开始用西方技术制作甜菜糖。我国制糖业蓬勃发展。
饺子史话
饺子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食品之一,中国人,没有不知道饺子的。春节吃饺子已经成为很多中国家庭的传统习俗。俗话说,饺子饺子,交在子时,取其辞旧迎新之意,饺子之名,也由此而来。另据古籍记载,饺子的前身是馄饨,馄饨之名,取其圆润之形。以面裹馅搓为圆形即成。后有人一改馄饨惯常圆形,做成月牙形,称之为“粉角”,而北方人谈话“角”“饺”不分,叫来叫去,粉角就叫成了饺子。现在饺子作为代表中华民族的食品之一,已经走出国门,风靡东南亚、欧美等国。天津御膳楼饭庄的饺子宴,品种达四十种之多,造型精美,风味浓郁,更是被人们传为美食。
面条史话
我们都知道面条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面食,但是一说到“汤饼”、“不托”、“溥饪”等词时,恐怕就不是人人都知道的了。其实这几个词都是面条的古称,指的是同一种东西。据史书记载,唐朝时,人们开始把面条称作“不托”,意思是用刀把面饼或面片直接切成条状之后再煮食,不用手掌托着,用以区别在此以前直接用手掌压而成的薄片“汤饼”;并且自唐时起就已风行过生日吃寿面的习俗。到宋代时,民间又好称“汤饼”、“不托”为“博饪”。孩子出生后三天,还要请亲朋好友去吃面条,开“汤饼宴”以示庆贺。
馒头史话
古时“馒头”一词,源出三国时诸葛亮。以面包肉食供神之用,类似今天的包子,并非现代的馒头。古时称馒头为“蒸饼”,这在晋朝史书中已有记载。
包子史话
包子作为一种面食,在魏时已出现,但不称包子,而叫“馒头”。直到宋代时,才有“包子”一词,如“绿荷包子”之类。
豆腐史话
跟饺子一样,豆腐也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食品之一。我国是豆腐的故乡,据古书记载,制豆腐始于汉朝淮南王刘宴,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这种以黄豆水磨浆而成的食品,历经岁月沧桑,发展至今,早已驰名中外,风靡全球,利用豆腐制作的菜肴品种多达四百余种,令人叹为观止。
年糕史话
年糕是人们喜爱的节日点心,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用米粉蒸制而成的食品,年糕分南、北两式。南式的广东、苏州年糕为最好,口味纯正,软硬适口。
据传说,吃年糕习俗源于春秋时苏州一带,当时苏州为吴国都城,为防越国攻击,吴王阖闾命大将伍子胥建“阖闾大城”。后吴王沉溺于酒色,不听伍子胥劝谏,反听信谗言将伍子胥逼死。吴终被越王灭,政局动荡,发生严重饥荒,这时有人想起伍子胥临死前说的话:“我死后,如国家有难,饥民无食,可前往相门城下挖地三尺得食。”原来伍子胥修城时,不用土砖,而以糯米粉压制成的“砖”砌城。于是许多饥民因这些“砖”而获救。后来为纪念伍子胥救人功绩,就逐渐演化成过春节时家家户户吃年糕的习俗了。
话说稀饭
稀饭的书面语,通常叫做“粥”。“粥”的历史在我国可谓渊远流长,很早以前古人就知道食粥。但古时的“粥”与今天的“粥”稍有不同,古时的粥用米熬成,稠的叫“干”,稀的才叫“粥”,这也是为何有人将“粥”称为“稀饭”的原因所在。根据饮食的不同原因和目的,古人食粥可分为三种:家贫食粥、赈灾食粥、养生食粥。发展到今天,食粥已不再具有上述原因,而逐渐演变为人们调节饮食的一种风味食品了。制作技艺也日益精湛,如花生猪骨粥、八宝粥等。
冰糖葫芦的起源
据古籍记载,冰糖葫芦源于南宋。宋光宗年间,由于爱妃黄贵妃患病不起,面黄肌瘦,不思饮食,百药不灵,皇帝只好张榜求医。后一江湖异人应招入宫,诊视后称,只需用山楂与红糖一起煎熬食用,每次饭前吃五至十颗,连续十五天即可痊愈,黄妃依言食之。病果然痊愈。以后逐渐演变成将山楂串在一起,蘸上熬好的红糖,因形似葫芦串故称冰糖葫芦。
皮蛋的历史
据古书记载,皮蛋的发明始于古人包泥法腌鸭蛋,迄今所见关于皮蛋的最早记载是公元1633年的《养余月令入》。到清代时,皮蛋制作已十分精巧,“高邮皮蛋”是当时的名品。
火锅的来历
火锅的历史上溯至唐代,那时称“暖锅”,有两种,一种是铜制的,一种是陶制的,用来涮羊、猪、鸡等肉食。到元代,火锅流传于蒙古族。至清代时,已为皇宫御膳佳肴之首。据说清嘉庆皇帝继位时,还摆过盛极一时的火锅宴,共用火锅1650次,堪称一绝。同时民间火锅也非常流行,火锅种类十分丰富,如白肉火锅、什锦火锅、菊花火锅、广东火锅等,火锅的特点主要是经济实惠,方便随意,鲜香适口。
冷饮史话
一般人往往产生错觉,认为冷饮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中国喝冷饮的习俗来自外国。其实不然,早在三四千年以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有取食冰块记载,以后历代皇宫也都有取食冰块的记录。与今天冷饮稍有不同之处在于,古人受技术限制,不能制造冰块,只能采取自然冰块,且代价太大,非王公贵族不能享用,不如今天冷饮的广泛普及。
何谓“天下第一菜”
“天下第一菜”指的是苏州“锅巴汤”,据说此菜定名颇有来历。清朝康熙皇帝一日微服出游,至一处梅林,流连忘返,后与随从走散,饥不择食之下,投奔到一村妇家门口求食,村妇不知皇帝驾临,本欲拒绝,但见康熙实在累饿不堪,只好迎其入内,但此时家中恰好饭光菜尽,没有剩饭。于是村妇以锅巴拌剩菜汤盛给他吃。没料到的是,皇帝老爷吃后竟大加赞赏,以为妙绝。于是兴发,提笔题曰“天下第一菜”。从此,苏州锅巴汤便身价倍增,蜚声全国。
关于筷子
筷子作为饮食餐具,是中华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中国筷子也独具风采。远古时,人们吃饭多用手抓,但吃热食时,为免烫手,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木棍来协助取食,久而久之,筷子便逐渐产生,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去制造筷子。按照原料的不同,筷子种类可说是五花八门,有木筷、竹筷、牙筷、玉筷、金筷、银筷等。古时为显其富有高贵,大富之家常以各种贵重筷子如金筷、银筷、象牙筷等招待客人进食,普通百姓多用竹筷和木筷。
地方饮食
中国八大菜系
中国八大菜系指的是鲁菜、川菜、湘菜、苏菜、浙菜、粤菜、闽菜、徽菜等八种有代表性的地方菜系。
鲁菜发祥地是临淄和曲阜,以爆、炒、烤、炸见长,非常讲究用料,擅用燕窝、鱼翅、人参等高档材料制作厚味大菜,带有宫廷菜余韵。名菜有九转大肠、糖醋鲤鱼、汤爆双脆、德州扒鸡、脆皮烤鸭等。
川菜发祥地为巴、蜀二地,调味多变,素有“百菜百味”之说,重油重味,尤以麻辣味见长。以成都、重庆两地菜肴为代表。名菜有宫爆鸡丁、毛肚火锅、鱼香肉丝、回锅肉等。
湘菜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菜组成,尤以长沙菜为代表。其特点是制作精细,用料广泛,油重色浓,讲究实惠,擅作熏腊原料食品,以熏、腊、蒸、煨、炖见长,口味鲜、香、脆、嫩、辣,名菜有东安子鸡、麻辣子鸡、清蒸甲鱼、霸王别姬等。
苏菜地域上以苏州、扬州、杭州、南京为中心。选料严格,制作精细,注意配色,讲究造型,菜谱四季有别,善用炖、焖、煎、炒、烧等法,用原汤原汁调味。名菜有清蒸鲥鱼、百花酒炎肉、荷包鲫鱼、银菜鸡丝、清炖鱼翅等。
浙菜主要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发展而来,其特点是注意刀功,讲究鲜、脆、软、滑,保持原味。名菜有生爆虾片、叫化童鸡、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等。
粤菜由广州、潮州、东江等地方菜发展而成,其主要特点是制作精巧,花色繁多,美观新颖。专长于煎、烘、烤、煲、烩,做菜原料无奇不有,尤擅制蛇、猴、猫、鼠、穿山甲等美味,口味清淡,素有所谓“五滋”(香、松、臭、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妙,山珍海味,珍禽异兽,名菜很多。
闽菜主要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方菜发展而来,其中尤以福州菜著称。闽莱在南方菜肴中独具一格,色调美观,滋味清鲜,长于炒、煎、煨,喜用糖、醋、虾油作佐料,注重甜酸咸香。名菜有佛跳墙、雪花鸡、太极明虾等。
徽菜由沿江、沿淮、徽州三地区地方菜构成。取料广泛,山珍海味具备,讲究火功,烹调以烧、煮、蒸为主,素有“三重”之称,即重油、重色、重火功,著名菜肴有红烧果子狸、奶汁肥鱼、火腿炖甲鱼等。
菜肴命名趣谈
以人定名如麻婆豆腐、宫爆鸡丁、东坡肉、府伊面、叫化鸡、童子鸡等。
以地定名如闽生果、川北米粉、丹东子鸡、西湖醋鱼、北京烤鸭、兰州拉面、重庆火锅、涪陵榨菜等。
以花定名如牡丹鳜鱼、芙蓉鸡片、桂花肉、荷花包子等。
以药定名如虫草金鸡、枸杞鸡丝、陈皮牛肉等。
以形定名如绣球干贝、口袋豆腐、葵花肉、金鱼蒸饺、虎皮肉、出水芙蓉鸭等。
以色定名如双黄鱼皮、红白豆腐、雪衣鱼条、翡翠烧梅等。
以味定名如酸辣鱿鱼、麻辣肉片、双味全鱼、酸菜鱼火锅等。
以器定名如瓦罐鸡汤、砂锅豆腐、铁板牛肉、火锅等。
以油定名如奶油菜心、鸡油菜花、红油豆腐等。
以技法定名如明炉乳猪、挂炉烤鸭、软炸鱼条、锅烧全鸭等。
以调料定名如川菜肉丝、口蘑鸡片、冬菇菜心、叉烧包等。
北京风味佳肴
风味菜肴最有名的莫过于北京烤鸭了。北京烤鸭以北京填鸭为原料,经特殊烤制,色泽枣红,外焦里嫩,皮薄而脆,味美适口,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以全聚德、便宜坊两家最为有名。
其他名菜肴还有北京东来顺饭庄涮羊肉、什刹海烤肉条的烤羊肉、北海信膳山庄的满汉全席等。
风味小吃最有名的是豆汁儿,已有上千年历史,制作方法是以绿豆九成、白玉米一成,淘洗干净,磨成稠糊,再过筛两三次,经发酵,用微火煮熟,点入少许老干粉,拌匀即成,味道甜中带酸,开胃,生津止渴。
其他小吃还有豌豆粥、艾窝窝、豌豆黄、盆糕、驴打滚、灌肠、爆肚、炒肝、炸三角、疙瘩汤、酸梅汤等等,举不胜举。
上海风味佳肴
上海的各种风味小吃以糖饼最为驰名,其代表有上海五香豆、高唐的五香豆、上海豫园高场的梨膏糖、上海益民食品三厂生产的泰康饼干、杏花楼广式月饼、五芳斋糕团等。
天津风味佳肴
天津“狗不理”包子名扬四海,经久不衰,是天津最具代表性的风味小吃。它个大皮薄,色白面柔,馅料鲜美,肥而不腻,据说当年袁世凯为讨好“老佛爷”慈禧太后,敬送“狗不理”包子,慈禧吃后称赞不已,并派专人前往购买,使“狗不理”誉满中华。
“狗不理”包子源出清朝同治年间一位小名叫“狗不理”的店铺伙计高贵有,因其包子做得好,所以人们便按他的小名称呼他做的包子。“狗不理”包子制作十分考究,一斤肉要拌进八两鲜骨头汤或鸡汤。一斤肉馅放三两五钱肉,一两五钱香油,一两葱和四两鲜姜,并且样样都要用秤过准,不差分毫,肉馅肥瘦比例也有讲究,季节不同,肉馅不同,夏天热,肉馅肥瘦比例为3:4,春秋两季不冷不热,肥瘦肉各占一半,冬天冷,比例为肥六瘦四。
除了“狗不理”包子,天津的著名小吃还有“耳朵眼”炸糕、桂花祥大麻花等等。
重庆风味佳肴
四川火锅四季都吃,尤以重庆毛胜火锅最为有名,它的主料有水牛毛肚、肝、腰,黄牛背脊肉,以及鸡血、鸭血、猪脑花、猪脊肉、猪肝、猪腰、鳝鱼片,素菜有葱、蒜苗、莲花白。其卤汤别具风味,制作过程如下:把郫县豆瓣剁细,永川豆豉捣碎,冰糖砸碎。炒锅烧热放牛油,加豆瓣煸炒,再放糯米、花椒炒出香味,兑入牛肉汤,再放入豆豉、冰糖、辣椒面、料酒、盐,煮开即可放入火锅内备用。
吃火锅时,应先下鳝鱼片、脑花,其余按各人口味自选自下,蘸食佐料为鸡蛋清调麻油,吃起来非常爽口。
香港风味佳肴
香港素有东方之珠的美称。地少人稠,经济繁荣。各种风味小吃、美味佳肴,无不具备,所以又有“美食天堂”之誉,真可谓足不出港,吃遍天下。
最负盛名的为龙凤贡面。有两种,一种圆条空心,细而长,柔中有刚,称“龙面”,一种扁条平直,其薄如纸,称“凤面”。二者合一,便成“龙凤贡面”。正宗“龙凤贡面”必须用故城一带产“胶质表”面粉制作。胶质表面粉含蛋白质,有一种透明的质感。所制挂面“白如雪,细如丝”,光洁匀称,富有弹性。久煮不烂,面熟汤清,风味独特。
山西风味佳肴
著名风味小吃有山西刀削面和太原八珍汤(又称太原“头脑”)。刀削面内虚外筋,光滑适口,配以山珍海味,或肉蛋蔬鲜做成的卤汤,再放适量山西老陈醋做“搭档”,更是美不胜数,尤为精彩的是刀削面的制作过程,削面时,前置一沸腾水锅,师傅左臂架面,右手持刀,但见刀起刀落,快如闪电,一条条削面玲珑入水,就如银蛇骊波,鲤鱼跳浪,煞是好看,观之使人食欲大增。
太原“头脑”由肥羊肉、煨面、黄芪、藕根、长山药、良姜、酒糟、黄酒小珍配制而成,是冬令补品佳肴,老年人食之有延年益寿之效。
内蒙古风味佳肴
最为有名的地方风味菜肴就是烤全羊和手抓肉。烤全羊是内蒙古的传统风味名菜,据称只有遇贵宾和重大喜庆时方可采用。制作时选两年左右的上等肥绵羊一只,烫毛净肚,再以佐料腌透,外皮刷一层糖色和香油,风干后用铁链吊起放入炉内烤制,约五小时后,待色泽鲜红,外皮酥脆,肉嫩鲜香时将羊头系红绸(以示隆重)推出,供客人先观闻香,然后推回厨房改刀,先上羊脆皮,后上肉块,最后是肉骨头。
手抓肉是内蒙古大草原独有的风味菜肴,顾名思义,即用手直接抓取食物。特点有三:一、选嫩羊一只,分成大块熬煮;二、待肉里微有血丝即可上席,不可煮死;三、用蒙古刀削吃,不用佐料,如旁有马奶酒,则风味更浓。
辽宁风味佳肴
著名菜肴有辽宁沈阳鹿鸣春饭店的扒三白、沈阳边氏老边饺子、马家烧烤等。尤以各种海鲜味食品驰名中外,如游龙戏凤、凤腿鲜鲍、红烧海参等。如你到大连、沈阳,这些名菜小吃不可不一尝为快。
吉林风味佳肴
吉林省风味小吃以李连贵熏肉大饼为代表,原出吉林省四平市,其熏肉色泽棕红,松软浓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其大饼形如满月,色泽金黄,层次分明,外焦内软,香气扑鼻。吃时,用饼夹肉,回锅再烙,肉香入饼,风味浓郁。1980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优质风味品种。
其他著名地方小吃还有牛肉锅贴、狗肉火锅、冷面等。
黑龙江风味佳肴
因地处林区江边,故多山珍和鱼类食品,尤以飞龙清汤著名。飞龙学名松鸡,是一种个小色如火样的禽鸟,其肉清香无比,尤以清水煮汤最为有名,其汤清澈,开胃爽口,清香入脾;另外还有烧犴鼻,即用罕达犴(俗称四不像)的鼻头做菜,味道鲜美,堪称“山珍”。
其他还有大马哈鱼及淡水养殖的鳇鱼等。
值得注意的是,罕达犴等动物属国家珍稀动物,严禁捕食,因此,上述一些菜只能是文字中的叙述了。我们也不能只图口福,而不顾生态平衡和对稀有动物的保护。
山东风味佳肴
地方风味菜肴以德州扒鸡为代表,全名五香脱骨扒鸡,肉嫩松柔,香味绵长,趁热一抖,骨肉即时分离,食者无不赞叹,尤以德顺韩世功师傅所制扒鸡最为有名,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
江苏风味佳肴
南京板鸭是江苏著名佳肴,也是我国著名特产之一。板鸭是经腌制的咸鸭,形扁如板。南京板鸭皮白肉红骨绿,吃进嘴里酥嫩鲜香,中外驰名,常销日本和东南亚,因加工工艺十分严格,只有每年小雪到清明一段时间可制,故不宜长期保存。
另一个风味小吃是靖江肉块,选新鲜猪后腿纯净瘦肉,以白糖、特级鱼露、鸡蛋、高级酱油作调料,经烘干烤制而成,然后压平切块。其特点是块形整齐,颜色鲜艳,香脆适口,越嚼越香。
此外还有阳澄湖大闸蟹、无锡油面筋、无锡肉骨头、常熟叫化鸡,均为脍炙人口的风味菜肴。
浙江美味佳肴
著名菜肴有西湖醋鱼,以西湖草鱼作料,以沸水汆煮约四分钟,调以糖醋鲜汁,肉味鲜嫩。
东坡肉,据传说是根据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烹饪制成,故名东坡肉,是杭州名菜,以五花猪肉为料,佐以绍兴老酒,文火炖制,汁浓味醇。
另外还有宋嫂鱼羹,据传是宋时一名为宋嫂者所制,受宋高宗赵构赏识而得名,鲜嫩适口,味似蟹肉。其他如百鸟鸣凤(即水饺童鸡)、猫耳朵、爆鳝面、桂花鲜栗,均为浙江名小吃。
安徽美味佳肴
有“大救驾”千年名点,尤以寿县所制最佳,据传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前与南唐节度使刘仁苦战多日,疲劳不堪,厨师做酥点心奉之,赵食之精神倍增,大悦,称帝后,赐名“大救驾”。
另还有巢湖银鱼、合肥大麻饼、符离集烧鸡等著名菜点。
江西美味佳肴
万载百合为江西特产,清代被列为贡品,具有清心润肺、养阴安神的滋补作用,堪称席上佳肴。
福建美味佳肴
佛跳墙,福建的“首席名菜”。它集山珍海味于一缸,荤素搭配,芳香浓郁,据说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以清同治年间郑春发所制最为有名,有文人吃后,留诗赞叹:“缸后芳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佛跳墙”之名由此而来。
另外还有半月沉红(当归面筋)、鸡汤余海鲜、深户鱼丸、春卷、豪仔煎、原门土笋等著名菜肴小吃。
河南美味佳肴
道口烧鸡这是河南誉满全球的一道名菜,出自河南滑县道口镇,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由张家烧鸡店烹制,经清宫御膳房名厨姚寿山指点,采用“八料”、“老汤”始有名气。到张炳这一代时,已摸索出一整套宰杀、开剖、撑型、油炸、熟煮的成功经验,其特点是“色、香、味、烂”四绝。
套四宝也是河南名菜,它以四种全禽相套,皮酥肉烂,浓香扑鼻,此菜上席,先只见一光亮肥嫩套鸭摆在汤盆中,吃完酥鸭,一只香鸡又从鸭腹中露出,鸡肉吃罢,油嫩的全鸽又从鸡膛内显现,最后鸽子肚中又出现整只鹌鹑。鹌鹑腹内又充满海参丁、香菇丝、玉兰等各色山珍海味。鲜香独具,风味奇佳,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一绝。
此外还有铁锅蛋、鲤鱼陪面甘等有名菜。
湖北美味佳肴
提起湖北名菜,当首推武汉市武昌酒楼烹制的武昌鱼。武昌鱼又名圆头鲂,产自湖北鄂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古人至武昌以食武昌鱼为快,元人马祖常有“南游莫忘武昌鱼”的诗句。毛泽东同志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名句,更使武昌鱼美名远播,驰名中外。
其他湖北特色小吃还有老通城的豆皮、武汉热干面、孝感麻糖等。
湖南美味佳肴
湖南最有名的小吃大概要数长沙闹火宫殿的臭豆腐了。它制作讲究,技艺精巧,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极具地方风味。
另外还有湘西腊肉,色泽金黄,肥瘦适中,下锅翻炒,香飘十里,是最具湖南特色的地方菜肴。
广东美味佳肴
广东人喜欢吃蛇,烹蛇技艺独树一帜,堪称中国之最,尤以广州市蛇餐馆最有名,素有“无蛇不吃”之称,蛇菜谱里琳琅满目,如菊花龙虎凤、烧凤肝蛇片、五彩炒蛇丝、煎酿鲜蛇脯等等,其中所谓“龙、虎、凤”其实就是蛇、猫、鸡三种动物的美称。据说广州蛇餐馆每年要用掉一百余万条蛇。
此外广东名菜还有广东腊肠和脆皮乳猪等。
广西美味佳肴
广西玉林牛肉丸颜色鲜亮,味道芳香,入口酥脆,越嚼越香,以鲜牛肉削成长条薄片烘干蒸熟,然后再以各种香料熬煮,至水干肉熟,再加入柠檬汁、酱油、白糖、花生油稍炒即成。除此之外,玉林牛肉丸的清甜爽滑也是远近闻名。
四川美味佳肴
四川名菜很多,尤以回锅肉和麻婆豆腐最有代表性。回锅肉是四川传统风味菜肴,历史悠久,名气很大,向有“入蜀不食回锅肉,等于没到四川来”之说。其特点是鲜香微辣,咸甜适口,色香味俱佳。
四川成都是麻婆豆腐的诞生地,其特点是麻、辣、酥、嫩、香,也是到四川必尝的风味菜肴之一,传说由清末成都万福桥豆腐店陈麻婆首制。
另外还有锅巴片、灯影牛肉、担担面、赖汤圆等许多著名风味菜肴和地方小吃。
贵州美味佳肴
独山盐酸菜是产于贵州独山县的一种蔬菜腌制品。以青菜为原料,加上甜酒、辣椒、大蒜、冰糖等辅料,用民间传统工艺腌制而成,其色鲜味浓,咸、甜、酸、辣谐调清香,享誉中外。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对其已有记载,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云南美味佳肴
云南米线是云南有名的地方小吃,城乡各地随处可见,其特点是细长、洁白、柔韧可口。据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另外还有云南特有的洗锅和宣威火腿等。
西藏美味佳肴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疆,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特色饮食不多,以糌粑和酥油为代表。
陕西美味佳肴
西安牛羊肉泡馍是陕西最有名的风味小吃,它料香味醇,肉烂汤浓,自己撒瓣馍,另有一番风味。此外还有三原寥花糖和西安馓子小吃。
甘肃美味佳肴
兰州烤小猪是兰州百年名菜。以初生40天左右乳猪一只烤制而成,吃时浇少许辣油,配以春饼、荷叶饼,外脆里嫩,不肥不腻,鲜味独具。
另有镶金鱼发菜、百花全鸡名菜。著名小吃有兰州清真拉面。
青海美味佳肴
青海以出产冬虫夏草和青海湟鱼而久负盛名。冬虫夏草,形态奇特,“虫”“草”合一,营养丰富,其名望直追人参、鹿茸,为上好滋补品。
宁夏回族美味佳肴
清蒸鸽子鱼是宁夏名菜,出产在宁夏中工县景庄乡长滩一带,味道极美,有醒酒作用,颇为珍贵。据称为旧时宫廷名菜。另外还有金钱发菜等。
新疆维吾尔族美味佳肴
烤羊肉串是新疆民族特色的风味小吃。据古书记载,烤羊肉串在我国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新疆烤羊肉串风味独具,肥香热辣,驰名全国。
其他风味小吃菜肴还有抓饭、酿皮子、烤馕、烤全羊以及各种奶制品等。
台湾美味佳肴
台湾小吃众多,尤以爱玉冰为代表。爱玉冰以台湾嘉义山区所产爱玉子制成。爱玉子为蔓生长绿灌木,结椭圆果实,中间紫红色种子即为爱玉子。把爱玉子碾碎,加水搅拌,即成“爱玉冰”,其色晶莹剔透,芳香醉人,盛夏时节,消暑止渴,老少皆宜。
其他还有溪碧潭香鱼、豆签羹、贡丸、山河肉等。
海南美味佳肴
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建省时间不长,饮食习俗与广东略同,多以海鲜味食品及各种汤煲见长,盛产胡椒、花椒等调味香料。
民族饮食
民族饮食是中华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国家,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本民族饮食,种类繁多,内涵丰富。
汉族以面粉、大米、高粱等为主食,北方以面为主,南方以米为主,一般一日三餐,菜肴分荤、素两类,口味各地相异,俗称东辣西酸南甜北咸,有饮酒、饮茶习俗,以木筷或竹筷进食。
蒙古族以牛、羊肉为主食,专吃烤、烧肉、手抓肉和酸奶疙瘩。嗜饮砖茶,冬季专喝泡子酒,夏季多为奶子酒。农区以米面为主食,吃包子、饺子、蒙古馅饼和炒面等,一日三餐,中餐不定时,谁饿谁吃。
回族以米面为主食,也吃牛、羊肉和鸡、鸭、鹅、鱼、虾等。禁食猪肉及猪肉制品。宰杀牲畜前,要请阿訇念经。喜饮茶,不食烟、酒。
藏族以青稞、小麦为主食,其次是玉米和豌豆。日常之食为糌粑、牛羊肉及奶制品,每日餐数不定,喜食酥油茶,饭前须先用手沾酒或茶在桌上点三滴以示供佛,然后开饭,如是佛寺僧众,饭前还须诵经。餐具为人手一把小刀和一只木碗,无用筷习惯,取食皆用手抓。
维吾尔族以面、米为主食,肉类以羊肉为主,日常食面食馕。喜庆、待客时则用抓饭,喜喝奶茶,饭前饭后要洗手,以壶冲洗,下以盆接,且只限三下。吃抓饭前要先剪指甲,常在炕上围坐用餐,喝汤用木勺。一日三餐。
苗族以大米为主食,也有以玉米、荞麦、马铃薯和燕麦为主食的,烹饪时多以瓶子蒸食,喜欢酸味食品,以酸汤最有名,极善饮酒,以烧酒为主。
彝族以荞麦、玉米、马铃薯为主食,喜饮酒,吸旱烟,喝烧茶,自制米酒饮用,食具多以木制成,分有漆、无漆两种,颜色有黑、红、黄三种。
壮族以大米、玉米、红薯为主食,年节喜食粽子、糍粑和米粉,古人不食牛肉,元朝时才开始盛行食牛肉,少数山区仍存古俗。
布依族日常食米、麦类食物,饮水酒,吸叶烟,喜食酸糖,用顶罐煮饭,其味极香。
朝鲜族以稻米为主食,喜食干饭、打糕(即年糕)、冷面,嗜酸辣,日常饮食不离大酱和清酱,爱吃狗肉、泡菜、咸菜等,不吃羊肉、肥猪肉及河鱼、花椒、带甜味菜肴,喜喝烧酒,饮花茶。
满族日常喜食小米、黄米干饭、豆包。年节则喜吃“哎吉格饽”(即饺子)。除夕必吃手扒肉,风味食品有白煮猪肉、糕点“萨其玛”等。
侗族以大米为主食,平坝地区多吃粳米,山区多吃糯米,喜食酸辣,吸叶烟,饮酒。民族食品有醋鱼肉、侗族油茶、烧鱼等。
瑶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一日三餐,全吃干饭,一般早晚天黑前、后各吃一顿,中午则以芭蕉叶包饭到田间地头食用,农忙时,甚至就在田间生火煮食。喜欢清水兑酒,清明时节吃一种染色“花饭”。
白族多以稻、麦为主食,山区则以玉米、荞麦为主。吃饭时长辈坐首席,下辈依次围坐两旁,并添饭夹菜,伺候长辈,礼仪颇严,爱吃酸冷、辣味,善制火腿、弓鱼、螺蛳酱、油鸡棕等食物,尤喜饮茶,常以烧茶待客。
土家族以大米为主食,山区主食玉米,喜食酸辣,有“不辣不成亲”之说,善饮酒,素食菜豆腐(又名和查),喝油菜汤。
哈尼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逢年过节吃糯米饭或糍粑(以紫米舂制而成)。
哈萨克族以牛、羊肉、奶、米、面为主食,喜食抓饭和馕,其次是酸奶制品。嗜饮奶(或酥油)茶,不喜青菜,但喜吃葱,春、夏季吃羊羔肉,秋季宰大牲口,熏制冬肉,制腊马肠备用。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肉类以猪肉为主,喜油炸食物,不喜炒食。善饮酒,尤喜甜米酒。一日三餐,用碗筷。吃糯米饭时,用手捏成团,然后进食。风味食品有米线、竹筒饭、炒牛皮等。
黎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辅以木薯、红白薯,一日三餐,收割时不脱粒,连稻茎一并存放,吃时再一把一把取出脱粒,吃多少脱粒多少,用陶锅煮食,男子嗜烟、酒,吸竹筒水烟。肉食以火去毛,拌以米粉、野菜腌制成酸肉备用。妇女喜嚼槟榔。
傈僳族以玉米、荞麦、高粱为主食。芋头尤为傈僳人所喜好,习惯饭菜合煮,吃饭时由主妇按家里人口多少,平均每人分一大木碗,喜食烧烤肉食,且善饮水酒,常一饮一日或数日方散。
佤族以大米为主食,其次是小红米、荞麦、豆类和玉米等,极少吃干饭,不分主、副食,无论贫富,均吃以米、菜、盐、辣椒合煮的烂饭。多用木碗、竹勺,不用筷子,以手抓食,平时一日两餐,农忙时一日三餐,喜喝浓茶,饮自制家酒,嚼槟榔和吸草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