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常交际中的礼貌用语
一个人的文明礼貌主要表现在他的语言、行为和态度上。使用礼貌用语是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之一。
(1)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见面语、感情语、致歉语、告别语、招呼语。早晨见面互问:“早晨好”,平时见面互问:“您好”。初次见面认识,主方可用“您好”、“很高兴和你认识”,被介绍的一方可用“请多帮助”、“请多指教”。分别时说“再见”、“请再来”、“欢迎您下次再来”。特定情况的告别可用“祝您晚安”、“祝您健康”、“祝您一路顺风”。得到别人帮助后说声“谢谢”、“费心.了”、“多亏您的帮助”、“实在过意不去”。有求于人说声“请”、“麻烦您”、“劳驾”、“请问”、“请帮助”。打扰别人或有愧于人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对方向您道谢或道歉时要说“别客气”、“不用谢”、“没什么”、“请不要放在心上”。
(2)养成对人用敬语、对己用谦语的语言习惯。一般称呼对方用“您”、“同志”。对长者用“大爷”、“大妈”、“先生”,不要用“喂”、“老家伙”、“老太婆”、“老头”等。对少年儿童用“小朋友”、“小同志”、“小同学”,不要用“小家伙”、“小东西”等。称呼别人的量词用“各位、诸位”,不要用“个”,对自己或自己一方的人可以用“个”。例如:对方问“几位?”自己答“×个人”。
(3)多用商量语气和祈求语气,少用命令语气的语句或无主句。如“您请坐”、“希望您一定来”、“请打开窗户好吗”、“请×××同学回答”、“请让开一些”。这样语词和气、文雅、谦逊,让人乐于接受。
(4)说话要考虑语言环境。即不同场合,不同情况,谈话人的不同身份,谈什么事情,需要用什么语词、语调和语气。因为同一个语词用不同的语调和语气在不同的场合、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对不起”这一个语词,因说话人的语调、语气不一样,可以是威胁、讽刺,也可以是表示歉意。又例如商业工作者出于工作和礼貌需要,见矮胖型的女顾客应说“长得丰满”,见瘦长体型的女顾客应说“长得苗条”。其实“丰满”和“苗条”是“肥胖”和“瘦长”的婉转说法,但前者易为别人接受。其次,要考虑不同的对象。在我国,人们相见习惯说“你吃饭了吗”、“你到哪里去”。有些国家不用这些话,甚至习惯上认为这样说不礼貌。因此见了外国人就不适宜问上述话语,可改用“早安”、“晚安”、“你好”、“身体好吗”、“最近如何”等。
(5)注意说话的空间和时间。谈话人的身份各异,如果是长者、上级、师辈,谈话的距离太近和太远都是失礼的。男女同志之间谈话,距离则不宜太近。说话的时间过长(使人疲倦厌烦),过短(对方不明了意思),中途停顿(意思表达一半就不说了),都是不太礼貌的。
总之,要根据时间、地点、对方的身份(年龄、性别、职业等)以及和自己的关系,恰当地选择礼貌用语。
用好礼貌用语,需要不断提高语言修养。这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人手:
(1)要杜绝脏话、粗话、骂人话。
(2)要掌握基本的文明礼貌用语。
(3)要克服个人情绪对自己的干扰。比如,高兴时用礼貌用语,不高兴时也要坚持;称呼他人,关系好时和有了摩擦一个样,更不能恶语伤人,不要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礼貌用语的使用。
(4)要家里家外一个样,私下和公开场合一个样。不能在单位时对人彬彬有礼,回到家就满口粗话;在公开场合谈话时讲文明礼貌,在私下交谈则语言肮脏、充满低级趣味。
2.怎样说“谢谢”
“谢谢”这个词,有无限的内涵,不仅是礼貌用语,而且也是沟通人们心灵上的钥匙。说“谢谢”时,应该遵循七条规则:
(1)说“谢谢”时必须诚心诚意,发自内心,表示确实有感谢对方的愿望,并赋予“谢谢”这个词一定的感情和生命。
(2)说“谢谢”时,要认真、自然、直截了当,不要轻描淡写含糊地嘟噜一声,更不要怕别人知道你在道谢而不好意思。
(3)说“谢谢”时,应有明确的称呼。通过称呼被谢人的名字,使你的道谢专一化。如果你要感谢的是几个人,那就不仅仅要说声“谢谢大家”,还要一个个地向他们道谢。
(4)说“谢谢”时,要有一定的体态。头部要轻轻地一点,目光要注视着你要感谢的人,而且要伴随着真挚的微笑。
(5)说“谢谢”时,要选择恰如其分的时机。这样才使对方切实感到你是在对他的高尚行为和礼貌言行进行回敬和酬谢。
(6)说“谢谢”时,要及时注视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对你的道谢感到茫然时,你要及时用简洁的话语道出向他致谢的原因,这样才能使你的道谢达到应有的目的。
(7)说“谢谢”时,也要注意在特殊场合、特殊人员中的运用。譬如,当别人不曾想到或感到值得感谢时,你若亲切地脱口而出地说“谢谢”,那么尽管是情理之中,也会使对方感到意外,这时的一声“谢谢”收到的效果将是平时万声“谢谢”所达不到的。
3.向别人提出请求
(1)要注意礼貌
请求别人帮助,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要注重一个“请”字,不要认为是别人“理所当然”的事。如果对人开口称“喂”、闭口称“喂”,那非碰壁不可。另外,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应该说得真诚。如你请朋友帮助找到了一本早想要的书,你可以这样说:“谢谢了,没有你的帮助,我恐怕没办法大饱眼福了。”
(2)要注意方式
请求别人帮助,如果不是紧急的事,最好是在别人愉快或空闲时间,当别人情绪不佳或事务繁忙的时候,最好不要打扰别人,因为此时的请求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另外,在请求方式上,说话的语言要婉转,给对方充足的时间,不要催促过紧,以免使对方左右为难。
(3)要注意场合
请求别人帮助解决某些问题,要根据问题的性质,该上门拜访的不要到对方单位询问;该个别交谈的不要影响家人;该借助书信请教的不要电话联系,要尽量体谅对方的难处,特别是自己曾帮助过对方的,更不能有意无意给对方施加心理压力,以免使对方感到为难和尴尬,影响帮你办事的积极性。
(4)要注意原则
当你请求别人帮助解决的某些问题,对本人来说可能是正常的,但对别人来说,由于工作性质和部门不同很有可能有“开后门”之嫌。在这种情况下,要全面考虑,掌握求人办事的原则,以免给别人增加负担,影响别人正常的工作,造成不良的后果。
(5)要注意真诚
请求别人帮助的事,要真实地向对方讲清办事的目的,不能有意把事情的难度缩小,更不能掩盖事情的真面目,使对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是对朋友不信任和自己不诚实的表现,其后果是很不好的。
(6)要注意互助
请求别人帮助解决困难,这是朋友之间正常的事,但不能“有事找上门,无事不登门”,更不能当朋友有难处时,自己不闻不问。
4.提出约会的窍门
约会,即人们通过事先约定相互接触以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的一种交往方式,是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约会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定约,二是赴约。这两个过程都有一定的规范需要遵守。
(1)提出约会者要事先通过电话、面谈或互相转告等方式规定好约会的详细时间、地点和内容,不能有模糊不清或遗漏的事项。
(2)提出约会者,特别是双方已确定好了约会时间后,不能擅自取消约会。如因故不能准时赶到或必须取消约会,则要设法提前告诉对方,而且应把不得已取消约会的原因讲清楚,求得对方的谅解。
(3)当约会日期到来之时,提出约会者应按约定的时间,早些到达见面地点,准备迎接被约者。提出约会者如果迟于被约者到达见面地点,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4)提出约会者,在约会中应保持仪容整洁,服装得体大方,要与约会场合的气氛协调一致。
(5)约会过程中,提出约会者要保持稳重和礼貌,言谈举止要适时、适度。要认真倾听被约者的谈话,尊重被约者的意见,对被约者的一些不当行为,不要求全责备。
(6)约会结束时,要主动向被约者问候,热情告别,并相约下次再见。
5.在舞会中怎样与舞伴对话
(1)对年长者说话要彬彬有礼。如果与年长者共舞,年轻的一方首先应注意自己的举止。举止大方,笑容可掬无疑会使对方产生亲切感。再加上得体的言谈,更会使年长者心情舒畅,双方交谈会亲切自如。有这样两个例子,两种不同的对话,产生了两种不同效果。例1:男舞伴(50岁)女舞伴(19岁)
男:“请小姐跳舞。”
女:表示冷淡。
共入舞池,女方舞技出色,男方略逊。
男:“我跳得不好,请见谅。”
女:“我也瞎跳。”女方语气生硬,显得漫不经心,并讽刺男方“是瞎跳”。
男:“哪里,小姐舞跳得很好。”
女:“反正凑合着跳呗,不就是跳舞嘛!”
如此对话,男方再宽容也不能不计较了,即使勉强跳完一支曲子,也失去参加舞会的意义,双方都不愉快,也再不会接触了。
例2:男舞伴(50岁)女舞伴(19岁)
男:“请您跳舞,小姐。”
女:“好的。”点头微笑起立。
步入舞池。女方舞技出色,男方略逊。
男:“我跳得不好,请见谅。”
女:“没关系。刚开始跳是会有点配合不太协调的。您放开跳,我跟得上,跳一会儿就会轻松的。”
男:“小姐的舞是跳得很好。”
女:“您可别夸我了。刚学舞那阵我老是错步子,害得人家老赶我的步子,嘻嘻。”
对话在友好气氛中继续下去。
男:“可以冒昧问一声,小姐做什么工作?”
女:“去年职高毕业,还没有工作哩!”
男:“小姐有何专长?”
女:“我学的是英文打字,适用的单位不多,真把我愁坏了。”
男:“那就太巧了,我们公司正缺这么个人,准备登报招聘,小姐愿意去试试吗?”
女:“真的吗?”
男:“瞧,我还能骗你。这个是我的名片,一两天内你就去公司找我,我帮你报名。”以上女方得体的对话,不但使跳舞和谐愉快,还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运气。如果是例1那个女孩子,老者是不会告诉她这个信息的。
(2)陌生的青年男女在跳舞时对话要礼貌文雅。倘若陌生的男女相邀共舞,谈吐要礼貌文雅,落落大方。男性邀陌生的女青年跳舞,言辞要文雅礼貌,态度要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对陌生的女青年绝对不能有粗俗之语,既不能贸然询问女方的姓名、年龄,更不能在对方不情愿的情况下打探其家庭情况、经济收入、婚姻问题。
另外,在舞会中的交谈应该是愉快的话题,切忌说些没修养的话,以免引起对方反感,影响舞会的兴致,甚至使人败兴。那么有哪些话题需要在舞会中避讳呢?
(1)各种有损仪容美的生理缺陷。
(2)对女性应回避的话题:如大龄女青年的年龄、婚恋等等。女性比男性更虚荣,更为敏感,因此,对话要更为细心,不宜触及“雷区”,以免自讨没趣。
(3)个人及家庭发生的(特别是新发生的)有失体面的事情。
(4)肮脏或庸俗、趣味低级的话题。
6.在酒宴上文明劝酒
逢年过节,亲朋团聚,酬酢交错,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作为东道主,你必须既让客人饮得尽兴,又喝得适度,这要看你会不会劝酒了。
劝酒,实际上就是口才在酒场上的发挥。在宴席上侃侃而谈,运用语言的功能来驾驭酒场的人,说话往往有以下特点:
(1)指导思想要健康
酒逢知己千杯少,喝到适度为最好。须明确劝酒并不只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还要适时地劝君少饮一杯酒。让客人乘兴而来,尽欢而去。
(2)开宗明义
大凡举行家宴,或接风洗尘,或送别饯行,总有个说道,在举杯之前,主人要有个开场白。比如为某人接风,可以说:“×君一路风尘,远道而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略备薄酒素菜,请来各位好友,为×君接风洗尘,请大家干杯!”
开场白因人因事而异,不拘一格,但以简短能表情达意就好。
(3)雅俗共赏
一桌酒席,少则四五人,多则八九入,其阅历、禀性各不相同,因此,劝酒的语义也应有所区别,力求做到雅俗共赏。
(4)不卑不亢
酒宴如有领导光临,主人不要受宠若惊。可表达致谢之意,如“感谢领导前来助兴!”、“欢迎领导与大家同饮同乐!”要少说溢美之词,如“领导百忙中光临寒舍,使小屋四壁生辉……”让人听了不舒服。有的主人只顾和领导说话,劝领导喝酒,冷落了其他客人,这是要不得的。
在宴席上说话还要注意以下七戒:
一戒假意客套,过分劝酒。
二戒感情用事,互相吹捧。
三戒贬损他人,恶语中伤。
四戒自吹自擂,自我抬高。
五戒谈论公事,失去原则。
六戒妄言秽语,酒后失态。
七戒借酒浇愁,牢骚满口。
酒席宴会应成为文明应酬场所。宴会上,朋友叙旧,洽谈生意,同行学友,交流知识,都会使宴会气氛和谐,更有价值。真正做到:亲切而不粗俗,热烈而不轻佻,欢快而不放纵。
7.吊丧时交谈话题
人际交往中,吊丧是一种常见的,颇为重要的活动。中国古代把丧事看得比婚礼更重要,这是很有道理的。如果说,婚礼贺喜是“锦上添花”,那么吊丧便是“雪中送炭”,它对悲痛的丧家是十分珍贵的。学会吊丧时的交谈方法,对适应交际需要,慰问、安抚亲友,传达诚挚真切的感情,是很有必要的。
吊丧,又称吊唁。据《辞海》注释,吊唁,即“祭奠死者,慰问其家属”。吊丧时的交谈,应围绕这两个基本内容进行。一般说,有四种方式:
(1)抚慰性交谈
人们失去亲人时,心情悲痛,最需要别人的抚慰。吊丧时,首先要对死者家属致。以亲切慰问。如说:“我们全家向你们表示亲切至诚的慰问!”,“你要忍痛节哀,保重身体!”,“全组同志派我做代表,问候您全家。”
抚慰性谈话,要带着对死者家属深厚的阶级感情,有问候、有安抚、有劝说、有分析、有开导,努力减轻他们的悲伤。要多方面、多角度寻找话题,自然会有很多内容可谈。
(2)询问性交谈
人在极度悲伤的时刻,很需要有倾诉衷肠的对象。心理学研究证明,让那些十分悲痛的人哭诉一番,比把话郁积胸间大为有益。他们会由此而感到一种满足。因此,吊丧时可适当提些问题,引起死者家属的话头,让他们倾诉。如果关系亲近,自己又有能力协助,还可表示愿帮助料理丧事,分担一些杂务。即使是干些代买物品、代发报丧电报之类的小事,主人也会备感欣慰。《诗经》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指的是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最需要朋友的帮助,询问性交谈从关怀、体贴、帮助入手,往往能谈得融洽亲切,十分自然。
(3)回顾性交谈
如果时间允许,还可进行回顾性交谈,即和死者家属一起回顾死者生前的好品行。因为这能帮他们从悲痛的氛围中暂时解脱,以无限深情缅怀死者。这时吊丧者本人也是个学习的好机会,是悼念死者的好形式。
(4)商讨性交谈
假如死者家属很年轻,没有料理丧事的经验,那就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和他们商讨一个恰当的方案,把多项应办的事想周到。
吊丧时的交谈还应注意如下“三要”:
一要使用委婉语。
二要语调亲切,语气和婉。
三要注意仪态。态度要严肃庄重,感情要真诚恳挚,要充满对死者的哀悼,对家属的同情。服饰要素雅清淡。
交谈时间的长短应视情况而定。如吊丧者络绎不绝,说话就要简短,及时告辞;如丧家很冷清,则不宜匆匆告别,而应适当多谈一会儿,以示安慰。
8.掌握交际语言七要七忌
(1)七要
(1)要热情待人,积极寻找恰当的话题
合适的谈话内容有利于彼此间思想感情的交流与勾通,可使双方增长知识,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有人在社交中常常苦于无话可说,寻找话题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从社会的热门话题中寻找。人们普遍关心的新闻,趣事最有吸引力。
从双方的爱好中寻找,共同的情趣可使你们的谈话妙语连珠,趣味横生,津津有味,令人羡慕。
从双方的工作内容角度寻找。相同的职业容易引起共鸣,不同的职业更具有新奇感与吸引力。
从彼此的经历中寻找。经历是学问,亲身经历过的人和事往往会给你留下极深的印象。这种交流最易敞开心扉,最易见到真情。
从双方的发展方向角度寻找。人都关心自己的未来,前途与命运是长盛不衰的永恒的话题。
注意家庭状况。谈家庭生活并不一定就是俗气。这类话题不必做准备,随时都可谈话,但有思想的人可以从中发现许多人生的哲理。
关注子女教育。孩子是父母生活的希望,孩子的教育牵动亿万家长的心。怜子、爱子、望子成龙是家长的共同心理。谈及孩子,即使是性格内向的人,也会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2)谈话要有波澜,不能平铺直叙
谈话内容的深入要在高低起伏、跌宕变幻的节奏中进行。一味单调地重复司空见惯的内容,显得很无聊。
灵活地运用夸张、比喻、卖关子、抖包袱等各种技巧,可使话题的展开更加丰富多姿,引人入胜。
谈话者的语气、神态要丰富多样,惊讶、赞同、疑问、喜悦等要明显地表示。
(3)要常用肯定语气
对他人的想法和希望表示肯定和同情,赞同对方的所作所为,是谈话中的基本礼貌,也是得到人心的重要前提。否定他人是一种冒险,也许你会因此而失掉许多朋友。
(4)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各种信息
对你听到的每一件事,要以开放的心态加以对证。不存偏见,不急于否定,也不急于肯定,而要有充分的分析能力,研究真理,不可偏听偏信,要不停地从可靠的权威那里寻找证据,以保证沟通的可信度。
(5)要用“不知”去满足对方的优越感
在社交中,谁也不愿单做一个被动的听者,只听别人叙说,更多的人喜欢表现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若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优越之处,心理上便可获得一种满足感,这叫“优越感作祟”。表示自己“不知”,便给对方创造了一个跻身于能者之列的机会,这是使他亲近你的最好手段。
(6)要掌握语言环境
要使谈话有魅力,首先要掌握语言的环境。在特定的场合下,必须要讲适合环境的语言。如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访华时,在北京大学受到热烈的欢迎,在回答青年们的敬意时,他很风趣地说:“我在青年面前算不得什么,如果你们能给我青春,我宁愿把总统的职务交给你们。”一句“愿以总统换青春”的话语,因同大学的校园环境相适应,所以赢得青年们的热烈掌声。
(7)要学会听别人讲话
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自己静下心来,仔细地听别人讲话,不可心不在焉,一心二用。
要借助一些眼神和动作,如赞许的点头、鼓励的手势等,使说话人感到轻松自然,没有顾虑地把话说完。
谈话人在说到兴头上时,会留下许多空档,你若能及时地谈出对方想要谈出的内容,就同他的喜怒哀乐融为一体,对方将把你看做知己。
在说话人停顿时,提出一些与谈话内容有关的问题来请教,证明你不仅在听,而且在沉思,这种情况会使说话人大为感动,只是一味地听,不提问不插话是不好的,提问和插话的时机不当也是不好的。
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说完,并加以分析,听出弦外之音。
即使对方的话不准确或有错误,也不必当面妄加评论,这是一种修养。
(2)六忌
(1)忌出现争辩时,把对方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2)忌说大话,过于卖弄自己。
(3)忌喋喋不休地诉苦,发牢骚。
(4)忌在朋友失意时,谈自己的得意事。
(5)忌用训斥的口吻。
(6)忌扬人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