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六、机智应变,左右逢源

1.意外情况,机智地应变

交际活动中有时可能出现一些未曾预料到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有效地处理,这就是交际口才的随机性,更需要说话的才智。

口才应变艺术,具有三个方面作用:(1)弥补语言失误,避免造成尴尬,(2)应付意外情况,维护己方的声誉;(3)坚持正确观点,挫败恶言恶语和无理刁难。只要具备了随机应变的口才艺术,就能在各种情况下应付自如,避免不良影响,赢得敬重。

在人际交往中,有时由于双方身份不同或处境不同,可能使一方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当势力强大的一方故意发难时,弱方用硬碰硬的办法与之争斗是会吃亏的。要想坚持原则又能获取胜利,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软击硬,绵里藏针,用含而不露的口才去战胜对手。

“十年动乱”中,当时的江青真可谓横行于世,她又爱胡言乱语,稍不遂意就要整人。一天,中央文革小组召开扩大会议,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田维新少将列席会议。会间,江青拿着参加会议人员名单,阴阳怪气地问:

“哪一位是田维新同志?”

“我就是。”田维新回答。

“你是哪里人?”

“我是山东东阿(e)人。”

“什么东(e),明明是东(a)嘛!你想糊弄我,我可是山东人。”江青说完,十分得意。

田维新镇定地说道:“我们那个地方祖祖辈辈这么叫着,我这是尊祖随俗之称。您虽然是山东人,但由于出外谋事早,所以山东的民情风俗不一定都了解。”

这种绵里藏针的争辩,使江青十分恼火,但又无由发作。她满脸通红地说“哼!那是地方方言。”接着,她抖抖手上的名单,另生枝节道:“田维新呀?你这个名字可不好。维新者,维新派也,是属于康有为一伙嘛!你这个名字得改一改。依我看,就改成维华吧。”

田维新略加思索后答道:“我这名字是小时候父母给起的。他们不知道什么维新派;再说我这个维新还有一番新意,我是支持新事物,维护新事物的。”

田维新的话引来多人赞赏,江青气得直打哆嗦,眼见自己占不了上风,就再也不吱声了。在那种环境下,地位较低的田维新,能够挫败目空一切,高高在上的江青。既针锋相对,维持了正义,又有节有度,没让对方抓住把柄,反映了他作为军人的机敏,显示了他良好的应变口才。

在实际交往中,应付意外情况有以下几种应变技巧:

(1)偷换概念,移花接木

移花接木是互相顶替的意思。在交际中,有时会碰到一些不便或不必回答的问题。但是,缄默是不允许的,使用“无可奉告”的外交辞令有时也并不礼貌。此时,不妨“偷换概念”,故意曲解对方所提问题的意愿去应变。这就叫“移花接木”。一次,在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外国记者向周恩来总理提问:“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是一个涉及国家机密的问题,不可能直言相告。于是,周总理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共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金融机构,有全国人民作后盾,信用卓著,实力雄厚,它所发行的货币,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一种货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这个机智巧妙的回答,以“总面额”替代了“总金额”,既没有泄露秘密,又不致破害招待会和谐的气氛。

(2)妙用“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也是实际表达中需要的。对于不必要、不可能或不便于把话说得太实太死的情况,这时就要求助于表意上具有“弹性”的模糊语言。随机应变,尤其需要模糊语言。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年幼时,有一位客人知其不辨同笼的獐和鹿,却故意问他:“哪一头是獐,哪一头是鹿?”王元泽不慌不忙,沉着地答道:“獐旁边那头是鹿,鹿旁边那头是獐。”听了王元泽的答语,“客大奇之”。王元泽年幼无知,本来无可厚非,可是他却机智地巧用模糊语言为自己解围,显示了他的聪颖机智和过人的应变能力。

(3)以毒攻毒

谈话中对方若故设“陷阱”,可以牙还牙。会话对手故设“陷阱”,以谬论相刁难,其用意无非是企图造成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答则显示无知,不答则表明无能。这种情况比较适宜用“以谬治谬”法应变。隋朝时,有一善辩者。一次,有人问他:“腊月时,家人被蛇所伤,怎样医治?”他应声答道:“取五月五日南墙下雪涂之,即愈。”那人反唇相讥:“五月哪里得雪?”这位善辩者笑道:“腊月何处有蛇?”由于提问者的话本身是荒谬的,对于荒谬的回答,自然就丧失了指责的权利,刁难别人也就成了自我出丑,陷阱也不攻自破。

还有当对方蓄意挑衅或侮辱时,有时必须“以毒攻毒”。传说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是个瘦子,有一次他与一个大腹便便的商人狭路相逢。

商人:看到你,人们就会认为美国发生了饥荒。

作家:是的。看到你,人们就会明白发生饥荒的原因。马克·吐温在突然蒙受讥讽时,靠的是“礼貌反击”,不失风度却十分有力地回敬了对方。可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是一种应变良方。

(4)装聋作哑,顺水推舟

“顺水推舟”可以避开对手的进攻,面对挑衅,除了针锋相对“以牙还牙”,有时也需“绵里藏针”,以守为攻。这时候,不妨来个装聋作哑,一则避其锋芒,二则以有礼对无礼,在心理上争取主动。

这里有个例子,虽然不属于交际会话的范畴,但对掌握应变技巧同样不无启迪。当年,英国首相威尔逊在发表竞选演说时,忽然有个故意捣乱的人高叫起来:“狗屎!垃圾!”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干扰,为了顾全大局,保证演说成功,威尔逊镇静地报以一笑,用安抚的口气说:“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您提出的脏乱问题了。”这样,威尔逊佯作曲解捣乱的本意,以顺水推舟的手法,“安全”渡过了“险滩”,使演说得以顺利地继续。演说可以如此,交际会话同样可以如此。

应变的口才艺术是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考验:

阅历、知识、气质等是影响应变能力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智慧高并且具有虚怀若谷、从容镇定气质的人,反应更敏捷,对付突然情况的反应更快,能在会话中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意外局面。

思维方式也影响人的应变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培养应变能力首先要着眼于思维训练。古人说的“慧于心秀于口”,就是这个意思。人只要加强思维训练,就能使自己在语言感受的敏锐性、思维的敏捷性、判断的准确性、表达的即时性等方面前进一步。

2.争执僵局,巧妙地化解

在人际交往中,误解、争论、争执、僵局会常常遇到,如果处理不当,会成为人际关系的腐蚀剂。而优秀的交际口才艺术,是化解争执和僵局的一剂良药。

在社会交际活动中,由于交际双方彼此缺乏了解以及种种突发事件的存在,往往会导致冲突、争执或僵持场面,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人站出来打打圆场,那么就很可能轻则陷入尴尬,引起一方或双方的不快,干扰双方沟通交往的正常推进;重则甚至影响到彼此的关系和友情,把本要合作解决的事情搞砸。由此可见,在交际中把握对方的心理,审时度势,然后凭借恰到好处的交际口才来化解争执与僵局,这确实是一项值得重视的能力。

(1)缓和僵局,妙语脱围

对引起尴尬的事件进行机智的解说,使严肃的话题诙谐化,可以缓和尴尬的局面。

在现实生活中,过于严肃和枯燥的东西往往不易为人接受,所以人们会想方设法把它变得灵活些、有趣些。例如一本严肃的科技类图书,人们可以通过插图的设计和版式的调整来把它变得活泼可爱一些,从而使读者乐于阅读。在交际场合中也是一样,如果某个较为严肃、敏感的问题搞得交际的双方都很尴尬,甚至于阻碍了正常交际的顺利进行时,同样可以暂时让它“委屈”一下,通过幽默的解说将其诙谐化,利用它把原来被它搞僵的场面激活,使交际活动得以顺利推进。20世纪50年代一次国宴,德国外宾见了汤菜内的笋片为法西斯的标志“”,感到迷惑不解,于是询问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一看,发现是民族图案“”翻滚造成的,便解释说:“这不是法西斯标志,是中国传统图案,叫‘万’字,象征福寿绵长,是对客人的良好祝愿!”接着又风趣地说:“就算是法西斯标志也没有关系嘛!我们大家一齐来消灭法西斯,把它吃掉!”听了这机智巧妙的解说,宾主哈哈大笑,气氛更加友好热烈,这道汤菜很快被吃了个精光。在周总理接见外宾这一交际活动中,中国传统图案“万”字符由于与法西斯的标志相似,结果成了制造尴尬局面的导火线。法西斯的标志“出现”在宴席上,这一事件当然令宾主都感到不悦,于是周总理使用了“将严肃问题诙谐化”的交际技巧,在对“万”字符进行解说之后,号召大家吃掉法西斯,结果一下子令僵化的气氛活跃起来,宾主双方的尴尬与疑虑烟消云散。

(2)寻找借口,摆脱窘境

换一个角度或找一个借口,证明对方有悖常理的行动在某情境下的合理性,可摆脱窘境。

人们之所以在交际活动中陷入窘境,常常是因为他在特定的场合做出了不合时宜、不合情理或有辱身份的举动,而旁人又往往不便于直接指出这种举动的不合理性,于是进一步导致了整个局面的尴尬或僵持。在此情形下,最行之有效的打圆场方法莫过于找一个视角或借口,以合情合理的依据来证明对方的举动在此时是正当的、无可厚非的。这样一来,个人的尴尬解除了,正常的局面也得以继续下去了。有一次,著名演员新凤霞和丈夫举办一次敬老宴会,请文化艺术界许多著名前辈参加。90多岁的老画家齐白石和他的夫人一同前来。老人坐下后,就拉着新凤霞的手目不转睛地看她。过了一会儿,齐夫人用带点责备的口气对老人说:“你总看别人作什么?”齐白石老人不高兴了,说:“我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能看她?她生得好看。”老人说完,脸都气红了,弄得大家很尴尬,此时新凤霞笑着对白石老人说:“您看吧,我是演员,不怕人看。”年轻的新凤霞恰当地使用了“强调事件合理性”的打圆场技巧。在有许多文化界老前辈参加的宴会上,90多岁的齐白石拉着新凤霞的手目不转睛地看,这确实是有悖常理的举动。考虑到齐白石的地位和自尊问题,新凤霞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对此事的态度,而是以“自己是演员”为依据,证明齐白石看自己是正当而合理的,给老人铺了一个舒服的台阶。白石老人顺利摆脱了尴尬,宴会正常继续下去。

(3)求同存异,免除争执

不做孰优孰劣的比较,只强调差异性,对各方的价值都给以肯定,并拿出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可以打破僵局。

当交际的各方因彼此不能满足对方的条件而争执不休时,作为调解者应理解争执各方当时的心理和心情,不要轻率地厚此薄彼,以免加深各方的不满情绪。正确的做法是只强调各方的差异(而非优劣),并对各自的优势和价值予以肯定,以此来在一程度上满足他们的自我实现心理。在这个基础上,拿出适合各方的建设性意见就容易被接受了。一次,著名相声演员侯跃文主持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节目的“请您参加”。主要内容是由三个自告奋勇的家庭上台,根据所选的道具自行编排和表演节目,然后让观众打分。表演一结束,没等主持人发问,观众席上已是七嘴八舌,评哪组的都有,评比陷入困境。侯跃文灵机一动,对观众说:“到底哪组能得第一,还是让我问问他们本人吧。”随后逐个询问了三个家庭对登台演出节目的感受,并根据他们的回答宣布:第一组“谦虚”第一;第二组“勇敢”第一;第三组“团结”第一。三个组都得了“第一”。

在主持“请您参加”节目时,侯跃文清楚这一节目本身的目的其实并不在于真正分出高下,重要的是激发观众参与节目的热情。基于此种考虑,在节目出现僵持的局面时,他并没有和观众一起争论孰优孰劣,而是强调了各个小组的不同特点和优势,对各组的价值都予以肯定。最后,侯跃文提出了解决争执的建议:“三个组同获第一”,结果很容易地被大家接受了。当人们因固执己见而争执不休时,造成僵持局面难以缓和的原因往往已不是双方的观点本身,而是彼此的争胜情绪和较劲心理。事实上,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本身常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环境的变化,角度的转移,不同乃至对立的观点都可能是正确的。因此,在打圆场时可以抓住这一点,帮助争执双方灵活地分析问题,使他们认识到彼此观点的相对性和兼容性,进而停止无谓的争执。清末陈树屏有急智的快才,善于用几句话解开人们的纠纷,人称他“片语解纷”。有一年,他任江夏知县,著名大臣张之洞在湖北做督抚。张之洞与抚军谭继询关系不太合得来。有一天,陈树屏在黄鹤楼宴请张、谭等人。座客里有个人谈到江面宽窄问题。谭继询说是五里三分,张之洞就故意说是七里三分,双方争执不下,不肯丢自己面子。陈树屏知道他们明明是借题发挥,是狗扯羊皮,说不清楚的。他心里对两个人这样闹很不满,也很看不起,但是又怕使宴会煞风景,扫了众人兴,于是灵机一动,从容不迫地拱拱手,言词谦恭地说:“江面水涨就宽到七里三分,而落潮时便是五里三分。张督抚是指涨潮而言,而抚军大人是指落潮而言。两位大人都没说错,这有何可怀疑的呢?”张、谭二人本来都是信口胡说,听了陈树屏的这个有趣的圆场,自然无话可说了,于是众人一起拍掌大笑,一场无谓的“争辩”也就不了了之。张、谭二人因江面宽窄而争执不休,致使宴会大煞风景,其实根本上是二人的较劲心理在作怪。为了不使众人扫兴,主人陈树屏抓住“江面宽窄”这一焦点,指出它本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常数,只要时令一变,两人的答案就都可能正确。经过这一处理,原来看起来二者必居其一的僵硬问题变得灵活了,张、谭二人都没有说错。既然如此,两人也就顺台阶而下,停止了无谓的争执。

(4)善意曲解,避免尴尬

故意不理解引发尴尬的事件的真实含义,而对该事件加以善意的曲解,引导其朝有利的方向转化,不失为避免尴尬的妙着。

在交际活动中,交际的双方或局外人由于彼此不甚了解,常常会做出一些让对方迷惑不解的举动,导致尴尬、紧张场面的出现。为了缓解此种局面,可以采用故意曲解的策略,假装不明白尴尬举动的真实含义,而给出有利于局势好转的理解,进而一步步将局面朝有利的方向引导。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偕夫人赖莎访美,在赴白宫出席里根的送别宴会的途中,他突然在闹市下车,和站在路旁的美国行人握手问好。苏联保安人员急忙将汽车扭转回头,围上前去,并喝令站在戈尔巴乔夫身旁的美国人赶快把手从裤袋里抽出来(怕他们袋内藏有武器)。行人搞得一时不知所措,有人责问这是为什么?站在戈尔巴乔夫身后的赖莎十分机智,赶快打圆场,向责问的美国人解释说:“他们的意思是要你们把手伸出来,跟我丈夫握手。”行人惊愕之余,纷纷向戈尔巴乔夫伸出自己的手。一场即将发生的“战争”就这样烟消云散。这种随机应变、顺水推舟的圆场话,使尴尬的局面在善意的曲解中不但顺利缓解,而且有力地推进了前苏联领导人与美国民众的友好感情。

3.善于自嘲,反能征服人

人际交往中,在人前蒙羞,处境尴尬时,用自嘲来对付窘境,不但能很容易找到台阶,而且多会产生幽默的效果。所以自我解嘲,自己把自己胳肢几下,自己先笑起来,是很高明的一种脱身手段。传说古代有个石学士,一次骑驴不慎摔在地上,一般人一定会不知所措,可这位石学士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亏我是石学士,要是瓦的,还不摔成碎片?”一句妙语,说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自然这石学士也在笑声中免去了难堪。以此类推,一位胖子摔倒了,可说:“如果不是这一身肉托着,还不把骨头摔折了?”换成瘦子,又可说:“要不是重量轻,这一摔就成了肉饼了!”

笔者亲历了这样一件事:一位矮个子学者的妻子嘲笑丈夫身材太短,这位学者笑眯眯地说:“如果不是我身短力小,我们的战斗你能场场取得胜利么?如果不是我矮,你能很优越地说我身材短么?”话毕,全场叫绝。由此可见,自嘲时要对着自己的某个缺点猛烈开火容易妙趣横生。就这份气度和勇气,别人也不会让你孤独自笑,一般会陪你笑上几声的。

在社交中,当你陷入尴尬的境地时,借助自嘲往往能使你从中体面地脱身。在某俱乐部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服务员倒酒时,不慎将啤酒洒到一位宾客那光亮的秃头上。服务员吓得手足无措,全场人目瞪口呆。这位宾客却微笑地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方法会有效吗?”在场的人闻声大笑,尴尬局面即刻被打破了。这位宾客借助自嘲,既展示了自己的宽广胸怀,又维护了自我尊严,消除了耻辱感。由此可见,适时适度地自嘲,不失为一种良好修养,一种充满魅力的交际技巧。自嘲,能制造宽松和谐的交谈气氛,能使自己活得轻松洒脱,使人感到你的可爱的人情味,有时还能更有效地维护面子,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

人际交往中身在高位者或明星大腕们,与人打交道容易让人感到有架子。可能是因为他人过于紧张、有压力,也可能是这些人还没有摸着与普通人相处的窍门。通常而言,开开自己的玩笑,可以缓解他人压力,还能让一般人觉得有人情味,和普通百姓一样,从而让人心里舒坦。

力求个性化、形象化并学会适当的自嘲,往往可以使自己说话变得有趣起来。幽默力量能认同幽默的事物。因此真正伟大的人物会笑自己,也鼓励别人和他一起笑。他们以与人分享人性来给予并获得,你也能做到!

笑自己的长相或笑自己做得不甚漂亮的事情,会使你变得较有人性。如果你碰巧长得英俊或美丽,试试你的其他缺点。如果你真的没有什么缺点就虚构一个,缺点通常不难找到。如果你的特点、能力或成就可能引起他人的妒忌甚至畏惧,那么,试着去改变这些不好的看法。例如,你可以说一句妙语:“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我就是最好的例子。”你以取笑自己和他人一起笑,会帮助他人喜欢你,尊敬你,甚至钦佩你,因为你的幽默力量证明你有人性。

“我喜欢你”导致“我了解你”,进而“我相信你”。于是,你最后达到的目标便是信任。当别人信任你时,你便能影响他们,使他们鞭策自己去发展他们的潜能。这也正是每一个人在与人沟通时、积极向上时的最终目标。

其实不管你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自嘲都能让你备受欢迎。大人物因自嘲可减轻妒意获得好名声,小人物可以苦中作乐,甚至一夜成为笑星。

4.攻破防线,消除戒备心

交际中说服别人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攻克对方的心理防线,消除对方由于对你的诚意表示怀疑而产生的戒备。否则,这道防线将像一堵墙,使你的话说不到他的心里去,甚至产生反感。

攻破对方心理防线的说话艺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同步心理

什么是同步心理呢?同步心理就是,凡事想跟他人同步调、同节奏,也就是“追随潮流主义”,是那种想过他人向往的生活、不愿落于潮流之后的心理。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那种不顾自身财力、精力,甚至是否真心意愿而豁出去做的念头,就很容易乘虚而入,支配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盲目做出与他人相同的举动。

通常人们在受到这类刺激后就很容易变得没主见,掉入盲目附和的陷阱中。所以推销员或店员经常会搬出“大家都在用”或“有名的人也都用”等推销话语,促使人们毫不犹豫地接受。

(2)利用逆反心理

当别人告诉你“不准看”时,你就偏偏要看,这就是一种“逆反心理”。这种欲望被禁止的程度愈强烈,它所产生的抗拒心理也就愈大。所以如果能善于利用这种心理倾向,就可以将顽固的反对者软化,使其固执的态度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如果在说服对方的时候,劈头就说:“你这样做不对。”对方一定会反感地说:“不,我绝对没有错。”但如果采取让步的姿态说“也许我也有错”时,对方的“逆反心理”也许就会产生作用,他会说:“不,没那回事,其实我也有错。”如果说“你确实是不对的,”这样的话,通常会使对方产生一种潜在的反感心理,而当对方有了这种心理时,就只有放弃说服他的念头了。

(3)利用对方的危机感

在一定的条件下,每个人都会产生某种危机感,这种意识使他心生恐惧,并由此激发出强烈的要求上进的愿望。如果你能把握住他的这种危机感,就能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对策。

以下是一个希望儿子考上大学的母亲,为了改变儿子吊儿郎当的态度而与他进行的对话:“小虎呀,高考迫在眉睫了,你非加紧用功不行!你看看你,整天只知道弹吉他,这样下去不行啊。唉,真不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哼,怎么想?我觉得读不读大学都无所谓。那些书呆子们拼了命考上一流大学,进了大企业,结果又怎样?像爸爸,在公司做那么久了,还不是一遇裁员就立刻失业啦!”

“话不能那么说呀!虽然爸爸今天是被裁员了,可是这许多年来我们家的生活水准不都是在中等之上吗?你想要的东西有哪一样没买给你?这些都是你爸爸的功劳,全都因为他上过一流大学,进了大企业的缘故呀!你想想看,要不是你爸爸,我们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根本就不可能像现在日子过得这么舒服!”

“知道啦!可是我喜欢音乐,想试一试究竟自己能不能靠它闯出一条路来,就算不成功我也不会后悔的。”

“音乐?我知道你喜欢音乐,但只能把它当作一种爱好。因为要想成为音乐家是要有特殊天赋的。你确定自己有天赋吗?就算你有天赋,还得加上不断地训练呢!而且你能玩上十年的音乐吗?能吗?”

“说的也是……但我还是想试试。”

“喜欢归喜欢,放弃考大学而搞音乐,毕竟太冒险了!”

“嗯,知道了。”这位母亲的说服相当成功。她巧妙地利用了儿子自己对于放弃大学而专搞音乐的潜在不安全感,让他明确感受到危机所在。

在与人交流中如果你能洞悉他的内心,巧妙地刺激对方的隐衷,使他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就能找到他的危机感。这个危机感就是你说服他的一把利器。

运用上述方法,在攻克了对方的心理防线之后,自然也消除了对方的戒备心理,使交谈双方不再存有障碍,沟通渠道畅通无阻,其效果必然会使双方都十分满意。

5.语言禁忌,不可不提防

每个人在社会活动中,都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因此,必须区分各种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谈话不可不小心。要避免说“犯讳”的话。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时是惊人的。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爱好,独特的生活习惯,独特的知识结构,尤其是独特的心理态势,这些综合起来就使某个人成为独具特性的“这一个”。在各种场合的社会活动与交流时,就要根据对交流对象的观察了解,有的放矢地施展交际语言艺术。

(1)必须考虑对方的语言习惯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习俗各异。演说受众有可能来自五湖四海。这就要求人们注意各地的语言习惯,做到“入乡随俗”,否则,就容易碰钉子。

(2)要注意对方的性别特征

英国L·G·亚历山大说:“交谈时应注意对方的性别。对不同性别的人讲话,应当选择不同的方式。”比如一位男青年碰到几年不见的女同学,就大声嚷嚷起来:“你真是越长越‘苗条’了,可惜中国没有相扑运动,不然你准是一号种子选手。”女青年扭头就走,男青年讨了个没趣。一般情况下,同样意思的话,对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所讲时的语言会大不相同,个人交际中要注意到这一点。

(3)必须考虑对方的年龄特征

比如要打听对方的年龄,对年龄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问法。对小孩不能问“你年龄多大了”,而应问“你今年几岁了”;对老人却不宜问“你几岁”,而要问“您年龄多大”或“您高龄”、“您高寿”;对与自己年龄相近的异性,特别是未婚的男女,不宜问“你年龄多大”,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测。

(4)必须注意对方的心境

心境通俗地称为心情,是一种比较持久的、难言的,但能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大家知道,在听觉方面,声波在耳蜗内转变为一种可供神经系统使用的密码。通过神经系统的处理,听者就把这些编了码的信号感知为能够表达说话者意思的词汇。既然听者要将接受到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处理,那么,听者的心境,必然影响到语言的交流。

在交际中要注意对方的情绪。对方情绪好,就多说几句;对方情绪不好,就少说几句,或者干脆不说。同时还应注意,交谈时不应涉及对方秘而不宣的想法或隐私,不要多谈对方(除非是熟知的亲友)的健康情况。他若身有不适,这样的话题很可能勾起他的愁绪,影响谈话的效果。

另外要切记,莫对失意人谈得意事。有人跟四十来岁的老姑娘说:“李姐,下星期二车间的小王结婚,咱们凑个份子吧。”这种不考虑对方心境的话是最惹人讨厌的。这样去接近对方只会适得其反。

(5)必须考虑对方的性格特征

性格外向的人易于“喜形于色”,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同性格外向的人谈话,你可以侃侃而谈;同性格内向的人谈话,则应注意循循善诱。说话不可千篇一律,而是因人而异,特别要注意不同人的性格特征。社会活动中的交谈更要注意这一点。

(6)必须考虑对方的身份以及与自己的亲疏关系

在一次修辞学会的年会上,学会负责人第一个作学术报告。他在开场白中说:“先让我这个老猴耍一耍,然后你们中猴、小猴耍。我老猴肯定耍不过你们中猴、小猴,不过总得带个头吧!”代表们听了觉得有意思。

报告人年近古稀,又是修辞学会的会长,资格老,跟到会的中青年代表都很熟悉。他把自己比作老猴,把别人比作中猴,既恰当,又风趣。真是“庄谐杂出,四座皆春。”

如果一位脱颖而出的年轻人也说出类似的话来,比方说:“我是一个小猴,先让我来耍一耍,然后你们中猴、老猴耍。”听的人就会产生反感。

在对待上下级的不同场合,说话必须有所不同。对待上级要严肃恭敬,对待下级要亲切关怀。对待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也要有不同的策略。贺龙同志上党课的故事就是看人说话的典范。1940年7月,贺龙同志在晋绥军区的党员训练班讲党课。讲课之前,指导员带人抬来一张旧木桌,一条木板凳,桌子上放了两个粗瓷大碗和一双布鞋。这三样东西,一下子吸引住了学员,大家不明白要干什么。

贺龙同志笑眯眯地说:“我来讲第一课,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党和群众的关系喽!”然后他端起一个大碗问学员,里面的小米是做啥子用的。大家异口同声回答,是做饭用的。又问哪儿来的,大家回答老百姓种的。贺老总由此生发开,讲吃小米容易,种小米难;又讲老百姓吃黑豆,让部队吃小米;讲军民关系,讲群众路线;又批评了有的同志违反群众纪律的事,讲得大家心服口服,大家明白了搞不好群众关系就会挨饿,就会打败仗的道理。

贺龙同志又拿起布鞋,让一位战士讲讲布鞋。战士语塞,觉得没什么好讲的。老总又启发别的战士讲,指出每双布鞋都含着群众的血汗,群众没衣穿而给战士做军鞋,这是为什么,引导出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

最后贺龙同志拿起另一个大碗,里面盛满了水,还有一条鱼。贺龙把鱼从碗里捞出来,不一会,鱼不动了。贺龙同志问,鱼为什么不动了,回答是离开了水。贺龙同志总结道,军队群众,是鱼与水的关系,鱼离开水,军队离开群众,就不能生存。根据地的存在,人民军队的壮大,都是因为执行了党的群众路线,群众拥护的结果。贺龙同志的课讲得具有真情实感,不仅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而且把一个严肃的课题讲得浅显形象,通俗易懂。如果贺龙同志没有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之情,没有对人民子弟兵的热爱之心,不考虑学员的文化程度、理论水平、接受能力,就不可能讲出这些道理,就不可能对党的群众路线做如此深刻的阐述。

由此可见,“看人说话,对症下药”是交际语言艺术的基本原则。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