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三、高屋建瓴,立意深刻

1.主题的含义:意境深远

主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章的中心思想,或叫主题思想,主题是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在文章中,主题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体现了作者对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的基本认识和评价,是作者通过文章内容所表述的某种看法或主张。

“主题”一词最初是一个音乐术语,就是指乐曲中的核心旋律即“主旋律”,后来这个术语被广泛地用于文学创作和理论写作,指的是文章的主题思想。记叙文中的“中心思想”,议论文中的“中心论点”也都称为“主题”。我国古代写作理论把文章的主要思想称作“意”或“主旨”,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主题。

主题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和灵魂。

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它把有关的内容都聚合在一起,并用相应的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表现出来,使其成为一篇完整有机的文章。没有主题,文章就会松松垮垮,不知所云。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所谓“灵魂”,就是指人的思想意识,它支配着人的所有言论和行动。古人说的“意者一身之主”、“文章要有‘主脑’”,就已经认识到了主题像人的灵魂那样,在文章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文章没有主题,就会失去它的认识价值。

主题决定材料的取舍提炼。生活中存在着的大量材料往往是分散的、缺乏活力的、彼此孤立的,不能把这些材料原原本本地都写进文章中去。只有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进行取舍和提炼,使之成为表现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现代作家王汶石在谈到主题对材料的作用时曾说:“常常因为没有探索出生活事件的深刻思想意义,我们虽然有了大量的素材,它们还是静静地堆积在生活仓库里动也不动,鼓不起创作冲动,有时即便想写它,也鼓不起劲头。可是,当我们一旦明白了它的内在意义,获得了一个深刻而新颖的思想,找到了主题,情况立刻就不同了。思想的火花一旦燃起,所有的生活事实、细节,都被通统照亮,活动了起来,向主题思想的光点聚集,各找各的位置,各显各的面目;一个作品的轮廓就明显起来,形成起来”(《漫谈构思》)。可见,主题一旦鲜明、确切起来,材料就会“群山万壑赴荆门”,聚集到主题的面前。

主题支配文章的谋篇布局。文章的组织结构,是文章思想内容的骨架,是主题表达的外部形态。任何一个主题都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结构和布局。主题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文章结构的相应调整。作者只有在动笔前明确了写作的意图,才能在文章结构上决定哪里该增该减,哪里该详该略,哪里该藏该露,哪些该先该后,才能谋篇严谨、布局合理、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主题制约文章表达手法的运用。文章的表达手法,是文章从不同角度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定方式。一定的文章主题,总要寻找最适于表现自己的表达手法。如有的文章主题是为了揭示人物或事件的思想、意义,它就以记叙、描写为主;有的是为了解说事物或事理,它就以说明为主;有的是为了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它就以抒情为主;有的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种直觉,那么它就以描写为主。不同性质的文章主题,其表达手法往往不同;就是性质相同的主题,由于其具体内容上的差异所采用的表达手法也会同中有异,绝不会互相雷同。

主题影响文章的词句运用。古人强调“言授于意”,就是说,语言的运用必须由思想内容决定,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文章如果没有明确、鲜明的主题,词汇就是再丰富多彩,也会如同丑陋的女子身着华丽的艳装一样,显得矫揉造作,惹人憎恶。

主题不仅是文章写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决定文章价值的重要因素。衡量一篇文章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其主题是否有意义,即是否提供了深刻的思想、科学的方法、有益的知识、健康的情感,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任何文章都是作者的某种政治理想、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的体现,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认识的能动反映,而主题则是这种反映的集中概括和思想结晶。它直接作用于读者的思想或情感,并影响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

2.确定主题的原则

(1)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体现时代精神

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体现时代的精神,是确定文章主题的重要原则。所谓时代的精神,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中,能够推动时代前进、体现时代特征及其发展方向的精神。文章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主题应集中地体现出那个时代的精神。因此,文章的主题应该及时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提出社会发展中的新矛盾,回答时代提出的最尖锐、最迫切的问题。

好文章由于主题的清新警世、能发时代之先声,因而能够脍炙人口或具有振聋发聩的效力。

(2)反映客观事物的某种真相、本质

文章的主题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集中体现。它不应像镜子那样只是机械地反照现实,停留于事物的表象,而应该反映客观事物的某种真相和本质。

文章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就要深刻地揭示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这就要把分散、孤立的事物集中起来,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在文学作品中,则要求在形象之中集中地表达出丰富的思想涵义,这同样也是作者对于事物本质的发现和艺术概括的结晶。

(3)要考虑作者的主观条件

确定文章主题,还必须考虑作者主观上应具备的条件,即有关写作对象的资料积累、知识储备、真实感受、写作热情、认识能力等。如果条件尚不充分,就应该在主题确定之前积极主动地去创造这些条件。

首先,作者必须十分熟悉、了解写作对象,掌握它的大量材料,以及相关知识。这样,主题的确立和展开才有基础,写作时就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徐迟为了写《歌德巴赫猜想》,在数学研究所采访了和陈景润有交往的许多外围人物,然后又找本人谈话,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了弄清歌德巴赫猜想,他拿来了陈景润的著名论文,抄下了其中若干数学公式,又阅读了许多有关的数学论著。因而,动笔时才能文思泉涌,把深奥的数学难题解说得深入浅出,使陈景润的这一典型形象显得历历如绘、栩栩如生。

其次,要有真实的感受和写作的热情。只要是动过笔的人,谁都会有这种体会;只有经过自己认真思索过的事物,或者倾注着自己情感的形象,才能激起作者强烈的写作热情,它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前提。穆青在谈他采写人物通讯的体会时曾说:“每当吴吉昌对我们谈到他那困难的遭遇和不屈的斗争以及我们提笔写到这些时,我们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慨和激动。在采写其他先进人物通讯的时候,也时时遇到这种令人激动的情况。焦裕禄的事迹我们是流着眼泪采访,流着眼泪写的。……这种和英雄人物思想感情上的息息相通,水乳交融,有时是掺和着血和泪的。它往往产生一种无论如何都抑制不住的冲动和激情,这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简直是一种魔力”(《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

(4)主题要正确

正确,是对主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审美情趣的要求,也是对文章主题的最起码和最基本的要求。正确的主题要符合辩证惟物主义和历史惟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不是主观的、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认识;正确的主题要能够概括和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符合科学的规律;正确的主题要能够鼓舞人们的斗志,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和思想境界,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所以好的主题应当着力宣传生机勃勃的世界观,展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歌颂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风尚,鞭挞那些腐朽落后的思想和行为,颂扬生活中的真诚、友善和美好,为读者提供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求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来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正确的主题,在文章中确立正确的主题。

能不能确立正确的主题,与作者的思想意识、思想方法和作者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都有密切的关系。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作者由于思想意识不同、思想方法各异、认识生活和理解生活的能力的差别,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反映在文章中,就是完全不同的主题。因此,要确立正确的主题,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增强自己认识生活和理解生活的能力。

正确的主题有助于人们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增长知识,而错误的或不健康的主题则会腐蚀人们的思想,瓦解人们的斗志。因此,领导者在确立一篇文章的主题时,一定要反复推敲,慎重斟酌。古人说,立意之当慎与立法同,正是这个道理。

(5)主题要深刻

李翱在《答朱载言书》中说过:“义深则意远,意远则理辩,理辩则气直,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就是说要写出“理辩”、“气直”、“辞盛”、“文工”的篇章,必须要确立一个深刻的主题。所谓深刻,就是指文章的主题要有深度,不能停留在事物表面现象的罗列和叙述上,应该能揭示事物的某种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同时深刻的主题不可能是抽象的推论或凭空拔高的产物,而必须通过个性鲜明的具体材料来体现。这两者巧妙结合,才能使文章的内容生动,主题深刻。深刻的主题来自作者深刻的思想认识。一篇文章的主题深刻与否,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作者对生活认识的深刻程度。要确立深刻的主题,就要求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入的观察,有强烈的感受,揭示出深刻的思想。

(6)主题要集中

集中就是指一篇文章的主题要明确、单纯。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文章的内容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以主题为核心来组织材料、安排结构。不能在同一篇文章中有两个或更多的主题,因为文章的篇幅是有限的,很难在一篇文章中表现更多的主题。即使很长的文章,也只能有一个主题,只有把文章内容集中在一个主题上,把它说深说透,才能使读者理解和接受作品的主题,否则文章就会枝蔓横生,不深不透,妨碍作者对文章中心的表达和读者对文章中心的准确把握。叙事性的长篇作品可能有“副主题”存在,但就全部作品来说,还是要以作品的正主题为中心,实际上“副主题”也是依附于正主题的。一些比较复杂的议论文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但中心论点只能是一个,分论点都是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主题集中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一篇文章要把一个意思说透,主题一定要单一、明确。尤其是短文章,更要集中力量、围绕主题。如果主题分散,不知所云,读者就会朦朦胧胧,得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材料或抽象的概念。第二,现实生活中可写的很多,但写作时又不能面面俱到,要把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恰如其分地写到文章中去,使之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写作之前,作者要做到胸有成竹。有了一个明确的主题,行文时就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表现这个主题,不至于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做到这几点,文章的主题就会集中了,写起文章来也容易了。

(7)主题要新颖

主题新颖,就是要求文章的主题是一种新的感受、新的认识或新的见解,要求文章主题不落俗套,不人云亦云。人们经常遇到的、却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你注意到了并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就是新;人们司空见惯的,却不以为然的问题,你有自己不同一般的认识,这就是新;人们经常谈论的问题,大家众口一词,而你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见解,这也是新。这样的文章,读者读起来有一种新鲜感,这样的主题就是新颖的主题。郑板桥有副楹联写的是:“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上联是对文章的剪裁和布局的要求,下联就是对文章主题的要求。郑板桥认为,文章的主题要像二月的花儿一样新鲜、引人,要标“新”立“异”,不同于别人。如果文章的主题没有新鲜感、步人后尘、拾人牙慧,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就如同嚼蜡,毫无价值。韩愈说过,写文章要做到“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这也是强调,文章要新鲜、活泼,除去“陈言”,另立新意,写出自己的新感受、新认识或自己独到的见解。

3.主题的形成过程

主题的形成过程,就是作者深入生活、认识生活的过程。它首先是作者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获得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经过多次的重复,最后形成一个比较清楚的稳定的思想,这种思想上升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就成为文章的主题。

主题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生活,社会现实生活是主题的源泉。因此,文章主题形成的具体过程一般有两条途径。

(1)主题来自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认识

文章是客观现实生活的反映,主题则源于客观现实生活。离开了客观现实生活,主题就无法产生。但并不是所有的现实生活都可以成为文章的主题。只有当一定的现实生活对作者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作者对现实生活产生较深刻的感受,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理解,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想要表达的思想意识时,才形成了文章的主题。

(2)主题产生于对生活现象的分析和概括

这是主题形成的第二条途径。作者获得的主题不是直接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感受,而是来源于对生活现象的分析、研究和概括、总结。通过这条途径获得的主题,最初只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笼统的观念和朦胧的认识。但随着作者调查研究的深入,获得的感性材料越来越丰富,通过对这些感性材料的分析和比较,作者头脑中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原来那个抽象笼统的主题,逐渐形成深刻、鲜明、有血有肉的主题。一些典型的通讯报道和调查报告等文章的主题就是这样形成的。

另外,主题的形成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那就是灵感。在文章写作中,它是以主题确立的突发性为标志的。但灵感又不是来去无踪的幻觉,它实质上是作者积极思考的结果。有时表现为作者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偶然发现了某种事物的新特点而突然产生的某种新的认识或见解;有时表现为作者长期深入生活,从事某项工作百思而不得其解,而由于某一偶然事件的刺激或启发,使大脑产生灵感,形成了文章的主题。由此可见,在灵感状态下产生的主题,它仍然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没有生活就不可能有主题的产生,没有生活的积累,也不可能产生灵感。现实生活是主题产生的惟一源泉。

4.主题的提炼要抓人

要使文章有个比较深刻的主题,往往也需要经过多次的提炼,才有可能使文章主题逐步深化、逐步提高。所谓提炼,就是要求作者对大量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经过作者的反复思考,找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找出一个足以统领全篇的深刻的主题。鲁迅先生在《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中曾指出“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这是文章主题提炼的一个重要原则。

那么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怎样来提炼文章的主题呢?

(1)要立足全部材料,进行全面分析

主题产生于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材料是主题产生的基础。主题的提炼要立足于作者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全部材料。因为只有当人们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和符合于实际,人们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提炼出正确的观点和理论来。

(2)要抓住事物本质,深入开掘主题

在认识过程中,要从丰富的感性材料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就必须要经过分析和概括,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对表现材料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提炼文章的主题时,也必须运用抽象、概括的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分析鉴别,从具体的、个别的现象中,概括出一般的、本质的意义。因为事物的本质往往隐藏在表象的背后,不进行认真的辨别就难以认识它和把握它;只有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更深入地开掘文章的主题。

提炼主题还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去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开掘事物的本质意义。能否提炼出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是决定一篇文章成败优劣的关键。要提炼出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就要求作者跳出个人的生活小圈子和写作对象的狭窄范围,从全局出发,看到事物之间更广泛、更普遍的联系,做到这些,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意义,提炼出的主题才能在读者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和反响。

提炼主题,还要考虑不同文章的表达功能,应注重从不同的侧面去开掘事物的本质。一般地说,记人的文章要注意开掘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和道德品质。通过人物的具体言行来展现他的内心世界,着力寻求出支配人物一切言行的那种思想境界的制高点。这样才能使人物的个性鲜明地显示出来。叙事的文章要注意开掘事件的思想意义。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件事情,可以确立不同的主题,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意义。这就需要作者选准角度,表现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思想意义。因为只有这样的文章主题才能代表事物的发展方向,把握住事件的本质和意义。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注意揭示景物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和那种熔铸于景物之中的作者的审美情趣。只有作者的审美情趣与客观景物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谐统一,才能给读者以美的陶冶和美的享受。论说性的文章,要注意剖析事物包含的矛盾。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立明确的中心。使文章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令人信服。同时还要注意正确揭示论点和论据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说明性文章,要注意揭示说明对象的科学内涵。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来体现说明对象本身具有的内在的逻辑关系。

(3)要选取独特角度,提炼新颖的主题

文章的主题要不落俗套、呈现新意,就需要作者选取独特的角度,提炼出新颖的主题。打破认识的常规,从全新的角度来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常常会出现崭新的视野,获得崭新的感受和体会,开掘出新的含义。正如苏轼《题西林壁》诗中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主题的提炼正是这样,不同的角度会提炼出不同的主题。找到了新的角度也就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主题就会在一般的意义上有新的突破。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多角度提炼文章主题的重要方法。它要求作者对写作对象进行各种不同的方向上的多维思考。这样的思考越多,也就越容易发现新的主题。

(4)要进行反复提炼,深化文章主题

一个正确认识的产生,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主题的提炼过程,也是人物对客观事物反复认识的过程。因此,主题的提炼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作者经过多次的反复,不断深化认识。实际上主题的提炼贯穿于文章写作的全过程。从文章的定题、收集资料时就开始酝酿主题,安排结构、选择材料时确立主题,执笔起草时不断地修正主题,即使在文章修改、润色时还在不断地提炼和深化主题,就是在写作过程中或修改过程中完全变换原有的主题的情况也是有的。

高尔基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他的一种思想。”文章的主题来源于社会生活、客观材料。但是,这决不等于说,只要作者热情地投到社会实践中去,接触了许多人许多事,掌握了大量具体生动的材料,主题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明确了。毛泽东指出:“要完全地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主题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现实生活和作者心灵相撞击的产物,是提炼的结果。所谓提炼,就是将丰富的感性材料“改造制作”,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开掘出全部材料的思想意义。

提炼主题要力求“深”、“新”。

(1)深,就是“发掘要深”

对客观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发掘出最本质的思想意义,探到最深处,见其底里。

所谓“本质”,是指存在于事物内部而通过外部现象反映出来的根本性质,即事物固有的内在联系和内在规律,是事物比较深刻、比较稳定的方面。我们说提炼主题开掘要深,是比较而言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列宁语),难有穷尽。发掘事物的本质,一般地说,“写人”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人物“思想”的发掘,要全力寻出支配人物一切言行举止的思想的“最高点”。“记事”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事件“思想意义”的探求,要在事件所显示的多方面的意义中找出最主要、最动人、最深刻的那一点。“论理”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事物“矛盾”的剖析,要善于抓住占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据此高屋建瓴,准确地揭示出事理的内核。

文章主题的深度与作者站立的高度是紧密相连的。提炼主题,必须善于总揽全局,应该站在社会、生活、时代的高度去观察、认识人事景物,表现对象。譬如鲁迅的短篇小说《药》。从“夏瑜”“秋瑾”名字的类似,从秋瑾被杀害于绍兴古轩亭口,从秋瑾“死于告密”等等,可以推想夏瑜艺术形象的创造是以秋瑾的若干生活经历为素材的。但是,鲁迅在构思这篇反映辛亥革命时期社会生活的小说的时候,视野是开阔的,思索是深沉的。对于秋瑾等革命家的失败和牺牲,鲁迅不停留于为之悲哀和忿慨,而是探究他们失败的原因。他认识到:“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子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他针对中国的现实指出:“新主义宣传者是施火人么,也须别人有精神的燃料,才会着火;是弹琴人么,别人的心上也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需是发声器,才会共鸣。中国人都有些很不像,所以不会相干。”鲁迅同时注意到“放火人”和“精神燃料”,“弹琴人”和“心上的弦索”这两个侧面,深刻地思考着革命者和群众的关系。因此,《药》不是单一地歌颂革命者的悲壮牺牲,或表现群众的麻木落后,或揭露反动统治者的凶残,而是通过对主人公的悲剧的具体描绘,指出革命者只有唤起民众,民众起来支持革命,革命才能胜利,中国才能得救。在新的革命高潮到来的时候,鲁迅把这样一个关系革命成败的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其洞察力是惊人的。作品的主题在当时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所以,《药》发表以后,“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2)新,就是要有“新意”

“必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或者“袭故而弥新,沿浊而更清”,总之要标新立异,不能拾人牙慧,落于俗套。

主题要新颖,首先必须注意主题的时代精神。所谓时代精神,就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历史阶段人民群众的情绪、愿望,推动时代前进的思想、意志。怎样才能使主题具有较强的时代精神呢?穆青在介绍自己采写人物通讯的体会时说:“提炼和确定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十分重要的是要解决一个‘针对性’的问题,也就是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考察同当前斗争关系最密切、群众最迫切需要解答的重大课题是什么;另一方面要考察人物本身具有哪些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精神。譬如写红叶,陈毅诗《题西山红叶》,托物言志,抒发革命家的情怀:“伸手摘红叶,我取红透底。浅红与灰红,弃之我不取。”杨朔散文《香山红叶》,以物喻人,借红叶赞颂老向导:“曾在人生中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陈诗、杨文所咏都是艳艳红叶,但由于对人生的感受各异,取意各有角度,因而都有新意,并不雷同。有一位少数民族同学,从香山红叶却悟出了另一番生活哲理,双立新意:“美的、坚实的神韵,存在于一个整体,不是一片叶子就能代表的,也不是一棵树所能概括的。苛求个别的缺陷,就等于在苛求自然。——每一片叶子都带着一缕伤痕、一滴泪滴,溶身在这坚毅的火海中,这才汇成了无边无际的殷红。”这篇散文写于粉碎“四人帮”之后,拨乱反正之时,所揭示的生活真谛,给读者多么有益的启示和联想!求新颖,还要有识有胆。“那就是从党的利益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要敢于触及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矛盾。即使这种矛盾一时还是人们噤若寒蝉,莫敢问津的‘禁区’,也要敢于闯!”

主题设计解决了体制问题,接下来是要解决主题的内在涵义,即主题的思想意义的问题。

主题有高下之分。内在涵义丰富,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普遍指导性,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和审美感受,谓之“高”;反之,则为“下”。写作诗文作品,都要力求避免平庸化的主题。要赋予主题以较高的内在品格,就要像从矿沙中淘金一样,认真提炼。

提炼主题常用的技法是:

(1)比较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好法子。运用比较的方法提炼主题,既可以在划分同一事物不同侧面所体现的主题的基础上,选择出最有价值的那个侧面的主题,避免由于面面俱到使主题内涵杂乱和选择不当以致主题黯然失色的后果;又可以在与过去同类主题的比较中,把握自己笔下诗文作品的新颖、深刻程度,推出崭新而有更大深度的主题,避免主题的重复和平庸。

在比较中提炼主题,背景应是广阔的现实社会。只有深刻把握时代特点、时代精神,才能提炼出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比如,新华社社长穆青等同志采写的著名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说的是潘从正老人坚持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从主人公的本身事迹看,他热爱植树造林的“入迷劲儿”;干工作不干则已,要干就一定干好的“坚决劲儿”;任劳任怨,孜孜不倦的“缀网劳蛛”精神,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主人公的本质特点,都可以作为主题。

运用比较方法提炼主题,常用的是纵比、横比和纵、横交叉比。在具体的比较中,又有着不同的情形:

把所报道事物的新发展与其原有状况相比较,可以选择到新的主题。

把变换角度获得的主题与原有主题相比较,可以选择到新的主题。

把运用“反思法”唱的“反调”与正面唱的“赞歌”相比较,可以选择到新的主题。

比如,新闻要坚持正面宣传,但老是正襟危坐地唱“赞歌”,难免让读者倒胃口。如果运用“反思法”,从反面提出问题,往往可以出奇制胜,选择到新颖独特的主题,达到正面宣传的效果,效果更佳。比如,南京市的绿化工作搞得好,报上已登了不少经验做法,再从正面人手难以选择到新鲜的主题。新华社的一位记者便从反面思考,深入采访,发现了树干定高太低、人行道树栽植时打洞普遍偏小和树的品种单一的三点不足。便在“人人都夸南京绿化好”的赞扬声中着笔报道短处,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又如,选择医生总是报道医德好、医术高。而有位记者却从反面报道了国内著名的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学教研组编写《临床误诊一百例》,突出宣传了医生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这个主题就令读者耳目一新。

(2)分析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写作对题材“开掘要深”。许多题材内涵的思想意义隐没于各种现象的迷雾之中,深藏于结构复杂的深层之内,既缺乏进行形象对比的条件,又不能让人一眼看穿。这就要通过深入的分析,揭开迷雾看本质,穿过表层识真金。

运用分析方法提炼主题,要坚持以历史惟物主义和辩证惟物主义的观点作指导,紧紧把握住客观世界的发展,摸准现实生活的脉搏。

(3)慢磨

构思长篇诗文作品,往往需要想很长时间,只有经过一定时间之内的思想的发酵,主题才能酝酿成熟,才能势如破竹地写下去。有的人或事装进了作者的脑子,但由此引起的问题却“剪不断,理还乱”,一时还形不成明确而深刻的认识,久久找不到有意义的主题。只有经过“九曲十八弯”的峰回路转之后,随着认识活动中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认识才逐渐明朗,在眼前显现出梦寐以求的主题来。这时原先存放在头脑中的人和事,也因为主题的获得而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活力和意义。

提炼诗文主题,“十年磨一剑”并非罕见。由于客观事物是极其复杂的,作者认识客观事物往往需要一个过程,经过几个反复;同时,客观世界往往也制约着作者的认识活动。所以,提炼主题有时不能倚马可待,急于求成,而需要持久的深入的观察和思考。“磨”主题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深化对事物的认识,不断积累思想的过程。

(4)灵感

提炼主题,既是合乎逻辑的理性思维活动,又是打破常规的灵感思维活动。往往灵感一闪念,理想的主题便骤然降临了。但获得主题的灵感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作者知识、经验积累的喷发,是殚精竭虑的思维顿悟,是心理积淀受外物触动碰撞出的智慧火花。掌握灵感思维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技巧,对选择提炼作品主题具有重要意义。

提炼主题,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而灵感闪现,主题获得,是这个过程的升华。获得主题的灵感,首先来自长期的准备、深广的积累。李有源获得《东方红》的创作灵感是在陕北一个红日初升的冬晨。可是作者却说:“编它,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整整用了四十年功夫。”作者李准在《{大河奔流)创作札记》里也曾谈到作品主题获得的情形:“我在黄泛区的华西县住了三年半,收集家史不下200家,可仍是‘理丝无绪’。后来到了扶沟县海岗大队(黄泛区腹心地带,现对国家贡献很大),激动得几晚上没有睡着觉,觉得‘豁然开朗’了。这些年所积累的素材,找到了一条线,找到了一个‘灵魂’,所有的素材都如长了腿似地活了起来。而且它们自己跑着去站好它们的队。我在海岗大队只住了三天,但是打开生活仓库的金钥匙,是在海岗大队找到的。”这种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现象正如契诃夫形象描绘的:“平时注意观察人,观察生活……后来在什么地方散步,例如在雅尔达的岸边,脑子里的发条就忽然的一响,一篇小说就此准备好了”。

在写作开始和进行中,作者往往为没找到深刻、新鲜、明确的主题而苦恼。这时,走出去接触生机勃勃的世界,感受五彩缤纷的生活,偶然受某个外物的触动,顿时产生灵感,对主题的认识便能瞬间升华。俄国作曲家格林卡在著名歌剧《伊凡·苏萨宁》创作中断时,突然受到一幅绘有家乡房舍版画的启示,他想像里立刻浮现出壮丽的俄国冬景图,产生了动人的主旋律。雪莱谈他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创作时说:“我的这首诗大部分是在万山丛中卡拉卡古浴场残留的遗址上写作的。广大的平台,高巍的穹门,迷魂阵一般的曲径小道,到处是鲜艳的花草和馥郁的树木。罗马城明朗的晴天,温和的气候,满空中活跃的春意,还有那种令人神醉的新生命的力量……这些都是鼓励我撰著这部诗剧的灵感。”巴尔扎克在《论艺术家》中也写道:“某一天晚上,走在街心,或当清晨起身,或在狂欢作乐之际,巧遇一团热火触及这个脑门、这双手、这条舌头。顿时,一字唤起了一整套意念;从这些意念的滋长;发育和酝酿中,诞生了暴露匕首的悲剧、富于色彩的画幅、线条分明的塑像、风趣横溢的喜剧……”,“诗情不似潮有信,夜半灯花风度红”(臧克家:《忆向阳》序),获得主题的灵感“是不为意志所左右的,是不由钟点来调节的,是不会依照预定的日子和钟头进发出来的。”(《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第504页)灵感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当我们有意识地到生活中去接触各种事物,内心突然被某个外物所触动时,便能瞬时把整个身心都调动起来,从而捕捉到非预期而来的主题成熟的灵感。

我国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俗语,提炼诗文主题时,听听别人的意见,往往也能茅塞顿开。马卡连柯用十三年的功夫,收集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却因为没有找到满意的主题,一时难以下笔。高尔基来作客的一席话,使他顿时豁亮了,马上开始了《教育诗》的写作。

有位研究灵感的作者,就梦中解题现象写了一篇论文,几易其稿都被刊物编辑部退回,要求其继续修改,争取在理论上有所突破,这位作者苦苦思索了一年,正当他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和几个同事就此事闲谈起来时,一位同事说:“在创作中,灵感真像挟着作者飞跃的翅膀啊!”这位作者听到这个形象的比喻,眼前一亮,处于绝境的思路顿时活了,突破口找到了!这篇论文由于获得新的立意,很快在一家有影响的文论刊物上发表了。屠格涅夫写《父与子》前,他在旅行的客车上,偶遇一位俄国医生,跟他谈上几句话,一下子使作者正在进行的尚未明确的主题得到升华,从而发现了被后来称之为“虚无主义”因素的思想。这些都说明,群众在实际生活中的许多看似平常,然而富于创造性的语言,是很能给人以启示,十分有助于激发写作灵感的。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知识的宝库。多读书,尤其在文思阻滞的时候,翻翻书,从书中获得智慧和知识,往往也能触发获得主题的灵感。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一次走进一家小酒店,随手拿起桌上的莎士比亚诗集读了起来。忽然他拍桌自语道:“啊,有了,有旋律了!”读诗启迪了音乐创作灵感。我国著名作家茅盾一天在报纸上读到这样一条消息:浙东今年春茧丰收,蚕农相继破产。这是一篇颇为矛盾的报道,诱发了他的灵感,获得了《春蚕》的主题,写了一篇著名的小说作品。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一天躺在沙发上阅读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作为消遣,当他读到马尔萨斯关于繁殖过剩而引起生存竞争的理论时,大脑里像电光一闪,突然想到:在生存竞争的条件下,有利的变异会得到保存,不利的变异则被淘汰,由此促成生物进化论的形成。如果上面这几位伟人不读书、不看报,或许就不会产生这些灵感,创作出这些堪称伟大的作品了。

与为外物触动产生灵感相反,作者殚精竭虑、苦心思考,以致达到“狂迷”状态,也能有力地激发获得主题的灵感。爱因斯坦在回忆他1905年6月写作狭义相对论论文的情景时对他的好友贝索说,在这之前,他已经进行了好几年的思考和研究,然而那个决定一切的观念却是突然在脑子里闪现的。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对于那个折磨着他的谜,心里充满了毫无解答希望的感觉。他的眼前,似乎没有一线光明。但是,突然黑暗里透出了光亮,答案出现了,他马上起来执笔工作。五个星期后,论文写成了。他说:“这几个星期里,我在自己身上观察到各种精神失常现象。我好像处在狂态里一样。”(贝里沃夫:《爱因斯坦传》)

5.标题与主题的关系

(1)标题及其作用

标题又叫“题目”,它是作者给文章起的名字,是文章的篇名。标题是文章作者对文章思想内容最集中、最凝炼、最高度的概括。任何文章都应该有标题,没有标题的文章就不完整。标题又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和文章的思想内容、体裁特点和情调色彩都有密切的关系。

大多数文章只有一个标题,也有少数文章不只一个标题。多标题的形式主要有大标题、副标题和小标题三种。大标题,也叫主标题或正标题,它用于直接或间接揭示主题、点明文章主要内容、暗示文章体裁。副标题则是用于补充正标题的不足,或指出文章内容的范围,或点明主题的来源、依据等。小标题也叫分题、插题,是篇幅较长的文章中每一小部分的标题。小标题与大标题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与大标题是目与纲的关系,用于概括文章中每一相对独立部分的中心内容,使长文章眉目清楚、条理分明。

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所以标题又好像是文章的“招牌”和“眉目”,能起到“传神”的作用。阅读过程中,常有这样的情况,读者的阅读兴趣是由文章的标题而来的。因此,每个作者都应当根据自己文章的内容,努力用最简洁、最鲜明的语言来拟定文章的标题。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往往需要首先拟定标题。因为标题确定了,也就确定了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确定了标题之后,凡与标题无关的内容,对表达文章的主题不起作用的内容,就不能写进文章中去。这里标题实际上起着规定写作范围和突出主题的作用。有的作者先写文章后加标题,或者写完文章后再修改标题,似乎标题起不到上述作用。但实际上,仍然还要用新确定的标题来检查文章的内容,凡不符合标题,不能表现文章主题的内容还得去掉。先加标题,后加标题的实质是一样的。

(2)标题和主题的区别

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标题则是文章的篇名。二者虽然关系密切,但又并不能一概论之。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可以更换的,但主题却是固定的。这在文学作品和政论性文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如鲁迅的小说《祝福》,改编成越剧后起名为《祥林嫂》,题目虽然变了,可是作品的主题却没有变。一篇文章的主题只能有一个,但文章的标题可以不止一个,例如《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风月宝鉴》等。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主题,不确立主题,文章则无从下笔。而文章的标题既可以在下笔前确立,也可以在文章写好后拟定。这是因为文章标题的确立可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文章的内容,二是文章的主题。根据不同的依据,就可以确立不同的标题。

(3)标题和主题的关系

文章标题与主题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主要有:

(1)标题直接揭示文章主题

有些文章的标题直接揭示和概括了文章的主题。这类标题往往就是一个明确的论断,它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主题。如《反对自由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大家都来讲究语言的文明和健康》等文章,都是用标题直接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这类文章由于主题鲜明、集中,文章内容紧紧围绕中心思想来展开论证,标题就把中心思想告诉了读者,所以给读者的印象很深。标题直接揭示主题的文章,多为论说文。

(2)标题形象地暗示作品主题

文学作品往往是通过环境的描写和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作品的主题。许多文学作品的标题都比较含蓄,常常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暗示作品的主题,使读者读完作品才恍然大悟作品标题所蕴含的意义。如《雷雨》、《野草》、《复活》、《海燕》等等。这些作品由于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使人读完之后回味深长。

(3)标题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

有些文章以疑问句作标题,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南京政府向何处去》、《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等,这类标题直接提出问题。至于如何来回答这些问题,读者只有读完全部的文章,才能知道作者的思想。有时需要读者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进行总结、概括文章的主题,所以,这样的标题常常引导读者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深思。

还有些文章的标题,或标明写作的内容、范围,或说明文章的表达方式,或指明文章的体裁、线索等等。虽然与文章的主题没有直接的关系,但都从不同的角度与主题发生联系。

主题也不完全等同于标题。二者有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标题又称题目,是一篇文章的标志、旗帜和眼睛,是文章借以显神的文字。在应用文中,标题一般要求准确、简明、生动、新鲜。标题与主题的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况:

(1)等同关系

标题直接揭示主题。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的紧急指示》等,这种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基本观点。

(2)引导关系

标题只提出内容的范围或陈述的事物,引导读者把握主题。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局1995年工作总结》、《一个亏损企业的振兴》。

(3)提示关系

标题只提示主题的核心词语,帮助读者总结主题。如《抓紧做好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我们是如何积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

(4)其他关系

有的标题用比喻等修辞手段形象地暗示主题,如《给企业“松绑”》、《不能竭泽而渔》、《科学的春天》;有的用设问构成标题,以吸引读者,引发人们去思考,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四种关系中,只有第一种情况标题与主题是等同的。而且从句法关系分析,只要标题与主题属等同关系,标题多是由判断句或由主谓词组、动宾词组构成,而不能是偏正词组构成;从修辞角度讲,它不能用比喻、夸张、象征、借代、设问等表现方法。因此,在应用文写作中首要的是弄清主题及标题的区别与联系,这样才能紧扣中心行文。

(4)标题的要求

(1)标题要准确贴切

文章标题准确、切合文意,是拟定标题的最基本要求。文章标题要准确地反映文章的思想内容,既要防止过宽,又要防止过窄。短文章,内容少,如果使用大题目,标题和内容就不相匹配,显得头重脚轻;相反,长文章,内容丰富,题目小了,就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使人觉得滑稽可笑。如果有人写篇文章来介绍某种学习方法,而用上《论学习》这样一个标题,显然就犯了大题小作的毛病;如果把《一次想不到的成功》写成泛论成功道路的文章;这就犯了小题大作的毛病;如果文章标题严重脱离了文章的内容,那就犯了文不对题的毛病。总之,这些情况都会影响文章主题的表达,影响文章整体的和谐统一,都是不准确、不贴切的标题。朱自清先生有篇著名的散文,标题叫《背影》,这个标题非常准确。文章写了父亲对“我”的挚爱,写了火车站送别的情景,其中最精彩的画面就是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它就像一尊雕像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际,也印在了读者的心中,使人难以忘怀。像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冰心《小桔灯》等标题都是非常准确、非常贴切的,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明晰的印象。

(2)标题要新颖醒目

新颖醒目就是要求文章标题有新意,能吸引读者。千篇一律、没有新意的标题难以吸引读者。平淡无奇、套话空话是读者最厌倦的,难以醒目,更起不到标题作为文章“眉目”的作用。要做到使读者一看到标题就耳目为之一新,就要使文章的标题生动、新颖、有特色,使文章的标题能够鲜明地表达文章的内容,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战斗性。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方纪《挥手之间》、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等标题,都是新颖、醒目的,让人一看标题就想读下去。醒目的标题要求有较强的视觉性。如整齐的结构、特殊的句式、鲜明的对比等都可以加强视觉上的吸引力。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来拟定标题,都要切合文章内容的要求,切忌不顾内容,片面追求形式。

(3)标题要简洁精炼

文章的标题越简单越好。好的标题要力求做到语言高度概括、言简意赅、简洁精炼,使读者一目了然。切忌拖泥带水、冗长罗嗦。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中说:“我认为,标题愈简单、愈不费解,便愈好。”这的确是个重要原则。许多优秀文章的标题都是非常简洁、精炼的。像鲁迅的《祝福》、《伤逝》、《秋夜》,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绿》,茅盾的《春蚕》、《子夜》、《风景谈》,巴金的《家》、《春》、《秋》,老舍的《骆驼样子》、《龙须沟》、《茶馆》等等。文章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多彩,而文章的标题却又是这样的简洁精炼!当然,文章标题的精炼与否不能只以文字的多寡而论。标题一般是以短为好,但长与短又不是绝对的,必须根据文章内容或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来确定文章的标题。

6.主题表达的常用技巧

经过反复提炼,确定了作品的主题,接下来便是“以文传意”,即如何表达好主题,使主题在作品中站立起来,得到强调、突出的问题了。

主题表达的常用方法是:

(1)标题揭旨

标题(含通常说的题目、书名等),是作品的眼睛,是读者获得的第一印象。人们常说“看报看题,看书看皮”,诗文、书籍的标题做得不好,就无法吸引读者。“题好文一半”,则说的是制作出一个好题目,等于作品完成一半的功夫。作品主要是以新鲜的思想、深刻的意义,也就是既新又深的主题赢得读者。有经验的作者,就常常采用标题揭旨的方法,在标题上把作品的主题思想鲜明突出地表达出来,使读者一见而惊,顿生细看全篇的欲望。

我国著名记者安岗曾这样回答“标题是什么”的问题:“当一个记者从事采访活动,他看到一些问题、现象和事实,在写作中把事实概括起来,就形成了标题。实际上,标题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主题的最简明、最有力、最好的体现。”安岗认为“新闻标题即文章主题”。虽然并非每条新闻标题都是文章主题,虽然其他文体的不少作品的题目也不就是主题,但相当多诗文作品的题目确实是点明了主题,是主题的“最简明、最有力、最好的体现”。请看下面的标题:

《大众日报》曾刊登过一则新闻,讲的是山东高唐县农村有个正庆大队,解放前就是有名的穷地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十年,尽管吃了国家12万斤统销粮,1万斤救济粮,花了二千多万元救济款,但仍然是“年年抽下屋梁换口粮,卖掉门板买衣裳”。全队十四年没盖一间房子,没娶一个媳妇。三中全会的政策一下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面貌迅速改观,用社员们的话说,照着三中全会这个法儿办,就会“里面有粮食,有钱,有房子,还有媳妇。”“照着办,没错。”于是这条新闻用了这样的标题:“三中全会这本‘经’越念越灵”。

这条标题就是新闻主题的直接表达。它以坚定不移的语气,说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政策,符合现阶段农村的实际,顺民心、得民意。只要坚决贯彻执行它,经过艰苦奋斗,广大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就一定会迅速改变。这条标题是从客观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确切地反映了内容所体现的思想,又着眼于全局形势,可谓高屋建瓴、立意新深,很有气势。

标题揭旨,是一种由实入虚,凝炼精辟的表现手法。它的客观根据是作品内容。作品的社会意义在于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文章标题若能正确精当地根据作品内容,提炼出新深奇警、启人心扉的思想观点;同时这种观点又正是现实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则二者达到融洽一致,便可收到“一碰就响”的效果,取得为文的成功。

(2)观点拱卫

主题,是作品的基本观点、中心论点,它往往是由几个小观点、分论点所组成的。主题如天空的圆月,观点则如环绕周围的星星。众星拱月,月才更具光辉;观点提炼得好,主题才能变得具体实在,被衬托得更高。

通讯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作者穆青、冯健、周原)的主题是“困难面前逞英雄”。为了有力地衬托出这一主题,作者经反复研究,在文中写了这样几个既是对事实的概念,又从不同侧面体现主题的小观点:

“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变”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当群众最困难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县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他们把沙丘治好!”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以上每个小观点都是一个层次,是焦裕禄事迹的一个侧面。众多侧面构成焦裕禄这个榜样的高大形象,一系列小观点拱卫起“困难面前逞英雄”的主题思想。小观点把主题具体化了;同时,主题又被小观点有力地衬托起来。

在调查报告、工作总结、经验材料等公文作品中,小观点更讲究具体明确、排列有序、句式整齐。比如,1980年第9期《浙江工作通讯》上刊登的《扬天日之长,兴山区之利,尽快使临安富起来》的总结文章,主题已在文章标题上点出来了,全文分四个大问题,其分观点如下:

一、实行“三个转变”,充分发挥山区优势:

首先,从领导生产“一刀切”的圈子里跳出来,转变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其次,从安排生产“偏重一头”的圈子里跳出来,转变为多种经营,长短结合。

其三,从粗放经营、自给自足的小生产圈子里跳出来,转变为科学营业、主攻单产、建立基地、提高商品率。

二、放宽政策,充分利用山区资源:

1.综合利用山上资源(林木、竹、果、药等);

2.积极利用地下资源(十余种地下矿藏);

3.充分利用水力资源(溪流、山塘、水库);

4.开采利用石头资源(三十多万亩石山)。

三、广开商路,搞活山区经济(分析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原因,提出解放思想、放宽政策的措施)。

四、广开贤路,发挥各种专门人才的作用(强调人才对于发展山区经济的重要性)。

结尾指出四个“还不够”,指明今后的努力方向。

以上分观点实际上就是主体部分的提纲,分四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用序码带观点的论点段的形式标明,眉目十分清楚。同时,四个观点都是紧紧围绕发挥山区优势的治穷致富的中心进行概括的,具体、明确;又都是两个谓宾句式组成的复句,前一个分句说明做法,后一个分句说明目的,句式整齐。而每个层次在提出观点之后,都把做法放到首要位置来叙述,这些“做法”又都有山区的特点。如第一个层次重点谈“三个转变”,都在“发展山区优势”上做文章。第二个层次主要谈了四个“利用”,也是立足于山区资源丰富而言的。第三、四个层次则用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方法,以事实为依据,分析了过去山区经济不能搞活的原因,说明了人才对发展山区经济的重要。通观全篇,既有一般总结的共性,又有它自身的个性,因而颇具特色。各个小观点具体明确,相对独立,又紧扣主题,构成众星拱月之势。因而,这篇总结材料受到了人们的称道,被选人湖南师范大学编辑的《写作文选》一书中。

(3)材料支撑

根据辩证惟物主义的观点,作品的主题是在各种事实材料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的,事实材料决定作品主题,主题是事实材料的理性化。反过来,主题确定之后,它又决定着事实材料的选择运用,事实材料选择运用得是否得当,对主题的表达具有直接的影响。主题、观点确定得再好,如果选择运用的事实材料不过硬,不典型,也是站立不起来的。因此,只有精心选择运用典型的事实材料,才能有力地支撑起作品主题来。

有的作品主题的内涵比较单一,只需一两个过硬的典型事例便能支撑起来。有的作品主题内涵则比较丰富,包含的内容较多,这就需要运用较多的典型材料。魏巍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包含中国人民志愿军对待敌人、对待朝鲜人民和对待自己的三种不同态度,作品中便精选了三个典型事例,从而揭示了“最可爱的人”的本质特征。陶斯亮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给我爸爸陶铸》,主题是歌颂陶铸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革命精神和坚持真理、威武不屈的崇高品质的,作者便选择运用了从林彪、“四人帮”对陶铸同志的迫害,到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后给陶铸同志平反昭雪这一段典型历史中的五个主要事件:父亲囚居的生活情况和他意志坚定、信仰不变的表现;父亲被诬之后的悲愤心情和他不惧牺牲、誓为真理斗争到底的决心;父亲身患重病、被迫离京的经过和他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父亲逝世后冤案获得昭雪和自己怀念父亲的悲痛心情。这五个方面的事实材料很典型,有力地突出了主题,产生了撼人心魄的力量。

运用事实材料支持作品主题,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紧密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凡是能有力地说明、突出、烘托主题的就选用,否则就舍弃。再生动感人,与主题不合,也要忍痛割舍。这是选用材料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是选用的材料要有典型性。要用那些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最有力地揭示事物本质,又能集中地表现作品主题的材料。

三是选用的材料要真实。纪实性作品中选用的材料,要实有其人其事,具有客观真实性;文学艺术作品中选用的材料,也要有实际生活根据,符合生活的真实。那种脱离客观实际,脱离生活真实的材料,对作品主题只能是有害无益的。

四是要选用新鲜的材料。清代戏剧家李渔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之道,转之他物,尤加倍焉。”(《闲情偶寄》)新鲜的主题,加之新鲜的材料,作品才能新意盎然,这就要善于发现,敏锐地捕捉到新生事物;要善于开拓新领域,写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到的人和事;要善于多角度选材用材,避免与同类材料的雷同。

(4)恰用章、句、字

遣词造句,结构文章,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必须认真学习,恰当运用。

所谓章法,即篇章结构的方法、规则,要解决的是事实材料的安排,各段落与主题、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而句法、字法,即遣词造句的方法技巧,是用来定弦、定调,以表现一定的口吻、色彩和文气的。

章法、句法、字法,在作品中都是无声的语言,它用自己在全篇中的位置、相互关系、自身结构和感情色彩等,发表无声的意见,体现一定的思想观点。因此,作品主题最终要靠章、句、字来实现。讲究章法、句法、字法,理应是主题表达的一个极为具体而又十分重要的环节。

我国古代的史笔,或曰“春秋笔法”,就很讲究章法、句法、字法。孔子修《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司马迁:《孔子世家》),“以一字为褒贬”(《春秋左传杜氏序》),含有微言大义。这种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春秋笔法”,寓言于事,见解多融于事实之中。例如《春秋》记鲁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这寥寥六个字,字字意味深长。查《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古文观止》上),是讥贬共叔段自以为君主,不以弟事庄公,这是对“三纲五常”的封建规范的悖逆。而之所以称庄公为“郑伯”,意在“讥失教也”(同上),因为郑庄公对弟有“失教”之过。本来共叔段“出奔共”(同上),跑掉了,没有被消灭,但这里缄口不言此事,为啥?“难之也”(同上),带有责难郑伯的意思,也就是在于揭露他对其弟蓄意谋害的阴险面目,责难他的不义。像这样“以一字为褒贬”的严谨态度,很值得我们表达主题时行文用语借鉴。

现代的许多文学作品,已不明确地点明其主题思想,而是巧妙地运用章法、句法、字法,使其自然而然地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深入研究过西方记者和他们的新闻报道的胡乔木同志,曾讲到过他在这方面的独特发现。他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中写道:“你找每天英美通讯社记者的报道来看吧,他们从来不说我以为如何如何,我以为应该如何如何,看来他们简直是些透明体,只知道报道外界的发展,但是他们实在都是些很厉害的宣传部长,他们只用他们的描写方法、排列方法乃至特殊的(表面上却不一定是激烈的)章法、句法和字法来作战的。他们的厉害就在当他们偏袒一方面攻击另一方面的时候,他们的面貌却是又‘公正’、又‘冷静’。”西方记者的这种宣传艺术、表现手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不光写新闻报道,写其他体裁的作品,也要讲究巧妙运用章法、句法、字法来表达主题思想。懂得了这个道理,再掌握好运用章法、句法、字法的技巧,无论是直接地点明主题,还是隐晦地自然流露主题,都能得到实现。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