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四、文理清楚,结构完整

1.文章结构的作用

结构,就是文章的组织构造。这种组织构造,因文体不同而各异。应用文的结构,是与实用性与多样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研究文章的篇章结构,不仅要研究篇章结构的各种形式和其自身的内容,而且应该研究如何安排好一篇文章的结构。换句话说,不仅要进行静态的研究,而且要进行动态的研究。这种动静结合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是中国传统写作学的一种基本方法。

谋篇之大端,是“总文理”。总,有总括、总结之意,就是对文章的内容情由、内在因果,要有一个本质性的、规律性的认识。这是谋篇的一个规律。很显然,一篇文章,如果文理还没有搞清楚,篇章段落是决然摘不好的。只有“总文理”搞好了,才能顺利地进行“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等环节的工作。到清代,这种关于篇章布局与练辞的功夫与技巧,被统称之为辞章,并与义理、考据结合,成为清代学者作学问、写文章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

结构在文章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是文章的“间架”

有了主题,有了材料,还不等于就有了文章,更不等于一定能把文章写好。这只解决了内容问题,尚未解决形式问题。形式问题首先遇到的就是结构。

观点和材料一古脑儿堆在那里,不叫文章。而且得分个轻重缓急、先后次序,这就是文章的组织结构。刘勰《文心雕龙·附会篇》说:

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

这里对“附辞会义”,即将辞藻意思组成文章作了明确的解释。就是在总体上把文理安排好,统领首尾,决定繁简弃取,考虑各部分的分合接榫,造成完整的篇章,使得内容虽多却不零乱。就像盖房子先打基础搭屋架、衣服裁好了缝起来一样。“结构”,就是以盖房子的间架结构比喻文章的组织安排。盖房要有间架:哪里作厅作堂,哪里立柱安梁,哪里开窗留门。文章也要有间架,就是分几部分,怎么开头怎么结尾,哪些先写哪些后写,怎么转接怎么呼应,怎么点题怎么收放。这样,材料才能表现主题。

(2)结构需精心设计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精心设计,安排就的,并不因为事物本身有规律,文章就能自然而有条理。盖房要先有蓝图设计,做文章要布局谋篇。盖房子的间架,要考虑盖什么房子,要什么材料。文章的结构受主题和材料的制约,要考虑的因素是:有利于表现主题;能发挥主要的突出的材料的作用;符合文体的特点,机关应用文体要注意单线化和定型化;还要能吸引读者,增加町读性。

(3)结构是思想的体现

文章反映作者对事物的认识。认识有过程,思想发展有脉络,这就是思路。文章的结构,就是沿着这条脉络展开主题和材料的。所以,结构是思路的体现。思路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指思维的顺序,想问题时思想的路子。思路顺,才能做到结构好。思路怎样才算顺?就是要符合逻辑,如果思维不合逻辑,思路就理不清楚;思想杂乱无章,自然写不出通顺的文章。所以编撰文章,首先有逻辑思维训练,先把思路理顺、想好、想通,然后才能发布为文。

思路顺表现在结构上,有怎样的要求呢?

(1)要顺畅自然

先后、分总的安排,顺理成章,步步落实;分合有道理,接转很自然。没有当先反后、跳跃不连、枝节横生的情况,没有别别扭扭、磕磕绊绊之感。

(2)要严密无间

各部分都必不可少,相互之间有一定逻辑关系,密不可分。没有自相矛盾、纰漏时出的毛病。

(3)要完整统一

通篇是一个完善统一的整体,犹如“常山之蛇”,首尾一贯,匀称合宜。击头而尾应,击尾而头应;不能有支离破碎、格调不一、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

总之,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2.安排文章结构的原则

(1)文章结构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事理的客观规律和内部联系,这是文章结构的客观依据。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客观事物总是有其内在规律和内部联系的,因此写文章就要依据这种客观规律和内部联系来安排结构。如记叙文的结构,要反映事件及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反映出事件及矛盾冲突的阶段性以及各个阶段的联系。论说文的结构就要反映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以及论点与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等等。所以,文章结构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事理的客观规律和内部联系,就要求在动笔之前对客观事物下一番分析、研究、综合的功夫,努力做到对事物、事理有着比较透彻的认识,这样思路才会清晰,文章结构才会有条不紊。

(2)文章结构要服从于表达主旨的需要,这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的重要原则。

文章主旨是“谋篇之主脑”,刘熙载说:“文固要句句字字受命于主脑”(《艺概·文概》)。因此,考虑文章结构的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主次和详略等,都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例如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全文四十五个自然段。分为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1~2自然段)论述反对党八股的必要性,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是全文的引论部分,略写;第二、三层次(3~19自然段)是中心论点的论据,也是必须反对党八股的理由,即揭露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声讨党八股种种罪状,这两个层次是对问题的分析,是本论部分,详写;第四个层次(20~45自然段)深入论述要克服党八股,建立马列主义新文风,必须坚持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方向,提出希望并以此收束全文。这是属于解决问题的结论部分,详写。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安排段落层次,论述透彻,结构有序,主次分明。

(3)文章结构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点。

不同文体的文章,在结构上都有不同的要求,从而有不同的结构方式。同一文体的文章,之所以被划人相同的类型,是因为它们在反映生活、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和联系上有着共同的文体特点。共同的文体特点决定了这类文体的基本结构方式。例如记叙文以记人叙事为主,一般都棚据展开事件矛盾冲突、表现人物性格的需要来谋篇布局;文章结构章节层次的划分,要正确反映矛盾发展的阶段、时间地点的转换、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沦说文以议论说理的力‘式反映生活,一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安排文章结构。可见,体裁不同,文章结构方式也会各异。所以安排文章结构要注意适应不同文体的不同要求。

(4)文章结构要讲究变化创新。

文章所表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千差万别的,反映这些内容的作者的思路和创造力也是多种多样、互不苟同的。因此,文章的结构形式也不应一成不变、千篇一律,而要勇于变化、敢于创新,争取做到新颖精巧。

3.文章结构的基本要求

(1)完整性

既然结构的目的和任务是将材料、观点等组织、构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对文章结构的第一个要求自然就是完整性。

怎样理解结构的完整性要求呢?

首先,构成文章的各个局部应该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文章中的各个局部是适应文章的整体而存在的,它们彼此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和巧妙得体的外部组合,共同表达着一个主题,体现着作者完整的思路。如果局部各自孤立,不能为整体结构的完美和谐效力,它们本身再好,也毫无意义。

其次,构成文章整体的各个局部要相对齐备,不可无故残缺。文章结构是由许多必要的环节(如记叙文中发展过程的各阶段,议论文中逻辑推演的各层次,抒情文中感情脉络的起伏变化,说明文中对象特征的方方面面等)组成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使整体结构松动。习作中常见的毛病便是有意无意地丢掉了互相关联的部分或环节:前头有交代或暗示,后面却无照应或说明,或者描绘了远处,而不再写近处;已经作了总述,接着却不进行分述,分述时说了“首先……”,又忘了说“其次……”;有了起,却没有承和转,宕出去的,不懂得收回来;说明了这一点,不去说明不可遗漏的另一点;等等,——凡此种种都会破坏文章结构的完整性。结构上的残缺,不仅影响内容的表达,而且使结构本身显得不协调、不完满。

第三,各个部分在文章结构中所占的地位要适当。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和文章含量的大小,各部分应有一定的量的比例,如首、身、尾相比,身要占较大篇幅。因此,行文中要尽力做到详略得当,轻重合理,疏密有致,首尾相应,使文章结构表现出匀称和谐的整体美。所谓剪裁不当——或平均使用力量、主次不分,或某一部分恶性膨胀,头重脚轻、尾大不掉,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部分与部分间的合适比例。

(2)连贯性

文章结构的完整性要由其连贯性来保证。

所谓连贯性,是指组成文章的各部分在内容脉络上互相贯通,在语言形式上有紧密的衔接与合理的过渡。

文脉,是作者思路的表现形态;思路不清,文脉必紊,结构必不连贯。文章不管内容多么复杂、意念多么曲折,其脉络必须一以贯之,文章的起、承、转、合都要围绕它进行,决不允许中途断裂,或发生不必要的阻隔。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对北国之秋、故都之秋的赞美;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则以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作为论述的经线。没有脉络的文章,其各个部分就成了“断线的珠子”,散漫而不连贯,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章法,不是文似连而意已断,便是意缠绵而文相隔,或者是一层意思尚未说透,又跳到另一层意思上去,无目的地旁出斜逸。

(3)严密性

文脉贯通,说的是上下文连贯自然,全篇具有统一性。结构的严密性,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主要是指文章各部分之间有严密的逻辑联系,不得出现互相矛盾或互不相干的现象。

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属于结构中的内在的深层的联系,往往表现为复杂的因果关系。在议论文中,各个段落之间或步步深入,或条分项列,或正反相衬,都包含着逻辑上的因果必然性。就是记叙文和叙事性文学作品的结构也需要反映事物的因果联系,叙述某一过程,前事应该必然引起后事,后事也应该必须上承前事。《祝福》的开端是祥林嫂死去第一个丈夫后,因为反抗婆婆出卖她而逃到鲁家做工,这是前因,后来,她婆婆串通族人将她劫走,这是后果;一进鲁家时鲁四老爷便流露出对她寡妇身份的忌讳,这又是前因,她二进鲁家做工时,因是再嫁再寡,受到鲁四老爷一家的歧视,这又是后果。尽管作者没有按事情发展的自然顺序叙述,却明确表现出其中的因果联系,所以小说整个情节的安排是有严密逻辑性的,尽管这是一种具体的生活形态的逻辑。如果在写作中忽视事物的因果联系,倒因为果,或者制造虚假的因果,就将使结构失掉严密性。

文章的各个部分要互相扶持、协助,而不能互相拆台、矛盾,这也是结构严密性的标志。在记叙性文章中,这一点表现为情节及细节的安排要合情合理。在议论性文章中,前后提法的一致,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是结构严密性的主要体现。撰写长文章往往要提出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小观点,它们共同阐述全文总观点即中心论点,因而彼此应密切配合,而决不能相互矛盾。

结构的严密性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内在的凝聚力。它作为文章的“神”可以把形似散漫的结构凝聚在一起,给人以浑然天成的感觉。鲁迅的杂文《魏晋风度及文童与药及酒之关系》,从标题看涉及四个问题(有几个看来是互不相干的),作者一路讲去,由此及彼,再及其他,似乎很零散,却紧紧扣住了“社会对文章的影响”这个中心,表现出深刻的内在联系,这正是所谓“形散而神聚”的结构特点。有许多杂文的做法就是这样,表面看东拉西扯,实则个个牵连,有些散文的结构也带有这个特点。可见,判断文章结构严密与否,不能只看其外部形态。

(4)灵活性

文章结构还要富于变化、生动活泼,切忌呆滞、死板,就是说要具有灵活性。

各种文体固然要求与之相应的一般结构框架或基本结构形态,但这种东西不应该成为束缚作者构思及发挥其结构文章的创造力的教条。即使题材和体裁相同的文章,其结构也会因写作主体看问题的角度、思维习惯和构思特点等不同而有所不同,而结构的创造性恰恰就体现在这里。鲁迅的《一件小事》和郁达夫的《薄奠》都是采用小说形式写一个人力车夫的故事,两篇的结构却迥然有别,前者只截取了人力车夹生活中一个小小的镜头,后者却以片断联缀的方式概括出车夫的一生。为了加强结构的表现力,两篇都运用了对比,前者是“我”跟车夫形成反衬,后者是“我”跟车夫互相映托;两篇都杂入主观抒情的非情节因素,前者以议论始以议论终,后者偏重抒情,并且是糅进叙述之中进行的。

4.文章的层次和段落

(1)文章的层次

表现文章的思想内容是有一定次序和步骤的,先写什么,次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都要有一个总的设想。通常,我们就把这种从总体上安排文章思想内容的次序,展开文章结构的步骤,叫做层次。层次又可称为“意义段”、“逻辑段”或“部分”、“大段”等。这里所讨论的层次,是指仅次于篇的结构单位。实际上在这种最大的层次之下,可能还有若干不同等级的小层次。

层次是表示意义的结构单位。作者在行文中一般不标明它的起讫,须由读者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来划分。在一般情况下,层次大于段落(即所谓“自然段”)。文章的一个层次可包含几个段落。有时,层次等于段落。在少数情况下,层次又可能小于段落,如有的短文只有一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还可划分为几个层次。

安排层次要着眼于文章思想内容的逻辑关系。换句话说,必须先有一个合理的、清晰的思路。写文章层次混乱,互相重复,位置颠倒,其根源主要在于思路不通。此外,也和作者不了解各种文体安排层次的一般特点和要求有关,这一点下面将要具体谈到。

(2)文章的段落

我们这里所说的段落,指的是“自然段”。自然段是作者在文章中设置的、以段首空格形式自成起讫、相对独立的结构单位。

设置自然段,既是为了表示相对完整、单一的意义,也是为了使文章的层次结构在读者视觉上形成更加明晰、醒目的印象。把一个内涵较为复杂的层次分成几个段落来写,就能更清楚地表示其中的承接。转折、强调、补充等多种关系。相反,若是不分段落地写成一片,则势必给阅读造成困难。中国古代的文章一般是不分段的,如果不是训练有素的人阅读时就很难把握好作者的思路。

设段要注意如下几点:

保持段意的单一性。一个段落一般只须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段中的每句话都要为传达这个中心意思(即段旨)服务。若将几层意思硬塞进一个段落,就破坏了段意的单一性而使这样的段落失去独立存在的必要。有时,一个段落可包括若干关系密切的意思,它们共同说明单一的段旨,这样的段落,仍应看作单义段。

还有一种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其内容关涉前后两段,这种兼义段可算作是一种例外。即使这样,多数过渡段仍以表达一层意思为主,或侧重总结上文,或侧重开启下文。

内容要完整。要保持段意的单一性,就必须使一段的内容得到完整的表现,就是说要将中心意思说透彻。若段内应有的意思还没说完却扯到其他方面去了,或者把别的段落的意思又拉到这段来说,就会出现缺漏重复,造成段落内容的不完整。

长短适度。由于内容的多寡繁简,各段的篇幅自然也不必等齐划一,而是可长可短。但是,一般说来既要防止过长,也要防止过于零碎。过长,则内容繁杂,会使读者感到沉闷并难以抓住要点;过短,把段落分得七零八碎,则不便把一个意思表达清楚、完整,弄不好反而会使文章的层次模糊不清。有些特殊提行,如小说中的对话,一般可不作为分段看待,所以尽管显得“零碎”也是允许的。

5.文章的过渡和照应

(1)文章的过渡

过渡,是指段落与段落或层次与层次之间的衔接形式或手段。常见的过渡形式或手段有三种:一是关联词语,如“因此”、“由此观之”、“然而”、“但是”、“总之”、“综上所述”等等,这类词语一般放在段首或句首。二是过渡句,即起承前启后的过渡搭桥作用的句子,一般放在前一段之后或后一段之前。三是过渡段,其作用与过渡句相同,只是它自身还包含一些较为具体的内容(如概括上文的意思、提示下文的内容等),一般放在两个段落或两个层次之间。有时,过渡段就是一句独立成段的话,那么这样的过渡段同时也是过渡句。

运用过渡手段,会使文章层次更加清晰,结构更加严谨。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过渡呢?

第一,文章内容转换时,一般要运用过渡手段。

在记叙文和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当时空转移、事件改变时,过渡常常成为这种转变的一种提示或标志。如《藤野先生》开头两段写作者在东京的观感,下面则写他去仙台学医的情况,这时便用一个独立成段的句子来表示空间的改换:“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这样就使上下两部分内容自然地衔接起来了。

在议论文写作中,过渡手段一般在内容重点或论述方面发生改变时使用。它可以表示上下文之间的多种关系,或承接,或转折,或深入,或补充,或因果等。如《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二部分,开始用一段概括说明我们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过程中还有很大的缺点,然后分三段来具体分析,每段前都有一个起提示作用的过渡句。这几个过渡句不但表明了这三个段落和开始一段的承接关系,而且显示出它们彼此间的承接关系。这部分开始的第一段也是个过渡段,它以“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这样的语句,把这部分前一部分衔接起来,表示论述的重点发生了改变。在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了存在的缺点之后,又写了这样一段:“当然,上面我所说的是我们党里的极坏的典型,不是说普遍如此。……”这里用“当然”这个关联词语来过渡,对上面讲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至于表示各层意思的深入递进和因果关系的例子也是很常见的,这里便不列举了。

第二,表达方式或表现方法改变时常常需要运用过渡手段。

这里面又有以下几种情况:

抒情、议论与描写、记叙的接榫处要过渡。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始是抒情和议论,在转人叙述前使用了“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这样一个过渡(句);结束叙述而再度进行抒议时,又用“朋友们,用不着繁琐地举例……”这样的句子来过渡。

运用插叙、补叙、倒叙等表现方法时常常需要过渡。插叙的过渡,如: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写我军发起总攻前,“我”和新媳妇在前沿包扎所铺床被,天黑了,月亮升起来,乡干部送来了慰劳她们的家做的干菜月饼,这时“我”才想到“原来今天是中秋节”,接着在下一段开头又写道:“啊!中秋节,在我们家乡……”于是便很自然地插叙了一段关于“我”儿时中秋节晚上合家吃瓜果月饼的欢快场面。

补叙的过渡,如鲁迅小说《祝福》中有段较长的补叙,“我”年关时节回到故乡鲁镇后因和鲁四老爷话不投机,第二天和第三天便离开鲁四老爷家去看望本家的朋友,但作者却故意略去第二天的情况不写,而先写第三天“我”如何看见各家一律忙着准备福礼,和看到书房的庸俗布置而感到厌烦之后,作者便写道:“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紧接着,又在下段开头说:“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下面则转而补写第二天“我”遇见祥林嫂,怎样搪塞她关于魂灵和地狱的有无的疑问等情形。假如没有前前后后那些暗示、过渡的话语,这段补叙是不大容易看出来的,实际上这里的过渡手段是和照应手段配合作用的。

倒叙的过渡,还可以举《祝福》为例。小说开始是写林嫂之死的结局,然后写这件事在“我”心理上的反映,最后一小段是: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此后几段便展开了关于女主人公遭遇的回忆。回忆将结束时,作者又写道:

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接下来又和回忆“我”对灯深思的心理描写接上,结构显得非常缜密。

由概括说明到具体叙述时也可能需要过渡。方志敏的散文《清贫》,开头简括脱明自己在长期奋斗中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在具体叙述自己清贫的生活之前,便使用一个过渡句:“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身边有没有一些积蓄时,那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这件趣事叙完后,又说:“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于是又过渡到关于“我”的几样“财产”的具体叙述比去了。

在议论文中,由总论到分论,由分涮到总论,或是由这个问题的论述转换到另一个问题的论述,都可能需要过渡。由于这类文字一般都容易辨认,这里便不一一举例了。应该补充的一点是,现在有些文章,特别是小说等文艺作品,故意不讲究过渡,追求思路的跳跃、闪回、切人,结构的非逻辑化等,这又另当别论。其实,这类文章或作品写得好的,也讲究过渡技巧,只是和上述通用的手段有所不同而已。

(2)照应

照应,通俗地说就是前有所呼、后有所应的结构手段。照应不像过渡那样,可由单独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构成,而必须幽前后相关的成双成组的语句或段落构成。常常是:交代在前,照应在后;暗示在前,挑明在后;伏笔在前,应笔在后,如此等等。

合理而巧妙地运用照应手段,不但能使文脉贯通,章法灵活致密,而且还能使文章中某些关键的内容得到强化,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某种启示。

常见的照应有如下几种情况:

(1)开头和结尾相照应

首尾照应是使文章结构完整、主旨突出的最通用的结构手段。例如叶圣陶的散文《五月卅一日急雨中》,开头一句写的是:

从车上跨下,急雨如恶魔的乱箭,立刻湿了我的长衫……

这一景象描述,既是写实,又有抒情、象征的意味。接下去的文章,主要是刻画“五卅”惨案后笼罩在上海街头的白色恐怖气氛以及压抑在广大人民心头的反抗烈火。最后写的是,当“我”怀着“满腔的愤怒”而继续“向前走去”时,他的眼前——

依然是满街恶魔的乱箭似的急雨。

这便是一种首尾呼应的写法,它使文章既增强了形象和感情的力度,又有一种一气呵成的精巧美。

有时,首尾照应是为了抒发一种浓郁的感情,或者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的结尾是这样的:“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这段话和文章开头的写法在意念上完全一致,都是说自己这次写文章是为了“忘却死者”,其实更深的意义是抒发内心极度悲愤的情感,作者何尝要忘记又怎么能忘记他们呢!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愈是呼应、强调“忘却”,愈能宜泄作者内心的郁闷和愤怒。

写文章首尾互相照应固然有许多好处,但如果将这种手段简单化、公式化或加以滥用,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比如开头和结尾只是在字面上重复,除非有特殊的需要(如诗歌的句式复沓等),那就毫无意义;如果再形成套子,开头表态,结尾再表态,开头“形势大好”,结尾又说“大好形势”,那就不但没有意义,而且会使人感到厌烦。

(2)正文和标题相照应

在文章写作中有时需要点题,而点题之处往往就是文章的“文眼”,它能把文章的主要思想艺术地、触目地强调出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有时还要解题,某些标题立得很含蓄的文章和作品尤其是这样。而要做这两件事,从结构方面说,都得运用正文与标题相照应的手段。

先说点题时的照应。如郁达夫的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虽然正文不过是写两个“天涯沦落人”之间的朴实的关系,其标题却很有诗意。文中有这么一段:

遇了这样的气候,就要使我变成半狂。所以我这几天来,到了晚上,等马路上人静之后,也常常走出去散步去。一个人在马路上从狭隘的深蓝天空里看看群星,慢慢的向前行走,一边作些漫无崖涣的空想,倒是于我的身体很有利益。当这样的无可奈何,春风沉醉的晚上,我每要在各处乱走……

作者在这里照应标题,原来是寄托着他对生活的思考:像“我”这样贫病交加的失业知识分子,挣扎在这样的社会里,不仅失掉了职业,失掉了亲友,而且失掉了阳光,——这是怎样一个可怕的黑暗世界!小说《百合花》中有三次提到那条“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则是以反复点题的手法,突出标题的象征意义,同时也使得情节的发展更加连贯。

再说解题的照应。《阿Q正传》的第一章“序”就明显含有解题的意味,虽然写得幽默,用意却是严肃的。作者通过说明为何使用“正传”这个词,告诉读者他写的不是阔人,也不是神仙,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雇工,一个赵太爷不许他姓赵的可怜人。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叙述了一个旧知识分子的一生,但为什么用这个怪标题呢?正文中有几处照应标题,其中有一处是实写,指出这是一种日本儿童玩具,但这还不算真正的解题,另几处则具有解题性质,如:

一本《活动变人形》帮助倪藻认识到,人是由五颜六色的三部分组成的……这三部分是活动可变的。……原来人的千变万化多种多样就是这样发生的。只是有的三样放在一起很和谐,有的三样放在一起让人觉得可笑或者可厌,甚至叫人觉得可怕罢了。唉,如果每个人都能自己给自己换一换就好了。……

作者在这里通过倪藻的心理活动,含蓄地传达了对小说主人公倪藻的父亲倪吾诚的看法,揭示了他畸形的两面性格。

(3)行文中互相照应

这类照应中的典型表现是前文有伏笔,后文再呼应、挑明。伏笔可造成悬念和期待,也可能仅仅是一种暗示,但都具有调动读者阅读兴趣和吸引注意力的效果;后头的挑明则使暗示的东西明朗化,使悬念得以开释,期待得到满足;这样,结构会更严谨且富有戏剧性。我们来看一看法国作家格里美的短篇名作《马铁奥·法尔格尼》,小说在交代了环境和主人公的为人之后,情节正式展开:秋天的某一天,马铁奥大清早就和他的妻子出门,到杂木丛生的一个林中空地去查点一下他的牲口。小福尔图纳托想跟去,可是那个林中空地太远,而且家里也须留人看房子,因此父亲没让他去,后来父亲为此会不会后悔,我们看下文就会知道。最后这半句话就是伏笔。用意显然在于提示作者,由于儿子留在家里,必然会发生某种最终将导致不幸结局的事件,使得父亲也许终生都会为自己当时的这一决定而感到后悔(事实是:儿子看家时因为贪图一只金表,将先前被他掩藏起来的一个“强盗”出卖给巡逻队,结果叫讲义气重承诺的父亲把儿子处死了)。读者看到这里,很容易由于这一悬念的作用而强化了阅凄兴趣。

这种照应也可以叫做“远照应”,即我国评点家所说的“千里伏线”。像《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中都有许多这样的远照应,后来发生的一些情节,在多少回之前、甚至在小说开头就以各种方式作了暗示。还有一种是行文中的“近照应”,即某些相隔较近的细节不断重复提起,以形成强化印象,实现某种表达意图等结构效果。这种近照应,古代评点家称之为“草蛇灰线”法。如《水浒传》在武松打虎之前,共写了十七次哨棒,故意叫读者产生打虎要仰仗此物的感觉,不料第十六次写哨棒时,却是打折了,读者禁不住要为他捏一把冷汗。作者的用心在于,只有这样多次逗引,“方显出徒手打虎异样的神威来”。

这种情况在一般文章中也较常见。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第一节写刘和珍最初留给作者的印象是“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又多次重复这个细节,便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品行,鞭挞了敌人的凶残,传达出作者的惋惜和悲愤,文章的结构也因而具有起伏性、相关性和连贯性,产生一种复沓回旋的节奏感。

照应是使结构严谨而又活泼的重要手段。使用这种手段容易出现两种毛病:一是只呼不应,前面提到的到了后文却丢掉不管,其结果便是叙事中出现纰漏,或者在推论中显得逻辑性不强;二是露出做作的痕迹,伏笔过于明显,应笔又很笨拙,缺乏自然浑成的功力。所以,粗略地使用照应手段并不算很难,要使照应成为富有审美价值的结构艺术,却又须花大气力,细心体会,不断琢磨。

6.文章开头和结尾

(1)文章的开头

开头,即通常所说的文章的开端(与小说、戏剧情节的开端不是一回事),是作者的立言之始。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又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个好的开头,下面的事情就容易做了。写文章也是这样。所以历来的有经验的作者都特别重视设计文章或作品的开头。

好的开头,能够起到如下一些作用:

第一,有利于表现主题和围绕主题拓展作者的思路。

任何有一定修养的作者,在设计文章开头时没有不从表现主题这个意图出发的。《复活》后来之所以从法庭写起,而没有先写聂赫留朵夫与玛斯洛娃的关系,就是因为作者对主题的认识有了变化——从对人的道德心理问题的探索转变为对整个社会进行广泛的批判。

为了便于表现和展开主题,有些文体,如议论文,往往一开头便直接亮出基本观点,然后就此观点一步步展开论证。有些文体,如叙事性文学作品等,开头时不一定直接、明确地接触主题,但是必须为主题的表现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如《祝福》首先写鲁镇过旧历年的景象和渲染有钱人家祈福的喜庆气氛,与下面即将展开的女主人公的悲剧结局和不幸命运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制造这种悲剧的黑暗社会的控诉。有了这样一个开头,引出下面的祥林嫂之死和她后半生的悲惨遭遇,便显得水到渠成。

第二,有利于吸引和引导读者阅读。

一个风景区的门面对吸引游人至关重要,如果门面很美且独具特色,人们就乐意光顾;相反,门面一般化,甚而破烂不堪,人们就会游兴索然。文章的开头也是这样。精彩的开头之所以引人入胜,除了在于作者善于突出文章内容的要点或精华,还在于作者能充分考虑或是巧妙地适应读者的接受心理。

怎样开头?

文章的开头,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但不管怎样下笔,都要想到如何更好地表现文章的内容、怎样顺利地展开文章的主题,以一般议论性文章而言,常见的开头方式有以下几类:

开门见山。即首先提出文章的基本观点。如《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一句就说:“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这其实是对全文中心论点最简明的概括。

指明论述范围和对象。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先从马克思逝世的情景写起,第二自然段又进一步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开头,读者便能领会到,这篇文章的评论对象是马克思,而且是从他对科学和革命的卓越贡献这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的。

交代写作背景或动机。如张之闻的短评《“下不为例”可以休矣》(见《人民日报》1980年10月3日),在开端部分介绍了国务院处理“渤海2号”翻沉事故在社会和人们心理上所造成的影响,这便交代了本文写作的背景。接着又说明写作本文的动机是为了“根除弊端,发扬正气”。

宕开笔墨,曲折人题。文章的开头从表面看与议论的中心离得较远,实际上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这种开头法在杂文写作中较为多见。如谢狱的《笑嘻嘻的卖放》(见《人民文学》1986年7月号)一文的中心内容是揭露某些执法者同罪犯内外勾结、胆大包天地给犯罪分子通风报信的违法行为,可开头却复述了《水浒传》第十七回《宋公明私放晁天王》的情节梗概;这样写虽然人题颇迂回,却使这二者形成了令人深思的对照,巧妙地加强了表现主题的力度。

记叙性文章的开头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说明背景和事由。如刘云山的通讯《夜宿车马店》(见《人民日报》)1981年12月12日)的主题是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的深刻变化,文章开头先概述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农业丰收、集镇兴旺以及记者为何来到该旗一个镇上的车马店等情况,为下文的具体叙述点明了特定的背景和缘由。

描绘场面。一些记事为主的文章常以某个具体的场面描写发其端,在扼要坤讲清事由的过程中先给读者摄下一个生动、形象的图景。如卢长林的小通讯《钱被风刮跑以后》(见《吉林日报》1980年2月3日)的开头:

1月20日,长春,北风刮得很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往前紧蹬。临近和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路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趔趄,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我慌忙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

介绍人物。这是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常用的开头方式。如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开始便介绍陈景润的籍贯、出生时间、家庭状况等。这种人物介绍有时还使用描写法,例如黄钢《亚洲大陆的新崛起》的开头着重描绘了人物在海轮甲板散步,“每一步的跨度总是零点八五米”的动作细节,接着再用一个独句段点明:“这位用准确尺寸走路的人,就是李四光。”这种写法不但形象地概括了人物的一般特点,而且含着性格刻画的成分,很能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抒发感情或发表见解。孙绍基的《汉口锣》(载《随笔》1985年第一期)记叙了一段发生于1955年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往事:我国汉口一位制锣师傅只用锤子敲一下便修好了当时来武汉演出的某外国乐团的一面据说是瑞典名产、实则汉口制造的铜锣。故事的结局是,乐团把这个锣店里所有的铜锣都买下来,则先前曾欲争购外国乐器的随该乐团学习的中国乐手们也纷纷来店预购本国制造的“汉口锣”。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常有这种情况:一件事,在发生的当时,曾使你十分激动,日久年深便会淡漠,以致完全忘怀。可是,不知过了多少年,因为个别事情,或者是一种什么想法,竟又重新忆起,就是那细枝末节,也恍如眼前。这或许就是常说的那个“唤醒记忆”吧。

“汉口锣”就是被唤醒的30年前的记忆。

这开头的议论看似平常,却含蓄地诱发读者联系实际,更深刻地领会文章的含义。

(2)文章的结尾

结尾,它和开头是同等重要的;一个好的结尾,可保证文章整个结构的完美。

办事最忌虎头蛇尾,为文亦是如此。不了了之,草草收束;开头劲头十足,结尾松懈无力;这样的结构不能不令人产生缺憾之感。而一个生动、有力、余味无穷的结尾,却会使通篇增色,文章得到充足的表达。

好的结尾有这样的作用:

(1)绾结全文作为收束部分的结尾,其作用就在于把文章的写作在适当的地方收住,照古人的比喻来说就是“如截奔马”。所谓“绾结”,或者指归拢全篇的思想,或者指升华作者的感情,总之,要用各种办法将文章的内容加以浓缩提炼,以造成一个简明而清晰的概念或印象。

(2)令人回味。叶圣陶说:“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月版,第109页)这就是说,结尾的作用又不单是作者替读者总结全文,而且是要调动读者自己的思维力和想像力,共同挖掘文章的宗旨、意趣。古人所说的“言尽而意不尽”正是指的结尾的这种功效。

怎样结尾呢?

结尾当然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主要是既要能顺乎文意的自然,又要能强化文章的韵味和力量。这里只把常见的议论性文章和记叙性文章的结尾方式作一个简略的介绍。

议论性文章的结尾方式主要有:

重申或归结论点。有的文章的中心论点在开端部分已经提出,经过论证之后,为了加深印象,在结尾部分又加以重申。如《反对自由主义》就是对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的更简练的概括,同时又有重要的补充:“……这是思想战线的任务之一”。可见论点的重申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一种深化或升华。归结论点,是指开头只指出了问题,并未明确揭示论点,而到了结尾时才水到渠成地得出全篇总的结论。

提出希望和发出号召。有些议论文是边分析边作结论,作者对于读者的期望,只能在自己的见解已经表述充分的基础上提出。如鲁迅的杂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以驳论为主,针对芸生诗所表现出来的“无聊的攻击”、“辱骂”和“恐吓”等不正确的作法,逐一进行批评,然后从正面提出注重论争的主张,在结尾处则言简意赅地提出希望:“总之,我是极希望此后,《文学月报》上不再有那样的作品的。”再如《共产党宣言》,内容极为丰富深刻,结构宏大,结尾很难将所有内容归结为明确的中心论点,所以只能将宣言的最主要的精神加以概括,并进而发出鼓舞人心的战斗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结尾的希望和号召要根据写作目的和作者感情发展的需要,贵乎自然和新颖。如果是空喊口号或搞成套话,反而会使结尾显得空泛。

形象化的结尾。这是一种含有描写成分的结尾方式,其特点是含蓄而又颇具感染力。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结尾处在阐释革命高潮快要到来这一提法时,这样写道: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在抽象说理之后,忽作这样生动贴切的比喻,既形象地通俗地传达了文意,又使结尾文采飞扬,留给读者以不尽的联想,真是美不胜收。

还有的议论性文章没有单独的结尾,述论之后便戛然而止。这种结尾方式,简洁干脆,自然老练,毫无累赘拖带之弊。例如鲁迅的《关于太炎先生的二三事》,通篇表达了作者对章太炎革命精神的肯定和崇敬,以及对他后来“既离民众,渐人颓唐”,粹然以“儒宗”自居的改变的遗憾。文章最后一段叙太炎先生如何自藏其锋芒,在亲自手定《章氏丛书》及其《续篇》时将先前写的富有斗争性的诗文大部刊落的事实,末了则慨叹说:“战斗的文章,乃是先生一生中最大、最久的业绩,假使未备,我以为是应该一一辑录、校印,使先生和后生相印,活在战斗者的心中的。然而此时此际,恐怕也未必能为所望罢,呜呼!”遂结束全文。这番话显然是从最后一段内容中生发而来,但与全文的主旨完全吻合、相通,所以虽得截断,却不致使人感到突兀。

记叙性文章,不管是写人和记事的,大体都以过程的发展为线索,或表现为一线到底,或表现为几线相继及交叉,因内容各异其发展的结局也千变万化,文章结尾的方式也就很难归纳。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种:

事完而文止。结尾是所记过程的自然了结,这是最朴素的一种方式。茹志鹃的《百合花》中,以新媳妇把自家的被子盖到牺牲的小战士身上作结,都德的《最后一课》中,从“我”上学写起,到韩麦尔先生宣布下课结束,都是这一类。

以抒情或议论结尾。这种结尾更具主观色彩,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在讲述完三个事例后,与开首的议论、抒情相呼应,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挚爱之情,并将作者的感情激发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结尾以整整一节文字,对人物进行总结,充满了哲理性的议论,最末的话是:

……他生下来的时候,并没有玫瑰花。他反而取得了成绩。而现在呢?应有所警惕了呢,当美丽的玫瑰花朵微笑时。

文笔很含蓄,很美,发人深省。这样的结尾,应该是作者思想认识的合理升华和感情的真实流露;矫揉造作的抒情、故作高深的议论,只能损害文章结构的完美和破坏读者的阅读情绪。

7.记叙型的结构

这是一种具体因果型。其特点是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时空序列安排、设置总体结构。事物间的内在因素联系,是在以时空为线索的具体叙述中体现出来的。

记叙型又可分为时空正常式与时空异常式两种。

(1)时空正常式

时空正常式的基本要求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时空序列展开叙述。一个过程总是包括开始、发展、转折、结束等几个阶段,写文章时大体循着这几个阶段的顺序来写,就形成了正常的时空序列结构。时空正常式结构的优点是叙述线索清晰、连贯,适应传统的阅读习惯;缺点是较少变化,如所记内容故事性不强或作者不善于使用灵活的笔法,则易生沉闷之感。作为一种传统的结构方式,时空正常式是具体因果型的常体。前面提到的《藤野先生》、《哥德巴赫猜想》等,其结构均属于这种方式。

采用此种结构方式并非一概要求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一个阶段连一个阶段地平铺直叙,而是常常要通过穿插、倒叙等结构手段,使整个叙述在不同程度上显出变化来。夏衍的《包身工》很能说明这一点。这篇文章的结构,从时间行进看,是从清晨到夜晚;从空间位移看,是从工房到厂房再回到工房;时空序列的大框架是正常的。但是,作者的意图主要不在表现包身工这一天中所受到的待遇,而是要通过这一天的情况概括旧中国包身工制度的惨无人道及其产生的根源,所以在记叙中穿插了许多调查得来的事实、例证,还有作者的分析、联想、抒情等。这样的结构显然比平铺直叙的时空正常式结构复杂得多,其容量也成倍地增大,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布局技巧和驾驭材料的能力。

有的文章在局部结构中出现了时空倒置,女口《祝福》开始是写林林嫂的乞讨和饿死,但其主干仍是按时空正常序列来展开事件或人物命运的演变过程,这样的结构仍属于时空正常式。

还有的记叙性文章设置若干小标题,分别围绕一个中心来叙述。有人认为这是按问题结构文章,其实这还是时空正常式。例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开头展现一个兰考受灾的镜头,之后则分八个部分(其中七个部分以焦裕禄的话为小标题),以典型的材料(按自然时序展开的人物行动)分别表现焦裕禄的各种优秀品质及作风,而且各部分又为他领导兰考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全过程的发展线索所贯穿。这种结构体现的是事物的具体可见的因果联系,而不是抽象的概念联系。在报告文学中,这种结构方式是比较常见的。

(2)时空异常式

其特点是追求、制造时空的破碎(如高行健的《有只鸽子叫红唇儿》,载《收获》1981年第1期)、叠合(如刘以畅的《打错了》,见《一九八二年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放射(如王蒙的《春之声》,载《人民文学》1980年第5期)和交错(如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载《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等。这是具体因果型的变体。其优点是内涵丰富,在有限的篇幅内包容尽可能多的材料,便于表现人物变化的心灵并造成现实内容与历史内容的融合,结构生动而不呆板,更贴近生活的本来面貌等;缺点是线索驳杂,场面跳跃,使缺乏阅读这类文章素养、耐心不足的读者感到不容易把握。这种结构方式现代色彩浓,是对传统叙述结构的一种挑战和突破。在现代小说和戏剧创作中,采用此种结构方式的趋势是很明显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结构在一些报告文学或散文中也可以见得到。如记人散文《梦萧珊》(载《人民文学》1986年第10期)就是将往事切碎又重新编织而成的,作者着重的不是事物原始的、外在的秩序,而是自己怀念逝者的感情起伏变化的深层结构。

各种时空异常式结构形态的层出不穷,标志着作者主观意识在结构中的强化,作者对人的心灵世界的特殊关注的加强;而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文章形式方面的标新立异。初学写作者在试用这种结构时应有正确的认识和慎重的态度。

关于记叙型还有一点要说明,那就是从理论上讲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排列总是结合着的、不可分离的,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纵横交错展开故事的结构便可作为典型的例证。但是具体写作中也允许相对有所侧重。或者侧重以时间为序安排结构,如新华社通讯稿《华罗庚在日本的最后一天》,从一九八五年六月—卜一日深夜写起,依时序叙述华罗庚次日在东京会客,讲学,滑倒,人院,直至他心脏停止跳动。有的报告文学干脆用日记本、“编月史”等形式结构成篇,则更是明显地以时间作为叙述顺序了。或者侧重按空间位置安排结构,如杨朔散文《香山红口十》(载《北京晚报》1956年10月2日)就是。全文顺着向导指引的路线,先写南坡,次写“双温壁”、“梦赶泉”,接着重点写半山亭,最后略点“森王笏”、“西山晴雪”、“昭庙”等,总体结构呈现出空间位移的形态。

记叙型主要适用于一般的记叙性文章及叙事性文学体裁。

8.论证型的结构

和记叙型相比,论证型又可称之为抽象(或逻辑)因果型。其特点是以概念的内在因果联系作为结构文章的主要依据。

论证型也可分为若干结构方式。

(1)总分式

先总论后分论。如斯大林《论列宁》,开始为总提,说明作文(讲演讲)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一些能够“表明列宁的为人和他作为一个活动家的某些特点的事实”,使大家“得到一个关于列宁的总的概念”。然后,设立《山鹰》等八个小标题,对列宁各种典型的革命品质分别进行论述,先分论后总论,如毛泽东的《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先总论次分论后总论,这是最常见的,如《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就是。

总分式的优点是布局严谨,层次井然,既利于读者领会文章的论点,又便于初学写作者掌握论说文的写法;但是弄不好也容易形成固定化的、呆板的格局。

(2)并列式

这种结构方式较为少见,文章的前后均没有总论,全篇只是并列地谈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别的分论点就包含在每部分中,如叶圣陶的《文艺作品的欣赏》一文,开始没有冒头(引言),末尾也不作总结,全篇就是分别讲了有关文艺欣赏的四个问题。还有斯大林的《悼列宁》,同样没有总提和总结,只是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列宁提出的原则,每段后面以列宁遗嘱作结。

并列式结构省去不必要的说明,行文很自然,要注意的是各个分论部分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不能东拉西扯地罗列不相干的问题。

(3)递进式

这种结构方式常常也是有总有分,要点在于各分论部分的关系不是平行的,而是层层加深,文意不断递进。例如《反对自由主义》。全文共有四个大层次:首先说明反对自由主义的必要性;其次分析自由主义的十一种主要表现;随后深入论述自由主义的危害、根源和实质;最后号召全党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这几大层的意思是递进的。

递进式结构最适用于对事物作综合的、深入的分析,所以是一种最常使用的论证型结构方式。运用递进式的前提,是对事物或问题有总体的把握和透彻的研究、理解。

以上几种结构方式实际上不能截然分开,它们的区别是相对的。每种方式在局部上都可能有总有分,有并列也有递进。并列式中的每个分论中往往也要在适当的地方作出总结;而递进式中的有些层次的内部关系又很可能是并列的。我们可用《反对自由主义》的第二层作一些说明,这层的头一个自然段说:“自由主义有各种表现。”最后一个自然段说:“所有这些,都是自由主义的表现。”这都是此层中的总论,从而使此层成为总论——分论——总论式的结构形式。中间十二个自然段是并列关系,但每个自然段中的几句话之间又存在着并列或递进的关系。这就说明,对各种文章结构方式的抽象概括,一般都带有相对性和片面性,因而决不可把它们当作万能的公式死板地去套用。

论证型主要适用于各种样式的议论性文章,其中有的结构形式,如总分式、并列式等,也适用于说明文等。

9.说明型的结构

简言之,说明型即以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进行布局的结构类型。事物尽管是复杂的,但只要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寻找出它们的条理。不同事物有不同的条理,这是导致说明型结构方式多样化的客观基础。现择其要者简介如下:

(1)按照事物的种类布局

如王皓的《掌握查找资料的钥匙》(载《中国青年》1983年第3期)一文,内容是介绍图书馆书目的查找方法,所以主体部分便根据书目的种类分别说明了书名目录、著者目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等几种主要书目的编排特点、使用方法以及书目索引的用处。此种结构布局方式,在说明型中是最常见的,许多教科书、工具书的编写体例都体现着事物内部或事物间的类属关系,这只须翻翻这类书的目录,便可一目了然。

(2)按照事物的特征布局

这是以说明事物特征为宗旨的文章经常采用的结构方式。吴调公的《文学分类的基本常识》一书的大框架是以文学作品的种类构建的,有的局部结构却是按特征布局,如第四章第三节《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就讲了如下四点:(1)戏剧文学具有舞台性;(2)戏剧文学特别注意作品的容量;(3)戏剧文学突出了生活的尖锐冲突;(4)戏剧语言有特点的重要性。

(3)按照事物的功能布局

如李信茂的《神奇的激光》(载《语文学习》1980年第1期),先概括指出激光高亮度、高纯度的特性,然后以并列式结构逐一介绍它的五种功能。事物的功能常常有主次之分,所以有的文章的布局是先讲主要功能,然后再说明次要的。譬如介绍猪的用途,便可先讲它的食用价值(肉),再依次讲它的工业价值(皮、鬃)和农业价值(粪)等。

(4)按照事物的构造布局

事物——小自原子,大至宇宙——都是由各个系统、各个部分、各个侧面构成的,因此也是可以分解的。为了说明某一事物,便要依据其各种构成因素或部件,分别进行说明。有些对象是由许多分体组成的,其结构表现为这些分体的空间柑置,说明这类对象的文章应从作者观察的角度出发,以一定的方式再现它们分体空间布置的格局。沈从文的《春游颐和园》就是把全园分为(1)中部大殿、大戏楼、乐寿堂、玉澜堂(2)长廊、排云殿、佛香阁(3)湖心岛龙王庙(4)后山(5)谐趣园、景福阁、霁清轩等五个建;筑群,对园中各种景物作了有主有次的介绍和说明。

(5)按照事物发生的先后次序布局

许多事物,例如人物的生平、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产品的制作过程等,都存在着先后次序。说明此类事物,常常要依据其发生的自然顺序来安排结构。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见《小记十篇》)便是循着制胎、陷丝、涂色、烧蓝、打磨等五道工序来布局的。

说明型的结构方式远不止这些,这里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介绍。要熟练掌握此种结构类型,主要靠写作者对事物的正确观察,观察符合事物实际,自然就会创造出反映事物固有条理的结构方式。事物的条理也不是很单一的,有的文章不止按一种条理布局,而是出现了几种条理的交叉,如介绍书目,大层次标示书目的分类,而对每种书目的说明又可按其特点、功能及用法等次序行文。在这里,作者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就发生了作用。

说明型主要适用于各种说明文,有些游记、随笔也可采用此种结构类型。

10.总分式结构

总分式结构即先总述后分说。这种结构方式有一次总分式、连续总分式和三段论总分式。

一次总分式只包括“总”与“分”两个层次结构,而且先总后分,纹丝不乱。这种结构在文章一开头就开宗明义,把要写的内容一一列出来,然后按次序分点、分段表述。

苏州中学学生冯坚的作文《我的家庭》,就属于这种结构形式。

我的家庭

我家是一个四口之家:爸爸、妈妈、哥哥和我。

爸爸是个快五十岁的人了,头发已经花白了,可是身体依然那么魁梧硬朗。(原文还有190字)

妈妈呢,她也四十多了,可看上去很年轻,我和哥哥都笑爸爸配不上妈妈。(原文还有介绍妈妈的200余字)

哥哥自小身体不好,所以进入了职校,现在已经开始在工厂实习了。(原文还有介绍哥哥的180余字)

我现在在读书,将来也许上大学,可是我要说:无论前景如何,我甘愿当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粒铺路石子,支撑着更多的人往前走,往前走……冯坚同学的这篇作文,首段总述了他家的人员结构,下面的四个自然段,分述了爸爸、妈妈、哥哥和我的情况。虽然我们没有引述原作的全部,但这篇作文属于总分式结构,则是一目了然的。

1992年第8期《作文》月刊登载的贵州省印江县教师祝正君的作文《爸爸的泪》,也是一篇总分式结构的作文。祝正君的这篇作文一开头写道:“在我的记忆中,爸爸流过三次泪。”下面的几个自然段,分别叙述交待了爸爸三次流泪的原委和经过。不用过多地分析,同学们对其结构形式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一次总分式的优点在于开宗明义,脉络清楚。连续总分式是在一次性总分后,分述部分仍然用总分式来表述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优点是条分缕析,纲目清晰。比如《任弼时同志二三事》一文,就用的这一结构形式。此文前段总述指出,任弼时同志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下文为分述:以带病工作,亲自动手说明怕工作少;以深入调查、坚持原则说明他怕麻烦人;以朴素的生活说明他怕花钱多。这两个大的层次,在整体上已用了总分式。其连续性表现在,分述时,每记一事又以首句概括全段,以下文说明首句,在局部上也用了总分式。

还有一种三段论总分式。其特征是:总述部分为一般性原则,类似大前提;分述部分不管是讲道理,还是摆事实,都是提供小前提;进而由大小前提推出结论。比如毛泽东的文章《论鲁迅》,就是属于这种结构形式。

运用总分式这一结构需要注意的是,总述与分述一定要照应。在连续总分时,每次总分时的标准要统一,以便使连续总分在体例上、风格上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1.分总式结构

与总分式结构相反,此种结构形式是先分点表述,最后归纳总结。从逻辑角度讲,即由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通过“收束”实现画龙点睛、水到渠成的效果。

这里,让我们读一篇中学生的作文:

自我介绍——

我姓张,弓长张。名竞,竞赛的竞。毕业于古平岗小学。我的长相不算佳。蒜头鼻,招风耳,翘嘴巴,但眼睛还算炯炯有神;个头不高,腰围却有二尺三寸,难怪人家都叫我“胖墩”。

我妈妈在图书馆工作,放学后我常到她那儿去。受环境影响,渐渐地,我和书成了好朋友。我读的书很多,读书的范围也很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一不读,无一不览,而且读书时专心致志,可以一坐几小时不动。记得有一次,妈妈出去买菜,走时叮嘱我,炉子上的饭再烧一会就端下来。当时我正在看一本科幻小说,思绪早已被故事吸引了。我好像觉得自己也驾驶着太空船在茫茫宇宙中飞行,和宇宙人作战,听了妈妈的话只是答应了一声,又继续看自己的小说。小说太精彩了,我一口气全部看完了,便躺在床上回忆书中的惊险片段。突然,我闻到了一股焦味,我似乎有所醒悟,跑到炉子旁揭开锅盖一看,不好,饭全烧焦了!为了这,我还被妈妈扣了一个月的零用钱呢!

也许,你认为我很爱读书,那么性格一定也很文静。其实不然,我十分调皮。记得小时候我家门前的大树上有一个马蜂窝,马蜂一天到晚飞来飞去十分讨厌,我决心捅一次马蜂窝。一天黄昏,我趁马蜂收工时,身穿皮夹克,手戴皮手套,扛着长竹竿,悄悄躲在大树后,等马蜂回了窝,我心中默数“一、二、三”。等数到“三”时,我猛然跳出“掩体”,腾空一跃,手中竹竿用力一挥,“啪”,马蜂窝被我打落在地。一下子马蜂倾巢而出,吓得我把竹竿一扔,抱头就跑。马蜂在我身后穷追不舍,我逃进院子,一看,院子里有一口腌菜缸,这时也顾不得脏了,抱着头往里一跳,赶紧把盖子一盖,我长出了一口气,这下子外面的马蜂可奈何不了我了。可没想到和我一道进缸的还有几只马蜂,它们在缸里蜇得我无处可藏。我被蜇得受不住了,掀开木盖,慌不择路地逃回了家。一看,我这个捅蜂大将军头上、脸上被蜇了十几个包,可谓“收获”不小。

这就是我,一个爱读书,又顽皮的孩子。

(南京师大附中初一张竞)张竞同学的这篇“自我介绍”,第一段是他的既调皮又可爱的长相;第二段讲他爱读书(用了烧焦饭这个中心事件);第三段通过捅马蜂窝这一中心事件,介绍了他的顽皮。通过这三段分述,最后归纳形成结论:“这就是我,一个爱读书,又顽皮的孩子。”该作文一气贯通,分、总之间的逻辑关系顺理成章,没有丝毫游离于中心之外的东西。

运用这种分总式结构,最要紧的是分总之间要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分述部分的内容,要围绕总述时的中心进行,不能旁逸侧出。倘若分述的面宽而杂,总述时就不好归纳,难以形成一个鲜明的集中的主题。

12.总分总式结构

总分总式结构是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这种结构形式从文字与内容上看,两头小,中间大。两头在表述上要精练、明确,做到前后呼应;中间的分述部分要具体、充实、围绕两头加以扩展。

这里,我们列举一篇中学教师的作文,具体分析和认识这一结构形式。

油桐赞

油桐,一种落叶乔木。它名不见经传,也未曾有过墨客骚人讴歌颂扬,为许多人所不了解。这里,我要赞美油桐!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千树竞绿,百花斗艳。这时,油桐却自甘淡泊与寂寞,无意与花木争春,依然赤裸着躯体和枝干,倔强地扎根于冈头坟间、堤旁坝上、池畔塘边。(以下略去原文53字)

夏天,杏、李、桃、梨相继成熟了,水灵灵甜滋滋的果实让人们大饱眼福和口福,自然它们受到人们的青睐。油桐呢?它的枝头虽也缀满了青青的桐子,但吃不得的,连馋:嘴的小孩也不问津,自然被人们淡忘和冷落了。然而,油桐不计较这些,索性将桐子藏在那宽大茂密的叶子里不抛头露面,只留一片如盖的绿荫,让人们纳凉休憩。

秋天,油桐将心血的结晶——满树成熟的桐子,无私地奉献给人们,这桐子看起来圆不溜秋千硬枯涩,不能给人一点美的享受。但就是这桐子,可以榨出桐油。桐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更是农家的宝贝,(……也就是这桐子,人们只要随随便便地种下,它就不择地势无忧无虑地生长。)

冬天到了,油桐的叶子枯黄了飘落下来。油桐没有让落叶揉进护根的泥土,而是任凭农妇们拿回家去作柴火,义无返顾地贡献出光和热。(以下略去原文69字)

千百年来,人们以蜡烛和春蚕来比喻教师,可谓贴切生动,脍炙人口。然而,油桐随遇而安甘于淡泊习于冷落,不也是教师优秀品质的美好像征吗?油桐坦荡无私默默奉献执著追求,不也是教师崇高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我要高声赞美油桐!

我愿做一棵油桐。

(安徽怀宁县金拱久远初中周国勋)为了节约篇幅,我们省略了原文的一些文字,但却完整地保留了它的结构。

此文共七个自然段(最后的两句话权作一段)。在首段文字上,作者总述了油桐是“一种落叶乔木”,总提了本文的主题:“我要赞美油桐!”接着,通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分述,赞美了油桐不与他花争春,不计较人们的冷落,不择地势无忧无虑地生长以及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进而由油桐联想到教师对社会的无私奉献。最后一段(用两句话)做了归结。第一句话:“我要高声赞美油桐”,和首段的总提作了呼应;第二句话:“我愿做一棵油桐”,在照应的基础上,对首段的总提作了延伸和发展。通过对《油桐赞》一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篇总分总式结构的作文。

运用总分总式结构作文,一要注意,前总与后总要围绕同一个中心,达到互相照应的效果,不能偷换概念,转移主题;二要注意,前总与后总不能只是简单的重复,后总要对前总延伸和发展,从更高一个层次上揭示主题的意义。

13.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是指围绕一个中心,分别写几方面的事,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并列式实际上就是平行分式,它的各个层次之间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请读下面的这篇文章——

新年习俗拾零

巴西人新年除夕,等午夜的钟声响过,便手持火把三五成群地涌向附近山林,去寻找一种叫作“金桦果”的果子。巴西人把这种稀有的果子视为幸福的象征。谁找到的果子最多,谁就最幸福。

保加利亚人除夕的午夜,当时钟敲过十二点时,都要把灯熄灭三分钟,然后再重放光明。元旦用餐时谁打喷嚏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家长将把第一只羊羔,第一头牛犊或第一匹马驹许给打喷嚏的人。

阿根廷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每年元旦这天,各家老小成群结队地去江河中行“新年浴”,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洗前先将一篮鲜花瓣撒在水面上,然后跳进“花水”中沐浴,并用鲜艳的花瓣揉搓全身,以求幸福吉利。

德国人有个习俗,新年时比赛爬高。每村选一棵又直又高的树,砍去树枝。元旦的清晨,小伙子们顺着光溜溜的树干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西班牙人除夕之前要设路障,放捕兽器,挖好陷阱,以对付除夕下界的妖魔鬼怪。除夕夜晚,全家人团聚一起尽情玩耍。等午夜钟声响时,每人都要按照钟声吃下十二颗葡萄,预祝新的一年十二个月一切顺利。这篇文章五个自然段,叙述的都是新年习俗,五段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或叫主题)展开。每段介绍一个国家的习俗,不分国家大小,没有分量轻重之别,平等对待,并列介绍。仔细分析这篇文章,对于什么叫并列式结构;运用并列式结构作文应当注意什么问题,也就一清二楚了。

14.层迭式结构

顾名思义,层迭式就是在结构上一层迭一层的意思。如果说,并列式结构是指结构间为并列关系,属横向的平铺排列,那么,层迭式就类似于竖式的纵向排列,其特点是思维已开始向立体化发展。

以初中课本第四册上竺可桢的文章《向沙漠进军》为例,来分析认识这一结构的特点。

此文共十三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五个大层次。

一、二、三自然段为第一层次,开宗明义,指出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通过展示古代埃及、巴比伦、希腊和我国陕西榆林地区沙进人退的历史境况,说明向沙漠进军的必要性。

第四自然段可以被看成是第二个大层次。在这一层次里,作者具体分析了沙漠是怎样向人类进攻的。指出其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进攻的方式也主要为两种,一种为“游击战”,借狂风以扬沙粒;一种为“阵地战”,风推沙丘,波浪式前进。

第五、六自然段为第三个大层次。这一层次在上一层次分析沙漠施威方式的基础上,针对陛地提出,以培植防护林抵御风沙袭击,以植林种草固定沙漠,抵御沙丘进攻的策略。

第七、八自然段为第四个大层次。这一层次又在上一层次防御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以水治沙,改守势为攻势,变沙漠为绿洲。

第九一直到第十三自然段可以看成是第五个大层次。在这一层次里,作者通过介绍新疆、内蒙、宁夏等地治沙成功的事例,通过介绍沙漠改造和利用的好处,向人们展示了向沙漠进军的胜利前景。指出: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把这五个层次串连起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层迭关系: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沙漠是怎样向人类进攻的——针对沙漠为害的“战术”,相应地采取抵御措施——在进军中变守势为攻势——向沙漠进军的前景。

五个层次,紧紧围绕《向沙漠进军》这一主题,环环相扣,层迭推进,一层迭一层,一层高一层。全文虽然段落较多,但层迭得条理有致,思路顺达,符合逻辑。

从层迭式结构每一层表述的内容来看,前层必是后层的基础,后层必须建立在前层的基础之上。如果你用这一结构形式作文,你必须注意到这一点。

15.对比式结构

何谓对比式?即在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阳一阴、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他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记人记事的一种结构形式。

对比式分为连续对比式和一般对比式。

在文章中,对比的对象或对比的事件不止一个,可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循着一个中心,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对比的,为连续对比式。没有连续性的对比式结构,为一般对比式。

在一般对比式中,根据正反材料的排列顺序,又分为正反对比式和反正对比式。所谓正反对比式,即在对比时,先说正面的(肯定的),后说反面的(否定的),而与此相反的结构方式,即为反正对比式。

下面,让我们读一篇中学生的作文。

杂院轶事

大清早,我揉了揉蒙咙的睡眼,又习惯性地竖起耳朵聆听院里的声响。奇怪,院里怎么没有传来沙沙的扫地声?我推开门,出去跑步。今天的院子寂静得很,凉爽得很,天边一线曙光,洒在院子里呈银白色,一阵凉凉的风吹动了地上的落叶和纸屑。我不禁想起每天的这个时候,无论刮风下雨,总有一位老清洁工躬着背,挥动一把大竹扫帚,不声不响地扫着地。扫帚有节奏的沙沙声,我觉得像一首诗。于是,当我从老人身边路过时,总要留心那把沙沙作响的大竹扫帚和那辆破旧的垃圾车,不知怎的,心头就会掠过一丝亲切感。

当我再跑回院子时,天已经大亮了。远远的,我看到院门口,停着一辆崭新的垃圾车,我心头一热,莫不是老人来了?跑近时,才看清扫地的是一个年轻的妇女,一种失落感涌上心头……

(一连几天,扫院的仍然是那位年轻的妇女,渐渐地,大家都跟她熟悉了。)

接下来的日子,扫院的女工很晚才拉着她那辆新车赶来。有时七八点钟,还不见她的身影儿。大人们都抱怨家里的垃圾不知往哪儿倒,于是大伙干脆图方便,杂院里到处都成了垃圾堆!

年轻的女清洁工被这种情景触怒了,终于忍不住,冲院里的门窗大骂开了,打这以后,杂院四处仍堆满垃圾,而扫院的女工仍旧每天姗姗来迟,把垃圾车停下,骂一通后,见没人搭理,只好悻悻地扫干净地上的垃圾。(这种僵持的“局势”持续了半年,这位年轻的女清洁工终于走了。)

(可没运垃圾扫地的人也不行啊!)十天后,当院子脏得无法涉足、臭得无法形容的时候,来了个穿背心的小伙子,他吹着口哨,迈着轻松的步子边扫边铲,那使不完的劲儿,让我看了深感佩服。忙乎了整个一上午,总算把杂院清扫干净,他满意地露出了笑脸。这以后,小伙子每天都吹着口哨,轻快地干着,仿佛这是一件极有乐趣的差事儿。

终于有一天,小伙子也开始厌倦扫地这份差事了。他经常偷工减料,到后来干脆把垃圾车停在大院门口,在垃圾车上横贴一纸条:“请将垃圾倒入垃圾车!”院门口停垃圾车这也太不雅观了。于是大家又是抱怨,又是议论,有些话竟不寻自来地飘入我的耳鼓:“说来说去还是那老清洁工好!”

(到后来,小伙子仍是三两天地来一趟……)

(湖南洞口县一中林娟娟)为了节约篇幅,我们对原文做了一些删节。这篇《杂院轶事》,以作者我的眼光,记述了三位清洁工,从大的结构讲,这是一篇连续对比式的作文。作者歌颂的是老清洁工,那位年轻的妇女和那位年轻的小伙子,都是用来和老清洁工做对比的,是用来反衬老清洁工的精神的难能可贵的。

文中的第一个对比是关于老清洁工与年轻妇女的:

老清洁工:推的是一辆破旧的垃圾车,“天边一线曙光”时就上班,“无论刮风下雨”不间断。

年轻妇女:用的是一辆崭新的垃圾车,每天“很晚才拉着她那辆新车赶来,有时七八点钟,还不见她的身影儿”。后来和杂院的人弄僵了,每天骂一通后,才悻悻地打扫垃圾。

年轻小伙子与老清洁工是第二个对比。在这一个对比中,小伙子的前后变化也可以看成是在大对比下的一个小对比。

年轻小伙子刚来的时候,热情蛮高,干得也很好。没有多少日子,开始厌倦这份差事了。脑瓜一转想了个偷懒取巧的门道,“干脆把垃圾车停在大院门口”,—上贴一纸条:“请将垃圾倒入垃圾车!”以后,竟是“三两天地来一趟”。

老清洁工给这个院子扫了多少年垃圾?文中没有说,但从一个中学生每天“习惯地竖起耳朵聆听院里的声响”,以至于有一天猛乍不见了这个老清洁工,“一种失落感涌上心头”,想来,这个老清洁工在这个院子扫地不是一年两年了。多年来,他“无论刮风下雨,”每天必来,“不声不响地扫着地”,与小伙子的热了几天就厌烦起来,偷懒取巧,三两天地才来一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难怪一院的人经过比较,到头来还是想起了老清洁工:“说来说去;还是那老清洁工好。”因为有了后两人反衬,这一个结论就非常的有说服力。

此文先写老清洁工,后用两个反衬材料,在结构上,应当是属于正反对比式的。

16.因果式结构

因果式结构包括因果顺向式结构和因果逆向式结构。写文章时,先从原因谈起,后交待事情结果,这种顺序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称之谓因果顺向式。反之,先摆出事情的结果,然后再说明取得这结果的原因,即为因果逆向式。

下面,让我们阅读两篇《中国古代寓言》上的故事——

买椟还珠

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兜销宝珠。他用名贵的木材,雕了一只盒子。又用各种方法,把盒子装饰得很美观,使盒子散发出香味,然后把宝珠装在里面。

有个郑国人,看到这个装宝珠的盒子那么精美,就出高价买了去,买了之后,就把盒子留下,却把宝珠还给了那个珠宝商人。

这个郑国人,只知盒子的好看,却不晓得宝珠的价值实在要比盒子的价值高许多倍。

《田俅子》蚌相争

一只河蚌张开蚌壳,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鸟,正从河蚌身边走过,就伸嘴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急忙把两片壳合上,把鹬嘴紧紧地钳住。鹬鸟用尽力气,怎样也拔不出嘴来。

蚌也脱不了身,不能回河里去了。

河蚌和鹬鸟就争吵起来。

鹬鸟瓮声瓮气地说:“一天、两天不下雨,没有了水,回不了河,你总是要死的!”

河蚌也瓮声瓮气地说:“假如我不放你,一天、两天之后,你的嘴拔不出去你也别想活!”

河蚌和鹬鸟吵个不停,谁也不让谁。这时,恰好有个打鱼的人从那里走过,就把它们两个一齐捉去了。

《战国策》这两则寓言,前一则是因果逆向式结构,寓言先讲的是买椟还珠的结果,后讲的是郑人重表不重实的原因。后一则《鹬蚌相争》的寓言,则属因果顺向式结构,因有前面的鹬蚌相争,才有后面渔人得利这个结局,前因后果,在顺序上一目了然。

运用这种结构形式作文,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由因导果,还是由果导因,因果之间都要顺理成章,确有因果关系,切忌片面性和因果关系牵强,更不能张因李果,互不对应。

17.设问式结构

设问式结构是指片断或篇章的前后两部分是提问和回答的关系。比如,王敏华同学的这篇《杯底朝天水不流》的作文,就属于这种结构。

杯底朝天水不流

“叮铃铃……”伴随着一阵清脆悦耳的上课铃声,王老师拿着两只杯子和一张普通的小纸片走进了教室。“咦——王老师拿这个来干什么呢?”同学们都感到很好奇。

王老师走上讲台,轻轻地放下手中的东西,扫视了我们一眼,然后微笑着说:“同学们,今天的科技活动课,我们来做一次科学小实验。”说到此,他不再往下说了。听说要做小实验,大家都来劲了,眼睛齐刷刷地盯着老师。

实验开始了。“哗哗哗……”王老’师先把一只大杯子里的水倒到另一只玻璃杯里,满得几乎溢出来了,接着又把一张小纸片平放在杯口上。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个个目不转睛地看着王老师的一举一动。

“注意,大家请看仔细了!”王老师一边说,一边把左手按在小纸片上面使掌心压住整个杯口,再伸出右手握住了杯底,像变魔术似地把杯子翻了个身——杯底朝天。

“啊——!”大家一起惊呼起来。

“别急,别急。大家再看!”他说着,把按在杯口的左手移开了。这时,同学们个个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注视着他手中的杯子,生怕……可是,正当我们担心的时候,王老师的手已经完全移开了,奇迹也发生了:杯口的小纸片并没有掉下来,杯中的水也没有流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觉得莫名其妙。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想知道其中的奥秘?”王老师把手中的杯子放下,清了清嗓门说:“在我们的周围,有一种无影无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将盖在杯口的纸片托住了,这种托力比杯中水还要大,不会落下来,就是杯中的水也不会流出来。它就是大气压力……”

这时,我们才松了一口气。大家听了老师的解释,都满意地点了点头,情绪更加高涨了……多么有趣的实验啊!

(江苏海门正余中心小学五年级王敏华)一般的设问式结构,是一问一答。王敏华同学的这篇作文,有两处设问,一处是文章开头,王老师拿着两只杯子和一张小纸片走进教室,同学们感到好奇:“王老师拿这个来干什么呢?”

第二自然段便用王老师的话,对这个问题做了回答:“今天的科技活动课,我们来做一次科学小实验。”接着是实验的过程。当杯底朝天水不流的“奇观”出现后,文章出现了又一处设问:“这是怎么回事呢?”紧接着的一个自然段便对这一问题作了回答:“这种托力比杯中水还要大……它就是大气压力。”

文章在结构上,虽然用了两问两答,但两问其实都是围绕着《杯底朝天水不流》这一个问题展开的,答案也只有一个:“在我们周围,有一种无影无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就是大气压力。”从这一点上分析,此文的主题是集中的,文章从头到尾只写了一件事。作者在叙述上没有一下子把话说完,而是用了两问两答,让老师最后才揭谜似地解释原因(或者说是这一堂课的核心内容),不仅使文章的层次丰富了,而且通过这样的铺排,突现了教师巧妙的教学艺术,使文章有了趣味,产生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18.作文的分段

划分段落是结构布局的一个重要环节。段落在文章里,具有“换行”的明显标志,是文章思想内容在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歇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的停顿。

有的同学写作文不知道停顿,常常是一段到底,把众多的内容接二连三地推到读者面前,使人应接不暇,弄不清哪里是一个意思,也分不清他文章的主次。有的不管写什么文章,都是老三段,一段开头,一段结尾,中间一个大段,不仅形式单调,而且比重失调,中心段黑鸦鸦一片,条理脉络看不清楚。还有的一段话不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段与段之间也缺乏连贯性,使人读了他的文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所以说,准确地划分段落对于结构文章是十分重要的,它在条理文章方面的作用起码有三条:第一,有助于逻辑地表现思维进程中的每一转折、间歇,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内在层次;第二,使文章眉目清楚,主次有序,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并借助分段“停顿”之机,获得思索、回味的余地;第三,某些特殊段落(一般均较短),能够起到强调重点、加强印象、传达某种感情色彩的作用。

前两条不言自明,这里只对第三条做些说明。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上收有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篇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活该。此文结尾,“活该”二字单独成段,不仅收束全文十分有力,而且传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如果把“活该”二字调上去不单独成段,其味道和分量就不一样了。

再举一个同学们熟悉的例子。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中,有这样两段文字: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有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后面的这一段文字,既照应了开头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一段话,又在后文中往复出现,在结构上,显然起了突出主题,加强读者印象的作用。

明白了文章分段的作用,下面,我们再讲讲怎样进行文章的分段。

一篇文章的段落怎样划分,没有绝对的固定的模式,一切要以最好地表达内容,方便读者阅读为宗旨。比如,记事一类作文,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进行中的每一步作为一段,也可以根据时间的转换和地点的转移分段。属于记人一类作文,是通过一件事情记人的,同记事的分段方法类似;是以几件事情记人的,可以每一件事分为一段;或以人物的每一个特点分段。记物的作文,可以观察的不同角度分段,或以事物的各个特点分段。这些都是通常的分段方法,具体到一篇作文,还是要根据内容的需要自己决定。

文章的分段虽没有一定的模式,但通用的原则还是有的:

第一,要注意段落的单一性。即是说,一个段落只能有一个中心意思,不能把一些互不相干的意思放在一个段落里。

第二,应当注意段落的完整性。一个意思要在一个段落里集中讲完,不能把一个意思中间拆开,这一段说一点,那一段说一点,使一个完整的意思七零八落,残缺不全。

第三,段与段之间要有内在的联系,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使人读起来,感觉段与段之间意思不连贯,这一段与那一段衔接不起来。

第四,段落的划分不能过于细碎,显得零散。

第五,分段要注意整体的匀称。一般说,分段“粗”的文章,节奏要舒缓一些;分段越“细”,文势即越促急。所以,段落划分粗细合度的掌握,要根据文章的需要和所表达的情感来决定。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