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著名建筑1

故宫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以明朝在南京的宫殿为蓝本,到永乐十八年(1420)才基本建成,共占地72万多平方米,四周宫墙长约3400米,宫墙外环绕着宽52米的护城河。故宫有房屋9000多间,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设想: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如果他在故宫的每间房住一天,等他把所有的房子都住过一遍时,他就长到27岁了。故宫为外朝内廷格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外朝的核心,国家的重大庆典及重要政务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此图是清代绘画中的端门。

紫禁城的布局以南北中轴线上的建筑为主,东西两侧建筑呈对称分布,展现了皇家的尊严与气势。这些建筑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召见群臣的场所;内廷是皇帝居住并处理日常政务以及后妃皇子居住、游玩和祭神的地方。内廷与外朝之间被广场分开。此外,在内廷东六宫的东面还有一组宫殿,以宁寿宫为主,俗称“外东路”,是乾隆所建的太上皇宫。西六宫的西面前方由慈宁宫、寿安宫等建筑组成,是皇太后、皇太妃的住处。宫城所有的建筑从规模到屋顶样式,一律保持严格的等级差别。

穿过天安门、端门,就到了故宫的正门——午门。午门位于京城南北的中轴线上,因正处于子午线上而得名。午门正中门楼采用重檐庑殿顶形式,是中是中国古建筑形制的最高等级。城墩中间辟有三个门洞,左右各有一掖门,俗称“三明五暗”。明清时出入午门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正门只供皇帝出入,此外只有皇后大婚时入宫才可以走一次。进士前三名在殿试放榜后出紫禁城也可以走一次,这在当时是极大的荣耀。平时,文武官员从东偏门出入,王公大臣从西偏门出入。民间传说和小说戏曲中常有“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实际上禁城之内从不斩人。明朝在西市行刑,清朝在菜市口行刑,午门之外并不是刑场。蒯祥(1397~1481)。

明初著名建筑师

外朝三大殿是宫城中的主体建筑,庄严、宏伟,特别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建筑在8米高的三层汉白玉石阶上,以显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殿内皇帝的宝座是北京城的正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不这样不足以显示皇帝的权威,不足以震慑天下。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面积2377平方米,宽11间,进深5间,采用重檐庑殿顶,从开间到屋顶样式都是建筑的最高等级。殿内有金漆雕龙宝座、沥粉金漆柱,天花板上用蟠龙藻井图案。太和殿是宫城中最壮观的建筑,也是全国现存最大的,木构殿堂。明清两代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读即位诏书。

太和殿檐角尖端上的装饰物从左起第一为骑凤仙人,其次为鸱吻、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装饰物越多,建筑等级越高。太和殿是我国惟一有10个饰物的建筑。中国古代以九为最大的阳数,所以建筑檐角有九个饰物就是最高级别。太和殿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例子。

中和殿在太和殿后,是方形亭子式的攒尖顶。皇帝在举行大典时,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这里休息,接受内阁大臣的朝拜。每逢加皇太后徽号和祭祀前一天,皇帝要在这里阅览奏章和祭文。

三大殿中最北的一座是保和殿,重檐歇山顶,宽9间,比太和殿差一个等级。清代皇帝每年除夕和元宵节在这里宴请王公贵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乾隆后期,殿试由太和殿改在保和殿举行。保和殿后的丹陛石是故宫内最大的,长16.57米,宽3.07米,后1.7米,重250吨。上面有高浮雕的九龙、湘云、寿山福海等装饰。

保和殿后面是一片广场,内廷的正门——乾清门将外朝与内廷隔开。进入乾清门便是乾清宫,明朝时,这里是皇帝的寝宫和日常活动的地方。有暖阁9间,每间都分上下两层,各有楼梯相通。每间屋子安3张床,共27张,这使皇帝可以随意换床睡觉,以防被人暗害。但是明朝的一些宫廷命案,却都是在乾清宫发生的。清朝从雍正开始,皇帝搬到养心殿居住。乾清宫正屋内的“正大光明”匾的后面,成为藏秘密立储匣的地方。这个秘密立储的办法,也是由雍正创立的。

乾清宫后面的交泰殿是一座方形攒尖顶式建筑,类似中和殿但略小。清代时,册封皇后的仪式以及庆贺皇后诞辰的典礼,都在这里举行。乾隆在这里收藏了代表皇权的25颗宝玺,这些宝玺现在仍在交泰殿中。交泰殿后的坤宁宫在明代是皇后的寝宫。乾清宫与坤宁宫分别为传统意义上的帝、后寝宫,“乾清”、“坤宁”寓意天清地宁、统治永久。

在西六宫的南面是养心殿,自雍正起,这里成为以后历代清帝的寝宫和处理日常政务之所。养心殿最西的一间名为“三希堂”。因乾隆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殉的《伯远帖》三件稀世珍品藏在这里而得名。

在故宫东侧有宁寿宫,建筑自戍一体,俗称外东路。这一宫殿足乾隆准备在让位给儿子,自己做太上皇时居住而建造的。但是乾隆禅位之后,仍掌实权,并没有到宁寿宫来居住,只是偶尔来游赏。现在,宁寿宫的乐寿堂已成为珍宝馆,其中有几件稀世珍宝,一件足金发塔,里面存放着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后的头发,塔高四尺六寸,底二尺二寸,用黄金3440两。金塔上还镶着珠宝、松石,非常精致。还有一件是大禹治水玉山子,重5吨,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玉器。玉料是从新疆哈密勒塔山采来,在扬州雕琢的,从运输到制作,共用了10多年时间。如果由一个人雕刻,需400年才能完成;还有一样是象牙席,雍正时由广州牙匠编织,先把象牙做特殊处理,再制成薄如竹篾的象牙条,然后编成席。据记载雍正时共做了5件,现在有3件传世,每件长216厘米,宽139厘米。两件藏在故宫,另一件流落在山东。

宁寿宫附带建了一个花园,与坤宁宫后的御花园和慈宁宫前的花园,是故宫内廷的三大花园。作为皇家御园,这三座花园都建造精美,颇具匠心,充分应用了中国传统营造园林的方法,既有与主体建筑的对称,又有局部、细节之处的不对称。布局错综复杂,给人的感觉和谐舒适。

紫禁城上的角楼

故宫的四角,建起四座高大的角楼。角楼最初的功用是与护城河及城墙构成防卫系统,紫禁城的角楼则以观赏为主。从城墙墙脚地面到角楼顶端高27.5米。屋顶有三层檐,共用六个顶组成,形成多角多檐、多层脊的造型,使角楼的轮廓具有玲珑绚丽、参差错落之美,又显得端庄雄伟,气势不凡。角楼在城墙转角处,又以城墙下的护城河水为对景,与落在水面上的倒影相辉映,从河对面望去,恍若仙境。

故宫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宫殿,也是中国现存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宫殿。当年的建筑者们精心设计、建造,给我们留下这样一座建筑艺术的宝库。在故宫中游览,既见识了封建王朝最高的政治中心和帝王的居住地,又可以集中了解古代的建筑文化。

颐和园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这里原是许多泉水汇成的一处天然湖泊,叫做“瓮山泊”,旁边有座山叫瓮山,附近都是水田,风景酷似江南。从金朝开始,金世宗完颜亮就在这里设置行宫。元代定都北京后,由郭守敬主持,把昌平的神山泉水和沿途流水引到湖中,使瓮山泊成为大都宫城内用水的蓄水库。到了明代,湖中植满荷花,周围水田中广种水稻,并在岸边兴修亭台楼阁和佛寺、道观,使国都的西北郊出现了一个风景如画的江南景区,成为吸引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清乾隆年间开始花巨资在这里修建清漪园,作为皇家园林和行宫。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被毁。1888年,慈禧重修时改名为颐和园,从1903年起,她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这里。重修的颐和园与清漪园大体相同。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面占到全园的3/4,建筑集中了全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这里既有湖光山色,又有园林景色,园内各种风格的建筑群,既自成一体,又互相联系,同时巧妙地借来西山和玉泉山作为背景,把人工建筑和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堪称我国园林艺术的典范。

昆明湖原为瓮山泊,乾隆时改名,足效仿汉武帝为了征讨昆明,在长安挖昆明湖,操练水军之意。整个昆明湖被长堤分隔为三部分,每一部分湖水中间都有岛屿,相传这是模仿神话中的海上仙山蓬莱、方丈和瀛洲。东面湖上是南湖岛,又叫蓬莱岛,明代时岛上就建有龙王庙,光绪时重建。慈禧曾把这里作为阅兵将台,在这里检阅北洋海军演习水操。十七孔桥把南湖岛和东岸的廓如亭系在一起。

十七孔桥和南湖岛、廓如亭、铜牛等景点一起,组成了颐和园东南部的一个景点。十七孔桥得名于桥下的十七个券洞。中间的一个券洞最为高大,由此向两侧逐渐缩小。从东西两端分别向中间的券洞数去,桥洞的数目都是9个。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封建皇帝也被称为“九五”之尊,因此,十七孔桥券洞数的设置正反映了古人的这种思想。和颐和园中的其他石桥一样,十七孔桥的桥孔两侧,装饰着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栏杆。石柱头上还装饰着石狮。这些狮子各具形态,而且数目众多,据统计共有544只,是我国现存园林石桥中雕刻石狮最多的一座石拱桥。

玉带桥

昆明湖的北岸修筑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它把万寿山前后的建筑物连接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长廊共273间,是我国园林建筑中最长的廊道。廊顶梁枋上画有西湖风景、历史人物、山水花鸟等共14000多幅,因而又称画廊。走在长廊中,一边是昆明湖的潋滟波光,一边是万寿山的富丽宫殿,真如置身仙境一般。

万寿山原名瓮山,乾隆为了庆祝其生母的60寿辰,将其改名为万寿山。颐和园的建筑主要集中在万寿山上。前山上沿着上升的山势,一层层地建了许多气势雄伟、金碧辉煌的宫殿楼阁。主要建筑有位于中轴线上的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排云殿足慈禧在颐和园里庆祝寿辰接受朝贺的地方。排云殿后面足佛香阁,仿照武汉的黄鹤楼建造。阁的台基高21米,加上阁自身的高度,共有41米,比万寿山顶还要高,这里是全园的制高点和中心。万寿山顶上足智慧海,意为赞扬佛的智慧如海。这一建筑包括柁、窗,它们都是砖石结构,外面镶有五色琉璃砖,整个建筑没有一寸木材,故称为“无梁殿”。琉璃砖上刻满了成排的小佛像,但是现在这些小佛像的脸上都残缺不全,这些伤痕足1900年沙俄入侵时在这里抢劫破坏造成的。后山中轴线上有藏式建筑四大部洲,被称为“小布达拉宫”。在中轴线的两旁,分布许多建筑。颐和园的建筑的精华都集中在万寿山上。

万寿山后的山脚下,是人工挖凿的河,通称后湖,沿湖两岸是具有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苏州街。窄窄的沿湖路,曲曲折折,两岸的红色建筑倒映在绿水中,穿梭来往的服务人员穿着传统服装,重现江南的风情。

在这些主体建筑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万寿山东北的谐趣园。这是仿照无锡寄畅园建造的,建筑风格自成一体,是颐和园的“园中之园”。乾隆六次下江南,每次都要到寄畅园游玩,喜爱至极,终于在颐和园里仿建了一处。原名为惠山园,因为乾隆有诗序中说:“一亭一径,是谐其趣”,因而在重修时改名为谐趣园。

相比于昆明湖北岸那些富丽精致的建筑,西堤的景色就以清幽为主。西堤就如杭州西湖的苏堤,整个西堤被断开六处,再用汉白玉的石桥连起,与堤上遍植的烟柳形成“六桥烟柳”的美景。这六座桥都有自己的名字,从南到北依次是:柳桥、练桥、镜桥、玉带桥、豳风桥、界湖桥。除玉带桥和界湖桥之外,其余四桥都建有凉亭,这些凉亭形态各异,但又都足雕梁彩绘,绚丽美观。亭中设有坐凳,可以在高处临湖观景,享受习习清风。

六桥的景色各具特色,玉带桥以桥形优美而名气最大,当年乾隆皇帝最爱玉带桥,形容它为“螺黛一痕平铺明月镜,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帘”。现在,玉带桥的名声更扩大到世界,国外的桥梁专家也对它赞不绝口。美国纽约的狱门桥就是仿它而建的。界湖桥因处于河、湖的分界线上而得名,柳桥因柳色清新令人驻足,练桥以堤岸如带使人流连忘返,镜桥处于两湖之间,状如一镜;豳风桥的南侧,原有农舍一片,水边桑树成林,酷似江南农村,景色与《诗经·豳风·七月》中的诗意相近,因而得名。

在颐和园,一步一景皆有许多传说或者典故,一砖一瓦都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在这里游览,亲近山水,又贴近历史人文,在休闲中感受到艺术与历史的精华。

天坛

帝王郊祀足一种祭祀的大典。古代祭祀对象有皇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社稷、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日等。汉武帝定郊祀之礼,冬至在南郊祀天,夏至在北郊祭地,所以称祭祀天地为郊,表示敬事上帝。古人认为这是国家大事,所以在各种礼仪中置于首位,称为“五礼之首”,从汉代以后一直延续下来。

天坛的建筑形式及相关的数字、装饰都与天地、四季相关,凸现了祭祀之所的特点,也反映了君权神授的皇权思想。从平面上看,天坛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在南北中轴线上有两座祭坛,北面为祈谷坛,南面为圜丘坛,二坛中间砌墙隔开。祈谷坛的中心是祈年殿,圆形,殿顶共三重檐,上层为蓝色,代表上天;中层为黄色,代表君主;下层为绿色,代表臣民。乾隆年间修缮时将三层檐都改戍蓝色琉璃瓦。殿内柱子的数目与天象相关,中间四根龙柱,象征四季;中层十二根金柱,象征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加起来二十四根,象征二十四节令。三层相加二十八根,象征周天二十八星宿。殿内正中地面上的平面圆形大理石,有黑色纹理,自然形成龙和风的花纹,俗称“龙凤呈祥石”。1907年,祈年殿东配殿新设祭天乐舞馆,用207个乐手塑像再现清代皇室祭天乐舞的场面,同时播放由天坛保存的中和韵乐乐器演奏的“祭天大乐”录音。

圜丘坛是祭天的地方,明代嘉靖皇帝时始建。圜丘坛是露天的圆形建筑,共分三层。由于古代把一、三、五、七、九等单数称为阳数,又叫天数,九足阳数中最高的,常被用来表示天体的至高至大。圜丘坛所有的石板、石栏、栏板,以及四面的台阶都与九有关。例如,坛中心是一块圆形的大理石,名为“天心石”,从中心向外,三层台面,每层铺九圈扇面形状的石板,上层第1圈是9块,第2圈是18块,第3圈足27块……以此类推,到第9圈是81块。又如四面栏板,上层是72块,中层是108块,下层是180块,共360块,正合周天360度。台面中心的天心石又叫“亿兆景从石”,亿兆是形容百姓之多,“景”即影,“景从”是紧相追随。因为站在天心石上的人,听到自己的声音,觉得格外响亮,仿佛是有亿万人在应和。皇帝把这看成是天下万民对朝廷的归心和响应。其实这足利用了回声原理,天心石的半径较短,声波传到四周石栏,迅速反射回来,回音太快,只有0.07秒,与原音混在一起,就会使发声者觉得自己的声音特别响。

圜丘坛北还有一处建筑,叫皇穹宇,是存放圜丘坛祭祀牌位的地方。皇穹宇也是圆形建筑,殿顶是美丽的穹隆圆顶。殿内彩画用描金和沥粉贴金手法,辉煌华丽,在当时建筑中独树一格。皇穹宇外面有一道圆形围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两个人如果分别站在东西两端墙根,一个人靠墙说话,声浪就会沿墙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头,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从皇穹宇到围墙南面的琉璃门之间有一条石板甬道,在皇穹宇南台阶前由北而南第一、二、三块石板,叫做三音石。站在第一块石板中央,面向殿内拍一下手掌,可以听到一声洪亮的回响,站在第二块石板上照样拍一下手掌,就会听到两声回响;站在第三块石板拍一下手,可听到三声回响。这是因为三块石板在这道圆形围墙中心,所以不论站在哪块上击掌一次,都能听到它的回音;只是由于音波从围墙折射回来的距离不同,才会听到次数不同的回音。

祈谷坛和圜丘坛之间,由一条长360米、宽近30米的大路连接起来。因为路下有—条隧洞与大道立体交叉,所以此路称为“丹陛桥”。桥面中间是“神道”,两边是“御道”和“王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祭天用的牛羊猪鹿等牲畜则从桥下的牲道由西向东穿过,被送到宰牲亭屠宰,所以这里又叫鬼门关。

明清时祭祀每年举行三次,由皇帝亲自主持,正月上辛日到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祈祷上天保佑五谷丰登;四月吉日到圜丘坛为百谷祈求膏雨:冬至到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登。大祭时,主祭皇天上帝,配祭皇帝列祖列宗,以及日月星辰、云雨风雷。

祭祀提封建时代国家的大事,在黎明时就开始,圜丘坛内墙外设三个灯柱,悬挂大灯笼,同时要焚松柏木、檀香木,香烟缭绕,火光照亮全坛。由60多件乐器组成中和韶乐,配合祭祀的不同仪程演奏不同的乐章。整个祭祀过程不可以有一点点儿的小差错,否则有关大臣就要被革职查办。

现在,天坛仍是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2003年,奥运会会徽的揭晓仪式就在天坛举行。平时,人们也爱来这里参观风格独特的建筑,在回音壁、天心石感受古人的聪明智慧。天坛的主体建筑之外,还有大片的绿地。天坛内有松柏万余株,其中树龄在300~600年以上的约有2600多株。相传于1420年前所植的九龙柏,高10米,胸径1.2米,树干表面凹凸花纹似群龙绕柱。

天坛是中国目前现存最大的祭坛建筑群,现在已成为天坛公园。天坛公园是附近居民休闲的场所,尤其是附近的老年人常聚在这里一起唱戏、拉弦,颇有北京风情。

圆明园

圆明园与颐和园同在北京西郊,在明代时已经被辟为私家园林。清朝康熙皇帝把它赐给了四子雍正。雍正继位后,大事兴建,在圆明园里建成了28景,他也常住园中。乾隆在此基础上扩建成了40景。并且增建了长春园、绮春园,合称圆明三园。我们现在所说的圆明园就是这三处园林的总称。嘉庆皇帝继续扩大三园的范围,增添建筑,使圆明园成为北京西郊园林景区中最大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占地350公顷,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的面积相当于一个颐和园。而如此阔大的水域完全是人工开挖的。圆明园所处之地,既无山也无河流通过,只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挖地三尺即可见水,这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只能采用挖池堆山的办法,营造山水园林的环境。圆明园中最大的水域叫福海,宽达600米,此外还有众多的中小水域,回流不断的小溪如同流动的纽带经这些大小水面连成一个完整的水系。挖凿水面产生的泥土就近堆山,大小山丘加起来占了全园的1/3。不过,这些山丘都不高大,圆明园还是以水景为主的。

在这美丽的山水之间,是一组组的大大小小景区、景点,共120多处。景区、景点之间,按私家园林的惯例,通常是通过矮墙和长廊隔断,通过曲折的石径和粉墙上的花窗、漏窗相联。但是圆明园中的景区、景点之间却被曲折的山丘隔断,又通过蜿蜒的河道或通道相连。这些景区、景点像一个个大小不同的园中之园,既相隔又相通,组成一座以平原水景为主的庞大园林。

圆明园的另一明显特点就是借用各地的名胜古迹。乾隆六次下江南畅游,都随身带有画匠,摹画下他喜好的山川名胜,带回北京仿造。圆明园仿杭州西湖景点的就有曲院风荷、平湖秋月等六处,还有苏州的狮子林、买卖街,南京的瞻园和扬州的瘦西湖等。

圆明园中还有一处欧洲风格的宫苑式景区,统称为“西洋楼”。“西洋楼”建于乾隆年间,由几位在中国传教的法国、意大利、波希米亚的传教士设计,由中国工匠精心施工建造。这些建筑物是当时欧洲盛行的巴洛克风格,用石料建造,外部充满雕刻装饰。宫殿之前有几处大的喷水池,四周植物是排列成行的大树,修剪整齐的绿篱,及鲜花组成的几何图案。考虑到中国的国情,西洋楼的喷水塔做成了中国佛塔的形状,用鸟兽形象代替了西方的裸体人像雕刻,一些石雕装饰上也用了一些中国的纹样。中西方建筑和园林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如此集中的结合在一起了,这对当时闭关自守的清政府来说也是一次大的突破。

圆明园中的建筑类型多,功能齐全,可以满足帝王游乐休闲以及处理政务、祭祖、拜佛、读书等各种活动。圆明园正门由六部朝房,二宫门有正大光明殿,是皇帝朝会听政的地方。九州清晏区是皇帝宴请宾客的场所。从雍正到道光的历代清帝,都长期在园中居住,并举行朝政宴会,使圆明园成为仅次于紫禁城的政治中心。当时许多外国人被邀请到圆明园,亲眼见过圆明园的外国人盛赞它为“万园之园”,英国皇家建筑师钱伯斯称圆明园是“从大自然中收集最赏心悦目的东西,组成一个最动人的总体”。

圆明园不仅建筑精美,景色优美,还有豪华的室内装修,讲究的陈设。这里摆放着从全国收集来的罕见的文物、珍宝和图籍。如法国大作家雨果所说,“把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宝物都集中起来,也比不上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建筑。”

但是这样的一座园林建筑中的奇珍,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遭到了英法联军的疯狂抢掠,被彻底的毁坏。园中的大量珍贵文物至今仍流落在国外,被博物馆收藏或在国际文物市场上被不断拍卖。清朝宫廷画师所绘的圆明园盛期的写景图《圆明园四十景》仅存的一套也被收藏于法国巴黎的国家图书馆中。

1900年,已是断壁残垣的圆明园又遭到八国联军的劫掠。之后,附近的贪官、兵痞、流民长期进入园中拆毁、盗卖石料,把木材、树木烧炭出售,使圆明园彻底成为一座荒园。

经历了几十年的劫难与破败的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只存留在文字与绘画等作品中,后人只有靠想像来识得它的样子。

在20世纪50年代,圆明园又开始逐步得到清理、保护。北京政府在这里广植树木,先用大片的绿化保住原有的地貌环境。20世纪80年代,圆明园的东半部得到修整,圆明园遗址公园也成立,对公众开放。圆明园一直没有失去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它残留的西洋楼石柱成为经典的形象,出现在历史书的封面上,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这是在中国人心中的一座永不消逝的世界名园。

今天,圆明园中的水面、河道都已经得到了清理,水中种植了大片的荷花,湖面上有材质、形态各异的桥梁,比如,铁质的红色九曲桥,木质的浮桥。西洋楼废墟仅存的皇帝宝座的台基和宝座后的石雕屏风,及两侧巴洛克式石门,虽残破不全,却依然精美,体现出恢弘的皇家气势。园内也新建了少量的亭榭建筑。大面积的还是山水绿树。在这里可以让心灵得到绿水的洗涤,也可以凭吊国家与民族的荣辱兴亡,感慨文明经受的灾难,将更加意识到保护文明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最近,北京市政府综合多方面的意见,做出了重建圆明园的规划方案,全面整理,并选择若干重点景点重建,力求恢复昔日皇家园林的风貌。圆明园终于可以恢复一些盛时的容颜。

八达岭和居庸关

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御性建筑工程,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的长城,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如果把各个朝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最早修建长城的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也有人认为是齐国。

长城的用途主要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在古代作战主要靠骑兵和步兵的条件下,高大的城墙便成为安全的屏障,由军队把守就更难逾越。长城的修建也保障了通讯和商旅往还的安全。秦汉时期北部地区有庞大的直道和驰道,汉代又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文书的传递、使节和商旅来往都需要保护,长城烽燧就是沿着这条大道修筑的。

北京市境内现存的长城是明代建造的,明朝十分重视北方防务,朱元璋开国的第一年,就派大将军徐达修筑北京居庸关等处的长城。此后共计大规模修长城达18次之多。明长城的特点是:在重要的关隘地方,特别是居庸关、山海关、雁门关一带修筑了好几重城墙,多的达到二十几重。并在长城南北设立许多城堡、烟嫩(烽火台),用来撩望敌情,传递警报。清代统治者入关以后,由于对北方少数民族以笼络为主的政策,长城就失去了防御的意义,大规模修筑长城也就停止了。

八达岭是现存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八达岭在延庆县境内,处于西山与君都山相交的一条关沟北口。西山属于太行山脉,君都山属于燕山山脉,这条关沟全长18.5千米,足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之间的通道。这条沟里共设四重关门,第一重关是南口,第二重关是居庸关,第三重关是“上关”,第四关也是最北的关就是八达岭,因在关沟之北,古称北口。上关早已废弃,所以八达岭就成了居庸关的门户。这里南面通向南口、昌平、北京,北面通向延庆,西面通向沙城、宣化、张家口,可谓四通八达,所以叫八达岭,元代已有此称呼。

八达岭关城是一个不规则的四方形,东西两边各有关门一座,东门题写“居庸关镇”,西门题写“北门锁钥”。关城两侧长城的墙基宽约6.5米,顶宽约5.8米。墙顶铺砌三四层城砖,表层是方砖。墙顶外侧砖砌高仅2米的垛口,每个垛口的上部有撩望口,下有射洞,可射击敌人,墙面上还设有排水沟和吐水嘴。在长城布局上,八达岭一段仍属于内长城,站在八达岭上可以看见不远的地方又有一道皇城和烽火台遗址,叫做“外边”,属于前线。

这样雄伟的长城需要砖石材料量也非常大,古代修长城时,就地取材,开山取石,凿成整齐的条石,内填灰土和石灰,非常坚实。明朝长城的重要地段用砖石垒砌,就地开凿厂烧砖瓦,采石烧石灰。

八达岭长城是内边长城最为坚固完备的一段,修建在高山深谷,巨型的花岗石条规格一致,作为墙体高大坚实,构筑技术也达到很高水平。坚固的城砖,精美的砖雕石刻,显示出当时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

万里长城不仅是中国的标志,也是地球上的标志性建筑,中外游人都慕名到长城参观。毛泽东同志的名言“不到长城非好汉”就流传甚广,登临长城成为人们心中的梦想。八达岭长城向游人开放后,成为北京的游览胜地,与故宫一起成为北京的标志,成为到北京的游人必去之处。

八达岭不仅有逶迤雄伟的长城,附近也遍布名胜古迹,有“关沟七十二景”的说法。弹琴峡、仙枕石等都是七十二景中的佳胜,传说为杨家将遗址的风景点金沙滩、点将台、五郎像、六郎影等,更是令人向往(但其实杨家将并没有和契丹在这一代作战)。从南口进入关沟后,两侧重峦叠嶂,苍松翠柏,山花野草,景色十分优美,这就是著名的居庸叠翠,明成祖朱棣设北京八景,把它列于首位。有乾隆题“居庸叠翠”碑,位于居庸关南六七里处。

明十三陵

古人普遍认为世上万物皆有灵,人死只是肉体的消亡,灵魂却依然存在,只不过是离开现实世界到了“冥间”,所以古人对丧葬看得十分重要。人死后,入土为安,坟墓是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的住所,称为“阴宅”,理应像“阳宅”一样予以重视。但是一般百姓不可能大建坟墓,有条件讲究厚葬的多是王公贵族,而达到极至的非帝王莫属了。帝王的陵墓往往在他们即位之后就开始选地营建,而且不惜血本。

在明十三陵中,各个陵墓的规模大小不一,一般来说,皇帝在位时间长,世道也太平,就有充足的时间来修建,明成祖的长陵修了18年,世宗永陵修了12年,这些陵墓的规模就较大,地面建筑也比较豪华。皇帝在位时间短,生前没来得及建陵,死后葬期紧迫,陵墓规模小,工程简单。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生前没有来得及建陵,死后就葬在她的田贵妃墓中,称为思陵。

十三座皇陵既独立又互有联系,它们有一个总体规划,有一个总的陵区入口和一条共有的神道。整个陵区约有40平方千米,正门在南面,名为大红门。它的前面还有一座五开间的高大石牌坊,是整个陵区的标志。进入大宫门,又一座高大的四方形碑亭,石碑上刻的是朱棣的子孙为他歌功颂德的碑文。经碑亭向北即进入神道,两旁分列着狮、骆驼、象等6种石兽共12对,以及文臣武将等3种立像共6对,这18对石雕分列神道两旁,十分壮观。神道尽头是一座棂星门,进门后还需经过两座石桥才有道路分别通向各座皇陵。

占据陵区最重要位置的是朱棣的长陵,位于天寿山南麓,此处的山势除了北面之外还向东西两侧绵延,形成一个三面环抱的、南面开阔的小盆地。长陵就坐落在这块小盆地的北面山脚下,坐北朝南。长陵在形制上完全模仿朱元璋在南京建的孝陵。建筑分三个院落,最前面是陵门与凌恩门组成的第一进院落,第二进院落中坐落着长陵的主要祭祀大殿凌恩殿,面阔9间,采用的是最高等级的屋顶,尤其是大殿立柱、梁枋等全由名贵的楠木制成,而且所有的立柱都是整棵的楠木,直径最大者达1.7米。凌恩殿与故宫的太和殿几乎建于同一时期,同为皇帝享用,一个为生前,一个死后;同样坐落在三层石台基之上。只是凌恩殿的规模要比太和殿小一些;第三进院落里有方城明楼和宝顶,在宝顶下面才是明成祖的地下墓室。

长陵的墓室至今没有发掘,但从定陵我们可以见到明陵地宫的基本风貌。定陵是明神宗和他两个皇后的陵墓,经6年才建成,规模较大,但是地面上的建筑几乎破坏无存,只剩下后面的方城明楼与宝顶两个部分。定陵地宫位于宝顶下面27米深处,由前、中、后殿及左右两间配殿组成,共5个墓室。整个地宫全部用石料建造,各个墓室之间有通道和石门相连,地面用上等地砖铺砌。殿堂全部是石结构,拱券式顶,没有一根梁柱。放置明神宗和两位皇后的棺椁的后殿,高达9.5米,长30.1米,宽9.1米,是最大的一个殿堂。在这里发掘出了3000多件随葬品,其中有金冠、金壶、金爵、凤冠等极其珍贵的文物。金冠是用金丝编制成的,冠顶盘有一对金龙。凤冠上镶有宝石100多块,珍珠5000多颗。在定陵博物馆中可以看到这些珍宝。

十三陵中已对游人开放的是长陵、定陵、昭陵,近年来又重修了永陵。其他陵寝均为原貌,过去这些陵区可以随意进入,近年为了防火,渐渐封闭了。十三陵每个陵寝前都有与陵同名的村落,居住着当年守陵人的后代,村里很多老者都能对十三陵的传说和每位皇帝的生平说上一段,这些才是游览十三陵的最大收获。

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面的永定河上,这是一座因为桥上的石狮子而闻名于世的古桥,也是我国北方最大、保存较好、建筑技术精湛的一座古桥。

桥往往因为所在的河而得名,卢沟桥即是如此。卢沟桥所跨越的永定河,发源于山西,途经北京、天津,注入海河,流入渤海。由于河水汹涌,经常改变河道,被人们称为无定河。清朝康熙年间,人们疏浚河道,砌筑了河堤,才改名为永定河。因为途经黄土高原,河水中的含沙量仅次于黄河,色黑,因此也被人们称为是卢沟河,“卢”是黑,卢沟桥始建于金朝,当时卢沟桥是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的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重要渡口。最初,只有船渡,然后又先后修筑了浮桥和木桥。后来加上经济发展、及军事的需要,金世宗时,修建了卢沟桥。历时3年方才建成,被朝廷命名为广利桥,但是因为它常卧在卢沟河上,人们习惯上仍称它为卢沟桥。此桥也正以这个名字被世人熟知。

卢沟桥两侧的石柱上都雕刻有石狮,这些狮子有大有小,有雌有雄,神态也各不相同:或昂首向天,或低头看桥,或两相对视,或回头顾盼,或抚弄绣球,或嬉戏幼狮,个个神情兼备,栩栩如生。慕名到卢沟桥来的人,一个主要愿望就是欣赏这些狮子。有句谚语叫“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人们用它来形容那些说不清楚的事物。狮子的数目也的确没有定数,曾有人统计,桥上的狮子共有485尊,但是又有人重新统计后说狮子共有502尊。之所以会数不清楚,一方面是因为一般的游人在数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专注于欣赏这些形态生动的狮子,而忘记了计算数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些小狮子或爬在大狮子的背上,或搂在大狮子的颈上,或伏在大狮子的身后,或躲在大狮子的胸前,有的仅露出眼睛,有的仅伸出一张嘴,所以给准确统计造成很大困难。不过这种数不清楚更为到卢沟桥游览的人们增加了一番妙趣。在数与忘之间,更感受到雕刻艺术的精湛。

在元朝时,卢沟桥就已经扬名到欧洲。马可·波罗对卢沟桥极为推崇,在他的游记里,他称卢沟桥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颐和园里的十七孔桥也是仿照卢沟桥建造的。卢沟桥建筑的精美使它也成为文人吟咏、作画的题材。金代诗人元好问、宋代文学家范成大等,都曾用诗句赞美卢沟桥。明代画家王绂所画的《卢沟晓月图》一直受到人们的赞赏。清朝的许多达官贵人、名人贤士,都曾到卢沟桥游览。乾隆皇帝亲自前往卢沟桥观览,并题写了“卢沟晓月”的石碑。这块石碑至今仍立在卢沟桥东头的御碑亭内。

卢沟桥是南来北往的人们的必经之地,两侧桥头多旅舍驿馆,行人清晨起来,天色初曙,尚见疏星晓月,岸边柳树的倒影,掩映着水中的桥影,在来去的人们心中引起无限的感慨,所以“卢沟晓月”成为一大名胜,被乾隆皇帝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现在,卢沟桥已经成为著名游览景点,桥下人们又开始览水,将重现“卢沟晓月”的美景。

独乐寺

独乐寺坐落于蓟县西关口北面,始建于唐代,重建于辽代统和二年(984),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据说安禄山叛唐,就是在此处誓师。他喜独乐,而不愿与人共乐,故以“独乐”二字为寺命名。山门的门楣上,悬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匾,上书“独乐寺”三字,据说这三个大字出自明朝奸相严嵩之手。

安禄山的誓师之地是否确实在此?独乐寺之名真是安禄山所起吗?这中间可能有附会痕迹。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安禄山就是在这里誓师,然后起兵反唐,从而导致唐朝由盛而转衰。之所以独乐寺以“独乐”为名,其实就是用来讽刺安禄山宁愿独乐,而不愿与民同乐的意思。不过最重要的是:独乐寺确实是大陆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也曾经是清代帝王到清东陵祭拜的中途休息之地。且不论独乐寺三字是否为严嵩手书,但确有一些名家在此留下了墨宝,唐代诗仙李白就是其中一个。独乐寺的主体建筑为观音阁,阁中供奉的是大陆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这块“观音之阁”镏金匾据说是李白手书。

作为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作,独乐寺中最有代表性的也正是山门和观音阁。山门屋顶为五脊四坡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古代称这种顶叫四阿大顶,出檐深远,檐角如飞翼。山门正脊的两端是两个状似龙嘴,似鱼非鱼、似鸟飞鸟的东西,名为鸱吻。鸱吻最早流传于汉代,据说是龙生九子之一,能够喷水、镇火,古代劳动人民把他放在这里,说明我们的先祖很早就有了防火的意识,与明清时向外翻转的龙尾不同,这里正脊两端鸱吻尾向内翘,这是早期鸱尾的实证。

观音阁外观为二层楼阁形式,内部却足三层,通高达22.5米。室内中央部分是一个贯穿三层的空间,供奉着一座高达16米的观音菩萨塑像。观音头上还顶着10个小佛头,象征观音的法力无边,因而又称为十一面观音,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泥塑。

人进入殿内,需要仰视才能看见佛像,在光线昏暗的高阁内,只有上层门窗投射进来的光线照亮观音的头部,大大增添了宗教的神圣气氛。观音塑像两侧胁侍菩萨和山门内天王像等都是辽塑,塑工十分精致。观音阁下层四壁布满了明代画师所绘的罗汉像,山林泉石和世俗生活等壁画。

观音阁建成以来已有1000多年历史,经历过近30次地震,其中有3次地震达到8级,震中就在蓟县县城附近,虽然寺内房屋坍塌了多次,观音阁却屹立不倒,只在二层灰泥墙上有几条小裂缝。

观音阁的防震能力来自何处?原来,全阁的整体木构件采用了双层套筒式木构架,内外两圈柱框,中间用枋子联成整体,同时再加斜撑,这样整个构架就稳固了。此外,上下柱框之间还夹了一层斗拱,这层斗拱所组成的结构层,既牢固又没有固定死。各拱枋之间采用榫接法,地震时榫卯之间的摩擦力可以抵消部分地震力。两层套筒之间的空井遇震后可能变形,设计者又在长方形平面的空井上层加四根抹角的枋木,把长方形平面变成扁长的六角形平面,在四角留出四个三角形,便减少了变形的可能性。

承德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区北部,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和著名文物风景区。在清朝时,它是清政府在北京城之外的另一个政治中心。现在已列入联合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才完工,历时87年,整个山庄的设计依照前宫后苑的传统格局,宫廷区在前,园林区在后,园林区又因为地貌和景观的不同分为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岳区等景区。

宫廷区位于山庄的南端,包括三组并列的宫殿建筑群。分“前朝”、“后寝”两部分。前朝最主要的大殿是澹泊敬诚殿,澹泊敬诚殿全部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而又叫“楠木殿”。每当夏季来临,殿内楠木便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寝宫的主殿所处地势高峻宽敞,四周山岭环抱,每逢盛夏,十里平湖,微风送爽,因此被康熙命名为“烟波致爽”,列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首。整个宫廷区拥有的宫殿建筑群的数量和规模是所有皇家园林中最大的。但这里所有的建筑都不高大,各房之间还以回廊相连,使房屋保持低平而舒展的姿态。屋顶全部用灰瓦,梁枋、门窗不施粉彩,保持原木本色或略施雅色。整个建筑与周围山水环境十分协调。

湖泊区位于山庄东南,湖水总称为塞湖,由热河泉水、山谷瀑布和雨水汇合而成。湖岸自然曲折,没有经过人工处理。宽阔的湖面被洲、岛、桥、堤分割成几个湖区。仿西湖苏堤而建的芝云堤横穿湖中心,连接湖中的三个岛屿。湖中莲荷如盖,沿岸柳绿花香。湖泊区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建筑类型,分别建在各个岛屿上。这里最有代表性的景点是金山亭和烟雨楼。金山亭周围的地貌和建筑群形态很像江苏镇江金山寺,金山亭是湖区的最高点,登临此亭可以俯瞰湖区和西、北两面的平原区、山岳景区,眼前视野开阔,可观烟波浩渺,亭台水榭,又可饱览苍翠山色,欣赏森林草原。

避暑山庄普宁寺大乘阁

烟雨楼是仿照嘉兴南湖中的烟雨楼而建,位于湖泊北面的小岛上,岛上沿岸垂柳拂地,上有一处院落,楼阁亭台高低错落,近得水中倒影,远有山景相衬,从四个不同方向都构成了美丽的画面。烟雨楼与金山亭隔湖相望,互为对景。

平原区是一块狭长的平地,主要景点是万树园,种植各种名贵树木。园内没有任何建筑,只是按照蒙古习俗设置蒙古包和活动房屋。万树园中有专为皇帝设置的蒙古包,叫做御幄,直径七丈二尺,搭架的梁柱涂金漆或者朱漆,并饰有各种花纹。上面盖三层毡布,第一层上是厚毡,第二层是麻布,第三层是四周绣黑色图案的布幔,幄内张挂壁毯地上铺白毡,顶上挂着各种精美的宫灯。包内设有地平、宝座、脚踏等各种精致家具。清帝来山庄必定要在这里举行宴会和游乐活动。平原区西部有文津阁,是皇家七大藏书楼之一,仿照宁波天一阁而建。

山岳区的面积占到整个山庄的4/5。这里山势的特点是连绵而深厚,没有奇峰峭壁与悬崖险壑,山上土质肥沃,树木郁郁葱葱。区内没有纵横山道并散置20余处寺庙、园林等建筑群。这些建筑疏落地分置于山岳各处,除四处在山顶以外,都隐蔽在山谷中,随地势变化配置殿堂楼阁、轩厅、亭榭,布局灵活。建筑外观朴素而不奢华,与山岳环境相协调,尽显自然本色。这里著名的景点有梨树山谷,种植万株梨树,品种多样,每到春季,花香袭人,花色如雪。山岳区西南山顶有一巨大的石棒槌斜立,棒槌高仅40米,顶部直径15.04米,根部直径10.7米,生成300万年以来,一直耸立不倒,为承德的一大奇观。每当夕阳西下,东西诸峰都已经笼罩在暮色之中,惟有此石映照夕辉,呈金黄色,倚天耸立,如美丽的剪影一般。

避暑山庄在一座山庄中同时包含了四个景区,有院落和建筑群组成的宫廷区,湖泊区极富江南水乡情趣,平原区展示了大漠草原风光,山岳区则气势雄浑,景观各异,却又相映成趣,融江南的妩媚与塞北的磅礴于一体。

在避暑山庄东部和北部丘陵起伏的地段上,是著名的“外八庙”。山庄内的建筑,一律青砖灰瓦,追求一种古朴自然的风格,但周围的“外八庙”,却是采用金色琉璃瓦,甚至用鎏金鱼鳞瓦覆盖,远远望去,巍峨壮观,金碧辉煌,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与古朴典雅的避暑山庄形成鲜明的对比。

外八庙实际上有12座,因为其中8座寺庙有朝廷派驻喇嘛,由理藩院发放银饷,且地处塞外,所以习惯上称为外八庙。外八庙主要是藏传佛教寺庙,其建筑精湛,风格各异,是汉、藏文化交融的典范。在这里可以依稀感受西藏布达拉宫的气势,一睹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雄奇,领略山西五台殊像寺的风采,欣赏新疆伊犁固尔扎庙的姿容,还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大的木制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赵州桥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的浚河上。赵州桥是中国现存的建筑时间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石桥,在中国和世界桥梁建筑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建于隋代,由名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这座大石桥。

赵州桥建成后,唐、宋、元、明、清各代都对桥进行过维修或加固,至今已有了1400年的历史,依然很坚固,与其科学的设计、施工是分不开的。赵州桥所采用的坦拱和敞肩拱的桥梁建筑形式,这在世界上还是首创。它全长64.4米,却是单孔。它的桥身是一段圆弧,打破了中国过去建桥仅采用圆拱和半圆拱的惯例,是中国桥梁史上的一大创造,这种圆弧形的拱,在桥梁学上被叫做坦拱。由于拱脚宽、拱顶窄,大大增加了稳定性。这种较为平缓的圆弧坦拱,也使桥面的坡度变小,仪为65度,免去了行人和车辆上坡下坡的困难。

赵州桥的另一独创在于它的主拱两侧的拱肩,并非实心而是各建了两个小拱,这种形式被称为敞肩拱。敞肩拱的形式,节省了石料,减轻了桥身重量,增大了桥梁的过水能力,同时又使桥的造型变得更为轻灵、秀丽。赵州桥的这5个拱洞在筑砌方法上也很独特,使每一个拱券自成体系,各自独立,如果哪—个拱有所损毁,需要修补,不会牵连旁拱,十分方便。同时,两个拱肩之间又衔接十分紧密,使整个桥梁浑然一体,坚不可摧。

赵州桥不仅在技术上独到创新,装饰艺术也极为精美。桥的主拱顶上刻有龙头形的龙门石,拱侧点缀着刻成莲花状的昂天石。桥面左右两侧的栏板,望柱上都刻有龙兽、竹节和花卉等图案。这些惰代石雕风格浑厚、隽逸,为轻盈、灵巧的赵州桥又增添了几分秀色。

不仅有历代的诗篇为赵州桥增色,它还笼罩着神秘的气氛。在桥面东侧有一溜小坑,一道沟痕和稍大一点的坑。在桥下的券洞上有五个手指印。传说赵州桥提鲁班师傅带领神工、天丁,在一夜之间修建起来的。因为桥修得快、建得好,乡亲们十分赞赏。但足,这却惹恼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和宋太祖赵匡胤。张果老骑着毛驴来了,赵匡胤拉着小车也来了,叫嚷着要与鲁班比个高低。鲁班看出来张果老毛驴背上的褡裢中装着太阳和月亮,赵匡胤的小车上装着四座大山——泰山、华山、嵩山、恒山,心里有些发毛,担心石桥承受不了如此大的重量。可是,这二人非要比,说如果输了情愿把毛驴和小车送给鲁班,鲁班想了想,大手一挥:“比就比!”于是,张果老倒骑毛驴上桥了,接着小车也上桥了,石桥开始摇晃。鲁班一个箭步跳到河中,用一只大手撑住石桥,石桥停止了摇晃。随即,鲁班、张果老、赵匡胤连同毛驴和小车都不见了,只有驴蹄印、车道沟、膝盖印和手指印还清晰地留在桥上。

赵州桥的这些痕迹是建桥者们留下的护桥标志。驴蹄印、车道沟是行车的标记。它提醒人们,行车要走桥中间,不要太靠边,这样可使桥梁受力均匀,便于保护。顶桥下的手指印,则是人们维修、加固桥梁时最好的支撑点。把维护桥的标记寓寄在生动活泼的神话传锐中,令人难忘。

如今,赵州桥成为著名的景点,以桥为中心建成了赵州桥公园。桥北,李春的塑像微笑着守护着自己的作品,公园处处花香,假山亭台点缀其间,古老的赵州桥置身于一片春色的海洋,古朴与娇艳相映成趣。

太原晋祠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25千米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被封为唐王后,其子即位,改国号为晋,于是人们把唐叔虞祠改称晋祠。

关于叔虞封唐还有一个有名的历史故事——“桐叶封地”,据《史记》中记载:周成王与其弟弟叔虞一起游戏时,成王摘下一片桐叶,给叔虞说:“把这个封给你。”史官说“天子无戏言”,请成王正式封叔虞,于是叔虞被封在唐,就是今天的太原一带,此处也是晋水的发源地。

唐高祖李渊在隋代是太原留守,起兵反隋前曾在晋祠祈祷。唐朝建立后,太宗李世民为报答叔虞的保佑,亲自到晋祠祭祀,并撰写了《晋祠之铭并序》的碑文,使晋祠名声大振,晋祠碑铭也体现了唐太宗在书法上的造诣,是一块珍贵的石碑,这块石碑一直保留在晋祠中,它所在的宝翰亭也被人们称为唐碑亭。

晋祠的建设以宋代为标志,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在此之前晋祠只供奉和祭祀叔虞,在此之后,晋祠主要供奉和祭祀叔虞的母亲邑姜,而对叔虞的祭祀却降到次要地位了。

宋代时为邑姜兴修的圣母殿是晋祠中的主体建筑,圣母殿位于晋祠中轴线上,四周建有回廊,廊内有盘龙柱八根,雕工精细,栩栩如生。这是我国现存时间最早的盘龙木柱,非常珍贵,在殿顶的木板上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字迹:“太宗崇宁元年九月十八日奉敕重建。”可见,现存的圣母殿依旧是宋代的遗物。

圣母殿中有圣母邑姜及其侍女的彩色泥塑像43尊,这些也是珍贵的宋代彩塑。邑姜是周武王的妻子,姜太公的女儿,成王和叔虞的母亲。她的塑像凤冠蟒袍,面容庄重,端坐在凤头龙椅上。排列在她两旁的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然,神情各异。郭沫若在游览晋祠后,题诗写道“倾城四十宫娥像,笑语嘤嘤立满堂”。

这43尊彩塑是晋祠三绝之一,其他两绝,一是周柏隋槐,自北周、隋代至今,依然茂盛葱郁;另一是晋水源流难老泉,长年流动不息,每秒流量1.8立方米,水温保持在17℃。

难老泉与善利泉的泉水汇集在圣母殿前的水池鱼沼之中。鱼沼上有座石板梁桥,叫做“鱼沼飞梁”。形制很特别,桥的平面为十字形,东西两殿连接圣母殿和献殿,南北两翼下斜伸到沿岸,状如鹏鸟振翅欲飞,故人称飞梁。这座桥梁与圣母殿是同时建造的,现存桥梁依旧为宋代遗物。建筑时间这样早,造型又如此奇特的石梁桥,在我国现存的诸多古桥中仅此一例。

晋祠北角有叔虞祠,为清代乾隆年间重建后的遗物,此外晋祠内还有金代修建的献殿,金人台上有宋铸造的铁人。晋祠在唐代已是游人必到之处。李白有一首诗记述与朋友在晋祠宴游的情景。诗中称赞“晋祠流水如碧玉”,而他与朋友带着歌妓来此泛舟嬉水,“红妆欲醉宜斜阳,百尺清潭写翠娥”。现在,晋祠历经千午的珍贵建筑与不老清泉,更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到此探访、神游。

五台山寺庙群

五台山和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并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自东汉起,五台山就已经开始修建寺庙,以后各个朝代几乎都在五台山新建和重建寺庙,形成了一个寺庙建筑群。北魏、隋唐、辽宋、明清等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汇集在五台山。

五台山在山西五台县东北,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好像土台,所以称五台。五台各有名字,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其中叶斗峰最高,海拔3,058米,素称华北屋脊。山中气候寒冷,每年九月积雪,次年四月解冻。夏季气候凉爽,又称清凉山。五峰之内称为台内,五峰之外称为台外。现在台内有寺庙39座,台外有寺庙8座。各寺建筑壮丽,雕刻精美,到处可见壁画彩塑。

五台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隋唐时期已经名声远播,中唐时期五台山图传到日本,后又传到敦煌,被画进了敦煌壁画。唐宋以来,日本、印尼、尼泊尔等国的僧侣与五台山都有来往。

五台山台内有五大禅寺: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喉寺,台外则以南禅寺和佛光寺最为著名。

显通寺被认为五台山的第一座寺庙,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因所处的山峰与古印度灵鹫相似,所以最初名为大孚灵鹫寺。北魏、北齐、隋唐到明清,都有扩建或重建,寺名也几经改变。明太祖重建,被赐名为大显通寺。现在显通寺面积有8万平方米,各种建筑400余间,中轴线上有7座大殿,文殊殿、大雄殿、无量殿等,无量殿规模最大,内供的无量寿佛,即阿弥陀,殿内有精美的藻井和砖雕。中轴线后部有一座铜殿,据说是明万历年间的妙峰禅师发愿建造的,妙峰曾被皇帝封为真正佛子,他共建了三座铜殿,另两座分别在蛾眉山和华山。铜殿内四壁有铜铸小佛像万尊,中间台上有大铜佛。建筑结构造型及装饰均为仿木构建筑,铸造精巧,衬托在白石雕栏和白色石砌无梁殿间,颇有气魄。

塔院寺原本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代时独立为寺。寺内以妙峰禅师的舍利塔为主。这是一座藏式白塔,高50米,塔刹、露盘、宝珠均为铜铸,塔腰和露盘四周都悬挂风铎,共252枚,风吹来丁当作响,这座塔一直被看作五台山的标志。

菩萨顶在显通寺北侧的灵鹫塔上。五台山相传是文殊菩萨诵经礼拜、宣讲佛法之所,传说文殊就住在菩萨顶,所以也称大文殊寺。此寺创建于北魏,明朝永乐后,蒙藏教徒进驻五台山,大喇嘛就住在菩萨顶,这里成为皇庙之首。清朝康熙、乾隆皇帝几次朝拜五台山,都住在菩萨顶,给这里留下了许多匾额和碑文。后来菩萨顶重建,大多参照皇宫建筑形制。寺中全部建筑都用三彩琉璃瓦覆盖,几百年来色泽如新。

殊像寺是供奉文殊菩萨的寺庙,寺中文殊阁内,文殊的佛龛背面塑着三世佛,即药师、释迦、弥陀三佛。让三佛居于文殊背面倒座上,是极其特殊的,很不合一般寺院惯例。

罗喉寺是喇嘛庙,始建于唐。由于清代皇帝推崇喇嘛庙,给予了多次修饰。各殿方院落也保存完好。传说农历六月十四是文殊菩萨诞辰,罗喉用“跳鬼”来祝寿。因此,每逢这天,寺僧都要穿上奇装异服,戴鬼面具,随锣鼓的节拍,满院子乱蹦乱跳,从早到晚热闹一天。这种娱乐现在仍有。罗喉寺有一处奇观,就是后殿中心的一座莲台。这是一个木制圆形佛坛,坛的周围雕有十八罗汉过江,当中荷蒂上有木制大型莲花瓣,内雕方形佛龛,四方佛分坐其中。莲台中有中轴和轮五台山怀牌坊盘,这样,就可以操纵机关,使莲台旋转,同时花板一开一合,花中的四方佛时隐时现,称为“开花见佛”。

台外南禅寺中大殿是中国现存最古的唐代木构建筑,经历了1000多年的大梁木构件,仍然保持极好的弹性,反映出当时建筑技术的水平之高。大殿内布满唐代彩塑,正中有砖雕精美的大佛台,台上有泥塑佛像17尊。这些佛像的形体,衣饰与敦煌彩塑基本相同,与大殿木构架同为珍贵的艺术杰作。

台外佛光寺中北魏、唐代、金元以及明清的各朝建筑共存,寺院也因此在中国以至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寺内现存的北魏建筑是一座青砖砌筑的初祖禅师塔。六角形,共两层。第一层是空心,西面开门,门上有火焰形券拱。上层实心,也饰有火焰式券拱假门,侧面雕窗。从形制和局部装饰、雕刻手法来看都是北魏原物。魏孝文帝创建佛光寺的遗构只剩下这座砖塔。

东大殿殿前和前院的两座石幢,以及东山腰的四座佛塔都是唐代建筑。大殿建在岩石上,后部柱础是凿山时预先留出来的,因而基础极为坚固,有极强的抗震能力。大殿为木构建筑,殿中供奉34尊泥塑像,这些塑像体态自然,面形丰满,是典型的唐代风格。

寺中文殊殿是金代建筑,屋架结构很特殊。屋檐下斗拱层层相迭,出挑多,斜拱宽大,看上去就像怒放的花朵,这是辽金建筑的特征。屋顶有一琉璃宝刹,是元代烧制的,造型秀美。殿内设佛坛。

平遥古城

1997年12月,平遥古城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200—0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家田中淡先生到平遥考察,他欣然题词“平遥古城甲天下”,该组织对平遥古城的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前782),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明代洪武三年(1370)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1368~1911)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也是我国惟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范例。

当我们走进平遥古城,会感到置身于一座巨型的历史博物馆,这座城市以市楼为中心,由城墙和各大街小巷组成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构思巧妙、设计严谨、形体完整,城内的古寺、市楼、街道、民宅,更是向世人展示着传统文明的痕迹。

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千米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这是一座完全按照中国汉民族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和布局程式修建的县城。

鸟瞰平遥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城墙平面呈严格的方形,六座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如果把整个城市比喻为龟的话,那么南门就像是龟的头部,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则是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积水大多经此流出。

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四个城门就像是龟的四爪,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惟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20里的麓台上。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影射了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龟乃长寿之物,在古人心中象征着延年益寿,还暗示着希冀借神龟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000个,传说它是孔子3000弟子、72贤人的象征。

在封闭的城池里,以市楼为中心,有4条大街、8条小街及72条小巷经纬交织在一起,它们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传统民居是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3797处,其中保存完整的有400余处。这些传统民居大都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多为清砖灰瓦的二进四合院和三进四合院,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配以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达到使用功能和建筑艺术的完美统一。

处于深巷高墙下的传统民居的最大特点,在于砖拱窑洞和木构瓦房的有机结合,依托传统民居开发为客栈,能让人远离城市喧嚣,在冬暖夏凉的窑洞中,在悠闲的生活情趣中,了解宅院主人昔日的豪情富庶,品位民宅建筑的风情魅力,感受古城悠久深邃的文化底蕴。

此外,城池内还建有一些大小庙宇,老式铺面亦是鳞次栉比,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原汁原味地勾勒出明、清时期市井繁华的风貌。

平遥旧称“古陶”,平遥古城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在全国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

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1370)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形成了今天平遥古城的基本轮廓。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10多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1703),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数百年来,这座坚实完整的砖石城池,在军事防御和防洪抢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两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平遥是中国古代商业中著名的“晋商”的发源地之一。平遥“日升昌”票号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开中国银行业之先河。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由山西省平遥县西达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资与总经理雷履泰共同创办。总号设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繁华街市的西大街路南,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分号达35处之多,遍布全国。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当时,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对清末民初商业贸易以及近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现已被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可见,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平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平遥古城还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实为国内所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人称平遥有三宝,古城墙便是其一,历经了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雄风犹存。

出古城北门则是古城的第二宝——万佛寺,该寺的万佛殿始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在我国现存最珍贵的木结构建筑中排名第三。殿内的五代时期彩塑堪称珍品,是研究中国早期彩塑的样本。

古城的第三宝,便是位于城西南被誉为“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宝库”的双林寺。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寺,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钟、彩塑以及古代建筑都是稀世珍宝,其中尤以彩塑艺术闻名于世。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中都寺建于何时,至今尚难确考。据寺内现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的碑文所记:“中都寺重修于北齐武平二年(571)。”仅就此推算距今也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宋代,取佛经“双林入灭”之说,中都寺改名双林寺。

双林寺建造在3米高的土台上,坐北朝南,寺周围筑有夯土堡墙,南墙有砖券拱山门。建筑总面积3711平方米,双林寺由10座殿堂组成三进院落,规模适中,布局紧凑。

各殿内共保存了宋、元、明清历代的2000多尊金刚、观音、罗汉等彩色塑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大的4米左右,小的仅几十厘米,这些彩塑都是使用当地一种粘性很强的红胶泥土,干后能坚硬如石,经久不裂。泥塑干透后,先用胶矾水刷,干后用鸡蛋清加胶水配制大白粉涂刷,刷上白底色后要用棉花或白布反复擦抹,直至擦出光泽,最后可进行石色彩画,所以彩塑身上的衣、裙均色彩艳丽。

殿内的彩塑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形象逼真,如有多言罗汉、哑罗汉、醉罗汉和病罗汉等,各具特色,与真人等高,或肥硕或清瘦,左顾右盼,传神达意,极富变化。尤其令人惊叹的是“渡海观音”、“自在观音”,更足双林寺中的精妙作品。殿内的塑像无论大小,眼珠都用琉璃烧制,不论你走到哪个方位,他都在向你看着,黑暗中两颗眸子好似真在闪动。令游客万般惊讶。

殿内的十八罗汉别具一格,长者与少者,坐者与立者,按时到位者与酒醉迟到者,无不塑造得绝妙至极,充满了浓厚的乡土人情气息,使神人相融,从而使罗汉像达到高度传神的境地。看来,双林寺被中外专家称为“神品”,“东方艺术宝库”确实是无愧的。

在这个浮躁的现代社会,当许多文化古城被肢解破坏的时候,平遥古城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并且魅力依然,这是民族的幸运,因为我们文明的传承离不开古老的化石。平遥古城,展示了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也必然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恒山悬空寺

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山西恒山的悬空寺称得上是最奇妙的建筑之一。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

悬空寺是在悬崖上凿洞,插入木梁,寺的一部分建筑就架在这一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则利用突出的岩石作为它的基础。游人在远处见不到这些木梁,只见到不少细木斜顶住寺的底层,会疑惑颤颤悠悠的木柱怎能顶得住这样一座寺庙。走近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承受重量的除了木柱外,还有那些插入岩石的巨大木梁,对古代匠师的智慧,不得不由衷地发出感叹和敬佩了。

悬空寺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约1400年,398年,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就是要让人们上了这处寺院,感到与天上的神仙共语,而将人世间烦恼抛掉。从天师仙逝到开始建寺的43年间,他的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终于建成了这座奇特的悬空寺。历代都对悬空寺有过重修,但是都没有改变原来的结构。只是始建初期,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为历年河床淤积,现在仅剩58米。

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仅152.5平方米的面积,建有大小房屋40间。

到崖壁之前,要沿着一线弯弯曲曲的小路,才能上到这个空中楼阁。整座寺院按山的走势,院门南向,40间大小殿宇台阁,紧贴岩壁一字排开,南北长如蟠龙,东西窄如衣带。

进寺后,有楼梯可攀登上楼,这里并不显得多么惊险,但当你在楼上,沿着紧贴在崖壁的通道,由南往北走,通过一条栈道,走到北边的那座三层三檐的楼阁时,就会发现这里地势已相当高。在这栈道的石壁上,刻有“公输天巧”四个大字,赞赏悬空寺的建造技艺巧夺天工。

先到三宫殿。这是悬空寺木廊道教的天地,几座泥塑像都是乌眉黑须,衣袖带风,有一种飘尘出世的无为之感。继而是三圣殿。这里则是佛家的世界。看那佛像,丰臂润面,端坐莲席,目光微启,大概雷鸣电闪也不能惊动他的一丝禅心。最后是三教殿,三教殿建在寺院的最高处,巧妙地把三教合流的思想体现在一个大殿之中。三位教主共居一殿,他们神态各异。殿内正中端坐佛祖释迦牟尼,慈和安详,左边是儒家始祖孔子,微笑谦恭,右边是道教始祖老子,清高豁达,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三教殿内佛、道、儒的和平共处,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和为贵”、“仁者爱仁”、“智者见智”以及道家的“无量度人”、“礼度为先”和佛教“普渡众生”的思想,是三教思想融和升华的展示,为世人化解矛盾纷争做出了榜样。因此,悬空寺始建至今,不但没有遭到破坏,而且历代都加以维修、完善,是以说明世人渴望和平的无穷力量。

沿途有神龛、小殿里还有阿难、扩法、韦驮、关公、四大天王等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时常会有外面的缭绕白云,潜入殿门,托住众神,恍若神境仙界。更奇妙的是寺院依山砌屋,没有后墙,塑像与山石浑然一体;三教殿的后面还挖了很多石窟,变成了一半房子一半洞的特有建筑形式。这些塑像是用特选的泥土、细沙,再加上好的棉花、麻纸,按一定配方调制而成。这可算足我们祖先发明的最早的“钢筋水泥”了。

寺里殿楼的分布都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曲折回环,虚实相生,小巧玲珑,空间丰富,层次多变,小中见大,人在其中不会觉得这只是弹丸之地。悬空寺布局紧凑,错落相依,其布局既不同于平川寺院的中轴突出,左右对称,也不同于山地宫观依山势逐步升高的格局,而是依崖壁凹凸,审形度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看上去,层叠错落,变化微妙,使形体的组合和空间对比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艺术效果。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将悬空寺称为天下奇观,并对整个寺庙建筑、部署作了极高的评价。明代文人郑洛有诗云:“石壁何年结梵宫,悬崖细路小溪通。山川缭绕仓冥外,殿宇参差碧落中。”生动地刻画了它的险峻之美。

远望悬空寺,像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视一线青天,俯首而视,峡水长流,叮咚成曲,如置身于九天宫阙,犹如腾云皈梦。

芮城永乐宫

芮城永乐宫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西北的龙泉村东侧,离城3000米。它和北京的白云观、陕西终南山重阳观,并称为我国全真教的三大祖庭。

全真教是宋金时期汉族人王创立。王是咸阳人,他既研习儒经,又钻研武学,最终在终南山弃家立教。他在山东宁海与马钰结识,和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磷以及马钰的妻子孙氏合成七真人。王自称重阳真人。他吸取了佛教和儒家的思想,创立自己的教派,自己起名为“全真”。王死后,邱处机继续传教。由于邱处机先后得到金世宗和元朝成吉思汗的尊崇,全真教在北方得到极大发展,特别兴盛。

永乐宫就是金元时期的建筑。永乐宫原在山西永济县的永乐镇,据说这里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诞生地。吕洞宾在世时,在道教界的威望和影响已经很大。他去世之后,人们便把他的住宅改成“吕公祠”。金代扩建,并将吕公祠正式改为道观。元朝时被毁,后又重建,并由当时皇帝钦令把观升级为宫,定名为大纯阳万寿宫。因为地处永乐,俗称永乐宫。永乐宫重修时,由于规模大、壁画绘工精细,费时110多年才修建完成。建造的时间几乎与元朝存在的年代一样长。明清两代都对永乐宫进行过多次小的修葺,但主要建筑仍是元代的,保存了元代的风貌。解放后,由于要兴修三门峡水库,而永乐宫旧址在三门峡水利工程淹没区内,人们将它搬迁到45千米外的芮城龙泉村,按原样修复,并将揭下的元代壁画复贴上去。这项工程从1957年准备,1959年开始搬迁,历经7年,终于使永乐宫在新址重现了旧貌。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