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七、教子谋略典故(1)

古语道:“爱子,教之以义方,费约于邪。”若想使孩子成才,则必须运用最科学的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更与我们国家的千秋大业紧密相连。家庭教育还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辅相成,对下一代的成才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谋略,并且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问与谋略。要搞好家庭教育,除了需要家长具有适应时代要求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外,还需要家长掌握一定的谋略和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因才施教,使子女健康成长,成为未来的社会栋梁。

引导启发:循循善诱

沟渠引导可汇江海,稚子引导可成栋材。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对于教子,如同一理,天下父母不可不“谋”也,谋,实质上就是教子的策略和方法。若想教育好孩子如何“谋”,还真是需要父母有充分的教子智慧和谋略。

培养孩子,做父母的首先必须了解孩子,认真分析孩子特长,和孩子一起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然后才能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和自身条件培养孩子。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孩子学习各种知识和培养各种能力的兴趣。诱导和启发就是从兴趣入手,使孩子们自觉形成良好的习惯。

引导启发的实质就是通过诱发非智力因素来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这种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按教育者的意图进行的。孩子从混浊初开的婴儿到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的成人,这个成长的过程离不开父母的循循善诱的引导,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

1.早期诱发,司有和培养孩子兴趣

司有和,1969年毕业留校于中国科技大学,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他在对少年大学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早期”诱发理论,据此使成绩平平的儿子也考取了科大少年班。司卫东是一个没有接受过任何早期教育,初中时还成绩平平的孩子,在受到其父独创的“早期诱发”理论施教后,学习成绩大幅度攀升,不仅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还一直读到美国著名大学博士后。如果您的孩子错过了早期教育的时机,也别着急,您还可以进行这种“早期诱发”,也许同样使你的掌上明珠熠熠发光,这种“早期诱发”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首先必须了解孩子,认真分析孩子的特长,明确孩子将来的发展(诸如理科、工科、艺术等),然后根据孩子的大体发展方向培养孩子对那个方向的兴趣。

“激发兴趣”是司有和提出的早期诱发原理系统中的第一个环节。因为兴趣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里,几乎每个同学对学习都有浓厚兴趣。11周岁入学的谢彦波在自学完《三角》之后就去院子里测量楼房和水塔的高度;13周岁入学的宁铂就说过:“总觉得这些书比蛋糕和巧克力的味道好。”可见其对学习的兴趣之浓。

当卫东进入小学高年级时,司有和的早期诱发思想初步形成。司有和在家教中是这样做的:

他开始观察孩子,发现他喜欢唱歌,喜欢听歌,可是哪一首歌他都唱不到头;他喜欢看足球比赛,可自己并不好动;他想试探他的动手实验的兴趣,结果一台很好的收音机让他拆得装不还原;但是后来司有和发现他喜欢看书,性格好静,因而认为他搞理科比较合适,于是司有和便根据这个大的方向来激发他对科学的兴趣。

小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就会促使孩子产生兴趣。司有和从这一点出发,注意在家教中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而每一次好奇心的诱发又都是以身边的科学为内容的。例如,坐火车时,他就问孩子:“孩子,你说这车窗外的树为什么往后跑呢?”

“因为火车在往前开。”孩子回答。

“那你再看看远处,”他说,“远处的那些树木是往后跑还是往前跑呢?”

不看则已,一看糊涂了,远处的树怎么会朝前跑呢?整个大地看上去好像在围绕一个看不见的轴在转动,孩子好奇地看着他:“爸爸,这是怎么回事?”

再如,在教孩子学骑自行车时,司有和问:“我要把一个箱子从外屋推进里屋,这摩擦力是好是坏?”

“不好,推进来费力。”孩子回答。

“那自行车轮子跟地面的摩擦力是好是坏?”孩子回答不了,爸爸就解释说:“自行车后轮和地面的摩擦力向后,那么它的反作用力就是向前,推动自行车往前,所以人在车上踩脚镫子,就可以往前行驶。”

“那这个摩擦力是好的了。”孩子说。

“不全是好的,前轮跟地面的摩擦力又是不好的了。”

东子又好奇地看着父亲……

类似的实例很多。如回到乡下时,带孩子爬山钻溶洞看钟乳石的时候,爸爸就对他讲山、讲水、讲古迹;和孩子进城时,在公共汽车上,有位子他们也不坐,而总是站在最前面看司机如何开车;就是平时洗衣服,洗衣机排水,水流流出漩涡时,他也要把东子喊过来看看,再用手指在漩涡中心的空洞处试试,告诉孩子那里确实没有水,然后再给东子讲龙卷风形成的道理……

这样一次又一次利用孩子好奇心的诱发终于使东子初步产生了对科学的兴趣。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由浅入深”,把激发起来的兴趣巩固下来,形成稳定的兴趣。

司有和的做法就是给孩子推荐科普书。他除了给孩子订了《我们爱科学》、《少年科学》等杂志外,还给他借来了《物理世界奇遇记》、《从一到无穷大》、《太阳元素的发现》,还有他自己写的《低温世界》。孩子非常喜爱,特别是《太阳元素的发现》,书不厚,那天晚上一直看到深夜,直到看完后才睡觉。

有一年春节,孩子放假回家,在闲谈中他对爸爸说:“爸爸,要不是那个时候看了《物理世界奇遇记》,还有你那本《低温世界》,我恐怕现在不会搞超导物理的研究。”由此可见,司有和给孩子推荐科普书的做法确实起了作用。

司有和认为,早期诱发方法在“激发兴趣”中还注意到孩子的现有兴趣和家长确立的培养方向(目标兴趣)不一致的情况。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反复认真地思考自己确立的这个方向是否正确。如果确实正确,是孩子的现有兴趣不妥当,那么家教的任务就是要设法把孩子的现有兴趣转变为家长确立的目标兴趣。从理论到实践都已证明,这种转变是可能的,它叫兴趣的迁移。

迁移兴趣,说的是通过有意识的家庭教育将孩子的某一兴趣迁移到另一兴趣上去。在家教中常有这样的事,家长想让孩子做甲事,孩子偏偏喜欢乙事。为什么?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孩子对甲事没兴趣,对乙事有兴趣。家长这时不能用命令的方式强制孩子去做甲事,而应该设法将孩子对乙事的兴趣迁移到甲事上去,让孩子对甲事产生兴趣,自觉地去做。我们应该从孩子很浓的兴趣中,选择与目标兴趣相关联的兴趣,关联越多越好。然后就把目标兴趣的内容夹在与其关联最多、孩子兴趣最浓的现实兴趣活动中,让孩子在高高兴兴的活动过程中,接触、了解、认识目标兴趣的内容,从而使兴趣产生转移。

例如,司有和的女儿小春开始不喜欢看长篇小说。但是,爸爸觉得读小说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有许多好处,应该帮助孩子确立阅读长篇小说的兴趣。他曾经采用讲解长篇小说的意义、推荐优秀科普作品等办法,结果效果都不明显。

当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时,他觉得时机到了,可以用兴趣迁移法。因为看电视是孩子的现实兴趣,看电视剧《红楼梦》和看长篇小说《红楼梦》有直接关联。

于是,每逢播放《红楼梦》时,不论在干什么事都停下来,他们全家都来看,看过之后全家讨论。由于爸爸、妈妈和哥哥都看过《红楼梦》小说,所以讨论起来他们三个人都有话说,而且有意谈论小说里有、在电视剧里没有的内容。小春没看过小说,就插不上嘴了,一插不上话,就产生了心理需求,她就要问,她一问就好办了,大人只稍作解释,然后告诉她这件事在书中哪一回里有。于是她对小说《红楼梦》发生了兴趣,电视剧《红楼梦》还没有播完,小春就捧起小说《红楼梦》看了起来。

在每次讨论中,小春对父母评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社会历史、政治思想方面的内容也很感兴趣,因为那是从电视画面上看不出来的。于是,父母又推荐她读“红楼梦评论”方面的文章。

在小春读完小说《红楼梦》之后,司有和不失时机又给她借了几本长篇小说。借着看完《红楼梦》的热度她又将这几本长篇小说捧上,兴致勃勃地看完了。此后,她又提出要看国内外的名篇名著。应该说,她阅读长篇小说的兴趣是迁移成功了!

在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孩子目标兴趣的产生,不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是孩子在接受诱发过程中自发产生的。如果通过诱发,孩子的兴趣仍旧没有迁移到目标兴趣方面来,那就应改变诱发方案,直到孩子自发产生目标兴趣为止。

评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家长不应该强制孩子应该做某事,不应该做某事,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和启发上,引导孩子对某一方面产生兴趣,然后为孩子确立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因势利导,南希·爱迪生珍惜孩子好奇心

杰出的发明家爱迪生早年曾制定双工式和四工式电报系统,发明自动电报机。1877年—1879年发明留声机;实验并改进了白炽灯和电话。以后又制定了照明系统,并为集中供电进行了许多工作。提出并采用直流三线系统。制成当时容量最大的发电机,并于1882年利用该机建成了第一座大型发电厂。在同一时期,做了铁道电气化的试验。1883年发现“爱迪生效应”,即热电子发射现象。在电影技术、矿业、建筑、化工等方面也有不少著名的发明。

世界上搞发明创造最多的人,恐怕要数爱迪生了。他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还有未公开发表的放弃专利的,加起来将近有两千种左右。他享年84岁,平均每15天就有一种新发明。拿他1882年的发明计算,每两天半就有一种新发明。

这个伟大的发明家是什么大学毕业的呢?他什么大学也没有上过,上小学也总共只有三个月。爱迪生的老师就是她的妈妈南希。

爱迪生兄弟姐妹中数他最小,排行第七。父亲山墨尔从事农业和木工,没有什么文化;母亲南希曾经当过教师。

幼年的爱迪生身体孱弱,性格沉静,喜欢思索。他跟哥哥姐姐不同,看见不明白的事情就问,脑子里总是充满了各种问号:为什么不可以把黑夜时原闪电取来供人们照明?钟表为什么能永不休息地走动?……父亲常被他问得张口结舌,答不上来,只好叫他去问妈妈。母亲当过教师,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理解孩子的心情,对爱迪生提出的问题,一点儿也不嫌烦,总是尽可能给予科学的解答,并且想法子启发他动脑筋思考问题,动手做试验。有一次,爱迪生为了弄明白钟表为什么能够嘀嗒嘀嗒地响个不停,就悄悄地把家里的钟表拆开,然后再装上,终于了解到它的奥秘。

一天,天真活泼的爱迪生,看见一只老母鸡在孵小鸡,他像发现一件稀罕的事儿,一边喊,一边跑,连蹦带跳地奔到妈妈南希面前。他仰起圆圆的红脸蛋,气喘吁吁地问道:

“妈妈……妈妈……那只鸡……把鸡蛋放在屁股……屁股底下坐着……在干什么呀?是不是蛋就是它的凳子呀?”

妈妈南希发现爱迪生好问这问那,甚至问些稀奇古怪的事儿。这是孩子的求知欲啊!

南希见到孩子问她,便放下手里的活儿,弯下腰把孩子搂在怀里,笑眯眯地说:“孩子,鸡妈妈是怕那些蛋着凉,给它们暖和暖和。”

“蛋也怕着凉,着了凉就要感冒,所以要暖和暖和,是吗?”爱迪生好奇地问。

“这些蛋跟别的蛋不一样,是孵小鸡的。”妈妈告诉他。

“什么叫孵小鸡?”爱迪生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孵小鸡,就是让鸡娃娃从蛋壳里钻出来。你知道,那些像毛茸球儿一样的鸡娃子,全是它们的妈妈用自个儿的身体,像这样孵出来的。”

爱迪生歪着头,想了想,又问:“是不是把蛋放在屁股底下,暖和暖和,小鸡就跑出来呢?”

“就是这么回事,孩子。”

当天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接连好几个钟头也不露面。一家人急得团团转,四处寻找,也找不见他的踪影。最后,父亲到邻居家仓库门口,眯起眼睛一瞧,嘿,小家伙在人家仓库里做了个“窝儿”,里面放了好些从家里拿来的鸡蛋,正一本正经地蹲在上头孵小鸡呢!

对于孩子的这种天真举动,爸爸妈妈没有责怪他,而是耐心地向他讲述,人不能孵出小鸡来的道理。他们知道,对孩子的求知欲望,应当给予爱护,循循善诱,加以引导。如果一棍子打下去,也许以后他再也不敢问这问那了。爱迪生听妈妈讲过关于怎么才能孵出小鸡的道理之后,知道自己这么做是没有用的。从此以后,做任何试验,他都注意科学了。

爱迪生8岁那年开始上学。他的求知欲很强,对老师讲的每一个问题,总爱寻根问底。有一次上算术课,讲到2加2等于4,别的学生都在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爱迪生突然问老师:“老师,为什么2加2能等于4?”老师回答不上来,还以为爱迪生是存心捣乱,故意为难老师。老师不喜欢这个学生,还骂他“糊涂”!

爱迪生受不了这个委屈,回家后告诉了妈妈。南希并不是无原则地溺爱孩子的人,她到学校先去向老师了解情况。老师讲的情况,使这位当过教师的母亲觉得,问题是在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对。于是,南希建议老师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性格。谁知,这位老师竟然勃然大怒。他说:“我只知道教书,不知道什么性格不性格!”南希看这位老师无可理喻,也很生气。她说:“你教不了这样的学生,只能说明你自己无能。”爱迪生只好被迫退学。这,就是爱迪生的全部学历了。

后来,爱迪生回忆说:

“我终于发现母亲是多么的可亲。她带我回到学校,斥责那位老师信口胡言。她是我当时的最大的支持者,我当场下定决心,决不辜负母亲的期望,一定要使她看到,她对我的信任并没错。”

从此,母亲除了料理日常家务以外,又挑起教育儿子的重担。她了解孩子的性格,因势利导地教孩子阅读英文、算术、历史和科学方面的通俗读物,让他涉猎各方面的知识。爱迪生在11岁时,就读了吉本的《罗马史》、休谟的《英国史》、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雨果的《悲惨世界》等名著,还读了牛顿和法拉第的科学著作和关于物理、化学方面的普及读物《博物教科书》。母亲的教育启迪着他幼小的心灵,他最喜欢做化学试验,渐渐地成了一个试验迷。他把父母给他的零用钱积攒起来,用于购买化学药品;又弄来二百多个瓶子,在自己家的地窖里办起了“实验室”。他每天工作到深夜,对外面孩子们的游戏却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实验往往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小爱迪生和母亲一起做的实验,是那样的有趣,更激发了他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越来越强烈,光照着书本已经不能使他感到满足了,他常常别出心裁地进行一些实验。有一次,小爱迪生用铜丝拴住两只猫,并用力在猫的脊背上揉搓。他是想进行摩擦生电的实验,结果被猫抓破了手。

孩子的这些实验曾经使南希感到过忧虑,但她并没有因噎废食,禁止孩子做实验。

有一次,爱迪生看到气球里面装满了气就能上天。他想,如果让人的身体里也装满气,人不是也能上天了吗?怎样才能让人身体里装满气呢?爱迪生想到当时的一种泻药叫做“沸腾散”。他想,水沸腾了就冒气,这药吃到肚子里,大概也能冒气。他找了一大包药,让邻居一个孩子吃下去。结果,那孩子不但没有能飞起来,反而肚子疼得不得了,只好赶快找来医生抢救。

这件事使南希非常生气,她下命令停止爱迪生的化学实验。爱迪生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一面向妈妈保证以后绝不再做这种蛮干的事,一面要求妈妈允许他继续做实验,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南希看到孩子的悔过是真诚的,就收回了成命。同时,也更加耐心细致地指导爱迪生的学习和实验。可以想象,如果爱迪生不是有这样一位好妈妈,这个天才的大发明家很有可能在萌芽时期就被扼杀了。

爱迪生12岁时,家境更困难了,他所热衷的实验,失去了经济上的支持。当时,从底特律到休伦港的铁路开始通车,他征得父母的同意,到列车上卖报。这样既可以糊口,又可以购买实验用品。等火车一到终点,还可以到藏书丰富的底特律图书馆去读书。他把行李车当作“实验室”,在列车上继续做他的实验。有一次,列车行进时,把架子上的一瓶磷震了下来,引起行李车着火。车长狠狠地打了他几个耳光,孩子的右耳竟被打聋了。但爱迪生并不气馁,将行李车上的实验室又搬回家里继续实验。

16岁那年,爱迪生在火车飞快驶来时,奋不顾身地抢救了一位在道轨上玩耍的孩子。孩子的父亲是位出色的报务员,非常感谢爱迪生,将电报报务技术教给了他。从这时起,爱迪生的研究就集中在电学方面了。他先后在铁路、威因炮台、印第安纳州电报公司和波士顿电报公司当过报务员。尽管他刻苦钻研,精通技术,但常常因为搞实验耽误工作而被解雇,不得不到处流浪。23岁那年,爱迪生在纽约帮助金价标示所修好了通报机,并发明了金价印刷机,这才名声大振,经济上也有了保障。他高兴地给父母寄了一大笔钱。

1871年4月9日,爱迪生收到父亲拍来关于母亲病故的电报。顿时,母亲慈爱的面容,在他童年时母亲灯下教书的情景,一齐涌上了心头。爱迪生急忙赶回家中,扑在母亲遗体上嚎啕大哭起来。他觉得,只有努力加倍工作,多发明对大众有用的东西,才是对母亲的最好纪念。

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和期望没有落空,孩子向母亲发出的誓言也不是空谈。通过顽强的学习,刻苦的钻研,爱迪生终于在母亲死后的1872年到1875年这几年中,先后发明了自动电报机,二重、四重、六重发报机和英文打字机;以后,他又相继发明了留声机、电灯、电话、蓄电池、电影等。在进入电器化时代的技术革命中,他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

评析

好奇心可以说人皆有之,只不过有的人强烈一些而有一些人弱一些罢了。可以说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往往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们创造的源泉。好奇心的培养取决于父母的因势利导。爱迪生只上了三年的学,在校也被认为是个差等生,为什么后来却成了世界闻名的发明大王。

在爱迪生的一生中,除母亲因势利导外,关键时刻的理解、支持和信任,给了爱迪生以极大的信心和力量,从而使他作出了让世界瞩目的成就。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