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六、处世谋略典故(4)

5.识时躲让,宋高宗退直求曲

公元1128年,金国将领粘罕率领大军再次南犯,由于老英雄宗泽死后各地的义军力量已经解散,结果,金兵连克开封、大名、相州、沧州等地,冲破了宋军数道防线,并攻打宋高宗赵构的所在地扬州。

赵构狼狈而逃,从扬州到镇江,从镇江到常州,又从常州到秀州;2月23日在杭州落脚。沿途的官员以至百姓,看到皇帝这样马不停蹄地一直南逃,也都丢下家园,扶老携幼,跟着奔窜道路上妻离子散,哭爹叫娘。

到了杭州,昏庸到家的高宗皇帝宠信王渊、康履等一批腐败无能的官员。原来护送高宗到杭州的苗傅、刘正彦所部,多是北方幽、燕一带的人,也有的是两河、中原一带的,他们多次向高宗上书,要求收复河北,高宗对此根本不理睬。

建炎三年三月初五这天,苗傅、刘正彦利用将士中对高宗的不满,举行武装暴动。

他们趁百官上朝之机,在路上埋下伏兵,杀死了王渊,并带兵驱入宫中,杀了宦官百余人,并要求见高宗,高宗只得走到御楼阳台上,去见众将士。

苗傅在下面厉声说:“陛下偏听宦官的话,赏罚不公,将士们流血流汗,不闻加赏;收买内侍,尽可得官。王渊遇贼不战,首先抢着逃命,又结交依势欺人的内侍康履等人,反而升为枢密院事。现在我们已将王渊斩首,唯有康履仍在尹侧,乞陛下将康履交与臣等,将他正法,以谢三军。”

高宗推辞道:“康履即将重责,卿等可还营听命。”

苗傅说:“如今金兵南下,我大宋千万生灵,肝脑涂地,这都与宦官擅权有关,若不斩康履,臣等决不还营。”

高宗看看将士们一个个逼视着他,只得命何湛绑了康履,送到楼下,苗傅手起刀落,一下将康履砍为两截。

高宗命苗傅等人还营,众将士仍不走,并且对高宗说:“陛下不应当立登皇位,二帝尚在金邦,一旦归来,试问若何处置。”

高宗无言以对,许以苗、刘二人高位,但两人却不肯罢休:“请太后听政,陛下退位,禅位皇太子,道君皇帝已有先例。”

宰相朱胜非劝慰无效,还奏高宗,高宗沉吟着想:“不答应的话,这批人杀入宫来,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不如先解除目前的危险,再另想办法处理。”打定主意后,就对胜非说:“我应当退避,不过须有太后手诏,方可禅位。”

太后出面对苗、刘两人进行规劝,但苗、刘两人仍然要求高宗退位。

宰相朱胜非献计说:“苗傅有一心腹曾对我说过‘苗、刘二将忠心有余,但学识不足,并且生性执拗,一时无能说得通的。’因此,臣请陛下眼前以退为好,暂且禅位,静图将来。”

于是,高宗便提笔写诏,禅位于皇子敷,请太后垂帘听政。

自太后听政,国家大事都由宰相朱胜非处理。胜非每日引苗、刘两人上殿,以免两人对他产生怀疑。苗见高宗仍在宫中,并在暗中处决国事,很不放心,便与刘正彦一起提出让高宗出宫,迁居显宁寺。

高宗长叹道:“我已禅位闲居,他们还不放心,连我的起居都要他们干涉,太过份了。”

朱胜非建议道:“时机还未成熟,陛下还以让步,逆来顺受为好,暂时去睿圣宫居住,等到复辟时还宫,免得目前再闹乱子。”

高宗说道:“这一切都靠爱卿安排了,朕听你的忠谏就是了。不过复辟一事,爱卿负责,以速为贵。二贼密布心腹,一旦得知,作好防备,就难办了。”

胜非低语道:“已有把握,为防泄漏起见,不敢多言。陛下迁出行宫,届时可以预先躲避。”

高宗就率领妃子前往显宁寺居住。

半个月后,平江留守张浚等联络众将,一起发兵讨逆,向杭州进发。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苗、刘两将慌作一团,只好去和胜非商议。胜非说:“我替你们着想,只有迅速改正,否则各路大军将到城下,二公将置身何地?”

苗、刘两人想了多时,确实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就听从了胜非的建议,请高宗复位。

高宗复位后不久,就派人追杀了苗、刘二人。

在苗、刘二人兵变,形势十分险恶的情况下,高宗听从了胜非之计,暂作退避,禅位于太子,保全了自家性命,最后在时机成熟时又重新登上了皇位。

评析

历史上,宋高宗是个不争光的皇帝,但在识时退让上还是颇有几分心计的。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退与进是一种辩证关系,暂时的退却是为了将来的进攻。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能死抱住一些今日的蝇头小利。应该为了长远目标而放弃眼前利益,尤其是在情形不利时,更是善于退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有善于退让的人,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直到最后的胜利。

6.审时度势,李德明高瞻远瞩成大业

公元1004年正月,党项族首领李继迁去世,其子李德明继位。李继迁在位时,百折不挠地联辽抗宋,利用宋朝疲于应付辽国不断南侵之机,在西北大地上纵横驰骋,时时劫掠宋朝的边境,最后还一举攻克了军事重镇——灵州,创立了夏、辽、宋三国鼎峙的局面。李德明继承父志,利用这一大好形势,准备进一步发展党项实力,打击宋朝,于是,即位之初即向辽国报丧,表明一如既往的联辽抗宋之态度。辽朝也当即封李德明为西平王,承认了他在党项族中的领导地位。这样,三国鼎峙局面未变,与辽朝的友好关系没变,而因新得灵州这一辽阔、富饶的土地,党项对宋朝的打击力量显然大大地增强了。

然而,李德明并没有利用如此大好形势,像他父亲那样向宋朝积极诉诸武力,而是来了个180度大转变,于公元1005年特地派遣了牙将王蠊,赶往宋朝奉表入朝,表示愿意向大宋皇帝称臣。

对于一个正统的勇蛮好斗、性烈如火的党项族人来说,李德明的举动实在令人感到瞠目结舌。不过,“一操一纵,度越意表。寻常所惊,豪杰所了。”也就是说,有智有谋者,一收一放往往都会出人意料。一般人对其行为举措莫名其妙,真正的豪杰却了解于心,会心而笑。李德明不仅是个勇武好斗的党项族人,他也是个胸怀韬略的英明君主。他不在乎普通党项民众的惊疑不解,他只要切实执行他成竹在胸的“高瞻远瞩,践墨随敌”的宏远计谋。

原来,就在李德明继位不久,即公元1004年冬季,宋、辽订立了著名的“澶渊之盟”,宋辽大战从此告一段落,两国开始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了。显然,这一重大事变必然要影响到党项与辽、与宋的关系。党项与辽早订和约,关系尚浅,而党项与宋朝的关系则一直以刀枪说话。以往党项在与宋朝交战中之所以尚能输少赢多,倒并不是因为敌弱我强,而完全是因为宋朝东西不能兼顾,主要兵力被辽国所牵制的缘故。现在,宋辽结盟,如果宋朝发狠心专力来对付党项,那么且不说刚刚出现的三国鼎峙之势有可能即刻消失,就是党项族的生存恐怕也成了问题……

于是,李德明果断地派牙将王蠊向宋朝入表称臣,务求喘气养民,消除西边危机以取得扩充国力的机会。宋朝不知是计,大上其当,当即同意议和停战,并在谈判条件上步步退让。

不久,宋与辽不断给李德明加官封爵。宋朝又令河西各少数民族部落各守疆场,勿侵夏境。并把原本用于瓦解党项内部贵族的银帛茶币加倍“恩赐”给李德明。

李德明得到这些大量的“恩赐”,足以用来笼络团结各部贵族,又得到和平建设的大好时机,使党项实力迅速加强。于是,一方面在南边筑城建池,充实对宋朝的防务,另一方面向西扩疆拓野,接连攻占了回鹘、吐蕃的大量土地,成为泱泱大国。1020年,还在灵州的怀远镇修建都城,从西平迁到新城,号为兴州(即今宁夏)。西平在黄河之东,离宋朝边境较近,兴州在益河之西,宋军因黄河之隔无法抵达,加上有贺兰山作屏障,实为建都定国的风水宝地。于是,大夏帝国的根基已被完全奠定,党项族完全独立于宋朝的控制,有了坚实的基础。

评析

“瞻”就是往前看,“瞩”是注视,“高瞻远瞩”的意思是站得高,看得远,做事情能超脱偏执,展望未来,周全处置。李德明不拘泥于父亲的猛冲猛打,一味对宋朝敌视的做法和态度,详察当时的势态情形,立足党项人的长远发展战略,机智地向宋朝奉表称臣,采用“变色龙”之术,终于顺利地消除了“大好形势”中所蕴含的不为一般人所明察的“巨大危机”,为党项人的迅速振兴创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7.以变求变,多尔衮设饵诱降吴三桂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8月9日晚10点,太宗皇太极因患中风,与世长辞。

在谁来接班的混战中,最有权势的多尔衮以大局为重,表现出政治家的远见和卓识。他站出来表态,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改顺治元年,就是后来的清世祖顺治皇帝。当时福临6岁,连自己的生活还不能自理,又如何能治理国家?多尔衮决定“帝年岁幼稚,吾与郑亲王分掌其半,左右辅政,年长之后当即归政”。多尔衮后被尊为叔父摄政王。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初封贝勒,因为在十位贝勒中,按年龄大小排行第九,所以也被称为“九王”。多尔衮英武超群。天聪二年,他年仅17,随太宗征内蒙察哈尔多罗部立过大功。天聪五年,皇太极设六部,多尔衮掌管吏部。天聪九年,多尔衮率兵追击林丹汗残部,招降林丹汗之子额哲,获传国玉玺后献给皇太极,又立大功。在清王朝的奠基事业中,多尔衮贡献良多,还是颇有政治头脑的杰出人物。太宗死后,多尔衮名为摄政王,实则掌握着清朝最高权力。

明清之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到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已成燎原之势,李自成的大顺军和张献忠的大西军得到迅猛发展。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国号大顺。同年2月,起义军攻占太原、代州。3月,李自成率百万大军向北京进发,3月17日,兵临北京。两天后,崇祯皇帝自知大势已去,泣退众臣,亲手砍死了袁妃,逼死周后,又杀死女儿坤仪公主,自己爬上煤山自缢,农民军占领北京。

此时,满洲统治者正在关外盛京注视着关内形势的发展。4月4日,在尚不知李自成入京消息的情况下,大学士范文程上书多尔衮说:“当今正是摄政诸王建功立业,重休万世之时,应该进取中原,与‘流寇’争角。”

当即,多尔衮采纳了范文程的建议,打出“救民出水火”的旗号,4月7日祭天伐明。9月全军出动,13日兵至辽河。这时,得知北京城破,崇祯皇帝已死的消息,入主中原的形势越来越有利。便加紧向山海关进军。

早在京师危急的时候,崇祯帝命宁远总兵吴三桂回师勤王。吴三桂慢慢腾腾,折腾了十几天,才走到河北丰润,得知李自成已攻占北京,于是又退回山海关不敢前进。

吴三桂没想到,李自成不久即派唐通前来,带着其父吴襄的亲笔劝降信和犒师的银两,招他入京,另派2万起义军把守山海关。他接受了犒师的银两,但却屯兵九门口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才慢慢地向京师而行。走到滦州,听得逃来的家人吴福密报:家产悉数被抄,夫人、小姐被杀,父亲被囚,爱妾陈园园被闯将刘宗敏抢去做了押寨夫人。他马上又掉头返回山海关,击走了李自成派来接防的那2万人。

不几日,李自成亲率20万大军前往山海关征讨。危急时刻,吴三桂采用方献庭的密策,派副将杨坤、游击郭云龙出关,向多尔衮送去密信一封,上书:

明平西伯辽东总兵吴三桂谨上书于大清国摄政王多尔衮殿下:我朝李闯作乱,攻陷京师先帝惨遭不幸,祖庙化为灰烬。三桂受国厚恩,据守边地,意欲为君父复仇,怎奈地小兵少,不得不泣血而求助。我国与北朝(清及前身)通好二百余年,今无故而遭国难,北朝应亦念之,而且乱臣贼子当也北朝所不能容之。夫除暴安良者大顺也,拯危扶颠者大义也,救民水火者大仁也,取威定霸者大功也。索闻大王乃盖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之机,诚为时不再得,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即立选精兵,直入中协,三桂自率所部,以合兵而抵都门,灭流冠之官帏,而示大义于中国。则我国之报于北朝者,岂惟财帛?行将袭地以酬,决不食言!

此信说明吴三桂已决心倒向清朝,和农民军作对。其个中原因究竟是什么?明末清初有个诗人叫吴梅村的,顺治九年作了一首《园园曲》,诗中说:

全家白骨成灰土,

一代红妆照汗青。

痛哭六师皆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诗中透露,吴三桂之所以要引清军入关,只是为了爱妾陈园园。此话似乎有些过激,但仔细琢磨,也自有其道理。那吴三桂并非什么正人君子,他爱财、惜命,又极有官瘾,当然也不会不爱美色。

这个陈园园,本姓邢,母亲死后,其姨把她养大,故改了姨家的姓。她,家住姑苏,名沅,字畹芬,“蕙心纨质淡秀天成”,长大成人,竟色艺无双,被崇祯皇帝的周后之父物色入宫,周后想用园园夺掉田妃的宠,不料此计未成,田妃倒将园园遣出宫来,送给自己的父亲田弘遇享用。怎奈老夫少妇,终嫌非匹,“石崇有意,绿珠无情”。时值闯军大盛,时局动荡,为保产业,田弘遇想结拥重兵、握实权的吴三桂,邀其赴家宴。三桂在田府一见园园,立即为之倾倒,以保田氏胜于保国家的誓言,将园园强索到手。后来,明廷谕旨,饬令三桂迅速出关,军中不能随带姬妾,只好把园园留在北京,叫父亲吴襄看着。此番得家人来报,知自己的爱妾居然被掳,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咬牙切齿,誓报此恨,而眼下又力量不足,怎能不忙忙如丧家之犬而投奔清朝。

再说多尔衮已令清军向山海关进军,静观关内形势,寻隙进关。此时前锋刚到锦州,正在规划下一步行动。忽然,杨、郭二将持吴三桂邀书前来,清军赶快把书信转至多尔衮。

吴三桂的请求,无疑给了清军入关的极好机会,也正中多尔衮心怀。想当年,清军为打通入关之路,二次在宁远受阻,一次努尔哈赤受伤,不久便撒手而去;一次皇太极失败,险些丧命阵前。这次可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入关,此乃天助大清。

于是,多尔衮当即决定,以变应变,要投下诱饵,招降吴三桂,遂令才学深通的范文程,濡墨沾毫,写下回书:

大清国摄政王多尔衮复书明平西伯吴三桂麾下:闻说李闯攻陷北京,明帝惨遭不幸,实在令人发指。为此,我定当率仕义之师,破釜沉舟,誓灭李闯,救民于水火。你思报君恩,与李闯不共戴天,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忠臣。以往你我长期为敌,令当捐弃前嫌,通力合作。古时候,管仲射桓公中钩,后被尊为仲父,辅佐桓公,卒成霸业。此等往事,足为今人良好榜样。你如率众来归,我大清必封以故土,晋爵藩王,一则国仇得报,二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能长享富贵,当如带砺河山,永永无极。

文程写毕,呈与多尔衮。多尔衮看过,命加封,交给杨、郭二人。这两个翻身上马,连夜赶回,向吴三桂复命。

吴三桂看了多尔衮的回信,知道清军已答应出兵,自己不觉腰也硬了,胆也壮了。从信中得知,自己如若投诚清军,大清还能“封以故土,晋爵藩王”,更是觉得心里美滋滋的,连嘴巴也乐得合不上了。

4月21日,清军到达离山海关十里的沙河。吴三桂得知这个消息后,赶快率领500名精锐骑兵去迎接清军。他一见到多尔衮,立即跪拜称臣,又假惺惺挤出几滴眼泪,哭崇祯皇帝的不幸。他说:“启殿下,目前中原无主,务必请殿下迅速挥师入关,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多尔衮见吴三桂已是真心投降,赶快双手扶他起来,并下令叫人宰牛杀马祭天,与吴三桂折箭盟誓,表示双方从此精诚合作。吴三桂和他的500骑兵,于盟誓后立刻剃发留辫,改穿清人服装,表示完全归顺于清军。

第二天,多尔衮率领清军,分三路浩浩荡荡开进山海关。

清朝掀开了新的一页。

评析

生命的规律即变化的规律,无变化即无生存。动物的外表都有随季节变化的功能,何况人乎!世界上惟一的不变就是“变”。多尔衮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善于抓住时机,一旦事态的发展于己有利,便对吴三桂既往不咎,采取顺水推舟,将计就计的策略,使清兵不费一兵一卒,便顺利入了关,为清兵集中精力打败起义军扫清了阻碍。真是天助大清,从此清朝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8.料敌如神,死诸葛智退生仲达

诸葛亮左挑右逗,百般羞辱、谩骂,司马懿就是置之不理,坚守不出,以待时机。正在两军对峙之时,不想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自觉阳寿不长,再不能临阵拒敌了。他意识到,两军对峙之际,彼方若知我方主师病逝,势必乘机而入,后果会不堪设想,在这千均一发之际,他作了如下安排:

诸葛亮对杨仪说:“我死之后,不可发丧。可作一大龛将我的尸体坐于龛中,拿七粒米,放在我嘴里,脚下安放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千万不要举哀,如此则我的星座居天不坠。那时我的阴魂便可以不散,于对方有镇威作用。司马懿见我的星座不坠,必然惊疑。此时,我军可以缓缓撤退,先让后营作前营先行撤退,然后梯次一营一营地慢慢退走。倘若司马懿前来追杀,你可以令部队掉转头来,布列成决战的阵势,等他来到阵前,再将我原先已雕刻好的松木像推到阵前,令三军将士分列左右,我料定司马懿一见此种情形必然惊疑而撤军”。杨仪一一领诺。当天晚上,诸葛亮就去世了。司马懿夜观天象,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懿惊喜曰:“孔明死矣!”即传令起大兵追之。刚刚走出寨门,忽然又顾虑重重地说:“孔明善会六丁六甲之法,经常装神弄鬼,他见我方久不出战,所以用此术诈死,诱我出战。现在我要是贸然出兵,正好中其诡计。”于是又勒马回寨,仍是闭门不战,只是命令夏侯霸暗地带领几十个人,经五丈原蜀军阵前探听虚实。

夏侯霸带领几十个探子到蜀军营地,看到的已是空营一座,不见一人,急忙回报司马懿“蜀兵已退”。司马懿一听,后悔莫及,顿足大叫道:“孔明真的死了!赶快去追蜀军!”夏侯霸说:“都督不可轻追。当令偏将先往。”司马懿却说:“现在我还不亲自出马,更待何时!”于是领兵同两个儿子一齐杀奔五丈原来,呐喊摇旗,杀入蜀寨时,果然空无一人。司马懿对两个儿子说:“你们赶快到后面催促大队人马前进,我先带领先锋部队追击。”司马懿亲自带领先头部队追赶,追到山脚下,见蜀军去的不远,便更加快了追赶的速度。正行进前,忽听得山后一声炮响,喊声震天,只见蜀军一并回旗返鼓,又见树影中飘出一杆中军大旗,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汉丞相武公侯诸葛亮”。司马懿不禁大惊失色。又见中军阵中走出数十员上将,簇拥着一辆四轮车缓缓而来,车上端坐着孔明,只见他“纶巾羽扇,鹤氅皂绦”,安然自得的神情。司马懿见此情景,犹如处在梦中,大声惊叫道:“孔明没有死,我轻率领兵来追,今进入腹地,又中他的计了”,急忙勒马回头,往后便走。背后蜀将姜维大声喊道:“贼将往哪里逃,你中了我们丞相的计了!”魏兵见到此番情景,也恍惚坠入云里雾中,早吓得魂飞魄散,弃甲丢盔,抛戈撇戟,各逃性命,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司马懿奔走了50余里,背后两员魏将赶上,扯住马爵环叫曰:“都督勿惊”。懿用手摸头曰:“我有头否?”二将曰:“都督休怕,蜀兵去远了。”懿喘息半晌,神色方定。

过了两天,老百姓告诉魏军“蜀兵撤退时,哀声震地,军中扬起白旗,孔明真的死了,只是留姜维断后,那天车上的孔明乃是一木雕像啊!”司马懿自叹弗如,这就是“死诸葛智退生仲达”的故事。

评析

审时度势,以变制胜,在战争和政治的角逐中是一条普遍的原则。诸葛亮被喻为聪明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在临终前还演了一曲“死诸葛亮智退生仲达”的好戏。诸葛亮善于利用自己的老对手——司马懿足智但多疑的病态心理,在自己将离人世,部队处境危急之时,临机决断,精心编排的一篇“不拘常理,善权变”的绝妙文章,演出了一曲“死诸葛亮智退生仲达”的绝妙好戏。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