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二、用人谋略典故(3)

御人:以情施谋

一般领导者需要两种特质:首先,他的目标已定;其次,他有能力说服别人与他同行,这便是御人。御人之术,是用人之谋的组成部分,是领导必备的管理技能。

所谓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御人必须善于激励下属,善于用各种方式调动人的积极性,使部属与你同心同德,甚至为你的目标肝脑涂地。如此御人,就是个高明的统帅,就是一个颇具超级谋略的智者。

1.信而不纵,罗斯福御人有韬略

任何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都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并控制人才,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他的一系列政策,大多出自他的智囊们,正是因为他善于统御人才,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罗斯福对人才的使用不完全是唯才是举,选才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罗斯福认为,这样选任人才,容易更好地进行统御。

美国史学家位尔夫·德·贝茨说罗斯福在第一任总统时内阁人选是个“大杂烩”。

有按正统原则遴选出来的人。

有按试验原则遴选出来的人。

有进步的新政人士。

有通常因照顾其对党的贡献而给予官职的人。

国务卿一职由田纳西州的科德尔·赫尔担任。此人虽是一个南方国际派,以税务专家和坚决主张低关税政策闻名,但在参议院中颇有影响。赫尔时年61岁,性格倔强,彬彬有礼,受人敬重。他供职国务卿的年限在美国历史上为最长。

财政部长由前面提到为罗斯福献身的威廉·伍丁担任。

伍丁虽名义上是共和党人,实际上长期支持罗斯福,与罗斯福过往甚密。他身材瘦小,但为人颇有魅力,智慧过人,在解决银行危机时出了大力。

最引人注目的是任命纽约州的弗朗西丝·帕金斯女士当劳工部长,芝加哥的哈罗德·伊克斯当内政部长,衣阿华州的亨利·华莱士当农业部长。后三人由于贯彻了无数突出的新政计划,以及他们为新政出谋划策,因而在理论上和政策上一般都认为是新政的化身。华莱士于1940年离职,但帕金斯女士和伊克斯的任期却与4届罗斯福政府相始终。

弗朗西丝·帕金斯是美国联邦政府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部长,她的入阁曾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有一个记者问她身为女性当了部长是否感到不便时,她刻薄地回答:“除非爬树。”

罗斯福使用的亨利·华莱士是个怪杰,是一个神秘的计算机似的统计家,对30年代的一些农业上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新的大胆的解决办法。

哈罗德·伊克斯也是由共和党转变过来的。他是芝加哥一位具有改革精神的著名律师,办事谨慎,但脾气暴躁,对贪污受贿嫉恶如仇,必除之而后快。

虽然罗斯福对以上各类人才都量才而用,但有一个原则是非常的明确的,这就是信而不纵,罗斯福起用智囊团可见一斑。

罗斯福用人的最大成功之处是对智囊的使用,这开创了美国历史的用人的先河。这些人职位比部长低,但在影响和制定政策方面作用却更大,其中有几位是最早一批的智囊团成员,他们是对新政起了重大作用的高参。

对智囊的使用最早是1932年竞选总统时,因出于博采众议和起草演说稿之需要而请教知识分子,开创了使用智囊的先河。但作为总统的一个顾问班子,其人选、数目和作用在整个罗斯福几届政府中,前后则发生过不少重大变化。

第一批智囊团的成员有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蒙德·莫利、雷克斯福德·特格韦尔和小阿道夫·伯利,以及休·约翰逊将军等,他们都在不同时期担任过政府公职。公法学教授莫利是在1931年被罗斯福正式延揽负责主管竞选材料的准备工作。捷足先登的莫利随着智囊团的扩大而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因而初期新政的许多政策和立法草案都是由他负责审定或由他指派别人负责搞的。莫利先是进步党人,但在新政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自由主义色彩较浓的阶段时,他就与新政格格不入了,后来就接受了新杂志《今日》主编的工作,离开了政府。雷克斯福德·特格韦尔是一位英俊的经济学教授,与罗斯福一样,强烈地主张保护资源。他在农业部工作了几年,还在几个委员会里担任过职务,他常以经济哲理家和排难解纷的行家身份而被其他部门召请。哥伦比亚法学院才思敏捷的阿道夫·伯利教授,在新政初期未接受政府职务,然而在财政、经济分析与国际关系等问题上却不时提出可贵的咨询意见。休·约翰逊将军,是得到法学学位的西点军校毕业生。他早期为罗斯福撰写发言稿,并帮助起草农业与企业方面的立法,还负责过全国复兴总署,但最后却成为时常抨击新政的报业辛迪加的专栏作家。

在罗斯福周围,还有一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担任过不同职务的总统顾问,他们任职时间长短不一。其中托马斯·科科伦与杰明·科恩,就是两位典型的致力于新政事业的精明强干、热情洋溢的青年律师。他们两个都是哈佛大学法律教授弗利克斯·弗兰克福特的高足。科科伦与科恩合伙草拟了1934年证券交易法和1935年控股公司法一类出色的“在法律上过得硬”的立法杰作。科科伦担任总统助理的时间比科恩长,一直干到他的职位由哈里·霍普金斯替代为止。应聘来华盛顿担任联邦紧急救济署署长的霍普金斯,是一位著名的社会工作者,曾在纽约州的救济事业中干得很出色。他后来又担任了工程兴办署署长、商务部长等职,协助总统制订国防、外交政策,直到罗斯福去世,他一直是总统最亲密的顾问。

罗斯福的新政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观点,大部分来自他那乐于兼容并蓄三教九流的人才胸怀。这些人才不少出身于学术界。他们能在一般的事务中发挥他们的合理思维与分析才能,并在特定的领域里施展他们的专门知识。自认为是新政派的学者,通常是倾向于改革的。他们深信借助于计划,应用社会科学的知识,可以造就一个“良好的社会”。为此目的,他们带来了各种不同的思想影响,诸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家计划经验,20世纪初期的都市改革目标,以及19世纪平民党的农业和财政改革的主张等。他们共同信仰:合理的思想是解决一切难题的最重要的钥匙。除了少数例外,这些总统助理都对几届罗斯福政府的政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些人才,为罗斯福新政的建立以及美国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但罗斯福总是掌握信而不纵的原则,从不允许他们干出超过职权之外的事情,有效地维护自己施政的清明和统御人才的策略。

罗斯福善于使用人才,他注意让属下克服缺点,发扬长处,有时他还亲自指点。

美国同英国历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罗斯福对英国政府的动向尤为注意。他派乔·肯尼迪去伦敦是期望一位眼光冷静的企业家,能够就英国政府的绥靖政策提出公正的报告。肯尼迪是一位有爱尔兰血统的波士顿人,罗斯福考虑到,由他担任驻伦敦大使可能有助于消除爱尔兰血统的美国人对美国在发生战争时同英国合作的抵触情绪。于是在1937年秋季的一天,他把肯尼迪邀请到椭圆形办公室里。总统先是向他致意表示欢迎,然后又请他往后站一站,以便仔细观看他。

“乔,”过了一会儿,罗斯福说,“对不起,请您把裤子脱下来好吗?”

肯尼迪感到非常意外,问罗斯福是否听清了他的话,总统点头示意,一点也没有错,肯尼迪解开了吊带,裤子掉下去了,穿着裤衩傻呆呆地站在壁炉前,显得很不自在。

“有人看见你穿浴衣,他们告诉过我这件事,现在果真如此。”罗斯福说,“乔,就看看你这两条腿吧,我不是第一次看到你这么严重的弓形腿。你知道不知道驻英国的大使必须穿着短裤和丝织筒袜出席就职仪式?你能不能想象您将是个什么样子?我们新大使的照片在世界各地出现时,将成为一个笑料。乔,你根本不适合担任这项职务。”

“总统先生,”肯尼迪恳求说,“如果英国政府能允许我穿燕尾服和条纹裤子出席仪式,你能同意任命我吗?”

“这个,乔,你可知道英国人多么讲究传统。你无法得到允许。我得很快任命一名新大使。”

乔要求给两周的宽限,罗斯福同意了。肯尼迪提起裤子,恢复了尊严,离开了白宫。总统自鸣得意,暗自笑了起来。过了两周,肯尼迪手持一份允许他穿条纹裤子和燕尾服出席就职仪式的公函来到白宫,结果他得到了任命。后来,有人就此事向罗斯福提过意见,但是他把头往后一仰,一笑了之。他说:“选派大使不仅从政治上考虑,而且还要注意风度,不时地纠正他人的坏毛病,因为他们出去,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呀!”

评析

在御人过程中既要用人不疑,又要信而不纵,这就需要高超的管理艺术。罗斯福在任用人的过程中给予了我们这样的提示。聪明的领导者,都知道任用人的原则,并不是放权以后就放任不管,而是知道如何授权他人并仍保持控制,信而不纵,是御人的上策。

2.果断授权,蒙哥马利倚重甘岗

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总结自己多年的军事指挥经验,将其指挥哲学归因于一个字—“人”。他的成功之道,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用人得力。

1942年8月13日,蒙哥马利风尘仆仆地赶赴开罗就任第八集团军司令。汽车行驶到亚历山大港外的十字路口时,他与自己的学生兼部下——德·甘岗邂逅相遇。甘岗时下正任第8军情报处处长。他们不仅有师生之谊,还有共事之情。当年在军校训练时,甘岗就对蒙哥马利新颖而大胆的讲课方式和对年轻人的乐善好助怀有敬意,而蒙哥马利所钟情的也正是甘岗这样的头脑敏捷、足智多谋、大有潜力的“可畏后生”。

当天晚上,一片凉意笼罩了沙漠的时刻,刚了解了各部队基本情况的蒙哥马利就命令德·甘岗为他召集指挥官班子开会。会上,他宣布了那项大胆的计划:任命德·甘岗为第八集团军参谋长!这项计划甚至甘岗本人都蒙在鼓里。更不用说他人了。英国陆军当时并没有参谋长这一职务,司令官需要亲自协调各位参谋官,处理各种细节问题。蒙哥马利的前几任第八军军长都是这样做过来的,沙漠作战,事务繁杂;却都事必恭亲。结果,他们就像在森林中穿行一样,边走边剥树皮,停停走走,永远走不出树林,见不到整个树林的风貌。蒙哥马利上任之前就洞悉了这个弊端,为了能抓住关键问题,不陷入琐碎的事务中分散精力,他决定找个人来帮他。这个人必须思维敏捷、头脑清醒而果断,而且能高速度地工作、能处理细小问题,同时他必须了解蒙哥马利并能相互沟通和理解。同车来参谋部的路上,蒙哥马利一直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个老部下。他心里清楚,虽然甘岗工作时能高度紧张且非常机敏,但他平素喜好杯中之物、讲究衣食,与他自己的生活习惯大相径庭。如此性格、脾气相去甚远的两个人能成为最好搭档吗?蒙哥马利做了认真的权衡,终于确认这些差异并不重要,也许两个人还能因此相得益彰呢,再也没有人比甘岗更适合了。

于是这一任命就在连甘岗本人都未预先知晓的情况下宣布了。蒙哥马利宣布时,全场寂静!全体参谋人员都清楚地意识到了这项任命的严肃性。蒙哥马利的用人是正确的,以后的作战实践证明了甘岗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参谋家。可以说在北非战场上,没有德·甘岗,也就没有蒙哥马利的辉煌。

评析

因事设人的谋略是同因人设事针锋相对的一条御人策略。在御人行为中,必须根据领导管理活动的需要,有什么事要办,就设什么岗位,就用什么人。蒙哥马利果断授权倚重甘岗,除了蒙哥马利慧眼识英才外,还体现了蒙哥马利用人谋略的宗旨,自己挖掘出的人才会竭力报效自己、自己“统御”起来也最得心应手。

3.授于重权,孙权独用吕蒙夺荆州

吕蒙是东吴的大将,其时把守陆口。陆口隔江与荆州相望。关公在刘备、孔明入川后,独当一面,把守荆州一隅,后来他主动出击,把曹军占领的襄阳也打下了,水淹七军,擒获了曹操的勇将于禁、庞德,一时声价震天。关公战线过长,心有隐忧。陆口守将是名将吕蒙,他不敢抽空荆州的兵去援打樊城。魏、蜀、吴其时在这几个城池展开了混战:关公乘机袭击曹营,可东吴对他虎视眈眈,关公的袭击惊动了许都,曹军为此把关恨死了,暂时又与东吴联手,协助东吴兵进攻关公。孙权在此情势下决心进攻荆州。他叫自家堂弟孙皎与吕蒙共作领军之将,吕蒙说了番话:“主公若以蒙可用则独用蒙,若以叔明可用则独用叔明。”

孙权听了吕蒙的意见,恍然大悟,便拜吕蒙为大都督,总制江东诸路军马;孙皎在后方接应粮草,与指挥权毫不搭界。

独用吕蒙,东吴兵偷袭了荆州,失去了荆州;关公军心涣散,给养断绝,终致麦城败绩,英雄授首!

吕蒙取得的胜利,与孙权的充分授权密不可分。

评析

御人也须用人不疑,也须用心施谋。领导下属如推三阻四,疑虑重重,则必遗后患。在用人之先,不妨先考察其有无可疑之处,有,则不用。无,则用之。用,就不再去猜疑!信衰则士远,疑心常会影响大业。因此,信任你所用的人,是御人的一种必要的心理建设。

4.弃瑕取用,刘邦宽容重用陈平

陈平是西汉河南原阳人,年少时家里很穷,同哥哥嫂嫂在一起生活,只有三十亩薄田。他哥哥陈伯宽厚仁慈,靠辛勤劳动供陈平外出游学。后来,陈平娶了一个妻子,妻子曾经五次出嫁,五次都死了丈夫,但家里很富有。陈平的出仕,多亏了妻子家的帮助。

陈平离家后,先投奔魏王咎,遭到谗言,又投奔项羽。他见项羽粗暴无道,便仗剑投奔刘邦,经过魏无知的推荐,刘邦接见了他。言谈之中,论及天下大事,刘邦觉得十分投机,便将陈平提拔为都尉,留在自己身边当参乘,并监护三军将校。

刘邦的将土对破格提拔陈平不满,说:“大王得到一个楚军的逃兵,并不了解他的才能和品行,就与他同乘一辆车,还让他监护军中长者,未免太过分了,”刘邦没有听信这些议论,又把陈平提升为副将。

大将周勃和灌婴对刘邦的做法也不满,对刘邦说:“听说陈平在家里曾经同嫂嫂通奸。离家后又两次出逃,三次选择主人。现在大王授与他高官,让他监护将土。凡是给他贿赂多的人,他就将好处给与。他完全是个反复无常、目无法规的人,希望大王认真考察。”

刘邦听了这些话,心里产生了疑虑,叫魏无知和陈平来问个究竟。魏无知说:“只要有建功立业的本领,即使与嫂嫂通奸、受贿,又有什么妨碍呢?”

陈平自知这些都不是事实,对刘邦说:“过去我投奔魏王和项羽,由于他们不相信人,我才来投奔大王。如果大王认为我可以用,就不应拘泥小节;如果认为我不能用,我收的小费全在这里,你拿去吧!我就此告辞。”

刘邦觉得误会了陈平,连声道歉,并将他提拔为护军中尉。后来,陈平全力辅佐刘邦,多次在危难之际挽救刘邦及其大业,成了建立西汉王朝的头等功臣之一。刘邦死后,陈平还同周勃一道,平定诸吕叛乱,稳住了西汉江山。

评析

“瑕”指过失和缺点,“弃瑕”是说不计较缺点和过失;“取用”意为取长处而用之。这一策略要求对有才华的人不求全责备,使其才华为我所用。

所以,用人不要自恃清高,虽然我们不能像孟尝君那样作为恩主豢养一批包括鸡鸣狗盗之徒在内的食客,却可以学习孟尝君没有偏见地、但有远见地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功夫。只要有一技之长,管他是雄才大略还是雕虫小技,都加以利用,而且还要用得恰到妙处。

最难得的是有眼光和远见卓识。有的人才华横溢,人人见到都会说是人才;寻找这样的人太容易了,偏偏有不少人内向含蓄深沉,才华深藏不露,只是到了关键时刻,才偶尔露峥嵘,善于发现和使用这类人,本事就不小。

才能的大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用你如何“统御”得恰到好处,使人尽其才。

5.以德服人,武则天容人得心腹

武则天本名武照,后自改名为武侩,唐朝并州文水县人。其父是李唐王朝的开国功臣,其母也从小受过良好教育。武则天14岁之前,受到文武两方面的培养,14岁时做了太宗李世民的“才人”。高宗李治即位后,武则天地位不断上升,终于做了皇后,并成了李唐实际掌权人。高宗病逝,武则天又迅速登上皇帝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第一位也是惟一的一位女皇。

上官婉儿,是李唐五言诗“上官体”的鼻祖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是唐初重臣,曾一度官任宰相。高宗李治懦弱,后期又不满武则天独断专行,便秘令上官仪代他起草废后诏书。不断被武则天发觉,便以“大逆之罪”使上官仪惨死狱中,同时抄家灭籍。时年一岁的婉儿及其生母充为宫婢,被发配东京洛阳宫廷为奴。婉儿14岁那年,太子李贤与大臣裴炎、骆宾王等策划倒武政变,婉儿为了报仇也积极参与。但事情败露,太子被废,裴炎被斩,骆宾王死里逃生。上官婉儿明知自己也将被处死,但结果完全相反:竟被武则天破例收为机要秘书。

原因何在?主要是上官婉儿有才,而武则天又尤为爱才。上官婉儿14岁时曾作了一首《彩书怨》的诗,被武则天无意中发现。武则天不相信这么好的诗意会出自一位女孩之手,便以室内剪彩花为题,让她即兴做出一首五律来,同时要用《彩书怨》同样的韵。婉儿略加凝思,就很快写出:“密叶因栽吐,新花逐剪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武则天看后,连声称好,并夸她是一位才女。但对“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装作不解,问婉儿是什么意思。婉儿答道:“是说假的花,是以假乱真。”“你是不是在有意含沙射影?”武则天突然问道。婉儿十分镇静地回答:“天后陛下,我听说诗是没有一定的解释的,要看解释的人的心境如何。陛下如果说我在含沙射影,奴婢也不敢狡辩。”“答得好!”武则天不但没生气,还微笑着说:“我喜欢你这个倔强的性格。”并将她14岁入宫当才人时制服烈马狮子骢的故事,讲给婉儿听。接着又问婉儿:“我杀了你祖父,也杀了你父亲,你对我应有不共戴天之仇吧?”婉儿依旧平静地说:“如果陛下以为是,奴婢也不敢说不是。”武则天又夸她答得好,还表示正期待着这样的回答。接着,赞扬了她祖父上官仪的文才,指出了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的罪恶,期望婉儿能够理解她、效忠她!

然而,婉儿不但没有效忠武则天,却出于为家人报仇的目的,参与了政变,而今成了罪人。这对高宗来说,应是充满同情和设法庇护的。但他惧怕武则天,只能借口有病,“不能多动心思”,而让武则天决定。这对司法大臣来说,只能提出按律“应处以绞刑”,若念其年幼,也可施以流刑,即发配岭南充军。而武则天则认为:据其罪行,应判绞刑,但念她才十几岁,若再受些教育,是可以变好的。所以,不宜处死。而发配岭南,山高路远,又环境恶劣,对一个少女来说,也等于要了她的命。所以,也太重些。尤其是她很有天资,若用心培养,一定会成为非常出色的人才。鉴此,武则天决定对婉儿处以黥刑,即在她的额上刺一朵梅花,把朱砂涂进去。并把婉儿留在自己身边,“用我的力量来感化她”。还表示:如果我连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都不能感化,又怎么能够“以道德化天下”呢?

结果,武则天确实把婉儿感化了。该杀而不杀,反而留在自己身边,这已使婉儿感激涕零。此后,武则天又一直对婉儿悉心指导,从多方面去感化她、培养她、重用她。婉儿从武则天的言行举止中,了解了她的治国天才、博大胸怀和用人艺术,对她彻底消除了积怨和误解,代之以敬服、尊重和爱戴,并以其聪明才智,替她分忧解难,为她尽心尽力,成了她最得力的心腹人物。甚至婉儿的生母也曾对人私下议论:婉儿的心完全被武后迷住了!

评析

以德服人,表现了一种容人的大度,也反映了一种御人的风格。人是社会中最复杂、最具智慧的生灵,用人一定从心开始,赢得人心必赢得人才,这是以宽容而御人的谋略,也是用人的高超艺术。

6.海纳百川,萧道成宽容王玄邈

萧道成是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是南齐的开朝皇帝。在当皇帝以前,萧道成是刘宋朝的一员大将,由于屡立战功,地位也越来越高。宋明帝泰始年间,萧道成官至督南兖州、徐州二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持节、假冠军将军、都督北讨前锋诸军等职。泰始五年(469年),萧道成又在原职基础上进而督兖州、青州、冀州三州军事,权力越来越大。

当时,萧道成正镇守准阴(今江苏清江西南),民间纷纷传言:“萧道成当为天子。”又有人对宋明帝说,萧道成具有贵人之相,宋明帝本来迷信,听到这些话,又看到萧道成权力越来越大,便对他越来越不放心,萧道成也察觉到了明帝对自己的怀疑,便加紧营构自己的势力,以防不测。在萧道成的北面,是青州(治今山东益都),王玄邈任刺史。萧道成为使自己将来有个退路,便给王玄邈写信,与他交结。

王玄邈是刘宋名将王玄谟的弟弟,史称他有士君子之风。他看到萧道成的信,知道他的意图,然而他身为宋将,不愿背叛。他的长史房叔安也劝他说:“我听说布衣韦带之士,吃人一顿饭都不忘其恩,这才是义士。如今将军身当州镇重任,与朝廷有君臣之义,如果无缘无故弃掉忠孝之义,那么青州士人宁愿跳入东海而死,也不会跟随将军。”房叔安的一番话,更坚定了王玄邈的信心,他便派房叔安回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向朝廷报告萧道成的意图。

萧道成给王玄邈写信后,许久不见他的回信,心中不免着急。这一天,手下的兵士抓到一个从青州方面来的使人,萧道成一问,知道是王玄邈派往京师的房叔安。萧道成向他要王玄邈给朝廷的信,房叔安说:“这信是我们将军给朝廷的,不是给您的。并且,我所要说的话,只对国家有利,即不利于您,请您也不要多问。”手下的人劝萧道成杀掉房叔安,萧道成说:“杀之于我们更不利,并且人各为其主,房叔安无可指责。”便将房叔安放了。后来,王玄邈离开青州回京,途经淮阴,萧道成令人在途中等候他,邀请他到府中叙谈,王玄邈假意答应,但经过淮阴时,根本没有下车,而是在卫兵的护卫下驱车而过,回到京城后,也向明帝报告说萧道成有异谋。

后来,萧道成沉着应付,打消了宋明帝的疑心,度过了危机。但萧道成丝毫也不怨恨王玄邈,反而爱幕他的忠诚。宋明帝死后,萧道成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宋顺帝升明年间,萧道成成为辅政大臣,皇帝成了他手中的傀儡,王玄邈没料到事情发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非常害怕萧道成会加害于他。萧道成对王玄邈的态度还和当初一样,还提拔他作骠骑司马、泰山太守。后来,又让他作西戎校尉、梁州、南秦州二州刺史,并封其为河阳县侯。不但如此,王玄邈的兄弟们也被封为高官。这使王玄邈非常感动,从此一心一意效忠于萧道成。

公元479年,萧道成正式取代了宋顺帝的帝位,建立南齐。不久,梁州人李乌奴起兵作乱,王玄邈来不及调兵征讨,便带七八百人仓促应战,被打败。王玄邈觉得硬拼不成,便派人假装投降,对李乌奴说:“王玄邈兵众老弱,已经丢下伎妾,携家人逃出城去。”李乌奴大喜,率轻兵进入州城,被王玄邈的伏兵击破。李乌奴败走,梁州得以保全。萧道成知道后高兴地说“玄邈果然没有辜负我的知遇之心。”

评析

宽容是古人崇尚的精神和品质。虽然宽容不可能人人做得到,但欲成大事者必须具备宽容品质。

领导者必须能够宽容,因为他的存在价值和水平是靠调动众多人的行动而实现的,若无宽容精神,便不能做到。

政治家必须能够宽容,因为他所要完成的事业,是靠调动起千千万万大众的行动而实现的,若无宽容精神,便不能做到。

宽容宽容,只有“宽”才能成其“容”;只有“容”才能现其“宽。”

宽容是一种心胸,一种气度,一种用人的远见。萧道成从王玄邈的不轻易依附自己中看到了他的忠诚品质,又用自己的宽宏大量将王玄邈争取过来,使之成为自己的忠臣。

7.水清无鱼,丙丞相用人不究细行

丙吉是汉宣帝时的丞相,以知大节、识大体著称。又宽厚待人,惩恶扬善。尤其是对下属,从不求全责备。对好的下属,他大力加以表彰;对犯了过失的下属,只要是能原谅、宽容的,他都尽可能地原谅、宽容他们。

丙吉有一个车夫,驾车的技术很好,其他方面也没有什么问题,就是有一个毛病—喜欢喝酒。他经常喝得醉醺醺的,出门在外也是这样。

有一次,丙吉出门办事,带了这个车夫驾车。殊不知他这次喝得大醉,车子还在路上,他就呕吐起来,把车上的座席都弄脏了。车夫一见自己弄脏了座席,吓得不知怎么才好。但丙吉并没有多说他什么,只让他把车上的污迹擦干净,然后又赶车上路。

回到相府,管家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狠狠地训斥了车夫一顿,并向丙吉建议说:

“大人,这个车夫实在是不像话,干脆把他赶走算了!”

丙吉摇摇头说:

“不要这样做。因为他喝醉酒犯了一点小小的过失就赶走他,你让他到哪里去容身呢?他不过是弄脏了我的座席罢了,算不上什么大罪。还是原谅他吧,我相信他自己会改正的。”

管家这才没有赶走那个车夫。车夫知道是丞相的宽宏大量才保住了自己的工作后,内心非常感激,决心报答丞相。从此更尽心尽意地赶车,酒也喝得少多了。

车夫原本是边疆人,熟知边防报急方面的事情。有一次,他在长安街上看到一名驿站的官员疾驰而过,猜想一定是边境上发生了什么紧急的事情。于是他紧跟着到驿馆里去打听消息,果然得知是匈奴入侵云中郡和代郡,那里的郡守派人告急。

车夫立即回相府,把自己探听到的情况向丙吉报告。丙吉知道宣帝马上会召自己进宫商议,便叫来有关方面的属下,向他们了解被入侵地区的官员任职以及防务等方面的详细情况,思考了对策。

不一会儿,汉宣帝果然召见丙吉和御史大夫等人商议救援之事。由于丙吉事先已知道了消息,并且有所准备,所以胸有成竹,侃侃而谈,很快提出了可行的救援办法。而御史大夫等人却仓促进宫,一点消息也不知道,对被入侵地区的情况也不太了解,一时之间根本就说不出什么来,更不用说切实可行的救援办法了。

两相比较,对照鲜明。汉宣帝赞赏丙吉“忧边思职”,对御史大夫等人却很不满意。

退朝后,其他大臣对丙吉十分钦佩,丙吉却对大家说:

“实不相瞒,今天是因为我的车夫事先打听到消息并告诉了我,使我预先有了准备。当初,他曾经醉酒呕吐,弄脏了我的车座,我原谅了他,所以他有今天的举动。”

说到这里,丙吉又感叹道:

“所以啊,每个人都有他的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应当尽量容忍别人的过失。想想看,假如当初我不容忍车夫的过失,把他赶走了,能有今天受到皇上的表彰吗?”

众人都点头叹服。

评析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你事事苛察,求全责备,就像眼里容不下一粒砂子一样,谁愿意跟从你呢?这就看你如何驾驭“人才”的技巧了。

丙丞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原谅了车夫,结果得到了报答。

当然不止丙丞相如此,中国历史上这类容人的事例还多着哩。

汉高祖重用“盗嫂”的陈平而得天下,宋太祖撞破受贿的赵普而不责罚,曹操更是公开下《求贤令》说:哪怕有不好的名声,可笑的言行,甚至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都不要有所遗漏。

他们都是容纳那些虽德行有亏但确有才干的人。它并不影响我们理解“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御人艺术。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