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章世界摄影艺术2

1936年拍摄的《季节工母亲》,是兰格最著名的照片。她在加利福尼亚的尼波莫谷移居营,遇到了这位满面愁容的母亲,她刚刚失去了丈夫,带着7个孩子,靠摘豌豆为生。兰格只和她交谈了10分钟,但她所拍摄的这幅照片,引起了整个国家的关注和同情。

兰格在社会纪实摄影方面的突出成就,使她在1941年获得“古根海姆奖”。她被《美国摄影》杂志的读者,投票评为10位著名女摄影家中的第二名。

(二)伊文思

同兰格一样,沃克·伊文思(Walker Evans,1903~1975)也是农业安全局的摄影师之一。

伊文思出生于美国中西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大学中途辍学后,他决定以摄影为职业,于是用几个月的时间掌握拍摄技术。然后,开始了摄影生涯。

30年代中期,伊文思受雇于农业安全局。他通过照片,记录了美国大萧条年代的生活细节:美国南方城市的主要街道、雨中萨拉托加、破败不堪的理发店和正在撤换的广告牌……

1936年,伊文思和作家詹姆斯·阿吉共同前往亚拉巴马,拍摄关于佃农生活的纪实照片。

《佃农的妻子》是伊文思最著名的作品。仔细审视这幅照片,观众会从主人公额头上的皱纹、紧咬的下唇和布满愁云的面孔,感觉到这位妇人正身陷困境。同时,她直面镜头的双眸,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她的刚毅和坚强。

伊文思拍摄的照片,着重现场气氛的表现,强调以细节和感觉打动读者,具有“严肃的透明度、直率的天真”。他崇尚不加渲染的质朴风格,而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不给观众任何提示,让观众用心去体会。

1938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伊文思作品展,这是他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作品展。在这之后,他陆续成为《时代》周刊和《幸福》杂志的专职作者,以及《幸福》杂志唯一的专职摄影师。从1965年开始,伊文思担任耶鲁大学平面艺术设计的教授,直到去世。

新闻摄影的诞生

新闻摄影最早萌发于1842年的德国。

19世纪末,新闻照片开始在英、法、美、德等国的报刊上发表,但其作用仅限于点缀版面或做文字的插图。

一、第一张新闻照片

1842年5月5日,德国汉堡发生了一场大火,大火连续烧了四天。5月8日,比欧乌和史特尔茨纳二人赶到火场,拍下了有关废墟的许多照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新闻摄影活动。他们拍摄的照片,后来大多散失,仅存一幅,即第一幅新闻照片《汉堡大火》。

由于照相制版术尚未发明,《汉堡大火》没能在报纸上刊登出来。当时,《伦敦新闻画报》报道“汉堡大火”所用的插图,是一个画家根据英国博物馆一张汉堡旧画画的。

此后,有不少重大新闻事件,被摄影师们拍摄下来,如英国摄影师芬顿拍摄的英、法、土、与俄的战争照片、布雷迪拍摄的记录美国南北战争的照片等。但是,这些新闻照片,都因为照相制版术尚未问世,没能在当时的报刊上刊登。

二、把照片印在报上

为了使照片能够印在纸上,人们从18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探索。但直到19世纪80年代,用油墨在印刷品上印制照片的技术问题,才开始得到解决。1880年3月4日,美国纽约的《每日图画》报,刊登了一幅题为《棚户区风光》的照片。这幅照片的拍摄者是H·J·牛顿,采用斯蒂文·霍根的照相铜版术印刷,是世界上第一幅刊登在报刊上的新闻照片。

1904年1月7日,世界上第一家用照片报道新闻的报纸——英国《每日镜报》创刊。这家报纸率先以照片为主报道新闻,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世界各地的报纸竞相仿效。

从此,新闻摄影时代到来了。

三、纳达尔的首次专题摄影采访

在19世纪的摄影家中,纳达尔(Nadar)是一位具有强烈独创意识的实验者和创新者。他终年90岁,直到去世前,依然认为自己是“一个铤而走险的人,总是逆着潮流寻找方向”。

1858年,纳达尔开始了最早的空中摄影。在摇摆不定的气球上,他使用黑布制成的暗袋,往火棉胶湿版上涂布感光剂。4年后,他终于获得成功,发表了从空中拍摄的巴黎全景照片。有意思的是,这一划时代的创举,竟成为一位画家嘲笑摄影的机会。这位认为摄影永远无法提高到艺术境界的画家,名叫杜米埃,他画了一幅漫画讽刺纳达尔,并在画中写道:

纳达尔先生,请把摄影推向艺术的高峰。

纳达尔还是第一个使用人造光进行拍照的摄影师。1861年,巴黎的下水道工人,发现了十几个世纪之前基督教徒的地下“纳骨堂”,堂内摆满了无数的人头盖骨和其他骨骼。纳达尔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进入下水道中,使用煤气灯,拍摄了这些“黑暗世界”的景象。

纳达尔对新闻摄影最大的贡献,是他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专题摄影采访。

1886年8月31日,66岁的纳达尔,和他哥哥保罗·纳达尔一起,访问了原法国科学院院长、化学家谢夫罗尔(Chevreul)。这一天,正是谢夫罗尔100岁的生日。在访问过程中,纳达尔和谢夫罗尔谈论养生之道,他的哥哥则将这位百岁老翁的表情拍摄下来。这次专访,共拍摄了21幅照片。

5天后,这组题为《纳达尔采访百岁化学家谢夫罗尔》的人物专访照片,连同谢夫罗尔的谈话记录一道,刊登在《画报》杂志上,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此后,这种专题摄影采访样式,被众多摄影记者所仿效。

现代摄影的奠基人

早期的摄影艺术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画意摄影曾经风靡各国,统治世界摄影沙龙长达30年之久。但是,就在画意摄影不可一世、故步自封之时,欧洲摄影界却孕育着一场“革命”,它的发起者是亨利·爱默森(Henry Emerson,1856~1936)。

一、《自然主义摄影》

正如一位作家所描写的那样:“仿佛是一枚炸弹落在一个茶话会上”。这个“茶话会”,就是鲁宾逊及其同伴故步自封的世界。而这枚“炸弹”,就是爱默森的《自然主义摄影》。

爱默森1856年出生在古巴,母亲是美国人,父亲是英国人。他童年生活在美国,以后到了英国,他学习医学并获得医生资格。

1882年,爱默森对摄影产生兴趣,拍摄了许多朴素的照片:由薄雾、水光和平坦的地平线构成的土地,渔夫、船夫、割芦苇的人和矮小的农夫点缀其间。这些有关农村风光和农民生活的摄影作品,好像一股清新的空气吹进了当时的摄影沙龙,受到人们的注意。此后,爱默森开始在英国各地活跃起来,成为摄影界的名人。

1886年,在摄影俱乐部的一次集会上,爱默森发表了题为《摄影是写实的艺术》的演说,对画意摄影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把画意摄影称为“支离破碎”的拙劣手法,认为它全靠剪辑与合成来拼凑照片,题材陈旧且内容空洞,使摄影完全沦为了绘画的奴婢。他还认为,画意摄影倡导人鲁宾逊的著作,是“艺术方面谬论的集中表现”。

在1889年所写的《自然主义摄影》一书中,爱默森倡导“自然主义”摄影。他认为没有一种艺术可以像摄影那么精确、细致地反映自然。摄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摄影家模仿绘画的题材和方法是不可取的。摄影应回归到自然中寻找灵感,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自然美的形象,并通过构图、用光、聚焦等摄影手段来取得艺术效果,而不是运用叠放、拼接和翻拍的方法。

摄影还应当与人的视觉相一致。爱默森是一位由医生转业的摄影家,他指出,在某一时间内,眼睛通常集中于景物的一个部位上。视觉里的景物,是中心部分清楚,边缘部分模糊。因此,影像全部清晰是不符合科学的。让某些物体清楚些,某些模糊些,效果将会更合乎自然,更接近于真实。

爱默森投下的这枚“炸弹”,从根本上动摇了画意摄影,从而引起鲁宾逊及其同伴的不满。他们反驳说,爱默森丝毫想像力也没有,“健康的眼睛永远不会把景物的任何部分看成是虚的”,摄影也永远不会合乎真正的自然。按地面景物曝光的底片,天空部分必然曝光过度,没有层次。但是,将一张底片按天空曝光,另一张按地面的景物曝光,再将二者进行叠拼放大,所得结果会更接近于原来的景物。

这场自然主义摄影与画意摄影的论战,进行了整整五年,双方集中了最强的火力进行抨击。

二、戏剧性的变化

奇怪的是,正当“革命”快要成功之时,爱默森却突然退缩了。1891年,他在一本名为《自然主义摄影的灭亡》的小册子中,全盘否定了自己原先的观点和理论。他写道:

我一度认为,像自然那样真实的明暗度是可以获得的,而且还可以通过显影来任意加以改变。但是,这实际上是办不到的。

爱默森戏剧性的变化,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他得知摄影有其固定的影调范围,摄影者所能控制的限度是有限的。

后来的评论家这样评论爱默森,说他的这一行动体现了他的诚实,因为艺术本来就不是自然的翻版。所以,他对摄影的贡献并没有因此而动摇。

爱默森第一个预见到摄影会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要求摄影探索自己的艺术语言,获得真正艺术的尊严,从而使摄影摆脱了绘画的束缚。作为根据摄影特性研究摄影美学的开拓者,他的摄影“纪实性”观点,揭开了现代摄影的帷幕。

第三节器材的演变

感光材料的进步

对感光材料的研究由来已久。从火棉胶湿版、明胶干版、胶卷,到彩色感光材料的问世,摄影感光材料的研制取得了一个个可喜的进步。

一、从湿版到干版

火棉胶湿版工艺,产生于19世纪50年代初期。它的出现,使更多人走入摄影领域。在差不多整整20年时间里,火棉胶摄影法一直是唯一的实用摄影方法。

用明胶代替火棉胶,是在19世纪70年代。它使摄影者在每次拍摄前,不必自己准备感光材料。同时,它使摄影的曝光时间大大缩短,手持相机拍照成为可能。

明胶干版工艺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摄影方法的开始。

(一)火棉胶湿版工艺

1851年,是摄影史上划时代的一年。在这年3月号的《克密斯特杂志》上,发表了一位不知名的英国雕塑家斯科特·阿切尔(Scott Archer,1813~1857)的“火棉胶摄影法”,结果在很短的时间里,这种摄影法就取代了以前的一切摄影方法。

火棉胶是一种粘性液体,用硝化棉溶于乙醚和酒精而成。阿切尔发明的火棉胶摄影法,是先把含有碘化银的“火棉胶”涂在玻璃板上,并使它均匀地扩散到整个玻璃表面。之后,立即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增强感光度。火棉胶越干燥,感光度就越低。因此,必须在火棉胶没干之前,将湿的玻璃底片装入照相机中进行曝光,然后立即显影和定影。这种方法,也称为“湿版法”。

火棉胶摄影法,比达盖尔式或卡罗式摄影法更为复杂、更不好处理,但是它有4个主要优点:

1底片影像极清晰,可无限量印制永久性的、清晰的。

2价钱低廉。

3阿切尔没有对火棉胶摄影法实行专利,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4它的光敏度比达盖尔银版法和卡罗式摄影法都高。在室外拍摄风景或人像时,只需数秒或数十秒的曝光。在当时,这是曝光时间最短的摄影法。

火棉胶摄影法既具有达盖尔摄影法的清晰影像,又像卡罗式摄影法那样,能无限量地在相纸上印制价钱低廉的照片。它的出现,使这两种摄影法都黯然失色。几年之后,再也没有人拍摄达盖尔式或卡罗式照片了。

使用火棉胶摄影法,必须在拍摄现场制作底版。因此,风景摄影家外出时,除了携带照相机、三脚架和很多必要的镜头之外,还得带上一大堆器具:装着感光乳剂、显影剂、定影剂的大大小小的瓶子,天平、计量杯、尺、水盆、暗房帐篷等。在当时,一个摄影者一天所需的摄影材料,重达100—20磅之间。他们中的许多人,背着沉重的箱子,跋涉于拍摄现场。还有一些人则雇马车装载器材,如芬顿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就将马车分成暗房和寝室两个部分,坐着马车奔波于战地。

阿切尔发明的火棉胶摄影法,为摄影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他没有为这项发明申请专利。1857年,44岁的阿切尔在贫困中去世。

(二)明胶干版工艺

自从火棉胶摄影法发明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探索一种更好的涂布材料棗涂布后能“干”用的材料,以摆脱使用火棉胶时的种种不便。19世纪70年代,这一愿望终于得以实现棗明胶干版工艺问世。

明胶是用动物的骨和皮提炼成的透明胶体。在常温水中,明胶易吸收水分而体积膨胀,干燥时排除水分又恢复原状。明胶的这一特点,使它代替火棉胶成为感光剂的新载体,从而解决了以前使用火棉胶时,必须趁湿曝光、显影和定影的问题,使“湿版”变为“干版”。

1871年,英国一位医生L·马多克斯(Leach Maddox,1816~1902),在《英国摄影杂志》上介绍说,将含有溴化银的明胶乳剂配备好,趁热涂在玻璃板上,干燥时,化学药品不会像火棉胶那样,发生结晶现象。冲洗时,乳剂将会适当膨胀,使显影液与定影液易于发生作用。同时,马多克斯还完整地公布了他的明胶乳剂配方。

马多克斯的发明,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人们发现,按照马多克斯的方法,在配制乳剂过程中,延长加热时间,可使乳剂的光敏度大大提高,并且,这种制成的溴化银照相干版,干燥后可贮存较长时间。于是,摄影者每次拍摄前,不必自己再动手配制和涂布乳剂,而可以在商店中买到制好的、装在盒子里随时可用的干版。

用干版拍摄的影像质量,同火棉胶一样,都非常好。同时,在使用上,有3个重要优点:

1外出拍摄时,不必再携带暗室帐篷和化学药品。已拍摄的底片,可以回家再冲洗或请人代冲。

2明胶干版感光速度快,在室外,曝光时间可缩短到几十分之一秒。摄影者可以手持拍摄,三脚架不再是必需的了。

3明胶干版可以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同时,工厂制造的干版,比自己配制的更稳定,质量更好。

明胶干版的出现,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要求胶片感光度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当时,各胶片生产商在推销时,都宣传自己的产品是“特快”的,而究竟快到何种程度,却难以说清,这使得它在拍摄后送往别处冲洗时,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它的感光速度快,要求照相机准确地控制“快速”的曝光时间,而要控制曝光,首先就必须确定胶片的感光度。

1890年,英国的两位科学家F·赫特(F·Hurter)和C·德里菲尔德(C·Driffield),用感光特性曲线,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感光乳剂速度系统,使此后生产的各种感光材料,都能标明可靠的“H和D乳剂速度数字”。随后,曝光计算表和测光表也制造出来了。

进入20世纪后,又产生了DIN和ASA两个感光速度系统(DIN由“德国工业标准”1931年制定,ASA则由“美国标准协会”1942年制定)。198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将DIN和ASA两个系统,合并成为国际标准感光速度——“ISO”。

明胶乳剂还可以涂布在相纸上。19世纪中期,英国“利物浦干版和图片公司”根据这一特点,研制出能快速感光的溴化银相纸。这种相纸,在煤气灯放大机上就可以进行放大了。

明胶干版的优越性,使它在世界上迅速流行。随着生产明胶干版的公司纷纷出现,湿版工艺很快被冷落,悄然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胶卷的出现

在明胶干版广泛应用之后,对感光材料进行改进的探索仍在继续。人们发现,以玻璃为片基的明胶干版易碎、笨重,于是,开始寻找一种既比玻璃板轻又易于弯曲的材料作为片基。

1887年,美国牧师、摄影爱好者汉尼巴尔·古德温(Hannibal Goodwin,1822~1900),花了十年时间,成功地把感光乳剂涂布在赛璐珞(一种硝化纤维素塑料)薄片上,从而使以往用玻璃作为片基的干版,成为易于携带的软片形式。

与此同时,伊斯曼干版公司的创始人乔治·伊斯曼,也在对玻璃片基进行改进。1888年,伊斯曼干版公司以白纸条作为片基,生产出最早的软片胶卷。这种纸胶卷被称为“美国胶卷”,可拍摄100张直径6厘米的圆形负片。拍摄完的胶卷冲洗后,要将乳剂从纸基上剥下来,夹在玻璃中印相片。由于工艺繁复,摄影者自己难以加工,必须寄回伊斯曼干版公司处理。同时,用白纸条作为片基的胶卷,还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陷,印片时,纸张的颗粒很容易显现在照片上。

1889年,伊斯曼干版公司更名为“柯达干版与胶片公司”,并改用赛璐珞作为片基,批量生产胶卷。这种以赛璐珞为片基的胶卷,很快便风靡全球,10年后,全世界约80%的胶卷产自柯达。

以赛璐珞为片基仍有许多缺点,特别是硝化纤维极易燃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1930年,人们改用醋酸纤维作为片基。醋酸纤维不易燃烧,被称为“安全片基”,并沿用至今。

三、彩色摄影登场

在感光材料的技术变革中,最具革命性的,是彩色摄影技术的成功。在摄影术发明之初,照相机只能拍摄黑白影像。人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在胶片上把“天然”的色彩记录下来。

世界上第一幅彩色照片,是由法国的阿梅代·芒特摄制的。在这幅照片上,作者写道:

彩色石印术1856。

由三张印版用彩色石印术复制而成。三张印版分别是黄色、蓝色和红色。

照片上,坐着的人名叫马内,旁边站着的人是贝尔特·莫里索。马内这年24岁,要离开她的老师托马·库蒂尔远走他乡。分别之际,芒特为她摄制了这张彩色照片。

芒特是一位出色的摄影师,也是当时最著名的日光胶版雕刻专家。在彩色摄影方面,芒特作过大量的研究。他曾在一本有关摄影术的小册子里写道:

我认为可以断言,把一切东西的自然色彩摄录下来,这并非是异想天开,因为我们所做的大量实验使我们可以指望,现代科学必将揭开大自然的这一奥秘。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马克思韦尔(JamesClerk Maxwell,1831~1879),对彩色摄影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1861年5月17日,马克思韦尔用放映幻灯的方式,演示了世界上第一幅全彩色影像。在这次著名的实验中,他将同一个物体,分别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滤镜,拍摄出三张幻灯片。然后,用三个幻灯机各配上相应的滤镜进行放映。当三个影像准确地重叠在屏幕上时,原物上所有的颜色就重现了出来。

马克思韦尔的演示,验证了三原色理论和加色法原理,为现代彩色摄影理论奠定了基础。

1868年,法国科学家D·迪·奥隆(Ducasdu Hauron)提出了一整套彩色摄影理论,并按照减色法原理成功地制作了透射的和反射的彩色感光材料。他在《彩色摄影及其问题的解决方法》一书中写道:

我可以把一幅影像分解成三张不同彩色的画面:一张为红色、一张为黄色、另一张则为蓝色。原来的图像表面上是单一的,但实际上是由三种色彩构成的。自然界为我们提供的就是这样的画面。如果我分别用照相机照出一个物像的三张不同颜色的照片,那么,我只要把这三张照片混合成一张彩色照片,其结果就会同实物的色泽完全一样。

画家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把红、黄、蓝三种基本颜料按适当的比例调和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几乎所有的色彩。

遗憾的是,迪·奥隆的想法在当时无法付诸实施。因为在19世纪60年代,没有摄影材料能对红色感光。将一个红色滤镜加在镜头上,拍摄出来的影像十分淡薄,甚至毫无影像。因此,直到1873年12月,德国化学家H·W·乌盖尔(H·W·Vogel)发现光谱增感方法,彩色感光材料的制造才有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最先在市场上出售的彩色片,是1907年法国卢米埃尔(Lumiere)兄弟创造的“天然彩色感光干版”。这是一种透明正片,在黑白全色乳剂上,涂有一层由红、绿、蓝三色混合而成的细微颗粒。这些彩色颗粒,起着一种滤镜的作用,使透明正片的影像,获得正确的颜色。不过,这种彩色片,有两个难以克服的缺点:一是由于颗粒的过滤关系,需要很长的曝光时间,大约是拍摄黑白照片时的40倍左右;二是它不能印制成彩色照色。所以,这种彩色片未能普及。

1912年,德国化学家提出在胶片上涂布三层乳剂的设想,即在胶片上涂上三层感蓝、感绿和感红的乳剂。然后,在冲洗过程中,将每层的影像变为正像,并使每层都有鲜明的色彩。这样,就可以获得一幅色彩丰富的幻灯片。

经过反复探索,柯达公司终于根据这种方法,在1936年生产出第一个涂有三层乳剂的“柯达彩色片”。次年,阿克发生产的“阿克发彩色片”问世。这些彩色胶片光敏度高,拍摄的照片色彩鲜艳,使彩色摄影真正进入了实用化阶段。

照相机的改进

摄影术的发明,受到了人们广泛的欢迎,并掀起了照相机研制的热潮。

1839年到20世纪20年代,是照相机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期间,照相机由最初的木制暗箱发展成金属机身,出现了机械快门,镜头也由单镜片发展为多镜片组合形式。柯达一号照相机的出现,为摄影的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后,徕卡照相机问世,标志着照相机的发展进入了小型化阶段。

一、早期照相机

在摄影术发明的初期,先驱者们使用的相机,不过是一个自制的装有透镜的木盒子。法国发明家尼普斯,就是将涂有沥青的锡片放在暗箱的成像面上,让光线通过装置在封闭木盒上的透镜,经过长时间的曝光,拍摄了世界上的第一幅照片。

1839年,达盖尔摄影法公布后,巴黎商人基罗(Giroux)制作出用于银版法的照相机。相机的机身,是两个套在一起,可以前后移动调节焦距的木质方盒。镜头是谢瓦利耶磨制的“沃拉斯顿”消色差透镜。由于曝光时间太长,这种相机主要用于拍摄风景、建筑和其他静止的物体。

相机用于人像摄影,直到1840年,美国纽约的沃尔科特(Wolcott)发明“镜式照相机”后才成为现实。这种经过改良的木制相机,在箱子的正面留有开口,把射进来的影像,照在一块大的凹面镜上,接着又反射到约5×6厘米的感光版上。最后拍摄出的画面,虽然较小,但影像较为明亮。

与此同时,德国的福伦达照相机也被制造出来。该相机采用圆锥体金属暗箱,镜头是由匈牙利数学家匹兹沃尔(Petzval,1807~1891),应福伦达(Voigtlander,1812~1878)的委托,首次用数学方法进行设计的。福伦达相机拍摄直径35英寸的圆形照片,曝光速度比当时的任何镜头都要快30倍。福伦达照相机的说明书上写道:

冬天的阴暗天气,3分30秒;在晴朗天气的阴影下,1分30秒~2分;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40~45秒。

福伦达照相机在1841年元旦推出后,大受欢迎。在1890年蔡斯(Zeiss)发售鲁道夫(Rudolph)研制的肖像散镜头之前,福伦达相机一直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照相机。

二、形形色色的照相机

1844年,住在巴黎的雕刻家兼摄影家F·马顿斯,研制成功了全景摇头照相机。这种相机依靠镜头的旋转,拍摄角度可达150°。马顿斯用它在5×175英寸的银版上,成功地拍摄了《巴黎景观》等风景照片。后来,这种相机也常用来拍摄团体照片。

1851年,D·布鲁斯特(DBrewster,1781~1868)发明了一种能拍摄立体照片的照相机。使用这种相机时,只要把被摄物体左右稍加变动,并拍摄两次,就能透过立体镜看到具有立体感的照片。不过,这种拍摄方法,仅限于拍摄静止的物体。

两年后,曼彻斯特的J·B·丹塞(J·BDancer,1812~1887)和巴黎的A·柯涅特(AOuinet),在单镜头立体照相机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双镜头立体照相机。这种相机,镜头相距65毫米,能一次拍摄两幅并列的照片,相当于两只眼睛所看到的景物。看照片时,要使用“双眼看相镜”,使左眼只看到左边的照片,右眼只看到右边的照片。于是,两眼看到的照片,便汇合成一个立体影像。这种立体影像,前景中的物体非常突出,而背景中的物体则显得很远。

1854年,法国人像摄影家A·迪斯德里(Adolphe Disderi)发明了多镜头照相机。它装有4个镜头、在一张底片上可拍8幅画面,如果镜头各自的焦距不同,还可以同时拍出全身、半身和头部特写等不同景别的照片。它的出现,带来了“名片肖像”的流行。

大尺寸的照片,看起来更美观一些,而早期摄影,照片放大又极为困难,因此,要想获得大幅照片,摄影者必须依靠大型照相机。早期的照相机,机身一般较大。其中,1860年由齐伯尔(Kibble)所制造的照相机,堪称世界之最。这是一架带有车轮,必须用马拉着走的庞然大物。它使用的玻璃底版为44×36英寸,每块重达44磅。

40年后,这一记录被一架外号为“猛玛”(古代一种巨象的名字)的巨型照相机打破。这架相机重635公斤,由15人同时操作,可以拍摄长24米、宽14米的画面。它的每张玻璃底片,重达225公斤,需要45公斤药液冲洗。当时,美国芝加哥奥尔顿铁路公司,为了把一列最新型的豪华火车,全部清晰地照到一张照片上,特别订制了这架照相机,并为它专门设计了铁路货车运输。这架相机仅仅使用过一次,拍摄的惟一一张照片,在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得“世界第一大奖”。

在拍摄大幅照片的同时,人们也没有忘记研制携带方便的小型照相机。1858年,英国的T·斯卡夫(T·Skaife)发明了一种“手枪式照相机”。这种相机形似手枪,装有一个成像特别清晰的镜头,能拍摄直径15英寸的快照。拍摄时,只要扣动扳机,橡皮开关就会引发自动式弹簧,镜头便随即开启。一次,斯卡夫使用这种相机,对准维多利亚女王拍摄时,竟引起一场误会,险些以“谋杀女王”的罪名而遭逮捕。赫谢尔曾在评价这种相机时写道:

用这种相机拍照,简直就像紧急射击。

也许,赫谢尔从中受到了某种启示,在这一年,他最先提出了“快照”一词。

三、“你们按快门,我们来完成。”

1888年,美国的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1854~1932)研制出了“柯达一号照相机”。在推销这款相机的广告词中,他这样写道:

你们按快门,我们来完成。

“柯达一号照相机”的出现,使一般人用它来拍摄照片,成为了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而在此前,摄影还是一门很原始的技术。尽管在当时,相机、镜头、感光乳剂,所有这些必要的东西都有了,但却没能将它们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易于操作的拍摄系统。

“柯达一号照相机”体积小,便于携带,能手持拍摄。照相机内,事先装有一卷6米长的感光材料,能拍100幅直径为6毫米的圆形照片。只要把照相机对准被摄体,给快门上弦,然后,掀动快门曝光,一幅照片就拍摄下来了。拍好后,摄影者不必自己动手配制药水和冲洗,只需将照相机寄回柯达公司冲洗。冲洗好的照片,将和重新装上胶卷的照相机一道再寄回来。3年后,伊斯曼又研制出摄影者可以自己装卸的胶卷。

伊斯曼为什么要选用“柯达”(Kodak)作为商标呢?1906年9月15日,他在写给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朋友的信中,作了这样的解释:

关于“柯达”这个名字,它纯粹是几个字母的组合。整个名字,或者其中的某几个字母,绝不是现成单词的派生,也绝不是随意挑出几个字母,以满足产品销售的需要。我认为“柯达”有几个特点,字母少,不易拼错,否则会影响它的声誉。“柯达”这个名字具有生气,也有独特个性,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各种各样的外国商标法的要求。

后来,1920年,他在一个公开声明中,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补充。他说:

我喜欢K这个字母,它表示一种事物的突出部分和尖端,具有坚固、锋利的特征。我想用5个字母组成一个词,前后都用K,中间任选其他3个字母,最后这5个字母拼凑的结果是Kodak。

伊斯曼推出的“柯达一号照相机”,把摄影简化为“只按快门”的单纯动作,为摄影的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之真正走进社会,走进大众。仅在当年,伊斯门就售出了13000台这种相机。12年后,英国已经有400万人使用这种轻巧的照相机了。当时的《威尔逊摄影杂志》在谈到这种新的照相机时说:

不过一年多一点,世界就都知道有一种称为“柯达照相机”的黑色小匣子。在它轰动一时的短短时间内,这个小匣子就使得数以千计的人爱上了摄影,它的别致的名字也家喻户晓了。

四、徕卡的诞生

胶卷的问世,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从此,照相机的发展进入了小型化阶段。

1914年,德国的奥斯卡·巴纳克(OskarBarnack,1879~1936),经过多次的试验,用手工制作出了两台全金属的小型相机。这种被称为徕卡“原型”的照相机,重约500余克,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是世界上第一台35毫米照相机。由于它最先采用标准的35毫米胶卷,拍摄24×36毫米的照片,巴纳克被尊为135照相机之父。

此后十年,徕卡“原型”不断改进,日趋完善,于1924年制造出了第一批6台徕卡照相机,并于次年由莱兹公司投入生产,供应市场。这种相机,正式取名为“徕卡”(Leica),与“原型”相比,有了较大的改进。它装有一只由5块镜片组成的埃尔玛镜头,光圈f 35、焦距50毫米,平视取景,并实现了上快门与输片连动,快门速度从1/20秒—1/500秒。

徕卡的问世,使摄影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拍照,为近代新闻摄影奠定了基础。

然而,徕卡在1925年成批生产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这是因为当时的胶卷,影像分辨力较低,照片放大后,颗粒显得很粗糙。这种状况,延续了十几年的时间,直到胶卷乳剂质量显著提高,才得到改变。

在20世纪20年代,新闻摄影者和其他专业的手持相机摄影者,大多使用一种名叫“儿玛诺”(Ermanox)的照相机。这种1924年由德国德累斯顿埃尔曼工场生产的中画幅相机,底片尺寸为65×9厘米。它装有一只当时世界上最大口径的f/18镜头,使用这种相机,可以利用室内现场光,快速地进行抓拍。

“儿玛诺”相机,曾在新闻摄影领域大显身手。后来,由于胶卷性能不断改进,这种较为笨重的相机逐渐淡出。此后,人们纷纷选择徕卡作为拍摄利器,用它拍摄了无数的新闻摄影佳作。

为表彰奥斯卡·巴纳克对新闻摄影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1979年,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决定,自该年起,在一年一度的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增设一项特别奖——“奥斯卡·巴纳克奖”。这个奖金金额最高的奖项,将授予那些最具洞察力和表现力的系列照片的作者。

第四节潮起潮落

艺术摄影萌芽

1839年,摄影术正式宣告诞生。在最初的日子里,摄影并没有被视为一门艺术。在人们看来,摄影不过是一项发明,一项能够准确记录大自然影像的发明罢了。

为了把摄影从一种“机械的记录手段”提升到艺术的境界,塔尔博特和画意派摄影家们进行了最初的尝试。

一、最初的尝试

在早期先驱者的大多数照片中,似乎很难感受到艺术的意味。那些室内随意堆放的物品、庭院中毫无美感的树木和简陋的房屋,只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并以此证明摄影具有精确写实的能力。因此,摄影先驱们把用相机摄取的影像,称为“阳光画”或“自然的手印”,而照片,只是从野外采集到的标本。

这种平庸的记录,不久就被塔尔博特所突破。1844年夏至1846年春,塔尔博特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了《自然的画笔》。在这本著名的书中,裱有24幅照片:有牛津皇后学院的一个角落、巴黎的林阴大道、维尔特郡的拉科克修道院和西敏寺黑塔的风景照,也有玻璃、雕像和桌面上的苹果、菠萝之类的静物。

这些照片的内容,虽然有些零乱,但还是可以从中看出拍摄者的刻意安排。在某些照片中,塔尔博特已经开始利用影像中的暗示性力量,强调出照片的重点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书中的第6幅照片《开着的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这幅照片,拍摄了一扇半开的门,门旁放着一把扫帚,墙壁上挂着马具和灯。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弥漫着一种古老乡村的神秘氛围。塔尔博特自己是这样评注的:

这是它(摄影)初期一张微不足道的照片,有些偏爱它的朋友愿意去评论它。

对我们来说,荷兰画派在把日常熟悉的事物作为主题方面有着足够的权威。一个画家的眼睛常常会被在普通人看来很平常的东西所吸引。一缕阳光、一道投射在他走过的小路上的阴影、一株枯萎的橡树或一块布满苔藓的石头都会引起他一连串的思考、情感和独特的想像。

塔尔博特的这段评论,阐述了照片应该如何营造画面。他认为,照片中每一个简单要素的存在,都必须经过周密的安排,目的是为了唤起人们“独特的想像”。

《开着的门》是一个等待着人出现的场景。提灯等待着黑暗,扫帚等待着使用者,门口等待着进入者。这些富于意味的细节,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于是,艺术想像产生了,摄影也不再仅仅是物质现实的复制。

塔尔博特曾说过:

相机的记录是毫无保留的。但没有指导或某种强调的话,对于它们的发现我们能了解些什么呢?

《开着的门》为此做了一个有益的尝试。

二、画意摄影

画意摄影,是早期摄影艺术史上出现的一个流派。

达盖尔摄影术公布后,最早从事摄影的是一些画家和科学家。其中有一批肖像画师开始改行经营照相馆,从事人像摄影。但是,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摄影仍然是不能列入正统艺术作品的,充其量只是绘画的辅助手段。

当时,有一家杂志,对摄影提出了这样的批评:

在这些照片里,所能期待的只有自然主义的描写。创作意图不能获得满足,想像力也被对现实的机械记录给消灭了。

于是,一些摄影家开始探索,如何使摄影进入“艺术”的行列,像绘画一样,取得美学、情感以及自我表达的效果。他们认为,要增强摄影的艺术性,就要模仿绘画。他们模仿当时流行的“拉斐尔前派”的绘画,从圣经或文学作品中选取题材,采用舞台式的摆布拍摄,然后,通过拼接、叠印等方法,把多张照片组合成一幅作品。

这些摄影家所形成的一个流派,就是“画意摄影”,它的代表人物是雷兰德和鲁宾逊。

(一)雷兰德及其《两种人生道路》

英国摄影家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OscarGustavRejlander,1813~1875)原籍瑞典,青年时期在罗马受教育。他原来是一名画家,19世纪中叶定居英国后转而从事摄影。同当时的许多画家一样,雷兰德也认为,要增强摄影的艺术性,只有通过模仿绘画。

1855年,雷兰德拍摄了《玩》这幅作品,这是一幅在摄影室摆布拍摄的舞台式抒情照片。照片中,一位老人和一个儿童一起玩耍,画面极富诗意。拍摄前。雷兰德挑选了两位合适的模特儿来扮演老人和儿童,对他们进行训练和排演,使之在长时间的曝光中,能保持静止不动,并做出适当的表情。在照片的前景中,雷兰德还布置了一些书本和一只假狗,增加画面的艺术性。这幅照片,在当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被称为“艺术照片”。

此后不久,雷兰德又开始研究一种复杂的画面拼接技术,试图拍摄出类似拉斐尔前派绘画风格的寓意性照片,《两种人生道路》是其中的代表作。这幅宛如中世纪油画的作品,是雷兰德用30多张底片拼接制作而成的。在这幅照片中,雷兰德构想出一个寓意性的场面:一位先哲引领两个青年走入人生之路。其中一个青年崇尚宗教、勤劳向善,具有可敬的美德。而另一个青年一离开先哲就奔向享乐世界,染上赌博、酗酒、淫欲等恶习,以致失去理智,危害自己,走向死亡。画面中共有几十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有一个围绕中心主题的思想涵义。画面左侧有赌徒、娼妓、懒汉、酗酒者等象征罪恶的人物;右侧则有木匠、纺织女工、学者等积极向上的人物;画面中央是一个赤身露体的、正在忏悔的妇女,意在说明只要悔过就有希望。

要把这么大的场面拍摄在一张底片上,需要很大的摄影室和众多的模特儿。雷兰德避开这些困难,采取分组拍摄的方法。他先分组拍摄人物,然后另拍布景与道具。最后,用分别遮挡的方法,把拍摄的30多张底片逐一印在一张相纸上。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雷兰德一共花了6个星期的时间,才得到40×48公分的照片。

1857年,《两种人生道路》在曼彻斯特举行的“艺术珍品展览会”(19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展览会之一)上展出。这幅照片得到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赏识,被称为是“最壮观的场面,最出色的照片”。女王用高价买下了这幅照片,作为英国王室的艺术珍品收藏。

(二)鲁宾逊的集锦摄影

画意摄影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亨利·佩奇·鲁宾逊(Henry Peach Robinson,1830~1901)。他也是一位由画家转行的摄影家。

1857年,鲁宾逊在伦敦开设了一家专业人像摄影室。由于受雷兰德的影响,他开始学习复杂的叠印技术,试着制作剪辑照片。1858年,他完成了艺术照片《弥留》,这是由5张底片组合而成的作品。照片中表现了一位临死的少女形象—她在窗前半卧着,窗外是充满欢乐、春意盎然的世界。少女的身边围绕着她的家人,他们都为少女的行将逝去而悲痛欲绝。少女和她的家人很像小说中的人物,给人以强烈的故事感。

《弥留》在1858年的水晶宫展览会上展出后,以强烈的故事情节和完美的构图获得头奖。同时,也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这种题材是否过分伤感,而不宜作为摄影的主题。正是由于这场争论,使鲁宾逊一下子出了名,成为许多摄影家效仿的对象。

在此之后,鲁宾逊拍摄了许多这样的艺术照片,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照片制作方法。同雷兰德一样,鲁宾逊的照片,也是用不同的底片组合而成的。不过,他是将不同的相片剪下来,贴在一张背景照片上,修饰好接缝后进行翻拍和印制。这种方法,是通过剪辑精彩的部分组合成一张照片,所以称为“鲁宾逊集锦摄影法”。

鲁宾逊成为集锦摄影的创始人,后来的集锦摄影,都是源自他的方法。

连环会与摄影决裂者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有两个重要的摄影团体先后成立,它们是连环会与摄影决裂者。

1892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了连环会。这个新的摄影团体,倡导画意摄影,主张对于摄影作品的评价,不论题材和手法,也不限表现风格,只以作品的艺术品味和格调而定。这些主张,博得了艺术摄影界广泛的欢迎和拥护,几乎所有重要的摄影家都成为了连环会的会员。在连环会的旗帜下,画意摄影运动一度成为世界艺术摄影的主流。

1902年,由连环会中分离出来的摄影决裂者在美国纽约成立。在施蒂格里茨的带领下,摄影决裂者以它的前卫精神,推动艺术摄影从画意摄影向现代艺术摄影转变,确立了艺术摄影在20世纪的发展方向。

一、连环会的起与落

连环会最初是针对皇家摄影组织令人不满的展览政策而成立的。

19世纪80年代,由于“伦敦摄影学会”(不久改名“皇家摄影学会”)的关系,英国成了世界画意摄影的中心。但是,1891年,会员间发生了一场剧烈的争论。事情的起因是在一次相当规模的影展上,组织者拒绝展出使用柔焦的艺术照片,其中包括著名的《洋葱园》。这种极端的做法引起了一些摄影家的不满,他们以此为契机,纷纷谴责皇家摄影学会不合理的评审制度。

1892年,一批年轻的画意摄影家离开了皇家摄影学会,另搞自己的一套。他们自称为“连环会”,这是以他们的组织形式命名的。连环会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它没有主席,也没有展览委员会,会员都是被邀请加入,每个会员就是一个“环”,每月由各个“环”轮流组织活动一次。最早的成员有乔治·戴维森(George Davison)、艾尔弗雷德·马斯克尔(Alfred Maskell)、鲁宾逊和大部分自然主义摄影家。

1893年,这群富于革新精神、厌倦了锐焦摄影的艺术摄影家,在克雷格·安南(CraigAnnan)和弗雷德里克·伊文思的指导下举办了第一届画意摄影展览,名为“连环会摄影沙龙”。随后,其他国家也陆续以各种摄影沙龙作为响应,画意摄影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

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许多连环会的摄影家,把爱默森的视觉有限清晰论,发挥为全部柔焦效果。通过柔光作用,把照片上的高光加以扩散,以便产生类似于绘画中“印象派”的效果。同时,照片制作方法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人们使用树胶加上颜料来控制影调的明暗,从而达到用人工塑造影像的目的。在印制过程中,可以进行各种加工,如涂改影像,甚至用笔描绘等。这些方法,使照片显得像绘画一样。

当然,连环会摄影家拍摄的景物,大部分是真实的、自然的。他们之所以把照片制作得像绘画,而不那么像照片,是想要追求一种严肃、高级的绘画美。但这种做法,同后来盛行的直接摄影的主张发生了越来越激烈的冲突。

1908年,连环会与新崛起的美国摄影决裂者产生分歧,一些决裂者的重要成员与连环会分手,而连环会内部也出现了矛盾,随着摄影决裂者的影响日益扩大,连环会宣告解体。

二、德马奇与伊文思

当时,并不是所有连环会的摄影家,都喜欢采用加工的方法。比如,罗伯特·德马奇(Robert Demachy,1859~1937)和弗雷德里克·伊文思(Frederick Evans,1853~1943)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两位摄影家所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一个是经过加工,一个是“如实”拍摄。

德马奇是法国的一位银行家、业余画家和摄影家。同时,又是巴黎摄影俱乐部的主要成员。德马奇对树胶洗相法情有独钟,他所展出的照片,都用某种加工方法把那些“不必要和缺乏趣味感”的东西消除掉,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传统的照片,而更像以摄影为基础的平版画。

德马奇曾解释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认为一件艺术品,必须是自然的写照,而不是自然的翻版。自然本身的美,不能成为一件艺术品。艺术品只能由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完成。对自然进行机械地翻版,不能称之为艺术。

伊文思虽然在连环会成立后不久就成为会员,但他相信,画意摄影可以采取更“如实”的方法。伊文思是伦敦一个买书的商人和业余摄影家。后来从事专业摄影。他拍摄的题材,大部分为人像和建筑特写,都是为《乡村生活》杂志而拍摄。

在伊文思眼中,最好的拍摄题材,是有柱子的走廊和教堂的中心广场,因为那里是黑暗和光明之间移动的世界,隐含着节奏和秩序。他的代表作《台阶的海洋》,1903年摄于威尔斯大教堂读经室。这张照片和他所有的教堂照片一样,通过无限反复的阴影“把人从一处引向另一处”,表现一种平静、深思的韵律,体现了伊文思强烈的主观感受。他后来回忆说:

当时我得到一张非常棒的底片。画面右边的台阶呈现出美丽的曲线,宛如翻滚的海浪,逐渐向着纵深退去,变成画面左上方徐徐的小浪。这是激动人心的线条组合,我很幸运抓住了机遇,拍下了这幅不同寻常的台阶图。

伊文思认为,摄影创作最好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中进行,而不应当像树胶相片制作者那样,在暗房里进行。“观察”对于摄影创作是十分重要的,要细致地观察不同的拍摄点,不同时间的不同光线方向,或不同气候条件所形成的影调变化。拍摄《台阶的海洋》时,他对教堂进行了数小时的来回观察,才决定拍摄哪一部分。之后,他又来回观察不同时间形成的光影效果。所有这些,都是在取景过程中完成的。这一切之后,照片就直接印在相纸上,既不剪裁,也不加工。

三、最早的“决裂者”

艾尔弗雷德·施蒂格里茨(Alfred Stieglitz,1864~1946)出生于美国的新泽西州,6岁时全家移居纽约,18岁时考入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工程。留学期间,他买下了橱窗里自己非常喜欢的一台单反相机,没想到这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随后,他几乎将所有的精力投入了摄影。

(一)成立摄影决裂者

1894年,施蒂格里茨成为连环会最早的美国会员之一。他决定在美国从事摄影艺术的鼓动工作。不久,他被选为纽约摄影俱乐部副主席,并担任该组织的《摄影简讯》编辑,他不遗余力地介绍了许多年轻摄影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爱德华·斯泰肯。

1902年,施蒂格里茨得到一个机会,将自己和他所发现的其他一些画意摄影家的作品,在很有威望的“全国艺术俱乐部”展出。他把这次展出名为“摄影决裂者”作品展览,意思是指与当时流行的画意摄影决裂。

“摄影决裂者”的宗旨是:

将那些从事于画意摄影的美国摄影家组织起来,通过努力使人们认识到画意摄影不是艺术的陪衬,而是表达个人的一种独特手段。

最初,只有施蒂格里茨是唯一的摄影决裂者,但他很快便把参加这次展览的摄影家组织起来,作为基本会员。摄影决裂者是连环会的分支机构。施蒂格里茨希望通过摄影决裂者将美国的画意摄影家组织起来,促进美国本土艺术摄影的发展。

摄影决裂者的创作方向,开始时侧重受印象派绘画影响的画意摄影,但不久,施蒂格里茨便开始反对用绘画手法制作照片,主张从事纯粹的摄影。他提出,摄影应在表达个体的个性意义上,更多地考虑摄影本身的规律和特点,使摄影变得更纯粹化,独立于绘画之外。

施蒂格里茨的观点,得到很多摄影家的支持,美国著名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克拉伦斯·怀特(Clarence White)、阿尔兰·文登·科伯恩(AlvinLangdon Coburn)以及后来欧洲的一些摄影家,纷纷投入施蒂格里茨的麾下,其影响逐渐扩大,成为20世纪初期世界艺术摄影的主流,施蒂格里茨因此被人们尊为“现代艺术摄影的先驱者”。

(二)《摄影作品》与“291展厅”

摄影决裂者在世界艺术摄影领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不能不提到施蒂格里茨编辑的《摄影作品》以及他开办的“291展厅”。

1903年,施蒂格里茨自己出钱、编辑了一本“摄影决裂者”的季刊《摄影作品》,发表来自世界各国的当代摄影作品、评论文章、影展评论以及有关艺术和摄影动向的文章。同时,他用最好的纸张,印制那些凹版照片插图。这些努力使《摄影作品》被公认为:美国20世纪前50年里最好的艺术杂志。

两年后,为展览、销售照片和其他艺术作品,施蒂格里茨又在纽约第5街29l号开办了一个小小的展览厅,这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291展厅”。他在展厅里举办富有个性的会员作品展,此外,还不失时机地介绍当时新兴的前卫美术作品。

施蒂格里茨办的杂志和展览厅,发表和展出了欧、美众多摄影家的作品,同时,他以评论家、摄影家以及艺术品销售家的身份,对这些富有个性的摄影家及其作品进行阐释和介绍,在他的影响下,不少新人脱颖而出。由于施蒂格里茨不懈的努力,世界画意摄影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

(三)不倦的探索者

施蒂格里茨不仅为“摄影决裂者”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他自己的创作活动也硕果累累。

1887年,23岁的施蒂格里茨在由爱默森担任评委的英国摄影比赛中,以作品《令人捧腹的笑话》获奖。这幅照片采用自然主义的手法,拍摄了一个街头小淘气。施蒂格里茨一生获奖无数,这是他平生所获得的150枚奖章中的第一枚。

施蒂格里茨还是摄影史上第一个使用手持照相机拍摄艺术照片的摄影家。《终点站》就是使用4×5英寸的相机拍摄的。这幅照片拍摄于1893年,表现的是纽约街头的景观,画面上的马匹冒着热气,与寒冷的冬日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施蒂格里茨用了两天时间才完成这幅作品,为了拍摄铁道马车,他在弥漫的风雪中等待了3个小时,因光线不理想没有拍成,最终在第二天,马车在纽约旧邮局前准备出发时才拍摄成功。

1904年,施蒂格里茨同爱德华斯泰肯、弗兰克·尤金一起在291展厅举办作品联展,这是摄影史上第一个彩色摄影作品展。

1922年,施蒂格里茨拍摄的首幅以云为题材的摄影作品问世,8年后他将这些拍摄云的照片汇成总题为《十幅云的连续摄影》,并提出“等效”的摄影新概念,为20世纪50年代“主观主义摄影”奠定了美学基础。

1993年,被摄影拍卖市场的行家们称为“施蒂格里茨年”。这年10月,施蒂格里茨用钯盐印相法制作的一幅照片《双手和顶针》,由于其稀有的工艺被收藏家以398500美元的天价收购,打破了当时单幅照片拍卖价格的最高记录。

四、斯泰肯与《人类大家庭》

摄影决裂者的崛起,还离不开另一位摄影大师的鼎力相助,那就是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1879~1973)。

斯泰肯出生于卢森堡,而长大于美国。最初是一个平版印刷学徒的他,在母亲的鼓励下对艺术产生兴趣。

(一)斯泰肯的创作轨迹

1895年,斯泰肯开始自学摄影,很快就在欧洲和美国的摄影沙龙中崭露头角。1899年,在第二届菲拉德尔菲亚沙龙中,他的照片首次公开参展。1901年,他的35幅照片被收入“美国摄影新流派”展览,在伦敦和巴黎展出。这时,他被推荐为连环会的会员。1902年,斯泰肯加入“摄影决裂者”,他的一些低调柔焦肖像和风景照片,在“摄影决裂者”作品展览中展出。

在帮助施蒂格里茨建立291展厅后,斯泰肯便去了欧洲。在巴黎,罗丹的作品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罗丹作品的启迪下,他拍摄了许多出色的照片,《思想者》是其中的代表作。在这幅照片中,斯泰肯打破了人像就是“形的再现”这一传统观念,而追求人物特质的表现。画面上,罗丹站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他的旁边有两座雕像,青铜铜雕像是他的名作《思想者》,白色大理石雕是文豪雨果的雕像。两座雕像都处在焦点之外,如同浮雕般泛着幽幻的光。而罗丹则被安排在画面的左下方,通过剪影勾勒出手托下巴沉思的神态,与青铜雕像《思想者》相互呼应,使人产生都是“思想者”的联想。在这里,思想、艺术、雕刻融为一体,和谐统一而具有象征性,带给人们深思的力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斯泰肯受聘担任美国空军侦察处的摄影顾问。战后,他放弃了以前的画意摄影,而代之以一种清晰、明朗、写实的风格。为了把照片拍摄得清晰而富有影调层次,他曾把一套白色的茶具,放在黑丝绒的背景前,变换不同的光线和角度,拍摄了上千张照片,终于把这套茶具中最细致、最微妙的黑灰白影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0世纪20年代,斯泰肯开始从事时装摄影,并成为《时尚》和《名利场》的首席摄影师。他拍摄的时装,摈弃了脱离实际的背景和呆板的姿态,采用日常生活环境,注意在行动中抓拍,给时装摄影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当时,许多摄影师都曾有意无意地模仿他的这一风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泰肯再次担任美国空军的摄影顾问,并组织了一次宣扬盟军战绩的影展“胜利之路”。

(二)举办《人类大家庭》影展

1947年至1962年的15年间,斯泰肯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部主任。在此期间,他组织举办了32次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影展。

斯泰肯认为创造性的摄影,应该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因此,他经常展出一些在当时只有少数人理解的作品。同时,他还为那些不知名的青年摄影家举办个人影展,给他们提供在社会上出头露面的机会。

但是,在斯泰肯所举办的历次影展中,规模最为宏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1955年举办的《人类大家庭》摄影展。这个影展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观众累计达30万人次,在摄影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为了办好《人类大家庭》摄影展,斯泰肯和他的助手花费了整整两年时间。他们从世界各地征集来的200多万幅照片中,精心挑选出包括68个国家273位作者在内的503幅作品,组成了这次特别的影展。展出的方式也很特别:不用镜框来悬挂照片,而是直接把照片装裱在平板上,按照不同的内容,分为若干个专题进行排列组合;照片大小不一,最大的照片,高达4公尺,有一面墙那么大。这些专题,每一组都反映出人类生活的一个侧面,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无所不包。首先以一幅象征着人类诞生的照片为开端,接下来是人生路上的母爱、求学、恋爱、婚姻、分娩等场景。影展赞扬了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同时,也揭露了人类的不幸—战争与灾难的残酷。正如斯泰肯所说:

我们怀着对人类深沉的爱,以及对人类前途的信心,编制出这个影展。

1962年,83岁的斯泰肯宣告退休。1964年,他荣获美国摄影年鉴颁发的“摄影成就”奖。斯泰肯一生荣誉无数,以他为摄影事业所做的贡献而论,实在当之无隗。

纯粹派摄影

纯粹派摄影,是成熟于20世纪初的一种摄影艺术流派,它是在同画意摄影的相对立中发展起来的。

纯粹派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爱默森所倡导的自然主义摄影。爱默森曾针对高艺术摄影,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摆布拍摄和人为修饰,力主自然写实。

此后,以施蒂格里茨为首的摄影决裂者,主张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发现,充分利用相机、镜头和感光胶片的特性,直接真实地再现客观物象。这一切,为纯粹派摄影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纯粹派摄影的基本特征,是立足于摄影本体语言的独立性,注重摄影自身的纪实特性,力求通过细节层次、影调和质感等摄影艺术自身的语言,对客观对象进行真实完美的表现。在摄影手法上,纯粹派摄影注重写实,追求尽可能清晰的影像尽可能宽的景深,尽可能大尺寸的底片和尽可能直接印相。

随着20世纪二十年代的直接摄影,以及20世纪三十年代f/64小组的崛起,纯粹派逐步取代画意摄影,成为了艺术摄影的主流。

一、反对画意摄影的先驱

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1890~1976),被评论家称为“20世纪摄影史的一个路标”。他一生中出版过九本摄影集,为摄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斯特兰德出生于纽约,1907年,在纽约伦理文化学校的课堂上,受他的生物老师——纪实摄影家路易斯·海因的引导,开始认识摄影。

1912年,斯特兰德成为一名商业摄影师,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认识了施蒂格里茨。期间,他对施蒂格里茨在291展厅展出的照片,很感兴趣。1916年,他自己的照片也在这里展出。这些照片都是如实拍摄,以客观的目光记录一些常见的事物,包括白色的栅栏,线条感强烈的植物外形,乡村宅院的走廊,厨房的碗盘等。这些作品,由于影调鲜明,画面简洁,以及强烈的形式感,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同时也得到了施蒂格里茨的赞赏。施蒂格里茨在1917年的最后两期《摄影作品》中,刊登了斯特兰德的照片,其中最后一期是以全部篇幅刊登。

斯特兰德是20世纪初反对画意摄影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最大限度地发挥摄影的特长,把人们从画意摄影家所制造的梦幻世界,拉回到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来。在他的作品《盲妇》中,黑暗的背景、粗糙的影纹、胸前的牌子(blind)所构成的现实图景,与画意摄影甜美而感伤的虚幻图景格格不入,美的价值尺度在此有了新的标准。画意摄影中追求的“美”,在斯特兰德这里已经显得并不重要,对他而言,对现实生活本身的理解与表现才是更为重要的。

斯特兰德认为,最纯粹的摄影方法,就是使用“直接”摄影的手法,“客观”地进行拍摄,使画面不带有任何制作和控制的痕迹。同时,他意识到,摄影家也应该是创造者。仅仅以客观的手法记录物体,会给摄影带来一定的局限,使画面缺乏造型的魅力。为了克服这种局限,他集中精力观察和了解自然界所构成的各种图案,从中提炼出独特的形态。

为了把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拍摄成具有冲击力的影像。斯特兰德常常省略像地平线这样的东西,从看起来被明显压缩的、只有通过建筑细节的变化才能看清楚的空间中,选取他的拍摄点。在《白色栅栏》中,他把焦点对在了一个作为分界线的栅栏上。白色的条状栅栏跨过前景,远处有一幢房子和一个谷仓。经过如此安排,暗色地面映出的栅栏,呈现出久经风雨的沧桑。同时,远近感被省略了,各种形态交叠并消失在阴影中,使画面产生了奇特的缺乏透视的效果和强烈的形式感。

斯特兰德曾经明确地表述了自己的观念:

观察你周围的事物,观察你周围最接近的世界。如果你很敏感,就能发现一些事物;如果你用心拍摄,而且懂得怎样拍摄,那你就会拍摄出事物的内涵。

这一摄影观念,影响了许多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第一次看到斯特兰德的作品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他的照片让我知道,什么才是我该走下去的路。

二、f/6 4小组的成立

1932年,在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一群志趣相投的摄影家组成了一个非正式的摄影团体——“f/64小组”。这个名称,取自当时镜头的最小光孔级数,意思是能得到最大的景深。

f/64小组的成员,主要有爱德华·韦斯顿、安塞尔·亚当斯、伊莫金·坎宁安、凡·戴克(VanDyke)等,大部分是专业摄影者。他们常用8×10英寸大画幅相机、大底片、小光圈和结像锐利的镜头,拍摄影纹十分清晰的照片,反对在底片和照片上进行任何加工修饰。在摄影风格上,他们有着一致的观点,那就是反对画意摄影,崇尚“纯粹”和“直接”的表现。这一观点,在《f/64小组宣言》中有明确的阐述:

这个小组的名称来自相机镜头的光圈号码,由此镜头摄得的影像大部分都会呈现清晰、明朗的特质,而这正是我们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f/64小组的成员和邀请名单内的摄影师,其创作路线只限于透过纯粹的摄影方法,确立摄影的艺术形式为一种简单、不加矫饰的“再现”。小组的成员,不论什么时候,都绝不会展出不符合纯粹摄影标准的作品。所谓“纯粹摄影”,指的是在这种作品中,绝对没有取自其他艺术形式的技法、构图或理念。至于“画意摄影”的作品则不同;那种作品秉持的创作原则,乃是直接援引自绘画和平面艺术。

我们相信,若以摄影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发展就必须顺应摄影媒体本身的现状和限制,也一定要始终都能跳脱艺术和美学意识的传统桎梏;因为这些传统,都是这媒体出现之前的时代和文化所留下来的产物。

f/64小组是纯粹派摄影的一个重要团体。它的出现,使摄影进一步摆脱了对绘画的依赖,对摄影向现实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遗憾的是,它在1935年就解散了。

三、“以小见大”的大师

作为f/64小组重要成员,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1886~1958)以其作品的凝练和精美著称于世。

韦斯顿很少拍摄宏伟壮丽的风景照片,而更多着眼于“以小见大”,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的题材。他喜欢在贝壳、白菜、辣椒、沙丘、石块、云彩乃至老杉树、土豆窖、木板和焚烧过的汽车上挖掘出美的意境。在他的作品中,这些普通的物体被赋予了强烈的抽象意味,并具有清晰的纹理和生动的质感。

(一)首位获得“古根海姆奖金”的摄影家

在芝加哥华盛顿公园。当时天气非常寒冷,一个16岁的少年,站在冰凉的河水里拍摄雪景,脚都冻僵了。照片印出来时,他非常激动,等心情平静下来之后,他发现照片并不够完美:树太黑,雪太白,缺少层次。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完美境界,这个少年开始了长达46年的漫长探索。他就是后来著名的摄影大师韦斯顿。

韦斯顿出生于美国芝加哥一个不太富裕的家庭。他上学时喜欢上了摄影,想买一架照相机。由于家境不富裕,他就省吃俭用,每天上学步行十英里,为的是省下一毛钱的车费。后来,他终于用积攒的11美元买下了一架旧照相机,并用它拍下了自己的处女作。

在20岁到50岁之间,韦斯顿主要靠他开设的照相馆来维持生活。51岁时,他的摄影生涯出现了一次转机,这一年,他获得了美国著名的“古根海姆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摄影家。从此,韦斯顿下定决心,告别了他早就感到腻味的照相馆人像摄影,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进了自由创作的天地。

韦斯顿把自己定位成一位“直接的”摄影家,寻求的是“事物本身的精粹而不是它们的一种状态”。他把这种方法称作“直接法”。他认为,照相机具有“天生的诚实”,使他能够观察到“事物的本性”并“按照其基本的事实”呈现它们。1930年,在《摄影—不是图示》一文中,韦斯顿谈到了自己的创作体会:

缓缓转动相机,看着毛玻璃上的影像变化,这是一种新发现,一个人变成了一名发现者,通过镜头看到一个新的世界。最终,就在这儿,完整的思想被完整地揭示出来。

曝光之前,一定要明确地、充分地去感觉。

细致的观察与深刻的体验,使韦斯顿的作品“要比实际的事物更加真实而容易理解”。他拍摄的海藻、鹦鹉海螺、胡椒和植物根部的特写,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和引人遐思的仪态。黑色的海藻从近处看变得凶险而富有表情,一株伸展着的白菜叶子像是一张打哈欠的大嘴,那只鹦鹉海螺则像耸立的海怪,明暗交替的光线使人想起伊文思拍摄的教堂,从明亮的高光区穿过较暗的色调进入阴影之中。

(二)拍摄《甜椒》

韦斯顿在拍摄那些平凡的物体时,不仅局限于表现事物的本身,而是要以小见大,透过它们表现造化的奇妙。他说:

云彩、人体、贝壳、辣椒、树木、石块、烟囱,都是一个整体中互相依赖和互相联系着的事物,他们都有生命。

不论在什么东西里,都能感受到生命的节奏,这就是造化的象征。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将运用最适合于他的艺术手法记录下这些节奏,就能使人透过其外表,感受到内在的生命。

韦斯顿的《甜椒》,就是一幅最能表现其创作特色的作品。为了挖掘出这个小甜椒内在的生命奥秘,韦斯顿整整花了一个星期,先后拍摄了30多张底片。为了找到一个最理想的背景,他反复换用了许多不同的材料进行试验,先后采用过卡纸、绸缎、毛料、天鹅绒、玻璃……甚至自己穿的橡皮雨衣。最后,他把甜椒放在洋铁皮卷成的圆筒中,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韦斯顿在日记中记述了拍摄的过程:

8月1日这个绝妙的甜椒使我兴奋不已,也使我拍了8张底片。而我仍不满意,这8张全是从同一角度拍摄的,我很少这么做……

8月2日早晨,我又试了一次。我从相反的方向取光,让更明亮的阳光穿过薄棉布,效果居然更好,但也有更多失败的地方……

8月3日我把甜椒置于铁皮圆筒中,以此为背景。这真是个好主意,一个最理想的背景,它的反光衬托和强调了甜椒的轮廓线条,甜椒因此得以完美地浮现出来……

8月8日那颗费了我一周精力的甜椒还在……我调好焦距,取好角度,确定光线很完美,然后感光6分钟……我拍出了一张极优异的底片—最佳的底片。

从这些叙述中,可以看到韦斯顿创作态度的严谨。

韦斯顿去世后,安塞尔·亚当斯这样评价他的创作成就:

实质上,韦斯顿是当今少数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之一。他重新创造了自然界的事物形态和力量,使得这些形态意味深长地成了世界的基本单元。他的作品启发了人们的内在历程,使之达到精神上的完善程度。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