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则是运用民族乐器来进行演奏,包括弦乐器(如二胡、板胡、高胡、低胡等),吹管乐器(如笛、萧、笙、管、唢呐等)、弹拨乐器(如琵琶、柳琴、月琴、三弦、扬琴、阮、筝等),还有打击乐器(如鼓、锣、钹、板等)。
3.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1)情感的涌流
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复调、曲式、调式、调性等。其中,旋律称得上是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以至调式、调性关系等组织起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情感。旋律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可以表现出音乐的内容、风格、体裁,甚至还可以体现出音乐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因此,人们常把旋律称为音乐的灵魂。节奏,也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指音响的长短、强弱、轻重等有规律的组合,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使乐曲体现出情感的波动起伏,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声,同样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它是指多声部音乐按照一定关系构成重叠复合的音响现象,使音乐具有结构感、色彩感和立体感。此外,复调、曲式、调式、调性,以及速度、力度等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也都是通过有规律的变化与组合,共同将乐音在时间中展开来塑造出音乐形象。
黑格尔认为:“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的确,音乐不但可以直接表现人类各种细微复杂的情感情绪,而且可以直接触及人的心灵的最深处,激发和宣泄人的激情。中国诗人白居易著名的《琵琶行》中写听完琵琶女如怨如诉的演奏后,“凄凑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听到《如歌的行板》后,也禁不住流下了热泪。这些都是音乐情感性的体现。音乐的抒情性,来源于它内在的本质属性和特殊的表现手段,音乐中有组织的乐音,可以通过力度的强弱、节奏的快慢、幅度和能量的大小等多种方式,来表现人们繁复多样、深刻细腻的内心情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二泉映月》的哀怨,《金蛇狂舞》的热烈,《春江花月夜》的恬静,《江河水》的悲泣;也可以感受到贝多芬作品的激情奔放,莫扎特作品的优美细腻,德彪西作品的朦胧伤感,柴可夫斯基作品的忧郁深沉。正是由于音乐具有抒情性的本质属性,使得它的创作和欣赏都总是离不开强烈的情感体验,这恰恰是表情艺术特殊的魅力。
(2)想像的自由
音乐是最擅长于自由想像的艺术。音乐的这种特殊性,根源于音乐特殊的物质媒介和表现手段,它以乐音为材料作用于人的听觉,可以直接传达和表现音乐家的感情起伏、思绪变化,透入人心与主体合而为一。我国著名的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以唢呐模拟布谷鸟、斑鸠、猫头鹰等各种鸟类的鸣叫声,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通过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表现欢快热烈的生活情趣和情感。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中,有器乐模拟和描绘的雷声、雨声、风声和鸟鸣声,正是为了表现音乐家在生活中的感受,通过这种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传达对于生活的情感体验,正如贝多芬自己对《田园交响曲》评价:“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因而是描写对农村生活的一些感觉。”
既然音乐形象的塑造完全依靠声音为材料来完成,所以,它需要欣赏者充分调动审美感受力,用全部身心去体验、想像和联想,在内心唤起一定的情感意象,从而完成音乐形象的塑造。音乐形象不具有空间性,却具有时间性,它与舞蹈、绘画、雕塑等具体直观的艺术形象不同,不占有空间的位置,只是在时间的流动里存在。波兰音乐理论家丽莎曾经说过生动的例子:“例如在听肖斯塔可维奇《第七交响曲》中希特勒匪徒进军的那段音乐时,我们听到了正在逼近的法西斯匪帮,感到它愈来愈近,甚至就在眼前,但是却没有一个听者会将这种逼近看成是正发生在他们听这部交响曲的音乐厅的空间里。同样,在听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的《席赫拉扎达》第一乐章时,人们清楚地感到由音乐展示出来的海浪的空间性,但是却没有一个人会把这种海浪看成是发生在音乐厅的空间里,或是发生在听收音机广播的自己房间里。”显然,音乐形象并不是静止的直观形象,而是欣赏者经过听觉机制感受到的艺术形象。与此同时,音乐形象往往又是朦胧和多义的,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同的人欣赏同一首乐曲,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经常会形成欣赏主体自由建构的艺术形象。
音乐形象这种不确定性、多义性和朦胧性,既是它的局限,又是它的长处,它为听众的联想、想像和情感体验留下了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从而可以获得更加丰富隽永的审美感受。
(3)象征的意味
象征性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审美特性。比起其他艺术所具有的象征性意义,音乐的象征更有其独特的意味。在现实世界,人们更多地以视觉感官来体验和观照客体对象,其他艺术象征性意义的显示也大都以视觉材料及其本质的某个侧面与客体对象的对应和联系而得以实现。唯有音乐,是以声音作为实现象征意义的媒介,人们以自身的听觉器官所感知到的声音与客体事物相互对应,从而实现独特意义的呈示,即象征性。其间,音乐声音的象征性主要取决声音的特有属性,如力度的变化、音色、音高与音程的变化等。其中,节奏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音乐节奏具体是指乐音的长短、高低、强弱等变化组合的形式,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基本构成因素。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是靠乐音有规律的运动变化来构成艺术形象,因此,音乐必然需要将节奏作为最核心的艺术表现手段。不同的节奏可以具有不同的表现作用,从而使得旋律具有鲜明的个性,有时甚至可以从不同的节奏类型区别出各种不同的音乐体裁。例如,进行曲一般都是偶数拍子,节奏鲜明,适用于行进场面,而华尔兹(即圆舞曲)则是旋律流畅、节奏明确,总是一种强弱弱的三拍结构,使得乐曲活泼欢快,富有朝气,如《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等;至于起源于波兰的玛祖卡舞曲,旋律欢快热情,节奏强烈多变,速度比圆舞曲稍慢一些,如波兰作曲家肖邦的《大调玛祖卡舞曲》等,就属于这种节奏类型。显然,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不仅可以增强乐曲的艺术表现力,还可以使旋律具有特色,因而使得人们能够以节奏为依据来把握不同的音乐体裁。此外,节奏直接影响到音乐的抒情性,音乐家们常常利用节奏这个表现手段,在音乐作品中反映出一定强度的情感情绪的脉律,使听众产生情绪情感的共鸣,造成音乐特殊的审美心理效果。
音乐象征意义的实现最终还在于声音的特有属性与人的情感的吻合与交融,亦即声音的特有属性一般常用来表达何种情感与情绪,是人们基于自身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倾向而自然形成的,或是由人赋予的。比如人们常常用小号的声音象征光明,以铜管乐象征英雄凯旋等,均是这些乐器的声音属性与人的精神和情感的自然吻合。声音力度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象征性,由弱到强或由强到弱的声音延宕,可以象征一场战斗的由起始而激烈,或是由惨烈而宁静,也可以象征队伍的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声音力度的对比,可以象征风雨雪电等自然变化的动势,也则可以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深沉和柔和的对比可以象征恋人的私语,激越和强力的对比则可以象征敌对双方的对峙。音色的变化也是声音象征性的重要表现手段。音色是人声或乐器在音响上的特色,主要由其谐音的多寡及各谐音的相对强度所决定。音色与人的情感及客观物象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由于一定的音色在其品质上可能与人的某种感情相吻合,因而便可以发生内在联系,并拥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二)表情艺术之二——舞蹈
1.定义
舞蹈是以审美观范化了的有组织、有节奏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节奏、表情、构图、造型等要素,创造形象和表现情感的艺术样式。
2.分类
舞蹈的品种有民族舞、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等;按出场人物的数量可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
总体上,舞蹈可以分为生活舞蹈与艺术舞蹈两大类别。
(1)生活舞蹈
是指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一类舞蹈,这种舞蹈动作简单,未曾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也容易学会,目的主要在于自娱或社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普及性。生活舞蹈中最为流行的大概要算交际舞,或称为交谊舞或舞厅舞,它最早起源于欧洲。本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国流行的有舞步优雅潇洒的华尔兹(俗称“慢三步”)和布鲁斯(俗称“慢四步”),后来是节奏鲜明、动作跳跃的探戈和伦巴。70年代以来,节奏强烈、即兴性很强的迪斯科、霹雳舞尤其受到青年人的喜爱。生活舞蹈种类繁多,除交际舞以外,还有习俗舞蹈(又称仪式舞蹈,主要用于各种喜庆节日和传统文化风俗仪式)、宗教舞蹈(过去民间常用于祭祀祖先或求雨免灾等)、体育舞蹈(如艺术体操和冰上舞蹈等体育与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舞蹈形式)、教育舞蹈(指幼儿园或学校中对青少年与儿童进行美育的舞蹈课程)等。
(2)艺术舞蹈
是指专业或业余舞蹈家通过艺术创作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作品。这类舞蹈常常需要较高的技艺水平、完整的艺术构思、鲜明的主题思想和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作为表演性舞蹈的总称,艺术舞蹈有多种分类方法。从表现形态区分,艺术舞蹈可以分为独舞(由一位演员表演的舞蹈样式,如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白天鹅独舞与黑天鹅独舞);双人舞(由两位演员通常是一男一女合作表演的舞蹈样式,如我国舞剧《丝路花雨》中英娘和神笔张的双人舞);三人舞(包括独立作品的三人舞如《金山战鼓》,舞剧中的三人舞如《天鹅湖》中大天鹅舞);群舞(也称集体舞,指四人以上合作表演的舞蹈如《红绸舞》等);组舞(将几个相对完整的舞段组织在一起来表现特定的主题,如《俄罗斯组舞》就是由五个独立的舞段组成);歌舞(将歌和舞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如《编钟乐舞》等)。从表现特征区分,艺术舞蹈又可以分为情绪舞(直接抒发舞蹈者思想感情的抒情性舞蹈,如女子独舞《春江花月夜》等);情节舞(通过简单的情节或事件来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如《胖嫂回娘家》等);以及舞剧(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艺术手段,综合戏剧、音乐、舞美等多种艺术样式的产物,如大型古典芭蕾舞剧《睡美人》和我国的大型民族舞剧《宝莲灯》等)。从表现风格区分,艺术舞蹈还可以分为古典舞与现代舞、民间舞与宫廷舞等等。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独具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文化传统的舞蹈,使艺术舞蹈更加琳琅满目、争芳斗妍。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我国各民族的民间舞和西方的芭蕾。
(1)民间舞。是指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舞蹈形式,它生动地反映出各地区、各民族的性格爱好、风俗习惯和审美趣味,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色彩。我国的民间舞源远流长,十分丰富,一般又可以分为汉族民间舞和少数民族民间舞两类。
1°汉族民间舞常常采用载歌载舞的形式,如秧歌、花灯、二人转等均是如此;还常常利用各种道具来加强舞蹈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如狮子舞、龙舞、高跷、跑旱船等就是采用精心制作的道具来增强表演效果;此外,汉族民间舞也常常是自娱性与表演性的结合,参加者为数众多,如秧歌、腰鼓舞等在许多地区广为流传。
2°我国50多个少数民族,更是以能歌善舞著称,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传统舞蹈形式,使少数民族民间舞品种繁多、色彩斑斓。其中,蒙古族的民间舞蹈安代舞、筷子舞、盅子舞等,动作健壮,节奏强烈,豪迈奔放;维吾尔族的民间舞蹈赛乃姆、多朗舞等,活泼、开朗、风趣、乐观,急速的旋转更是令观者眼花缭乱;朝鲜族的民间舞蹈扇子舞、长鼓舞等,舞姿优美,节奏轻快,凝重端庄;藏族的民间舞蹈弦子舞、锅庄等,雄健有力,节奏激昂,洒脱奔放。此外,瑶族的铜鼓舞、傣族的孔雀舞、苗族的芦笙舞、彝族的阿细跳月等,均有各自的特点和鲜明的风格。众多的汉族民间舞和少数民族民间舞,共同组成了我国绚丽多彩的民间舞蹈。
(2)芭蕾。是法文Ballet的音译,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古典芭蕾舞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式和规范,尤其是脚尖鞋的运用和脚尖舞的技巧,更是将芭蕾舞与其他舞蹈品种明显地区分开来。芭蕾舞动作要求规范化,尤其注意稳定性和外开性。稳定性就是芭蕾演员在舞蹈中要注意保持重心,着地的支撑腿要稳定地承受住全身的重量,在急速旋转和托举人物时都要保持稳定;外开性就是芭蕾演员必须通过长年的艰苦训练,使自己的双腿从跨部到脚尖往外打开,与双肩成平行线。正是由于芭蕾舞独特的脚尖舞技巧,以及稳定性与外开性的程式化动作,使芭蕾具有了鲜明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美学特征。芭蕾舞剧则是以舞蹈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将舞蹈、音乐、戏剧、美术等融合在一起,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故事情节和传达情感氛围。一部大型的芭蕾舞剧常常是由表现人物性格和情绪的独舞,传达剧情的发展变化和表现人物的情绪交流的双人舞,以及反映时代背景和烘托情绪氛围的群舞等共同构成。著名的大型古典芭蕾舞剧有《吉赛尔》、《爱斯梅拉达》、《天鹅湖》、《睡美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我国在1958年第一次演出了世界名著《天鹅湖》,从那时以来芭蕾艺术在我国有了迅速的发展,涌现出《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一批大型现代题材芭蕾舞剧,一批优秀的芭蕾新秀在国际重大芭蕾竞赛中相继获得好成绩,标志着我国芭蕾艺术开始走向世界。
3.历史
舞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之一。远古时代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了图腾舞蹈活动,并且把它作为图腾崇拜的重要内容,最早的舞蹈常常是歌、舞、乐三者合为一体,既是巫术礼仪,又是歌舞活动。舞蹈自古以来就和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原始舞蹈中就开始以舞蹈形式来模拟狩猎活动或战争场面。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生动地记录了五千年前原始舞蹈的情景,我国古代文献中也记载道:“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人间。”这些史料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舞蹈漫长悠久的历史。我国商代的巫舞,周代的文舞与武舞,春秋战国的优舞,以及汉代百戏中的舞蹈,均曾盛行一时。唐代舞蹈更加兴盛,除了豪华壮观的大型宫廷乐舞“立部伎”和精致典雅的小型宫廷宴乐“坐部伎”外,还有著名的“健舞”,如胡腾舞、胡旋舞、剑器舞,以及歌舞大曲如著名的《霓裳羽衣舞》等。此外,唐代的民间舞蹈也十分普遍,逢年过节或丰收祭祀时都要举行舞蹈表演活动。宋代民间盛行的综合性表演形式“舞队”,明清时代戏曲中的舞蹈表演等,都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特色。
欧洲舞蹈早已在宫廷和民间盛行,不少国家将舞蹈作为普遍的风尚,尤其是1581年意大利籍艺术家们在法国宫廷排演了第一部真正的芭蕾《王后喜剧芭蕾》后,芭蕾舞迅速在欧洲各国传播开来,从17世纪开设了第一批芭蕾舞学校后,出现了许多职业性的芭蕾舞蹈艺术家。19世纪更堪称芭蕾艺术的黄金时代,芭蕾舞的脚尖舞技巧和一整套的训练方法日臻完善,逐渐形成了芭蕾艺术的意大利学派、法国学派和俄罗斯学派,具有各自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出现了《吉赛尔》、《天鹅湖》、《睡美人》等一批闻名于世的优秀芭蕾作品。20世纪初以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为先驱的现代舞,以自然的舞蹈动作打破了古典芭蕾传统的程式束缚,更加自由地表现内心情感。此外,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也都有许多各具特色的舞蹈,例如印度的古典舞、印度尼西亚的巴厘舞、日本的盆舞、斯里兰卡的象舞、墨西哥的踢踏舞、波兰的马祖卡舞,以及非洲大量力度很强的民间舞蹈,使世界舞蹈艺术灿烂多姿。
4.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
(1)动作与姿态
由于舞蹈是以人体的姿态、表情、造型,尤其是动作来表现思想情感,表演在塑造舞蹈形象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德国现代舞蹈家玛丽·魏格曼认为舞蹈史就是由一批伟大的舞蹈设计家和舞蹈表演艺术家共同组成的。确实,同样是著名的民族舞蹈家,同样是演出以吉祥的孔雀为题材的傣族女子独舞,刀美兰演出的《金色的孔雀》和杨丽萍演出的《孔雀舞》各有自己不同的艺术风格。刀美兰的艺术植根在傣族民间艺术的深厚土壤里,同时又借鉴了东方其他民族舞蹈艺术的语言和手法,使她的舞蹈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东方色彩。杨丽萍的表演既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风韵,尤其是从生活的土壤中吸取了大量的丰富营养,创作出新颖的舞蹈语言和别致的艺术手法,使她的作品在这个题材领域中脱颖而出,具有非凡的艺术感染力。
在注重描写人物的舞剧或舞蹈作品中,舞蹈形象主要是指以舞蹈动作、姿态、表情和造型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大型民族舞剧《红楼梦》中,陈爱莲成功地塑造了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她运用了古典舞蹈特有的造型美和内在的韵律感,并且吸收了我国戏曲舞蹈中的圆场、水袖、碎步、指法和身段等表演技巧,较好地表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和痛苦悲愤的内心,在舞台上成功地展现了宝、黛这一对封建社会叛逆者的爱情悲剧。对于那些注重描写生活场景或抒发情感情绪的舞蹈作品,舞蹈形象同样需要通过演员的形体动作和姿态表情,来形成具有典型意义的舞蹈意境。不论是塑造人物,还是表现意境,舞蹈形象都需要依靠动作和姿态来表现人物性格,创造情绪氛围,使得舞蹈形象总是具有直观性、动态性和表情性的美学特性。
(2)抒情与表现
抒情性是音乐、舞蹈的基本属性。古人说“歌以叙志,舞以宣情”,汉代的《毛诗序》强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等类似的说法都表明这一点。所以,音乐、舞蹈这一类表情艺术,难以模拟或再现客观对象,而长于表现或传达创作主体的情感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舞蹈中有大量的抒情舞蹈(即情绪舞),这些舞蹈作品中几乎没有任何具体的情节或事件,主要是表现某种特定的情绪,通过强烈的情感氛围来震撼观众的心灵。例如50年代著名的《红绸舞》和《花鼓舞》,就是通过男女演员手持飞舞的红绸或变化多端的击鼓舞姿,直接抒发出喜悦兴奋的时代情感。即使对于情节舞和舞剧这样一些舞蹈作品来讲,虽然它们离不开一定的事件或情节,但它们真正关注的并不是去叙述或描绘这些事件,而是利用这些事件或情节作为基础,来塑造舞蹈形象,烘托环境氛围,最终仍然是为了表现情感情绪和传达审美理想。
(3)节奏与韵律
和音乐一样,舞蹈节奏非常重要。舞蹈节奏一般表现为人体的律动,即人体动作的力度强弱、速度快慢,以及动作幅度能量的大小等,因此,舞蹈节奏常常体现为人体动作的韵律美。在舞蹈艺术中,节奏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段。我国著名舞蹈理论家吴晓邦认为,构成舞蹈的三要素就是表情、节奏和构图。舞蹈动作节奏的起伏变化,不仅可以表达一定的内容,传达一定的情感,同时可以形成舞蹈的韵律美。舞蹈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音乐在舞蹈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舞蹈中动作的节奏常常是以音乐旋律的节奏为基础的。可以说,舞蹈节奏运动的进行是表现音乐内在灵魂的形象,舞蹈动作的延续、重复、变化始终伴随着节奏。在舞蹈作品中,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没有成功的音乐就没有完美的舞蹈,而节奏正是它们结合的纽带。富有韵律美的舞蹈动作,建立在节奏的基础之上;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地展现。所以说,正是节奏将舞蹈音乐与舞蹈动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完美的舞蹈作品。显然,对于音乐、舞蹈这两种表情艺术来讲,节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言艺术
一、什么是语言艺术
作为艺术的一个特别类别,语言艺术是需要特别掌握的独立类别。语言艺术,实际指的就是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影视文学等。之所以说它是特别的独立类别,是因为:文学是以语言或文字符号作为物化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文学语言是指加工提炼了的人民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语言。主体通过对于语言的审美把握来塑造艺术形象,表现思想感情。由于文学总是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作为艺术媒介和基本材料的语言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一般将文学称之为语言艺术。
文学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从而与其他艺术在性质上产生了重大的区别,以至于人们有时将文学与艺术并列称呼。事实上,文学作为一个庞大的艺术门类,历史悠久,成就辉煌,确实形成了自己系统的、独特的艺术规律和审美特征。
所以,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本身是一个艺术种类,而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只是它内部的不同体裁或样式。这些体裁具有各自的特点,又有许多共同的审美特征。
二、语言艺术的几种分析
(一)语言艺术分析之一——诗歌体裁
1.概念
诗歌是文学的基本体裁之一,如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也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
2.历史
在文学发展历史上诗歌出现最早,在艺术起源时期,诗歌与音乐、舞蹈三者常常融为一体,后来诗歌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中国古代曾把不合乐者称为诗,合乐者称为歌,现在一般统称为诗歌。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产生的时代上自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下至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最后于春秋时代汇编而成。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杰出诗人屈原,创作了古代最早一篇长抒情诗《离骚》。《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而西方流传至今最早的文学作品,是诞生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古希腊荷马史诗,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大著名史诗,对后来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3.分类
诗歌作为历史最久、流行最广的文学体裁,在中外文学史上产生了难以计数的众多作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各种形式。诗歌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一般情况下,按照作品的性质和塑造形象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照诗歌的历史发展和语言有无格律,又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1)抒情诗
作为诗歌的一种,它通过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袒露诗人的内心世界,来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抒情诗并不追求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描述,而是注重个人情思的抒发,即使诗中有一些关于生活现象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但诗人仍然是通过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来体现诗人自己的感受与情绪。例如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就是以高度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水乡秋夜所见、所闻、所感的各种景物,无论是月色、鸦啼、还是渔火、钟声,都传达着诗人浓郁的羁旅之情,夜泊之景是诗人感情的折射,诗人的情绪情感仿佛随着这静夜的悠扬钟声回荡不已,正是这种独特的感受与体验使这首诗成为脍炙人口的杰作。古今中外大量的抒情诗通过各种手法表现情感,打动人心。
(2)叙事诗
和抒情诗不同,叙事诗作为诗歌的一种,常常通过描述故事或塑造人物来间接反映诗人对生活的认识、评价、愿望和理想。叙事诗通常不像抒情诗那样直接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感,而是将叙事与抒情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将诗人的主观感情融化在写入叙事之中。例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木兰诗》,全诗叙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从木兰女扮男妆参军到屡建战功返乡,在写人叙事中融会入作者对木兰的敬佩赞誉之情,使这首长篇叙事诗具有了深厚的抒情意味,也使得木兰的形象千百年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3)格律诗
又称旧诗,是古诗中独特的一类诗歌,指按照一定的字句格式和音韵规律写出的诗歌作品。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格律诗都是古代形成的诗体。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主要指唐代形成的的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形式规整韵律严格的近体诗,每首诗的对仗、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甚至每句诗的字数也有严格的限制。而欧洲古典诗中的十四行诗,也是格律诗,莎士比亚就曾经写过154首十四行诗。
(4)自由诗
又称新诗,因与格律诗相对而言,一般是指那些只求节奏和谐、押韵合辙的诗歌作品,而在句式、行数、字数、音韵上没有严格固定的限制和要求。一般认为,美国19世纪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者,他的代表作是诗集《草叶集》。中国在“五四”前后,为改变文言旧诗而开始自由诗创作,郭沫若、胡适、刘半农等在此期间均有新诗问世。
4.诗歌的特征
诗歌是文学中最为精要的艺术,最为集中体现了艺术的特点,包括:
(1)主观抒情性
诗歌的特征是通过诗人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像,集中而概括地反映客观现实生活。任何艺术作品都必然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因素和艺术家的主观因素二者的有机结合,但在诗歌中,艺术家的主观因素明显占据优势,社会生活往往需要通过诗人主观情感世界的折射才能反映出来。屈原的“离骚”,李白的古体诗歌都表现这一特点。郭沫若作于“五四”时期的抒情长诗《凤凰涅盘》是典型体现。诗歌熔中外神话于一炉,以有关凤凰的传说作为素材,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灰中更生”的故事,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凤凰的形象象征古老中华民族的觉醒。这首长诗具有完整的结构、奇特的构思和大胆的想像,洋溢着炽热的向往光明、追求理想的激情,充分体现出“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为了表现诗人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像,诗歌特别注意运用优美的语言来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2)语言凝练性
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歌的语言,可以说是一切文学作品中最凝练、最优美、最富有音乐感的语言,诗人往往呕心沥血、字斟句酌,通过最精粹的语言使诗歌具有如同音乐一样的节奏和韵律。中国古典诗歌是相当典型的例子,例如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瞑》),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漫成一首》)等,简洁优美,韵味动人。
(3)意境美
诗歌运用美的语言,目的还是为了创造出美的意境。比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仅用了28个字就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以精粹的笔墨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有机地组织起来,在层林尽染的枫林秋色中寄寓了一种对于大自然的无限深情,使全诗具有含蓄深远的意境。诗歌的意境由情景交融而构成,但相对说来,情处于主导地位,情往往由景触发而起,同时又使得诗中的景色带有了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诗歌的这种语言美和意境美,令人咀嚼不尽,滋味无穷,给欣赏者带来蕴藉隽永、无限丰富的美感。
(二)语言艺术分析之二——散文体裁
1.概念
在文学的基本体裁中,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不受拘束的文学样式,它能够迅速地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选材范围广泛,表现手法多样,结构自由灵活,以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特长来集中而凝练地体现主题思想。
2.范围
散文的含义和范围随着文学形态的发展演变,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内容。我国古代的散文范围很广泛,主要是指一种与韵文、骈文相对立的文体,包括经、史、传等各种散体文章。随着文学的发展,散文后来被专门用作泛指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体裁,包括杂文、传记、小说等都被容纳在里面。近现代的散文,则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的,专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五四”以后盛行的现代散文的含义,这里所讲的散文也是从这种意义上来定义的。
3.分类
散文的种类丰富多样,一般将其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三大类。
(1)抒情散文
注重在叙事写人时表现作者主观的感受与情绪,通过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抒发作者微妙复杂的独特情感,将浓郁的思想感情融会在动人的生活画面之中。抒情散文的艺术感染力很强,比如冰心于1923年赴美留学期间创作的散文《往事》,通过作者在三个晚上观赏月光的不同感受,抒发了自己身处异邦的思乡之情,本想在美丽的月光下摆脱乡愁,谁料想望月思归,陷入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在远隔重洋的情况下处于无可奈何的境地,因而作品中主人公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也别具一格,可以说是乐景生哀,哀景生乐,抒写了作者这种独特的情绪感受。朱自清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也是通过对月夜的描写来抒发感情,但又显示了另一种艺术风格。这篇散文在结构上采用了移步换景、情随景生的方法,从小路到荷塘,到伫立环顾,再到凝神遐思,逐步展开作者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将静谧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清香的荷花,潺潺的流水,写得那么意境清幽,淡远恬静,与高洁的志趣相协调,抒发了作者摆脱束缚追求美好理想的情怀。
(2)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的范围很广,包括报告文学、特写、速写、传记文学、游记等,侧重在叙述人物、景物或事件,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并且将作者的主观情感蕴藏在对于人物和事件的叙述之中。例如,夏衍于1936年发表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就是一篇以详实的材料为基础写成的叙事散文。作品通过包身工一日的几个场面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上海日本纱厂里一群失去人身自由的女工的非人生活,在饱含血泪的文字中凝聚着作者对女工们的无限同情,夏衍的这篇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报告文学创作成熟的标志。又如,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的游记《小石潭记》,通过绘形绘神、绘声绘色的笔法,将潭水、游鱼、岩石、树木等逼真地再现出来,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与此同时,这篇游记又寓情于景,含蓄地反映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寂寞失意之情。
(3)议论散文
主要是指杂文,它将政论性和文学性结合在一起,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以及比喻、反语等手法,乃至幽默、讽刺等作为锐利的武器,通过精辟深刻的说理和妙趣横生的议论,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学样式,具有以理服人的理论说服力和以情感人的艺术感染力。作为议论性散文的杂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著作就具备了杂文的一些特征。在现代文学中,鲁迅的杂文更具有鲜明的政论性和强烈的战斗性,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成为现代杂文的典范。
4.散文的特征
(1)散文的第一个重要特征是自由灵活
表现在题材的广泛性,手法的多样性和风格的多样化。从散文的选材来看,它几乎是无所不包,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代历史,当代现实都可以作为题材。以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为例,他既写过描绘大好河山的山水游记《小石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等,也写过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叙事散文《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等,还写过富有哲理、发人深思的寓言《黔之驴》、《罴说》等,而逻辑清晰、见解深刻的议论文《封建论》等也脍炙人口。当代著名散文家秦牧的散文题材也极其广泛,日月星辰、花鸟虫鱼、人情风物、名胜古迹都是他的涉猎对象。散文作家的题材广泛性是明显的特点,人们阅读才时时感到生活的多样性。从散文的手法来看,虽然有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的区分,但这种划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因为叙述、抒情和议论都是散文常用的手法,只不过在每篇作品里有所侧重而已。事实上,抒情散文离不开叙述和议论,叙事散文也需要夹叙夹议,议论散文更要依靠叙述和抒情来增加文学色彩。从散文的风格来看,更是百花齐放、丰富多彩。韩愈的文章雄奇豪放,柳宗元的风格清俊奇崛,朱自清的散文清新优美,鲁迅的杂文犹如匕首和机枪一样富于战斗性。正是由于散文的灵活性、自由性和风格多样性,使朱自清和俞平伯的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虽然取材于同一时间和地点,却都成为二三十年代传诵一时的散文名篇。散文的这种自由灵活性,还表现在它的文字可长可短,结构上不拘一格,无需像诗歌那样遵守韵律和节奏的和谐,也不必像小说那样需要典型的人物和完整的情节,是一种最无拘无束的文学样式。
(2)散文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
即散文由于其自由灵活的特点,在结构形式上显得比较“散”,但优秀的散文总是“形散而神不散”,具有深刻的意蕴和凝练的主题。不论记人、叙事、说理、抒情,散文都要借生活中的事件与人物,抒发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种蕴藏在作品之中的深刻的思想意蕴,就是散文的“神”。东晋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理想世界,作者借一个逐水行舟的渔人的行踪,将现实与理想境界巧妙地勾通,完全采用记叙的写法,不夹杂一句议论或抒情,在历历陈述桃花源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时,深深蕴藏着作者对世外桃源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佳作。朱自清的早期散文《背影》,乍一看来似乎只是随意倾吐家常琐事,记叙多年前父亲在浦口车站送他乘火车北上念书的情景,但透过凝聚着感情的父亲的“背影”和自己理解和愧疚的几次流泪,抒发了真挚的父子之情。作品描写的是平平常常的生活小事,但仔细回味分析,不难从中发现浓郁的情感和深沉的寓意,这篇作品成为以至情传世的散文名篇。实际上,散文的特点就在于以自由灵活的形式,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审美特色。
(三)语言艺术分析之三——小说体裁
1.定义
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用虚构的方式来再现生活,因此,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不可缺少的三个基本要素。
2.分类
中外古今的小说数量众多,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根据题材的不同,可分为神话小说、传奇小说、历史小说、志怪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社会小说、战争小说、爱情小说、惊险小说、科幻小说等等;根据艺术结构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话本小说、章回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新体小说、现代派小说等等。但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容量大小和篇幅长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这样三大类。长篇小说容量大、篇幅长,包含着复杂曲折的情节和数量众多的人物形象,可以反映广阔复杂的生活画面;短篇小说容量小、人物少,情节和环境相对集中,往往通过人物的一段经历或生活的一个片断,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或侧面来再现生活的局部;中篇小说,顾名思义则介乎于以上二者之间。
3.小说的特征
一般说来,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1)人物
文学是人学,人物在小说中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通过多个侧面和多种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也是小说最重要的特征。比较起来,戏剧、影视等艺术种类也要刻画人物,但这些艺术门类往往只能通过人物对话和人物行动来实现。相比之下,小说由于运用语言作为媒介,较之其他艺术种类有着更大的自由,它可以吸收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来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小说可以详细描绘人物的外貌、举止,也可以表现人物的对话、行动,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从其他人物的眼中来观察和表现这个人物,并且可以把笔触伸入人的内心世界,通过深层心理描写来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人物的塑造是放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来描写的,从而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复杂丰满的圆形人物或曲形人物。创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历来是小说的首要任务。凡是中外优秀的小说,无一不给读者提供了新颖独特、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就是一个具有多面性与复杂性的人物,他深于谋略、工于心计,惯于欺世盗名、假仁假义,平时他常用小恩小惠来收买人心,逃亡时却凶狠残暴地杀害了吕伯奢全家人,在他身上集中了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伪善本质,很有典型性。《红与黑》中的于连也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出身低微、聪明能干,从小深受启蒙思想教育,立志依靠个人奋斗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王政复辟的现实粉碎了他的幻想,他变成了一个不择手段的个人野心家,以悲剧的结局而告终。《红楼梦》中写了400多个人物,其中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就多达几十人,诸如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贾母等等,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多侧面地刻画人物形象,可说是小说独具的一个优点。
(2)情节
情节是小说另一个基本的构成要素。情节对于所有叙事文艺作品通常都是必不可少的,比较起来,不同种类和体裁的艺术作品中,情节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比如,叙事诗虽有情节,但更注重抒情,因此情节比较单纯;叙事散文也有情节,但往往夹叙夹议,所以情节不需要完整;戏剧与电影都离不开情节,但由于篇幅与时间的限制,情节的设置必须相对集中,不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情节中来刻画人物性格。而相比之下,传统小说的情节具有完整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波澜起伏的情节不仅可以引人入胜,对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染力,还是展现人物性格、拓深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生动而深刻的情节,成为小说审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的情节一般要求曲折生动,经典小说的阅读多半先和引人入胜的情节相关。《三国演义》之所以扣人心弦,就在于作者善于设置情节,使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层层迭进。如长坂坡大战一段,先从刘备兵败人散被曹军追剿入笔,引出赵子龙单骑救主的精彩情节,再到曹军团团围困的危难处境,直到张飞勒马站立桥头大声呵退80万曹军,最后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有勇无谋的张飞断桥而去,狡诈多疑的曹操率兵追赶,诸葛亮派兵接应的结尾。情节环环相扣,波澜迭起,错落有致。小说的情节也要求真实感人。真实是小说情节赖以成立的根基,虚假的情节会使读者的审美情感受到极大的伤害,甚至当读者发现作品中某一处情节或某一处细节是凭空编造的时,也会顿时兴致大减。反之,只有入情入理的情节才会深深地吸引读者,使读者在赞叹之余去心悦诚服地接受小说家的思想意旨。中篇小说《人到中年》,堪称新时期文学作品中一部真实表现知识分子的艰辛生活与他们的美好心灵的佳作。小说中的女大夫陆文婷是一个平凡的知识分子,她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然而生活对她却并不公平,作品从许多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现象的描绘中,通过这些感人至深的情节和细节,刻意发掘生活的底蕴,刻画出一位血肉丰满、真实感人的知识分子艺术形象。小说的情节还要求含蓄深沉。小说家们往往通过概括、暗示等多种艺术手法,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以有限的情节表现广博深厚的内容,使读者品味出蕴藏在作品中的深沉隽永的思想和含蓄深刻的意蕴。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品。这篇小说的情节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地步,无非是讲述了老渔夫桑提亚哥与鲨鱼搏斗的故事,情节单线发展且平铺直叙。但是,由于作者在刻意简化的故事情节中蕴含着发人深思的象征性意蕴,尤其是刻画出一位与命运顽强抗争、在精神上永不气馁的人物形象,使这篇小说充满了悲壮雄浑的诗意,使读者受到深刻的启迪和有力的震撼,领悟到作者的寓意:只要有永不颓唐的意志,人就永远不会失败。显然,情节作为小说中由人物的行动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价值。
(3)环境
环境同样是小说一个基本的构成要素。环境一般是指文艺作品中人物活动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任何一部小说,它所描述的情节和刻画的人物,都只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存在,绝对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存在。因此,环境对于塑造人物和展现情节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比起其他的文艺作品,小说的环境要求更加细致详尽、广阔丰富。《红楼梦》正是通过对大观园环境的细致描写,不仅展现出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而且通过环境变迁的描绘,显示出贾府家庭与人物命运的发展变化,生动地体现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历史变迁。英国长篇小说《简·爱》详细描述了罗切斯特庄园的环境,使简·爱性格中的矛盾性、复杂性和丰富性,以及她和罗切斯特的曲折爱情经历都在庄园中展现和发展,小说结尾处庄园的烧毁也就是他们爱情的新生,可以说简·爱在罗切斯特庄园生活的描写是全书的精华。此外,小说中的背景和环境虽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区别。小说中的环境只能是一定背景下的具体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而小说的背景则是指这一具体环境得以产生的那个特定的时代和历史条件。小说的背景往往能够更加真实深刻地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揭示出人物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俄法战争为中心,通过别索霍夫、库拉根、包尔康斯基和罗斯托娃四个贵族家庭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命运和遭遇,展现了这个历史时期中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也表现了作家对于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在19世纪德国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布登勃洛克家族祖孙四代由盛而衰的变化,描绘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当时德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可见,环境和背景成为小说自由地表现现实人生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广阔性不可缺少的艺术要素,对塑造人物和展现情节,以及渲染氛围和深化主题,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四)语言艺术分析之四——语言艺术的总体基本特征
文学以语言作为艺术媒介,因而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并与其他艺术形成了重大的区别。文学的基本特征主要决定于语言的特性,集中体现为间接性、广阔性、情感性等几个方面。
1.间接性
语言艺术的间接性是指:由于文学运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而文学语言必须通过读者的想像才能感受到艺术形象,因此,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这种间接性既是语言艺术的局限,也是语言艺术的特长和优势,因为它使得文学形象具有了其他艺术无法与之相比的广阔性。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可以说是文学区别于其他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比较而言,无论是建筑、实用工艺等实用艺术,还是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以及音乐、舞蹈等表情艺术和戏剧、影视等综合艺术,都通过塑造出的艺术形象来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这些艺术形象不仅可以看到或听到,甚至有些还可以触摸到。唯有文学这门语言艺术所描绘的形象例外。文学形象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不能直接感受的,它需要凭借读者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文化修养,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通过积极活跃的联想和想像,在自己的头脑中呈现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这就构成了语言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因而人们把文学又称作“想像的艺术”。奇妙的是,文学形象虽然不能通过读者的感受器官来直接把握,但它通过语言的中介,激发读者的想像,同样可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产生如临其境的审美效果,使文学形象活灵活现地、栩栩如生地呈现于读者的心灵。例如《水浒传》塑造了梁山一百零八个英雄形象,人人性格不同,个个有血有肉,尤其是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的林冲,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的鲁智深,景阳冈打虎、怒杀西门庆的武松,以及手持板斧、鲁莽憨直的李逵,都是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读者通过阅读,不仅可以从内心仿佛看到他们的形状相貌、言行举止,而且可以感受到他们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由于语言艺术的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也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必须通过逼真、生动、细腻、传神的语言描绘,将人物和事物具体呈示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如见其人或如历其事。此外,也是由于语言艺术的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文学作品常常通过暗示性的语言来激发读者的想像,有意识地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艺术空白,催促欣赏者发挥想像力来加以填充,这就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讲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等。这些方法无非都是将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局限性转化为优势和特长,从而使文学获得更加广阔的表现天地。
2.广阔性
语言媒介的特性造就了文学天地的广阔性。用语言来表现现实生活,具有广泛而深入的表现能力,小说阅读的想像性,几乎很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着最大的自由,具有极大的容量,真可以说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所以,小说能够突破客观时空,实现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延伸,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在100多年间的兴衰历史;《战争与和平》这部史诗性的长篇小说,更是将笔触从沙皇宫廷到庄园贵族,一直伸向俄法战争中几次浩大的战争场面,展示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与人们的精神面貌。而《红楼梦》对封建家族和整个社会从上层到下流社会的描绘栩栩如生。可见,文学天地的时空广阔性,带来了作品巨大的容量和深刻的内涵。无论是浩瀚的大海还是茫茫的太空,不管是悠久的历史还是遥远的未来,凡是人类思维能够达到的时间或空间,都是作家描绘的广阔天地。其次,文学的广阔性更表现在它不仅能描绘外部世界,而且能够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直接揭示各种人物复杂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向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处发展,无疑文学的天地变得更加广阔,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艺术种类难以达到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通过描绘人物的音容笑貌、服饰风度、言行举止等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可以通过直接抒情或叙述的方法深入展示人物细腻复杂的感情。法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司汤达在《红与黑》中,生动地描绘了于连这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小说中于连第一次占有德瑞娜夫人的那个夜晚,作品揭示了于连灵魂深处最隐秘的矛盾情感,他的内心深处有对德瑞娜夫人的爱情,又有卑劣的占有欲和报复欲;既有火样般的狂奔热血,又有难以遏止的怯懦和畏惧。于连这个人物形象所以成功,正在于他的人性深处的真情实感被展现出来了。奥地利现代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更是通过一位老妇人的自述,讲述了她中年时偶然的一夜风流,这位声誉清白的妇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遭遇中,内心世界犹如经历了一场狂风暴雨,她的内心深处充满了激情与愤怒、渴望与沉沦、希望与失望。这样的刻画和展现人物的心灵,只有语言艺术才能实现。文学以外的所有艺术种类,其艺术表现力都要受到物质媒介的局限,只有语言这种艺术媒介既可以描绘物质世界,又可以描绘精神世界,直接展示人的内在思想、情感、情绪和愿望。语言的这种特性,为语言艺术提供了最广阔的天地,使它具有最大的自由性和最强的艺术表现力。
3.情感性与思想性
艺术都是情感的体现,从原则上讲,一切艺术作品都离不开情感性与思想性,但是,由于语言艺术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独具特色,因而,文学作品的情感性与思想性显得格外突出。
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主观情感。文学的情感性越浓烈,越能感染读者,就越富有艺术魅力。《毛诗序》中讲得很透彻:“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里指出了内在的情感积存和涌动才有形诸于外,感染读者的可能。实际上,除诗歌外,散文、小说,以及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同样需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托尔斯泰认为:“艺术的印象只有当作者自己以他独特的方式体验过某种感情而把它传达出来时才可能产生。”狄德罗更是强调“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无论是抒情诗、抒情散文等抒情类文学还是小说、报告文学、叙事诗等叙事类文学同样离不开情感性。北宋词人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寒蝉凄切)》,以日暮雨歇的冷落秋景,抒发了恋人依依惜别的真挚而痛苦的感情,将凄凉惆怅之情融于景色之中,使天光水色仿佛也染上了一层离愁别绪,浓郁深沉的情感使这首词成为千古传诵的抒情名篇。这是抒情作品情感性的证明。而作为叙事类文学的小说和报告文学,同样蕴藏着作家炽热的感情,只不过在这类作品中一般不常由作者出面来直接抒情,而是往往将作者的主观情感深深蕴藏在文学形象之中,通过形象描绘来传达情感。例如,报告文学的重要特征是应当具有充分的真实性,内容一般应当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适当加工,但与此同时,凡是优秀的报告文学也都应当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作者的爱憎情感,给读者以巨大的感染力,如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夏衍的《包身工》等均是如此。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必须包含着作家的感情。此外,虽然各门艺术都要表现人的情感,但相比之下,语言艺术比起其他艺术来,更能表现人的丰富、复杂、细腻的情感。在这方面,文学由于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在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红楼梦》中第27回“黛玉葬花”,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黛玉悲悼自怜的复杂情感。这位多愁善感、天资聪慧的弱女子,在父母双亡后寄人篱下,只能将自己的悲戚郁愤寄托在身世相类的落花上,“侬今葬花人笑痴,它年葬侬知是谁?”正是她内心情感的形象体现。当代作家史铁生《我与地坛》中不动声色的描绘母亲在地坛中一次次寻找关注残疾儿子的行为举止,动人至极。《战争与和平》中,女主人公娜塔莎与人私奔后,请求彼埃尔转告她的丈夫安德烈宽恕自己的行为,彼埃尔听到娜塔莎发自内心的忏悔和自责后,他觉得泪水在他眼镜下边涌流,他请求娜塔莎不要再说了,这段描写同样深深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正是由于文学作品能够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直接披露出人物最复杂、最丰富、最隐秘的情感,使得语言艺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更加深刻。
与此同时,语言艺术的思想性在深度和广度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艺术形式。虽然所有文艺作品总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作家、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和对生活的认识,从而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但在各类艺术中,还是语言艺术的形象最富有深刻的思想性。语言艺术之所以具有这种优势和特长,同样是与它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分不开的,因为只有语言才能直接表达人的思想,在直接披露人的思想认识、评价判断方面具有最强的艺术表现力。当然,文学作品的思想性绝不是空洞、抽象的说教,它应当蕴藏在作品的艺术形象之中,成为作品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灵魂。中外古今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不朽的艺术精品,都在于将高度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曹雪芹的《红楼梦》,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社会小说等,都出色地展现了整整一个历史时期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提出或回答了那一时代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作家们总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述出自己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生活的哲理或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除了鸿篇巨制的长篇小说外,其他文学作品包括一些诗歌和散文,也同样需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在生动描写洞庭湖风光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洁情怀;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以新奇而丰富的想像描写了诗人在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游历见闻,反映出处于新、旧世纪之交的这位伟大诗人的人文主义思想。甚至在一些短小的山水诗或抒情诗里,也同样寄寓着诗人的思想情感与生活哲理。例如杜甫的五言律诗《望岳》,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对五岳之首泰山的敬仰热爱之倩,结尾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富于哲理性和象征性,蕴藏着耐人咀嚼的思想意蕴。苏东坡的七言绝句《题西林壁》也是一首内涵丰富的哲理诗,诗人从他游庐山所得的独特感受中,悟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使这首含蓄蕴藉的小诗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还应当特别指出,在文学作品中思想性和情感性二者的关系极为密切。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总是被情感所包裹并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只有将情感渗透在思想里的作品才能具有震撼心灵的艺术魅力,使读者在激动不已的同时去深入领会作品蕴藏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情感性也离不开思想性,因为这种情感往往是在理性思想指导下成为具有特定爱憎情感的倾向性。所谓倾向性,其实就是作家的爱憎褒贬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思想艺术属性。显然,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性和情感性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会,成为一切文学作品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综合艺术
一、综合艺术简况
在艺术分类中,综合艺术是独特的一类,它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由于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会在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综合艺术具有许多共同的美学特征。毫无疑问,综合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便是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体现在各种艺术元素一旦进人综合艺术之后,就具有自己崭新的意义,产生出新的特质。例如,电影中的文学表现是从想像艺术变成为具象体现,许多改编自文学名著的电影作品必须对文学原作做电影化的删减,而语言的变化也是电影所必需的。再如,电影中的音乐,已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音乐,而是电影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艺术规律和美学价值。与此同时,综合艺术中的戏剧与戏曲属于较古老的艺术种类,电影与电视则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们之间又存在着许多差异,具有各自的特点。此外,综合艺术都很重视文学性,对于戏剧、电影来讲,优秀的剧本常常是作品成功的前提;但与此同时,表演艺术又是综合艺术的中心环节,表演性具有极其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当然,紧张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和真切感人的情感冲击力,也是综合艺术的共同特征。显然,由于综合艺术具有以上许多审美特性,才使得它具有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二、综合艺术分类
(一)综合艺术之一——戏剧与戏曲
1.定义
戏剧是指以舞台的演出形式而存在,以演员的动作和声音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的艺术样式。
2.分类
戏剧有多种分类,按矛盾冲突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容量大小,可以分为多幕剧、独幕剧;按表现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和戏曲。
关于“戏剧”还要注意狭义和广义所指。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等。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话剧。
3.戏剧概述
戏剧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情节的一门综合艺术。戏剧艺术作为二度创作的艺术,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作为舞台演出基础的戏剧文学和演员创造舞台形象的表演艺术。
世界戏剧艺术的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按照作品容量大小,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按照作品题材不同,可以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儿童剧等;按照作品的样式类型划分,又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三大类型。
作为戏剧的类型,涉及戏剧的一些本质,需要稍加把握。
(1)悲剧
悲剧常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鲁迅有关于悲剧的一个名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不错,悲剧正是通过毁灭的形式来造成观众心灵的巨大震撼,使人们从悲痛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净化。梳理世界戏剧史,最早出现的古希腊悲剧,题材大多来自神话传说与英雄史诗,代表古希腊悲剧艺术最高成就的是埃斯库罗斯,他被后世称为“悲剧之父”。当时出现的“命运悲剧”,反映出这个历史阶段上,社会力量与自然规律作为一种不可理解和不可抗拒的命运与人相对立,结果导致悲剧的结局。古希腊另一位著名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就是著名的代表。中世纪末出现的“性格悲剧”,反映出长期封建社会中,封建伦理制度和宗教统治与反封建的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斗争,体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黑暗现实的尖锐冲突,如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等就是经典之作。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应运而生的“社会悲剧”揭露了各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罪恶,具有鲜明强烈的批判精神,如法国作家小仲马根据他本人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悲剧《茶花女》。可见,由于时代不同,历史条件各异悲剧作品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2)喜剧
喜剧是戏剧另一种重要的类型,喜剧来自笑,喜剧正是通过笑声来嘲弄和讽刺生活中的落后事物与丑恶现象,在诙谐可笑的艺术形式中体现深刻的社会内容,达到“寓庄于谐”的审美效果。由于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性质不同,以及艺术手法的差异,使得喜剧具有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又可以划分为讽刺喜剧、幽默喜剧、诙谐剧、闹剧、喜剧小品等不同的样式。喜剧同样诞生于古希腊,阿里斯托芬是著名的古希腊喜剧家。莎士比亚曾经创作了《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多部著名喜剧。法国剧作家莫里哀更是以喜剧著称于世,其代表作品有《太太学堂》、《唐璜》等。此外,不朽的喜剧作品还有意大利哥尔多尼的《一仆二主》、法国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果戈理的《钦差大臣》等等。现当代喜剧创作风格更加多样,如瑞士当代剧作家迪伦马特就将喜剧性与悲剧性融会到一起,创作了《老妇还乡》等悲喜剧作品。
(3)正剧
与悲剧和喜剧的漫长历史相比较,正剧(又称“严肃戏剧”)在世界各国舞台上出现晚了许多,经过18世纪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和剧作家博马舍的大力倡导,直到19世纪,正剧作为一大类型才广泛出现,并且很快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戏剧类型的正宗地位,现当代的许多话剧都属于正剧类型。
4.戏曲概述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既具有戏剧的一般特点,又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段和审美特征。戏曲将表现审美意境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程式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段。在广义的戏剧中,东西方戏剧有明显的区别。
(1)东西方戏剧比较
中国戏剧是一个本土文化催生,而又不断接受外来文化滋养的复杂变化的艺术门类。在广义的中国戏剧中,实际上包含了源远流长的本土色彩浓郁的东方戏曲和外来痕迹明显的话剧等不同成分。所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特别明显呈现出东方戏剧和西方戏剧的形式交融和特征区别,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这在许多种类的艺术中已经是明确的事实。同样,欣赏汇聚在中国古老土地上的东方戏剧和西方戏剧时,也会明显感到彼此的差异。比如,东方戏剧所呈现出的特殊表现形式:载歌载舞,灵跃多变,就和西方戏剧的规整形式明显不同。因此,东方戏剧和西方戏剧便形成两大体系。归纳东方戏剧和西方戏剧的主要区别,可以看到:
(1)第一个重要区别是表现形态上的不同。相对而言,西方戏剧在表演元素上比较单纯,而东方戏剧在表演元素上呈现多元化。因为戏剧艺术最早的形态是歌舞结合,戏剧原本是从祭祀性的舞蹈中产生出来的,但西方戏剧在发展过程中已不再拥有歌舞结合的形态:或者是依靠台词的“话剧”;或者是只歌不舞的“歌剧”;还有专舞不歌的“芭蕾”。歌舞分家成为西方戏剧的某种特征。相比起来,东方戏剧则保留着古老的歌舞结合的传统。东方戏剧的典型代表类型——中国戏曲的各剧种,几乎无一例外包含有唱、念、做、打各要素。如果看过京剧的《打渔杀家》、评剧的《花为媒》等剧目,闭上眼睛回味一下,就很容易体会到这一特征。其实,从“戏曲”这一名称也可以看出,“戏”指舞蹈与动作,“曲”指歌唱部分。“载歌载舞”成为中国戏剧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同属东方的日本歌舞伎、印度梵剧等也是如此。
(2)东西方戏剧的第二个重要区别,是对于现实的审美把握上,即东方戏剧侧重“写意”,西方戏剧侧重“写实”。“写实”是指在舞台上从表演到布景,都要使看戏的人感觉到如同生活的真实形态,象《雷雨》等经典话剧的布景与音响都逼近生活形态。“写意”是东方文化的特征,它不求形式的逼肖生活,而重在表现意境。比如,在戏曲中用虚拟的开门动作就可以表现“开门”,转了几圈便表示走过长途路等。而用极度夸张的方式来渲染情感的真实,这在传统西方戏剧中是找不到的,却是地方戏剧的偏好。不过,20世纪东西方戏剧的交融已成为十分明显的事实,标志世界戏剧发展的方向,将不再是单一化了。
(2)中国戏曲特点
中国戏曲艺术,作为戏剧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具有戏剧的共同特征,又因其独特的表现手段和独有的审美特征,从而有别于其他戏剧形式。尤其是戏曲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满着一种“似与不似”的写意性,将表现审美意境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属于一种表现性的综合艺术,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在世界戏剧艺术中独树一帜。中国戏曲蕴涵有特别的古老东方文化意味。戏曲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独有的戏剧形式。它是以唱、念、做、打为中心的综合演唱戏剧形式。“唱”指歌唱,戏曲唱腔一般有固定的曲牌以及板式,象京剧中的导板、慢板、快板等。“念”指说白,说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十分动人。“做”指表演,讲求身段、工架,象整冠、理髯、趟马等都有固定的程式。“打”指武打,有各种套路。总之,中国戏曲文武相杂,有说有唱,载歌载舞,和西方戏剧形成根本区别。
如果要问在历史迁变中中国戏曲的独特在那里,那么,首先就在于虚拟性。这是戏曲绝妙之处,在戏曲舞台上,拿一根马鞭舞动就意味着骑马奔驰;而跑一个圈就算走过了十里八里甚至千里万里;四个龙套就代表千军万马等。似乎有点像人们幼小时骑着竹竿就仿佛在高头大马上一样,是极富想像力的创造。这种不求生活再现,而用高度提炼、夸张、美化来达到神似的方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扩展了表现生活的领域,把观众带到五光十色的生活联想之中,让人们获得高度的艺术享受。另外一个独特性是戏曲的程式性。所谓程式是指规程法式,就是无论唱、念、做、打都有程式。如何起身,怎样走路,对打有套路,甩袖子有讲究,而旦角的哭、小生的笑、花脸的怒打“哇呀呀”、丑角的念白等等都有讲究。演员正是在程式的规则中发挥各自的功底和才能。
(3)中国戏曲历史
戏曲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中国戏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乐舞、俳优、百戏。唐代更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歌舞戏和参军戏,“戏”和“曲”进一步融会,表演形式也更为多样。宋、金时期,戏曲艺术趋于成熟,宋杂剧和金院本都能演出完整的故事,剧中角色也较前增多,初步形成了我国戏曲表演分行当的体系。元代戏曲创作和演出空前繁荣,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剧作家和作品,元杂剧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少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中,尤以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最为著名,堪称世界戏剧艺术的不朽作品。明、清时期,是中国戏曲史上又一个繁荣时期,特别是传奇作品大量涌现,包括作为中国戏曲史上划时代的浪漫主义杰作汤显祖的《牡丹亭》等。这个时期,大量戏曲理论论著的出现,更加促进了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个时期内,不但出现了昆剧、京剧等全国性的大剧种,而且涌现出几百个地方剧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建国以来,戏曲艺术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批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和优秀的戏曲作品,深深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4)中国戏曲种类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的总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有三百多个剧种,其中包括全国性的剧种如京剧,也包括地方戏如秦腔、河北梆子等。在世界上,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被称为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我国戏曲种类繁多,难以尽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剧种,主要有昆剧、京剧、豫剧、越剧、评剧等。
(1)昆剧,也称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迄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发源于江苏昆山,明末清初呈现蓬勃兴盛的局面,并形成众多流派,对许多地方剧种产生过影响。
(2)京剧,是流行全国的大剧种,自200年前“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后逐渐形成,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京剧广泛吸收了其他剧种的长处,剧目丰富多彩,曲调非常丰富,唱词通俗易懂,念白分京白、韵白两种,表演各行当均有一套规范的程式化动作,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因而很快成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其影响遍及全国,蜚声中外。京剧流派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谭派”(谭鑫培)、“麒派”(周信芳)、“盖派”(盖叫天),以及“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和“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等。
(3)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流行于河南及邻近地区,唱腔清晰流畅,表演真切细腻,成为梆子声腔系统中影响最大的剧种,出现了常香玉等一批著名演员,以及《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香莲》、《朝阳沟》等一批优秀剧目。
(4)越剧,兴起于浙江、上海,流行于许多省市,三四十年代在“女子文戏”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剧种的特长进行了改革,形成了以女演员扮演各行当角色的特点,涌现出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等一批著名演员和《红楼梦》、《梁祝》、《祥林嫂》等一批优秀作品。
(5)评剧,主要流行于华北、东北等地区,现已成为北方的大剧种,其中,新凤霞主演的《刘巧儿》,小白玉霜主演的《秦香莲》等众多剧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此外,广东的粤剧,中南地区的汉剧,西南地区的川剧,华北地区的河北梆子等许多地方剧种,也都拥有大量的观众。
5.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
综合与多样是戏剧的特征
戏剧艺术的综合性是审美特征的首要审美特征。首先,从艺术学的层面上,戏剧、戏曲等综合艺术,吸收了各门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将它们有机融会在自己的表现手段之中,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无论戏剧和戏曲都是如此。中国戏曲艺术就是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许多艺术种类的精华,形成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段和独具的审美特点,集中表现在依靠戏曲表演程式将“诗”、“歌”、“舞”、“剧”有机地综合在一起。其次,从更高一层的美学层次上,戏剧、戏曲的综合性绝不仅限于各门艺术元素的有机融合,而是更加集中地体现在它们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实现了美学层次的高度综合性,使得它们能够将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再现与表现集于一身,从而具有了巨大的综合表现能力,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了观众的审美感受,使综合艺术成为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