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诚相求,至诚话语动人心
当我们向别人求助遭到拒绝时,往往会发现对方其实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只是因为意气用事或其他一些细小的原因而做出了拒绝的决定,这时候,我们就应当站在第三者的观点上,帮助对方分析其决定。然后再找合适的机会,通过巧妙运筹,让对方答应我们的请求。
20世纪80年代初,引滦入津工程正加紧进行。担负隧洞施工任务的部队因炸药供应不上,面临停工和延误工期的问题。部队领导心急如焚,派李连长带车到东北某化工厂求援。李连长昼夜兼程千余里赶到该厂供销科,可是得到的答复只有一句话:“眼下没货!”他找厂长,厂长很忙,没时间听他解释陈述,他就跟进跟出,有机会就讲几句,但厂长不为所动,冷冷地说:“眼下没货,我也无能为力。”厂长给他倒了杯茶水劝他另想办法。李连长并不死心,他喝了口茶,说:“这水真甜啊!天津人可是苦啊,喝的是从海河槽里、各洼淀中集的苦水,不用放茶就是黄的。”他瞥见厂长戴的是天津产的手表,就接着说:“您也是戴的天津表?听说现在全国每10块表中就有1块是天津的,每10台拖拉机就有1台是天津的,每4个人里就有1个人用的是天津的碱。您是办工业的行家,最懂得水与工业的关系。造1辆自行车要用1吨水,造1吨碱要160吨水,造1吨纸要200吨水……引滦入津,解燃眉之急啊!没有炸药,工程就得延期……”厂长一听,心中受到触动,就问:“你是天津人?”“不,我是河南人,也许通水时,我也喝不上那滦河水!”厂长彻底折服了。他抓起电话下达命令:“全厂加班3天!”3天后,李连长带着一卡车炸药返程了。
李连长之所以能说服化工厂厂长,为引滦入津工程求到炸药,就在于他抓住时机创设话题,用对比法讲了天津人的“苦水”,用举例法讲了天津人的贡献和水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满怀深情地引入正题:“引滦人津,解燃眉之急啊!”还特别表示出“没有炸药,工程就得延期”的忧心如焚之急情。使对方意识到自己帮助的作用。同时以真情打动对方,“也许通水时,我也喝不上那滦河水。”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敬业精神和解民于倒悬的执著情感产生了极大的激励效应,厂长决定,全厂上下宁可少休息也要加班加点赶制出工程急需的炸药,李连长也就满载而归了。
诚能动人,至诚可以感天。
诸葛亮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抱膝长吟,略无意于当世,他与刘备原是素昧平生,谈不上有什么私人友谊,刘备也知道诸葛亮是杰出人才,一心想收为己用。他仗着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汉室的子孙,同时利用人心尚未忘汉的机会,亲自去访问诸葛亮,一连去了三次,才得相见,这种行径,十足表示出他的诚挚,诸葛亮无意当世,原是找不到合意的主子,亲见刘备有重建汉室雄图,对他又万分诚挚,才认为他是合意的主子。便放弃高卧隆中的想法,以身相许,虽几经挫折,绝不灰心,到后来竟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期。可见诚挚动人之深。
应该强调指出的是,求人办事最忌的是用欺骗手段。天长日久你的欺骗,不能不被对方看破,对方对你的一切,就不能不有所怀疑,今日你虽诚挚待他,对方还是会以为这是你另一姿态的虚伪,即使你出赤心相示,他还只当你做作,所以无诚不信、无信不诚,你要诚,必先要修信,修身乃能立信,立信乃能行诚。因此,我劝你,一生不要有一次欺骗,免得对方发生不必要的怀疑。“汝也不爽,干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对配偶的粗心,还会遭到怨恨,况为素无交情的贤人,哪能不鄙夷你的为人呢!若发生例外那也只是你的力量太弱,还不足以打动对方的心罢了,这叫诚之未至。你应该增加你的诚,直到足以打动对方的心为止,任何事都要“反求诸己”,不必“求诸于人”,这是用诚挚去感动他人的惟一方法。
2.以礼相求,别有滋味在心头
因为有求于人,就应该以礼相求,所以,语气应柔和、诚恳,即使是亲友、熟人也不能口气太硬。如你的孩子患病住院了,你手头又缺钱,只能向别人借,这时你可以说:“不知您手头宽绰不宽绰?下月开支我就还您。”用这种商量的口气,只要人家手里有钱,是不会不帮忙的。但有些人则不注意这一点,向人借钱时说:“谁不知你存了几万元,借我一千元还不是牛身上拔根毛?”诸如此类的话,在平日里与熟人打趣说说还不要紧,但在真正开口借东西时,就不可这样说。所以借东西时说话一定要用商量的语气,使对方感到你有求于他而且尊重他,他才肯帮你。
在拥挤的火车上,一位疲惫不堪的妇女,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站了很久,也没人让座。孩子指着坐在旁边的一个小伙子对妈妈说:“妈妈,我累了,你跟这位叔叔说说,让我坐一会儿吧。”妈妈轻声地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好孩子,叔叔不是不给你让座,因为他也很辛苦,也很累,等叔叔休息好了会给你让座的。”一番话说得小伙子再也坐不住了,站起来说:“小朋友,你来坐吧,叔叔不累。”
小伙子对带小孩的妇女视而不见,这本身就是该受到大家批评的自私行为,年轻的妇女抓住了这一点,不但不同意孩子向小伙子提出请求,反而设身处地为小伙子着想,还给他强加了一个善良的动机,使他有台阶可下。这样一来,小伙子没法不产生羞愧心理,再加上车厢内其他顾客给他带来的舆论压力,迫使他不得不主动站起来为孩子让座。
有个大学讲师想请某文化名人为自己的一本即将出版的书题写书名。得知来访者的意思后,这位一贯以幽默著名的名人笑着说:“是题字啊,可以,不过,现在讲究经济效益,请我题字,是不是该付点钱啊?便宜一点儿吧,300块一个字,怎么样?”这虽然是开玩笑,但年轻的讲师也听出了这位名人似乎对常有人打他手迹的主意稍有抱怨之意。于是,他说:“X先生,您这话可是只说对了一半哟。要得到您的墨宝,理当付钱。可是,您的字何止值300块钱一个呢?比如说,我想要一件值300块钱的衣服,这家商店买不着,还可以到别的商店去买呀,可您的墨宝只能出自您自己的手,天底下别无他处可寻呐!在我看来,您的每个字都是无价之宝啊,我付多少报酬也不够啊。”几句话说得这位早已听惯了恭维之辞的名人,竟也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遂欣然命笔。
恳请帮助讲究攻心策略,如果我们在求人帮忙时更多地强调自己对对方的敬重和仰慕,或者是充分展示自己对某一项事业纯粹的兴趣与热爱,这样就比较容易使对方产生认同感,有助于拉进彼此的心理距离。以这种方式提出请求,往往令对方乐于帮忙。
3.以情相求,感情融洽办难事
中国人办事很少像西方人“此来为某事”那样直截了当开题,因为这样不风雅,如果是生客就更显得冒昧了。中国人的相会讲究话里作文章,有着八股般起承转合的优美。不仅有风格,而且有结构,大概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是讲寒喧、评气候。诸如“尊姓”,“大名”,“久仰”,“夙违”及“今日天气哈哈哈”皆属于此类,林语堂称之为气象学的内容,旨在起来则安之位、安而后情定的作用,即联络感情。这些内容在人们的生命空间中确实也有很大的共同性,不致于遭到抗拒。
第二段是叙往事、追旧谊。这就更深一层了,要从大众皆有的生命空间过渡到彼此较为特殊的那一块,是深入的过程,林语堂戏之为“史学”。也许有你的令侄与某君同过学,也许你住过南小街,而他住过无量大人胡同,由是感情便融洽了。如果,大家都是北大中人,认识志摩、适之,甚至辜鸿铭、林琴南……便更加亲挚而话长了。这一段做得好,双方感情可能会有真真的融洽。
第三段是谈时事、发感慨。这可是“政治学”了。“感情既洽、声势斯壮”,于是便可联手出击,可进入侃的境界。纵横的范围甚广,“包括有:中国不亡是无天理,救国策,对于古月三王草将马二弓长诸政治领袖之品评,等等。连带的还有追随孙总理几年到几年之统计。比如你光绪三十年听见过一次孙总理演讲,而今年是民国二十九年,合计应得三十三年,这便叫做追总理三十三年。”这一段做得好,感情更为融洽,声势又壮,甚而至于相见恨晚,到了两肋插刀的程度。至此,可认为到了陡然下笔,相机言事之际。
于是,这第四段就叫“经济学”--奉托“小事”。可客气地起立,拿起帽子,然后兀而转来道,现在有一小事奉烦:先生不是认识某某吗?可否请写一封介绍信云云。
当然,以上所说的是常理下套交情的方式,在实际运用中,现成的人情比比皆是,比如利用亲情恳求,也可以达到自己办事儿的目的。
蒋介石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不但杀了大量的共产党员,而且还秘密拘捕了数以万计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有一天,蒋介石接到门卫官的报告,说从家乡来了一位亲戚想要求见他,蒋介石一听家乡来人了,连忙叫门卫官请他进来。
门外进来一人,蒋介石仔细一看,正是自己的表弟。说起这个表弟,年龄只比蒋介石小两岁,是蒋介石小时候最要好的一个亲戚。
只见蒋介石的表弟走了过来,行了一礼,说:“表哥目前可谓是春风得意,只怕连我这个表弟你也认不得了吧!”
蒋介石一听此言,知道这位表弟必有什么事要责备于他。仔细问清缘由后,果然不出所料,原来蒋介石在大肆拘捕共产党员与革命群众时,把这位表弟的一位好友也抓了进去。
蒋介石一听是这件事,不由暗暗为难,这时的他“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于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表弟放人的要求。
蒋介石的表弟一见这种情况,就知道今天若来硬的,肯定不会达到放人的目的。于是,他用悲伤的语气对蒋介石说:
“看来表哥确实变了一个人,姑奶当时对我说的话我还不信,现在看来是不会错了。”
接着,他回忆起小时候的情形,那时表兄弟在一起是多么的开心,感情是多么的深厚,那动情的言语不由得令蒋介石也为之暗暗感到悲伤。
说完这些话,蒋介石表弟一抹眼泪,起身就要告辞,这时,蒋介石一挥手,说:
“好吧,表弟,看在你我幼时的感情的份上,我答应你放人!”
就这样,一番亲情感动了杀人如麻、心如铁石的蒋介石。可见亲情是人世间所有人都会引起重视的一种感情,真正那种“七情六欲皆无”的境界看来是极少的人能做得到的。
从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利用亲戚关系时,小话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善用亲情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善用小话去说服对方,感动对方。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出自李白《静夜思》的千古绝唱,将一个远离家乡、怀念家乡的游子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一个人,无论是出自什么原因,离开家乡,离开生他的土地,也许开头并不感到有什么难过,但时间一久,或在他乡碰到不习惯的生活习俗,或遇到挫折,他就会感到家乡的亲切,家乡的美好。也许,这个时候,一个人才会深深的感到,自己在家乡上有割不断、丢不掉的感情寄托,那是支持着游子出外去闯世界的精神依靠。
因此,在游子的记忆深处,有一块属于家乡的领地。也许,现实的生活会暂时把这块领地掩盖起来,而一旦触及到了这块领地,那一股思乡潮就会源源不断地涌泄出来,如闪电一般,充满游子的大脑,触及记忆的神经。
如此看来,要与一个久离家乡的老乡处好关系,有一种特有效的技巧就是:运用你的语言技巧,与老乡谈起家乡的话题,以此来触动他的思乡情绪,达到共鸣,从而使老乡之间的关系更进一层。
张先生原是吉林人,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兵荒马乱,他跟着父母逃荒到山东,后就在山东定居下来,一家人过着非常贫苦的生活。后来新中国成立了,张先生一家人为了当地的建设,就再没有回吉林。
改革开放以后,张先生以敏捷的思维和大胆的投资,创办了一个工厂,经过几年的奋斗与拼搏,现已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佼佼者,个人资产总额已名列全国前五名。张先生虽已成家立业,但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家,想着家乡的人民,现在年龄也大了,很有一种叶落归根的想法,但苦于时间太忙,无法回去。
这时,张先生的家乡为了创办当地特有的产品加工厂,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当地政府千筹万借,才筹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于是就派出一名王某去找张先生,希望能得到援助。
王某是政府对外联络办的,为人聪明,善于交际,且很有办法。他看了张先生的详细资料后,就判断张先生这时也很有回家乡投资的意向。因此,在没有任何人员的陪同,也没有准备任何礼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前往山东,并且打包票定会筹到款项。
当张先生听到家乡来人时,他在欣喜之余也感到有些惊讶,因为久不闻家乡的讯息,突然有人来了,该不会是招摇撞骗之人吧!张先生心里不由得起了阵阵疑心,但出于礼节,他还是同王某见了面。
王某一见张先生这种神情,知道他还未完全相信自己。于是他挑起了家乡的话题,只讲家乡解放前及前30年的风貌变化,他那生动的语言,特别是那浓浓的爱乡之情溢于言表,令张先生深受感动,也将他带回童年及少年时期,想起了那时的家乡、那里的爷爷奶奶,还有邻里亲戚……很显然,张先生记忆深处中的那块思乡领地已被王某揭开了盖头,蕴藏在心中的那份几十年的感情全部流露了出来,欲罢不能。
就这样,说了三个多小时的小话,王某对借钱一事,一字未提,只是与张先生回忆了家乡的变迁,犹如放电影一般。最后,张先生不但主动提出要为家乡捐款一事,还答允了与家乡合资办厂的要求。
王某确实很聪明,他充分抓住了张先生的心理特点,抓住了张先生心中那份埋藏几十年的思乡之情。与张先生聊了一个彼此都非常感兴趣、轻松的话题,引起了共鸣,不但使王某此行的目的圆满完成了,还了却了张先生那份心愿。王某真是不虚此行,也处理好了对家乡今后非常有用的老乡关系。
这种关系的处理方法,很关键的就是抓住了“情”这一字。那就是思乡之情,这份情是炽热的而又是深沉的,是愁苦的但又略带甜味,平时又不能轻易触动的。
一天,一位老妇人向正在律师事务所办公的林肯律师哭诉她的不幸遭遇。原来,她是位孤寡老人,丈夫在独立战争中为国捐躯,她靠抚恤金维持生活。前不久,抚恤金出纳员勒索她,要她交一笔手续费才可领取抚恤金,而这笔手续费是抚恤金的一半。林肯听后十分气愤,决定免费为老妇人打官司。
法庭开庭。由于出纳员原来是口头勒索的,没有留下任何凭据,因而指责原告无中生有,形势对林肯极为不利。但他十分沉着、坚定,他眼含着泪花,动情地回顾了英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爱国志士如何奋起反抗,如何忍饥挨饿地在冰雪中战斗,为了美国的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最后,他说:
“现在,一切都成为过去。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那衰老而又可怜的夫人,就在我们面前,要求申诉。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与丈夫有过幸福的生活。不过,现在她已失去了一切,变得贫困无靠。然而,享受着烈士们争取来自由幸福的某些人,还要勒索她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抚恤金,有良心吗?她无依无靠,不得不向我们请求保护时,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法庭里充满哭泣声,法官的眼圈也发红了,被告的良心也被唤醒,再也不矢口否认了。法庭最后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没有证据的官司很难打赢,然而林肯成功了。这应归功于他的情绪感染,驾驭了听众及被告的心理,达到了理智与情绪的有机统一,收到征服人心的效果。
同样是发生于美国的一件事。
有一位少年站在地铁的站台上,不小心掉到铁轨上面,此时刚好有一辆电车飞驶而来,虽然他万幸地保全了性命,但是却受了重伤,失去了一对手腕。
于是这个少年就向地下铁路公司提出控诉。但是不论是地方法院的审判,还是最高法院的审判,都认为这不是地下铁路公司的过失,而完全是少年自己造成的。
因此,这个少年便每天心情沉重,过着郁郁寡欢的日子。
终于到了最后判决的日子,在这最后的一场辩论中,法院竟宣判少年反败为胜,而且全体陪审员也一致赞同。
据说这完全是少年的辩护律师,在当天的最后辩论中,说了这么一句话:
“昨天我看到少年用餐时,直接用舌头去舔盘子里的食物,使我不禁掉下了眼泪。”
这句话使陪审团的判决峰回路转,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人类毕竟是感情动物,即使有千百个理由,也比不上一个令人感动的事实。
这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理性的意见或判决,但事实上却是依赖人的感情和五官的感觉来做判断的,也就是说以感情或感觉可以突破难关,更能诱导反对者变成赞成者。这是潜在心理术的突破点。
4.以泪相求,吐露真情遂人意
西周宣王驾崩以后,太子宫涅即位,是为周幽王。周幽王立申伯之女为王后,子为太子,进后父申伯为申侯。幽王为人,暴戾寡恩,言行无常,疏远贤臣,亲昵小人。一班老臣相继去世或罢黜,虢石父、尹球等谗谄面谀之人得到重用,大夫褒响直言进谏,被幽王囚禁于狱中。褒响之子洪德为救其父,寻求了具有国色天姿的乡间女子褒姒,熏香沐浴,教以礼教,进献幽王。
幽王见褒姒容貌秀丽,光艳照人,顿时大喜,赦褒响出狱,官复原职。从此,幽王与褒姒坐则叠股,立则并肩,饮则交杯,食则同器。幽王迷恋女色,居于琼台,不理朝政。
褒姒依仗幽王宠爱,不拜正宫申后,被申后严加训斥。太子宜臼听说褒姒浊乱宫闱,不敬母后,便乘父王临朝之机,率人直奔琼台,将褒姒打了一顿。
褒姒忍辱含痛,回人台中。正巧幽王退朝来到琼台,看到褒姒两鬓蓬松,眼流泪珠,问道:“爱卿今日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梳妆?”
褒姒扯住幽王的袍袖,放声大哭,诉说:“太子领着一群宫女在台下摘花,贱妾又不曾得罪他。可他一看贱妾又打又骂,要不是众宫女苦苦相劝,贱妾性命难保。恳请我王为我做主!”说罢,呜呜咽咽,泣不成声。
幽王实际上心里明白,对褒姒说:“你不朝拜他的母亲,以致如此。这都是王后的旨意,并非王子所愿,别错怪好人。”
褒姒说:“太子为母亲报仇,不会就此罢休,早晚会杀了贱妾。贱妾死不足惜,只是蒙王所爱,已身怀六甲,害贱妾一命,实为两命,但求王开恩,放我出宫,以保全母子性命。”
幽王说:“爱卿请息怒,朕自会处理这件事。”接着,幽王即传旨上下:“太子宜臼,好勇无礼,缺乏教养,立刻遣去申国,听候申侯教训。东宫太傅少傅等官,教导无方,并行削职!”
褒姒这次哭,先是哭诉被太子打骂实情,但没有打动幽王,接着褒姒便利用幽王正恋迷自己,哭求“放我出宫,以保全母子性命。”这实际上是向幽王下了通牒:不处分太子,自己则就不侍候幽王。褒姒这个哭求使幽王做出了把太子赶到申国受训、削职太傅等官的决定;第一回合,褒姒胜利了。
褒姒怀胎十月,生下一子,取名伯服。如果说前一次施泪计是出气的话,那自己有了儿子,便开始了有计划的废嫡立庶活动。褒姒暗中结交虢石父、尹球等奸佞之人,广置耳目,日夜探听申后之短。申后独居无侣,终是流泪,便修书一封,密寄申国,让太子上表佯认己罪,争取还宫,母子重逢,别作计较。申后派一老媪以看病为名送出此信。结果,书信被褒姒所派宫监搜出。
褒姒故意将两匹彩缯撕得一条一条的,以示自己的不平衡心理。幽王进宫,见破缯满地,便问其情由。褒姒含着眼泪说:“贱妾不幸来到深宫,得到您的宠爱,引起正宫娘娘的妒恨。又不幸生子,引起别人妒恨更深。”今正宫娘娘寄信给太子,信中末尾说:“别作计较。这里边一定有阴谋,企图谋害我们母子的性命,愿王为贱妾做主!”说罢,把书信递与幽王观看。
幽王认得申后笔迹,便问通信人现在何处。
褒姒说:“现有温媪在此。”幽王便命令牵出来,一怒之下,不由分说,把温媪劈为两段。
褒姒这一简短的哭诉,一层比一层深,先说进宫蒙幸,正宫娘娘必然妒忌,又说自己生子,这种妒忌就更厉害了。哭诉合情合理合逻辑,不由幽王不信不发怒。
褒姒只见幽王挥剑杀了送信的老太,并没有做出其他反应。为了进一步使幽王做出对王后、太子的处理,褒姒又施展了第三次哭计。
这天夜里,褒姒又在幽王面前撒娇撒痴地说:“贱妾母子性命,时刻掌握在太子的手里。”
幽王说:“有朕为你做主,太子又能奈何你呢?”
褒姒说:“吾王千秋万岁之后,少不得太子做君王。如今王后日夜在宫中妒恨贱妾,万一他们母子当权,贱妾与你儿子伯服,将会死无葬身之地。”说罢,呜呜咽咽,泣不成声。
幽王说:“我打算废王后和太子,立你为正宫,立伯服为东宫。只是恐怕群臣不服,那怎么办呢?”
褒姒说:“臣有君,天经地义。君听臣,违天逆理。请您将这个意思晓谕大臣,看他们有什么反应?”
幽王说:“有道理。”
就在这天夜里,褒姒先派心腹通知虢石父、尹球二人,上朝时如何应答。
第二天清晨,早朝礼毕,幽王让各位公卿上殿,问道:“王后妒恨褒姒,诅骂寡人,难为天下之母,可不可以将她问罪?”
虢石父奏道:“王后六宫之主,虽然有罪,不可拘问。如果品德不称其位,可传旨把她废掉,另选贤德,母仪天下,实为万世之福。”
接着尹球奏道:“臣听说褒姒德性贞静,堪主中宫。”
幽王说:“太子现在申国,如把申后废掉,太子怎么办呢?”
虢石父奏道:“臣听说母以子贵,子以母贵。今太子避罪久居申国,各种礼仪长期废弃。况且,废其母,又如何能用其子呢?臣等愿辅佐伯服为东宫,社稷有幸!”
幽王大喜,传旨将申后打入冷宫,废太子宜臼为庶人,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并下令如有进谏阻挠者,按宜臼同党论处。
褒姒三哭,如期达到目的,小话的技巧被她运用得无以复加。这哭哭啼啼,以泪相求的话,是何等厉害!
5.以私相求,语言转换有技巧
我们在求人办事时,往往会碰到公事公办的面孔,这种冰冷的面孔为我们办事增加了难度,但如果能够化公为“私”,事情就顺利得多了。找关系,托熟人是化公为私的一种方式,现场语言转换更是一种技巧。
假设你在限速30公里的区域,以时速50公里行驶,而躲在一旁的警车用雷达测知你已超速。当警车闪着红灯指示你停车时,你一边往路边停靠,一边为着被拦阻而低声咒骂着。一位警察走出警车向你走来,手中拿着罚款单,戴着深色的太阳眼镜,使你猜不透他的反应,几乎感觉绝望。没有任何有效的方法可以使你逃过这张罚单,但是却还是有降低收到这张罚单的可能性。
第一步,镇定地走出车外,顺从地服从他(也可能是她)的指示。就像是:
“我任你处置了。”
别坐在摇上窗户的车子里,那样警察对你什么都不知道。实际上,设身处地将你自己处在警察的立场,想像他们的需求与利害关系,就像是你的需求和利害关系。
在交出驾驶执照时,也正是试图扭转乾坤时刻。在这时,你要试着做到下列三点:
(1)转移他集中在罚单上的注意力。
(2)让他以私人的立场来看你违规的事实。
(3)别让他的笔接触到罚单,至少要尽量拖延时间。一开口就说道:
“老天,遇见您真好。警察先生,我迷路了,我猛在这附近打转!您知道不知道××街怎么走?”
他也许不理睬你的问题,很快地打断你并说道:“你超速了吗?”
你现在再转回原来的话题:
“是啊!但是我迷路了,我不知道我现在在哪里!”
警察必然会告诉你的所在地并指引你如何走法。当他这样做时,你接着问他问题,一个接一个,任何事情,只要能使他不去翻罚单簿。在花了警察10分钟的时间来回答你的问题之后,并且你也表示了无限的感激,他会回到主题上去--交通违规。
在这时,试着使警察觉得你的话题非常严肃,你可能谈警察工作艰辛以及面对危险,描述自己是个守法的公民,是个平凡的职员,如何为问题所困扰。当他回到你超速的话题,你说道:
“老天,真对不起,我没有注意到--当时我正在想着--”
这时,表示出左右为难的情形,将一切都交给警察处理,每个人都有些理由。
专制的老板;
生病的太太;
年迈的双亲;
房租到期;
……
告诉他所有可能让他开罚单的事情。若是你从未被开过罚单,就对警察说:
“这是我开车12年来的第一张罚单,有了这张罚单,就打破了我引以为傲的记录。”
你所获得的机会是使他多考虑一会,警察通常不愿开出人们所收到的第一张罚单。
无论你用什么借口,最好和别人的借口不同,警察从不同人的口中,几乎听遍了所有的借口。你所说的若是与众不同又能引起他的兴趣,不但能满足他的需要,又可以当做聊天的话题,在警察一再重复既单调又枯燥的工作里,新鲜的话题可能松弛他们紧张的情绪。
说到与众不同的借口,一位联邦调查局授课的警官曾说过一个故事:
一位警察正准备对一位在单行道反向行车的驾驶员开处罚单的时候,驾驶员突然说道:
“警察先生,会不会是单行道的箭头贴反方向了呢?”
这是真实的事,那位驾驶员也没有收到罚单--作为他创造性理由的报酬,信不信由你。
不论你怎么做,就是不要坐在车里,对警察的问题故意刁难。绝对不要说出诸如此类的话:
“开呀,开罚单呀!就算要告到法院,我也和你一路争到底。”
“告诉你我有很大的影响力,我有钱。”“雷达有时不正确的,你知道,以科学的眼光来看,所有的东西都会有误差。”
女士或许比男士更有影响力,尤其是在这种交涉情况下,统计数字显示,当雷达测知行车超速之时,并不知道驾驶人的性别。然而,在超速而被拦截之后,男士接获罚单的比例比女士高25%。
多数女士在停车之后,自然地配合上面所说的各项反应。她们走出车外,和善地与警察招呼,把警察当做自己朋友般地交谈。我们保证女士比男士的百分比低,是因为他们碰到的都是“他”而不是“她”。事实上,即使遇上的是“她”,女士也比较容易使事情“私人化”。
6.以跪相求,感天动地难拒绝
教皇是基督教会的首脑。教会本来只是管理宗教事务的团体,但在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各个王国内封建主割据林立,连年混战,造成王权衰弱,局势混乱,这时只有罗马教皇可以统一指挥各国、各地区的教会。加上各民族又都信仰基督教,因此教会在群众中影响很大,这就使得罗马教廷成了凌驾于各国之上的政治实体,教皇成了各国国王的共同的太上皇。国王登位、加冕要由教皇来主持;和国王同行时,教皇骑马,国王只能步行;接见的时候,教皇坐着,国王要屈膝敬礼。国王的权力来自教皇,神权高于王权。
不仅如此,教会还在各个国家拥有1/3的土地,并且向各国居民收取“什一税”(即每人收入均1/10交教会)。文学、艺术、哲学、法律等都必须为教会和神学服务。一个人出生、成年、结婚一直到老死,处处都要受教会的管理和控制,教会拥有自己的监狱和刑法,还用“开除出教”的办法来对付一切反抗者。一个人如果被开除了教籍,他的一切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也就失掉了。这是一种最令人害怕的惩罚,连国王、皇帝也不例外。
1076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与教皇格里高利争权夺利,斗争日益激烈,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亨利想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教皇则想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权都剥夺殆尽。
在矛盾激烈的关头,亨利首先发难,召集德国境内各教区的士教们开了一个宗教会议,宣布废除格里高利的教皇职位。而格里高利则针锋相对,在罗马的拉特兰诺宫召开了一个全基督教会的会议,宣布驱逐亨利出教,不仅要德国人反对亨利,也在其他国家掀起了反亨利的浪潮。
教皇的号召力非常之大,一时间德国内外反亨利力量声势震天,特别是德国国境内的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兴兵造反,向亨利的王位发起了挑战。
亨利面对危局,被迫妥协,于1077年1月身穿破衣,只带着两个随从,骑着毛驴,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前往罗马,向教皇认罪忏悔。
但格里高利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达之前躲到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亨利没有办法,只好又前往卡诺莎去拜见教皇。
到了卡诺莎后,教皇紧闭城堡大门,不让亨利进来。为了保住皇帝宝座,亨利忍辱跪在城堡门前求饶。
当时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身为帝王之尊的亨利屈膝脱帽,一直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开门相迎,饶恕了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卡诺莎之行”。
亨利恢复了教籍,保住帝位返回德国后,集中精力整治内部,然后派兵把一个个封建主各个击破,并剥夺了他们的爵位和封邑,曾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内部反抗势力逐一告灭。在阵脚稳固之后,他立即发兵进攻罗马,以报跪求之辱。在亨利的强兵面前,格里高利弃城逃跑,最后客死他乡。
显然,亨利的“卡诺莎之行”是别有用心的。在他与教皇对峙,国内外反对声一片,特别是内部群雄并起,王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他能不惜受辱取得暂时的和解,以便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再和教皇较量赢得喘息时间。结果,他成功了。
也许有人对这一举动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认为此举低三下四,尊严扫尽,猪狗不如。须知,非常手段要用在非常时刻,必要时,豁出老脸,“舍生取义”,也无不可。德国皇帝能雪地长跪求教皇的壮举,堪称“以屈求伸”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