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七节

曾国藩的

︻北漂︼生活

京师居,大不易。

北漂难,狂烧钱。

北漂苦,啃红薯。

白居易,吹牛逼。

—— 题记。

现在有无数的北漂、沪漂、深漂,在北上广深讨生活,大家都会由衷的发一句感慨: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太高,不容易。

其实当年的情形和现在差不多,在京城讨生活,也是非常不容易。

即便是曾经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举考试,拿到世界名校TOP10博士学位,且身为未来中央大员的储备干部的曾国藩,在京师讨生活,也是压力山大。

曾国藩在1839年11月离家朝京城出发,一路慢慢悠悠的,水路旱路交替,一路迎来送往,直到第二年的1月28才到达京师,4月份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散馆考试),成绩一般,二等19名,授予了翰林院检讨(从7品)的职位,我们前面说过,胡林翼当年因为后台硬,当然考试成绩也比曾国藩好,所以授职的时候比曾国藩高半级,是翰林院编修(正7品)。

当然此时的曾国藩和胡林翼还不熟悉,只是普通的同事关系,并且很快胡林翼就因为父丧回家了。出于同事之谊,曾国藩去吊唁了胡林翼的父亲,并且在胡林翼离京的时候,远远的送了他一程。总体来说这个时候的曾国藩还是胡林翼的后辈(记住:曾国藩是胡林翼的后辈,以后要讲到这个梗),两个人的关系也一般。

翰林院编修,类似于现状国务院XX研究室的研究员,品级很低,但是作用不小,有机会和皇帝及高等级的京官打交道,并且经常出席各种重要典礼,是比较典型的“京官”,有面子。

但是京官有面子的另一面就是“没里子”,驴屎粑子外面光,里面苦——没钱。

都已经当上大京官了,为什么会没钱呢?

工资太低。

晚清的京官,和现在的北京公务员差不多:虽然福利不错,工作轻松,生活安稳,有面子,但是工资比较低。你要是靠那点工资想买房,比登天还难。 当时的曾国藩也是这样的情况:工作相当不错,前途很看好,但是眼前的工资实在是太低了。

曾国藩作为一个从7品的小京官,俸禄一年是45两,年底有个大红包:不是双薪,是双俸。

这里要说一下:双薪就是年底发两个月的工资,双俸则不然,是直接多发一年的薪水——多发12个月的薪水。

也就是说曾国藩的工资其实是双份的,一年90两。

另外还有45斛的“禄米”,按照我们之前说的米价,这点米折成银子,大概是30两左右,这样一年下来,曾国藩的工资是120两。

相比普通老百姓,120两的收入不少了,已经是普通老百姓家庭收入的3倍了。

但是不要忘记,曾国藩是京官,是要和皇帝和高官打交道的人,要有点身份,还要体面,而身份和体面是都需要钱堆砌出来的。

我们来看看曾国藩作为北漂一员的主要开支:分4块。

北漂开支一:租房子。

北漂最大的压力就是房租,也最讨厌搬家。

曾国藩在150年前,就经历过我们现代北漂们的痛苦。 京官的住所,经常要用来招待其他大臣的拜访,所以不能住地下室,必须要住的宽敞气派,这是面子问题,否则丢了面子在京官群体里不好混。

曾国藩刚到京师的时候,自己先是一个人,赁屋四间,每月租金4000文,大概相当于2两银子多一点,算下来每年的支出差不多30两银子。

随后曾国藩的妻小到京城了,原来的房子住不下了,于是换了新房子,1840年12月,曾国藩搬家了,搬到了新房子里面,新房子房租每月8千文,一年下来大概需要60两银子。

随后有朋友拜访曾国藩,看了曾国藩的房子之后,对着他挤眉弄眼说这房子风水不好,非常迷信的曾国藩于是马上搬家。

第二次搬家是在1841年8月,这次他搬到了更豪华的公寓里了:有18间房子,每月房租20千文,每月租金10多两银子,一年下来大概需要160两。 相对于一个年薪满打满算只有120两的人来说,怎么能支付得起160两的房租呢?

很简单:从乞讨得来的2000两里拿嘛。

这叫吃老本,现在叫啃老:付不起房租的北漂常常让父母帮忙支付房租,和曾国藩当年干得事情差不多,所以啃老不丢人,一代大圣人也干过。

曾国藩在京城呆了13年,没有买房,一直租房,期间一共搬家8次,也是相当纠结。

北漂开支二:买衣服。

对于新的北漂一族来说,买衣服是最大的开支。这里说的衣服,主要是官服。

现在北漂完全没有这个压力,面试的时候也只需要衬衫西裤正式一点就可以了,价格可高可低,投入不大。

但是晚清时候的北漂,却要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也是曾国藩为什么要厚着脸皮在乡里乞讨的原因。

大清朝对官员的服饰,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哪个级别,穿什么衣服,什么颜色,前面打什么补子,穿什么鞋,戴什么帽子等等,要求非常严格。

服饰、配饰、靴子、帽子、顶子、花翎、朝珠,从厚到薄又细分为皮、棉、夹、单、纱,周而复始种类繁多,零零总总的,一个官员的衣服大大小小得有上百件。

这关系到做官的礼仪问题,万一弄错,那就是大不敬,轻则撸官,重则杀头。

并且还有一个非常奇葩的问题:这些衣服置办完成之后,一旦你升官了,那么原来的服色和新的官职不匹配了,你就要再重新置办,这又是一笔极大的开销。所以京城里出现了一个新的行业:官服租赁行业。

已经升官的人,原来的官服可以拿出来租给其他官员,而买不起官服的官员则可以租用别人的官服,这样能节省开支。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官服。

曾国藩虽然比较节俭,但是在这个上面也不敢省钱。

衣服鞋帽的价格都不便宜,从几两到几十辆不等。

曾国藩讨饭要来的钱,大多数都花费在这个上面了。

北漂开支三:应酬开支。

首先是过节,端午节中秋节你得给上级、老师、长辈、亲友送礼吧。

然后是日常的大量红白喜事,朋友过生日了,朋友升官了,朋友搬家了,朋友外放好差事了,等等不一而足,都需要钱。

之后是混圈子:当今有句话,你的圈子决定你是否成功,当年更是如此了,于是大家开始各种拉帮结派找关系:同乡啦,同门啦,同年啦,同学啦,同僚啦,只要能扯上点关系都要去勾搭,鬼知道后来哪个人会飞黄腾达?不知道就只能一网打尽,把所有能巴结的都巴结一遍。

还没完,京官多数都是文人出身,作为文人,总得有那么点诗词歌赋附庸风雅的做派吧,参加个诗社,研究下理学,参观下名胜古迹,总要聚集一帮人,这些人参观研究完了是要吃饭喝酒的,大家轮流做东,一般吃饭喝酒的同时最好再请个戏班子,这样才符合读书人的情趣。

情趣是有了,但是口袋里的银子很快就空了。

但是你又不能不参加,在当时的那个社会氛围之下,不参加就是不合群,不合群的人是混不下去的,基本山也就和高官厚禄说拜拜了。

混圈子,必须得混!

北漂开支四:车马费。

1840年前后的北京,是没有柏油马路的,道路基本就是土路,最好的也就是石子路,下雨刮风的时候黄沙漫天,比现在的雾霾天还严重。

而作为官员,为了体面,总不能和老百姓一样,卷起裤子提着鞋子在风雨里踩着泥泞走路吧,那有失体统,所以官员们都选择打车出行。

当年的车没有ABB,也没有本田丰田马自达,当时打的“车”有三种选择:

高端:骑马。

中端:坐轿。

低端:坐车。

首先说骑马, 骑马其实在京城当中是非常小众的出行方式,原因不难理解:首先京官文人居多,很多不会骑马;另外高级别的京官一般都是好不容易熬了一辈子熬出来的,年纪都不小了,你让他们去骑马也不现实;骑马是武夫干的事,文人雅士不屑为之。

通常来说,骑马者是满人居多,毕竟满人尚武。

然后就是坐轿。

坐轿相对就文雅的多,并且老少皆宜,没有门槛。

但是坐轿的费用相对较大:要出买轿子的钱,要雇轿夫,并且轿夫和我们影视剧中看到的不一样,一般轿夫都需要两班人交替抗抬,一班人累了就换人; 并且高级的轿子前面要有“引马”——下人骑马在前开道,后面要有跟车——一旦轿夫累了,换下来的人就可以在跟车里休息。

买轿子的钱,轿夫的工资,前面引马要买马,后面跟车要买车,这些都是大开销,明细我们不去算,只给一个结论:坐轿出行一年的费用大概是800两银子,按照1比300折算,也就是24万人民币。放在今天,都能买辆中级车了。

这么高的开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起的。

所以到了大清朝后期,基本三品以下的官员都不敢置办轿子,即便有的人买了轿子,也多半是放在家里,只有在非常必要非常关键的重大场合才抬出来溜一圈,秀一下存在感。

这就好比我们当代人买了超级豪车平时舍不得开出来,只有在需要装逼的时候才开是一个道理。

最后是坐车:

轿子开销太大,有没有更加经济的方法呢?

有,那就是坐车。

当年的车是马车,也有骡车,分私家车(备车)和出租车(雇车)两种。 如果是买私家车,费用大概在30两左右,需要雇个司机(车夫),一个月车夫的收入大概是6到8两,当然有的主人比较仁慈体谅骡子的工作量大,怕累着骡子,那么也会再买一头跟骡,栓在车后面,前面拉车的骡子累了就换后面的跟骡上去,周而复始。

一头跟骡的费用大概是25两银子左右。

私家车需要的人手更少,人工开支少,一年的费用大概在400两银子左右,虽然比轿子节省了将近一半,但是费用还是不少:相当于现在的12万人民币,能买辆入门级的合资车了。

还有更便宜的出行方式吗?

有!

出租车(雇车)。

出租车就相对便宜,因为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雇车,那么平时就没有费用了。 当然官员坐出租车出行,每年的费用就比较难以计算:如果你人比较宅,出去的少,那么费用就低;如果你比较浪,喜欢出去Happy,那么费用就高,一般一年的费用50两到100两不等。

以上就是当年京城的达官贵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

当然还有更穷的官员,连打车也打不起,这个时候也没办法了,只能坐公交车了——11路,这个不要钱,只要自己吃饱能跑就行,坐11路公交车的官员里面,出了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刘光第,我们后面写到他的时候再扒。

曾国藩是怎么出行的呢?

曾国藩比刘光第好一点,有一点积蓄(乞讨得来的),所以没有那么窘迫,前期是打车出行,到了后期(外派四川考官这个肥差捞到了几千两银子之后)经济状况好转,就开始自己养马自己买车了,不坐出租车了。

当然还有其他的很多开支,例如日常生活开支,柴米油盐酱醋茶,老婆孩子仆人,买书买纸笔买文具,都是开支。

其中买书是大头,曾国藩嗜书如命,在京师的时候藏书都已经有几万册,虽然书籍的价格不贵,但是要收藏几万册,还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以上就是当年北漂们的主要开支。

看过之后你就会对晚清时候一个京官的经济生活有一个粗浅的了解。

把所有的费用都算上,曾国藩每年的开支大概在600到800两。

而他的薪水却只有区区的120两。

亏空多达500两,也就相当于我们屌丝一个月挣2000块,结果却花了1万块,入不敷出,这可如何是好?

只能吃老本,透支从家里带来的钱。

曾国藩从家里大概带了2000两银子(60万人民币),除了路上花的100多两,剩下的基本都补贴到京城的日常开支里了。

曾国藩从1840年1月28到京城,之后一直入不敷出,一直吃老本,到了1841年年底,基本2000两银子全部花完了。

在曾国藩写给祖父的家书里,就提到自己的窘境:“孙等在京别无生计,大概到冬初即需借账”。

这是曾国藩到京之后,第一次在家书中提出需要借账,至此他乞讨得来的60万巨款已经花完了。

到1841年年关的时候,曾国藩终于花光了之前讨饭得来的积蓄,靠着借贷来的50两银子,才勉强应付着把1841年的年关给过了。

真的相当窘迫。

两年时间,花了60万,还是当官的国家公务员。

明白为什么要说“京师居,大不易”了吧。

明白为什么要说“北漂难,狂烧钱”了吧。

相信本大叔说的“北漂苦,啃红薯”了吧。

知道那些吆喝“白居易”的人是“吹牛逼”了吧。

在京城:白居,不易。

这个时候你就理解为什么当年曾国藩要厚着脸皮在家乞讨了吧。

也幸亏他有先见之明,否则只怕曾家为了供儿子在京做官,祖产都要卖光了。

只听说过要拿钱供儿子读书,没听说过要拿钱供儿子当官的。

这也是晚清官场比较奇葩的一面。

现在看看我们这代人,觉得混在一线城市挣不着钱看不到前途很悲哀,其实当年更悲哀。

这年头,京漂不好混。

那年头,官员也混不好。

这样的情况一定无法持续,怎么办呢?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