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东吴的覆亡

武帝正准备举兵伐吴,却有消息说凉州兵败,刺史杨欣战死沙场。武帝不禁踌躇起来。仆射李熹举荐匈奴左部将领刘渊,侍臣孔恂进谏道:“刘渊与我们不是同族,日后必定生变,让他讨伐秃发树机能,只会使西北边患更加深重。”武帝颇以为然,没有起用刘渊。

之前,南匈奴与汉朝和亲,自称是汉朝的外甥,冒称姓刘。魏祖曹操曾令南匈奴单于呼厨泉居住并州,将匈奴部众分为五部。其中,呼厨泉的侄子左部帅刘豹的部族最为强大。后来司马师采用邓艾的计策,将左部一分为二,册立一个右贤王,让他住在雁门。刘豹的儿子刘渊,字元海,俊逸非凡,拜上党人崔游为师,研习经书。刘渊不仅喜文,而且好武,天天练习骑马和射箭,官拜侍子,住在洛阳。安东将军王浑父子经常赞赏刘渊文武兼备,说他可以担任东南统帅,李熹又举荐他统领西军,都被孔恂阻止。刘渊得知消息后,对好友王弥说:“王浑、李熹看重我,因而屡次向朝廷推荐我。只是他们不知道这样做非但不能帮我,反而会给我引来祸端啊。”说完纵酒长啸,叹息不已。有人将此事告知齐王司马攸,司马攸上奏武帝道:“陛下不除掉刘渊,臣担心并州不能久安。”因为王浑在旁边替刘渊说情,武帝才没有诛杀刘渊。不久,刘豹去世,武帝封刘渊为左部帅,让他离开京都。

不久,秃发树机能攻陷凉州,武帝忧叹道:“谁可以替我讨伐这帮胡人?”还没说完,左列中闪出一个人说道:“如果陛下信任微臣,微臣定能平定胡虏。”武帝望过去,见是司马马隆,就问:“你有何计?”马隆答道:“陛下只须让臣募集三千勇士西行。至于策略,臣临敌谋划,定能取胜。”武帝大喜,当即命马隆为讨虏将军兼武威太守。

朝廷大臣都说马隆只是一员小将,信口开河,又说现有的士兵很多,无须再征勇士。武帝一概不听,执意重用马隆。马隆于是募兵,只有力大无穷、百步穿杨的人才算合格,最后募得三千五百人。马隆来到武库中挑选武器,武库官员却给他一些破旧的械具。马隆将此事告诉武帝,于是武帝下旨给武库,允许马隆随意挑选。马隆于是从武库中挑选精良武器分给勇士,然后入朝辞行。武帝答应提供三年军饷,马隆奉命出都,向西进军。

大军行至温水,秃发树机能拥兵抵抗。马隆见山路崎岖不易行进,就下令部下建造扁箱车,用扁箱车载着士兵缓慢前进。遇到辽阔的地方就联车为营,四面排成鹿角形状,一起前进;遇到狭窄的地方就将木板覆盖在车上,以挡住敌人射来的暗箭。胡虏虽然屡次设下埋伏,但都不起作用,出来截杀,又都被马隆杀退。马隆且战且行,一路势如破竹,杀死上千胡虏,直达武威镇。

自从马隆领兵西进后,音信全无,朝廷大臣议论纷纷,武帝很是担忧,甚至有人谣传马隆已经兵败被杀。等到马隆派遣的使者到达洛阳,朝野上下才知道他已经安全抵达武威镇。武帝开怀大笑,为自己用对了人而得意不已,他对群臣说道:“如果当时我信了你们的话,只怕这时秦、凉一带已经失守了。”群臣惭愧不已。武帝颁诏奖赏马隆,加封他为宣威将军。不久,马隆传来捷报,说已经擒获和招降了几个鲜卑部酋长;再不久,又传来更大的捷报,说贼寇秃发树机能已经被斩杀,秦、凉等地的贼寇全部平定。

马隆平定秦、凉后,朝廷商议封赏、犒劳西征将士。偏偏朝中有人出来阻挠,说西征将士在出征之前已经获得封赏,不应该再赏。卫将军杨珧出来反驳道:“之前马隆募选勇士,加封爵位只是为了鼓励他。现在马隆和众将士已经平定整片西土,如果不加以赏赐,将来朝廷如何用人?”武帝听后,下旨酬谢所有将士。

西北尚未平定时,武帝无暇东顾,吴主孙皓以为天下太平,天天纵情酒色,宴请群臣,还安排了十来个黄门郎暗地里监视群臣。群臣酒醉后忘乎所以,难免失态。黄门郎立即弹劾,孙皓于是惩罚大臣。有的剥面,有的挖眼,一帮大臣被折磨得半死不活。晋国益州刺史王浚查明东吴情形后,上奏朝廷说:“孙皓荒淫无度、惨无人道,应该立刻讨伐吴国。臣造船七年,这些船都还没用过。臣已经七十岁,没多久就要归天了,希望陛下不要错失良机,立即命臣东征!”武帝召群臣商议,贾充、荀勖等人执意劝阻,张华想起羊祜的遗言,极力赞同王浚东征。当时王浑调任扬州,镇守寿阳,与吴国人多次交战,他上奏说:“孙皓大逆不道,意欲北上,我们应当及早筹备战事。”朝廷群臣认为天寒地冻,不宜出师,建议来年再讨伐吴国,武帝应允。

一天,武帝正与张华下棋,襄阳突然传来急奏,武帝一看是杜预的奏折,便顺手递给张华。张华看后拱手作揖道:“陛下英明神武,国富兵强,号令如一;吴主荒淫无道,诛杀贤能。如今前往讨伐,定能迅速平定吴国,陛下不要再犹豫了!”武帝毅然道:“朕决定明日发兵。”

第二天,武帝诏谕群臣,决定大举伐吴,任命张华为度支尚书,负责运输粮食接济军队。贾充赶紧上前劝阻,荀勖、冯沈也随声附和。武帝动怒,贾充、荀勖、冯沈只好磕头谢罪。武帝命琅玡王司马伷出兵涂中,安东将军王浑出兵江西,建威将军王戎出兵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兵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兵江陵,龙骧将军王浚与广武将军唐彬率领巴蜀士兵顺江东下,二十多万人东西并进;任命太尉贾充为大都督,冠军将军杨济为副都督,让他们统领各军。分派好以后,武帝退朝。

东征大军陆续出发,恰巧西北捷报频传,武帝更加坚定东征。

王浚奉命东下,长驱直入丹阳。丹阳主将盛纪出兵迎战,不敌王浚,逃跑不及,被王浚的将士擒获。王浚顺流直进,发现浅江之处暗藏铁锁,江心埋着铁锥,战船无法前进。于是下令建造数十只大筏,然后缚草为人,让草人个个身披战甲,手持兵器。王浚让善于游泳的士兵在水中牵筏先行,大筏遇到铁锥就被阻住。士兵往大筏上倾倒麻油,点上大火,熊熊烈火烧断了铁锁,战船没有了阻碍,一往直前。

当时正是咸宁六年仲春,和风吹拂,绿波荡漾,王浚与广武将军唐彬领兵直达西陵。西陵是吴国的要塞,吴主派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璩、西陵主将郑广、宜都太守虞忠扼守。西陵的吴国士兵懒惰成性,没料到王浚的士兵如此神勇,突然见敌军登城,吓得四处逃散。留宪、成璩等人见手下全部逃跑,只好束手就擒。王浚乘胜攻下荆门、夷道,擒住吴国大将陆晏。然后继续行军,在乐乡擒住吴国水军统领陆景。江东大震。吴国平西将军施洪等人望风投降。

晋国安东将军王浑从横江出发,攻克寻阳,击走吴国将领孔忠,抓获周兴等人,收降吴国厉武将军陈代、平虏将军朱明。镇南大将军杜预进军江陵,密派管定、周旨泛舟夜渡,自己在巴山上张旗举火以迷惑吴军。吴国都督孙歆看见后很是害怕,诧异道:“难道敌军想飞渡长江?”当下派兵抗敌,却陷入管定、周旨等人的埋伏,吴军大败。孙歆还没得到消息,正安坐帐中,等到晋军冲入时,想逃跑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投降。管定、周旨两位将领向杜预报功,杜预亲临江陵率兵攻城。

吴国将军伍延假装投降,暗地里却部署士兵抵御杜预。杜预早已猜到,就趁伍延军队未整时,攻他个措手不及。于是城池被陷,伍延战死。江陵沦陷后,沅、湘以南各州郡望风而降。杜预派遣使节下诏,对他们进行安抚,同时让他们官居原职,远近之人对杜预敬佩不已。

平南将军胡奋攻克江安。朝廷下旨派胡奋、王浚、王戎合攻夏口、武昌,杜预镇守零陵、桂阳,安抚衡阳,待平定江汉后,再行军到吴国京都。杜预于是分兵援助王浚,胡奋与王戎也前去援助,一路破夏口、攻武昌,所向无敌。

当时春雨下个不停,江河水涨,众臣议论纷纷,贾充建议罢兵,武帝不为所动。杜预听闻贾充建议罢兵,急忙上表力争,同时召集各军商议攻取吴都之策。有人从旁阻挠,杜预气愤地说:“如今军威大振,势如破竹,用不了多久,就会完成大业。如果罢兵,岂不是半途而废?”于是命令其他将帅直接进入秣陵。

吴国派遣丞相张悌和督军沈莹、诸葛靓等人领兵三万,渡江抗敌。行军至牛渚,沈莹对张悌说:“晋国水军顺流而来,必定经过牛渚,我们不如在此以逸待劳。如果渡江作战,不幸战败,吴国就危险了。”张悌叹息道:“吴国将要灭亡,天下人都明白。如今渡江还可以决一死战。如果坐等敌人前来,除了投降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吴国名为江东大国,却没有一个人死于此难,你不觉得可耻吗?我已决定为国捐躯了。”说完,率众渡江。到了板桥,吴军与周浚的军队相遇。张悌立刻迎敌,晋军骁悍,吴军弃甲抛戈,纷纷逃跑。诸葛靓劝张悌逃跑,张悌流着泪说:“今天就是我的死期。我官居宰相,以身殉国也算死得其所。”诸葛靓垂泪而去。张悌手执佩刀,斩杀数名晋兵,力竭而死。沈莹也战死沙场。

晋国将军王浚得知板桥得胜,便从武昌拥舟东下,直指吴都建业。扬州官吏何恽听说王浚东来,劝刺史周浚立即发兵攻克吴都,首建奇功,不要把功劳让给王浚。周浚派何恽前去告诉王浑,王浑摇头说:“我奉命镇守江北,龙骧将军受我调遣。如果他前来,我和他一同进军。”何恽答道:“龙骧将军自巴蜀东下,所到之处全部攻下,功勋卓著,他还愿意受你调遣吗?您身为上将,何必事事受诏呢?”王浑始终没有听从。

王浚初下建平时,奉诏受杜预调遣,直趋建业时又奉诏受王浑调遣。王浚到达西陵,杜预写信给王浚说:“你平定西藩后,当继续攻取秣陵,以平定百年流寇,拯救天下苍生。自长江入淮河,肃清泗、汴,然后逆河而上,奏凯而归,这才算得上一时盛举!”王浚看过书信后大喜,写信给杜预说:“我立即率水军顺流而下,抵达三山。”吴国的游击将军张象带领水师前来抵御,见敌军旌旗蔽空、战舰满江,慌忙请降。王浚立即进军建业。王浑派遣使者邀请王浚商议攻城之事,王浚答道:“天公作美,我不能在此地逗留,我们改日再议。”使者回去禀报王浑,王浚则直赴建业。吴主孙皓连连接到警报,早已吓得不知所措。晋国将领王浚兵临城下,晋国琅玡王司马伷也进兵直逼近郊,吴国眼看着就要江山易主。孙皓不得不起草降书,派人分别送交给王浚、王浑,并将御玺交给司马伷。王浚接到降书后驱舰进入建业,招降吴主孙皓。然后进入吴都,封查府库,严禁部下抢掠,并向朝廷告捷。

朝廷大喜,开宴庆贺。武帝流泪感叹:“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啊!”武帝认为王浚功劳最大,准备下诏行赏。王浑却弹劾王浚不听从自己的调遣,奏请将王浚按例论罪。武帝不以为然,但还是下书责怪王浚,说他功大于过,应该奖赏,但是未免有失道义。原来,王浑得知王浚进入吴都后才领兵渡江,他见自己功落人后很是愤恨,想领兵攻打王浚。王浚的手下何攀猜测王浑必会前来争功,就劝王浚将孙皓送给王浑。王浑得到孙皓后,心里还是不舒服,就上表弹劾王浚。王浚奉命返回京都后也上表武帝为自己辩白。

武帝明白王浑嫉妒王浚,就下旨召回所有军队,亲自评功论赏。王浑押着孙皓与琅玡王司马伷会合,一同返京。朝廷下旨释放孙皓,赐他为归命侯,对东吴的名门望族都量才而用。武帝再次下旨大赦天下,改元太康。这时候,各位将领陆续回到都城,王浑、王浚也相继入朝。武帝让廷尉刘颂评定他们的功劳,刘颂偏袒王浑,评定王浑功劳最大。武帝认为刘颂评定不公,贬他为京兆太守。无奈王浑朝中私党甚多,儿子王济又与公主婚配,气焰逼人。武帝只得将王浑封为公爵,任命王浚为辅国大将军,与杜预、王戎等人同封为侯,其他将领也一一加以奖赏。随后,武帝派遣使者祭祀羊祜祠庙,封羊祜的妻子夏侯氏为万岁乡君。

东征之事至此结束。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