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十章

想到这茶如此沁人心脾,一定是茶中之极品,和尚不禁开口了:“大师,您认为这世间什么东西最贵重?”

茶香袅袅,曹山禅师的眼光越过窗子,看见远处丛林里悬挂在枝头的一只死猫,他眉头一皱说:“死猫最贵!”

游僧感到莫名其妙,瞪大了眼睛:“为什么死猫最贵呢?‘死猫挂树头’,是用来比喻东西一文不值,怎么成了世间最贵重的东西了呢?”

曹山禅师轻轻抿了一口茶,意味深长地感叹道:“世人勾心斗角,争名逐利;为争皇位,同室操戈,手足相残。争来斗去,是非成败转头成空。世间无价值的东西才是生命中的至宝,它不会使人在争斗中发狂,不会使人在欲念中痴迷,它可以使人穿透生死的变幻,超越世俗的折磨,从而找到人生的极乐。你说死猫与财色、名利,到底哪个更珍贵呢?”

游僧听后,沉思良久,好像从中找到了恰当的答案。

归宿还应辨伪真,

灯前捉影枉劳神,

法门唯一原无二,

莫再临歧误此身。

--《净土诗偈》

运由习性定

习惯有时是会成为阻碍你成功的障碍,让你扔掉握在手里的机会--坏的习惯尤其如此。而简单的事情,基本的真理,往往需要智慧才能了解。得意之时不要忘形,要保持谨慎。

虚尘大师经常告诫自己的弟子:“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说,习惯一经养成,就很难改变,而习惯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他曾给弟子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世界上的一家大图书馆被烧之后,只有一本书保存了下来,但并不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于是一个识得几个字的穷人用几个铜板买下了这本书。这本书并不怎么有趣,但这里面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那是窄窄的一条羊皮纸,上面写着“点金石”的秘密。

点金石是一块小小的石子,它能将任何一种普通金属变成纯金。羊皮纸上的文字解释说,点金石就在黑海的海滩上,和成千上万的与它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小石子混在一起,但秘密就在这儿。真正的点金石摸上去很温暖,而普通的石子摸上去是冰凉的。然后,这个人变卖了他为数不多的财产,买了一些简单的装备,在海边扎起帐篷,开始检验那些石子。这就是他的计划。

他知道,如果他捡起一块普通的石子并且因为它摸上去冰凉就将其扔在地上,他有可能几百次地捡拾起同一块石子。所以,当他摸着石子冰凉的时候,他就将它扔进大海里。他这样干了一整天,却没有捡到一块是点金石的石子。然后他又这样干了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三年;但是他还是没有找到点金石。然而他继续这样干下去,捡起一块石子,是凉的,将它扔进海里,又去捡起另一颗,还是凉的,再把它扔进海里,又一颗……但是有一天上午他捡起了一块石子,而这块石子却是温暖的……他把它随手扔进了海里。他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把他捡到的所有石子都扔进海里。他已经如此习惯于做扔石子的动作,以至于当他真正想要的那一个到来时,他也还是将其扔进了海里!

因为习惯扔石子,穷人再也找不到那颗“点金石”了。一念之间,从收获到失去,穷人的命运就这样迅速地发生了变化。但到头来,他所拥有的或许仍然是贫穷。

正觉寺西面的树林里,一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们解释如何伐树。他指出,要是你不知道那棵树砍了会落在哪里,就不要去砍它。“树总是朝支撑少的那一方落下,所以你如果想使树朝哪个方向落下,只要削减那一方的支撑便成了。”他说。

小和尚们半信半疑。他们担心,稍有差错,会压了自己。老和尚说:“你们可以从树根向外在地上划一条直线,我可以让树沿着划线的方向倒下。”

老和尚朝双手吐了口口水,挥起斧头,向那棵巨松砍去。树身底处粗一米多。

他的年纪看来已六十开外,但臂力十足。

约半小时后,那棵树果然不偏不倚地倒在线上,树梢离开大家都很远。

小和尚们恭贺老和尚砍伐如此准确,老和尚似乎有点惊讶,但没说什么。

不到一个下午,大家已将那棵树伐成一堆整齐的圆木,又把树枝劈成柴薪。一位小和尚说:“师父,你真行。”

老和尚举起斧头扛在肩上,正要转身离去,却突然说:“我今天运气好,没有风。永远要提防风。”

溪声便是广长舌,

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

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苏轼

佛光盈胸间

心中充满佛光,则天明地明则心明。所以只要我们心中装有快乐、幸福,生活就会像月光一样毫无保留地照在我们的身上,驱散我们心中的烦恼和忧愁。

垂暮之年的老和尚想在自己的有生之日,把自己的衣钵传给一个能够接任自己职位的弟子。可是在他众多的弟子中,其中有三位的悟性极高。这让老和尚一时很难选择。

在一个月色清明的夜晚,老和尚感觉到自己的寿命可能即将终止。也就是该到他决定继承人的时候了。于是他叫来那三个优秀的弟子,分别给了他们三个一枚铜钱,吩咐他们各自出去买一样东西,看谁买的东西既便宜又能塞满禅房。

其中的两个弟子听到吩咐后就出去了,可是另外一个弟子却端坐在老和尚身边打禅,没有行动。

不久,有一个弟子回来了。他告诉老和尚,他已买来了几车的干草,足可以添满禅房了。老和尚听后,摇头整眉,非常失望。

接着,另一个弟子也回来了。只见他从袖子中取出一支蜡烛,然后把蜡烛点燃。老和尚见状,口念“阿弥陀佛”,脸上露出了非常满意的神色。

这时,老和尚把目光盯向了他身旁的弟子。只见那弟子起身,将铜钱还给老和尚,双手合十说:“师父,我买的东西就来了!”说完他吹熄蜡烛,禅房一片黑暗,那弟子将手指向门外说:“师父请看,弟子买的东西已经来了--”

师徒背向门外望去,只见东半边天上,一轮满月刹那间从地平线上跃出,冉冉上升。金色的月光照进禅房,禅房里洒满光辉,一片通明。

老和尚惊讶得半晌无语。禅房里一时寂静非常。许久,老和尚才问打禅的弟子:“你何以想到此法?”

弟子双掌合十卑恭地说:“干草固然能装满禅房,但却使禅房不洁而黑暗,虽价廉而实平庸所为;蜡烛小如手指,不值一文,然烛光能充盈禅房,买烛者非上智而不能为也!”他沉吟片刻,神情肃穆,继续道:“月光既出,玉宇澄清,月光可谓九天中最无价之物!月光为何物?月明则天明;天明则地明,天明地明则心明;然佛明四宇,佛明我心,可见月光乃我佛也!今我不取一文得到我佛,只因我心中有佛光!”

老和尚闻言,脱下袈裟披在打禅的弟子身上……

淅淅风吹面,

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

岁岁不知春。

--唐-寒山

定信如顽石

你应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关注外在的行为,并且更好地融入到自己的事业中。你越关注外在的行为,越融入自己的事业,就越能拥有能量,保持精力旺盛。

善导大师在一天内连续作了七次演讲,但是仍显得精神抖擞,一点也没有疲惫之态。

“师父,您作了七次演讲,为什么还不觉得累?”一位弟子问道。

“因为,”他回答道,“我对自己演讲中的每个内容都有绝对的信念。我对自己的信仰充满了热情。”

这就是秘密所在。他对演讲注入了满腔热情,所以才会乐此不疲。如果你做事时能够集中心思、全身心地投入,那你也会觉得精力充沛、干劲十足。相反,当你对生活失去兴趣,感到前途一片迷茫和暗淡时,你常常就会觉得自己身心交瘁、精力不够。

由于你的思想变得索然无趣,所以你即使什么事都不做也会感到疲倦。其实,你完全可以使自己不累。你要培养自己对一些事物的兴趣,并全身心地投人其中,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你要把自己从“缺乏兴趣、容易疲惫、生活无趣”这种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你要有自己的追求,并为实现追求积极奋斗。不要整天怨这怨那,而要想想自己做得怎样;不要光等着别人去做,而要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如果你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外在行为上,那你往往就不会觉得疲惫。相反,如果你没有追求的目标、没有愿意干的事业,那你不疲惫才怪呢。没有目标的引导和激励,你的精力就犹如一盘散沙,越变越细,越变越没有力量,乃至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你越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身上,就越觉得自己的问题很大,越容易感到疲惫。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引发自己潜力、激发生活之爱的机会,这是走上成功之路的一大要诀。

一恒法师讲过,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生来就对一切都不起劲的,他们活着就是为过日子。至于为什么要过日子,他们是不去理解,不去追究的;另一种人是对一些事情很认真,很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浪费的人。然而,他们之中却只有一部分人能够认真地去完成自己,而另一部分人却始终拿不出力量来。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呢?原因在哪里?

有些人比较坚强。他们自己很容易把自己燃烧起来,发出光和热。而另一些人却不然,他们自己是燃料,有发出光和热的可能性,但是,他们自己不是火种。他们只是木柴或煤块,需要有火柴或打火机把他们点燃,然后,他们才可以生热发光,而燃烧,而产生力量。绝大多数的人都需要火种,去把自己引燃,而自己缺少使自己燃烧的力。

于是,这“火种”就成为一些人成功的必需条件。找得到火种,他才可以燃烧;找不到火种,他就永远只是一堆冷硬的木柴或煤块。

所幸,这“火种”并不难得。它可能是一部名人传记,一本有启发性的书,一部电影里的故事,一个好朋友的几句话,一位好老师的指引,一次愉快的旅行,一段神圣纯洁的恋爱,或一些意外的刺激。

这些,都可能在适当的时机,引发一个人对学问或事业的热情与冲力,使他由静态的等待,变为动态的钻研与追求;给他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使他多年的准备充分发挥,真正成为事实。

这“火种”可能自动地来,但多数时间,需要我们自己去找。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有一天,洞山良价禅师问云岩禅师道:“老师如果您老百年以后,有人问我您的相貌风姿长得如何,我该怎么回答?”

云岩禅师答道:“我不在别处。”

对此回答洞山禅师沉思不已。

云岩禅师道:“良价上座对这种事情你可要加倍小心慎重处理。”

洞山良价禅师仍满怀疑惑,不知道云岩禅师为何如此提示他?难道问这种问题犯了什么忌讳?

后来,有一次洞山禅师过河,看见了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突然醒悟到以前云岩禅师对他说的话,于是便作了一首偈: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洞山禅师赶回到云岩住的地方欣喜地说道:“老师不管什么时候,就算经过千劫万难以后,您的风姿道貌我已经知道了。”

云岩禅师却严肃地说:“我不在那时!”

洞山禅师立即领悟连忙说道:“不在别处,不在那时!”

真正的信仰是建立在岩石上的,而其他的一切都颠簸在时间的波浪上。

有一个学僧道帕,一心向佛,但他苦心修行了十多年,始终悟不出什么禅理来。眼看着师弟们一个个悟道出师了,而自己却没有多大的进步,仍是大俗人一个,不由得他心急如焚。

道帕心想,自己既不懂得幽默,头脑又不灵活,所以入不了门。他不想再这样苦苦修炼下去,认为不会有什么结果,还是做个苦行僧算了。

于是,道帕打点好行装,决定出去云游。临走前,他来到法堂,向广圃禅师辞行。

道帕跪在广圈禅师面前,说道:“师傅,学僧辜负您的教导,自从皈依在您座下,习禅已有10年之久,但却始终悟不出一点东西来。我想,我实在不是学禅的料,因此,想到四处云游,特来向您老人家辞行。”

“走?难道在这里觉悟不出来,到别处就可以觉悟了吗?”

道帕诚恳地禀告道:“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将自己的全部时间与精力都花在参禅悟道上了,这么用功还是不能开悟,我想我和禅可能是无缘吧。看着师弟们一个个都出师了,我心里难受。师傅,还是让我去做个苦行僧吧,这样,我心里就会好受一点。”

广圃禅师说道:“别人有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这本来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为什么非要混为一谈呢?”

道帕非常沮丧,辩解道:“师傅,您不知道,我跟师弟们一比,就好像小麻雀见到了大鹏鸟,心里惭愧极了。”

广圃禅师又问道:“那么你说说看,大鹏鸟怎样的大?小麻雀又怎样的小?”

道帕答道:“大鹏鸟轻轻一展翅,就能飞越几百里,而我无论怎样努力,也只能飞出几丈而已。”

广圃禅师听了他的话,意味深长地说:“大鹏鸟一展翅就能飞出几百里,它能不能飞越生死界限呢?”

道帕禅僧默然不语,收起自己的行李,再也不提云游的事了。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己,没必要和别人比较;与其和别人比较,不如反观自照,做真实的自己。

大道多歧难觅羊,

初机自必细堤防,

要知平坦光明处,

只有莲邦路一行。

--《净土诗偈》

实满勿须言

未满的糖罐摇起来叮当作响;装满的糖罐闷不作声。真正的佛道就在于日常的生活中,悟懂了生活的玄机,也就参透了佛理。

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临灭度时,文殊菩萨请他再为大家说法一次。

佛说:“我在世四十九年,又何尝说过一句法?现在你让我再讲授一次,难道我曾经讲授过什么吗?”

禅,正发生于不立文字的拈花微笑。相传,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当时大众都不晓其意,面面相觑,唯有迦叶尊者发出了慧心的微笑。于是,释迦便将这“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道传给了他。

有僧问灵山:“佛祖拈花是什么意思?”

灵山说:“一言方出,驷马难追。”

僧又问:“迦叶微笑是什么意思?”

灵山即答:“口是祸门。”

口是祸门者,一落言筌,便成谬误;驷马难追者,若经道破,即乖真实。

所以禅宗传法,每每用无言的方式。

让我们看看这样几个小故事:

一次,众人请惟俨上堂说法,惟俨勉强答应了,可大众刚刚聚集起来,惟俨便一言不发地回房。院主追在后面说:“你同意上堂说法,为什么又急急回房?” 惟俨说:“讲经有讲经的法师,说戒有说戒的律师,我是禅师,而禅是不能讲的,讲了也白搭,这又怎能怪我呢?”

顺德问雪峰:“教门先辈们岂不是以心传心?”

雪峰说:“兼不立文字语句。”

顺德说:“既然不立文字语句,又怎么传法呢?”

雪峰沉默了好一阵子。

顺德于是作礼致谢。

云门文偃也曾效法维摩诘在“说”不二法门时的沉默,有时干脆连“一字禅”也不说了。相传广主刘王诏文偃等人到宫内过夏,禅师门交游频繁,问讯说法。唯有文偃不与人交往,无言无语。宫内有一名直殿使,看出云门的默然乃是高深莫测的“最上乘禅”,遂书一偈贴在碧玉殿上:

大智修行始是禅,禅门宜默不宜喧。

万般巧说争如实,输却云门总不言!

临济禅师也曾谆谆告诫学僧们:

大德!外在上我们用声音、言词,内在里我们用意识结构的改变。以此,我们思想和感受。然而,所有这些,都只不过是我们所穿着的衣裳。不要把穿着的衣裳当作实体。如果你们这样下去,即使经历无数劫,你们仍旧只不过是衣裳专家而已。

一天,释迦牟尼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弟子们陆陆续续回到精舍,一个个威仪具足,神态安详,静静地等待佛陀的开示。

佛陀慈祥地说:“世界上有四种马:第一种是良马。主人为它配上马鞍,套上辔头,它能日行千里,快如流星。尤其可贵的是,当主人一扬起鞭子,它一见到鞭影,便知道主人的心意,迟速缓急,前进后退,都能揣度得恰到好处,不差毫厘。这就是能明察秋毫的第一等良马。

“第二种是好马。当主人的鞭子抽过来的时候,它看到鞭影不能马上警觉。但等到鞭子扫到马尾的毛端时,它也能知道主人的意思,奔驰飞跃,也算得上是反应灵敏的好马。

“第三种是庸马。不管主人多少次扬起鞭子,它见到鞭影都毫无反应,甚至皮鞭抽打在皮毛上,它都反应迟钝,无动于衷。只有主人动了怒气,鞭棍交加地打在它的肉躯上,它才开始察觉,顺着主人的命令奔跑,这是后知后觉的庸马。

“第四种是驽马。主人扬鞭时,它视若未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仍毫无知觉;直到主人盛怒之极,双腿夹紧马鞍两侧的铁锥,霎时痛刺骨髓,皮肉溃烂,它才如梦方醒,放足狂奔,这是愚劣无知、冥顽不化的驽马。”

佛陀说到这里,突然停顿,柔和地扫视着众弟子。他看到弟子们聚精会神的样子,非常满意,继续用庄严而平和的声音说:

“弟子们!这四种马好比四种不同根器的众生:第一种人听说世间有变化无常的现象,生命有陨落生灭的情境,便能悚然警惕,奋起精进,努力创造崭新的生命。这就好比第一等良马,看到鞭影就知道向前奔跑。

“第二种人看到世间的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看到生命的起起落落,无常侵逼,也能及时鞭策自己,不敢懈怠。这就好比第二等好马,鞭子才打在皮毛上,便知道放足驰骋。

“第三种人看到自己的亲朋好友经历死亡的煎熬以及肉身坏灭,看到颠沛困顿的人生,目睹骨肉离别的痛苦,才开始忧虑恐惧,善待生命。这就好比第三等庸马,非要受到鞭杖的切肤之痛,才能幡然省悟。

“而第四种人当自己病魔侵身,四大离散,如风前残烛的时候,才悔恨当初没有及时努力,在世上空走了一回。这就好比第四等驽马,受到彻骨彻髓的剧痛,才知道奔跑。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

释迦牟尼说法的时候总是显得和蔼可亲,经常说一些弟子们熟悉、爱听的事物。尽管他是在说教,但并不枯燥乏味,也不板着脸教训人。为了使众人能够理解,他的说教总是深入浅出,用大量的比喻娓娓道来,弟子们都觉得非常亲切。

一天,释迦牟尼说法后,故意留出一些时间让弟子们提问。有个弟子向他请教“不知者无罪”是不是真的。

对于这个问题,释迦牟尼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作了一个比喻:“现在有一把火钳,它被烧得火烫,但肉眼却看不出来。如果要你去拿这把火钳,是知道它烧得火烫受害严重,还是不知道它烧得火烫受害严重?”

弟子想了想回答:“应该是不知道它烧得火烫受害严重。因为不知道才没有一点心理准备,被烫的时候就来不及采取防范措施。”

释迦牟尼和蔼地说道:“是啊!如果知道火钳烧得火烫而去拿,就会心惊胆战,深怀戒心,不敢丝毫大意,拿的时候不会用力去抓。如果不知道火钳烧得火烫而去拿,就会用力去抓。可见并不是‘不知者无罪’,而是不知者受害最大。人类就是因为不明真理,所以才会在苦海孽浪里翻腾沉沦。”

无知才会愚昧,有知才可以使人明智。人生苦短,生命可贵,我们应当为一匹明智的良马,日益精进,驰骋不息。

一位信徒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于是向一位禅师请教,应该用怎样的心态面对困难。老禅师想了想说:“这样吧,我来给你讲个故事。”

一条山涧的西岸是悬崖峭壁,涧内水流湍急,打在岩石上冲起白花花的泡沫,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

四个旅客--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两个正常人来到了这里,他们想要到对岸去。悬崖之间只有一条铁索桥,四人别无他法,只能一个接一个抓住铁链。慢慢攀爬过去。

盲人安全地过去了,聋子安全地过去了,还有一个正常人也安全地过去了,可另一个正常人却因走在铁索中间时腿发软,不敢前进,最终掉进了河里。难道正常人还不如盲人、聋子?

事后盲人说:“我看不见任何东西,不知道山涧的水什么样子,只是紧紧抓住铁链,像平常一样地走了过来。”

聋子说:“我听不见水流的咆哮声,恐惧减少很多,只注意不向下看,便安全地走了过来。”

而那个过了河的正常人则说;“我过我的桥,悬崖峭壁、水流湍急与我有什么关系?只注意踩稳抓牢就是了。”

老禅师语重心长地对前来请教的信徒说:“可见,那个失足掉河的正常人恰恰是因为他的耳聪目明。你明白该用怎样的心态面对困难了吗?一颗平常心啊。”

一颗平常心可以克服一切困难,一颗平常心让我们勇敢面对生活。当然一颗平常心也可以装满我们整个人生。

粉壁朱门事甚繁,

高墙大户内入山;

莫言山林无休士,

人若无心处处闲。

--唐-龙牙禅师

佛解心结

生命是场注定的圆舞,而轮回是时间的游戏。“迷人口说,智者心行”,摘自六祖慧能对世人开示的一段讲话,其用意在说明:迷而未悟的人,虽然懂得许多学理,论述时讲的头头是道,但在行为上并未做到;真正觉悟有智慧的人,则是依心力行,在修行中默默地去实践。

深夜,寺里一人一佛,佛坐人站。

人:圣明的佛,我是一个已婚之人,我现在狂热地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佛:你能确定你现在爱上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唯一的最后一个女人吗?

人:是的。

佛:你离婚,然后娶她。

人:可是我现在的爱人温柔,善良,贤惠,我这样做是否有一点残忍,有一点不道德。

佛:在婚姻中没有爱才是残忍和不道德的,你现在爱上了别人已不爱她了,你这样做是正确的。

人:可是我爱人很爱我,真的很爱我。

佛:那她就是幸福的。

人:我要与她离婚后另娶她人,她应该是很痛苦的又怎么会是幸福的呢?

佛:在婚姻里她还拥有她对你的爱,而你在婚姻中已失去对她的爱,因为你爱上了别人,正谓拥有的就是幸福的,失去的才是痛苦的,所以痛苦的人是你。

人:可是我要和她离婚后另娶她人,应该是她失去了我,她应该才是痛苦的。

佛:你错了,你只是她婚姻中真爱的一个具体,当你这个具体不存在的时候,她的真爱会延续到另一个具体,因为她在婚姻中的真爱从没有失去过。所以她才是幸福的而你才是痛苦的。

人:她说过今生只爱我一个,她不会爱上别人的。

佛:这样的话你也说过吗?

人:我……我……我……

佛:你现在看你面前香炉里的三根蜡烛,哪根最亮。

人:我真的不知道,好像都是一样的亮。

佛:这三根蜡烛就好比是三个女人,其中一根就是你现在所爱的那个女人,芸芸众生,女人何止千百万,你连这三根蜡烛哪根最亮都不知道,都不能把你现在爱的人找出来,你为什么又能确定你现在爱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唯一的最后一个女人呢?

人:我……我……我……

佛:你现在拿一根蜡烛放在你的眼前,用心看看哪根最亮。

人:当然是眼前的这根最亮。

佛:你现在把它放回原处,再看看哪根最亮。

人:我真的还是看不出哪根最亮。

佛:其实你刚拿的那根蜡烛就好比是你现在爱的那个最后的女人,所谓爱由心生,当你感觉你爱她时,你用心去看就觉得它最亮,当你把它放回原处,你却找不到一点最亮的感觉,你这种所谓的最后的唯一的爱只是镜花水月,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

人:哦,我懂了,你并不是要我与我的爱人离婚,你是在点化我。

佛:看破不说破,你去吧。

人:我现在真的知道我爱的是谁了,她就是我现在的爱人。

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诸法无自性,

一切无能知;

若能如是解,

是则无所解。

--《华严经卷十》

不信为真谛

佛陀初证悟,即慨叹所悟与众生相违,众生认为欲乐为真,佛陀则认为欲乐为假;众生认为佛性真如为无,佛陀则认为是有。故世间之法,莫以信与不信为准,莫不以说好说坏为准,实则是佛道的归于佛道,邪见的归于邪见。

有学僧请示慧忠国师道:“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有信仰者认为是不可思议,但不知如何才正确?”

慧忠国师回答道:“此是文殊普贤等之境界,非诸凡夫小乘们所能信受,故《严华经》云:佛身充满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于,岂非般若?故经本不定法,法本无多子。”

学僧听后,仍不明白,再问道:

“此中消息,信者为是?不信者为是?”

慧忠国师提示更高的意境,答道:

“信者为俗谛,不信者为真谛。”

学僧大惊道:

“不信者讥为邪见,禅师怎可说为真谛?”

“不信者自不信,真谛自真谛。因其真谛,故凡夫斥为邪见。邪见者,何能语真谛?”慧忠国师作了总结。

学僧方悟究竟真理,不易信也。

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成功,关键就在于自己对事物的把握能力。许多人生活和事业的失败,在于太愿意听从别人的“忠告”。记住:上天让每个人长一个脑袋是用来思索的,不是用来戴帽子的!

数年前,尘风和尚因不守清规被逐出师门。

在此之前,他经常冒充智者,愚弄附近的村民。

一个农民养了一百只鹅。有一天,死了二十只。于是,他跑到尘风和尚那里,请教怎样牧鹅。

尘风和尚专注地听完农民的叙述,问道:“你是什么时候放牧的?”

“上午。”

“哎呀!纯粹是个不利的时辰!要下午放牧!”

农民感谢尘风的劝告,高兴地回了家。三天后,他跑到尘风和尚那里。

“师父,我又死了二十只鹅。”

“你是在哪里放牧的?”

“小河的右岸。”

“哎呀,错了!要在左岸放牧。”

“非常感谢您对我的帮助,师父,菩萨保佑您。”

过了三天,农民再次来到尘风和尚那里。

“师父,昨天又死了二十只鹅。”

“不会吧!你给它们吃了什么?”

“喂了包谷,包谷粒。”

尘风和尚坐着深思良久,开始发表见解:

“你做错了,应该把包谷磨碎喂给鹅吃。”

“万分感谢您,师父。”

又过了三天,那位农民有点不快地、但又充满希望地敲着尘风和尚的房门。

“唔,又碰到什么新问题啦?”尘风和尚得意地问道。

“昨晚又死了二十只鹅。”

“没关系,只要充满信心,常到我这儿来。告诉我,你的鹅在哪里饮水?”

“当然是在那条小河里。”

“真是大错特错,错上加错!不能让它们饮河水,要给它们喝井水,这样才有效。”

“谢谢,师父。您的智慧总是能指导我采取正确的行动。”……

几天后,那位农民通过开着的门进来时,尘风和尚正埋头读着一部厚厚的经书。

“您好,尘风师父。”那位农民带着极大的尊敬说道。

“菩萨把你召到我这儿。看,甚至现在我都在替你的鹅操心。”

“又死了二十只鹅,师父。现在我已经没有鹅了。”

尘风和尚长时间地沉默不语。深思许久后,他叹息道:“我还有几个忠告没对你说,多可惜啊!”

别人的忠告通常只是一个参考,真正需要的是你要能据此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事情向着希望的方向发展。

还有一个故事。有一个痴者因为自己总是看不到人间的真实,从而去向禅师请教。

“禅师,请你告诉我怎样才能看到人间的真实?我在人生路上艰难地跋涉,到后来我才发现,我始终走在一个表象里。”

“当我被她的甜言蜜语所迷惑,决定娶她为妻时,一转身,就发现她在用相同的语言与别人约会。”

“当我把我的所有赠给一个衣衫槛楼、面色忧郁的路人时,却发现他对我毫无所求。”

“当我把对我笑的人当做我的朋友,骂我的人当做我的敌人时,却发现想把我推下深渊的,正是那个对我笑的人。”

“为什么爱我的人偏偏不说爱我?人在我的身边,为何心却走了?怯懦者为何平时总是穿着勇敢的外衣?明明有求于我,为何偏偏要把一箱箱的珍宝送给我……这些表象实在令人迷惑,禅师,请你告诉我,我应该怎样去判断?” 禅师说:“年轻人,有时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未必是真象,耳朵所听到的往往是那些扰乱心智的声音。因此,离你而去者也许是真心爱你的人。送你珍宝的可能正是有求于你的人。”

“当一个人送你鲜花,一个则送刺给你,请不要急于断定哪一个是亲你者,哪一个是疏你者。”

“当你看见一个人鲜血淋漓地躺在地上,一个人站在旁边无动于衷时,请不要贸然断定哪个是死者,哪个是生者。”

“当你看到一个黑发者和一个白发者站在一起时,请不要在两者谁是老人的问题上妄下定论。”

“当一个人口齿伶俐、声调高亢时;一个人结结巴巴、声音颤抖时,请不要盲目断定哪个是勇敢者,哪个是怯懦者。”

“当你看见一个人在不停地流泪,一个人却在放声大笑时,请不要立刻断定哪一个是欢乐者,哪一个是痛苦者。”

“当你站在冰封雪冻的湖面上,被飘舞的雪花所环绕时,请不要认为明天还会是这样;今天的幸福可能会成为明天的痛苦,稍纵即逝的或许就是永恒的……”

痴者听了禅师的这番话后,豁然开悟了。他高兴地说:“我明白了。”

“在你对世间万物没有真正领悟之前,请不要说‘我明白了’。”禅师接着说。

我们眼中所观之物往往很容易流于其表象,越加主观地认定自己的看法,就越多一些后悔。

再看下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居士,他到一所有名的禅院去拜访一位禅师。与禅师见面之后他们谈话非常投机,不知不觉已到了午饭时间,禅师便留居士用餐。

侍者为他们做了两碗面条,面条味道很香,只不过是一碗大一碗小。两人坐下,禅师看了一下面条,便将大碗推到居士面前,说:“你吃这个大碗。”

本来按常理居士要谦让一下,将大碗再推回到禅师面前,表示恭敬。没想到居士却看也不看禅师一眼,径自低头大吃起来。禅师见状,双眉紧锁,有些不悦。居士并未察觉,一个人吃得津津有味。

等他吃完,抬头却见禅师的碗筷丝毫未动,于是笑问禅师:“师父为何不吃?”

禅师叹了一口气,一言不发。

居士又笑着说:“师父生我的气啦?嫌我不懂礼仪,只顾自己狼吞虎咽?” 禅师没有答话,只是又叹了一口气。

居士接着问道:“请问禅师,我们如此推来让去,目的是什么?”

“让对方吃大碗。”禅师终于答话了。

“这就对了,让对方吃大碗是最终目的。那么如您所想,争相推来让去,何时将面条吃下肚去?我将大碗面条吃了下去,您心中不悦,难道您谦让的目的不是真心?你吃是吃,我吃也是吃,如此推来让去又有什么意义呢?”禅师听完居士的一番话,心中顿悟。

特入空门问苦空,

敢将禅事问禅翁;

为当梦是浮生事?

为梦浮生是梦中?

--唐-白居易

随性随心

你的生活不是试跑,也不是正式比赛前的准备运动。因为生活不是演戏,它没有排练的机会。不要让生活因为你的不负责任而白白流逝。要记住,你所有的岁月最终都会过去的,只有做出正确的选择,你才配说你已经活过了这些岁月。

当一个小和尚告诉他的师父,他打算秋天开始学习国画时,师父只说了一句话:“不管怎么样,下一个五年都要过去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小和尚不解地思索着,他觉得自己希望得到的鼓励成了泡影。那天晚上,灵感突然在他脑子里闪现,他顿时明白了。不管怎么样下一个五年都要过去的;不管他做了什么,或什么也没做。在这五年结束的时候,他回首自己走过的路,可能说:“我学了国画,现在我比那时长进了五年。” 也可能说:“因为我当时没学国画,现在我还是原来的样子,这些年我干了些什么呢?”

现在,每当这个小和尚面临做或不做的选择时,他就对自己说,不管怎么样,下一个五年都要过去的。这句话以神奇的方式使他做出明智的选择。

但是,如果不是在做或不做之间,而是在做这些还是做那些之间做出选择,那该怎么办呢?

“当二者都定不下时,二者都干。”师父这样建议他。“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两种选择都付诸实践,这样远比只选择一种而放弃另一种要好。”

你是否有时觉得什么选择也没有?这是无稽之谈!你总会有选择的。你不过认为你可以做的只有一件事--这件事也几乎总是别人想做的。当你觉得束手无策时,换一个地方挖一个洞。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

你必须自己思考,并付诸行动。即便做出的决定未能如愿以偿,但采取行动能够增加采取更多行动的可能性;而什么也不做只能增加下一次有所选择的可能性,到时候你肯定又会随波逐流的。

艰苦的选择,如同艰苦的实践一样,会使你全力以赴,会使你更有力量。躲避和随波逐流是很有诱惑力的,但有一天回首往事,你可能意识到:随波逐流也是一种选择--但绝不是最好的一种。

曾经有一个青年,在未出家前,常常遭到别人的辱骂,反骂回去时,换来的却是更大的羞辱,最后因为耐不住自尊连番受挫,一时心灰意冷,才忿而出家。

教他佛学的师父洞悉了他心中的障碍,忽然一改和善的态度,动辄吼骂,视之为无物。

“怎么?骂你,你不高兴是吧!不服气,你也可以反骂回来呀!为什么不敢?因为我是你师父?因为怕骂了我,我会赶你出去,天下之大就没有你可以容身之所?还是你怕会骂输我,担心自尊受到更大的侮辱,惟恐又刺伤了从前的痛处?”

青年气得额头青筋浮凸,简直就像是密封在罐子里的炸药。

“像你现在的心境,如何习法学道?我这里有两条路给你选,一条是去后山禁闭室修行两年,一条是立刻滚出山门。”师父不留情面地说。

青年气虽气,但一想到:这已是人生最后的退路,离开这儿,岂不又要回到原来的世界?一个人寂寞独处,总好过骂不赢人,一再地被羞辱好。他决定修行两年。

两年期间,师父不定时的会来到后山,在禁闭室外,故意骂他不长进,是庸夫一个。而他总是紧闭门窗,独自在里头气得跺脚,以忍功回应。无奈,越忍耐就越气,修行还怎么修得下去?

一天,师父又来到禁闭室外,大骂他不是个东西,没想到他却出声回应了:“谢谢师父的赞美,弟子还真不是个东西呢!”

师父察知他有所转变,但不晓得到达何种程度,继续骂:“哎呀!你这个烂东西,竟然敢顶撞师父!”

青年再回应:“啊!师父,您说对了!弟子全身上下就没一处是好东西,若非这个虚假不实的烂身体,弟子早云游四海去了!”

“哼!你这废物,将来出山门可别说是我的徒弟!”

青年在屋里大声笑答:“不敢,不敢!我会说自己是师父的一堆屎,将来有机会埋在土里,滋养大地,使万物受育。幸哉!幸哉!”

师父终于再也骂不下去,高兴地说:“你现在的心胸,想必是万里无云的晴空了。既然阴霆已去,还赖在笼子里干什么?出来吧!”

很多时候,我们的心境不同,对待人和物的态度便也迥然相异;成败往往就在一念之间,虚怀若谷者是最能领悟到人生真谛的。

在遥远国度的一个喧闹的城市里,住着一位具备非凡智慧的禅师。人们喜欢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城市,群集在禅师的禅堂外,仔细聆听禅师的教诲。住在禅师同一条街上的不远处有一位学者。他空有满腹的经纶,却苦于一直怀才不遇。

看着禅师门前车水马龙的盛况,学者心里很不是滋味。最终学者失去了自己应有的修养及风度,开始利用许多恶毒的批评,来攻击这位深受众人景仰的禅师。

学者那恶意攻击的举动不久就传到了禅师的耳中。但禅师却一笑置之,并不在意。

许多天以后,学者突然大彻大悟,深深觉得自己的行为卑劣,于是,他来到禅师的面前负荆请罪。学者向禅师表示,他愿意尽所有的力量,将曾经说过、做过的有关污辱禅师名誉的一切行径,用最快的速度加以澄清。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