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八章

道吾禅师听了之后,说:“喔!师兄,我懂了!”

“你懂什么?”

“遍身是眼。”

云岩禅师一笑,说:“你只懂了八成!”

道吾疑惑地问:“那应该怎么说呢?”

“通身是眼!”

逆境来时顺境因,

人情疏处道情亲。

梦中何必争人我,

放下身心见乾坤。

--《净宗要义》

救世济人

我们习惯于那种思维的定式,遇到问题喜欢钻牛角尖,从来不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这使我们走了多少的弯路。一心为人们着想的人,生前受人爱戴,生后有人怀念,这就是永生啊。

佛陀从前行菩萨道时,看见红尘俗世里的人心病非常严重,而且患心病的人的数量远远超过身体生病的人,于是生起想要解救世人的想法。

他知道每个人都爱惜自己的身体,于是想了一个方法,借着替大家治疗身体的疾病,帮助众生回复本心。有了这个念头,佛陀马上发下宏大的心愿,说:“我愿意以我的身体化作药王,帮众生将各种病痛治好。为了达成我这个心愿,我希望能活到一千多岁的高龄。”

发下这个愿望后,佛陀投生到摩希斯那王家。自从王后怀孕以后,便常常替人治病,不管任何病症,只要王后的手一触碰就能痊愈,不需用到药品。

后来王后生下一个长相端正的男婴,一生出来就能说话,他告诉所有人说:“我没有其他长处,只是擅长治病而已。如果有人生病,请马上来我这里。” 王子治病从不需要用到药物,只要被他的手或身体一碰,瞎子马上能看见,哑巴立刻能开口,聋人耳朵听得见,跛子也能走路,所以大家都称他为“人药王子”。王子的声名因此远远流传出去,远近的病人都上门请求治疗,一时间王宫热闹得像市场一样。

人药王子自从降生人世以来,替人治病已经经历一千多年,治愈了无数的病人。由于心愿已成,于是进入了涅蘖的境界。后来来到的病人听说人药王子已经不在人世,都悲伤得不停哭泣,像是失去父母一样,他们说:“从今以后,谁还能为我们救助治疗、解除痛苦呢?”

这时病人中有一位很智慧的人对大家说:“人药王子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他遗留下的骨骸也一定能替大家祛除灾难痛苦。”

“对呀!我们怎么没想到呢?”于是大家连忙询问人药王子的遗体在何处,找到地点后,便拿取王子的骨头研磨成粉末,点在病人患病的地方,结果不管小病大病都立即康复。

粉末用完之后,继续到来的病人只要在烧化王子遗体的地方,稍微定心一想:“我已经双脚踏在人药王子转化身形的善地了,所有的疾病应当都会痊愈。”身上的病痛也是立刻消除。

佛陀用这个方法,帮助了数以万计的众生,圆满自己宏大的心愿。

有一天,佛陀带弟子们坐船。当船行到湖中央时,他问其中一弟子:“有一种东西,跑得比光速还快,瞬间能穿越银河系,到达遥远的地方,这是什么?”

有个弟子争着回答:“是意念。”

佛陀满意地点点头:“那么,有另外一种东西,跑得比乌龟还慢。当春花怒放时,它还停留在冬天;当头发雪白时,它仍然是个小孩子的模样,那又是什么?”

弟子一脸困惑,答不出来。

“还有,不前进也不后退,没有出生也没有死亡,始终漂浮在一个定点。谁能告诉我,这又是什么?”

弟子们全都愣住了,面面相觑。

“答案都是意念。它们是意念的三种表现,换个角度来看,也可比喻成三种人生。”佛陀望着聚精会神的弟子,继续解释:“第一种是积极奋斗的人生:当一个人不断力争上游,对明天永远充满希望和信心时,他的心灵就不受时空的限制,他就好比是一只射出的箭,总有一天会超越光速,驾驭于万物之上。第二种是懒隋的人生:他永远落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捡拾他人丢弃的东西,这种人注定会被遗忘。第三种是醉生梦死的人生:当一个人放弃努力、苟且偷生时,他的命运是冰冻的,没有任何机会来敲门,不快乐也无所谓痛苦;这是一个注定悲哀的人,像水母的空壳漂浮于海底,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也不在梦境里……”

蝉翼堪为重,

流水实在轻。

风雨不知病,

何故恨春风。

--宋-陆游

炷香增福

伟大人物,不是坐在高位上给人崇拜,禅者是从卑贱作业、苦役劳动中身体力行,磨励意志。儒者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佛教更是重视苦行头陀,劳役历练。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儿子裴文德,年纪轻轻的就中了状元,皇帝封他为翰林,但是裴休不希望儿子这么早就飞黄腾达,少年仕进。因此就把他送到寺院里修行参学,并且要他先从行单(苦工)上的水头和火头做起。这位少年得意的翰林学士,天天在寺院里挑水砍柴,弄得身心疲累,而又烦恼重重,心里就不停地嘀咕,不时地怨恨父亲把他送到这种深山古寺里来做牛做马,但因父命难违,强自隐忍。像这样心不甘情不愿地做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忍耐不住,满怀怨恨地发牢骚道:

“翰林担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

寺里的住持无德禅师刚巧听到,微微一笑,也念了两句诗回答道:

“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

裴文德吓了一跳,从此收束身心,苦劳作役。

虽然如斯,这也只是充实福德因缘,乃属世间有为法,若禅者炷香,心能横遍十方,性能竖穷三际,心性能与无为法相应,当然“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了。

唐宪宗非常崇信佛法,迎接佛舍利入宫殿供养。有一天,殿中夜放光明,早朝时群臣都向皇帝’贺,只有韩愈不贺,并陈“谏迎佛骨表”,斥佛为夷狄,触怒了对佛教虔诚信仰的皇帝,于是被贬到潮州当刺史。

当时潮州地处南荒,文化未开,大颠禅师道行超迈,深为大众所推崇。韩愈耳闻此地有一高僧,有一天,抱着问难的心情去拜访大颠禅师。此时,禅师正在打坐,不好上前问话,因此,苦等了很久。侍者看出韩愈的不耐烦,于是上前用引磬在禅师的耳边敲了三下,轻声对禅师道:“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侍者的意思是说,你禅师的禅定已打动了韩愈傲慢的心,现在你应该用智慧来拔除他的执着了,韩愈在旁边听了侍者的话后,立刻行礼告退,他说:

“幸于侍者口边得个消息!”

这一次韩愈不请开示了。时隔不久,韩愈仍觉得心中疑团不解,再度拜访大颠禅师问道:“请问和尚春秋多少?”

禅师手拈着念珠回答说:“会么?”

韩愈不解其意说:“不会!”

“昼夜一百八。”

韩愈仍然不明白其中含意,第二天再来请教。当他走到门口时,看到一位小沙弥,就向前问道:“和尚春秋有多少?”小沙弥闭语不答,却扣齿三下,韩愈如坠雾中,又进入谒见大颠禅师,请求开示,禅师也同样扣齿三下,韩愈方才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佛法无两般,都是一样的。”

韩愈问春秋有多少,是立足于常识经验,对时间想做一番计算,事实上,时间轮转不停,无始无终哪里可以谈多少呢?在无限的时间、空间中,生命不断的轮回,扣齿三下,表示在无尽的生命中,我们不应只逞口舌之能,除了语言、文字外,我们应该实际去体证佛法,认识自己无限的生命,见到自己本来的面目,寻找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永恒存在。

金山昙颖禅师,浙江人,俗姓丘,号达观,十三岁皈投到龙兴寺出家,十八岁时游京师,住在李端愿太尉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毕竟是有呢,抑是无呢?”

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如眼见空华,是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手搘河水,是无中现有,实在堪笑。如人眼前见牢狱,为何不心内见天堂?忻怖在心,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

太尉:“心如何了?”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

昙颖:“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太尉正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会也,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

“滔滔汴水,隐隐惰堤。师其归矣,箭浪东驰。”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是一般人经常想到的问题,甚至不少人都在探究的问题,但都没有人揭破这个谜底。释迦牟尼佛和历代禅师们道出了原委,又不易为人了解。生命有隔阴之迷,意即换了身体就不知过去一切,故千古以来,生命之源,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生命的形相虽千差万别,而生命的理性则一切平等,佛教的缘起性空、三法印、业识、因果等的义理能通达明白,则生从何来?死去何处?即不问可知了。

在一次法会上,唐肃宗向南阳慧宗国师请示了很多问题,但禅师却不看他一眼,肃宗很生气地说:“我是大唐天子,你居然不看我一眼?”

慧忠国师不正面回答,反而问唐肃宗道:“君王可曾看到虚空?”

“看到!”

“那么请问虚空可曾对你眨过眼?”

肃宗无话可对。

凡人在生活中,最注意关心的皆人情事,谁对我好,谁对我坏,每日患得患失,不是计较金钱,就是计较感情;钱关情关之外,还有恭敬关,终日要人赞美,要人行礼,要人看我一眼,比之虚空,虚空不要吾人眨眼,吾人又何必要虚空眨眼?法身真理,犹若虚空,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弥纶八极,包括两仪,随缘赴感,靡不周遍。肃宗不解,难怪南阳国师要问虚空可曾对你眨眼。

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护持佛教的君王中的楷模。他在位的时候,曾经广建寺庙及佛像,修造桥梁道路,福利百姓。当时菩提达摩禅师,从天竺来中国弘法,梁武帝礼请禅师,并且问法说:“我这样不断地行善,会有什么功德?”

“了无功德”达摩禅师泼了一盆冷水说。

武帝听了非常不高兴,问他为什么?禅师不答,终于因为不相应,遂拂袖而去。

事实上,梁武帝的善行,岂是毫无功德?禅师所说的“了无功德”,是说明在禅师的内心,并不存在一般事相上“有无”对立的观念,我们唯有通过了“有无”对待的妄执,才能透视到诸法“是无是有,非无非有,是可有是可无,是本有是本无”的实相,这种超越向上,是禅家必经的途径,这种境界才是禅家的本来面目。

玉琳国师是一位美风仪的高僧,平时喜静,不爱说话,即连皇帝问佛法,他也简明扼要,不愿多言,使人感到禅门一言,不易求也。

清朝顺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治问道:“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问心在哪里。现在请问心在七处?不在七处?”

玉琳国师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顺治皇帝:“悟道的人,还有喜怒哀乐否?”

玉琳国师:“什么叫做喜怒哀乐?”

顺治皇帝:“山河大地从妄念生,妄念若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

玉琳国师:“如人梦中醒,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顺治皇帝:“如何用功?”

玉琳国师:“端拱无为。”

顺治皇帝:“如何是大?”

玉琳国师:“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顺治皇帝:“本来面目如何参?”

玉琳国师:“如六祖所言: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本来面目?”

后来顺治皇帝逢人便道:“与玉琳国师一席话,真是相见恨晚。”

顺治皇帝从他的赞僧诗中说的“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胧又是谁?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就可以知道他的思想非常契合佛法。

顺治皇帝甚至羡慕出家为僧的生活,他说:“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黄袍换得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他对玉琳国师的恭敬,可想而知。

近观山色苍然青,

其色如蓝。

远观山色郁然翠,

如蓝成靛。

--民国-李叔同

人生的良药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总是正直并且富有爱心的。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也总是能够大公无私,在处世上宁静而淡泊,不被世俗利益所左右。待人待事的时候,胸襟开阔,无私坦荡,光明‘落,故而无忧无愁,无患无求。身心处于淡泊宁静的良好状态之中,必然有利于健康长寿,有利于人性光辉的发扬。

唐代著名禅师石头希迁是一位得道的高僧,被后人称为石头和尚。他在世的时候,曾为世人开过十味奇药:“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鹭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服用方法为:“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痉。切忌言清浊,利己损人,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戒之。”

希迁的养生奇方其精要在于养德。养德“不劳主顾,不费药金,不劳煎煮”,却可祛病健身,延年益寿。

德高者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与人为善”的助人行为中,会唤起他人对自己的感激、喜欢和热情,由此而产生温暖的感觉,将有助于彻底免除精神紧张。

有一位女士,家境非常富裕,不论其财富、地位、能力、权力,及漂亮的外表,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但她却郁郁寡欢,连个谈心的人也没有。于是她就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具有魅力,以赢得别人的欢喜。

无德禅师告诉她:“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 女士听后,问道:“禅话怎么讲呢?”

无德禅师道:“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

女士又问道:“禅音怎么听呢?”

无德禅师道:“禅音就是化一切音声为微妙的音声,把辱骂的音声转为慈悲的音声,把毁谤的音声转为帮助的音声,哭声闹声、粗声丑声,你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禅音了。”

女士再问道:“禅事怎么做呢?”

无德禅师:“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礼法的事。”

女士更进一步问道:“禅心是什么心呢?”

无德禅师道:“禅心就是你我一样的心、圣凡平等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济众生的心。”

女士听后,一改从前的骄气,在人前不再夸耀自己的财富,不再自恃自我的美丽,对人总谦恭有礼,对眷属尤能体恤关怀,不久就被称为“最具魅力的女人”了!

要想赢得别人的欢迎和尊重,那么自己的一言一行就要尊重别人,并且时刻都能替他人考虑,你就能够成为最有魅力的人。

要想实现你的人生愿望,总是要付出很多艰辛的代价。因为生活是很现实的,有很多时候我们对生活不满,往往并不是因为生活本身有毛病,而是我们自己的态度有问题。我们应该时常想一想:自己对生活的期望是否现实?

还有一则故事: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地问了一句:

“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

老禅者见状,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

“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拉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后生大悟!

一只风筝,再怎么飞,也飞不上万里高空,是因为被绳牵住;一匹壮硕的马,再怎么烈,也被马鞍套上任由鞭抽,是因为被绳牵住。因为一根绳子,风筝失去了天空;因为一根绳子,水牛失去了草地;因为一根绳子,大象失去了自由;因为一根绳子,骏马失去了驰骋。所谓的真正幸福人生,就是要摆脱那些无形的绳子,名利、贪欲、嫉妒、褊狭都是绳。摆脱了这些,快乐幸福的生活也就在你的身边了。

小和尚和师父蹲在院子里的大树下喂鸽子,凉风从树梢间穿入,树影婆娑,虽然是夏日的午后,也感到十分凉爽。

小和尚对老和尚说:“如果我们能像树那么悠闲,整天让凉风吹拂,也是很好的事呀!”

老和尚说:“徒儿,你错了,树其实是非常忙碌的。”

“怎么说?”

老和尚说:“树的根要深入地里,吸收水分,树的叶子要和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整棵树都要不断地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分,树是很忙的呀!”

停了一会儿,老和尚接着说:“你看,地上的鸽子悠闲地踱步,鸽子其实是觅食,也是很忙的。当咱们把玉米撒在地上的时候,悠闲的鸽子就忙碌起来了。”

小和尚想了想,说:“师父,我明白啦!如果我们有悠闲的心,那么所有忙碌的事情都可以用悠闲的态度来完成。”

老和尚微笑着不住地点头。

惜昔当年未悟时,

一声号角一声悲。

如今枕上无闲梦,

大小梅花一样香。

--唐-孚上座

铜镜人生

无论你是人还是佛,都应该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这是世间最基本的人生情愫。拥有宽容的心你才不会为难自己,才不会使自己走上难以回头的路,才不会因为错失很多事情而悔恨。

圆心寺有个得道高僧,叫了空。十六岁离开父母出家修行,距今已有近百年了。自出家以来,每日里,青灯黄卷,早诵晚唱,晨钟暮鼓,香熏经洗,自感沾山水之灵气,吸佛道之精华,已经六根清净,六尘不染,了却了一切尘缘。因德高望重,令人高山仰止,一时间圆心寺香客不断,来参禅解悟的也络绎不绝。

一日,来了一个青年,想了却尘缘,皈依佛门,在这里寻一份清静,找一方净土。就跪在了高僧的面前,说:“师傅,请收下我做你的徒弟吧。”

高僧看了看他,说:“你真的能了却尘缘?”

青年肯定地点点头。

高僧的心里突然闪出一个奇怪的念头,他不相信眼前这个青年能了却尘缘,一心向佛。于是,高僧拿出一个早已蒙尘的铜镜,递给青年,说:“佛门净地,纤尘不染。既入空门,尘缘必了。镜如尔心,若能擦净,再来。”

青年拿起铜镜跪别而去。回到家,净了身,燃了香,心无杂念,虔诚地拿起铜镜擦了起来。上面的浮尘轻轻一擦就掉了。然而,有几个黑色的印痕却怎么也擦不掉。于是青年拿出一块磨石,打磨了起来,就这样起早贪黑打磨了半个月,铜镜终于光鉴照人。

青年拿着铜镜又来见高僧。高僧看了看,摇摇头。

青年不解,问高僧:“难道铜镜还没有擦净?”

高僧微微笑道:“你再用心地看看。”

青年拿起铜镜,看了又看,终于看见了一道印痕。这道印痕若隐若现,如丝线般在光亮的镜子上。

青年脸红了一下,接过镜子走了。

青年回到家里,依然孜孜不倦地磨那个镜子,无论春夏秋冬,从来没有停息过,因为他的心早已断绝红尘皈依了佛门。他仿佛看见,在开满莲花的佛桌前高僧正在为自己剃度,自己将来就是佛前的一支莲,哪怕是佛前的一炷香,燃尽自己也是幸福的啊。

一缕佛光燃亮了希望,一盏心灯照亮着行程。为了心中的希望,青年的手早已磨出了厚厚的老茧,腰也坐得如弓一般难以直起。

直到那个铜镜被磨得薄如蝉翼,那个痕印还是没有被磨去。

青年不知道这印痕有多深,拿起镜子反过来一看,发现那个印痕已经透到了镜子后面。

青年绝望了,他知道,镜子上的印痕无论如何也磨不掉了。他想,一定是高僧以为自己没有诚心,难绝尘缘,才弄了这么一个镜子暗示他。青年感到佛光消失了,心里的那盏灯也熄灭了,眼前一片黑暗。不禁仰天长叹:佛啊,看来我今生是与你无缘了。

高僧正在打坐参禅,忽然感觉到眼前出现了两朵莲花,一朵含苞待放,没有盛开就凋落了;一朵看似清净的莲上,却黏上了一点污泥。高僧大吃一惊,想起了那个来拜师的青年,忙派人下山去找。

然而,那个青年已经悬梁自尽了。

高僧懊悔不已,忽然感到自己的生命之灯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高僧圆寂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最先出现在他脑海里的不是佛祖,而是他的父母。

高僧心里长叹:看来自己也是难了尘缘,近百年的修行仍难成正果,更何况那个青年啊。人心如果真的如镜,除了没有瑕疵,为什么就不能博大一些呢?谁又能把前尘过往擦得不留一丝痕迹?看来,人是多么需要有一颗宽容和包容的心啊。

高僧圆寂了。佛祖却宽容地留下了他,他成了佛。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夺。

--宋-茶陵郁

浪子回头

生活是现实的,人们总是在对与错的交错中度过。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关键在于是否知道悔改。只要勇于认错,积极悔改,就不必对过去的错误耿耿于怀。应该学会宽容自己、宽容他人。

无德禅师,教徒非常严格,在他座下,有一位沙弥在走夜路时,不小心踏死了一只青蛙。

无德禅师知道了以后,就非常严厉地教训道:“你怎么可以随便踩死生灵呢?这是犯了杀生根本大戒,为免业报轮回,你应该到后山跳下悬崖去舍身谢罪!”

沙弥一听,刹那间犹如五雷轰顶,这才知道闯下大祸,只好拜别师父,万分伤心地走到悬崖,预备殉身谢罪,但往下一看,唉哟!峭壁悬崖,只要往下一跳,立刻粉身碎骨,此时命在须臾,沙弥心想:跳下去,必死无疑;不跳呢,违背师父的指示,这可怎么办呢?沙弥左思右想,真是进退为难,便忍不住掩面痛哭了起来。

就在他哭得伤心的时候,有一个杀猪的屠夫刚巧经过此山,看到沙弥跪在路旁哀哀痛哭,便上前问道:“小师父!你为什么在此哭得如此伤心?”

沙弥回答道:“我踏死一只青蛙,师父要我跳崖自杀,忏悔谢罪!”

屠夫一听,顿时悲从中来,悔恨万分道:“小师父啊!你不过无心踏死一只青蛙,罪孽就这么重,要跳崖才能消业。我天天杀猪,屠来宰去,满手血腥,这罪过岂不无量无边,不知有多深多重。唉!小师父呀!你不要跳崖自杀,让我跳吧!让我来代你谢罪赴死!”

屠夫一念忏悔心起,就毫不迟疑地纵身朝悬崖一跳,正当他随风飞坠,眼见就要命丧深谷时,一朵祥云冉冉从幽谷中升起,不可思议地托住了屠夫的身子,救回了他的生命。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典故,就源于此!

一些在繁华都市迷失自己的人,自然不知道什么叫忏悔。而当他们猛然惊醒时,一切似乎早已离他们很远了。

就在太阳还未升起前,庙前山门外凝满露珠的春草里,跪着一个人:“师傅,请原谅我。”

他是城中最风流的浪子,十年前,却是庙里的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其毕生所学全数传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但他却在一夜间动了凡心,偷下山门,五光十色的都市迷乱了他的双眼。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夜夜都是春,却夜夜不是春。十年后的一个深夜,他陡然惊醒,窗外月色如水,澄明清澈地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深深忏悔,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

“师傅,你肯饶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吗?”

方丈痛恨他的辜负,也深深厌恶他的放荡,只是摇头:“不,你罪孽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连桌子也会开花。”

浪子失望地离开。第二天早上,当方丈踏进佛堂的时候,惊呆了:一夜之间,佛桌上开满鲜艳的花朵,红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

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他连忙下山寻找浪子,却已经来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又恢复了他原来的荒唐生活。而佛桌上开出的那些花朵,也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

心如大海无边际,

广植净莲养身心。

自有一双无事手,

为做世间慈悲人。

--唐-黄檗禅师

金刚不坏身

学习和工作对于人们来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任何事情都不必要太过于执着,因为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净月是一个爱读经书的小和尚。但是,他不注意锻炼身体,为了强调健康的重要性,师父给他讲了下面的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巨人行走在大路上,忽然一个陌生人朝他跑来,叫道:“站住!不准前进一步!”

巨人说:“什么,你这矮子,我用手指就可以把你捏碎,你还要拦我的路吗?你是谁,敢说这种大胆的话?”

那人回答道:“我是死神,没有人敢反抗我,你也应该服从我的命令。”

但是巨人不答应,就和死神进行搏斗。那是一次又长久又激烈的战斗,最后巨人一拳把死神打倒,巨人赢了,照走他的路。死神被击败了,倒下来躺在一块石头旁边,他没有气力,不能起来。他说:“如果我永远躺在这个角落里,怎么办呢?世界上将没有一个人会死,满地都是人,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

这时候,一个活泼健康的小伙子从路上走来,他嘴里唱着歌,眼睛瞟来瞟去。他看见那个发昏的人,很可怜他,把他扶起来,又把瓶里的酒灌了他一口,使他恢复了气力。陌生人站起来,问他:“你知道我是谁吗?你知道你扶起来的人是谁吗?”

小伙子回答道:“不知道,我不认识你。”

陌生人说:“我是死神,我不饶恕任何人,对你也不能例外。你知道,我是感谢你的,我要向你保证,不突然来捉你,在我来接你之前,我会派我的仆人来通知你。”

小伙子说:“是的,我知道你什么时候来,总会有些好处,至少在通知我以前,我不用怕你。”

小伙子说罢就走了。此后,他既高兴、又快乐地生活着。

但是青春和健康是不能长久保持的。不久疾病和痛苦就来了,使他白天难过,夜里不能休息。他自言自语地说:“我是不会死的,因为死神还没有派仆人来通知我,但愿苦恼的日子早些过去吧!”

他一觉得健康时,又开始愉快地生活。

有一天,一个人拍他的肩膀,他仔细一看,原来是死神站在他面前,并对他说:“跟我来,你和世人分别的日子到了。”

那人回答说:“怎么,你要失信吗?你不是答应我,你要先派仆人来通知我吗?我没有看见你的仆人。”

死神回答说:“不要做声,我不是接二连三地派仆人来过吗?你不是发热摔倒过吗?你的头不是常晕吗?你的四肢不是酸痛过吗?你的耳朵不是老响吗?你的牙齿不是老痛吗?你的眼睛不是常发黑吗?此外,我的亲爱的兄弟‘睡神’不是每天晚上向你提到我吗?你夜里躺着,不是像死了一样吗?”

那人无话可答,只好听天由命,跟着死神去了。

讲完了故事,师父说:“净月,你喜欢读经书,这是一个好习惯,但是一旦失去了健康,你就没有体力和心情学习了。”

云岩寂寂无窠臼,

灿烂宗风是道吾。

深信高禅知此意,

闲行闲坐任荣枯。

--宋-草堂禅师

晒躯壳的人

工作的价值,在于结果,但更在于过程。做同一件事,有人觉得做得有意义,有人觉得做得没意义,其中有天壤之别。做不感兴趣的事所感觉的痛苦,仿佛置身于地狱中。正确的思想,会使任何工作都不再那么讨厌。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标才不会成为生命的奴隶。

有位孤独者倚靠着一棵树晒太阳,他衣衫褴褛,神情萎靡,不时有气无力地打着哈欠。

一位僧人从此经过,好奇地问道:“年轻人,如此好的阳光,如此难得的季节,你不去做你该做的事,而在这懒懒散散地晒太阳,岂不辜负了大好时光?” “唉!”孤独者叹了一口气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自己的躯壳外,我一无所有。我又何必费心费力地做什么事呢?每天晒晒我的躯壳,就是我做的所有事了。”

“你没有家?”

“没有。与其承担家庭的负累,不如干脆没有。”孤独者说。

“你没有你的所爱?”

“没有,与其爱过之后便是恨,不如干脆不去爱。”

“你没有朋友?”

“没有。与其得到还会失去,还不如干脆没有朋友。”

“你不想去赚钱?”

“不想。千金得来还复去,何必劳心费神动躯体?”

“噢。”僧人若有所思,“看来我得赶快帮你找根绳子。”

“找绳子干嘛?”孤独者好奇地问。

“帮你自缢。”

“自缢?你叫我死?”孤独者惊诧道。

“对。人有生就有死,与其生了还会死去,不如干脆就不出生。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多余的,自缢而死,不是正合你的逻辑吗?”

孤独者无言以对。

“兰生幽谷,不为无人佩戴而不芬芳;月挂中天,不因暂满还缺而不自圆;桃李灼灼,不因秋节将至而不开花;江水奔腾,不以一去不返而拒东流。更何况是人呢?”僧人说完,拂袖而去。

下一个故事讲的是尚书前去拜见景岑禅师,一番问候之后,尚书开口问道:“本性是什么?”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

景岑禅师不禁想到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傍晚,他看到一个孕妇背着一只竹箩走过,她衣着破旧,脚上落满土垢,竹箩好像很重,压得她直不起腰来。她左手牵着一个小女孩,右臂揽抱着一个更小的孩子,急忙地赶路。景岑禅师本以为这样沉重的生活一定会让她不堪重负的,可是她的脸上明明挂着像明月一样温婉的笑容。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为了生活辛苦奔劳,但是她知道自己的人生寻求是什么,所以她不但没有觉得劳苦,反而感到十分快乐。

想到这里,景岑禅师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本性。看着眼前的尚书,禅师开口叫唤:“尚书!

尚书双手一揖:“是!”

景岑禅师摇摇头说道:“回答我的只是一个躯壳,而不是一个清明的生命。”

尚书低头想了想,眼中云雾迷茫:“只有躯壳有口舌,才能回答你的话呀!清明的生命哪里来的口舌?”

景岑禅师点点头:“是否回答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自己觉悟。要明白自己的目标,不要弄错了人生的意义。弄错了生活方式,必然会使自己成为生命的奴隶!

一年夏天,怀德大师到南方的一个小镇去云游宣扬佛法。这天是个集市日,当地农民都拿着自己的物产到集市上交易。

怀德大师看见一个老太太在卖柠檬,两角钱一个。

老太太的生意显然不太好,一上午也没卖出去几个。怀德大师不由动了侧隐之心,他掏出一些钱,打算把老太太的柠檬全部买下来,以便使她能“高高兴兴地早些回家”。

当怀德大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太太的时候,老太太的话却使他大吃一惊:“都卖给你?那我下午卖什么?”

渐调渐伏息奔驰,

渡水穿云步步随。

手把芒绳无少缓,

牧童终日自忘疲。

--《受制第三》

祸兮福兮

世界上不存在极乐天堂,没有人能够逃脱不幸与不快,没人能从世俗的烦恼中解脱出来。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凡事不能只看到坏的一面,而看不到好的一面,遇事多朝好的方面想,你就会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

大觉寺旁边住着一位老太太,她每天都到寺里来烧香,但每次总是一边烧香一边哭哭啼啼的。这令寺里的老住持非常纳闷。香客什么样的都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可就没有像她这样天天以泪洗面的。

这一天老和尚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问老太太道:“你为什么天天这样哭个不止呢?”

老太太这才长叹一声:“唉!全是因为我那两个宝贝女儿。”

“你女儿怎么了?”老和尚追问道。

“你说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卖草鞋的,小女儿又嫁给了一个卖雨伞的,让我这老婆子怎么能安心呢?”老太太一边擦眼泪,一边说。

“她们都有了归宿,这不是很好吗?”住持更觉得纳闷。

“你说得倒好!晴天,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下雨,大女儿的鞋卖不出去。我又怎能不发愁呢?”老太太反驳道。

住持听了,觉得有些道理,可又不觉得是那么回事。

“我可怎么过呀!我可怎么过呀!”老太太说着说着便又捶胸顿足起来。

老和尚想了片刻说道:“你是不是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呢?”

听到这句话,老太太停止了哭泣。“晴天,大女儿的鞋店生意红火;雨天,小女儿的雨伞就畅销了。晴天雨天都有生意可做,这不是很好吗?”

经老和尚这么一说,老太太破涕为笑:“唉!我真是老糊涂了,怎么就不知道反过来想一想呢?多谢大师,多谢大师。”说完便回家去了。

从此老和尚再没见老太太哭过,反而每次看到老太太时,她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无论你是凡夫俗子还是得道高人,只要善于换角度思考问题,那么生活必定会快乐多于烦忧。

一个小和尚在庙里待烦了,总觉得心情烦闷、忧郁,高兴不起来,就去向师父诉说了烦恼。

圆通和尚听了徒弟的抱怨说:“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转为烦恼。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内心淡然,则无往而不乐。”

接着,他给徒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某个村落,有个老爷,一年到头的口头禅是“太好了,太好了”。有时一连几天下雨,村民们都为久雨不晴而大发牢骚,他也说:“太好了,这些雨若是在一天内全部下来,岂不泛滥成灾,把村落冲走了?神明特地把雨量分成几天下,这不是值得庆幸的事吗?”

有一次,太好老爷的太太患了重病。村民们以为,这次他不会再说“太好了”吧?于是,都特地去探望老太太。

哪知,一进门,老爷还是连说:“太好了,太好了。”

村民不禁大为发火,问他:“老爷,你未免太过分了吧?老太太患了重病,你还口口声声太好了,这到底存的什么心呀?”

老爷说:“哎呀,你们有所不知。我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始终是老婆照顾我,这次,她患了病,我就有机会好好照顾她了。”

讲完了故事,圆通和尚启发弟子:“生活在世上,能把坏事从另一个角度看成是好事,不是很有启示吗?只要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遭遇,就没有什么摆脱不了的忧郁。”

还有一个故事:一次,两个徒弟看到屋里飞进一只蜜蜂,蜜蜂努力地朝窗外飞,却被窗上厚厚的玻璃挡住了,一次次徒劳地摔下来。

徒弟甲说:“这只蜜蜂真是愚蠢呀,既然知道这个方法行不通,为什么还要努力呢?它这样做即使飞一辈子也不可能成功。”

他从中得到领悟:世上有些事,不能强求,该放手时就放手。

徒弟乙说:“这只蜜蜂真顽强,它那么勇敢,失败了也不屈服。”他也从中得到启示:做人就应该像蜜蜂那样,锲而不舍,败而不馁,百折不回。

于是,两人争执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他们只好去找师父来评理:“究竟谁的观点才是正确的呢?”

老和尚说:“你们谁都没错。”

两个徒弟不解,心想,怎么可能两种观点都对呢?难道师父是故意做好人,不让我们再争执了?老和尚早就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他微笑着,拿出一块大饼,吩咐他们把大饼居中切开。徒弟二人照做了。

老和尚问:“两个半块饼,你说哪半块好,哪半块不好?”

他们回答不出。

老和尚说:“你们总是看到相异的地方,而没有看到相同的地方,形式上的差异,掩盖了质的相同。”

反鉴归澄漠,

容与含道符。

心与理理密,

形与物物疏。

萧索人事去,

独与神明居。

--支遁-《咏怀诗》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