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的一大哲理,但往往很多人都不能领会其义。事实上,它要求人们打破成见的藩篱,直接以“自心”为门,走向成佛的真意。成佛者,就是要明心见性。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我们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洪恩禅师回答道:“我向你说个比喻,假如一室有六窗,室内有猕猴蹦跳不停,室外有猩猩回应,如是六窗俱呼俱应。六只猕猴、六只猩猩,实在很不容易很快认出哪一个是自己。”
仰山禅师听后,知道洪恩禅师是指我们内在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外境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彼此纠缠不休,如此怎能很快认识哪一个是真的自己?因此便起而礼谢道:“适蒙和尚以比喻开示,无不了知,但如果内在的猕猴睡觉,外境的猩猩与它相见,且又如何?”
这时洪恩禅师下了禅床,拉着仰山禅师的手,亲切地说道:“好比在田里,为了防止鸟雀偷吃禾苗的果实,竖一个稻草假人,所谓‘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
仰山终于言下开悟。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亦真亦假、亦假亦真,人生在世,最难的莫过于认清自己。
有人问瑞州道虔禅师:“开悟的人和没有开悟的人,大家都来请教禅师,请问禅师如何教化?”
禅师反问:“你说巨大的山岳还缺少一丁点儿泥土吗?每个人本身都有着大智慧啊!”
那人又问:“既如此,为什么还有人三山五海地去参寻呢?”
禅师回答:“正是因为这些人被俗念、妄想迷失了本性,想要禅师指点迷津。”
那人又问:“还有没有心不发狂的清醒人呢?”
禅师肯定地说:“有。”
那人又问:“什么人不会进入狂妄之境呢?”
禅师回答:“通过智慧可以知晓种种现象,始终不为外相所动的。这种人永远不会陷入狂妄之境!”
禅者知道五蕴(色、受、想、行、识)皆空,可以不执著于外相,可以不陷于狂妄;但执迷不悟的凡人却相反。
外在世界纷繁复杂,很容易让人迷失,做一个清醒的人太难了。
禅宗曹洞宗的建宗禅师是洞山良价禅师和曹山本寂禅师。当曹山禅师追随洞山禅师参学有些日子以后,洞山看到时机已经成熟,便以曹山的名字“本寂”来考验他。
洞山禅师问曹山:“你好像是个有德行的人呀!你叫什么名字?”
曹山回答:“我的名字叫本寂。”
洞山又问:“嗯,本寂。本寂之上还有什么可阐述的吗?”
曹山回答:“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洞山再问:“为什么?”
曹山回答:“如果还有可说的,就已经不再是本寂了。”
洞山因此非常器重曹山。曹山也终成一代大师。
禅者认为人的本性是虚空、寂静的,不落于语言、文字,所以称为“本寂”。“本寂”,自然是不可说了。
月作金徽风作弦,
清音不在指端传。
有时弹罢无生曲,
露滴松梢鹤未眠。
——明·止庵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