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走出哈佛

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生命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称为三大科学,而学习方法也涉及到了大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生物学、成功学等一系列学科,尤其是反映出世界前沿科学成果。在这些方面,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是走在前面的。因此,如果要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就必须更好地吸收像美国这些发达国家的科研成果,所以,我决心再次出击,要去就去最好的地方做人、做事、读书、写作等,要干就要干好,这是我的原则。于是这一次我选择了世界第一学府——哈佛大学。

追求希望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同样也在一步步地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美好希望。当我在西城区胡同的传达室里,接到美国哈佛大学的通知书时,心中顿时充满了喜悦之情。这不是因为我要去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也不是因为我要去度过新的生活,而是因为我要去进一步充实自己,以便将来更好地效力国民。那时候,办出国手续比现在难多了,可以说是一步一停留,步步不容易。1992年岁末,我踏上了新大陆的土地……而我返回祖国时,已是新世纪之初了。

我在美国哈佛大学时,常去图书馆。哈佛有100多座图书馆,其中最大的是威德勒图书馆,那是全世界最大的大学图书馆,是由一位随“泰坦尼克号”沉入大西洋底的校友的母亲,为了纪念她的儿子威德勒捐赠给哈佛的。到校不久,有一次,我读书时间长了,暂时放松一下,就同邻座聊几句,没想到,左边的居然是一位来自英国的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而且他就和我同在一个研究生院,我们都会意地笑了笑;右边的是一位来自东京的日本教育家国冈彬一教授。管理人员告诉我,全球首富的知识英雄比尔·盖茨曾在这里就是像我们现在这样读书的。不过他还没有毕业就从这里走出去了,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微软帝国视窗产品深入到了全球的每个角落。这里还走出了6位美国总统和3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等一大批“天才”人物。

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个美国只所以如此发达,是由于有如此多的人才聚集在这里。我们的祖国更需要人才,要想和世界接轨,就必须先要在人才教育方面接轨,否则这里接了轨,那里人家却早又进入了新的轨道了,我们只能老是落后于别的国家,形成恶性循环。现在已经不是金戈铁马,也不是船坚炮利,而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终生学习的时代了,人才是第一位的战略资源,培育人才是当务之急,而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素质就必须要提高学习力——坚定不移地更好地帮助人们获得强大的学习力,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重大课题和挑战,作为受祖国培养多年的赤子,我当责无旁贷!

在哈佛,我还接触到世界一流的学者和专家,进一步研究中外学习方法与策略,并且开始着手研究更深层次的心灵智商,先后写出了一些文稿。我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付诸实践。我到了不远万里前来帮助中国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的祖国加拿大,在那儿办学与讲学。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本《全脑超能记忆力》以及其他关于学习和幽漫学方面的书,就是那时候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我将陆续地把其他的内容推出来。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听说我立志要建立“一所超越地域和国界的没有围墙的大学校”,终身从事民间教育时,他说科学的基础来自基层,科学要枝繁叶茂,对人才就必须要从根上浇水、施肥,因此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署名赠送代表清华精神的《清华大学校歌》,希望清华精神能够影响千千万万热爱科学与知识的人们!

前几年出了一本书叫《学习的革命》,它强有力地冲击了人们传统的学习观念,解放了学习用脑的思想。但它并不是一本学习的教材,似乎难以直接应用,尤其是那里介绍的,绝大多数适合美国与新西兰等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并不符合中国国情。现在有些人一旦见到外国的东西就拿来,这是致命的时髦病。并不是什么东西拿来都能用,都适合自己,由于教育体制根本不同,拿过来以后消化不了,还可能会吃坏肚子。

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借鉴、扬长避短,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智力产品。我既不同于一位纯粹的外国学者、专家与教授,也不同于纯粹的中国本土教育工作者,我力求找到一套兼顾中外、融会贯通、通俗易懂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学习者增效减负。从《超能学习法》,到《成功学习》、《全脑超能学习风暴》,再到《全脑超能记忆力》等全脑学习系列陆续出版,推广与培训工作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人们给予了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

热忱致谢哈佛大学杰尔教授、伊丽莎白主任、清华大学博导和校长教学顾问朱育和教授、南开大学郭剑林教授,还有大力支持本书出版的王笑东先生。

王华斌
哈佛大学哈佛园 初稿
清华大学科技园 定稿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