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9章 气死咱了!

“他有什么要求,你们要尽可能满足!”

蒋瓛等一众锦衣卫听到朱元璋的话,当场被吓得冷汗直流。

内心更是惊骇无比!

要知道。

诏狱可是连朝廷重臣都闻之色变的地方!那些个被逮进来的官员,有几个能完好出去的?

现如今,他们才刚把张宁押进来没多久,转眼却要把他当大爷一样伺候?

这是诏狱成立以来,都不曾有过的!

“张大人是怎么说服陛下的?”

恭送朱元璋离开后,蒋瓛对张宁更加感兴趣了,心里边也多了几分敬畏。

他摸着下巴,思肘了一会儿,便向牢房走去。

.....

与此同时。

去乾清宫请安的朱允炆。

刚到门口,就被禁卫告知陛下不在宫内。

经过一番探询,

得知他老人家去了诏狱后,朱允炆感到有些不安,急忙召来了自己的军师,黄子澄和齐泰。

殊不知。

两位朝廷大臣听了比他还紧张!

他们知道。

以朱元璋性格,要是真想让张宁死,就不会去看他的。

足以看出朱元璋肯定有疑心了。

朱允炆看两人反应,也有些慌了神,“两位先生,有何良策?”

“你们也认为皇爷爷有立四叔为储君之心?”

被这么一问。

黄子澄和齐泰都沉默了许久。

好一会才道:“殿下,莫要多猜忌,臣认为,当前最紧要的,还是您亲自去诏狱一趟。”

“让孤亲去诏狱?”

朱允炆看着黄子澄一脸疑问。

“没错,殿下去了诏狱后,其他事,臣会替殿下谋划好的!”

黄子澄露出一个深不可测的微笑,说道:“若能让张宁这竖子效忠于你,自然最好;若不能,或有冒犯您之意,臣会定他个谋逆之罪。”

“到时候,还可借此机会给燕王一份大礼,让他百口莫辩。”

朱允炆听后,眼睛一亮,“孤明白了,那请两位先生陪孤同去吧!”

说完,朱允炆对二人行了一个深深的礼。

黄子澄和齐泰对此显得非常受用。

见朱允炆以师生之礼相待,他们立刻满面笑容地回礼。

随后与朱允炆一同朝诏狱而去。

.....

在另一边。

朱元璋回到乾清宫后,急忙打开了历史公会。

从诏狱回来之后,他对张宁更感兴趣了。

但他仍有所猜忌。

明太祖朱元璋:“小兔崽子,你现在立刻给咱去吏部调一个人的档案!@崇祯皇帝朱由检”

崇祯皇帝朱由检:“请祖爷爷明示。”

明太祖朱元璋:“这人叫张宁,是明威将军张祥家的种儿,咱想知道后世史书是怎么评价他的?他有没有犯过什么错?”

崇祯皇帝朱由检:“此人由检未曾耳闻,但祖爷爷请放心,我会查清楚的。”

看到朱由检的答复。

朱元璋不由冷哼一声:“这兔崽子,还算有点用!”

很快。

朱由检便从吏部调取了张宁生平履历。

随即告诉了朱元璋。

崇祯皇帝朱由检:“祖爷爷,由检查到张宁的资料了。”

“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张宁被外派至松江府华亭县担任知县。”

“因性格刚直,多次冒犯上官,最终被弃之不用。”

“洪武三十二年,建文元年,燕王起兵。”

“张宁曾上表请战,未获批准。”

“同年十二月,他公开指责这三人误国,上表请斩李景隆、黄子澄、齐泰!”

“帝大怒,剥夺了他官职,贬为平民。”

“建文四年,燕军入京,张宁留下治国用人明书,在孝陵前自尽,以身殉国!”

.....

见着那一桩桩、一件件,朱元璋被深深触动了。

“真是忠臣啊!”

“没想到咱这把年纪还能遇到如此英才!”

张宁的忠心显而易见。

但是否只是愚忠,愚昧之辈,还得看看他为官一任,有没有政绩。

念及如此。

朱元璋当即又问起了朱由检。

太祖高皇帝:“他在做知县时政绩怎么样?”

崇祯皇帝朱由检:“祖爷爷,依照大明旧制,七品知县的政绩并未详细记载!大多来自一些地方史料。”

“吏部档案仅记载了他多次冒犯上官之事。”

“但有趣的是,他担任华亭县令的十年里,松江府知府每年都有人被提拔!”

“理由均为善于治理。”

“然而据记载,松江府几县都遭受数灾,只有华亭风调雨顺!”

朱元璋看到这里,不由冷哼了一声。

一看他就知道,张宁政绩被这些拔擢的人给窃取了。

太祖高皇帝:“哼,那些贪官污吏可真会移花接木,让咱大明忠良,在小小的华亭县闲置了十年?实在可恶至极!”

“罢了,你再给咱说说黄子澄、齐泰这两货怎样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个.....”

看朱由检的反应,朱元璋猜到这两个所谓的肱骨之臣,肯定好不到哪里去的!

不由更为好奇...

太祖高朱元璋:“说,咱受得住!”

崇祯皇帝朱由检:“建文元年,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联名上书建文帝,推行新政。”

“洪武朝时,六部尚书原为三品官,却被升至一品。”

“太仆寺等官员,原本六品,也统统升至五品。”

“免除江浙地区赋税,企图恢复古制,甚至先秦井田制度……”

看到这里,老朱顿时恍然大悟。

终于明白为何张宁请表斩杀他们了。

如果自己还在。

要是他们敢提半点王政复古,或井田制度。

他绝对会当场宰了他们!

井田制度是啥?那是土地私有,按亩征税的荒唐制度!

自古至今。

搞井田制的人没几个好下场。

上一个搞井田制的王莽,已经被斩下头颅悬挂在东汉宫墙上长达几百年了!

最离谱的是,他们还搞什么官制改革?

说是改革,实则是在送大礼!

提拔一两个亲信也就算了。

这两货却直接把他们官阶都给提了上来,玩得像是自家后花园一样。

“真是气死咱了!”

老朱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气愤,恼怒于朱允炆的无能。

要不是他还在筹备一盘大棋,现在指定得把黄子澄跟齐泰都给宰了。

良久,幽寂的殿中响起一声长叹:

“老大,你不孝啊...”

...

与此同时!

黄子澄、齐泰和朱允炆三人,也来到了诏狱。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